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自然科

『鹽』來如此-地下水位下降造成地層下陷與土壤鹽化問題探究

1. 地下水位的下降,會造成地層的下陷,而地層下陷後,海水會入侵土壤,造成土壤的鹽化。2. 抽取地下水也會造成地層下陷與海水的入侵,最後都會造成土壤的鹽化,而鹽化的土壤,硬度將會提高許多,不利農作物的種植。3. 在鹽化的土壤中種植植物,發現植物的生長速度較緩慢,含鹽濃度較高的土壤,種子甚至無法發芽。4. 土壤遭受鹽化後,即使加入大量的水,也無法讓鹽化土壤恢復原狀。5. 實地測試靠近海邊的土壤,發現土壤的含鹽量偏高,所以靠近海邊的土地所能種植的植物種類比較少。

遠離家園-具翅種子、果實的飛行模式分析

收集各類具翅種子、果實,觀察及測量其外型構造,研究其有利於飛行的原因,並和普通種子比較。此外,藉著設計實驗,來分析其飛行效能及飛行模式,嘗試了解種子、果實如何以飛行的方式飄散到遠處,避免和母株競爭,以爭取最大的生存機會。結果發現不同種類植物的種子、果實發展出幾種飛行的模式,有旋轉、滾轉、滑翔、擺動等,有些模式能讓種子、果實散播的更遠。而且,不同種植物間其種子、果實的飛行模式具有驚人的相似處。

感熱紙的第二春

感熱紙是一種遇熱就會變色的紙,但除了加熱,硬物刮或遇到酸鹼溶液都會使它變色。雖然稱為「紙」,卻不能紙類回收再利用。但我們可以利用感熱紙溶液遇強酸會變墨綠色;遇弱酸、弱鹼會變紫紅色;遇強鹼紫紅色會變淡消失的特性,將感熱紙回收再製為酸鹼指示劑。而塗上強鹼的白色感熱紙雖然不變色,但經過加熱後卻因此顯現出白色的筆跡,能製成神奇的隱形信件。

銀條斜線天蛾

從發現銀條斜線天蛾那一刻起,我們開始搜尋有關於銀條斜線天蛾的資料;並調查校園其食草植物的分布情形。將食草盆栽放在生態食草植物旁仔細觀察、耐心等待並紀錄其產卵日期,並將生態園裡發現的卵每天觀察紀錄。卵經過四、六天後開始孵化成一齡幼蟲,在經過四次脫皮成五齡幼蟲;我們將其過程一一拍照紀錄下來。最後幼蟲潛入土中表層利用葉子吐絲作蛹室等待蛻皮化蛹,再經過十天的耐心等待;那一隻隻有著大眼睛形狀猶如噴射戰鬥機的天蛾終於破蛹而出,讓人既高興又興奮覺得所有的努力都沒有白費。並願將那一張張珍貴的照片與觀察所得和所有的同好分享。

龍潭人的水-泉水空

龍潭中豐路敏盛醫院對面,有口遠近馳名還上過公視的「泉水空」。這口湧泉為何能源源不絕的冒水?是我們最好奇、最想研究的項目之ㄧ,但是老師說我們的地質觀念不夠札實,等上五年級再探究。因此從 94 年 10 月至 95 年 3 月,近半年的時間我們針對泉水空的灌溉分布、水質狀況、水位、水溫及氣溫等問題作觀測調查。我們走遍田間小路、訪問當地長者、請教地質、生物和環科系的教授,並向鄉公所申請補助、上網查詢、參閱書籍,終於完成研究工作。我們很高興,因為從來沒有人對泉水空做過科學性的探討,都是靠著好奇閒聊,口耳相傳來認識它。在調查期間有不少鄉民非常關心的詢問:泉水空水質好嗎?為何它冬暖夏涼?它流到那些地方?如今這些疑問我們都獲得解答,並將這份研究報告呈給鄉公所,提出建議,希望能藉此落實我們的研究目的──讓「龍潭人的水--泉水空」,生生不息的滋養這塊大地!

池塘邊的號角手—腹斑蛙超長變態期全紀錄

在動物界中,兩棲類常被當作環境變化的指標生物,而蛙類更因為皮膚裸露在外,對周遭環境敏感度高,只要有任何的污染或環境改變,甚至是紫外線的過量,他們都能快速而忠實的反映出負面的影響。另外,蛙類的棲地依各生長階段不同,涵蓋了水域與陸域,與人類生活環境重疊性高,所以蛙類也可以說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值得我們付出關心與愛護。

神秘的水中忍者

本研究主要是探討日本魚虱之行為及其特性,並從大自然生態系中生物食物鏈的角度來探討魚被日本魚虱寄生的情形。而主要研究目的為探討(一)日本魚虱身體的構造及其功能;(二)日本魚虱的運動行為;(三)日本魚虱的營生方式;(四)日本魚虱的生長階段;(五)日本魚虱的生物特性;(六)日本魚虱的生存環境特徵;(七)日本魚虱與寄主(魚)之間的相互關係。本研究主要的結果為(一)日本魚虱蟲體主要可分為下列三部分:頭胸部、胸部及腹部,而雌日本魚虱成蟲體型比雄日本魚虱成蟲體型大;(二)日本魚虱的運動行為是豐富多樣化的,且移動路徑皆無固定形式;(三)日本魚虱的泳足會不停的擺動,是為利用其胸部的呼吸窗及腹葉中的血竇來進行水中的呼吸作用;利用口前刺刺入魚體注入毒液,然後再以圓形口管套上傷口,以其口管內藏的一對鐮刀狀的大顎鋸開魚體體表組織,用口管大量吸食魚體的體液與血液;(四)生長階段是依據肢腳的變化及體型的差異來區分,日本魚虱的成長期可分成九期:為無節幼蟲後期(一期)、稚蟲期(六期)和成蟲期(含成蟲前期、成蟲期兩期),在這過程日本魚虱皆須經過脫殼來達到其成長的目地;(五)日本魚虱具趨光性,對色光的反應程度為白光>黃光>綠光>紅光>藍光,也受到光亮度的影響;(六)純水和地下水較適合日本魚虱生存,其次為養殖水和加硫代硫酸鈉的自來水,而自來水可能含氯較多所以較不適合;(七)日本魚虱比較喜歡寄生的觀賞魚為?科魚類(金魚、朱文錦),若寄主是金魚時,寄生於鰭部的機率大於體表,尤其是在尾鰭;日本魚虱受到魚體上的氣味所影響來找到魚兒,初步判定是因為日本魚虱的第一觸角具有嗅覺功能;當魚體於初期感染魚虱後,魚體會像是被電到一樣在水中亂竄,會改變行為並且有水中垂直倒立的現象,傷害嚴重者會死亡,而蓋斑鬥魚可扮演魚醫生,是防治日本魚虱的良好生物防治法。

抗流感有妙招~探討教室門窗開關與空氣對流、溫度的關係

冬天時,教室的門窗該如何開關,才能使得教室內的溫度驟降最少且教室內空氣流通,讓學生和老師不會受冷風侵襲又可以安心又舒適的在教室教與學呢?我們將教室區別為上半部和下半部,無人的上半部希望對流旺盛;下半部則希望降溫緩和,避免位於下半部的老師和學生感到寒冷。並分別考慮無風時,空氣自然對流的狀態以及東北季風時,風從教室右邊向教室吹襲的強制對流狀態。經由實驗與數據的分析結果,我們得知在冬天無風的自然對流狀態下,以下課十分鐘的時間考量,開門窗方式以打開教室兩邊的上排的窗戶為最佳的選擇;而在東北季風盛行,風從教室右邊吹向教室的強制對流的狀態下,以十分鐘後的時間考量,打開教室兩邊的上排的窗戶仍是適合的開窗方式。因此冬天不論有風或無風,想要教室內空氣流通,又不希望溫度驟降,最適合的開窗方式為打開「兩邊上排的的窗戶」。

小兵立大功—校園與社區區域性風力發電之研究

根據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我們進行了一連串的風力機發電實驗:一、我們使用瓦楞紙、木片做出不同片數、表面積、攻角的旋轉翼,探討這幾個變因對風力發電機輸出電壓的影響。二、我們製作了不同匝數的線圈,使用磁場強度不同的稀土強磁,探討這些變因對風力發電機輸出電壓的影響。三、我們還應用模組化的觀念設計出一個可以改變線圈位置的發電機,探討改變線圈與磁場位置對風力發電機輸出電壓的影響。四、為了評估我們的校園及附近社區是否有進行風力發電的條件?我們進行了為期數個月的校園風力評估研究。

因為讀數論的同餘方程

因為讀數論的同餘方程時,看到許多一元二次同餘方程的解法,又在不定方程中遇到ax2 + by2 = k 這樣的題目,使我開始思考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