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31屆--民國80年

石梯坪珊瑚之初步研究

珊瑚,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可能只是擺飾在珠寶店內的裝飾品;由於牠具有堅硬的骨骼及固著生長的習性,使人誤以為是植物,軟珊瑚也常被錯認成海綿。事實上,珊瑚是一種動物,種類十分繁多。 一般人所說的“珊瑚”,通常是指牠的骨骼,這些骨骼是由居住在骨骼內的“珊瑚蟲”分祕碳酸鈣所形成的,經過了長時間的累積,便形成了各類小生物的棲息場所──珊瑚礁。隨著海岸地殼的變動,珊瑚礁也可能露出海面,造成海岸的特殊景觀。然而,並非每一種珊瑚都有造礁能力,且因種類的差異,造礁能力各有不同。一般說來,石珊瑚的造礁能力最佳,而軟珊瑚則因其分泌碳酸鈣的量極為有限,所以無怯造礁。 珊瑚的生長情況與環境有密切關係。臺灣東部沿海大多為岩岸地形,且有黑潮主流經過,頗適宜珊瑚生長。石梯坪海岸地勢平坦,每逢退潮之際,便露出廣大的海蝕平台。一般而言,珊瑚需生長於低潮線以下,我們因礙於技術及經驗限制,不能潛水考察,所幸石梯坪海蝕平台上分佈各形各式的潮池及海蝕溝,即使退潮後仍沒於海水面下,溝池內有各種珊瑚的分佈,種類頗富變化,且活動上沒有安全顯慮,值得一探究竟。於是我們決定選擇石梯坪潮間帶作為此次野外考察的場所。

不可思議的“小尾巴”

又到了智優班舉辦親子郊遊活動的時候了,班上每一位小朋友雀躍不已地等待著這個日子的來臨。 出發的時刻終於到了,三十多部自用轎車浩浩蕩蕩的來到了目的地,當車子把一個停車場排得滿滿時,好像是小型汽車展覽會。這時,有位同學無意中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那就是: 『 為什麼有的車子的車尾多裝了一塊小鐵板,而有的卻沒有裝。』「這塊小小的鐵板,到底有什麼作用呢?」 郊遊回來後,我們便迫不及待地請教老師,翻查資料,才知道那塊小鐵板叫做“擾流板”又稱“導流板”,於是,我們便在老師的指導下,做了以下一連串的實驗。

美妙的和弦

每當聽合唱比賽時,總覺得三部合唱比只有一部齊唱來得好聽,向老師詢間之下,才知道那是美妙的和弦所造成的效果。奇怪,為何三個音(或更多)所組成的和弦會好聽,又是不是任意的音組合起來都可形成好聽的和弦?基於好奇心的驅使,於是我們給這位「和弦小姐」徹底剖析!

求畢達歌拉斯數的新方法

去年暑假爸爸的一位朋友,送我一本關於數學的書叫“木匠的兒子”,我對其中能夠滿足商高定理(A2+B2=C2)的整數組稱為畢達哥拉斯數(簡稱畢氏數)產生了興趣。其中介紹了一種求得一組畢氏數的方怯,也就是: A = m2-n2 B = 2mn C = m2+n2 m,n是任何正整數且 m > n 後來我又看了一些有關的書,又知道只要是奇數也可以很容易求得一組畢氏數,也就是: A = 任何大於 1 的奇數 B = (A2-1)/2 C = (A2+1)/2 第一種方法計算比較麻煩,第二種方法雖然比較簡單,但是只能求得奇數的畢氏數組。那麼碰到偶數要怎麼辦呢?後來,我就請教老師這個問題,老師知道我曾經參加「第三彼」雜誌舉辦的程式比賽得獎,就建議我為什麼不用電腦來解決這個問題呢?因此,我就開始利用電腦來解答這個問題。

再愛我一次──廢紙的告白

「明天資源再循環!」導護老師每週三都不厭其煩的提醒大家,週四要帶的東西。自從民國 75 年起,我們就開始做資源回收的工作,成效卓著。不但替學校賺取了不少經費,也默默的為環保盡了一份心力,並訂每週四為資源回收日,同學們一到了星期四,就拿著大包小包的東西而來,其中以廢紙最多(佔 87%)。我們都很納悶,這些看似廢物的東西,如何被有效利用呢?於是我們便展開了一連串的調查及實驗工作。

圓柱形浮體的穩定性問題研究

在學浮力章節裏,老師提到如果把一根長圓柱體形的蠟燭放在水中,蠟燭的中心對稱軸會與水平面平行;但若將蠟燭切成如鈕扣般的極短圓柱體,則置於水中時,其中心對稱軸會與水平面垂直。到底蠟燭短到何種程度,其軸才會與水平垂直?這個問題引起了我們的興趣與好奇,於是進行以下研究。(Exper iments in Physics P. 18)

向左?向右?由不得您!─流體偏向的探討─

在五下第九單元「太陽和季節」,進行活動時,老師要我們觀察馬桶沖水流向,結果發現竟是逆時針流向中心,引起大家探討的興趣。

神祕的銀晶體

去年暑期科學營的活動有一個實驗是「 鋼與硝酸銀溶液的反應」,我在實驗的操作過程中,發現銅片上析出灰黑色的泥狀物質,此結果與實驗手冊上所述之「閃亮針狀的銀晶體」完全不同,為了探究其原因,便利用課餘時間進行以下的實驗。

如何促使病毒木瓜再生

小智家中的木瓜,有一天起了變化。本來青青的葉子,卻漸漸變成了黃褐色。他非常著急,於是就把變色的葉子整片摘下,拿去請教老師。老師告訴我們不妨組織一個研究小組來探討吧!於是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開始做實驗工作。

氣流的奇妙旅行

學校興建教室大摟,將原來座落於第三棟前面的「 氣象觀測園」,隔絕在校園的西北角落,使我們觀測天氣變化產生種種困難,同時由於建築物的阻擋,使得風向器所指的風向,和 「台中氣象觀測站」的風向指示完全不一樣,並且有點亂,是不是西北方吹來的風受東南面高樓阻擋,會影響「 風」轉向呢?還是西邊有道路或其他建築物的關係,使得風產生許多變化呢?大家都很好奇,很想探個究竟,於是設計各種不同的模型來做實驗,以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