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自然科

朝「腎」之旅-鹿角溪水質監測及落葉濾水器和微型人工濕地的製作

濕地是大地之腎,鹿角溪人工濕地的設立,將淨化大漢溪的水質,並提供野生動植\r 物多樣化的棲地。\r 我們探訪鹿角溪人工濕地,聽取監造經理的解說,再沿著鹿角溪河道進行觀察記錄\r 並檢測水質。確認鹿角溪受到汙染後,我們運用人工濕地的淨化原理(初沉池、漫地\r 流區水生植物的淨化、礫間淨化、跌水效應),並結合了落葉(楓香、印度橡膠樹、構\r 樹)及砂石作為濾水器的濾材,製作了一個落葉濾水器。\r 人工濕地淨化水質,需要長時間,落葉濾水器淨化出來的水,靜置在微型人工濕地\r 一段時間後,發現水生植物確實提升了水中的溶氧量。因此,居民若在排放廢水前,\r 若能經過落葉濾水器和微型人工濕地來削減水中汙染物,就可讓河川恢復原有的生命\r 力。

颱風草─不可告人的祕密

颱風草葉片的摺痕到底和颱風有沒有關係?摺痕的形成原因又是什麼?經過長期的觀察記錄,我們比對分析大氣溫度、溼度、氣壓這三項因素後,結果發現:摺痕的生成與颱風的侵台並沒有關聯。另外我們也測量了照度、土壤溫度及土壤的酸鹼值,也找不出與摺痕生成的關聯性。我們也發現:生長在不同地點的颱風草,每一株葉片的摺痕數不一定相同、而同一個地區的颱風草,不同株的葉片的摺痕數也不一定相同,甚至連同一株的不同葉片也會產生不同的摺痕數。但是,無論是不同地區或相同地區的颱風草,每一株的每一片葉片的葉尾都有一道較淺的摺痕,這是颱風草的遺傳特徵。至於有些颱風草的葉片會出現較深且多條的摺痕,有些是包覆著花苞的葉片,在生長的過程中,隨著花苞的成熟長大而受到擠壓。當與花苞分離後,長成的新葉,葉片上自然留下較深且多條的摺痕。其它沒有包覆花苞卻仍有較深且多條摺痕的葉片,則是受到同株其它葉片的包裹,限制了生長的空間,擠壓所造成的結果。

替旯犽向包公喊冤-白額高腳蜘蛛的習性與食性研究

白額高腳蜘蛛是一種肉食性節肢動物,由於他的長相可怕不討喜,加上民間流傳白額高腳蜘蛛會「撒尿」,致使皮膚潰爛,一般人在家裡見到牠,無不拿起掃把將牠打死。然而人們對牠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地位並不十分清楚,這次實驗我們研究牠的生活習性、捕食嗜好、食量及檢驗其排泄物的酸鹼值,還意外觀察到生殖的過程,相信對牠們多一分了解,肯定心中可以多解除一分害怕。

「灰」姑娘告白記

本研究以灰塵為主題,從文獻探討了解灰塵從最初的星體爆炸,再受自然力量及人類行為影響而產生。再以研究者的家庭為觀察對象,探討灰塵在家庭中的種類特色與分布情形,以了解灰塵在家庭生活中的存在狀況。之後以不同大小顆粒代替灰塵,找出「靜電」是影響灰塵是否會揚起的主因後,再切入探討灰塵對生物的影響,以「苜蓿芽」、「蠶寶寶」為例,呈現出灰塵對動植物傷害的嚴重情形。在了解灰塵對生物環境的傷害力後,我們積極的設想如何減少灰塵的對策,除了提出並驗證各種方法外,並設計一台簡易的空氣清淨機,希望透過這個實驗,我們不但對灰塵有充分的了解,更能化被動為主動,努力尋求化解灰塵對空氣惡化的影響力,讓地球的「灰姑娘」也有「告白」的良機。

我的位置在哪裡

我們製作了可以量出精確角度的仰角器,將瞄準遠端物體產生的水平仰角,以直角尺轉換成地面雷射光點位移,可以測量的仰角偵測極限為0.00573度。利用遠端已知長度物體當標尺,應用直角三角形邊長比例關係,測量我與物體距離,以101大樓當標尺,選擇汐止與大直地區,進行長距離的測量。汐止綠野山坡社區,距離101大樓約7公里,測量誤差-0.282﹪,約誤差-20公尺,大直美堤河濱公園,距離101大樓約5公里,測量誤差0.107﹪,約誤差5.4公尺。將方位角觀測數據及距離測量結果,我們成功的在地圖上找出了當時測量位置。測量我與月球距離,有比較大的誤差,但是我們測量的結果,有在月球與地球最近距離363104公里與最遠距離405696公里範圍內,後續還要繼續努力,尋找更好的方法。

阿嬤挽面挽出道理來

阿嬤挽面是一件平凡的事,大家都不會去在意。可是這一次我和同學陪阿嬤去挽面,發現了許多問題:奇怪!細細的縫衣棉線怎麼在師傅巧手下,變成一具可以拔毛的科學工具,真是不可思議。棉線怎麼可以拔毛呢?在我們的實作中,發現它是利用棉線的交叉打結,把臉上的細毛夾住,手指再用力些,棉線就會扭轉,把夾在棉線的細毛拔起來。這些都是巧妙的用力,是自然與生活科技中的相關問題。我們利用簡單的材料,設計、製作實驗台,從操作中我們發現挽面棉線的材質、棉線的粗細、棉線交叉打結的次數;和模擬細毛的線的粗細、材質、固著力以及抹在面上的粉末,都會影響挽面的難易度;更重要的是解決了我們對阿嬤挽面中的各項疑問,不過最開心的是自己也學會挽面的方法。

小小偵茶員

利用不同濃度的溶液具有不同密度、比重的特性,製作白砂糖水溶液濃度指示劑。並利用自製的指示劑,檢驗市面上販售的茶飲料含糖量標示是否正確。

校園追「蜂」俠

我們向消防隊索取到黃腰虎頭蜂、黃腳虎頭蜂蜂巢和活體進行飼養觀察,此外也訪談了一些相關的專家學者、野外實地勘查、及搜集相關資料等進行分析。本研究發現:虎頭蜂巢與蟻巢可以從巢的外觀和結構來區別;而黃腰和黃腳虎頭蜂除外形特徵、行為不同外,蜂巢也有所差異。另外也知道了虎頭蜂的食性及生活史;由於缺乏蜂后且觀察時間是從秋末到春季,所以幼蟲均無法存活,成蟲也沒有明顯的社會行為;最後本研究針對校園有虎頭蜂出沒的問題進一步追蹤調查,然後向各班進行「認識虎頭蜂」的宣導活動和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同學們普遍對虎頭蜂心存恐懼,也缺乏正確的觀念。因此藉由本研究,剛好可以清楚的教導同學們認識虎頭蜂及正確的應對態度。

高不可攀

利用鐳射光的聚光性投射物體,並因此求出高度角和物體假影長,並對照自製\r 高度角表,而求出實際物體的實際高度,然後再依據需要進行儀器改進製作。

「熱」情傳導、3D 立體彩繪顏料見證─發現溫度與3D 立體顏料的親密關係

整個實驗是探討「3D立體彩繪顏料」膨脹的原因,其最大特色是:利用吹風機加熱後,顏料有膨脹效果並且不會焦化,我們試著比較出3D立體彩繪顏料和一般顏料不同的特質,結果發現3D立體彩繪顏料加熱後會產生氣體而膨脹。進而在繼續探究哪些因素會影響膨脹,結果發現,影響3D立體彩繪顏料加熱膨脹的因素;不同品牌、不同顏色顏料、溫度變化、吹風機的遠近、吹風機的強弱風、吹風機風口集中吹風、顏料體積不同、顏料冷藏、顏料放置時間、不同顏色的瓶子傳熱、高溫吹風機的位置、高溫吹風機的遠近、高低溫吹風機、加入的膨脹劑等。最後,利用周遭隨手可得的材料DIY「立體彩繪顏料」,發現廣告顏料加10g白膠加0.3g小蘇打混合,和市面上的3D立體彩繪顏料有相同膨脹效果,並且不會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