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最佳創意獎

終極風車

風力發電的發展是我國即定的能源政策,但目前所建置的百餘座風力發電機,似乎成效不佳,也未達預期目標,最近國內媒體陸續報導風力發電的負面消息,更有專家提出應放慢腳步,適合國內環境使用的風力發電機尚待研究開發。我們研究改良較不受重視,一般認為效率不佳的阻力型垂直軸風車,我們希望倍增它的輸出動力,更重要的是它將更適合台灣的風場條件。

小而省的高效率鋅銅電池

課本中關於鋅銅電池的實驗其裝置複雜而且效果不佳,電流過小(約2mA),我們嘗試改良鋅銅電池的裝置予以縮小簡單化、增大電流,使電池足以讓LED 燈泡發光,增進實驗效果並減少藥品的浪費,並利用隨手可得的器材來製作各種小型鋅銅電池,最後發展出密閉不漏可隨身攜帶的鋅銅電池。

『蔗』麼『C』力-利用甘蔗渣-碳粉吸附重金屬離子

甘蔗渣中含有豐富的木質纖維素,其上的官能基可以吸附重金屬離子,我們在此研究中找到適合甘蔗渣吸附Cu2+的最佳條件。在一次實驗中,我們偶然發現甘蔗渣溶液中的有機物能吸附Cu2+,而碳粉能將有機物吸附,利用這點特性,能大幅提升Cu2+的吸附率。在經過兩道程序的吸附之後,20ppm Cu2+(aq)中Cu2+的吸附率大於99%。

測量--我有絕招

實驗中,先將市售雷射筆與其他光源做比較,再利用照射最遠的光源,配合直角等腰三角形角度與邊長的原理,自治簡易高度測量器,用它來測量實務的高度,且與實測長度做比較。發現我們做的測量器可測得高度約20公尺的建築物,也可測得不規則物體的高度。解決了我們測量教室高度時,以往的不便,這個方法操作簡單、快速又方便且準確性高。接著我們試著將測量器改放平面式,順利測得小河河面寬度、兩棟教室間的間距…等。又發現可拆下聚光凸透鏡鏡片的雷射筆,照射光源呈矩形且有比例放大的功能,利用它我們做了一個簡易放大比例測量器,用它來測量微小東西,例如:頭髮的寬度...等,並找出放大比例尺倍數與距離之間的關係,真是有趣又神奇。

步步高升 – 證明空氣中氧氣含量及新反應器研製

在理化課程提到「空氣中的氧約占空氣的1∕5」,但老師所提及的各項實驗,我們一一重做一遍,過程中發覺存在不少問題;例如採用悶熄蠟燭的實驗方法,似乎無法驗證這樣的結果;即使改以鋼絲絨生鏽方式驗証,至少也得花費將近一天的時間;因此我們想出新的反應裝置,以鋼絲絨通電使其燃燒的方式,發現可縮短實驗時間並達到準確驗證的目標。

「鈣」是奇才-探討鈣離子對於非洲鳳仙花粉生長的影響

花粉管在生長過程中,需即時且持續地調節其內部細胞骨骼結構,展現快速地、極性地生長方式。我們經由探索微絲所相關的功能,追尋鈣離子在這萌發過程的角色,以普遍用來觀察花粉萌發的非洲鳳仙花為實驗對象。實驗結果顯示(一)花粉內原有的鈣充足且為萌發所必須(二)外源鈣離子的作用著重在促進花粉管後期的延伸而非在萌發初期,且以1mM的鈣離子對於花粉管延伸有最佳的促進效果(三小時提升約2倍花粉管長度)(三)若在花粉萌發時抑制鈣離子通道,則會造成花粉生長困難(四)在硝酸與鹽酸所造成的酸化環境中,外源鈣離子對於非洲鳳仙花粉生長有明顯改善(五)外源鈣離子的使用對於較低溫度所造成的抑制花粉生長現象也有所改善。

水中舞者

本實驗將小型塑膠圓片置於水中以不同角度釋放,模擬落下樹葉在空氣中的左右擺動情形,藉由分析影片得到小型塑膠片的位置、速度、角度、角加速度等物理量,觀察後提出了「分流點」的假設,並結合白努力方程解釋塑膠片的規律性運動。

衣服是怎麼乾的?

筆者有一次,觀察洗衣機洗完、脫水後,在衣架上陰乾的衣服,發現衣服上端先乾且感覺較熱,雖然這好像是理所當然的事,但筆者認為生物課本上所說的毛細作用,應該可以讓水上升,為何一定要上端先乾?後來冬天到了,媽媽洗厚重的衣服,在最後洗清時,都有加柔軟精(如毛寶之類),筆者卻發現衣服上下幾乎是同時乾的。另外,筆者從氣象方面的書籍得知,空氣的密度會影響氣流的升降,那為何衣服下端後乾?是否跟水蒸氣含量及氣流有關,故決定著手去調查衣服是如何乾的。

氣語非凡—植物的攻防策略

我們過去發現植物氣味會抑制他種植物發芽,在這次實驗我們利用顯微鏡與自動觀察箱探討植物間氣體的對話,並記錄氣味對小麥(單子葉植物)、綠豆(雙子葉植物)莖的長度,莖、葉重量,向光性及氣孔大小的影響。我們發現九層塔的氣味不影響綠豆生長和莖、葉重量,只輕微抑制小麥生長和植株的重量。而檸檬桉氣味促進綠豆莖的生長,卻減少葉重,並能抑制小麥的生長。野薄荷與樟葉的氣味則對這兩種植物生長與重量都有顯著抑制甚至完全不發芽。向光性方面,野薄荷氣味明顯抑制綠豆向光。小麥氣孔狹長不易觀察其開合,綠豆氣孔開口卻明顯受氣味影響而變小,可能是植物用來對抗外來氣體的招數吧!真奇妙,利用散發氣味,植物間正進行著一種無形的攻防戰呢!

染出新發現-天然無毒白板筆

本次研究主要是要做出一支無毒且不會散發異味的白板筆。發現白板筆其中毒性主要來自於溶劑及顏料,聽說客家的藍染是一種天然染劑,因此想利用它做為白板筆的顏料。實驗結果,我們發現濃縮20倍的藍染書寫效果最好。比較出效果最好的自製白板筆墨水後,我們希望它在書寫時也能散發淡淡清香,因此試著加入檸檬皮和橘子皮萃取出來的汁液,看是否會影響書寫效果,實驗結果是加入檸檬皮的汁液比較成功。最後我們將自製的白板筆墨水裝在彩色筆裡,發現寫出來的效果良好,只是寫到最後會變淡;而自製的白板筆也比一般的白板筆好去除痕跡,耐用性也很好。一支無毒且不會有異味的白板筆,在多次的實驗中,終於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