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42屆--民國91年

水中的不倒翁-水芙蓉

我們要來探討水芙蓉的根,除了可以吸收水分和養分外還可以做什麼功用?我們總共做了三個實驗,第一個實驗是探討水芙蓉根的長短對植物生長有何影響、第二個實驗是探討水芙蓉根在水中的平衡作用、第三個實驗是探討水芙蓉翻過來的情形。第一個實驗我們還沒有發現什麼東西,第二個實驗我們發現水芙蓉的根除了可以吸收水分和養分,還有平衡的作用,第三個實驗我們發現水芙蓉倒放的生活還是可以活下來,但是他倒放以後的生活,它的根會跟以前還沒有倒放的根差距很大。所以水芙蓉的根對它在水中的平衡有很大的幫助。

?親愛的,誰讓你長高了??(如何證明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經過多次親自實驗發現與文獻資料中利用「悶熄蠟燭」實驗證明「氧氣約占空氣的21﹪(約1/4.76)」有所出入,因為從「悶熄蠟燭」的多次實驗中顯示水位會急速上升,發現利用蠟燭使「水位上升體積」與「空氣中消耗氧氣體積」誤差頗大,更遑論「悶熄蠟燭」可支持「氧氣約占空氣21﹪(約1/4.76)」理論!所以針對:蠟燭數量多寡、火焰大小、空氣膨脹…等因素一一探討,抽絲剝繭找出「悶熄蠟燭」的誤差究竟在那兒?有鑒於「悶熄蠟燭」實驗方式是不準確,因此我們更進一步研發另一新方式,顯示出「水位上升體積=空氣中消耗氧氣體積」,證明「氧氣約占空氣的21﹪」理論。

招蜂引蝶-馬纓丹的色彩語言

這次實驗的主要原因是出自於發現馬纓丹開花過程中色彩變化的好奇,開始透過持續的拍照記錄觀察,確定我們觀察的紫花馬纓丹(L. inuolucrata L. )在開花過程中花色由黃色變成橘色、紅色,最後變成紫色。在觀察中,我們發現黃色花有昆蟲在採蜜,所以解剖各種不同品種的馬纓丹花朵,嘗試找出花色與花朵構造間的關係及對於結果率的影響。想要知道花朵改變花色的目的,我們試著模擬昆蟲眼中的世界,因此以近紫外光及近紅外光為光源進行花朵的拍照,並嘗試進行人工授粉。調查結果發現,花與昆蟲之間似乎存在以顏色作為語言溝通的方式,也因此在馬纓丹生存的環境中產生了生物間相互依存的生態關係。

再忙!也要和你喝杯咖啡--利用自製實驗裝置探討虹吸式咖啡壺原理與應?

相信大家應該都聽過「再忙!也要和你喝杯咖啡」這一句廣告詞吧!我是因為看了那個廣告,才開始想喝咖啡的。平常在讀書的時候,我會泡一杯即溶式咖啡放在書桌旁邊,有一天我爸爸帶我去買「虹吸式咖啡壺」。當老闆在教我怎麼使用「虹吸式咖啡壺」的時候,我發現了幾個問題:到底水是怎麼跑上去的呢?又是為什麼會一下子掉下來呢?難道有我不知道的機關?\r 這一連串的問題引發我與班上兩位同學在理化老師的指導下,開始研究「虹吸式咖啡壺」原理的動機。於是我們在實驗室自製實驗裝置探討「虹吸式咖啡壺」的原理。老師也提醒我們要查一查上學期學過的理化課本,有什麼跟這個是有關係的,想一想這個原理可以應用在哪些地方,因此我們便做了下面系列的研究。\r

顏色密碼

顏料是各種不同顏色的混合體,本身含有很多種不同的成分。他是由三原色以各種比例調和而成。透過不同顏料在水或酒精中溶解速度快慢的不同, 能夠將顏料中的組成顏色在粉筆上分開。實驗中我們也得知, 自然界中許多顏色亦是由三原色所組成。

TheColors-光與顏色的關係與其在噴墨印表機上的應用

在國中理化中提到,紅、藍、綠三原色光,吸收、混合後可以合成其他顏色的光。但實際上,單波長光的顏色;以及課本實驗中,藍光照在綠色片上所呈現的顏色偏差(藍綠色,非黑色),便無法以此理論解釋。因此本研究計畫藉由 SP20 分光光度計能在可見光範圍偵測樣品對各波長光線吸收度的功能。捨棄光的三原色過於簡化的說法,以實際測量各有色樣品(濾光片、化學藥品、噴墨印表機墨水、實際列印投影片)所得吸收度曲線圖,重新解釋顏色的呈現。了解顏色是人類對光的感覺,而不是光本身的性質。並在完成對彩色噴墨列印樣品吸收度的基本測試後,設計以印表機、軟體、墨水顏色、濃度深淺為變因、交互搭配的 334組實驗,比較印出成品的最大吸收度比例與原先在電腦中設定顏色濃淡比例的偏差值,找出最能真實列印出顏色濃淡的組合,實驗結果顯示:印表機方面:HP 670C、Epson Photo EX表現最佳。軟體方面:CorelDRAW,Photoshop,Photoimpact 表現平分秋色。

多功能窗簾控制器

讓科技融入生活,運用科技提升生活品質,這是此項“多功能窗簾控制器”的最大特色,不但產品特性涵蓋了感光、遙控、定時、手動兼具外,更考慮到經濟性、方便性、實用性與安全性,是一項面面俱到的優良科技產品。一般研發科技產品,往往陷入靈活創意卻忽略了是否具體可行,付諸實現的可能,如此一來,就陷入了所謂空中樓閣叫好不叫座之研究障礙中,很多發明家皆面臨如此窘境。所以在思考如何研發新產品改善生活品質時,應時時對照是否可行、是否經濟、是否比原來更改善、是否安全……等,一切就緒,付諸實現機率將因而大增。此次研究過程融合了創意、團隊、克服困難及老師的提示與指正,能將團隊思考變成實際產品,這期間的過程是艱辛的,而這一份成果是甜蜜的。研究小組在北區科學展獲得優勝時,相擁歡呼、互相道賀,更希望能在參與全國評比之中脫穎而出,榮膺肯定。最重要的是本項產品之構想,是否能為全國百姓提升生活品質,造福社會皆是小組成員的最大心願。學生習作,縱使考慮頻繁,總免不了思考不周,並祈各界指導能不吝賜教。

康乃馨沉睡了?蘋果催熟能力的探討

此次實驗發現蘋果能夠引發康乃馨產生睡病,以此證實蘋果具有催熟其他植物的能力,並推測是因為蘋果會釋放乙烯之故。此外,比較不同狀態蘋果催熟效果的差異,結果催熟能力:整顆蘋果>切碎蘋果>蘋果皮>削皮蘋果。

文珠蘭葉片細胞「質壁分離」現象及其生態意義之探討

植物的枝條置入添加色素或鹽類的水中,會出現葉子枯萎、葉柄下垂的現象,此與滲透作用所產生的質壁分離現象有關。本研究將文珠蘭的葉片表皮製成玻片標本,分別滴加蔗糖、鹽類、重金屬溶液及有機溶劑,靜置 30 分鐘後在顯微鏡底下觀察並統計細胞出現質壁分離現象的比例。實驗結果發現,相同濃度的蔗糖溶液對細胞質壁分離現象之影響較鹽類及重金屬溶液低;溫度在 20℃?50℃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的數目有隨溫度升高而增加的趨勢;但在溫度 0℃?25℃的範圍內,溫度越高,質壁分離現象反而較不明顯;比較不同部位的細胞,發現下表皮較上表皮的細胞不易發生質壁分離現象,保衛細胞「質壁分離」現象則較表皮細胞輕微;在不同生活環境的文珠蘭,細胞發生質壁分離的現象也有差異,生長在旗津海邊的文珠蘭,其葉片細胞的質壁分離顯然較市區校園栽種的植株需要較高濃度的溶液才會發生,此應與其對海風及鹽霧吹襲的適應能力有關。在滴加清水後回覆情形以蔗糖、丙酮較為良好,重金屬及鹽類離子較差。質壁分離現象在生態上,可作為研判植物枯萎究竟是因為環境的高鹽度、重金屬溶液或有機溶劑的影響,或是因缺水而導致;也可作為預測植物是否耐鹽及適合生存於高溫或低溫等環境的參考,更可作為選擇何種植物來綠化當地環境的指標之一。

彩虹就在我身邊

本研究動機由於在五年級上學期牛頓第九冊第一單元光和顏色課程,曾做過彩虹的實驗,但我們在實驗時始終無法清楚看到彩虹,於是引起了我們對彩虹研究的興趣。研究過程分四個步驟來進行:分別是(1)利用簡易的噴霧器是否能製造彩虹?(2)不同噴水量的噴霧器在太陽光底下觀察彩虹的清晰度?(3)不同顏色的背景,哪一種背景下所看到的彩虹最清晰?(4)如何營造出在教學上最易觀察到彩虹的方法?實驗結果發現,製造出彩虹是容易的,只要具備噴霧器水量、無雲的陽光,在較暗的背景(黑色最佳)的情況下就可以很容易看到彩虹。另外便於實際教學上可以自己準備一個紙箱子,內部貼上黑色壁報紙,將箱子、觀察者與太陽方位以順時針135 度或225 度所觀看的角度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