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44屆--民國93年

天生好動-探討花粉粒子於不同溶液中的布朗運動

本實驗使用香水百合花花粉粒子來觀測其在下列溶液中的布朗運動:HCl、CH3COOH、NaCl、KCl、NaOH、Na2CO3、C6H12O6、C12H22O11、ZnSO4、Na2SO4、C2H5OH、H2O2、Ca(OH)2、CaCO3。藉由三眼顯微鏡量測電視螢幕上花粉粒子布朗運動的路徑圖,並由此算出粒子運動的平均自由徑(λ)。 用統計學的方法分析,就容易濃度、酸鹼度、解離率三部份來討論實驗結果,發現:溶質粒子的大小事影響花粉布朗運動λ值的最大因素;pH值越大的溶液,λ愈小;解離率愈大的溶液,λ愈小。 推論其原因,認為溶質粒子愈大,花粉周圍的粒子愈小,周圍分子的撞擊力不易平衡,故λ小:OH - 較H + 的氫鍵強,所以PH值愈大的溶液,因有愈多的OH - ,而使溶液不穩定,故 λ愈小;化合物溶於水解離後的粒子是"離子"因是帶電的粒子,故使花粉粒子在溶液中的運動較不穩定,故λ較小。 此外,我們的結果分析推論亦可在第四部分「混合溶液 – 布朗運動」的實驗結果獲得驗證。

柳酸分子內氫鍵的探討

常於書本中看到氫鍵這一名詞,在日常生活中常以具有氫鍵的物質作為皮膚保濕的保養品。氫鍵影響物質的穩定性、熔沸點、分子的幾何形狀、酸鹼強度、…等,且影響的程度深受氫鍵的強度及氫鍵的種類(分子內氫鍵或分子間氫鍵)所左右,因此想,是否可利用學校的一些簡易實驗設備來完成氫鍵強度的測定。在老師的指導下,利用專題研究的時間收集資料,設計實驗,經過一學期的研究探討,終有結果。今將內容及結論詳述如下,敬請師長批評教導。

如影似真的偏轉魔力─科氏力

藉由本研究,我們希望能了解到〝既抽象又難捉摸〞的科氏力與科氏力效應,也期能解開地理或自然課本中的東北季風、西南季風的偏轉之奧妙。本研究裡,有四大摘要著眼點:(1) 教學網路上常出現「北半球的浴盆,放水時水渦流旋轉是逆時針??!!」的討論,就有很多種版本說法與爭論。今我們利用實驗、分析再經巧思設計讓「科氏力」大小並不足以影響小小漩渦的旋轉方向,變成足以影響。(2) 再由數學式去探討,並算出增大t 、ω 、V 三因子皆會使科氏力偏移的效應變的更加明顯點(尤其作用時間更以“平方”成正比地增大)。由此來改良實驗讓科氏力效應變大。(3) 試著從日常生活的大、小尺度(遠、近距離運動)科氏力效應或生活周遭的蛛絲馬跡現象來統計,證明科氏力如影隨形作用在運動的物體上或生物體上。也許小尺度不會有那麼明顯的結果(被科氏力輕微捉弄),但只要我們能仔細地加以觀察,都可從一些「蛛絲馬跡」得到印證。(4) 科氏力其實是科學家假想出來的一種力,是由於地球自轉造成的。我們盡量從〝感覺〞去著手,讓它有點〝不抽象〞。

失重及任意重力下的靜電力測量

利用雷射與磁片的「對話」,測量微弱的靜電力,並進而找出失重及任意重力下(例如高山上或加速中的升降機內或月球、火星等其他星球上)的靜電力測量方法。更進一步,設計並製作「失重及任意重力下的靜電力測量器」。

搶奪電子大作戰-討論物體失去電子的能力對摩擦後電量的影響

本實驗主要是研究物體互相摩擦後的帶電情形。研究後發現:大多數的物體在互相摩擦後可以帶電,且所帶的電性恰是相反的。當易失去電子的物體與較不易失去電子的物體互相摩擦時,易失去電子的物體會帶正電。從比較各種物體摩擦後對帶正電驗電器的影響,可依序排出各種物體失去電子的難易程度。除此,本實驗更進一步討論:『是否失去電子難易度相差越多的物體互相摩擦,會產生越多的電?』結果發現容易失去電子的壓克力板,分別與尼龍、海棉、棉、聚酯等物體摩擦時,並未因失去電子的難易度差異大而產生較多的靜電。較壓克力板不易失去電子的珍珠板,在摩擦後反而產生了較多的靜電。據此推測:物體粗糙程度與導電能力更能影響摩擦所產生的電量。

昆蟲與植物間的代理孕母─蟲癭

我們的實驗主要針對單一株月橘上的蟲?進行研究調查,其次,統計調查數據並將其化為圖表,討論?之分布與各項變因的關係,進而延伸至蟲?本身,解剖個體、逐一觀察,對蟲?內情形作比較;另藉由黃色黏蟲紙捕捉附近的昆蟲,以了解造癭者與寄生性成蟲的可能種類。

可以不要爆爆嗎?—精油燃燒防止氣爆因素研究與改良

市售精油易發生氣爆是由於協助精油溶於水的異丙醇在加熱時氧化不完全所致,因此我們希望在不影響溶液揮發程度和薰香效果的情況下,嘗試改善此情形。一、自製精油:為研究香茅精油之原有物質性質,在實驗中利用義式咖啡器的原理,以簡單改良蒸餾裝置自製精油,將市售添加物的變因排除,再改變條件將製品與標準品比較。二、測揮發量:利用波以耳-查理定律,控制溫度,量測蒸氣壓,推算香茅精油氣体揮發量。發現從事溫持續加熱至90℃時,市售精油和自製精油皆以比例6%(重量百分率濃度)的容易有最大的揮發量;改變濃度時,則皆在76℃~86℃時有較大揮發量。三、測氧化程度:利用氧化還原滴定,測定各比例香茅精油溶液蒸氣的氧化程度:發現定溫下(80℃)市售精油以6%的溶液,自製精油以2%的溶液有較佳的安全性。而從室溫持續加熱至90℃時,市售精油和自製精油皆以比例6%的溶夜都有較佳的安全性。四、不同揮發性溶劑效果:\r 改變揮發性溶劑種類和自製的香茅精油混合測定,於定溫下比較揮發程度,以丙醇揮發效果最佳。

名震一蝕—聚苯胺製備改良及其在防蝕應用研究

近年來,導電高分子的研究及發展十分活躍,在各方面的應用都有傑出的表現。其中,聚苯胺因價格便宜且製作簡便,使其應用潛力更為突出。聚苯胺對鐵系及非鐵系金屬有極佳的防蝕能力,但卻因聚苯胺與金屬之附著力不良使其應用遭受限制。本研究的重點在於製備奈米級的聚苯胺,以及提高聚苯胺在有機溶劑中的溶解度以達到和金屬能有效附著並增加其防蝕能力。實驗結果發現,利用微乳液法可以製備出奈米大小的聚苯胺粒子,且塗佈於鐵片上,有很好的防蝕效果,證明其應用潛力無窮。

以機械氣壓組成正反器型態之迴路設計與探討

「儼然有發現新大陸的感覺!」這句話代表我們從此次研究與製作的結果中獲得的最佳感言。本項研究的動機和目的在於以數位邏輯的理論基礎和設計方式作為根據,將順序邏輯設計的概念以正反器的型態應用在機械氣壓控制迴路的設計上,並試著找出在機械與電機電子整合的模式下,是否真能符合其兩者共通的特性存在,也進一步分析和探求其可行性與否。而研究的過程或方式,從擬定工作項目、工作期程與進度及工作流程後,繼而展開迴路設計與規劃、連接實驗迴路測試和偵錯,由於研究和實驗製作的迴路項目很多,屆時必將無法於現場實體展示,因此,在完成前述所有迴路的設計與規劃、測試和偵錯,便開始組合單元項目迴路與標示牌製作、錄影拍攝和轉檔編修,並藉以網頁編輯的方式來呈現成果。結果發現,以機械氣壓組成正反器型態之迴路設計確是可以被應用的不錯方式,亦驗證在機械與電機電子整合的模式下,真具有兩者共通的特性存在,又在討論中,闡述分析在一般氣壓控制迴路的設計中常用於機械氣壓(純氣)的設計方法,並與我們研究製作的方式作比較和探討。最後在結論裡,我們咸認應可提供日後在這方面的學習者有一個新的思考方向和學習,亦能作為在教學上的參考,也寄予未來的發展前景是寬廣且令人期待的。

”促抑”濃厚

高中生命科學的課程中,提到了植物激素對於植物各個部份的影響,原本只是書上的理論,偶然間發現一盆奇特的植物──落地生根,想了解植物生長過程中,是否存在不同濃度的植物激素,便開啟了此次實驗的工作。在經過種子消毒、製備萃取液等步驟後,將培養皿放入溫度、濕度一定且無光照的生長箱中,經過多天的生長後,將幼苗不同部位生長的情形分別紀錄下來,並以不同時期、不同濃度的落地生根萃取液對不同植物之不同部位產生的影響進行討論並歸納出哪一個時期的葉片萃取物影響種子萌發及幼苗生長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