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生活與應用科學科

拒絕惡作劇之蚊-校園天然防蚊策略研究

本研究將針對蚊子的視覺和嗅覺做一系列的實驗與研究,研究過程中將避免使用化學殺 蟲劑,而是利用各種具有環境保護概念的天然素材,逐步找出蚊子厭惡的顏色和氣味,用以 驅離蚊子;另外也探究出蚊子喜愛的顏色和氣味,用來吸引蚊子,並殺死蚊子。 在本研究中,同學們還利用寶特瓶製作了可捕殺蚊子的捕蚊瓶,並在校園裡蚊子較多的 地點進行實驗,因而驗證了這種捕蚊利器,確實非常有效;也建議能夠推廣至全國各地廣泛 運用,對於減少登革熱疫情,會有很大的幫助。

測量因你而容易,數學因此而有趣

先畫出各種直角三角形並比較發現當某角度相同時,不論對邊、鄰邊或斜邊長固定,其對邊除鄰邊的比值皆相近成正比,我們可以鄰邊長×鄰邊長/對邊長的比值,求出所要測量的高度。再配合雷射光束導向性佳的特性製作可調角度的測量器,不僅較以往省時省力,也克服測量時地面空間狹窄及測高建築物的困擾。又自製可測空間距離測量器,透過兩端雷射光源的交會,順利測得不易丈量的空間距離、不規則物體的高度、深度,無需皮尺作為底部丈量工具。且運用在測量河面寬度、樹的最大直徑、觀測月亮高度、水平?測上…。並利用拆下聚光凸透鏡片的雷射筆可將物體清楚呈像的特性,配合一根頭髮,加裝在測具上後,可明顯觀察到0. 1 度的刻度,提高了精確性。

有「垢」不煩!

清洗飲水機過程中,當不銹鋼內膽的水倒掉瀝乾了以後,清晰可見一層白白的、厚厚的-「水垢」,想刷也刷不掉,這樣的麻煩幾乎存在於許多有使用飲水機的家庭。於是這次科展我們想藉由實驗比較坊間利用新鮮檸檬、檸檬酸、食用醋(化學方法—酸溶解水垢)和阿嬤提出的創意點子「吹風機」(物理方法熱脹冷縮—不鏽鋼內膽和水垢膨脹係數不同)的清潔效果,從中找出能讓婆婆媽媽們輕鬆清除飲水機水垢又能省時、省電、省錢的方法?從實驗結果我們發現到,用來清潔飲水機不銹鋼內膽水垢最方便、較環保(對環境友善)且節能省碳的方法是—阿嬤的創意點子「吹風機」。

自製排笛的研究

為解決聲音課程教學時,各種飲料容器不容易吹出聲音的問題,進行一系列影響因素的研究。用吸管比用嘴巴容易吹出聲音;容器或吸管內徑 1-3cm 效果最好;吸管內徑 0.4-0.6cm 最適合吹奏;切口方式及吸管長度對聲音的大小及頻率影響不大;吸管挖洞會造成音量減小;吸管與容器角度以 10-20 度最適宜;吸管與容器距離以 0-2cm 聲音最大;容器材質以玻璃音量及音色最佳;玻璃瓶的高度越高頻率越低;改變玻璃瓶內水的高度可以控制頻率的高低,以玻璃瓶中氣體體積和氣體高度為控制變因時,不同的玻璃瓶都有類似的頻率曲線。我們以奧利多和珍珠奶茶吸管為例,先做出標準音與頻率的對照表,再做成簡易的排笛來演奏。

除霧‧防霧大作戰--兼作天然防霧拭鏡紙

透過模擬實驗,知道鏡子起霧是因水蒸氣遇到冷產生顯著溫差,在鏡面上凝結成霧。就\r 像從冰箱取出的飲料罐外頭凝結了小水珠(霧)及喝熱湯時在鏡片上形成霧一般。\r 將起霧的鏡子,利用吹風機的熱風吹,可迅速除霧,是因小水滴吸收熱量,及空氣的流\r 動,將水滴蒸發、乾燥。利用吹風機的冷風吹,加速空氣流動,也可較快乾燥水氣。放\r 在室內自然蒸發的方式除霧較慢,是少了高溫蒸發及空氣流動的緣故。\r 防霧劑和各種化學合成洗劑,幾乎都能有效防霧,因含有界面活性劑,可降低或破壞水\r 的表面張力,使水氣無法在鏡面上凝結成水珠(霧)。但這些石化製品,卻會危害健康及破\r 壞生態。因此,我們設法尋找含有天然界面活性劑的洗劑來取代,並用其水溶液養植黃\r 金葛以證實安全無虞,進而研發調配成天然防霧拭鏡紙來防霧,符合自然、環保、健康\r 又方便攜帶的優點。

導光材質的研究及其在生活當中的創意設計和應用

從一個「滿天星」的亮光玩具,引發了我們探索的好奇和興趣,經由大家的討論,循序漸進設計了五個研究問題,遇有問題,到圖書館尋找百科全書外,也頻頻上網輸入關鍵字!每個人求知若渴,嘗試了解導光材質的原理與特質。從自然界中最親近我們-便宜垂手易得的水,到科技產物-光纖的研究、應用、設計,提出我們的研究成果-意外發現斷裂與轉折的光纖蘊藏玄機,透露建築物因地震內部結構受損的訊息與方位;創新光全反射「直線進行」的嶄新實驗,還有以光纖端點聚光替代不環保的釣竿螢光棒..等。在整個實驗過程中,我們尋求社會資源、參觀訪問光纖科技公司工程師,對光纖的導光、傳輸、用途有更進一步的了解;並且經由變因的操控、觀測、分析,學到了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和經驗:如網路資源蒐尋與擷取、實驗紀錄Excel篩選與試算,數位拍攝存儲與編輯…等。

陀螺大「倒」~就是要「翻」!

以直徑4.00cm乒乓球作為球身、原子筆的塑膠筆心管作為轉軸,製作不同切口直徑及軸長的自製倒轉陀螺,並以自製發射器帶動自製倒轉陀螺旋轉,探討切口直徑、突出軸長與偏心率對倒轉陀螺翻轉的影響。發現倒轉陀螺必須兼顧球體的大小、轉軸長度、陀螺轉速等條件,才能從「轉軸朝上」旋轉,成功翻轉成為「轉軸朝下」旋轉。 我們製作出能最快翻轉成功的倒轉陀螺,平均只需約2.3秒就能翻轉成功,其比例為切口直徑2.00cm、突出球體軸長0.53cm;而翻轉成功後能繼續旋轉最久的倒轉陀螺,其比例為切口直徑2.00cm、突出球體軸長0.73cm,平均翻轉後還能繼續旋轉約17.3秒。兩者偏心率皆在0.37~0.39之間。 我們更進一步製作球體直徑10cm以上的大型倒轉陀螺,並將自製倒轉陀螺結合市購戰鬥陀螺的發射器,使自製倒轉陀螺更具科學性與娛樂性。最後我們從實驗中提出輕鬆快樂製作翻轉效果良好的倒轉陀螺要領,分享給大家。

空氣對流多功能應用

1. 電視新聞常見垃圾抗爭問題,使我聯想到房屋建築,為防止太陽熱\r 能進入,必須採用隔熱材料所引發之環保及防火問題,雖然與因一\r 般日常生活產生之垃圾所引發之垃圾抗爭無直接關係,但我想只要\r 此隔熱材料產生之垃圾日益增多,遲早會發生處理困難與抗爭問\r 題,讓我心想如果可以不使用隔熱材料而可以隔熱不是很好嗎?\r 2. 當我看到中華民國大氣層保護協會之會訊在討論CO2 與CFC 之排\r 放問題時,向我父親詢問隔熱材料之材質與來源,才知道隔熱材料\r 大部份為塑化材料,為達到有良好的隔熱效果,就必須發泡,發泡\r 劑都為CFC 類產品,該類產品會破壞臭氣層,塑化材料之來源為輕\r 油列解,以前常見高雄市楠梓區後勁地區居民抗爭,就是為了反對\r 五輕之興建,以前我不知道為什麼抗爭,現在我知道了,原來輕油\r 列解是一種高污染、高耗能源的工業,所以才受到反對興建,且電\r 力能源若取自火力發電,又是一種CO2 的排放及空氣污染的重要來\r 源之一,所以電廠的興建同樣遭當地居民所反對,也因此更堅定我\r 研究不使用隔熱材料的決心。\r 3. 有一次到同學家,他家樓頂有增建,用的是鐵皮搭建,雖然使用隔\r 熱材料,但仍甚悶熱,那時我靈機一動,若能使熱氣排出不就涼爽\r 了嗎?又看到電視新聞報導,又九二一災區臨時鐵皮教室熱的問\r 題,更讓我感同身受,由此引導出我研究的方向—空氣對流。\r 4. 九二一震災,震出了我的靈感,當初我非常納悶,這麼堅固的大\r 樓 — 板橋博士的家、台北松山東星大樓為什麼會倒,思索多日,\r 由各媒體報導,得知是建築結構與偷工減料的問題,但為什麼倒的\r 全部都是混凝土結構的大樓,而非鋼骨結構的大樓,後來經請教建\r 築界與資料收集,才知道鋼骨結構之抗震能力較強的關係,但鋼骨\r 結構使用的牆壁都是吊掛式,有一次參觀發明展,有一發明人設計\r 一輕質水泥,說如此可減少結構費用,又一發明人設計一種吊掛壁\r 板,材質使用的是隔熱材料,不符合環保,政府又一直在宣導環保\r 觀念,我靈機一動,思索著要如何設計一個既輕又符合環保之壁板,\r 當時我正在研究散熱屋頂之設計,當時對空氣對流研究到有一相當\r 成果,於是將散熱屋頂設計移用到璧板,發現效果不佳,引起我繼\r 續深入研究改進的興趣,經多次之實驗,才發現兩者之理論是互通\r 的,但結構是不同的,後來也提出專利申請,在很短的時間便被核\r 准發明專利,經延期半年公告,於今年二月十一日已在專利公報上\r 公告了(見專利公報),這是我生平第一項專利,而且又是發明專利,\r 所以我非常高興。\r \r 5.在台北市停車場火災,由電視報導見火之大,消防車灌水無效,真\r 是可怕,讓我想起有一次登山郊遊時,見一農夫在山坡地燃燒雜草\r 堆時的景象,起初農夫要點燃雜草不很容易,但當點燃不一會兒功\r 夫,火之旺,所引起風之大,情況類似,那時我只是想是空氣對流\r 的一種現象,新聞報導是什麼煙囪效應,我不懂,當東科大樓火災\r 時,由三樓延燒到十六樓,大家又再說煙囪效應問題,於是我又回\r 想到三、四年前,父親帶我到台南貝汝參觀商展,有一家廠商在展\r 示焚化爐,當在開始點火,火並沒有那麼容易就點燃,可是當點燃\r 後,火開始燃燒,起初火不很大,但不久火就愈燒愈大,在那時候\r 站在爐門前,就會感覺有一股強大的風被吸入爐內,而火燄則很大\r 的往煙囪竄升,這時我才意識到什麼是煙囪效應,且此時我對空氣\r 對流之研究已有相當之成果,因此我就知道煙囪效應為空氣對流的\r 一種表現,電視新聞又報導屏東縣有一間土地公廟,信徒燒金紙給\r 他時,金紙會一張一張自動跑到金爐內燃燒,信徒都說土地公會自\r 己算錢,非常相信土地公有靈,事實上也是煙囪效應所產生空氣對\r 流的結果,於是引發我對煙囪效應問題研究之興趣。

無敵艦號-水中惡霸的剋星

福壽螺不斷的啃蝕農作物,對農業造成很大的危害。如果我們能主動去捕捉福壽螺,清除螺卵,必可達到抑制的效果。我們觀察福壽螺的習性,知道牠們最常出現在灌溉用小水溝後,希望能以方便又有趣的方式大量捕捉,於是討論想要製作一艘適合航行於水溝,能捕捉福壽螺的船。本實驗探討船體與承載重量的關係、動力對船速的影響、掃除器對清除數量的作用、網子對捕捉數量的影響,最後製作『無敵艦號』,並且改進它的缺點。改良後的『無敵艦號』,捕捉福壽螺和清除福壽螺卵塊的成功率提高了。 我們並且讓船在學校的池塘裡航行,不但可以當個稱職的『水中清道夫』,清除水中落葉,還可以拯救寒流來襲時,池塘裡的孔雀魚兒,真是一舉兩得。

棒球壘距校正儀

從國小三年級開始練習棒球以來,時常在練球時,對一壘、二壘、三壘要擺在球場的那個位置才正確,總是打個問號。在做投捕練習時,最常聽見的對話就是〝教練,投手要站在哪裡〞。這時候就看到教練算著步伐告訴投手,投手板的位置大約是在那裡,這時大家就能快樂的練投。因此如果能夠有一套裝置,能夠方便的量測投手板與球場壘包間的角度與距離,則對於喜歡打棒球的我們,就不會在比賽與練習的時候對投手板和壘包距離是否正確產生懷疑。也不會因為不正確的訓練距離或比賽場地,造成運動傷害及影響比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