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起與散落:走過GMO的教學流裡

文/高雄市華山國小 黃慧琳
前言
GMO ?這是什麼?對大多數的人而言,恐怕是陌生的名詞,約是與新聞中的「桃莉複製羊」、「螢光魚畫上等號,但果真如此嗎?基因改良的玉米、大豆早已無聲無息進入我們的生活中多年,早餐的豆漿、午餐的玉米濃湯、晚餐的番茄豆腐蛋花湯等等,走進超市,映入眼簾的是標示「非基因改造的」豆花、「基因改造」的豆瓣醬,我們吃得理所當然,也從未發出任何疑問,若非參加這次的教學計畫,我想自己也未必有這份覺知。
 
與 GMO 的初次邂逅

自碩士班畢業也有十年了,遺傳學在腦海中早已被遺忘,染色禮、基因、DNA 等,是教學群第一堂課主要的講題,緊接著學習基因改造方法、認識基改生物、萃取 DNA 、製造螢光菌的課程之後,才讓我對 CMO 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但要教學仍有一段距離,靠著不斷上網查資料、閱讀,與教學夥伴密切討論,才能在腦海中繪出教學藍圖。

在正式教學前,有次孩子們的午餐甜點是「基因改造豆花」,心想是個好機會,我先拋出誘餌,在黑板上寫下「基因改造」,頓時引起了孩子們的興趣,只見有些孩子拿起字典開始查「基因」的解釋--染色體上控制生物性狀的單位;而染色體是什麼?性狀又是什麼?孩子們一連串提出許多問題,面對孩子們的詢問我暫不解答,自此班上孩子每逢午餐甜點出現時,便會有人細細看標示,然後在黑板上寫下「基因改造」或「非基因改造」,彷彿尋寶般有趣。

吊孩子胃口約有一個多月,終於進入正式課程,孩子們迫不及待想知道「基因」是什麼?由於先前的課程未有相關涉獵,因此我只粗淺引用俗語「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來解釋基因是控制生物的一種力量,就如同種下絲瓜種子後不會收成白蘿蔔是一樣的道理。


 

 

第一堂課簡單介紹基因改造生物是有其目的性的,孩子亦相當聰明的推測出基因改造農作物楚要防止病蟲害、讓作物長得更高更快、提高產量等等,但當我提出小白菜容易有病蟲害,請孩子試著用基因改造去做問題解決時,孩子們的創造力便十足誇張,有人提議讓小白菜聞起來有殺蟲劑的味道,讓蟲不敢吃,這想法立即引來一陣作噁聲,我問孩子:「這樣的小白菜,你敢不敢吃?」答案當然是「 No !」一會兒,有個小女生提出想法,希望把小白菜改變成「有眼睛」,大大的眼睛盯著蟲,菜蟲就不敢來了 · 天啊!這群孩子的創意真讓我擔心,不知這些可能是未來的科學家們會讓菜市場上的菜變成什麼模樣?

在課程中,我發現孩子們興致高昂,但由於缺乏基礎遺傳概念,而使想法天馬行空卻離賓際太遠,孩子們彷彿是在發揮藝術與人文課的創造未來生物般,而非「基因改造」。為此,我加入基礎遺傳學,引導孩子觀察自己與家人的性狀(捲舌與否、雙手交握時左右手上下順序、食指與無名指長度比較、大拇指彎曲與直立),進而認識基因是一種影響我們內、外在表現的力量,也因這股力量是強而有力的,科學家為了改變某些生物特性,才會進行基因工程,藉此讓孩子對GMO概念更加清楚。

第二次上課讓孩子觀察市售的豆類食品,並介紹目前科學家們對基因改造生物所持的正反意見,讓孩子們有知的權利,希望引導孩子們在選購食物時能有所抉擇,做個聰明消費者,而非盲目、被動接受。有趣的楚,有些孩子堅決認為「GMO是不好的」、「絕對不吃GMO食品」,但當天卻一直吃著豆乾,那包豆乾正是所謂的「 GMF 」(基因改造食品),我問孩子為何還吃?答案很簡單:「好吃啊!」即使是大人亦很難做到「知行合一」,更何況是孩子們。


 

 

短短幾節課,孩子們一窺 GMO的神祕,開始會帶來相關剪報、孩子吃豆類製品時會再多看一眼、看到相關新聞時會與老師討論,甚至因為進行市調,連才五歲幼稚園中班的老三都會指著豆瓣醬上的小字說「基因改造」。有一次,班上的孩子拿了數學題目來請我幫忙時,我問他怎麼不去請教媽媽,孩子的回答竟然是:「我媽不會,基因不好啦!」讓人又好氣又好笑,經由課程,原來孩子也看得見基因的力量。

適逢科工館展出「生物科技」相關展覽,因此也讓孩子們去參觀,看見黃金米、紫色米時,孩子們會因為那鮮豔的色彩,不同於平日所見的白米,而產生驚訝的聲音;看見暗室中水族箱裡的「螢光魚」亦是如此。走著走著,見到了眼睛發出螢光的「螢光鼠」,那種詭異的眼神,吸引了孩子的目光,孩子見到螢光鼠似乎瑟縮在箱中的一個角落中,不約而同提出問題:「那隻老鼠怎麼了?」「它的眼睛看得見嗎?」「如果螢光鼠和同伴生活在一起,會不會遭受到同伴奇異的眼光,會不會有不同的對待?它自己會不會難過呢?」一連串的問題討論,雖沒有答案,但卻引起了孩子對運用基因工程技術去改變生物的適切與否有了進一步的省思,甚至到後來,孩子們認為那雙螢光鼠「好可憐」喔!


 

 

國小階段 GMO 教學的困境

 

任教五年級時,原訂課程是進行「DNA SPA」,於是,我又花了整整兩節課去談染色體、DNA與基因,很令人訝異的是,孩子們對於染色禮與遺傳的關係相當有興趣,不斷的提出問題。我告訴孩子,人類具有23對染色體,也就是46條染色體,染色體上具有不同的遺傳物質,決定了我們的身高、體重、智慧等等。而其中的第23對稱之為「性染色體」, XX代表女生,XY代表男生,這些都是一生下來就決定的了。這下孩子們的興趣來了,「為什麼色盲會遺傳?」「為什麼我和爸爸、媽媽會捲舌,而妹妹不會?」、「為什麼有陰陽人?」、「卵子和精子受精又是怎麼一回事?」...為了要解決孩子這些疑問,只好又提到「性聯遺傳」、「減數分裂」、「孟德爾的分配律」等相關概念,當然了,孩子們並未接觸過這些專有名詞,因此只能用簡單的繪圖方式加以說明,又是熱熱鬧鬧的一場討論,孩子們興趣不減,只是課程時數上並不允許繼續,最後只能告訴孩子們「有機會再談」,匆匆結束話題討論。

介紹完粗淺的概念後,進行的便是DNA SPA的部分了,由於自己對這項實驗並非十分精熟,因此課程進行前便小心翼翼的將實驗步驟寫在黑板上,提醒孩子,也提醒自己。課程大致進行順利,孩子們興趣很高,尤其是當我把用來破壞細胞的「洗碗精」介紹成 「細胞溶解液」,孩子們無不懷著戒慎恐懼的表情,深怕一不小心被這不明液體灑到造成傷害,只要一碰到,即使只是一小滴,也是緊張得哇哇叫,不停沖水,看得我心裡暗笑,這群孩子的實驗態度不錯,蠻遵守老師交待的實驗規則。但,更令人得意的是,幾個觀察力敏銳的孩子,對著不明液體上的一大串泡泡有相當大的好奇與疑惑,最後恍然大悟的大喊:「根本就是洗碗精嘛!被老師騙了!」


 

 

整個教學中,孩子們維持相當高的興趣,雖然我們使用據說最容易實驗成功的「番茄」做為材料,但由於實驗能力不精熟,而使得初次的DNA SPA,無法取得較大量的DNA,在孩子們強烈要求再來一次之下,第二天改用青蔥做為萃取的材料,有了前一天失敗的經驗,孩子們謹慎多了,冰酒精沉析出來的染色體也增加了,但問題來了,由於老師「撈取」的技術不好,總楚不小心將孩子好不容易做出來的「鼻涕狀的透明物」給攪散,只好向同事尋求協助。

隔天,班上的孩子與我分享了他們回家以後再做一次實驗的發現,從其他孩子們的心得寫作中也可以感受到孩子們喜歡這樣的課程,但是自己心中卻隱約浮起了迷惑的感覺,孩子感興趣的究竟是課程題材本身?抑或是「動手做賓驗」這一層的包裝精衣?畢竟以孩子而言,他們是喜歡上自然課的,只因自然實驗可以動手做,且結家庭生活中無法提供的體驗,那樣的新奇感與成就感滿足孩子們好奇的心,不是嗎?

以孩子們的概念建立而寫,DNA就等於那一團鼻涕狀的透明物,而DNA果然就只是如此嗎?以前參加「街頭物理」,那時就曾接觸過類似的實驗,但對孩子而言,無非只是一場新奇的過關遊戲罷了。我上網查了一些相關資料,發現這樣子的活動,大多安排在高中職以上的學生,但如今我們卻安排在小學!的確,新穎的活動,引起了孩子們相當高的興致,但孩子們是否真不有了正確的概念,卻是我所存疑的,畢竟現有課程中有太多基本的遺傳概念楚孩子們沒有的,即使對我這種號稱學過基礎生物、基礎遺傳學的老師,對DNA的概念依然相當薄弱,甚至可能存在不少迷失概念,對自己與學生而言,似乎是體驗了一場「食譜式實驗」,而這樣的效果與意義究竟有多少,卻讓我找不到解答,甚至覺得這樣的課程架構不足以說服自己。

有一次,帶了幾個孩子參加「動手玩螢光菌」,利用基因轉殖讓大腸桿菌的菌落產生螢光反應。實驗後,孩子們幾乎天天追問我,「實驗結果呢?」「照片可以給我看嗎?」但,卻從未有孩子詢問相關的科學概念。而「阿拉伯糖」、「培養基」、「大腸桿菌」等這些新穎的「名詞」隱隱約約似乎是不重要的。只能說,開啟了孩子某一扇窗,灑下了一顆小小的種子,也許在未來會有更完整的課程架構能提供給孩子,也才能說服自己繼續動手「玩」這樣的課程。

 

看見一線曙光

 

前一陣子,坊間流行飼養「水晶寶寶」,甚至有人小心翼翼的捧著一瓶瓶的水晶寶寶,訴說著它的神奇,具有生命、會長大、會交配、會繁殖,當時我只問了孩子:「生物是什麼?是由細胞組成,具有組織的物質,但是水晶寶寶的細胞在哪裡?」待自己上網查閱資料後,發現成分是高分子聚合物,吸水膨眼反應與尿布相似,與孩子分享發現後,自此水晶寶寶在班上變成了「尿布寶寶」,孩子不再人云亦云,盲目跟從流行,取而代之的是深入去探討與思考資訊的正確性,也許這並不是GMO課程直接帶給孩子的知識,但面對社會新知,孩子已漸漸具有蒐尋資料與判斷的能力。

新課程實施後,遺傳學幾乎已在小學階段消失,這對GMO課程實施有相當大影響。倘若教育人員不能因應科技發展的趨勢,仍以過去的課程,教育現在的孩子去適應未來的生活,將無法培養孩子具有批判與思考的能力。如何將GMO、奈米枓技等新興議題適切而及時融入課程中已是刻不容緩的事,面對未來科技世界,如何在知識爆炸時代中吸收新知、蒐集資訊、並做價值判斷、思考與選擇,這些生活能力,我想這才是學校教育該帶給孩子的學習目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