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自然科

一葉千金~超酷的落葉纖維發酵火箭

由於校園落葉很多,做生質能不但環保,而且容易收集再利用,除了認識各種植物穩定性之外,還要把植物落葉分類成乾、濕、油三類,經固態、液態、氣態實驗後,成為可使用的替代能源。不但可製作纖維素酒精,還選出「樟樹葉」為最佳發酵動力,利用產生的二氧化碳研發「樹葉火箭」與「逃生信號」,裝個降落傘在危急時用得到,再應用到重要場所,如海洋上或航空上,都是很有作為的一種逃生裝置呢!

綠色能源~竹炭 V.S.備長炭海水電池的探討

根據國語日報 96 年 1 月 5 日回收廢電池~小學生拯救地球的文章中,指出一顆廢棄的一號電池,丟棄在泥土中,流出的有害金屬,就會使兩張報紙面積大小的土壤永遠~死亡,永遠生長不出美麗的花草。一粒鈕扣電池就會使 600 噸的水無法飲用,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對自然環境威脅很大,間接威脅到人類的健康。全球經濟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口快速成長,使人類對能源的需求量有增無減,對能源的依賴程度也與日俱增。新型綠色環保電池近年來已投入使用或正在研製,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利用海水當電解質和鋁及無污染的備長炭和竹炭來做電池。我們自製的小型電池是屬於普通電池,將化學能轉換成電能的裝置。未來綠色能源,綠色生產技術和綠色產業等等,都將成為 21 世紀的新課題。

螞蟻世界大不同-校園內螞蟻的種類與生態習性研究

本研究主要是要探究校園中各種品種螞蟻的生態習性,研究中選擇了校園中四種不同品種的螞蟻做為研究對象,而整個研究分為觀察與實驗兩大部分。根據初步的觀察結果顯示,校園中的四種螞蟻有相當大的可能性是懸巢舉尾蟻、小黃家蟻、花居單家蟻、以及小黑蟻。四種螞蟻的外型特徵差異明顯,在辨認時都有一定技巧,尤其是小黃家蟻和花居單家蟻在體型上較為類似,因此可以透過頭胸腹三部分的顏色差異進行辨別。而懸巢舉尾蟻和小黃家蟻在覓食時,都會排成整整齊齊的隊伍;懸巢舉尾蟻及小黑蟻的活動範圍較廣,可是小黃家蟻及花居單家蟻就只會在巢穴周圍活動;另外,觀察中也發現每一種螞蟻築巢的方式都不一樣,但大多數螞蟻都能利用附近環境的資源,展現出螞蟻的特殊智慧。另外,在實驗部分的研究結果發現:四種螞蟻的觸角在碰到酸性(檸檬酸)和鹼性水溶液(小蘇打)時,都會出現明顯且激烈的撥動觸角與躲避的反應動作,並且減低了螞蟻與同伴間的觸角觸碰頻率;而懸巢舉尾蟻在發現食物被搬移成懸空時,如果高度是在約自己的兩倍體型身長以下時,懸巢舉尾蟻會透過合作的方式取得食物,但高過一定高度時,懸巢舉尾蟻便會放棄繼續覓食;另外,研究發現並不是每一種螞蟻一遇到異種螞蟻就會互相攻擊,只有小黃家蟻和花居單家蟻一碰面就會互相攻擊,而懸巢舉尾蟻和小黑蟻則不會有和異種螞蟻相互攻擊的行為。

水中的精靈─台灣石鮒、高體

台灣石鮒、高體??同屬於??亞科,常生活在一起,習性、食性、繁殖,都很相似。本研究主要探討台灣石鮒、高體??在水族箱內生活和繁殖的行為,在經過將近一年的實驗裡我們有了以下幾個發現:一、 台灣石鮒、高體??必須和田蚌共生,才能繁衍下一代。二、 台灣石鮒、高體??可在水族箱中繁殖,但數量不多。三、 田蚌在水族箱中存活的時間不超過三個月。四、 池塘養殖烏鰡(青魚),台灣石鮒、高體??成為間接受害者。以上是我們的發現與結論,希望能增進對魚共生行為特徵的進一步認識,也希望這樣的發現能提供環保生態學家進一步的探索,了解魚兒生態,進一步維持生態平衡。

聽!瓶子在唱歌

瓶子發聲是因氣流進入瓶內後,從瓶底反射到瓶口時,卻部分被瓶口的嘴唇阻擋,跟新吹進來的氣流結合成一股更強的氣流重新灌入瓶中,這現象一直重複,最後就形成一個非常大振動的空氣柱,也就是我們聽到的聲音。吹瓶子發聲,瓶口最好置於下嘴唇下方,使瓶口的覆蓋面積達1/2,並以40°~ 50°角輕吹,不用太大力。能發出聲音的瓶子,瓶口直徑要介於1.4 ㎝ ~3.5 ㎝之間,瓶身不能太高,而且圓形瓶優於方形瓶,弧形內縮瓶也比錐形內縮瓶好發聲。規則的直統中空圓柱,空氣柱的長短和音高成反比,每個音階間的位差非常規則。600 ㏄弧形內縮圓寶特瓶類似規則的直統中空圓柱,大小適中,加入不等量的水,可以調製出各種音階吹奏樂曲,是讓瓶子唱歌理想的材料。

土石流不流-探討土石流成因、對橋墩的破壞及預防機制

利用自製河道、坡度控制板、沖擊力測量器、灑水器研究影響土石流的三大因素:1.豐富鬆散的堆積物、2.充足的水分(地表水及地下水)、3.足夠的坡度(重力影響大)。發現土沙層為底層、土石比例為2:1時,越容易產生土石流。土石比例為1:2時,土石流的沖擊力最大。橋墩與土石流的接觸面積、橋樑間隙、重心位置、河床淤積皆會影響土石流對橋樑的沖擊力。梳子壩裝在上游,攔砂壩裝在中游、發生區打樁編柵,能降低土石流的沖擊力。壩體前出現淤積會導致土石流爬升,沖毀壩體。雨量是影響土石流的關鍵因素,依此因素來製作簡易土石流預警器,我們把它分成三個等級,黃燈警戒,紅燈警告,蜂鳴器響危險,趕快撤離。

為什麼買不到活的白帶魚~浮沉水精靈告訴您!

此實驗主要是觀察壓力與空氣體積變化的關係,進而解釋為什麼白帶魚從深海\r 被撈起後,魚鰾會爆裂而亡。在實驗中,我們利用浮沉子來代表白帶魚,魚鰾就是\r 浮沉子內的空氣柱;而隨著海水不同深度的壓力變化,在實驗中改以手壓密閉寶特\r 瓶來形成。\r 我們嘗試設計出簡易、方便的浮沉子製作方法,並在空氣柱上陎標記刻度,量\r 測壓力所造成的變化。實驗結果顯示當按壓寶特瓶,使瓶內壓力變大時,會造成空\r 氣柱體積變小,使浮沉子下沉;當施力解除,壓力由大變小,空氣柱體積由小變大,\r 浮沉子就浮起。另外,由數據分析比較浮沉子下沉前和下沉瞬間水陎下的空氣柱,\r 可以發現兩者排開水的體積相近;因此能推論出從浮沉子下沉前水陎下的空氣柱,\r 預測浮沉子下沉的空氣柱高度。

『哇 Hot Hot~~小暖包-暖暖包的秘密』

暖暖包是冬季來臨時,大朋友小朋友的最愛,本篇旨在探討暖包為什麼會發熱,裡面到底有多少的秘密,以及自製暖包的可能。

銀色的紡織天才---肩斑銀腹蛛

本研究經由實際飼養、觀察、訪問專家、實驗與資料收集,以了解肩斑銀腹蛛的特徵、棲息地、結網、進食、牠的行為與對顏色的偏好。希望讓大家對肩斑銀腹蛛有更深的認識,而能尊重牠的生存權利、並認識其特徵、生態與習性,將有助於防止其侵入住家,減少困擾。

起「酵」工廠--優格培養與離水性觀察的研究

在五下自然「微生物的世界」的單元,我們知道「微生物」的種類相當多,而且對於人類生活具有相當的多且重要的影響。而優格醱酵與保存過程中會有離水現象,是優格不穩定現象的表徵之一,因此我們決定藉由設計實驗,觀察「優格的醱酵作用」及記錄自製優格的「離水性」(乳清)及PH 變化,以瞭解的微妙關係和變化。經過一系列的實驗,我們發現1.高脂鮮奶植入AB 優酪乳為菌種進行醱酵的優格離水量最穩定。2. 植菌溫度以 40~50℃間為佳,且不宜過度攪拌。3. 以沖泡牛奶製優格,離水量為0。可能與奶粉出廠前即已經過安定程序處理有相關性,值得再深入研究。4. 於培養醱酵過程中,發現離水量與PH 值呈負相關。5.用豆漿為醱酵原料之成本較低,但是需加入砂糖、奶粉,方能使醱酵速度較快,PH 值變化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