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最佳團隊合作獎

搖哩!搖勒!變色水

這是一個趣味實驗裡常常做的一個實驗“藍瓶反應”,雖然是一個很舊的題材,卻有著驚人的新發現。不僅葡萄糖會呈現“藍瓶反應”,半乳糖及果糖均會,且與葡萄糖結構相近的戊五醇、己六醇也呈現藍瓶反應。於是我們就發現了,只要可以繼續氧化的官能基(例如羥基或醛),在其官能基附近有拉電子基的存在,亦產生效果絕佳的藍瓶反應。亦以葡萄糖本身為探討的主題,到底是哪一個官能基最有可能先開始反應?也探討亞甲藍、氧氣、葡萄糖及氫氧化鈉四者之間可能發生的機制及反應級數。於是就慢慢揭開藍瓶反應神秘的面紗。

「粕」力無窮-添加酒粕製作土司之探討

釀造米酒,剩餘大量的酒粕,我們將它廢物利用,以不同比例的酒粕添加進吐司(0%、5%、10%、15%、20%、25%),探討酒粕加入吐司後的影響。經由實驗結果可知,不同酒粕比例的吐司儲存一週,發現酒粕添加量愈多,愈不容易生長黴菌。因此添加酒粕有助於儲藏及延緩吐司生長黴菌;體積方面,酒粕的添加量低於20%以下並沒有明顯改變,但添加至25%酒粕則有明顯的體積不足現象;而隨著酒粕添加比例愈多,吐司顏色愈深。再來我們觀察吐司的組織,發現加入愈多酒粕,其組織孔洞愈大。最後進行消費者喜好品評試驗,得知以5、10%的酒粕添加量較為大眾喜愛,因此酒粕吐司不失為一項具有營養價值的健康美食,同時也具抑菌效果,更能延長鑑賞期。

自製排笛的研究

為解決聲音課程教學時,各種飲料容器不容易吹出聲音的問題,進行一系列影響因素的研究。用吸管比用嘴巴容易吹出聲音;容器或吸管內徑 1-3cm 效果最好;吸管內徑 0.4-0.6cm 最適合吹奏;切口方式及吸管長度對聲音的大小及頻率影響不大;吸管挖洞會造成音量減小;吸管與容器角度以 10-20 度最適宜;吸管與容器距離以 0-2cm 聲音最大;容器材質以玻璃音量及音色最佳;玻璃瓶的高度越高頻率越低;改變玻璃瓶內水的高度可以控制頻率的高低,以玻璃瓶中氣體體積和氣體高度為控制變因時,不同的玻璃瓶都有類似的頻率曲線。我們以奧利多和珍珠奶茶吸管為例,先做出標準音與頻率的對照表,再做成簡易的排笛來演奏。

破繭而出—水管內切裝置設計與製作

在建築工地施工中,各種問題都可能遇到,水管的裝設是一項必要工程,我們針對水管切割設計,主要是在箍筋內的水管鋸切,由於鋼筋限制了空間大小,要將水管鋸斷不易,尤其是大管徑的排水管。我們設計從水管端面伸入水管內部鋸切的機構,透過這樣的機構可以鋸切不同長度及直徑的水管。機構設計分為圓管固定機構、鋸切刀具動作機構設計、傳動機構設計及外部進刀加工控制機構四部分。圓管固定是利用同動三爪夾持,可以讓機構固定在水管中心;鋸切機構從原本設計的切槽刀改為圓刀刃,可以讓切割斷面更平整;原本傳動機構是以手提電鑽做為動力源,可是切削阻力太大導致無法切割,經修改為手動方式可以順利切割水管,同時轉動把手只需要旋轉擺動大於90度,就可以順利切割水管;外部進刀加工機構經過幾種設計測試後,使用寸動機構可以讓操作更容易。經過實際測試鋸切狀況,功能能達到設計的要求。

導光材質的研究及其在生活當中的創意設計和應用

從一個「滿天星」的亮光玩具,引發了我們探索的好奇和興趣,經由大家的討論,循序漸進設計了五個研究問題,遇有問題,到圖書館尋找百科全書外,也頻頻上網輸入關鍵字!每個人求知若渴,嘗試了解導光材質的原理與特質。從自然界中最親近我們-便宜垂手易得的水,到科技產物-光纖的研究、應用、設計,提出我們的研究成果-意外發現斷裂與轉折的光纖蘊藏玄機,透露建築物因地震內部結構受損的訊息與方位;創新光全反射「直線進行」的嶄新實驗,還有以光纖端點聚光替代不環保的釣竿螢光棒..等。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我們尋求社會資源、參觀訪問光纖科技公司工程師,對光纖的導光、傳輸、用途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並且經由變因的操控、觀測、分析,學到了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和經驗:如網路資源蒐尋與擷取、實驗紀錄Excel篩選與試算,數位拍攝存儲與編輯…等。

磁性樹脂來連矽-磁性離子交換樹脂之探討

本實驗中的氧化鐵(Fe3O4)先以水玻璃(矽酸鈉)包覆在其表面,可避免其在受到酸鹼的腐蝕,由於表面帶電的影響,在pH值為7時,SiO2在Fe3O4表面膠結的效果最好,包覆過SiO2的Fe3O4可穩定與離子交換樹脂結合,使離子交換樹脂具有磁性,經外加磁場將之與廢液更有效的分離,磁性陽離子交換樹脂對溶液中的Cu2+、Zn2+、Cr3+,進行吸附時,發現在pH值5至7時,對上述陽離子有很好的吸附效果;當溫度及磁性陽離子交換樹脂質量增加,也可增加吸附的效果,三種金屬離子的吸附效果則是Cr3+>Cu2+>Zn2+。磁性陰離子交換樹脂對溶液中的甲基藍及甲基橙進行吸附時,在pH值6至7時,對上述陰離子染劑有不錯的吸附效果,溫度及磁性陰離子交換樹脂質量增加,也可增加吸附的效果,兩種陰離子染劑的吸附效果則是甲基橙>甲基藍。

自製氣體吸附儀

我們利用化學課本上製氧的方法,設計製造及收集氧氣的儀器,再依照活性碳在水中吸附氣體的方式,測試其吸附氧氣的能力,結果以茶渣、橘子皮、磁磚及咖啡渣為最佳吸附劑,因此以這四種製造氣體吸收劑。我們由實驗測試有孔洞的廢棄物可以吸附氣體。我們實驗結果顯示,應用自製的廢氣吸收劑,配合嚴密的攔阻設計,可有效降低空氣中的廢氣,進一步減緩地球暖化及空氣污染。

舞動螺旋

在繩子的一端持續供給一擾動,此擾動會以波動的型式傳至繩子另一端(自由端),經自由端反射後,反射波會和入射波重疊干涉而形成駐波。本實驗將繩子鉛直懸掛在轉盤下方,轉盤帶動繩子繞軸旋轉。實驗中觀察到繩子會形成駐波,並出現上下的來回振盪,這是一個複雜的運動。我們嘗試以學過的物理概念來解釋、分析所觀察到的繩波行為。

土地龜裂的研究

研究:土地為何會產生龜裂?同樣乾燥無水的土地為何有些地會龜裂,有的不會龜裂?為何形成龜裂的土塊大小、裂痕寬度、裂痕口深度會不同?研究結果:從調查後勁溪、滾水坪、烏山頂和萬丹泥火山的龜裂土地及用同面積、不同厚度土塊及同厚度、不同面積的溼泥進行日曬,觀察龜裂的形成。泥地因日曬水分蒸發,體積縮小,並且由於表層乾縮速度和底層不同,於是產生龜裂現象。持續的日曬,裂痕會越來越多,龜裂形成的土塊也越來越多。越厚的泥塊和越大面積的泥塊,形成龜裂的泥塊也越大,裂痕寬度較寬,裂痕口深度也較深。龜裂泥塊的形狀以四邊形和五邊形較多。風乾、曬乾、燒乾、烤乾都能造成泥塊的龜裂。將龜裂土塊泡水、灑水、沖水都能造成龜裂的消失。

「膜」力十足-鼻涕蟲配方對性質與拉膜之研究

鼻涕蟲是國小常做的科學實驗,藉由身邊常見材料就能產生有趣的化學變化。但鼻涕蟲實驗的變化度不高,變項只有膠水和硼砂水。且膠水成分是水溶性塑膠,硼砂有毒,誤食會造成危險! 我們在課堂中發現加入粉末能讓鼻涕蟲性質產生改變!於是測試多種物質效果,並改良歷屆鼻涕蟲科展的裝置進行檢測。最後確認「添加物」能夠改變鼻涕蟲性質,增加鼻涕蟲的變化性!並且首次發現加入麵粉能產生「氣球皮膜」性質!我們將它應用在可封口的泡泡球、製作聲砲皮膜及硬化後進行製模。 此外我們解決鼻涕蟲有毒誤食問題,在地瓜粉中加入三偏磷酸鈉水,製作出有延展性的安全無毒鼻涕蟲。並將可食用鼻涕蟲應用在替代保鮮膜,對飯菜封膜保鮮,經測試可用於冷藏和微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