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戀愛,戀愛,戀愛

戀愛,戀愛,戀愛

文 /圖 林詩齡 嘿!朋友,你在談情說愛嗎? 寄給談戀愛的朋友一張祝福卡吧!就貼 在ㄊㄚ的教室後面佈告板上,叫「收卡人」自己去看。覺得太公開了嗎?年輕人 的戀愛本來就像水色一樣透明、美麗,不像成人摻雜那麼多功名利祿、遮遮掩掩呀!何況還可以寫死黨的化名,只有天知、地知、 你知、ㄊㄚ知。 「扮家家,不要娃娃!」哇塞!怎麼 那麼勁爆呀?中學生談情說愛,有人說早了點(爸爸媽媽們),有人說可以接受(同學們囉),但不管是誰,都沒有人會恭喜哥們或 姊們升格當爹娘輩的,年輕人美美的戀情, 最好不要那麼早染上「性」色,戒急用忍,對 大家都是好事情;可以說不要,但千萬不要搖頭,很多人在好奇嘗試搖頭丸之後,根本不知道發生了甚麼事,就升等當爹娘了,一 點也不帥。萬一戒急用忍不成,保持單一性伴侶是 「愛人」們一定要做到的事情,因為你談的是戀愛,不是性愛,對吧?戀愛是一對一的事情,不是我愛「你們」或者你愛「我們」。不過,根據 C、D、E世代經驗法則,只要戒急用忍不成,緊接著那段美美的戀情通常會大喊 「不成!不成!」分手的機會大過美夢綿延的機會。挺洩氣的。 悄悄告訴大家一個小祕密,保險套不只可以避孕,還可以預防性傳染病,當十五歲以下 的愛滋病感染者一天比一天多,泡疹又是一種 只要染上了就陰魂不散兼痛呀痛的毛病,有保 險套的天空,多少還是比較藍的。 「誠實認識真正的你我」, 標題很 LKK ,內容可很好玩喔!交朋友不要交到一 隻狼,雖然給你的卡片上是一隻獅子,意思差不多的啦∼在右下角,看到了沒? 覺得奇怪吧?怎麼那麼多人的臉孔都不完整,有的只有眼睛,有的只有鼻子,可是話說回來,人家都說戀愛是盲目的,上等愛人通常 在還沒談戀愛前,就琢磨研究眾親朋好友們的 愛情故事,無須身經百戰,已經早早編訂教戰守則;中等愛人且戰且學,不恥上、下(用年齡算吧)問,以減少陣亡的機會;下等愛人一無準備,「愛到就慘死」。有一句歌詞說: 「愛對了人,天天都過情人節」,反過來說,愛一個人,卻不用力看清楚ㄊㄚ是個甚麼樣的 人,有時候想過失戀節都大費周章。要多用 力?要「這麼大力」! 故事還沒有說完喔!卡片右下有幾個英文字 ONS,就是 One Night Sex,它的上面有一 朵幸運草,當然是常讓人失望的三片葉子,幸運的四片葉子很少見的。在卡片中重複出現的 四份之一圓形拼接圖形,是一個美國拼布藝術 的傳統圖形,它有一個名字叫「Fool」,帶眼 不看人啦,談戀愛不留後路啦,呼! 兩個人形的刺繡,都是中國古代的岩畫, 一個是新疆的雙頭同體人,另一個是內蒙古的男女對舞,基本上,大家對愛情是抱著祝福心 情的。 左上角有一對兔子,木蘭詞上說:「雄兔 腳撲溯,雌兔眼迷離」,雄雌不是我們今天的 重點,如果你是其中一隻,看清楚另外一隻是 不是好兔子比較重要。左下方是兩隻貓,因為 作者喜歡貓,萬一都找不到地方放一隻貓,豈不是太「鬱卒」嗎?所以放兩隻在這裡,何況,貓兒談戀愛的激烈勁,又是大家都「聽」得到的。 很多人說「討論ㄊㄚ、比較ㄊㄚ,挖出真心、真性情」這張卡片有點看不懂,就是因為愛情裡容易「霧煞煞」,才要建議朋友 談論和比較啊! 「多交朋友, 心靈的花園一生盛 開」,從朋友中找出想愛的人,比較更容易 了解對方;多交朋友,就有比較多的選擇機 會;二來不要有了愛人就不要朋友,多一點團 體活動,就少一點鬧彆扭的時間。而且朋友都 會拉著你的手說:「一定要幸福喔!」日劇裡 不是都這麼說的嗎? 覺得朋友有「危險」傾向,寄給他一張 「愛我,請別傷害我」。希臘神話中,阿波 羅糾纏年輕漂亮的黛芙妮,但黛芙妮寧願變成 月桂樹也不願意和太陽神在一起。以前的人不 尊重別人,隨著人類的文明進步,現在誰也不能勉強別人,必須尊重別人的身體自主權。愛 ㄊㄚ,會尊重ㄊㄚ;戀愛,戀愛,戀而非愛才不是愛呢!圖中人像模仿自貝尼尼的大理石雕 像。 失戀是下一段戀情的開始 ㄊㄚ失戀了嗎? 寄一張失戀卡給ㄊㄚ。 「相聚圓滿意,分手好自在」、「活的更好,價值更高」、「修補過的心更美」, E 世代應該已經開始注意到,情侶分手不應 該再有你死我活、死纏爛打的情形發生,好 聚好散嘛,看!迪司尼版的小美人魚以前是 以自殺收場,第二版就改成她回到海底過著和以前一樣幸福快樂的日子了。失戀也是一種學習,接受失戀的事實,不用心臟外科動手術,心自然會復原,變得更強壯。 如果自己失戀,復原之後,大方一點寄 給以前的情人一張復健卡,「我愛你 我尊 重你的選擇」、「一定要幸福喔!」「相聚圓滿意,分手好自在」。「我愛你我 尊重你的選擇」的圖是天空和月亮,唸過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 全」嗎?或者就把它壓在某個地方,告訴自己:我是個成熟的人了。「我愛你」和下一 段「喜歡愛情故事」兩張卡片,都是作者當 年國中一年級下學期的美術比賽色紙剪貼作品,如今用布再縫出來,當時是沒有標題 的。 圓滿的結局 想談戀愛,又想讓爸媽「免緊張」,送一 張安心卡給他(她)們。「我戀愛、讀書、 工作」,說的是牛郎織女為了談戀愛,無法專 心工作的傳說;「我們喜歡愛情故事,也希望 得到家人的祝福」,搭上一杯茶或咖啡,請爸 媽重溫一下當年究竟誰追誰?有人會說,只有 爸爸或媽媽的怎麼辦?照送無誤! 這一套失戀卡(情人卡夠多了,失戀卡比 較「罕見」),原來是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在2002年初送給全國國中以上學校性教育系列 海報的縮小版,和海報一樣,如果沒有領到的 話,學校可以向所在地的衛生局、所索取。卡 片不夠的話,可以在國民健康局的網站上直接 抓取寄出去。 有話要問嗎?指點大家一條明路! 國民健康局青少年保健門診及健康諮詢專線∼內容:性知識與輔導;身體檢查、檢驗;懷孕、避孕、生育;疾病諮詢、診斷、治療;新新人類各種與身心有關的事情。扣除健保給付後,門診每次最高可補助新台幣400 元。

超級細菌追追追

超級細菌追追追

文/劉青雯 國立淡水商工教師 我們常常會在許多科幻電影或小說中,看到一個很神奇的情節,男主角或 其他角色接受了基因改造手術後,就從平凡人轉變為厲害的超人或超級無敵大 怪物,像電影「金鋼狼」中的男主角,因為接受基因改造後,就變成厲害的超 人,或是電影「惡靈古堡」中受到突變 菌種影響的人,變成了可怕的變種人。沒錯,這種熟悉又神奇的情節,已經真 實發生在我們身邊,一些原本普通又常見的細菌,經過新基因的傳播後,演變成人人聞之色變的「超級細菌」了! 「超級細菌」到底是什麼?是怎 麼產生的?對人類的健康會造成哪些威脅?可以如何聰明的預防它們呢?這些 問題都是身為新世代人類不可不知的健 康科學問題,因此,現在就讓我們乘坐「健康科學探險號」,一起來探究及追 查「超級細菌」的祕密吧! 健康科學探險號第一站 :輕鬆揭開超級細菌神秘的面紗 超級細菌的前身是一些非常普通 的細菌,例如我們常常會聽到大腸桿菌 或克雷白氏桿菌等,一般人的身上都很 容易發現到這兩類細菌,但是他們為什 麼會變成對人類健康具有威脅的超級細 菌呢?很重要的關鍵就在於它們被傳播 了一種新的基因介質「NDM-1」(圖 一),因為NDM-1,讓平凡的細菌變 成了不怕抗生素的「超級細菌」! NDM-1(New-Delhi metallo betalactamase) 是一種會讓細菌產生破壞抗生素的基因介質,目前在大腸桿菌及克 雷白氏桿菌中被發現,它們對於醫師常 常用來治療疾病的抗生素,產生了抗藥性,也就是抗生素已經殺不死它們,連 臨床上最廣效的抗生素-碳青黴烯類 (carbapenem),都沒有辦法對付,因 此我們稱這些具有NDM-1基因介質的 細菌為「超級細菌」。 健康科學探險號第二站:超級細菌對人類健康產生的威脅 超級細菌最早是在2008年一位曾經 在印度新德里住院的病人身上發現的,後來在印度及巴基斯坦等國家陸續都有 發現感染超級細菌的個案,在中國大陸及英國也都出現有相關個案,在台灣, 2010年出現首例的境外移入個案。根據現有的研究資料顯示,超級細 菌主要是透過外傷處理、整型手術、器 官移植手術或其它手術的過程中的感染的,現階段超級細菌在人與人之間並不 會藉由擁抱、說話等接觸及飛沫方式彼此互相傳染。 被超級細菌感染會出現什麼症狀 呢?基本上因為不同菌種的超級細菌所 造成的症狀及嚴重性也會有所不同,常見的症狀包含有發燒、腹膜炎、泌尿道 感染或手術傷口感染等,嚴重時也會威 脅到人類的生命,導致死亡。超級細菌對於抵抗力較弱的病患,其傳染及感染力比較強,但是對於一般身體健康、免疫系統良好的人而言,並不會帶來健康上的危害,所以我們不需 要過度的恐慌與害怕。 超級細菌的前世、今生 NDM-1目前最常出現在大腸桿菌和克雷白氏肺炎桿菌屬,前者會導致泌尿道感染、腹瀉、腹膜炎,後者則會導致肺炎。 大腸桿菌(E.coli)人類及動物腸道中常見的一種細菌。 圖片改繪自http://hanyu.iciba.com/ wiki/77513.shtml(繪圖:陳玉嵐) 圖片改繪自:美國CDC (繪圖:陳玉嵐) 克雷白氏肺炎桿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屬於革蘭氏陰性菌,會造成肺炎。 健康科學探險號第三站:養成正確習慣,超級細菌我不怕 超級細菌主要是人們濫用抗生素而 造成的,目前以藉由傷口及手術器械接 觸傳染為主,因此我們可以採取以下的 無敵盾牌四守則(圖二),做到完整的 自我防護。記得,每一個小動作都有預 防上的大道理喔! 圖二 預防超級細菌,無敵盾牌四守則(繪圖:張瑀廷、羅文聖) 無敵盾牌守則一:養成正確用藥的習慣 確用藥的習慣 「濫用抗生素」是導致超級細菌形成很重要的因素。許多人會過度迷思抗 生素(消炎藥)的療效,而任意服用, 例如出現感冒、咳嗽、流鼻水的症狀 時,就誤以為一定要吃消炎藥才會好得快;有些人甚至會主動要求醫師開立抗 生素或打消炎藥的針,這些行為都是不 正確的使用抗生素。其實,大多數的感 冒及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所引起的, 而抗生素主要是用來治療因細菌感染所 引發的疾病,一旦醫師評估感冒進程已 發展到續發性細菌感染時,才會開立抗 生素來治療。 使用藥物的劑量與時間必須確實按 照醫師指示使用,千萬不可以因為不舒服的症狀減輕、懶得服藥、忘記服藥或 其他因素,就自行停藥,如此一來將會 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 另外,有一些人沒有醫師的處方簽,卻偏好到藥房買消炎藥來使用,形成一種自行用藥及停藥的情形,這樣的 行為不但對病患本身沒有好處,反而還 會加速細菌產生抗藥性的惡性循環。現階段只剩下兩類抗生素(克痢黴 素及老虎黴素)可以治療超級細菌,如 果我們再不養成正確使用抗生素的「三不政策」(圖三),那麼屆時感染者將 會面臨無藥可醫的窘境了。 圖三 抗生素使用「三不政策」 圖四 洗手五時機 無敵盾牌守則二:養成正確的洗手習慣 正確的洗手習慣,包含洗手的時機及洗手的方法。首先要養成勤洗手的 觀念,在飯前便後、咳嗽、打噴嚏、擤鼻涕或到公共場所、接觸公共物品、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之後,都應該立即的洗手。一般民眾亦可參考衛生署提出的洗手五時機(圖四)。 正確洗手的方法就是大家從小熟悉 的洗手五步驟口訣「濕、搓、沖、捧、擦」,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搓」的過程 中絕對不可以偷懶,必須使用肥皂或洗手乳搓洗雙手至少20秒,大約是唱兩遍 「生日快樂」歌的時間,所以下次洗手 時,大家可以一邊快樂的洗手,一邊快樂的唱歌喔!

NDM-1腸道菌真的超級嗎?

NDM-1腸道菌真的超級嗎?

文/陳秋美 輔仁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 前陣子,在幼稚園當幼教老師的朋友問我說:「最近新聞一直報超級細菌NDM-1,國外已經有人因此死掉 了,還傳染很多人,這種病菌傳染力是 不是很強?學校裡是不是應該要恢復 像H1N1時期開始量體溫、準備戴口罩了?」 雖然目前NDM-1腸道菌感染症的新聞看似暫時緩和,不過,我想這不只 是她一個人問題,對於這個看似複雜的 疾病 ,大家心中應該都會有同樣的疑問吧。 什麼是NDM-1腸道菌感染症? NDM-1,英文全名是New-Delhi metallo beta-lactamase,顧名思義,最 早是在2008年從一名曾在印度新德里住 院的印裔瑞典人身上分離出的克雷白氏 肺炎桿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中檢測出來的。NDM-1是一種能讓細菌 產生酵素而破壞抗生素的基因,目前最常於腸道菌、克雷白氏肺炎桿菌及大腸 桿菌中發現。大家都知道,對抗細菌引起的疾病,醫師最常使用抗生素來治療,而當細菌帶有這種基因時,可對多種抗生 素產生抗藥性,即使使用我們平時視為 治療多重抗藥性腸道菌最後一道防線的 carbapenem 類抗生素,也同樣失效,而 增加治療的困難。NDM-1基因存在於細菌質體中,可在細菌與細菌中互相傳播,所以預防 這種細菌的產生及傳播,是一個重要的 課題。 NDM-1腸道菌感染症是如何傳播的? 以現有資料顯示,分析出NDM-1 腸道菌的個案大多發生於印度半島之印度、巴基斯坦等國,且於其他地區發現的諸多個案得知,有些是曾在印度半島 接受侵入性治療和手術等就醫史。因此 NDM-1 的傳播可能是因計畫性前往該 地的旅遊醫療,亦有可能是因民眾於當地旅遊時,健康情形最佳或突發意外,需要緊急的就醫治療,而造成傳播。所以,主要是透過手術或傷口處理 等侵入性醫療處置過程,造成免疫力差 的病人傷口部位感染。一般健康人並不 會經由擁抱、飛沫等途徑傳染,不需過 分緊張及擔心,所以學校也不需因此大規模量測體溫、準備口罩等防疫措施。 既然是從國外傳出,那是否應該不要出國或應有所管制,避免疫情進入國內呢? 雖然帶有NDM-1抗藥性基因的細 菌最初是由印度傳出,若民眾僅赴該國 旅遊,而未於當地醫院接受治療,感染 的風險極低,反之,如果民眾正要參加 國外的手術醫療旅遊,應確認該醫院是 否有採取合宜的感染控制措施。 近期陸續由學術期刊或媒體披露, 在加拿大、美國、荷蘭、澳洲、瑞典、 法國、日本、中國、香港等地,都有發 現零星病例,雖然其中有少數國家已有 未曾出國的民眾感染NDM-1腸道菌的 病例報告,但是目前仍以曾在印度半 島接受過醫療處置者為主。目前國際間 尚無任何國家或組織發布相關旅遊警 示,不需要過度擔憂。世界衛生組織 (WHO)亦請各國加強監測。 只要沒做過侵入性醫療處 置行為,就不須太擔心 嗎? NDM-1細菌主要是透過手術或傷 口處理等侵入性醫療處置過程,造成免疫力差的病人傷口部位感染,所以,沒 有接受這些處置的人,感染風險極低; 但是帶有抗藥性基因的細菌仍可能在社區造成傳播,所以,仍需注意個人衛生習慣,特別是手部衛生。 感染後可能會有那些症狀?是否會嚴重到死亡? 有多種細菌都可能帶有NDM-1抗 藥性基因,所以症狀會隨著細菌種類的 不同及感染部位的不同,而呈現不同 的症狀。是否遭受帶有NDM-1 細菌感染,必須透過醫師診斷及實驗室檢驗結 果才能確認。 常見的感染部位如血液、泌尿道、肺炎及外科手術。感染的症狀可能從輕 度疾病到危及生命的重症,甚至死亡; 主要取決於感染的部位及病人自身的健 康狀況。 既然有抗藥性,一旦感染了,就沒有藥物可治療嗎? 雖然當體內有這種基因時,可 對多種抗生素產生抗藥性,即使對於平時被視為治療多重抗藥性腸道菌最 後一道防線的carbapenem 類抗生素,也同樣失效。但是,現有二類抗生素是可以用來治療的, 一種是克痢黴 素(Colistin)、另一種是老虎黴素 (Tigecycline)。治療方式應遵照醫師處方,依劑量及時間使用。 之前傳出的NDM-1腸道菌無症狀腸道帶菌者,可以不隔離嗎? NDM- 1 腸道菌無症狀腸道帶菌 者,不具有感染之症狀,他是健康人,不是病人,當然也不在法定傳染病應通 報的疾病。無症狀腸道帶菌病患若其腸道組織有傷口、長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 降低,才易引發自身的感染。高規格社區隔離措施主要針對高度 傳染性、高度致病性或高致死性之病原感染者,美國疾病管制局及世界衛生組織(WHO)對多重抗藥菌之建議,僅著重於需住院者之醫院感控措施,主要是基於考量醫院病人特性及醫療活動頻 繁,抗藥性細菌容易於醫院傳播並造成 更嚴重的疾病。在社區中,我們則建議作好正確的手部衛生,避免造成傳播。 所以國內對於無需住院之無症狀多 重抗藥菌帶菌者之防疫措施係依據國際 規範,自當不宜比照原因不明之新興傳 染病(如:病毒出血熱、SARS等), 採高規格之隔離措施。 抗生素抗藥性的問題很嚴重嗎? 世界衛生組織(WHO)強調因應 抗生素抗藥性的問題,醫藥界必須研發 新的抗生素,及各國需要採取防範抗生 素抗藥性的具體行動,所以,NDM-1 抗藥性細菌的產生,引起全球的關注。 具有抗生素抗藥性的細菌何其多, NDM-1腸道菌感染症只是其中一。探 究抗藥性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抗生素的 不當使用及抗藥性菌株的傳播增加。 我們應該要做些什麼? 1.合理使用抗生素: (1) 健康人的腸道帶有正常腸道菌,平常就有可能帶少量的抗藥菌,而抗生素的正確使 用,雖會短暫促進抗藥性菌 株的滋長,但是,在病情好轉,醫師決定停藥後,腸道 抗藥性菌株就會逐漸被正常健康菌所取代。 (2) 自行購買服用、不規則或自行停止使用抗生素,使用劑量不對或給藥時間不當等,都很容易加速細菌抗藥性的產生,導致治療上的困難,所以,民眾必須遵守醫師處 方,按照時間及劑量來使用 抗生素。 2.保持良好手部衛生習慣: (1) 「洗手」是世界衛生組織 (WHO)認為最重要的公共 衛生課題之一。洗手運動不 只在醫療院所推行,對民眾 仍是同樣的鼓勵。 (2) 洗手五時機:吃東西前、照顧小孩前、看病前後、上廁 所後及擤鼻涕後,用肥皂正確洗手至少20秒,自然可降低各種腸道病菌入侵的機 會。 3. 曾經前往國外接受侵入性醫療服 務或傷口處理的民眾,尤其是至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回國後如有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治療,並主動告知醫師旅遊史與醫 療史。 4.若非必要,減少出入醫療院所。「超級細菌」這名稱近來造成民眾的恐慌及新聞媒體的關注,他是否真的超級?我想見仁見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評斷吧!最重要的是,合理使用抗生素及保持手部衛生習慣,讓帶有抗藥性基因的細菌不要產生及傳播,才是最根本的防範之道。

H1N1新流感病毒的有關知識

H1N1新流感病毒的有關知識

文/林英子 退休教師 圖/陳玉嵐 2009 年4月墨西哥發生H1N1 新型流感,4月中旬已波及到北美的美國與加拿大,目前已快速的延燒到 歐、亞、非三地。為了對抗傳染病的散播, 我們必需先認識病毒的結構及 其感染的機制, 才能有效的預防被感染。 病毒的結構 新型流感病毒( H1N1 病毒) 的構造很簡單, 核心有8 條RNA ( 遺傳物質) 組成, 外殼由蛋白質組成。殼外包裹著脂質的套膜, 套模上鑲嵌有血凝集酶 (或稱血液凝集素)(H)和神經胺酸酶( N ) 兩種表面蛋白( 圖一及圖三) , 血凝集酶與神經胺酸酶,具有抗原性,會引發被感染的宿主,如人產生相對應的抗體。 流感病毒的傳染能力,主要與病毒套膜上的這兩種表面蛋白有關; 血凝集酶(或稱血液凝集素)使病毒能吸 附並感染宿主細胞,神經胺酸酶則可 溶解宿主細胞, 讓增殖後的病毒從 宿主細胞中釋出。流感病毒自1918 年的西班牙大流行以來, 迄今2009 年H1N1 新型流感, 歷經90年, 我們 發現A 型流感病毒一直在演變中, 由 H2N2 → → H5N1 → → H1N1 , 為何會如 此? 圖一 H1N1新型流感病毒結構示意圖a 流感病毒易發生突變的原因 流感病毒是一種RNA 病毒, 由自己的RNA 聚合酶來複製基因時,因RNA 聚合酶不具有校正的功能, 複製錯誤就算了, 因此會累積很多變異,加以流感病毒的基因是由8 段RNA( 基 因)組成,當兩株不同品系的病毒同時感染相同宿主細胞時,8段基因間可能 發生互換及重組, 而產生─ 新型的病 毒(圖二)。鳥類流感病毒(如H5N1 ) 的基因與人類流感病毒( 如H3N2 ) 的基因在 豬體肉重組,產生抗原變,新型病毒 ( 如H5N2 ) 於是產生。另外流感病毒在自然界中有很多宿主,如人、禽鳥、 豬、貓… 等, 這些流感病毒在不同物種間各自演化,累積更多差異,偶而跨越物種的感染,而成為一種新型流感病毒,如H1N1新流感病毒是由禽、 豬及人流感三種病毒的重組病毒。 圖二 兩種不同品系的病毒基因,在猪隻體內的互換圖 A型H1N1流感病毒的傳播及預防 新流感病毒能透過飛沫、接觸感染, 故勤洗手、戴口罩、少出入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 就可遠離新型流感的傳染。若不幸被感染, 則一定要儘快看醫生, 服用克流感, 在家多休息, 隔離一週很快就會好, 但是還是以施打疫苗為最好的預防方法。 圖三 H1N1新型流感病毒示意圖b

H1N1大搜密

H1N1大搜密

文/吳美麗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授圖/陳玉嵐 H1N1究竟是什麼 H1N1此名稱乃為流行性感冒病毒 ( 簡稱流感病毒) 的一種。這類屬於病 毒的微生物, 是沒有細胞構造的。以 生物學的觀點, 生物包括: 動物、植 物或細菌等, 都具有細胞構造。既然 H1N1病毒沒有細胞構造,為何它是生物呢? 因為一般病毒, 構造的內部皆 具有遺傳物質( 由基因構成) , 其遺傳 物質之外再由蛋白質物質組成的「封套」( 或稱「衣殼」) 所包圍, 當它寄生在其他生物體後, 就能展現出增殖 與遺傳作用等生命現象, 如果它單獨 存在而未寄生, 則不會有生命現象。 故嚴格的定義, 它應為介於生物與無 生物之間的物體。它是細胞內絕對寄 生體, 它會接管它所寄生的宿主細胞 合成物質的代謝機制, 來合成病毒增 殖所需的各種成份, 藉此讓病毒的遺 傳物質能轉移到其它細胞中。 引起人類流感的病毒, 根據病 毒內部蛋白質的不同抗原性質, 而 分為A型、B型、C型三種類型, 而 且以「A型流感病毒」具最強的變異 性。「H1N1 病毒」屬於「A型流感 病毒」。通常病毒只對具「專一性」 的「宿主細胞」感染並在其細胞內增 殖, 因此大多數病毒具有只能感染單一宿主的特性,但是以目前的研究所知, 「A型流感病毒」的宿主範圍較廣,被發現於許多動物,包括:鳥類、豬、鯨魚、馬和海豹的體內。 圖一 「A型流感病毒」的構造圖。顯示病毒最內部具有遺傳物質RNA片段,最外有兩種類型的棘,H棘與N棘。此圖引用自鍾楊聰、方濟、許元勳、陳啟楨、林建谷、林春福與巢佳莉編譯。2002。基礎微生物學。圖24.16。 H1N1的構造與名稱的由來 「H1N1病毒」既然為「A型流感病毒」的一種,故瞭解 「A型流感病毒」的構造, 便能知道H1N1病毒的構造。A型 流感病毒的構造詳見圖一。它的遺傳 物質由8個片段的「核醣核酸」( 簡稱 RNA)所組成,其封套是由蛋白質層、 脂雙層和兩種形式的棘突( spike ) 所組 成。兩種形式的棘突的化學組成皆為 醣類和蛋白質的複合體, 其中一種形 式的棘突醣蛋白分子為血凝集酉安( 簡稱 H ) , H 醣蛋白分子有16種亞型( 編號由 H1 至H16 ) , 每一亞型是決定病毒的寄主專一性之關鍵因子, 也是令病毒吸 附並藉以侵入特定的宿主細胞, 幫助 病毒感染的重要因子。另一種形式的 棘突醣蛋白分子為神經胺酸酶( 簡稱 N ) , N 有9 個主要的亞型( 編號由N1 至 N9 ) , 當病毒於宿主細胞內複製後, 會製造出多個該單一病毒所需要的酵 素, 協助它在宿主細胞已繁殖的子病 毒突破宿主細胞而出。上述「A型流感 病毒」許多種亞型中,其中只有3個亞 型, 即H1N1 、H2N2 和H3N2 能感染人類。 圖二 H1N1 A型流感病毒」的穿透式電子顯微鏡(TEM)構造圖。顯示其最外層的棘突與最內層的八片RNA片段。此圖引用自美國政府的網站CDC (Center for DiseaseControl and Prevention) 的Public Health ImageLibrary.圖片編號11746。 歷史上引起人類感冒大流行的A型流感病毒包括H 1 N 1的遺傳特性 感染人類的A 型流感病毒H1N1 在1918 - 1919 曾引起大流行, 它的來源不 明, 卻造成全世界五千萬人死亡。另 一次人類流感的大流行發生於1957 - 1958 年, 由H2N2所引起, 它最早在 1957 年2 月於中國大陸發生, 此次病 源鑑定發現, 致病病毒含有來自人的 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的兩類基因 結合的遺傳物質, 這次流行在美國就有70 ,000人死亡。第三次A型流感病毒大流行的病源是H3N2,它的遺傳物質也是人的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兩類型的基因所結合的, 大流行於1968 -1969 年間, 僅在美國此病源也造成約34 ,000人死亡。至於最近一次世界衞生組織所發佈的流感則為H1N1流感。此流感源於墨西哥的新型流感 病毒, 它的八個片段基因之中,有一段來自人流感, 有二段來自禽流感,另外五段則源自豬流感的基因,因為其主要成分是豬流感,所以包括世界 衛生組織, 一開始都稱之為豬流感。但是,這其實是一種混合病毒。它的 正確分類是人流感病毒,以「H1N1新 型流感」稱呼才正確,美國疾病管制 中心一開始稱為「豬源性H1N1 A型流感」, 後來也以「新型流感」稱呼 之, 世界衛生組織在經過一星期左右以後,才將之改名為H1N1 A型流感。

你不可不知的HN1新型流感

你不可不知的HN1新型流感

文/連德宜 醫師天主教耕莘醫院 「醫生, 我昨晚開始發高燒、頭痛、全身痠痛,而且也開始咳嗽,喉嚨不舒服…我是不是得了新流感? 」, 「醫生… 醫生… 我早上也開始發燒了,而且感覺很累、肌肉酸痛,肚子也有些不舒服,我,我是不是得了H1N1呀?」。自從H1N1新型流感爆發大流行以來,不論在急診或門診,最棘手的問 題便是發燒。然而,H1N1新型流感真的這麼讓人聞風喪膽嗎?希望藉由本文的介紹,讓大家對此新興疾病有一定程度的認識,除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外,更能提高警覺,加強衛生健康,使疾病對我們的影響降至最低。 感冒與流行性感冒 常常有人會問:感冒與流行性感冒有什麼差別呢?是不是大家都感冒了,就是流行性感冒呢?其實不然。造成感冒與流行性感冒的病毒不同,嚴重程度、症狀甚至併發症亦是天壤之別。回想一下過去「感冒」的症狀,大多是流鼻水、鼻塞、喉嚨刺癢感或輕微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狀, 甚少發生高燒、嗜睡或極度倦怠感等,也不會嚴重到讓人請假。許多種病毒都可以造成這些症狀,如鼻病毒、腺病毒、冠狀病毒等。 流行性感冒( 簡稱:流感) 的症狀 通常來得急又快且嚴重,如:突然發 病, 發燒( 耳溫≧ 38 ℃ )及呼吸道 症狀(咳嗽、喉嚨痛), 全身酸痛、 頭痛、極度疲勞等,有些則會出現腹 瀉、嘔吐。而流感的病原體則是「流 感病毒」,依其核蛋白分為A 、B 、 C 三型。 其中A型流感病毒除了可感 染人類外, 也會跨物種間傳染, 如: 豬、馬、雞、鴨、候鳥等,易導致全 球或地方大流行,如:H5N1禽流感與 H3N2、H1N1季節流感。 圖一 流感病毒類型圖 圖二 H1N1新型流感病毒結構圖 什麼是H1N1新型流感 A 型流感病毒可依據表面的 兩種醣蛋白: 血球凝集素或稱血凝集酶(Hemagglutinin: HA , 又稱為H抗原) 與神經胺酸酶 (Neuroaminidase : NA,又稱為N抗原),分為許多亞型;其中H抗原亞型 共有16種, 為H1 - H16 ; N抗原亞型共9種,為N1-N9。不同的HA和H3N2、 H1N1 、H5N1 。2009年3~4月在墨西哥、美國爆發 的新型流感人傳人的呼吸道疾病, 即 為H 1 N 1 A型流感所致。經研究顯示,此株病毒基因結合了來自人類、禽鳥、歐洲豬隻、北美洲豬隻的流感病毒基因,因可稱之為四重基因重組病毒(quadruplereassortantvirus) 。這樣的特性,使其不同於以往的H1N1季節流感病毒,大部分的人類都沒有抗體,因而成為在人際間快速傳染的新型流感病毒。 H1N1新型流感的症狀表現 H1N1新型流感的症狀與流感相似,為急性發燒呼吸道疾病(包括輕微的類流感症狀到較為嚴重的肺炎等) 。所以當病人有類流感症狀時,或疑似流感,未經實驗室證實時,便必須懷疑流感(新流感或是季節流感)的可能。什麼樣的病症是類流感呢? 符合下列三項條件就可以斷定了。 1.突然發病,有發燒(耳溫38 ° C ) 及呼吸道症狀。 2.具有肌肉酸痛、頭痛、極度倦怠感,其中一種症狀者。 3.需排除單純性流鼻水、扁桃腺炎與支氣管炎。 根據美國疾管局統計, 新流感的確定病例中有95%皆符合類流感的定義,即發燒、咳嗽+ / - 喉嚨痛。而8 0 % 以上的患者合併倦怠、無力、頭痛、鼻塞、肌肉痠痛、畏寒等類似季節流感的症狀。此外, 新型流感還會出現 腸胃道症狀(15~25%),包括嘔吐、腹痛或腹瀉,比例較一般季節流感高。而根據臺灣疾管局針對61位H1N1新型流感確定病例臨床分析發現, 約82%有發燒症狀,比西方國家低,而腸胃道症狀亦較少,約3~5%。是不是有人種間的差異,則需更多的研究資料。 所以由以上可知,醫師實在無法以單一症狀來診斷是否感染H1N1新型 流感, 需採取檢體進一步檢驗始可確 認。 另一方面,無論是美國或台灣的資 料皆顯示H1N1的患者年齡以年輕人居多,超過50%的病患是50歲以下,其中又以5 ~ 24歲居多。這樣的年齡分佈和以老年人為主的季節流感是相當不同的。大部分感染H1N1新型流感者,症狀多是輕微, 且一週內會痊癒,即使不需特殊治療亦可康復, 所以大多數 人可以在家裡休養。但仍有極少數人感染後病情迅速轉為重症(包括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缺氧的發紺、血痰、胸痛、意識改變、高燒三日以上、低血壓;兒童還有缺乏意識、不易喚醒、活動力低下等症狀),所以對於病情的危險徵兆需提高警覺, 以及早就醫治療,避免轉為重症。 傳染途徑與流行現況 新型流感在短時間內以極快的速度擴散至全球,而且在各國所分離出來的病毒株幾乎具有相同的基因序列,可見此病毒不僅具有在人類間傳播的能力,其傳染力更高於季節流感病毒。新流感病毒的傳播仍以「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為主。潛伏期約1~7天,可怕的地方在於症狀出現(如:發燒)的前1天就有傳染力且持 續到發病後7天。在疫情剛爆發之際,因為高估墨 西哥的死亡率,使得人心惶惶甚至將之視為SARS般可怕。雖然世界衛生 組織(WHO) 於2009年6月11日確定H1N1新型流感為大流行,已無法將之 侷限在部分區域;但截至目前的流行 病學顯示,其疫情仍屬「溫和」的第六級,嚴重度與季節性流感相當。此外,死亡率約為0.1% ~ 4.5%左右,略高於季節流感0.1%。不過,在一些高危險族群, 產生併發症或死亡的機率 會比較高。 治療與預防方式 目前市面上可得的治療藥物有兩種,分別為克流感(Tamiflu) 以及瑞樂沙(Relenza) 。克流感以口服膠囊為主, 瑞樂沙則是經口吸入。兩種藥 物都需要醫師處方開立才可以使用。面對傳染力這麼強的H1N1新型流感,我們有沒有什麼備戰與自保的方式呢?其實是有的。施打疫苗與加強 個人衛生防護正是我們面對新型流感的尚方寶劍。施打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式, 面對新型流感也不例外。不過要注意的是一般季節流感疫苗對新型流 感並無保護力,所以目前需額外接受H1N1新型流感疫苗的注射。研究發現,學生較容易被流感病毒侵襲, 在學生間的散播極為容易且快速。疫苗除了提供個人免疫外,更有「集體免疫」的效果,即染病危險族群施打後,減少傳染,也可保護那些未施打族群。 圖三 洗手五點提醒 在加強個人衛生防護方面:「肥皀洗手」,是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最重要的公共衛生課題之一。注意手部衛生,例如:遇到朋友時, 拱手不握手;當可能觸碰到病患的分泌物時,盡快正確清潔雙手。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可預防腹瀉、呼吸道傳染病及腸道寄生蟲等疾病。何時該戴口罩呢? 雖然口罩可以降低飛沫傳染,但錯誤的使用口罩反而會增加接觸與糞口傳染的機會。只有站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必要時才需配戴N95口罩。若民眾有呼吸道症狀(咳嗽、打噴嚏) 或探病時,配戴外科口罩即可。在一般情況下,健康的民眾是無需配戴口罩。 圖四 新型流感的潛伏期和傳染期兒童病例之可感染期可能較成人長 圖五 濕搓沖捧擦-洗手五口訣 結論 從SARS、H5N1禽流感到H1N1新型流感,不論是新興或是再浮現的傳染病正來勢洶洶地挑戰人類的免疫系統,更一再衝擊現有的公共衛生體系。不過看似危機四伏的當下,卻也是我們扭轉頹勢的最佳時刻。透過建 構正確的防疫措施與防疫知識,避免大眾不必要的恐慌;重新建立健康的 生活習慣與就醫文化,降低疾病的擴散。將防疫觀念落實到學校教育與社區活動中,我們才能真正達成台灣之光王建民在H1N1防疫短片中高喊的「戰勝流感,團結力量大」。

卡門外傳-別讓青春圓滾滾

卡門外傳-別讓青春圓滾滾

洪明善 同學,你覺得吃東西是一種享受嗎?你滿意自己的飲食習慣嗎? 你吃東西時,常會擔心體重的問題嗎?你的BMI合不合標準啊? 你對自己的身高、體重滿意嗎? 如果不滿意自己的身高體重,你會想用什麼方法來控制呢? 你知道目前被公認為最理想、最有效的減肥方法嗎? 一、肉肉一斤值多少? 『媽媽,我體重太重了,只得到銅牌獎第三名!』這是雪梨奧運舉重銅牌獎的國手郭羿含,打越洋電話回家報佳音的第一句話... 話說西元2000年,雪梨奧運中華舉重隊 女將郭羿含(體重74.52公斤),在女子75公斤級比賽和體重73.28公斤的哥倫比亞選手烏魯提婭、體重74.20公斤的奈及利亞選手歐葛拜佛,在賽完抓舉、挺舉後,三人總和成績均為245公斤,依舉重國際規則以體重較輕者為優先,所以,郭羿含體重最重,只獲得銅牌。對郭羿含來說,獲得銅牌可得國光獎金400萬元(金牌可獲1000萬元),她的有功教練也可獲得相對同額獎金,但是由於體重比金牌選手重了1.24 公斤,連教練在內,平白飛了1200萬元,亦即多出的肉,平均每百公克 值96萬7742元;如果和銀牌選手相比差價更大,體重多了320公克,卻損失400萬國光獎金,多出的肉,平均每百公克值125萬元...。嘖嘖!這些『贅肉』堪稱世界上最貴的肉!同學,你從這個事件得到的啟示是?? 二、甩掉贅肉吧! 衛生署前陣子將看起來胖胖又不愛運動 的人稱為『麵龜族』,而且據統計台灣地區30 歲以上的麵龜族,竟高達267 萬人! 通常,中年以上的麵龜族,不可能一夕之間造成,可能從小就為『麵龜身材』奠下基 石! 同學,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常常有機會吃得多,吃得好,但整天唸書、打電動,又 沒有運動...想像一下,久而久之,你會變 成什麼呢? 三、健康體適能 同學,你聽過俗稱體能的「體適能」嗎? 依教育部所下的定義:「體適能,可視為身體適應生活、運動與環境的綜合能力。體適 能較好的人,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從事體力性活動或運動時,皆有較佳的活力及適應能力,而較不會輕易產生疲勞或力不從心的感覺。」 體適能又可分為運動體適能和健康體適能兩大類。其中『健康體適能』是指一般人想要促進健康、預防疾病並且增進工作效率所需的體 能。健康體適能是由「身體組成」、「心肺適能」、「肌肉適能」、「柔軟度」四大要素所組成。其中「身體組成」是指身體內脂肪與非脂 肪占體重的比率,所強調的就是身體脂肪占全 身體重的百分比。如果身體脂肪超過正常範圍 時,就容易造成肥胖問題,而且心臟病、高血 壓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腎臟病及肺臟疾 病,都可能紛紛登門拜訪! 通常,我們利用身高體重比率,亦即BMI(Body Mass Index)來推估身體組成。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標準 在相同BMI數值下,東方人可能因骨架小,相對的體脂肪含量就較高,所以,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症的發生率也比 較高,因此有學者建議下修BMI的標準 值。 若以BMI超過85 百分位以上定義為 肥胖,當前,一成以上國中生有體重過重的情形。同學,你關心過自己的BMI嗎? 四、健康掛帥或美食掛帥? 正值青春期的你,要怎樣才能保持身體適當的脂肪百分比呢?最有效的方法莫過於「適當的飲食」+「規律的運動」+「行為改變」。美國人視快餐為垃圾,卻依舊每天把這類「垃圾」往自己的肚子傾倒,真矛盾!是吧?不過這種「垃圾」已然推向全世界,台灣 大街小巷也處處林立相關的店家! 你是不是也像美國人,吃得很「矛盾」 呢? 今天,我們先從飲食方面檢視起 五、吃出健康,從小做起 世界觀察研究所指出,全球人口平均體 重有增加的趨勢,但是體重增加並不等於現在 的人比20 年前的人吃得更健康或吃得更營 養!事實上,太胖或太瘦經常是因為營養不均 衡所致。 當然,學童及青少年的肥胖問題,更是全球關注的課題!因為中年後的慢性病,通常是 從幼兒時期就開始發展。台灣學童及青少年,BMI超過85百分 位以上,體重過重及營養過剩的學生,其血壓、血脂肪、胰島素指數,都明顯偏高;高密 度膽固醇則明顯偏低,這顯示健康狀況已經失衡。根據國人營養調查,近一世紀來,國人攝取的 營養素中只有醣類(米飯等主食類)減少了39﹪,其他如蛋白質增 加57﹪,脂肪類更增加 了348﹪,相當不均衡,這種飲食趨勢,為以後慢性病的發生埋下惡因。正確的飲食習慣,讓人一輩子受益無窮!不管如何,飲食習慣是導致肥胖的重要 原因,現階段慢性病的預防政策,通常在中年 以後才開始;但是,肥胖學生很可能在早期就 已出現慢性病的徵兆,既然青少年時期之前,飲食不正常矯正都還來得及,同學,你該知道怎麼做了吧?

串起與散落:走過GMO的教學流裡

串起與散落:走過GMO的教學流裡

文/高雄市華山國小 黃慧琳 前言 GMO ?這是什麼?對大多數的人而言,恐怕是陌生的名詞,約是與新聞中的「桃莉複製羊」、「螢光魚畫上等號,但果真如此嗎?基因改良的玉米、大豆早已無聲無息進入我們的生活中多年,早餐的豆漿、午餐的玉米濃湯、晚餐的番茄豆腐蛋花湯等等,走進超市,映入眼簾的是標示「非基因改造的」豆花、「基因改造」的豆瓣醬,我們吃得理所當然,也從未發出任何疑問,若非參加這次的教學計畫,我想自己也未必有這份覺知。 與 GMO 的初次邂逅 自碩士班畢業也有十年了,遺傳學在腦海中早已被遺忘,染色禮、基因、DNA 等,是教學群第一堂課主要的講題,緊接著學習基因改造方法、認識基改生物、萃取 DNA 、製造螢光菌的課程之後,才讓我對 CMO 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但要教學仍有一段距離,靠著不斷上網查資料、閱讀,與教學夥伴密切討論,才能在腦海中繪出教學藍圖。 在正式教學前,有次孩子們的午餐甜點是「基因改造豆花」,心想是個好機會,我先拋出誘餌,在黑板上寫下「基因改造」,頓時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只見有些孩子拿起字典開始查「基因」的解釋--染色體上控制生物性狀的單位;而染色體是什麼?性狀又是什麼?孩子們一連串提出許多問題,面對孩子們的詢問我暫不解答,自此班上孩子每逢午餐甜點出現時,便會有人細細看標示,然後在黑板上寫下「基因改造」或「非基因改造」,彷彿尋寶般有趣。 吊孩子胃口約有一個多月,終於進入正式課程,孩子們迫不及待想知道「基因」是什麼?由於先前的課程未有相關涉獵,因此我只粗淺引用俗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來解釋基因是控制生物的一種力量,就如同種下絲瓜種子後不會收成白蘿蔔是一樣的道理。 第一堂課簡單介紹基因改造生物是有其目的性的,孩子亦相當聰明的推測出基因改造農作物楚要防止病蟲害、讓作物長得更高更快、提高產量等等,但當我提出小白菜容易有病蟲害,請孩子試著用基因改造去做問題解決時,孩子們的創造力便十足誇張,有人提議讓小白菜聞起來有殺蟲劑的味道,讓蟲不敢吃,這想法立即引來一陣作噁聲,我問孩子:「這樣的小白菜,你敢不敢吃?」答案當然是「 No !」一會兒,有個小女生提出想法,希望把小白菜改變成「有眼睛」,大大的眼睛盯著蟲,菜蟲就不敢來了 · 天啊!這群孩子的創意真讓我擔心,不知這些可能是未來的科學家們會讓菜市場上的菜變成什麼模樣? 在課程中,我發現孩子們興致高昂,但由於缺乏基礎遺傳概念,而使想法天馬行空卻離賓際太遠,孩子們彷彿是在發揮藝術與人文課的創造未來生物般,而非「基因改造」。為此,我加入基礎遺傳學,引導孩子觀察自己與家人的性狀(捲舌與否、雙手交握時左右手上下順序、食指與無名指長度比較、大拇指彎曲與直立),進而認識基因是一種影響我們內、外在表現的力量,也因這股力量是強而有力的,科學家為了改變某些生物特性,才會進行基因工程,藉此讓孩子對GMO概念更加清楚。 第二次上課讓孩子觀察市售的豆類食品,並介紹目前科學家們對基因改造生物所持的正反意見,讓孩子們有知的權利,希望引導孩子們在選購食物時能有所抉擇,做個聰明消費者,而非盲目、被動接受。有趣的楚,有些孩子堅決認為「GMO是不好的」、「絕對不吃GMO食品」,但當天卻一直吃著豆乾,那包豆乾正是所謂的「 GMF 」(基因改造食品),我問孩子為何還吃?答案很簡單:「好吃啊!」即使是大人亦很難做到「知行合一」,更何況是孩子們。 短短幾節課,孩子們一窺 GMO的神祕,開始會帶來相關剪報、孩子吃豆類製品時會再多看一眼、看到相關新聞時會與老師討論,甚至因為進行市調,連才五歲幼稚園中班的老三都會指著豆瓣醬上的小字說「基因改造」。有一次,班上的孩子拿了數學題目來請我幫忙時,我問他怎麼不去請教媽媽,孩子的回答竟然是:「我媽不會,基因不好啦!」讓人又好氣又好笑,經由課程,原來孩子也看得見基因的力量。 適逢科工館展出「生物科技」相關展覽,因此也讓孩子們去參觀,看見黃金米、紫色米時,孩子們會因為那鮮豔的色彩,不同於平日所見的白米,而產生驚訝的聲音;看見暗室中水族箱裡的「螢光魚」亦是如此。走著走著,見到了眼睛發出螢光的「螢光鼠」,那種詭異的眼神,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孩子見到螢光鼠似乎瑟縮在箱中的一個角落中,不約而同提出問題:「那隻老鼠怎麼了?」「它的眼睛看得見嗎?」「如果螢光鼠和同伴生活在一起,會不會遭受到同伴奇異的眼光,會不會有不同的對待?它自己會不會難過呢?」一連串的問題討論,雖沒有答案,但卻引起了孩子對運用基因工程技術去改變生物的適切與否有了進一步的省思,甚至到後來,孩子們認為那雙螢光鼠「好可憐」喔! 國小階段 GMO 教學的困境 任教五年級時,原訂課程是進行「DNA SPA」,於是,我又花了整整兩節課去談染色體、DNA與基因,很令人訝異的是,孩子們對於染色禮與遺傳的關係相當有興趣,不斷的提出問題。我告訴孩子,人類具有23對染色體,也就是46條染色體,染色體上具有不同的遺傳物質,決定了我們的身高、體重、智慧等等。而其中的第23對稱之為「性染色體」, XX代表女生,XY代表男生,這些都是一生下來就決定的了。這下孩子們的興趣來了,「為什麼色盲會遺傳?」「為什麼我和爸爸、媽媽會捲舌,而妹妹不會?」、「為什麼有陰陽人?」、「卵子和精子受精又是怎麼一回事?」...為了要解決孩子這些疑問,只好又提到「性聯遺傳」、「減數分裂」、「孟德爾的分配律」等相關概念,當然了,孩子們並未接觸過這些專有名詞,因此只能用簡單的繪圖方式加以說明,又是熱熱鬧鬧的一場討論,孩子們興趣不減,只是課程時數上並不允許繼續,最後只能告訴孩子們「有機會再談」,匆匆結束話題討論。 介紹完粗淺的概念後,進行的便是DNA SPA的部分了,由於自己對這項實驗並非十分精熟,因此課程進行前便小心翼翼的將實驗步驟寫在黑板上,提醒孩子,也提醒自己。課程大致進行順利,孩子們興趣很高,尤其是當我把用來破壞細胞的「洗碗精」介紹成 「細胞溶解液」,孩子們無不懷著戒慎恐懼的表情,深怕一不小心被這不明液體灑到造成傷害,只要一碰到,即使只是一小滴,也是緊張得哇哇叫,不停沖水,看得我心裡暗笑,這群孩子的實驗態度不錯,蠻遵守老師交待的實驗規則。但,更令人得意的是,幾個觀察力敏銳的孩子,對著不明液體上的一大串泡泡有相當大的好奇與疑惑,最後恍然大悟的大喊:「根本就是洗碗精嘛!被老師騙了!」 整個教學中,孩子們維持相當高的興趣,雖然我們使用據說最容易實驗成功的「番茄」做為材料,但由於實驗能力不精熟,而使得初次的DNA SPA,無法取得較大量的DNA,在孩子們強烈要求再來一次之下,第二天改用青蔥做為萃取的材料,有了前一天失敗的經驗,孩子們謹慎多了,冰酒精沉析出來的染色體也增加了,但問題來了,由於老師「撈取」的技術不好,總楚不小心將孩子好不容易做出來的「鼻涕狀的透明物」給攪散,只好向同事尋求協助。 隔天,班上的孩子與我分享了他們回家以後再做一次實驗的發現,從其他孩子們的心得寫作中也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喜歡這樣的課程,但是自己心中卻隱約浮起了迷惑的感覺,孩子感興趣的究竟是課程題材本身?抑或是「動手做賓驗」這一層的包裝精衣?畢竟以孩子而言,他們是喜歡上自然課的,只因自然實驗可以動手做,且結家庭生活中無法提供的體驗,那樣的新奇感與成就感滿足孩子們好奇的心,不是嗎? 以孩子們的概念建立而寫,DNA就等於那一團鼻涕狀的透明物,而DNA果然就只是如此嗎?以前參加「街頭物理」,那時就曾接觸過類似的實驗,但對孩子而言,無非只是一場新奇的過關遊戲罷了。我上網查了一些相關資料,發現這樣子的活動,大多安排在高中職以上的學生,但如今我們卻安排在小學!的確,新穎的活動,引起了孩子們相當高的興致,但孩子們是否真不有了正確的概念,卻是我所存疑的,畢竟現有課程中有太多基本的遺傳概念楚孩子們沒有的,即使對我這種號稱學過基礎生物、基礎遺傳學的老師,對DNA的概念依然相當薄弱,甚至可能存在不少迷失概念,對自己與學生而言,似乎是體驗了一場「食譜式實驗」,而這樣的效果與意義究竟有多少,卻讓我找不到解答,甚至覺得這樣的課程架構不足以說服自己。 有一次,帶了幾個孩子參加「動手玩螢光菌」,利用基因轉殖讓大腸桿菌的菌落產生螢光反應。實驗後,孩子們幾乎天天追問我,「實驗結果呢?」「照片可以給我看嗎?」但,卻從未有孩子詢問相關的科學概念。而「阿拉伯糖」、「培養基」、「大腸桿菌」等這些新穎的「名詞」隱隱約約似乎是不重要的。只能說,開啟了孩子某一扇窗,灑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也許在未來會有更完整的課程架構能提供給孩子,也才能說服自己繼續動手「玩」這樣的課程。 看見一線曙光 前一陣子,坊間流行飼養「水晶寶寶」,甚至有人小心翼翼的捧著一瓶瓶的水晶寶寶,訴說著它的神奇,具有生命、會長大、會交配、會繁殖,當時我只問了孩子:「生物是什麼?是由細胞組成,具有組織的物質,但是水晶寶寶的細胞在哪裡?」待自己上網查閱資料後,發現成分是高分子聚合物,吸水膨眼反應與尿布相似,與孩子分享發現後,自此水晶寶寶在班上變成了「尿布寶寶」,孩子不再人云亦云,盲目跟從流行,取而代之的是深入去探討與思考資訊的正確性,也許這並不是GMO課程直接帶給孩子的知識,但面對社會新知,孩子已漸漸具有蒐尋資料與判斷的能力。 新課程實施後,遺傳學幾乎已在小學階段消失,這對GMO課程實施有相當大影響。倘若教育人員不能因應科技發展的趨勢,仍以過去的課程,教育現在的孩子去適應未來的生活,將無法培養孩子具有批判與思考的能力。如何將GMO、奈米枓技等新興議題適切而及時融入課程中已是刻不容緩的事,面對未來科技世界,如何在知識爆炸時代中吸收新知、蒐集資訊、並做價值判斷、思考與選擇,這些生活能力,我想這才是學校教育該帶給孩子的學習目標吧。

淺談GMO-基因改造生物

淺談GMO-基因改造生物

文/高雄市華山國小 謝光毓 GMO由來 人類的眼睛與許多生物不同,透過我們的雙眼,我們能分辨許多顏色,我們能看到立體的畫面,這些是許多的動物看不見的。 但是,我們的雙眼也有許多限制,例如:我們看不到紅外光、紫外光,許多昆蟲和其他動物卻可以;我們看不清楚距離眼睛 2 公分遠的物品,卻可以看見距離我們幾萬光年的星光。我們雙眼的這些限制,都讓我們眼中的世界受到侷限,然而,人類的求知慾並不會因此受到影響。 要談起GMO,就要從兩個故事開始說起,這兩個故事就像是河流的支流,匯流而成現代基因工程,第一個故事是細胞學,另一個故事楚遺傳學。 話說土百多年前,英國科學家羅伯特·虎克(Robert Hooke , 1635-1703 ) 利用自製的光學顯微鏡觀察軟木塞薄片,發現格狀的構造,並且使用「 cell(細胞)替這樣的構造命名開始,人頹開啟了微觀世界的大門。接下來就像是影片快轉一樣,細胞學說開始迅速的發展:1674 年,荷蘭生物學家雷文·霍克發現活細胞,19世紀初期,德國動物學家許盯(Theodor Schwann , 1810 -1882)、德國植物學家許旺(Matthias Schl eiden,1804-1881)確立細胞學說之後,人類即確定了一件事-細胞是組成生命最基本的構造。 故事的另一條支流,則是 1859 年由英國博物學家查爾斯·羅伯特·達爾文 (Charles Robert Darwin,1804-1882)發表《 物種起源 》開始,他提出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概念。 1866 年,孟德爾(Cregor Johann Mendel,1822-1884)發表《 植物雜交試驗 》;1903 年,博福里( T . Boveri )和薩頓( W.S. Sutton )認為染色體是遺傳單位 ─ ; 2001 年,「國際人類基因組計畫」與「塞雷拉人類基因組計畫」完成,人類又確定了一件事--基因控制生物的一切活動與機能。 綜合以上兩個故事,我們可以知道的是:組成生物最基本的單位是「細胞」,大部分細胞內含有「基因」,而基因是控制生物特質的遺傳物質。 基因與染色體的主要成份楚去氧核醣核酸( Deoxyribonucleic acid , DNA,而染色禮上具有功能的DNA稱為基因。隨著人類科技的進步,我們進而想到,既然基因可以控制生物的特性,如果我們改變了生物的基因,那麼應該也可以改變生物原有的特性,這就是基因改造的概念。 現代GMO 透過「現代生物技術」,也可稱作「基因科技」、「基因轉殖技術」、「基因重組技術」、「轉基因技術」或「基因工程」,生物髓體的遺傳物質被以人下工的方式改變,這樣的生物他就稱為「基因改造生物」( Genetically Modified orangism , CM0 )。透過「現代生物技術」,我們可以使生物表現出原本不具備的特質,也可以使生物原本具備的特質消失,因此,我們握有改變生命的鑰匙,這把鑰匙就是「現代生物技術」。 由於全球人口數不斷的快速成長,人類壽命延長,耕地面積不斷減少,食物需求量與食物的品質就成了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也成了加速基因科技發展的因素之一。使用基因改造生物製造或加下的食品,就是基因改造食品 ( Geneti cally Modified Foods ; CMF ),基因改造食品似乎成了可以解決食物問題的重要方式之一 • 透過基因改造食品,我們可以增加農作物生產量,例如耐除草劑的黃豆;我們可以增加食物的營養成分,例如含戶胡蘿蔔素的黃金米;我們可以減少食物的成本,例如抗蟲害的玉米等等。 GMO 的型態與末來 目前基因改造食品的在市面上的型態有以下三大類: (一)原料型態的食品:食物本身含有轉殖的新基因,如耐除草劑的黃豆。 (二)初級加工型態的食品:食物本身也含有轉殖的新基因,可以檢測出來。例如使用耐除草劑的黃豆研磨的豆漿。 (三)高度加下型態的食品:通常不含完整的新基因片段,目前的檢驗技術不容易檢測出來。例如使用耐除草劑的黃豆為原料,經複雜加下程序精緻純化的醬油。 基因科技是新興的生物科技,也廣泛應用到生物、醫藥、農業及下業的領域,未來甚至可以深深影響人類的生活型態,這股科技的狂潮似乎無法抵擋,透過基因轉植技術,我們或許可以解決目前人類生存上原本無法解決的難題,也可以擴展原本人類無法想像的領域。但也因為基因科技的高技術、高風險的特性,我們開始懷疑基因科技是否也會帶來人類及地球原本沒有想過的問題。 1998 年的星連玉米事件與普茲塔(Arpnd Pusztai )事件似乎加深了我們對於基因改造食品的疑慮,甚至開始懷疑會不會因為耐除草劑的黃豆因雜交使得基因外流而造成超級雜草?使用基因轉殖技術製造出的蛋白質會不會產生毒性?人類長期食用基因改造食品會不會面臨免疫體弱化的風險?這些有關人體健康、生態環境的風險是目前基因科技最常被質疑的部分,另外還包括了倫理與道德上的規範。 雖然目前無法直接證實基因改造生物是否對人體及環境有害,而發生過的案例也因各界解讀角度不同及缺乏正確有力的科學證據證實基因改造產品不安全,科學家目前也無法給予大眾絕對安全的回答,這些都是因為我們對於基因與環境仍然有相當多知識需要學習。也因此各國目前對於基因改造生物的風險管理都相當的重視,也採取了嚴格的審核與標示的限制性措施,主要就是要針對這些可能的風險進行管理,以達到保障人民安全的目的,當然這些限制性的措施對於基因改造的貿易也產生了相當的衝擊,也因此引起了美國等基改生物產品生產國的關切與抗議。限制與開放的平衡點是目前還在進行的拉鋸戰。 目前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越來越多的基因改造生物正在開發,越來越多的基因改造食品出現在市面上,這是我們無法抵擋的「基因狂潮」。儘管我們有許多疑慮,但是基於解決人類生存與達到商業上利益的條件下,這是必然的狀況,因此,我們或許應該儘速了解基因與環境的相關之事,並且用更加謹縝的態度而對這些科技。

淺談代謝症候群

淺談代謝症候群

文/台中縣衛生局 祝年豐局長 前言 臺灣地區近年來由於經濟成長及營養狀況的改善,加上速食文化的催化與強力促銷下,高熱量、高脂肪及低纖維食品,不但成為國人的熱門食物,更造成青少年的主要食物來源。此無形中不但導致熱量和脂肪的過度攝取,更造成營養成分攝取不均衡,再加上體能活動量不足及靜態活動增加;過重及肥胖盛行率在不同性別及年齡層有逐年增加趨勢,且有年輕化現象。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 2007 年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慢性病(如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腎臟病及高血壓疾病等)已成為我國主要死亡原因。國人十大死因中與血壓、血糖及血脂等代謝有關疾病的死亡率高達三成左右。以往,只要血壓、血糖或血脂等各項數值在正常範圍內,即認為無需治療;但近來研究發現,當這些數值臨近異常範圍或這些異常有聚集現象 ( clustering )時,心血管病變或糖尿病的致病率及致死率即開始上升。因此,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代謝症候群 (metabolic syndrome)的觀念,當有此症候群時,心臟血管疾病及精尿病發生的危險性即較正常人為高,同時也強調代謝症候群在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病防制的重要性。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呢?早在1923年德國學者 kyrin 就提出有一些心血管代謝疾病危險因子群聚現象,但並未被人們所重視。直到 1998 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代謝症候群」,並定義為:「個案出現多個心血管代謝異常危險因子,其日後發生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危險性隨之增加。」這些心血管代謝異常包括腹部或內臟脂肪型肥胖、血脂肪代謝異常、血壓升高及葡萄糖代謝異常等。許多證據顯示,代謝症候群個案群發生心臟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危險是正常個案的 2至3倍。接著不同學者專家及機構陸續提出對代謝症候群的定義,包括歐洲胰島素阻抗研究學會(European Group for the Study of Insulin Resistance ' EGIR) 、2001 年美國國家瞻固醇教育計畫成人治療指南III(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l Program-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NCEP ATP III) 2002 年的美國糖尿病學會( America I ) iabetes Association , ADA)及美國臨床內分泌學者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AACE )等。但這些定義及診斷標準不盡相同,2005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 IDF)及NCEP-ATP III重新定義代謝症候群,才漸有一致的定義與壯斷標準”此外,我國在2004及2006年亦分別提出代謝症候群的定義及診斷標準(如表l)。 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國外成年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約20至40%,其中男性高於女性,而青少年盛行率約為 3 至9%。在台灣地區,根據國民健康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計畫及金門地區調查研究發現,成年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約15至18%,青少年則約為3 至5%。可見性別、年齡及人種在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均不相同。 代謝症候群的核心異常因子有二部份,分別為心血管學者所重視的肥胖與糖尿病學者所注重的胰島素抗阻(如圖一)。肥胖主要是因為攝取過多的熱量,長期堆積於脂肪組織所造成,脂肪細胞不僅儲存能量也是內分泌細胞,經由內分泌系統調節能量平衡,過多的脂防細胞(尤其是腹部脂肪細胞),會分泌許多種細胞激素( adipocytokines ) ,再誘發各種心血管病變及內分泌代謝異常。糖尿病學者則認為代謝症候群的致病機轉與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 )皆有關切。胰島素阻抗是指胰島素接受器對正常的胰島素作用降低或產生抗性,此可能發生於細胞、組織(特別是橫紋肌與脂肪組織)及肝臟等器官,造成相對性.為胰島素血壓,並會演變成高血糖症,以致成心血管病變或糖尿病發生。代謝症候群的演進觀念是描述數個心血管及新陳代謝相關危險因子聚集現象,包括高血糖、葡萄糖耐受性異常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三酸甘油醋過高 ( hypertriglyceridemia)、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 HDL—C)過低、肥胖與高血壓等。研究顯示這些危險因子還包括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異常、臨床前期發炎反應及血纖維蛋白溶解(fibrinolysis ) 活性降低等,這些聚集的心血管代謝異常危險因子,與日後發生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有關。目前雖尚未完全明瞭病因機轉,但研究指出代謝症候群與肥胖及胰島素阻抗有相關。早期診斷與早期預防,為有效預防代謝症候群演變成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的方法之一。 腹部肥胖與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個案中,約八成有腹部肥胖,約四成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 BMI )偏高,此顯示腹部肥胖比高BMI更能反映出代謝症候群發生及其相關合併症程度,這也說明腹部或內臟脂肪對心臟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危險性較大。根據加拿大研究顯示,若個案有「腹部肥胖情形」,其罹患急性心肌梗寨的機會比只有BMI大於27kg / m2“的個案為高”此乃因腹部肥胖個案其脂肪大都堆積在內臟,其心臟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慢性病發病機率較一般脂肪堆積在皮下組織的個案為高。根據相關研究發現,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34.5吋)或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31.5吋)者,腰圍每增加1公分,其罹患高血壓、心臟疾病、糖尿等疾病危險性即增加2至6%。因此國際糖尿病聯盟將腹部肥胖,即中央型肥胖,作為診斷代謝症候群的必要條件之一且為核心因子。 代謝症候群的防制 生活型態修正(包括飲食控制、規則運動及減重等),可減少潛伏性糖尿病轉變成糖尿病機會。根據糖尿病預防計劃(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 DPP )研究發現,每天中度運動( ffll 如每天 30 分鐘快走,每週至少 5 天,每週達到 150 分鐘運動量),再加上減少體重5至10%,可降低潛伏性糖尿病轉變成為糖尿病的機會可達58%。因此預防代謝症候群,應從控制體重和培養適當運動習慣做起,在肥胖控制及體重管理上,均衡減量飲食是不二法則,其中以多吃蔬菜水果、減少脂肪與碳水化合物攝取,避免食用加工和油炸食物為主,若出現體重過重傾向,應限制食入熱量並增加運動,只要持之以恆,要預防代謝症候群並非難事。 代謝症候群如果能夠積極的處理將可延緩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而治療的策略首重於生活形態的改變,包括: 1.修正飲食:減少飽和性脂肪(如紅肉、奶油、全脂牛奶)、鹽分、甜點及含糖飲料的攝取,增加蔬菜、水果、全穀類、家禽、魚類及豆類的攝取。 2.適當運動:任何形式的運動勝過完全不運動,當中等強度的體能活動對代謝症候群及心血管疾病防治最佳,開始運動後再逐步增加體能活動時間與強度。 3.控制體重:將部分食物改為低熱量飲食,及每天 30 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減輕體重5至10%可以改善胰島素阻抗性,降低血壓、血糖及改善血脂異常。 4.戒菸:吸菸會增加胰島素阻抗性及惡化代謝症候群所造成的併發症,因此戒菸不但能降低代謝症候群發生,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合併症。 結論 由於社會經濟成長,飲食習慣以高油脂、高糖為主,加上生活型態改變及活動量減少,代謝症候群盛行率日益升高的趨勢,已成為現代人不可忽視的健康議題之一。代謝症候群的防治以早期發現、早期預防為首要,若能在飲食行為、運動習慣和生活作息作適當的修正規劃,即可有效的降低代謝症候群的發生。針對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高危險群個案,可用整體心血管代謝危險 ( global cardio-metabolic risk )的觀念來進行防治,此不但可預防代謝症候群發生,一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

健康促進學校簡介

健康促進學校簡介

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健康促產學研究暨服務中心主任 紀雪雲 台灣在學校衛生工作的推動已有很久的歷史,但學生的健康狀態、健康行為似乎看不到有明顯的改善。民國90年當時行政院衛生署李明亮署長非常重視衛生教育,尤其是學童的衛生教育,當時筆者曾請教其對衛生教育的看法,他很客氣說「希望能落實到國民的生活習慣」,這其實就是衛生教育與健康促進最終的目標。 筆者當時任職於衛生署乃積極尋求一個可以落實到生活層面的計畫以透過政策的推動行諸全國;幾經訪察國內、外衛生教育與健康促進專家學者,並上網查閱相關資訊及積極參與國際會議,發現當時澳洲、歐洲、香港都積極在推「健康促進學校計畫(Health promoting schools)」而且其評價報告有很多正向的成果,最重要的是除了增進健康以外其學習成就也有改善。針對這樣的利基,乃尋求當時教育部體育司吳仁宇司長、吳聰能主秘及黃榮村部長的支持由李前署長和黃部長共同於91年4月24日簽署「學校健康促進四年計畫」當時只將健康促進學校列為四年計畫之一部分,然而該計畫的推動過程已開始以健康促進學校模式推動。 下列將以問答方式做深入淺出的介紹 Q: 健康促進學校是什麼? A: 健康促進學校是指一個學校持續強化其能量使學校成為一個健康的生活、學習及工作的場所。 (A health promoting school is one that constantly strengths its capacity as a healthy setting for living, learning and working.) (www.who.int/school_youth_health/gshi/hps/on/95.11.3) Q: 健康促進學校模式是什麼? A: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區署於1996年公布的健康促進學校指導綱領-行動架構 (Reginal Guidelines Development of health-Promoting school-A Framework for Action)指出,倡導健康促進學校應從六大面向推動;包括: 1.學校訂定健康政策以為校務推動的依據 2.建置支持健康行為的設施(物質環境) 3.建立支持健康活動的坐息、風氣(社會環境) 4.提供增進師生健康的服務 5.發展健康生活技能 6.建立良好的社區關係。 綜合來說,健康促進學校的教學、訓練、服務、環境、制度、組織、預算等均應與其學校的健康政策一致,不是辦個活動就算了。 Q: 推動健康促進學校有什麼好處? 學生可以健康的成長 教師、職員、家長可以健康的工作和生活 學生的學習成就提升 學校與社區有良好的互動 Q: 健康促進學校與傳統學校衛生有什麼不同? A: Q:台灣現在推行現況? A:台灣歷經四任衛生署署長,二任教育部部長均將預算及計畫統合補助各縣市學校推動,目前(95年)有516所學校獲教育部及衛生署補助辦理。為了永續發展並在中央設置政策行銷中心、教學資源發展中心、輔導支持網絡、數位學習平台、生活技能與教育訓練中心、評價指標研發中心以及外部監測機制,以支援地方逐步推動。 Q:台灣推行至今有什麼成效? A: 1.教育部門(教育部、教育局、學校校長)開始重視學生和老師的健康,並能將重視付諸行動。 2.更多家長、志工、團體參與學校健康促進活動。 3.學校除了健康教育課及各種健康議題比賽活動外,開始有不同科目的協同教學和融入教學,例如:有數學課教BMI,有資訊課教五蔬果。 4.社區與學校健康促進開始有系統的結合,例如:學校與診所結合,學校與早餐店結合。 5.各種議題開始以健康促進為平台。例如:台北縣深坑國小原為永續校園績優學校其從健康的校園物質環境開始往健康的精神及社會環境營造(友善校園),並推動學生、教職員、家長健行、爬山、體能社團健康吃早餐等持續內化為生活的一部份。 6.健康評量開始以成效評量而非次數;過去學校辦理健康促進活動只重人次、場次,健康促進學校則重視成效指標,包括改善了什麼環境?作息?行為? 7.學習成就提高。某高中及國中實施健康促進學校升學率提高。 Q:一般人可以做什麼? A:健康促進學校重在培養自動、自發、自我健康管理的精神,因此需要週圍的人精神上、物質上支持;例如:學校要學生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家長及社區應協助走路上學或騎腳踏車上學的安全環境的維持,運動會除了獎勵速度、技能第一名的外,也應獎勵持續運動者。 五年來台灣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在教育部黃部長、杜部長及歷任體育司司長及行政院衛生署歷任署長,國民健康局局長的大力支持推動,地方政府的配合執行在國內實屬少數延續的政策,其進展與成效更為國際所矚目。 詳細資訊可上台灣健康促進學校網站 http://www.allschool.com.tw 健康促進學校將口腔保健融入教學與社區牙醫師合作提高齲齒矯治率、降低齲齒指數

病人安全大家一起來

病人安全大家一起來

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醫務長 沈希哲 前言 每隔一段時問,我們就會從報章雜誌中看到醫療糾紛或醫療不良事件的抱怨與申訴,這些報導代表病人或其家屬對於醫療結果與醫師或醫院有明顯的落差。每一件不幸除了有病人傷亡以外,社會亦付出相當大的成本。 美國醫學研究組織(Institute of Medicine)在 1999 年出版的「人皆有錯-To Err in Human」一文中指出,依據流行病學研究估計,美國每年死於醫療疏失的人數約在44,000人至98,000人左右,相對於同年美國國民主要死因分析中,排名第八,此一消息一經發布,全國震驚。英國在 2000 年報告該國一年有 400 人死於醫療疏失,被有高達一萬人因而產生身體及心理上的後遺症。另一報告也指出可能有 11 %的病患曾在住院期問發生醫療不當事件。澳洲的報告提及醫療疏失的死亡率達 16 . 6 %。這些國家因而意識醫療不安全所造成的危害,紛紛成立國家級之病人安全組織,統籌全國醫療品質改善工作,建立不良事件主動通報系統,排除有礙醫療安全環境的障礙。 台灣目前衛生署雖已成立「病人安全委員會」並仿照美國評鑑機構 JACO 公佈病人安全指標,建立以無責任為基礎的醫療不良事件通報系統,但無大型具實證的流行病學調查可知我國醫療疏失的現況。不過國內這幾年來也發生了許多震驚社會的醫療錯誤事件,例如民國九十一年十一月北部某一婦幼醫院護士誤將肌肉鬆弛劑當成 B 肝疫苗來施打,造成一名新生兒死亡及六名新生兒病危的慘劇,隨後南部某診所又發生藥局人員錯把降血糖藥當成抗過敏的藥物造成十五人送醫及一人死亡,雖然失職人員及醫療機構都受到該有的懲處,但對當事人的身體與社會驚恐的影響則是無法彌補的。 「人皆有錯」一書中告訴我們醫療錯誤的發生其實很難避免,但如何減少錯誤機會或早期發現加以補救則是我們可以共同努力的方向。 為了達到以上病人安全的目的,我們可以由三方面來談,從政府、醫院及病人三個而向探討,為求病人安全應該的作為! 一、政府建立醫療安全體系 近年來各先進國家對醫療體系的改革方向,除醫療費用的控制外也逐漸重視醫療品質的提昇及病人的確實。為了真正建立起降低醫療錯誤的環境,政府首先是探討醫療體系各種可能錯誤的原因,藉由人規模的調查與分析,找出系統失誤的因素,再擬定對策加以排除,達到預防錯誤再發的目標。有許多的研究報告指出醫療錯誤的發生,系統與制度設計的不良遠較個人疏失來得嚴重。其次是建立不以懲罰為目的的通報系統,美國醫學研究組織 Institute of Medicine ,針對通報制度做出建議,一方而建立全國性強制性通報制度,從瞭解醫療傷亡的現況來擬定對策。另一方面則要求醫療機構鼓勵自願性通報。畢竟醫療人員沒有人願意醫療錯誤發生,所以以自願性的及早處理取代報復性的懲罰,會使醫療錯誤更易早期發現。 目前我國已設立通報管道,可提供醫療機構使用,政府對病人安全的態度,最好是將民眾視為推動的工作夥伴,透過觀念的宣導與教育,拉近民眾的期待與醫療服務提供者的認知差距。唯有醫病雙方皆積極參與醫療決策與醫療行為才能共同建立和病人安全的網絡。 二、醫療機構建立病人安全機制 美國醫院評鑑組織JCAHO每年皆會公佈對醫療機構病人安全工作的要求。今年 2006年的要求即有以下幾項(l)提昇病人辨識的正確性:手術病人的部位必需事先標記,病人手環資料要確認等等。(2)提升醫護人員問溝通的有效性:醫療處理是需要醫護人員的共同合作,如果醫 囑沒有正確的被傳遞,則病人的安全就有危險。(3)改善用藥的安全性:藥物的治療是醫院最基本的上作,如果吃錯藥打錯針後果不堪設想,醫院必須建立各種防止此項錯誤的機制,例如標準作業流程。(4)消除手術部位錯誤、病人錯誤、術式錯誤:此項要求類似於病人辨識的重要性,醫療人員勢必要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提高警覺心,時時提醒自己重視病人安全。「人皆有錯」每個醫療人員皆需謹記在心。(5)提升臨床警示系統的有效性:任何的檢驗、放射、病理皆要有警示系統,這系統的正確性要被時時評估與檢查,使能保持最好功能。(6)減少健康照護相關的感染風險:過去幾年醫療機構乃至民眾皆恐慌於 SARS ,禽流感等新興傳染病的威脅,另外醫院感染症的發生每每造成病人生病及社會資產的負擔,醫院必需對這些感染症的發生先做預防措施。(7)確保病人持續性照護之用藥正確性及完整性:此重點乃強調持續的重要,以避免治療的不連貫。(8)減少病人因跌倒造成傷害的風險:跌倒是最常見有關病人安全的錯誤。(9)降低老人罹患流行性感冒及肺炎的風險:高齡化的社會中,老年人的健康是重要的課題。(10)降低手術失火的風險:電器化的儀器在手術房中普遍被使用,安全性一定要被注意。 (11)基層診所亦要有病人安全的目標與要求。(12)病人安全策略應含鼓勵病人及其家屬主動參與病患照護。 (13)避免因健康照護造成的壓瘡:長期臥床病人的照護是提升其生活品質很重要的步驟。 除了美國 JCAHO 之規定外,衛生署亦根據 JCAHO的要求,及國內的需要設立醫院病人安全年度工作目標,九十五年工作目標為一、提升用藥安全,二、落實醫療機構感染控制,三、提升手術正確性,四、提升病人辨識的正確性,五、預防病人跌倒,六、鼓勵異常事件通報:跌倒、針孔、用藥錯誤皆應鼓勵同仁及時通報,七、改善交接病人之溝通與安全,八,提升民眾參與病人安全以共同建立醫療安全的體系。 三、建立病人之安全觀念,使其重視應有之權益 病人對安全之認知,應清楚知道安全是醫病雙方皆應有的責任,錯誤發生後再主張權利,向醫師或醫院求償是不得已的舉動。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民國九十年成立即致力推動病人權益的維護,提出更新手術同意書,「手術前二思八問」摺頁,呼籲藥袋資訊的公開,破除病歷取得的障礙等等保障病人權益與安全的活動。其中多問多思考是最重要的,例如手術前要問為什麼需要動這個手術?有沒有其他的治療方式?這種手術的好處與風險?麻醉方式是什麼?醫師的經驗與技術如何?手術後多久才能工作?等等可向醫療人員探詢的問題,必要時不妨尋求第三者的意見,這第二者可以是其他專業醫療人員或曾有類似經驗的親朋好友。除了手術及處置外,每個病人皆要有多問多聽多用心的精神,對用藥的安全、病房設施使用的安全多加注意。 醫療的處理上,病人對其身體有絕對的自主權,可以決定接受或拒絕醫療人員所提供的服務,醫療資訊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沒有隱藏的必要,在處置前病人可以要求任何問題的解答。但一旦接受處置,病人即應與醫療人員充分配合,相信醫院已完善其必要的病安準備。如此健康是可以期待的。 綜合以上各種討論,我們可以瞭解病人安全乃為現今不論政府醫療機構或病人皆非常重視的課題。生病是不得已的,疾病的癒後也許無法完全預期,但醫療錯誤絕對有機會預防,病人安全的目標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將可被我們完全掌握。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病患權利與義務聲明 病患權益 1. 無論年齡、性別、種族、國籍、宗教、性別取向及肢體障礙之有無,您有在安全的環境中受到周到、尊重及關愛的醫療照護之權利。 2. 參與您的治療之醫師、護理人員及其他醫療團隊人員之姓名,您有知道之權利。 3. 您有權利知道您的診斷、病情、病況發展、治療計劃、每個治療之優缺點及可能之結果:任何非緊急之侵入性檢查、治療、手術及麻醉均應徵求您的同意。 4. 在非醫療所必需要之情形下,您應有免於遭受任何形式之約束及隔離的權利:當醫療人員需要對您進行約束隔離時,應對您或您的家屬說明原因。 5. 您有主動參與有關您的醫療照護決定之權利。在法律允許範圍內,您可以拒絕治療;且您有權利知道拒絕治療可能導致之醫療後果。6. 當您違背醫師建議而選擇離開醫院時,醫院及醫師將無法對任何可能發生之後果負責。 7. 您有同意或拒絕參與醫療研究之權利:您可以隨時退出臨床醫療研究且不致影響您原有之醫療計畫。 8. 您有知道處方藥物名稱、藥物正常作用及可能產生的副作用之權利。 9. 您有徵詢其他醫師意見之權利。 10. 您有申請自己各項檢查報告影本、診斷證明、病歷摘要等資料之權利。 11. 您的個人隱私權應受到尊重與保護,院方有義務為您的病情資料保密。 12. 您有了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收費標準之權利。 13. 您有向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出申訴,並得到迅速及公允的處理之權利。 病患責任 1. 希望您能主動向醫事人員提供詳細、正確的健康狀況、過去病史、過敏原、過敏史及其他有關詳情。 2. 希望您在接受或拒絕治療前,能充分了解您的決定所可能造成之危險或損害 3. 希望您能尊重專業,勿要求醫事人員提供不實的資料或診斷證明。 4. 希望您能配合醫師所建議之治療程序及相關醫囑。 5. 希望您對治療結果不要存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6. 希望您能盡量保持自己身體之健康、減少病痛,並珍惜醫療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