飄飄何所似—以單翅種子飛行原理進行飛播造林的研究
本實驗以大葉桃花心木種子為材料,探討種子在飛行時,其結構與三種作用的關係:重力、旋轉力矩、柏努利原理。實驗中首先測量種子各部位的結構與飛行模式的關係,再以模型進行實際拋射與風洞的測試。結果我們發現大葉桃花心木種子的7個結構會影響它的旋轉飛行:1.種子的重量:提供重力造成轉動及產生升力。2.展重心位置:需偏向翅的一邊,使施力矩大於抗力矩而穩定旋轉。3.弦重心位置:需偏向翅寬度方向的一邊,提供較大的切風角度,增加旋轉推力。4.種子與肋痕重量比:以0.3~3.0的重量比例飛行高度與轉動速度最佳。5.展弦比值:種子翼面的展弦比在4至7可獲得較大升力。6.上反角:會改變翅的上、下面的實際受風面積,且上反角的翼面下凹,依白努利原理會形成水平下壓的力量。會使鉛直下墜的種子恢復水平,藉以修正種子的飛行姿態。7. 截角面積:適當剪除重心以外之翼面面積可以使載具更容易旋轉,但是截角長度不要超過全長的一半,否則會降低受風面積,進而使載具很快墜地。8.載具飛播高度:若以6公尺之水土保持間距來推算,10倍載重之載具飛播高度限制約在30公尺;4倍載重則限制約在100公尺。以飛播高度在100公尺時之飄移距離:10倍載重之飄移距離約70公尺;4倍載重則約40公尺。故4倍載重之單翼種子載具的使用,是可靠且簡便的飛播造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