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隱若現,朦朧之美-冬春之交,嘉義地區輻射霧之研究
每年冬春之交,嘉義地區經常發生輻射霧,為了了解濃霧的成因,我們透過嘉義氣象站的協助,取得 1998?2002 年的相關氣象資料。經過近一年來的統計和分析,並和老師、氣象站人員、中央大學教授討論研究,發現以下事實:一、輻射霧要產生時的現象,通常氣溫和氣溫露點差會下降,風力會較微弱,相對溼度也會增加。二、當能見度越低時,氣溫露點差也越低,相對溼度越高。三、隔日清晨有霧的夜晚和有霧的清晨,其平均氣溫皆較無霧時高。四、在同氣溫下,有霧時的水汽壓較無霧時為高。五、利用每日20和23時的氣溫和相對溼度(或氣溫露點差),可以用來預測隔日清晨是否有霧。只要相對溼度持續上升和氣溫露點差持續下降,隔日清晨有霧的機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