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42屆--民國91年

利用低介電常數溶劑來培養晶體

一般培養晶體之方式是利用〈一〉減少溶劑《蒸發法》〈二〉降低飽和溶液的溫度等兩種方法,本實驗是提出第三種方法即利用可與水互溶的低介電常數溶劑,加入飽和鹽類溶液中,來培養晶體,我們發覺若將溶劑直接倒入飽和溶液中,析出的晶體成粉末狀或細顆粒狀,若控制溶劑流速,使溶劑慢慢流入飽和溶液中,則會長出漂亮的晶體。流速越慢則晶體長得越大,最後我們可以發現利用棉線的毛細現象來控制溶劑的流速,流速可以很慢,且棉線頭可以當晶種,培養出的晶體又大又漂亮。

環保“有氧”運動──神奇催化劑

回想作實驗時,我們常會使用催化劑來加快化學反應的速度。 \r 例如:我們在利用雙氧水製氧時會利用「二氧化錳」為催化劑。但觀 察大家使用完二氧化錳後即行丟棄,不夠環保,且“「錳」又是重金屬,易造成環境污染。故我們想:如何可以改善這些缺點而達不浪費資源又環保的原則呢?而「二氧化錳」又是雙氧水製氧中唯一可行的催化劑嗎?是否可利用日常生活中隨手可掬的有機物(如家中的蔬菜水果??等)作為取代「二氧化錳」的催化劑呢?如果可行,豈不是經濟又不會造成污染嗎? \r

對環錠機紡紗條件變更與紗之品質關係探討

長久以來,環錠精紡紗毛羽的多少及均勻度一直是標示紗的品質之一,最為優先與重視,因均勻度好( 條桿好) 可以增加紗的強力織出好布面,紗之毛羽少、開口清晰,可提高織機效率。\r 所以我們決定利用科內有限的資源來研究對毛羽及均勻度有關的問題,加以徹底了解棉纖維之毛羽與均勻度的預定或特定標準。\r

正N 邊形的撞球路徑

曾經看過有人作矩形的撞球路徑問題,希望做進一步的推廣。

離形換影-探討離子移動的現象

在傳統的離子移動實驗中,我們常以濾紙當做離子移動的界面,但實驗過程卻不盡理想。另一方面,根據文獻資料提到,其實洋菜膠也可當做離子移動的界面,因此我們便嘗試尋找一種適合離子移動的界面來探討離子的移動速率及相關實驗--我們找到最適合離子移動的界面及條件是:2%的洋菜膠含有0.05M 的硝酸鉀溶液,在12V 的電壓下進行,離子溶液的濃度採用0.50M。並且,藉此實驗我們亦可探討許多不同的變因及影響,找出最適合的實驗模式,加以應用在課本的實驗中。

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大坑-清水溪與濁水溪的探密

在上鄉土課時發現同一條河的兩條支流,一條叫清水溪,一條叫濁水溪,引發我們的好奇而想探討,為何相隔一個山丘會有如此南轅北轍的溪名呢?於是我們拜訪大坑耆老、蒐集資料,設計以濁度計檢測河水濁度、過濾河水沉澱物、土質沖刷、實地勘察等研究方式,了解大坑清水溪和濁水溪溪名的由來。研究結果顯示影響溪水濁度的因素有:河水含砂量、河床高度、河岸地質、河床沉積物、植被種類等。實驗過程除了能了解溪名由來,也可以將所學的知識和技巧運用於生活的自然環境中,進而關懷我們的鄉土。

若隱若現,朦朧之美-冬春之交,嘉義地區輻射霧之研究

每年冬春之交,嘉義地區經常發生輻射霧,為了了解濃霧的成因,我們透過嘉義氣象站的協助,取得 1998?2002 年的相關氣象資料。經過近一年來的統計和分析,並和老師、氣象站人員、中央大學教授討論研究,發現以下事實:一、輻射霧要產生時的現象,通常氣溫和氣溫露點差會下降,風力會較微弱,相對溼度也會增加。二、當能見度越低時,氣溫露點差也越低,相對溼度越高。三、隔日清晨有霧的夜晚和有霧的清晨,其平均氣溫皆較無霧時高。四、在同氣溫下,有霧時的水汽壓較無霧時為高。五、利用每日20和23時的氣溫和相對溼度(或氣溫露點差),可以用來預測隔日清晨是否有霧。只要相對溼度持續上升和氣溫露點差持續下降,隔日清晨有霧的機率較高。

日中有金烏-太陽黑子的觀測‧模擬與分析

一、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r 1.熟悉太陽黑子的觀測及記錄方式.\r 2.利用國外天文台的觀測資料庫進行比對分析。\r 3.學習使用電腦來協助進行科學數據的處理。\r 二、主要所得的結果\r 1.資料分析中得知:在1992 年~2001 中,以2001 出現最多黑子,1996 年出現黑\r 子數量最少,所以推算得知黑子週期大約在11 年左右。\r 2.高峰期時,黑子大多出現在南北緯35 度以內;當進入極小期時,黑子大多只\r 出現在15 度範圍以內。\r 3.太陽自轉速度在赤道附近週期較小,速度較快;緯度越高,太陽自轉週期越\r 大,速度越慢。\r 三、未來研究建議\r 關於太陽黑子是否與各項天氣因素有相關(如:溫度.雨量.聖嬰現象…),是\r 可以進一步做資料分析研究,以更清楚掌握太陽黑子活動對我們生活所產生的影\r 響。

探 討 恆 春 落 山 風 風 速 變 化 之 因 素

利用中央氣象局及國防部提供之恆春和綠島的天氣資料,以線性迴歸的方法,探討恆春落山風的特性。發現東北季風厚度約1500公尺,恆春落山風風速與綠島附近氣壓梯度力有明顯正相關並且恆春風速與綠島風速變化之相關係數最大值總是發生在綠島風速變化之後大約2至7小時之間;另外當恆春地面風速大於綠島地面風速的情況發生時,大氣結構的狀況是925hpa到850hpa之間氣溫遞減率大於850hpa到700hpa之間的氣溫遞減率,即上層結構比下層結構更穩定。

培地茅雨水質淨化

長期以來高雄地區水質一直不佳,探究其原因與高屏溪沿岸高氮磷濃度廢水有關。在尋求解決之道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一種在吸收氮磷方面有良好成效的植物--培地茅。實驗結果顯示:培地茅具有在水、旱地生長的能力,即使處於惡劣的環境(200ppm 硝酸鉀溶液試驗)之下也具有良好的生長能力。其中在根部生長方面,尤為明顯(砂耕的根系更以平均一天 2.35 公分的速率在生長)。由於此項特性,使得培地茅在測定氮含量吸收成效的實驗上,有相當不錯的成果(吸收效率:88.7%)。於是我們更進一步地將得到的數據,作推廣與應用:在污染程度不同的地區,採用合適的種植方式,為水質淨化作嚴格的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