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最佳創意獎

非油炸藥膳速食麵之研究開發

本研究利用台南縣農產品-牛蒡和胡蘿蔔來製造非油炸速食麵,以增加營養價值及農產利用,並輔以傳統藥膳食材-四物、四君子及八珍來做料理湯包,讓泡麵口味更多變且具養生功效。結果發現,非油炸麵的糊化方式,以蒸煮方式最佳;而糊化後的麵條乾燥,採用熱風乾燥、微波乾燥和熱風乾燥三種方式處理,其中以熱風乾燥方式表現最優。添加胡蘿蔔和牛蒡,會明顯改善麵身的外觀、色澤及風味;用傳統藥膳-四物、四君子及八珍當作湯頭的搭配,可將中藥材與日常膳食結合,以增加產品的美味及價值。本研究之非油炸藥膳速食麵確實能改善一般油炸速食麵營養不均、油脂太多、熱量太高的缺點。此外,不只在口感及咬感上較接近水煮麵條,同時在營養性、熱量及口味等方面也都有不錯表現。

球體綠建築

目標,是蓋棟個人的環保雅房。 環保這名詞並不陌生,我們想做出一棟綠建築,一棟能搭上太陽能板的環保建築,為了能讓太陽能板在太陽不同位置的照射下發揮最大的效用,因此我們開始考慮到房子形狀結構,後來我們想到了〝 球體 〞綠建築。 我們發現幾何學的阿基米得多面體中的巴克球,其頂點結構是最接近球體足球的,而足球是個眾所皆知的球類運動,在你足下的球看似平凡,但也可以是棟房子!現在我們就要用足球的結構,也就是巴克球中的正32面體 ,由12個五邊形與20個六邊形所組成的結構 , 蓋出球體型建築。

植物維管束的電模型建構

植物電訊號目前已在番茄、胡蘿蔔、馬鈴薯上證實可應用作為植物的健康情形、細胞內澱粉分佈甚至於地震偵測。過去文獻研究證明,電訊號可以在細胞間內以及整株植物間藉由原生質絲以及維管束傳導。在一次進行植物電訊號偵測時,發現樹幹有電容特性,因此我們認為必須先找出樹幹正確的等效電路模型依據,才可正確做植物電訊息應用。然而現今研究並沒有正確的喬木維管束中等效電路模型。因此本研究建構喬木中微管束的等效電路模型。此外,本研究也利用實際電路模型做充放電實驗比對樹幹充放電曲線證明等效電路之正確性,以及擴大偵測樹幹橫向面積,發現此等效電路模型符合電阻電容串聯特性,更證實本等效電路的正確性。

三角形內心、重心、垂心的另類推導

本文由三角形幾何開起動機,並結合力學的觀念,來推導幾個已知的三角形幾何,其中包括三角形內心、重心、與垂心,推導的過程主要是以力學中「作用在剛體上的三個共面不平行的力是平衡的,則它們的作用線交於一點」的結論來做推論,三角形內心以力的合成與力的分解兩部份做推論,三角形重心以六個相等力做推論,三角形垂心則以力的垂直分量相加來做推論,而這另類的推導也得到合理的結果。

顏色密碼

顏料是各種不同顏色的混合體,本身含有很多種不同的成分。他是由三原色以各種比例調和而成。透過不同顏料在水或酒精中溶解速度快慢的不同, 能夠將顏料中的組成顏色在粉筆上分開。實驗中我們也得知, 自然界中許多顏色亦是由三原色所組成。

步行機構綜合設計原理之研究

人類是地球上極少能用雙足自由活動的生物之一,人類的步行動作優美,肌肉及骨骼可以做出細微的動作,在高職二年級的課程中有一門機件原理的課程,專門介紹各種機械結構的運作原理及構造形狀。因為機械結構具有動作確實、成本低、壽命長以及可做出一個固定循環的動作輸出,在設計方面機械結構又是可做成不同串聯及並聯的組合,來符合我們的需求。因此本專設計出二種不同的步行機構設計,來做為步行機器人中的雙足的運行軌跡,並分析二種機構在步行運動時的特點。經由機構的設計、製造組裝及測試的過程讓我們學到課本上所學不的實作經驗,印証了課本中的機構知識,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瞎咪!喝水不會燙到了(自動感溫杯)

本研究主要係在提供一種杯子,具有偵測杯子內水之溫度,並在水之溫度過高或過低時發出警示,以告知使用人注意。也可依個人喜好設定適合之溫度範圍,當加入之冷、熱水混合後到達所設定之溫度即發出警示,以方便使用人飲用。本研究包含有:一杯體;一控制電路,其具有一溫度感測電路,一溫度控制電路,一受溫度控制電路所驅動之警示器(LED、蜂鳴器、語音),且該溫度感測電路具有一溫度感測器,當溫度感測器感應到杯子內水之溫度時,經過溫度感測電路所傳達之訊號,由溫度控制電路來比較並判定溫度是否在設定值之內,以做為驅動警示器之依據。

轉葉型垂直軸風車原型機之研究

近年來,能源需求日益增加,使全球氣溫上升及環境污染影響的問題越趨嚴重,再生能\r 源的開發,利用,是全世界共同努力追求的目標。其中太陽光能及風力發電最具成效,也是\r 成長最快的乾淨替代能源。\r 目前的風力發電轉換效率不佳,就國內而言,其發電成本仍遠高於與火力發電及核能發\r 電,我們針對垂直軸風車,改善其功率因素。觀察蜜蜂拍動翅膀的動作,研究出可自動翻轉\r 葉片的風車,使葉片迎風面能自動和風向垂直增加受力,逆風面與風向平行以降低風阻,並\r 研究出第一型與第二型,跟傳統水平軸三葉片做比對,並自製簡易風洞,測量其輸出功率,\r 期望能提高風能的轉換效率,對於能源、溫室效應及環境污染等問題能有所幫助。

囫圇吞「藻」-天價藻膽蛋白質快篩法

本研究的目的在開發一種新的篩藻邏輯-「藻泥+PVA抹盤法」,可以在少量、簡單、快速且有效地的原則下判定藻種是否含有足量的藻膽蛋白;再以傳統萃取方法進行量化的確認。最後結果:(1)在藻株的培養上,若在充足的CO2供應下,泥生顫藻的培養可達到7.016 g/L乾重,濃度遠超過業界所稱具經濟性的指標(5 g/L)。(2)在基因鑑定上,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確認泥生顫藻是一個新屬,也接近偽魚腥藻。(3)在藻膽蛋白的品質上,來自泥生顫藻的純度為0.72;溫泉藻的純度為0.74,皆大於0.7,已達到食品級的水準;產率大於100 mg/g(值得開發的門檻)。由於藻膽蛋白的單價比黃金還貴,說明本研究發展的新方法所發現的泥生顫藻具有非常大量的藻紅素,整體的開發極具經濟效益。

光影逐日-地球公轉現象的探討

同一種現象,甚至相同的測量工具,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或是用更細膩的方式去觀察,往往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結果。例如觀察單擺,除了來回擺動之外,如果觀測的時間超過一小時以上,就可以看到單擺的擺動面會有明顯的轉動,從而證明了地球的自轉。而我們的圭表測量也如同這樣的情況。我們實驗探討發現,圭表所呈現出來的光影長度變化不只可以對應四季的不同,也可以說明地球不是等速率的在公轉,更可以由數據的比對中找出近日點與遠日點的確切日期,並進一步透過橢圓數學的模擬獲得地球繞日公轉的長短軸比值。如果有萬有引力定律來算出地球公轉的平均半徑,我們幾乎也可以描繪出地球公轉的橢圓模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