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國小組

「麵」目一新~探討「湯種麵糰技術」應用在「傳統饅頭」之品質研究

本研究係探討近年來在日本竄起的「湯種麵糰」技術,應用在我國傳統的饅頭上對品質的影響。操縱變因包含「湯種熟成條件」與「湯種添加比例」,湯種熟成條件分為「室溫25°C2小時、冷藏5°C 24小時、冷藏°C 48小時」共三種熟成條件;湯種添加比例分為「0%、10%、20%、30%、40%」五種湯種麵糰比例。 觀察項目分為麵糰攪拌揉搓的性質、饅頭出爐後的外觀質地觀察、彈性、柔軟度、總體積變化等,並分析「麵糰老化現象」的差異性,每次的產品皆透過「官能品評單」進行試吃活動,希望提出接受度高的「湯種熟成條件」和「湯種麵糰添加比例」做為製作時的參考。 研究結果顯示:湯種麵糰應用在饅頭製作上最大的好處在於延緩麵糰的老化,而其口感柔軟,若要兼顧彈性與柔軟度以及老化速度則建議:中筋麵糰熟成以「冷藏24小時法」、湯種添加比例10%、20%為佳,若選擇高筋麵粉則以「室溫25°C 2小時法」、湯種添加比例30%接受度比較好。

水中的芭蕾舞者—利用比重的原理判斷雞蛋的新鮮度

這次的實驗,主要是利用市面上各賣場及便利商店所販售的雞蛋,和直接由雞場取得當天所出產的雞蛋,經由實驗與計算,比較其密度是否相同。所謂密度即單位體積的質量,而攝氏四度的純水密度則定為1。我們模擬將雞蛋存放在不同環境(春、夏、秋、冬及冷藏)與包裝(鋁箔紙及保鮮膜)儲存時,每顆雞蛋每日密度的變化。經過三週的實驗後,我們發現溫度及包裝都會影響雞蛋的品質。在溫度較低的儲存環境中,雞蛋密度的變化較溫度高時來的小。另在相同儲存環境下,直接存放又比被鋁箔紙包裹後存放的雞蛋密度變化大。更值得一提的是,在相同的儲存條件下,我們發現紅蛋密度的變化比白蛋來的大。藉由這個實驗使我們更清楚的知道新鮮雞蛋與陳舊雞蛋的差異。

精密的建築師—蠶

本研究旨在了解蠶於結繭時對於「角度」、「大小」、及「形狀」等空間因素的反應與掌握。我們用西卡紙製造90?到180?的角度及不同大小的正方體、角錐、圓錐、圓柱、長方體等相異的結繭空間讓蠶結繭,結果發現:結繭空間大於繭體時,角度因素會有決定性的影響,空間越平緩越難結出形狀正常的繭,特別是空間角度大於145?時,蠶都無法正常結繭,蛹會裸露於平面繭上的開放空間;而結繭空間小於正常繭體時,繭的形狀則會和結繭空間緊密相合,所以就可以結出我們想要的形狀。當多隻蠶共處於同一個空間:空間大時,蠶會各自結繭,但如果空間小且蠶隻結繭速度相同,蠶就會選擇共結一繭。這些實驗讓我們發現蠶好似一位精密的建築師,具有精準掌握角度、空間大小及形狀的能力。

天然環保清潔液大搜尋-台灣鳳梨新發現

經搜尋相關研究發現,某些水果如西瓜、鳳梨及柳丁有不錯的清潔效果,由於竹崎鄉盛產檸檬、橘子、柳丁和鳳梨,進而興起探究這些水果是否真具有不錯的洗滌功效。實驗結果得知,鳳梨的清潔效果最好,檸檬、橘子與柳丁效果都不如清水。如果鳳梨以原汁(100%)濃度來清洗則可達到 40%濃度洗碗精的功效,人工法清洗實驗也顯示很好的功效,可見鳳梨具有替代市售洗碗精的潛力,有待我們更進一步研究探討。當使用水果廢棄物部分洗滌時,可將餐具上的殘渣先用清水沖洗一遍,再放入水果廢棄物汁液中用菜瓜布清洗,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剩餘的洗滌水還可拿來當有機肥料掩埋,較不會有化學殘留與下水道污染的發生,省錢又能廢物利用兼具環保,讓大家洗得放心,吃得更安心。

用自來水殺蟑螂--電熱式加熱自來水殺蟑的研究

使用殺蟲劑或拖鞋打蟑螂時,化學藥劑或蟑螂體內的筒線蟲會汙染環境衛生。因此我們進行了數不盡的實驗,期望找出最環保又無害的殺蟑方法。查尋文獻資料得知蟑螂並不耐高溫,實驗中發現蟑螂在45°C以上的熱水中就會死亡,因此我們測試各種電阻的發熱效果,從自製碳化物到鉛筆芯,發現電熱絲的發熱效果最穩定也最容易控制,因此最後以直徑0.4mm長度10.2cm的電熱絲製造即熱式噴頭。透過噴水器吸上冷水,即熱式噴頭迅速將冷水升溫成為熱水,再噴出熱水殺死蟑螂。測試即熱式噴水器發現,在20cm以內都可以噴出46°C以上的熱水,實驗中的5隻大蟑螂分別噴2~17次全部死亡-效果非常好。我們希望後續能在美感設計、安全設計方面做改良,並且朝向專利申請及商品化來努力。

哇系國寶ㄋㄟ-台灣萍蓬草

台灣萍蓬草生長環境為弱鹼性水質、砂質壤土,半日照以上光線;植株以浮水葉為主,另有少許的沉水葉,葉子的向光性很明顯。繁殖可用種子傳播,亦可用地下走莖擴大其族群;傳粉方式以蟲媒為主。台灣萍蓬草開花平均需要6.47 天的時間;結果平均需要17.88 天,結果率約52%;其花苞不論水位如何變化,花莖一定生長高出水面6 公分以上才開花。若缺乏光照,會延遲開花達7 天;若給予24 小時光照,不會提前開花。同一走莖生長之植株,一次只會有一個花苞挺出水面開花,可避免自花受粉的情況。果實中含有凝膠,可以保護種子不腐爛、吸引魚類覓食,然後再藉由排泄讓種子散播、擴大生長的區域。台灣萍蓬草為浮水性植物,日本萍蓬草則為挺水性植物;台灣萍蓬草柱頭為紅色,日本萍蓬草柱頭為黃色。

磁浮列車飛得快

有一次,我在家中看電視時,剛好轉台到日本的電視台。它正巧在報導「遊日本東京系列」,內容是有關「磁浮列車」。主持人介紹磁浮列車的製作,還親自上車去體驗。這個影片讓我對磁浮列車的動力感到興趣,好奇它如何靠著磁鐵就可以漂浮、行進,於是我請教學校的老師。 老師請學校裡幾位熱心的家長,我召集幾位對科學有興趣的同學,一起開座談會,討論如何製作磁浮列車的模型,及收集相關的資料。上網查資料時,發現亞洲的中國大陸、日本及德國磁浮列車已經開動。台灣國科會已委託清華大學研究磁浮列車實驗一號。科學讓人類“會飛的汽車”夢想有了希望,我也躍躍欲試,讓我的磁浮列車駛進我的科學夢想

肥皂熟了,水知道

本實驗最初在探討如何縮短手工製皂的等待期,後經文獻探討及詢問專家得知等待是為了讓「鹼性消褪」及「水分消散」。實驗後發現肥皂的鹼性下降並不明顯,故透過重量變化、硬度變化及含水量變化來探討水分變化情形,並利用自創的「SPA法」,以△RH%來表示水分散失程度。△RH%越小,水分散失多,肥皂越熟;反之,肥皂不夠熟。同學參考實驗結果,自己定義出肥皂的熟成終點△RH%=15%,最後利用不同方法加速肥皂熟成速度,結果發現將肥皂置於除濕機出風口上方8小時效果最好,能有效縮短肥皂熟成的等待時間。

吸管也能吃?環保又健康的吸管-豆渣可食吸管的製作

一幕吸管插入海龜報導,促使政府全面限制塑膠吸管,也引發我們想製作終極環保吸管的動機。用小麥、豆渣、油、膠、糖製作吸管,小麥及豆渣為主成分,發現淺烘焙豆渣能支撐結構,膠和糖為黏著劑使纖維緊密,油使麵團有延展性,而蜂蠟為防水塗料,此最佳比例下可常溫下耐用5小時,符合使用基準。與市售吸管比較實用性、環保性及營養性。豆渣吸管和市售吸管相比,有易戳膜、大口徑(可吸珍珠)、耐酸性、耐溫性等優點。環保性測試發現1豆渣吸管為所有吸管中分解速度最快2且較石頭紙吸管其燃燒殘餘物相比不影響綠豆生長。豆渣吸管富維他命E,具抗氧化能力。而巧克力口味之豆渣吸管最受同學喜愛。因此我們做出了對環境友善、實用又健康的環保吸管。

神奇小吸管-生活好幫手

室內植栽淨化空氣的功效已得到證實,在植栽照顧上卻令人感到灰心,光澆水就會造成不少困擾,本實驗探討利用毛細現象自盆底吸水供應植栽生長的可能性,本實驗的結論有幾點:(1)在小花盆底部直接開孔吸水會造成砂土含水量過高。(2)使用「聚酯纖維棒」輔助可加速吸水及增加含水量。(3)調整花盆離水面高度再利用聚酯纖維棒,可設計出適合各種植物的免澆水花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