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35屆--民國84年

利用電腦改進單擺實驗

在理化課本第二冊第十一章第一節內的 『 實驗 11 - 1 單擺的週期 』 ,當我們做此實驗時有如下的困惑: (一)擺錘擺動時,擺角會逐漸變小,此時每擺動一次的時間真的相同嗎? (二)由實驗知道擺長會影響單擺的週期,但不曉得兩者之間的真正關係。 (三)小角度時,擺角的大小與週期無關,那在大角度時是否也彼此無關。 (四)此實驗的誤差亦不小,有些變因對週期的影響並不容易看出來,因此想藉由電腦快速和精確的測量使各變因對週期的影響更明朗化。

空「巷」來風

每天上下學時穿梭在大街小巷中,走著走著常發現風兒忽大忽小,尤其是經過巷道時變化更是明顯。我注意觀察後,發現在不同的地點風力大小的確會有不同。風為什麼會變大變小呢?是受巷子的影響嗎?所以就約了同學進行一些實驗與觀察的活動。

利用穿透率求浸漬油的 Cauchy Eq

在上“專題研究”的課程上,老師介紹 “透明”的物理意義時,談到這和物質間的折射率差額有關。而在高三光學課本中,也提及 “色散”的作用是因為折射率和波長有關( Cauchy Eq , n ( λ ) = A +B/λ2+C/λ4)一般我們在學校利用折射原理( Snell ' s law )所求得的折射率都很不精密,也無法適切的描述 Cauchy Eq 。所以我們連想到將穿透率和折射率之間做一安排,使能利用穿透率的關係很精確的求出物質的 Cauchy Eq 。

盤根錯結(II)

在第三十三屆科展中,巧遇結的問題。於是便在第三十四屆科展“盤根錯結 ”中展開研究,於全國科展中由朱建正教授的指引,使我們對結的領域認識更深,並強調了結的分類仍是個未解的謎。而在上屆科展亦有接解類似分類的工作,故本作品延續上屆作品來展開研究。

誰轉得快

在自然課本的第七冊第七單元中,我們學到物體受熱會膨脹,膨脹以後會較輕,就會向上升,此種力量可以用來推動物體。因此使我們想到,要如何利用它來使物體旋轉得最快,所以我想做這個實驗,看看那種情況下可以轉得最快。

珠混魚目如何有效分離─震動、攪動、簸動對固體對流影響之探討

地科中的靜水沈積,層理為“ 下粗上細”,但當我在混合“三合一”咖啡時,卻發現,無論如何震動、攪動 … … ,總呈現“下細上粗 ”讓我十分好奇,想設計一簡單方法,建構一理論,一探究竟,並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另外,以簡單可行的實驗條件來應證老師所說的反擴散理論【註】 也是我們的動機之一。(註:老師說:「反擴散現象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平衡趨向最大亂度” 的情形。」

錐體的堆積與切割

第一冊習作介紹了 N2 = 1 + 2 + 3 + 4 … + N + ( N - 1 )+ … + 3 + 2 + 1 ,老師藉由圖形面積法,幫助我們更了解其原由,引發我們繼續研究的興趣。

中華民國第三+五屆中小學科學展覽評審會總評語

一、本年度國內參展作品共計三四五件,其中物理科六O件,化學科六十三件,生物科七十三件,數學科四十八件,地球科學四十件,應用科學科六一件,另外泛太平洋地區有八個地區包括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新加坡、菲律賓、香港、泰國及日本共十一件,領域分別為物理科二件,化學科二件,生物科二件,數學科一件及應用科學科四件。 二、本屆參展作品多能應用電腦的功能進行探討嘬廖處理及分析。 三、作品的安全檢查執行落實,看板設計優良,展覽場地寬廣。 四、甚多參展作品,多能取財當前世界熱門主題,如酸雨、溫室效應、地震等這些與周遭密切相關的題材;另外有關日常生活的主題亦是多件作品取材的對象。 五、本屆作品在質的提升方面甚為顯著,尤其在創意及研究態度比以往多有進步。 六、整體而言,本屆作品在國小方面甚為生動活潑,高中方面較往年提昇許多不但周延且具創意,但國中方面的作品沒有明顯進步,可能跟國中階段升學壓力較大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