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小學科展

依全國中小學科展屆次查詢

依相關評語查詢

第65屆--民國114年

把你甩得遠遠的----垂直圓周運動之拋物距離探討

我們利用培林、塑膠棒、電磁鐵、Arduino光敏感應器,製作了一個單擺拋出鐵球的實驗裝置,進行垂直圓周運動的拋物實驗,我們發現單擺將物體拋出後,物體只受到垂直方向地球引力的影響,水平方向則不受外力的影響。擺長越長拋出鐵球的飛行距離越遠,而擺錘重量與鐵球重量,則不會影響。改成兩節式擺長,可以增加鐵球的飛行距離,當下節擺長越短時,鐵球也會飛得越遠,而鐵球最遠的飛行距離則是在擺角25°時拋出。

浮光流轉-走馬燈探究

透過一系列實驗研究走馬燈的設計與性能,探討不同因素對旋轉速度與穩定性的影響。實驗中,用紙杯與卡紙製作燈罩及燃料杯,並測試燈罩的長度、大小、開口方向,以及燃料種類與燃料杯設計對熱氣流的影響,希望能改善走馬燈的運轉效果。結果發現,當空氣受熱上升時,會驅動紙杯旋轉,而開口方向決定了旋轉方向,當開口朝左時,紙杯呈逆時針旋轉,當開口朝右時,則順時針旋轉。此外,我們測試了不同高度與大小的燈罩,變化開洞的數量、形狀與角度,並調整洞口在杯側的位置,以分析其對旋轉效果的影響。這些結果有助於理解熱對流、燃燒機制與機械運動的關係,也為改善走馬燈的設計提供了參考依據。

電來又電去-微型霍夫曼電解在環境中的應用

本研究設計一款低成本的微型霍夫曼電解水裝置及氫氧燃料電池,僅需約20~30毫升的電解液,除了完成各種電解變因的探究,也準確量測法拉第常數及亞佛加厥常數 。 因應綠色永續,收集電解產生的潔淨能源氫氣,並研究增加電池放電效果,包括電極直徑、碳棒淬火次數、電極距離、電解質種類與濃度、添加活性碳粉等,充電5伏特,時間5分鐘後負載馬達轉動20分鐘達4倍使用時間。進一步利用太陽能作為電力來源,以此為單電池串聯3個電池可提供約5.6V電壓,使紅光LED持續運作15分鐘以上。 利用電解法,可回收溶液中的重金屬銅離子,免去強鹼的使用,回收率的探究發現通入的電流強度愈高、溶液溫度愈低或添加螯合劑,會造成回收率下滑。

溫泉地理環境防治登革熱的模擬實驗與田間孑孓防治評估

隨著氣候變遷、外籍勞工湧入與疫區國家的接觸,登革熱成為衛生機關的重要挑戰。本研究旨在利用臺灣的溫泉地理環境,探討不同性質溫泉,能否有效減少孑孓數量。 本研究以新北市金山區特有的弱鹼性碳酸氫鈉泉、酸性硫酸鹽泉、酸性氯化物硫酸鹽泉以及海水為研究 樣本,進行模擬實驗及田間防治評估,以探討不同濃度及溫度之溫泉或海水對減少孑孓數量的效果與關聯性。 結果顯示,孑孓對氯化物硫酸鹽泉及海水的耐受性最低,其次是硫酸鹽泉,最後是碳酸氫鈉泉。此外,隨著溶液濃度的降低,其抑制效果顯著減弱。本研究得到結論為硫酸鹽泉及氯化物硫酸鹽泉有效撲殺孑孓,主要機制涉及高濃度酸性硫酸根離子與空氣作用,氧化為二氧化硫,干擾孑孓代謝,而達到撲滅效果。

使用氣溶膠噴霧產品對人體與環境是否造成危害探討

本實驗旨在測試氣溶膠噴霧產品使用時推進劑之噴出量,以了解日常使用此類產品時推進劑之暴露量是否對人體、環境造成影響。研究對象為五種市售氣溶膠噴霧商品,包括洗面乳、髮妝造型噴霧以及刮鬍泡。本實驗採用內容分析研究法,以FTIR測量測試腔內推進劑種類及濃度,用以推估浴室空間濃度、模擬使用時人體呼吸暴露量、以及污水系統中的累積量。分析方法包括FTIR紅外光譜分析、T-test量化分析。結果顯示,測試商品中推進劑的種類為丙烷、丁烷、異丁烷,部分丁烷使用時濃度高於立即致危濃度(IDLH),表示可能對人體有危害,使用後推進劑隨殘餘泡沫流佈污水系統,亦可能對城市安全及環境造成影響,因此,建議應制定完善的規範,以確保使用者的安全和環境的永續性。

飛Woo hoo~鱰我最鮮—鬼頭刀天然鮮味粉

市售調味料多含人工添加物,長時間加熱可能產生有害物質。因此我們以純天然食材研發鮮味粉,提供更健康的調味選擇。近年來,臺灣東北角盛產的鬼頭刀因外銷需求減少而滯銷,故選用鬼頭刀為主要原料,結合在地農產與農業廢棄物(如三星蔥、鳳梨皮、茶葉渣、柑橘皮)開發多種風味,兼顧健康、美味與永續發展。為提升魚肉粉末的溶解量,運用鳳梨皮蛋白酶前處理,搭配濕式造粒方法,使溶解量提升至68.13%。此外,將廢棄魚骨製成烘烤脆麵,搭配鮮味粉食用,創造全魚利用在地化新商品。鮮味粉產品採玻璃瓶裝(80g/瓶),售價95元,經14天室溫儲存實驗品質穩定,經市場調查得知,鮮味粉整體喜好度與購買意願超過八成,而青蔥口味最獲青睞,證明具商品化潛力。

可以拉~絲嗎?市售鮮乳殺菌條件及拉伸溫度對莫札瑞拉起司之影響

本研究以四種不同殺菌條件之市售鮮乳試製莫札瑞拉起司,並與生乳進行比較,結果顯示僅RM65 組和HTST 72組成品具拉伸延展性,且RM 65組具顯著最高的製成率和含水率、顯著較低的TPA最相近;後續再以不同拉伸溫度為變因對瑞穗極制鮮乳所製之起司進行品質探討,發現其製成率隨拉伸溫度上升而下降、硬度值和截切值則隨拉伸溫度上升而增加,其中以65℃進行拉伸的組別擁有較佳的製成率、外觀顏色、柔軟度和拉伸延展性,可做為一般民眾在家自製莫札瑞拉起司時可輕易取得之乳源,期能為受紐西蘭乳零關稅衝擊的國產鮮乳開發創新產業出路,朝向多元發展,為本土酪農產業鏈注入新動能。

豬蛔蟲成蟲體蛋白促使肺癌細胞凋亡之機轉初探

癌症長期對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尤其癌細胞對傳統化療產生抗藥性,尋找新治療方法成當務之急。近年許多研究發現寄生蟲的分泌-排泄蛋白具抑制癌細胞生長的潛力。如犬蛔蟲的分泌-排泄抗原已被證實能抑制纖維肉瘤、肝癌及大腸癌細胞增生,但其作用機制仍未明確。 本研究利用與犬蛔蟲相近的人畜共通線蟲—豬蛔蟲成蟲體蛋白進行肺癌細胞共培實驗。結果顯示AsSP可顯著抑制肺癌細胞增生與惡性特性。透過快速蛋白質液相層析系統對AsSP粗蛋白做分離純化,並經由Q-TOF-MS技術分析其成分,成功篩選出10種具有抗癌潛力的豬蛔蟲胜肽。未來研究將利用E. coli BL21表達系統,進一步開發與驗證這些抗癌胜肽的功效與應用潛力。

“肝”阿捏!LPS如何“肝”擾粒線體自噬?

脂多醣 (Lipopolysacchatide, LPS)是由格蘭氏陰性細菌所產生的一種內毒素,存在於細菌莢膜中,即細胞膜的最外層,在細菌死亡後,細胞壁被破壞,LPS才會被釋出。其具有維持細菌外膜以及誘發宿主細胞產生免疫發炎反應的功能;此外,近年來的研究也指出脂多醣會影響宿主細胞內的粒線體生合成,且與許多人類疾病的發生有關係,例如敗血症、神經退行性疾病、代謝失調、和肝臟疾病。 本研究將探討脂多醣和肝臟疾病的關係,透過研究經建立表達不同粒線體自噬相關報導基因之人類肝癌細胞株(Huh-7),了解脂多醣對肝臟細胞內粒線體自噬機制的影響,以及該影響與引發肝臟相關疾病的關係。希望本研究可為失調性粒線體自噬引發之肝臟疾病的治療開闢嶄新的方法。

探討瓶內氣壓、溫度對光穿透模擬雲照度變化之影響-以金星與地球大氣為例

本研究分為兩階段實驗,實驗一欲探討改變氣壓與溫度對瓶中模擬造雲的影響。利用鹵素燈控制環境溫度、以打氣機改變瓶內氣壓,以光感應器測量光線穿過模擬雲氣的照度變化,探討模擬造雲的光學厚度變化。研究結果發現,氣壓較大和溫度較高時,產出模擬雲氣較多。以實驗數據提出經驗式,其中以改變氣壓對光照度下降之經驗式有最佳擬合結果。本研究提出之模型經驗證,最佳可得6.91%之誤差。 實驗二則在瓶中模擬金星大氣,改變氣壓和溫度,觀察模擬雲氣的變化。研究結果發現模擬金星大氣產生之雲氣較地球大氣多,且氣壓越高、模擬雲氣較多,在剔除極端值後,經驗公式之R2值可達0.99;而氣溫越高、模擬雲氣較少。實驗二之模型驗證結果佳,誤差為0.46至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