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地球科學科

海岸北「鼻」-麟山鼻的「礁石」研究

我們研究目標為北海岸麟山鼻岬角的安山岩所形成的藻礁與風稜石、風化作用的沙丘與磁鐵礦的分布。研究方法上主要採實地踏查並透過圖書及網路資料的分析,針對寄生在安山岩藻礁以及海岸的沙丘和風稜石風化現象形成條件詳細做調查與比對。在踏查與分析麟山鼻海岸岩石和沙灘與簡單實驗室實驗結果,統整得到結論:在堅硬的安山岩經殼狀珊瑚藻寄生的藻礁,加上受到東北季風所形成的特殊風稜石,風化作用形成了沙丘、磁鐵礦。在進行簡單的風、水和沙土沖積,實驗結果可以推論麟山鼻具有的磁鐵礦、沙丘、藻礁、風稜石,受到大屯火山熔岩流向海冷卻形成後、常年受到東北季風風化作用、海浪沖蝕,這些都是對麟山鼻地形、地質重要的影響原因。

快被熱「倒」了嗎?台中市新舊市區熱島效應影響變因分析

近年來,都市溫度因熱島效應持續上升,所以決定研究熱島效應。本研究利用實地測量新舊市區溫度及分析衛星影像,與熱島效應影響變因結合分析。根據結論: 一、 新舊市區的微熱島中心: 微熱島中心受到人工廢熱及風向影響,而低溫點皆受到綠地多或地形空曠等影響。 二、 台中市新舊市區熱島效應主要影響變因: (一)冷氣及汽車等人工排熱 (二)NDVI常態化差值植生指數 (三)建築總建坪數 (四)建築密集度及數量(五)住宅區(六)風向 三、 新市區開發建議: 1.制定嚴格建蔽率和容積率標準,獎勵容積條件提高,避免總建坪數過高2.降低建築的密集度3.分散交通要道與降低單地點車流量4.道路與建築走向配合風向5.推廣綠建築及廣設公園。

石破天驚要「住益」~海岸山脈北段岩石特性之探討與應用

本研究期望能找出花蓮海岸山脈北段地區,可以取代矽藻土的岩石材料。首先,我們選擇海岸山脈北段主要溪流出海口進行岩石認識,並帶回實驗室進行觀察描繪及密度分析,藉以認識岩石的種類及特性。接著,我們進行岩層考察,瞭解不同岩層的種類與特徵。最後,我們從密度適中的火成岩類(具有氣孔)與沉積岩類(多孔隙)中,挑選出安山岩、凝灰岩、砂岩以及和矽藻土(生物沉積物)類似性質的珊瑚礁做為實驗的樣本。 研究發現:凝灰岩的除濕能力優於矽藻土,珊瑚礁、凝灰岩、砂岩的抗升溫能力等同於矽藻土,砂岩的降溫能力優於矽藻土,而安山岩的保溫能力等同於矽藻土。在不同的室內條件下,這些岩樣可以進行適性應用,為我們打造出健康節能的生活環境。

自製人影日晷

本研究的主題是自己製作一個投影日晷,以人為晷針,藉由人影來觀察時間。一開始我們透過網路尋找人影日晷的製作方式,得知投影日晷就是赤道型日晷在地面上的投影的重要觀念(參考資料一)。再來透過網路我們學到橢圓形作圖的方式,一旦決定長短軸的長度,就可以運用這種橢圓作圖法(參考資料二),來畫出橢圓形外圈的時間刻度(一半的橢圓),接著我們將中央氣象局網站宜蘭地區2014 年太陽過中天的仰角資料(參考資料三),套到我們分析的公式,畫出雙腳所站日期位置點,就完成人影日晷的設計。經實際驗證,得到的時間還蠻準的,成果令人滿意。最後我們再進一步討論如何提高人影日晷的準確度,還有在什麼日期及緯度,人影日晷較適用。

愛的迫降-火流星事件型態及現象模擬之研究

火流星於空中爆炸及撞擊地面之型態,以模擬實驗觀察空中爆炸後碎屑雲及撞擊地面隕石坑現象。撞擊模擬利用BB槍射擊(1焦耳動能)不同地質層,得到與現實相同結果: (1)模擬之撞擊坑多數有形成環形山及中央丘 (2)無論不同角度、模擬物質量,隕石坑都接近圓形。 另發現乾燥土壤(125-250μm),長寬深不會因為撞擊角度改變;玉米粉(10-15μm),角度30度-90度所形成之隕石坑,長寬與深度比值接近,15度因撞擊時間較短差異較大,撞擊能量與地質作用占較大影響因素。以土球進入水中不同介質做測試實驗,有碎屑產生。在氣球內放入玉米粉等小顆粒粉末,在不同移動角度下,皆成功模擬出羽狀碎屑雲、蝴蝶狀衝擊波,與2013年俄羅斯隕石事件及通古斯大爆炸相符。

螺旋?棒旋?傻傻分不清楚

我們在從眾多星系中選取了M81 與M109 兩個具有相似的傾斜角、且M81的核球占其盤面的比例與M109 之棒狀結構占其盤面的比例相近的星系來進行研究。接著我們利用Mathematica 程式將CLEAN 演算法寫成程式碼,進而使用這個程式來將M81 與M109 放至不同的距離來觀察其影像的變化。我們發現把一個如M109 大小(直徑約15 萬光年)之星系置於約1340Mpc 遠時其棒狀結構將會難以辨識而易誤判為單純的螺旋星系。

細看草漯沙丘

草漯沙丘是桃園市海邊景點的一大特色。本研究經由野外考察與實驗室實驗,觀察沙紋形狀與沙粒運動過程,鑑別草漯沙子的礦物成分;並利用過篩的方法,分析沙丘表層沙粒粒徑分布情況,藉此了解沙粒粒徑、沙紋波長與沙丘坡度的相互關係。 發現草漯沙丘沙粒富含石英、鐵礦、黑雲母與貝殼砂等礦物,沙粒粒徑以( 0.12 ~ 0.16 mm )為主,( 0.16 ~ 0.25 mm )次之。沙粒以跳躍、滾動推移與懸浮方式運動,沙紋的走向與風向垂直,風速過大或沙粒粒徑太小時,無法形成沙紋。沙紋的形狀則受風向、沙粒組成、坡度變化等地形地貌影響。當坡度平緩時,沙紋的波長與沙粒粒徑呈現正相關;當坡度過陡大於10度時,沙紋的波長與沙粒粒徑轉為呈現負相關。

老天爺也愛「戳戳樂」?-瑞里蝙蝠洞的地質調查研究

瑞里燕子崖、蝙蝠洞擁有豐富的地質景觀,附近皆為沉積岩地形,可由我們在此發現的生痕化石「砂棒」來證明。兩處的地形皆為水平的地層,表示從形成到現在沒有出現太大的地層變動。蝙蝠洞的地層在燕子崖上方,所以較年輕,但蝙蝠洞的凹洞比燕子崖較大,是因為先露出水面受到差異侵蝕的結果,與野柳的蜂窩岩和風化窗類似。我們在蝙蝠洞的岩石上發現有些白色的粉末附著於此,經由實驗證明這些白色粉末為硫酸鹽類。因河流曲道流水速度較慢及崩塌的影響,蝙蝠洞與燕子崖在粗紙坑溪對岸的地層,沒有辦法產生風化窗,因此我們更要好好愛惜此珍貴的地形地貌。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本研究認定竹山地區低位河階共9階,高位河階6階,總河階數共74個,高位河階最大面積為坪頂埔LT3面,總面積達1.9平方公里,應為濁水溪與東埔蚋溪聯合沖積形成;最高位河階為LT6分別為坪頂與第一公墓-1,原屬觸口台地東側不對稱背斜,經清水溪切割而分離;低位河階最大面積為竹山面FT2面,成因較為複雜可能先後受濁水溪與清水溪作用所致;河階剖面顯示,受活動構造通過的階面皆出現撓曲現象,竹山地區東側活動斷層構造明顯,西側則多為背斜與盲斷層,有潛在性危險,若能定時監測與調查必能降低災害發生。

致命的吸引力-臺灣地震與月亮仰角及潮汐之相關性研究

本組以中央氣象局地歷年芮氏3以上地震做中、強度地震發生時間點分析月亮仰角及潮汐。月亮仰角以上升月仰角30度內最多占16%。潮汐:強震發生在乾、滿潮及漲潮2-4時內在26-27%強。故強震受潮汐影響,53%發生在漲潮2-4時內,是受月球引力作用力及反作用力影響,在滿、乾潮發生時引力造成板塊推擠拉扯引發地震機率大。 近年強震較過去108年增近2倍。以民99年最多,98年和101年的總地震超過750次,中級地震「月沒到3時」達16%,與海平面上升引力相關性堪究。民98年近日點與遠日點地震合計48%,在近日點與遠日點地震機率高,推測近日點是月球和太陽引力交互作用;遠日點受月球引力相對變大,雖減萬有引力但月球引力及潮汐影響相對較太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