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新聞的啟發與對大自然的好奇,我們嘗試對閃電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究。從資料的收集與研讀,並且經過一系列模擬裝置的改進,從而找出較適當的模擬方法,希望從實驗中能對雷擊與閃電形狀的發生有進一步的認識。而由研究中我們有了以下初步的發現:
一、雷擊發生的機會,下午比早上容易出現,特別是在夏季的午後。
二、雷擊發生的機會,海洋多於沿岸陸地、北部多於南部、山地多於平地。
三、台灣夏季雷擊發生原因來自於地形雷雨、鋒面雷雨與對流雷雨。
四、金屬製品、或具有尖端等性質的物質是比較容易被雷擊的。
五、閃電的形狀,通常是會依循較有利的路徑而形成。
六、避免雷擊的方法有:雷擊發生時應避免在高處或水邊活動、避免穿著潮濕衣物等。
「為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ODF-CNS15251為政府為文件標準格式實施計畫」,以及
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館檔案下載部分文件將公布ODF開放文件格式,
免費開源軟體可至LibreOffice下載安裝使用,或依貴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