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科學新知充電站:Sci-Talk大眾科學講堂-生物多樣性專題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科學新知充電站:Sci-Talk大眾科學講堂-生物多樣性專題

文/楊正澤 生物多樣性來自生命現象多樣性 文化多樣性基於生物多樣性 想換換不同角度談談生命多樣性嗎? 這一期專題主題是生物多樣性,參考2004年拙作(註1)生物學的多樣性(diversity)一字由Hutchinson(1957)與MacArthur(1957)提出,最早翻譯包括「龐雜度」等,而生態與生物研究則慣以「歧異度」稱之。1982年E. O. Wilson博士提出生物多樣性(Biological diversity),1986年正式使用Biodiversity,「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 biological diversity),E. O. Wilson 博士2002年於「生命之樹」會議(2002年5月30日—6月1日在美國自然史博物館)講稿 (譯者:楊正澤 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許多人類學家好像都相信人類語言的演化過程中,首先冒出的字應該是用於認識他人、認識植物、動物,及其他生物體或非生物體,因此,名錄上的名字快速增加。這可能發生在50萬年前,當Homo erectus變為Homo sapiens時的那一刻,這肯定是最早的科學之基礎。這個辨識精確性及一致性在生存遊戲中是生死悠關的,至今不變,而智慧的第一步,便如中國俗云:『必也正名乎!』」這其實是分類學的物種鑑定命名工作的日常,物種普查到瀕危等級評估到採取保育措施都是生物學家的對話為多。 2000年IUCN/SSC已經發現許多物種需要保育,但是資料不全,因此加列了DD等級(Data deficient, DD)試圖擴大匡列保育候選物種,一直到2008年GBIF 在比利時開會檢討時,還稱生物多樣性是當時的主流科學,以生物分類為基礎,建立了全球生物多樣性的資料庫,物種數也不斷有新局面,但是,201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年卻必須宣告,生物多樣性衰退的努力失敗了。一直到今天大家還在努力保育生物多樣性,企圖緩和地球的生命,讓人類賴以維生的方舟得以永續。 2022年上半年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專題演講邀請到國內各方學有專精的專家學者,用他們一生研究的成果來讓我們看見,生物多樣性研究的樂趣,聽聽這些演講者現身說法,你能茅塞頓開,還能欣賞到罕見的生物,體會生物之所以多樣,其實來自生命現象的多樣。 接著國立臺灣科教館的Sci-Talk大眾科學講堂,配合該館生物多樣性常設展,又開啟一系列的演講,這樣跨域的對話組成一個知識前進平台,演講的三部曲1. 生物多樣性的主流化來自生活需要;2. 生物多樣性的起源來自多樣的生命現象;3. 生物多樣性的永續來自啟發靈感的創作與實踐。科學有很多面向,你看到的和看不到的,看到,卻想像不到,看不到卻容易想到,然而卻不知其中之道,知易行難嗎?每一場的饗宴都是生物相關,生物給你養分,生物提供靈感,這是生物的生命多樣性在人類生活中的價值,在物質的供給與支持,在非物質的啟發與寄託,你又怎麼由生物得到靈感去研究,去找答案? 聽演講學習新知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Sci-Talk大眾科學講堂,一個科學新知充電站。 這類新型態的講座希望有別於普通邀請演講,如何傳播這些「知道」給「不知道」或疑惑的大眾? 一般講座有總議題為主題(theme),題目(title subject)順著主幹發展,因此引言開場,串場,給聽者有重點提示,包括演講指背景與經歷及其與這次演講的關聯性,演講內容在總主題的位置,更重要是,還要在演講後,甚至演講中促成提問,在提問中,協調者以多次的主持協助演講者與聽者之間的相互了解,在討論中讓聽者有機會消化演講內容,也比較活潑。希望這樣能發揮演講最大效果,讓每一場演講值回票價。 邀請的幾位講者,主持人協調者都會事先溝通,盡量取得一致風格,學術討論或科普推廣或國際議題闡釋,政策論述。實施方式,希望對各層次聽者有所助益,經驗知識傳承及國際議題追蹤和專家人脈交流,大學講座課程本著開放校園,教育資源共享,社教機構系列講座,則本著大眾參與,包括親子,師生同行,強調提升國民科學素養,有識之士,一起同步更新現代版科學相關知識。 楊正澤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 本文引用格式:楊正澤(2023)。<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科學新知充電站:Sci-Talk大眾科學講堂-生物多樣性專題。科學研習,62(2),94。

我們一起探究的「昆蟲奇妙世界」

我們一起探究的「昆蟲奇妙世界」

文/張慧娟 前言 「昆蟲」是孩子在生活情境中最常見的小動物,也是自然領域四年級的重要教學單元之一。東華附小的自然教師群看見孩子們對昆蟲的的好奇、興奮,經常不斷思考,如何透過有趣味的探究、觀察與實作,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讓學生在探究實作中,除了認識昆蟲的身體構造及功能,並能進一步了解昆蟲多樣性的重要影響力。本文報導[昆蟲奇妙世界]的教與學,除了教師如何透過共備及專業對話,進行的課程發展設計、實施與評鑑,也將介紹學生如何在教學活動中的學習與成長。 設計理念 「認識昆蟲」、「了解昆蟲對自然環境與生活的影響」是本教學方案的主要學習目標,因此本單元先藉由學生對「昆蟲」的互動經驗、「如果昆蟲消失了」、「如果蜜蜂從世界上消失了?」短片為引導,進一步配合昆蟲繪本、科普文選並導入學習策略及科學筆記,以認識昆蟲的外觀特徵與相關習性。再藉由飼養昆蟲的任務,學習照顧昆蟲的素養及觀察記錄昆蟲生活史的變化,進而深入觀察昆蟲的構造、特徵、防禦、自衛、運動與生活方式。學生在學習及探究過程中,除了個人的學習任務、科學筆記之外,也需要透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主題式探究。希望經由各種分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童除了觀察昆蟲適應環境的不同應變法寶,更認識昆蟲的多樣化與獨特性,也能瞭解昆蟲在自然界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進而與自然環境建立共存、共好的友善關係。 本方案之教學主軸透過科普閱讀、飼養昆蟲、記錄及討論等不同學習方式進行探究與發現有關於「構造與功能(INb)~生物的構造與功能 (D)」、「交互作用 (INe)~生物與環境(L)」跨科概念的知識形成歷程。活動過程中強調觀察、發現與討論、修正、發表,以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問題解決的能力;並藉由飼養觀察昆蟲的學習歷程,認識昆蟲的構造、功能與生活史,進而瞭解生物間、生物與環境的交互作用。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運用的教學策略,也要能讓學生學習「學習的方法」,因此在教學活動中,除了讓孩子在合作互動中完成學習任務,也引導學生透過提問、PQRST讀書法的學習策略、拼圖式合作學習,讓學生建構「判讀、獨立思考及合作溝通」的素養,討論的歷程也舖陳了學生運用維恩圖、六W法、T圖T表、KWLH法,進行科學筆記的統整與學習。而在完成「昆蟲小書」、「數位閱讀專題探究」後,結合自評與互評,是希望學生透過口語表達或是書面報告展現自己的亮眼設計。符應自然領綱核心素養:「自-E-A2 能運用好奇心及想像能力,從觀察、閱讀、思考所得的資訊或數據中,提出適合科學探究的問題或解釋資料,並能依據已知的科學知識、科學概念及探索科學的方法去想像可能發生的事情,以及理解科學事實會有不同的論點、證據或解釋方式。」及「自-E-C2 透過探索科學的合作學習,培養與 同儕溝通表達、團隊合作及和諧相處的能力。」 圖1. 昆蟲課的觀察技巧指導 圖2. 可以在校園探訪昆蟲的踪跡 課程架構 「昆蟲奇妙世界」課程架構可分為三部曲來規劃。 首部曲為「認識昆蟲」 圖3. 小組完成主題海報後,全班學生彼此觀摩、互評。 「認識昆蟲」首先讓學生透過「昆蟲六大主題書」的文本閱讀,建構昆蟲的基本認識,並導入科普閱讀理解策略,讓學生能夠摘記重點並進行統整。教師接續引導學生擬訂「昆蟲飼養計畫」,學生需先確立想飼養的昆蟲名稱,並蒐集資料,了解所要飼養、照顧的昆蟲,再具體佈置昆蟲的家。本學習任務的實作時間接近2個月,因此在期中考會進行初步驗收,在期末考才繳交昆蟲小書,列入平時成績。 昆蟲小書歷經「八格小書」、「A5版空白筆記本」、「COM-PHONE電子小小書」等不同的表徵方式,仍是因應學生的任務表現需求,逐年改變進化,近年來因為網路的發達及載具的多元,「行動學習」、「自主學習」帶入許多資訊工具與平台,所以我們也在學習任務中導入操作平板電腦,讓學生可以搜尋及瀏覽與主題探究相關網站的資料後,進行統整與重點摘錄,然後完成數位閱讀的小專題。學生與小組夥伴合作、分工並進行團體探究,最後將專題成果進行報告分享並接受同學的提問、回饋與互評,以達到合作學習互助共學的趣味,也促進同儕間社會合作技巧與共好的素養。而多元的學習活動都是為了讓學童擁有探索、建構知識的完整體驗,進而具備持續學習的行動力與續航力。 第二部曲「昆蟲的生活史」 圖4. 配合課程而佈置的昆蟲展,有海報區、標本區、活體區及繪本區。 昆蟲生活史可分為無變態、完全變態與不完全變態三種型式,本教學方案著重於「完全變態」與「不完全變態」的建構學習。因此在教學活動中,為了讓孩子在合作互動中挑戰任務,教師設計多元的探究教學策略,讓學生可以觀察認識昆蟲的身體構造、功能、習性與成長變化,也要能引導學生透過提問,教師利用PQRST讀書法的學習策略為「昆蟲大發現」的教學討論法進行拼圖式合作學習,也利用多元的真實情境討論歷程,讓學生運用「維恩圖」、六W法、T圖T表、KWLH法,進行討論,再完成科學筆記的統整與記錄;以協助學生釐清不同種類的昆蟲,其成長變化的過程與身體構造、生活習性的不同。 第三部曲「昆蟲與環境」 圖5. 創建「昆蟲博物館」任務的邀約信 「昆蟲與環境」是讓學童透過主題書閱讀、數位閱讀與小組專題探究、昆蟲飼養與觀察記錄等,深入認識昆蟲、自保絕招、棲息環境等知識內容,最後則是利用分組合作學習的「故事路徑」引導學生完成「創建昆蟲博物館」的實作任務。 而「創建昆蟲博物館」是採用合作學習的「故事取徑」策略,指導學生運用昆蟲知識共同設計及創造昆蟲場景和昆蟲博物館。首先引導學生要思考什麼是昆蟲的特徵?什麼會引起參訪者的注意?什麼是突顯博物館目的的創意設計?博物館場景中可能出現哪些人造特徵?哪些自然特徵?在各組的設計圖完成後,再接續引導學生思考「誰在昆蟲博物館工作?」董事長、展覽設計師、昆蟲專家、昆蟲培育員、館長、教育解說人員、吉祥物,還有什麼職務?昆蟲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各自需要處理什麼業務呢?透過這個合作任務的總結,讓學生對於昆蟲的學習、影響及後續生涯發展,有更多與生活實境的連結與省思。 教學心得與省思 自教學準備階段開始,當昆蟲箱一進到自然教室,就可以看見多數的孩子們,透過閃亮的眼神與渴切的發問,散發期待飼養昆蟲的企盼。而教室內有近60本的昆蟲主題書,內容多元而豐富,也都是孩子們喜愛閱讀及討論交流的文本與平台。雖然仍有些孩子或家長害怕飼養昆蟲或接觸昆蟲,但是多樣化的教學策,讓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都能積極參與、認真投入且樂於分享與發表。 近年來運用行動載具,不僅更有利於孩子們查找昆蟲相關資料、上傳觀察結果,而結合手機顯微鏡的觀察,創造更多元的學習活動、也增廣孩子們的學習視野。因此在教學設計時,與科技教師的共備與進度協調,會是順利執行課程的重要關鍵。 在昆蟲主題的教學方案中,我們看見孩子對學習的自發性、互動性與積極性,多元的教學策略及學習策略,讓知識來源與建構方式有更多元的展現,學生不再只是聽老師說,而是能透過行動學習開自主探究、積極求知的學習模式,也能在不同的學習情境與任務中產生學習遷移,可謂是一舉數得啊! 教師社群的專業共備 東華附小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均由師院數理系或相關專長領域教師擔綱,教師群一直秉持著讓孩子探究實作的精神並具體實踐,我們透過教師社群的專業發展與共備共好,每週三下午及課後時間指導專題探究培訓,也安排週五下午共同共堂進行自然科教學的課程共備,串起課程的橫向與縱向架構之相關連結與盤點。然而對應教學主題之探究實作與科普閱讀,一直是三至六年級自然教師群的共同期盼。 課程是學習經驗的總合,如何讓學生真正參與專家(科學家)的思考與實作?是東華附小的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經常在思考及討論共備的重要課題,因此多年來成立社群共備、觀、議課,以「探究與實作」、「素養導向」的教學方式為基礎,除了以多元的教學方式引導、討論、歸納、實驗、主題探索,也讓學習內容不受限於教科書,經常主動的加深、加廣課程。 三~六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師,為了讓學生可以在螺旋式的課程設計中,逐步養成科學專題探究所需能力,因此在教學活動中著重閱讀、筆記教學、實驗設計、實驗操作及資料分析。而為了發展跨領域及STEM的教學模式,充分運用科普書籍、媒體、器材做為教學材料,引領學生運用行動學習載具網查相關資料,設計探究式的問題,讓學生觀察、記錄資料、討論分析資料、做成簡單的推論,也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運用多元表徵發表探究實作之心得或作品。 專題探究是東華附小行之有年且有具體成效的校訂課程,為了讓孩子能夠將科學專題研究的精神,融入教學的過程中,團隊中的每一份子無不絞盡腦汁,希望能在自然科的探究作中,培養出具有好奇心、充滿創造力、肯動手做的附小學童。教師群經由不斷的改進教學歷程,突破現有教材的限制,在課程藉由反覆練習科學專題研究的歷程,讓學生能學習訂定主題閱讀、設計實驗、重複印證、分析歸納、批判思考,在完整而縝密的實施之下,融入閱讀、寫作及思考探索活動,達到科學專題研究所要求的高層次思考目標。 今年112年為昆蟲課程再注入新意,申請「我家蟲住民校園巡迴展」以期「聚焦於學生進行家有蟲住民的專題小書與探究實作」,透過專題引導學生形成問題意識,並以多元評量方式加以檢核,進而研發或實施可行的教學方案。此乃連結真實生活情境,引導學生實作解決真實問題的最佳題材。也期待透過「家有蟲住民」的策展、佈展計劃,教師以專題探究教學模式引導孩子們學習觀察問題、提出問題、解決生活中真實問題的能力。這些都是教師群希望引導學生兼顧創新與務實的課程發展巧思。 圖6. 課程發展設計、共備及實施,是教師群多年來定期共備、一起努力的成果。 圖7. 相關教學成果也多次與香港及日本姊妹校進行交流及分享。 不管是教師群的教學創思與實作,或是孩子的學習成長,我們期待雙方都是抱著think again、try again的持續動能,也在教與學的路上感受「我喜歡、我想要、我能夠」的趣味,我們相信當改變開始發生,「改變」就會不斷發生! 張慧娟 東華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研究主任 ailsa@efs.hlc.edu.tw 本文引用格式:張慧娟(2023)。我們一起探究的「昆蟲奇妙世界」科學研習,62(2),42-47。

四個以人體生理反應為主題的科學探究活動

四個以人體生理反應為主題的科學探究活動

文/蔡任圃 前言 為了培養具科學素養的國民,科學教育已從知識累積與精熟練習,轉變成以邏輯思辨、解決問題與自學創造等能力作為培訓的目標。科學教育也開始著重實作與探究的訓練,期望在設定的情境下,利用所學的知識、技能,運用於科學現象的探究與建構理論模型,以應用於解決實際的生活或學術問題,同時薰陶學子對科學的熱情。但因科學探究的課程不易開發,實驗器材的準備也常消耗過多人力、物力,課程的設計與執行也需花費許多時間構思與累積經驗,使得許多科學教師遇到種種阻礙。尤其是跨科的科學探究模組,無論是開發或是執行,都讓許多教師望之卻步。有沒有課前準備工作簡單、方便,卻能深入探究的科學實驗課程呢? 筆者累積多年的課程開發成果,目前已開發約20個科學探究模組,其中大多數為跨科模組(表1)。筆者已將部分課程模組撰寫成書(蔡任圃,2022)或是刊登於其他刊物(蔡任圃等人,2019;馬瑪宣等人,2021;蔡任圃,2020),作為師生的教材。本文挑選其中四個課程模組,簡介其操作方式與探究主題,這些模組具有「器材簡易、準備方便,但能由簡而難、按部就班地建構科學探究的能力」之性質。 表1. 科學探究模組簡介(較完整的介紹請見:https://reurl.cc/WqemMe) 【心動時刻】課程模組簡介 一、實驗器材:碼表或其他可計時的工具、紀錄紙、筆 二、探究目的:探討各種變因對人體心跳率的效應 三、實驗操作與量化方式 利用「把脈」的方式,每10秒測量一次心跳率(單位:次/10秒),共紀錄7次(共70秒)(表2)。一般操作時以坐姿、休息狀態進行。其中第3與第4個紀錄期間(第30至50秒)加入探討的變因,以比較該變因的效應與隨後的恢復情形。 表2. 測量心跳率時,所探討之變因的作用時間。 四、可探討的操縱變因 (一)停止呼吸(憋氣):可再分為正常憋氣、大口吸氣後憋氣或用力吐氣後憋氣。以圖1的實驗數據為例,坐姿與躺姿時心跳率具有差異,且大口吸氣後憋氣會降低心跳率。 (二)潛水反射(diving reflex):臉部接觸水後引發抑制心跳與呼吸的反射。受試者以躺姿,在因子作用期間將沾濕的紙抹布或毛巾覆蓋在臉上。以圖2的實驗數據為例,人體確實具有潛水反射,臉部接觸潮濕的紙巾時,心跳率會下降。 (三)光活動行為(photokinesis):光線強度的變化會影響動物行為或生理反應之強弱的現象,可作為訓練學生設計實驗的主題。 (四)其他可用於訓練學生設計實驗的各種變因,例如:預期心理、身體姿勢等。 圖1. 坐姿與躺姿時,大口吸氣後憋氣對心跳率效應。 ▍ 平均 ± 標準誤,取樣數為20人 圖2. 躺姿時,臉部覆蓋乾燥或潮濕的廚房紙巾的對心跳率效應。 ▍ 平均 ± 標準誤,取樣數為20人 【英雄氣長】課程模組簡介 一、實驗器材:碼表或其他可計時的工具、紀錄紙、筆 二、探究目的:探討各種變因對人體最長憋氣時間的效應 三、實驗操作與量化方式 利用碼表測量人體自開始憋氣至無法憋住而被迫呼吸的「最長憋氣時間」,每次紀錄後需做適當的休息,若出現身體不適的現象應立刻停止實驗並妥善休息。 四、可探討的操縱變因 (一)肺內的氣體體積:可比較正常憋氣、大口吸氣後憋氣或用力吐氣後憋氣,三種情形下的憋氣時間長度。以圖3的實驗數據為例,大口吸氣後憋氣可增加憋氣時間,而用力吐氣後憋氣會減少憋氣時間。 (二)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可透過以塑膠袋包覆口鼻的套袋呼吸方式,將呼出的二氧化碳再次吸回肺內,以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或碳酸氫根的濃度;可藉由過度換氣(快速的深呼吸),增加二氧化碳的排出速率,以減少血液中二氧化碳或碳酸氫根的濃度。以上操作(套袋呼吸或過度換氣)以實行1分鐘為原則,隨後開始憋氣並記錄憋氣的時間。以圖4的實驗數據為例,套袋呼吸後會減少憋氣時間,而過度換氣後可增加憋氣時間。 (三)分段呼氣的效應:憋氣後分段呼氣,是否可增加憋氣的時間?此議題可作為訓練學生設計實驗的主題。 圖3. 正常憋氣、大口吸氣後憋氣或用力吐氣後憋氣的憋氣時間長度。 ▍ 平均 ± 標準誤,取樣數為25人 圖4. 正常憋氣、套袋呼吸或過度換氣後的憋氣時間長度。 ▍ 平均 ± 標準誤,取樣數為30人 【彈指之間】課程模組簡介 一、實驗器材:碼表或其他可計時的工具、紀錄紙、筆、水盆、溫度計、冰塊、水(冷水與熱水) 二、探究目的:探討各種變因對人體手指運動頻率的效應 三、實驗操作與量化方式 利用碼表計時,計算單位時間內以食指敲擊拇指的敲擊次數,或是食指與中指輪流敲擊拇指的敲擊次數。每次操作後須讓手部充分休息。 四、可探討的操縱變因 (一)慣用手與非慣用手:分別記錄左手與右手的食指敲擊拇指之敲擊頻率,比較慣用手與非慣用手是否具以差異。以圖5的實驗數據為例,左手或右手的單指敲擊頻率差不多。 (二)兩指輪流敲擊的頻率是否為單指敲擊的2倍:分別測量食指敲擊拇指的敲擊頻率,與食指與中指輪流敲擊拇指的敲擊次數,比較兩者的比值。以圖5的實驗數據為例,雙指敲擊的頻率並未高達單指敲擊頻率的2倍。 (三)溫度對手指運動的效應:以水盆分別裝入室溫水、低溫水(比室溫低10℃)與高溫水(比室溫高10℃),將手部的浸入水中1分鐘,之後計算在水中食指敲擊拇指之敲擊頻率,以比較手部在不同溫度時的指頭運動速度。以圖6的實驗數據為例,在適當的溫度範圍內,溫度越高,手指運動的速度會越快。 圖5. 右手單指、左手單指與右手雙指的手指敲擊頻率。 ▍ 平均 ± 標準誤,取樣數為34人 圖6. 室溫(25℃)與高溫(35℃)下,右手單指敲擊頻率。 ▍ 平均 ± 標準誤,取樣數為34人 肆、【眨眨眼】課程模組簡介 一、實驗器材:碼表或其他可計時的工具、紀錄紙、筆、蛙鏡、生理實驗水、風扇(電風扇或手搖扇皆可) 二、探究目的:探討各種變因對人體維持不眨眼之時間的效應 三、實驗操作與量化方式 利用碼表計時,計算睜開眼睛後最長可忍住多久不閉上眼瞼(眨眼)的時間。 四、可探討的操縱變因 (一)睜開眼睛的數量:比較只睜開右眼、只睜開左眼與兩眼皆睜開的情形下,持續睜眼的最長時間。以圖7的實驗數據為例,三種情形間的差異不大(未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二)眼睛睜開的程度:比較兩眼皆正常睜開與兩眼半開半閉的情形下,持續睜眼的最長時間。以圖8的實驗數據為例,兩眼半開半閉的情形可增加持續睜眼的最長時間。 (三)眼睛表面的水分蒸散程度:比較對眼睛扇風、戴上蛙鏡(減少眼睛的水分蒸散)、眼睛滴入一滴生理食鹽水等情形下之持續睜眼的最長時間。 圖7. 雙眼睜開、僅睜開左眼(右眼輕閉)與僅睜開右眼(左眼輕閉),持續睜眼的最長時間。 ▍ 平均 ± 標準誤,取樣數為141人 圖8. 雙眼全張與雙眼半開之持續睜眼的最長時間。 ▍ 平均 ± 標準誤,取樣數為113人 結語 本文雖提供科學探究課程的議題與素材,但仍需教學者針對學生屬性、教學目的等條件,進行課程設計,並隨學生學習的狀態適時修正教學方式或內容,以「讓學生深刻的經歷科學探究過程」為目標,而不是做出符合理論的實驗結果。實驗的數據與研究的結論本身並不重要,學生的學習才是課程的目的。科學探究課程需要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經過多次討論、試誤與發表,才能在學習的歷程中驅動能力增長,是一種著重「學習歷程」的教學活動(process-based learning)。同樣的,科學探究課程的精進,也是需要透過老師經過多次討論、試誤與交流的,筆者曾多次在教師研習或工作坊分享科學探究模組(圖9),才有機會吸收不同教師的試教經驗回饋,讓課程模組不斷修正、精進。換句話說,科學探究課程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探究歷程,教師須先有探究能力,才可能教學生探究能力。 蔡任圃 臺北市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教師 captain.okw@gmail.com 筆者曾於2022年,以「可線上進行的三個科 學探究活動—眨眨眼、英雄氣長與彈指之間」 一文,參加臺北市第23屆中小學及幼兒園教 育專業創新及行動研究 課程教學及評量類, 獲得佳作。 參考文獻 [1] 馬瑪宣、許哲瑜、蔡任圃,2021。生物探究與實作。龍騰文化。 [2] 蔡任圃,2020。高中生物多元選修教材-進擊的實驗課。南一書局。 [3] 蔡任圃,2022。動手做科學探究:輕鬆運用生活中的材料,培養提問、設計實驗、邏輯思辨與表達能力。紅樹林出版社。 [4] 蔡任圃、郭明憲、鄭志鵬。2019。高中自然科探究與實作Ⅱ。翰林出版。 本文引用格式:蔡任圃(2023)。四個以人體生理反應為主題的科學探究活動。科學研習,62(2),30-40。

嗨!存款還夠用嗎?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

嗨!存款還夠用嗎?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

文/趙榮台 氣候變遷是臺灣目前的熱門議題,因爲總統蔡英文去(2022)年已經宣誓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也就是說27年後,我們要做到台灣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和吸收量相等,更簡單地說,就是溫室氣體的收支要達到平衡。 收支平衡?多麼熟悉的講法啊!任誰都關心個人財務的收支平衡,任誰都不希望入不敷出、看到赤字。然而,有多少人注意到環境、自然資源也有入不敷出的赤字問題呢? 根據能源效率經濟聯盟(Alliance for an Energy Efficient Economy , AEEE)的資料,自1970年到2014年,全球的有35%的溼地衰退, 60%的脊椎動物族群衰退,而造成這些生物與棲地,以至於整體生物多樣性衰退的主因之一,就是我們超支利用地球的自然資源。據估計,我們需要1.6個地球的資源,才能滿足目前全球人類生活欲求。使用1.6個地球的意思,就是我們使用的遠超過地球可以提供的,也就是寅吃卯糧、入不敷出。我們不但耗盡現有的資源,還用掉子孫後代的資源,這就是環境赤字。 怎麼才能消除環境赤字呢?答案是減少我們的消耗,加緊投資自然,尤其是生物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 圖1. 鬱金香多樣的花色反映了遺傳多樣性(基因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是指一切生命形式的變異,它不是只談有多少種鳥、有多少種昆蟲、有多少種植物,更重要的是強調變異(variation)的重要性。生物多樣性面臨的最大威脅,就是變異的消失:基因流失、物種滅絕、生態系劣化。 生物多樣性包括三個層面,其一是遺傳多樣性(或作基因多樣性)(圖一),也就是一個物種之內的變異(variation within species),比方說,臺灣2,300萬人沒有一個人的基因和其他人完全一樣,因此每個人的長相、體力、性格不一樣,對抗疾病的免疫力和生理條件也都不一樣。遺傳多樣性越高、個體的變異越大,當環境發生劇烈變動時,例如一種新的疾病或極端的風災或旱災等,即便大部分的個體無法活存,總有少數具有特殊基因能耐過這個變動的個體可以存活下去,這個物種也才有延續的機會。若是物種內缺乏遺傳多樣性,大家的基因都差不多,一旦發生災難性的變動,所有的個體都可能一起死亡。換言之,遺傳多樣性是物種適應變動、演化及存續的重要基礎。不只是野生物種的存續,農業、畜牧、養殖等農業品種的變異也非常關鍵,因為這些變異是因應氣候與環境變遷或進行品種改良以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基礎。以臺灣為例,我們預期以後南部地區降雨量會減少,現在就得準備選育耐旱的作物品種,以便在乾旱缺水的狀況下,還可以繼續的生產作物,並且達到我們期望的產量。 其次是物種多樣性,也就是物種之間的變異(variation among species)(圖二)。簡單的說,鳥跟蝴蝶不一樣,蝴蝶跟蝦不一樣,蝦又跟鳳梨不一樣。每種生物都有它的特性及在生態系中的角色與功能。最後是生態系多樣性,也就是系統之間的變異(variation among systems)。例如沙漠、海洋、森林都是不同的生態系 (圖三),每一個生態系統都不一樣,所以每一個生態系的產品、功能都不一樣,沒有一個生態系可以取代另一個生態系。因此,就功利的角度而言,我們能夠做到最好的事,就是維持一切生命形式(基因、物種、生態系)的變異,以便人類繼續享受這些變異所帶來的好處。 圖2. 市場裡販賣的蔬菜水果最能說明物種多樣性 圖3. 山岳生態系是多樣的生態系中的一類 生物多樣性消失與氣候變遷 圖4. 冰川的退縮與融化是氣候變遷的徵兆之一 生物多樣性爲什麼會衰退,甚至流失呢?造成生物多樣性流失的原因很多,包括棲地的喪失、劣化及切割;引進外來入侵種;資源過度利用;污染;還有就是本文的主題 - 氣候變遷 。 什麼是氣候變遷呢? 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的定義,氣候變遷是指氣候狀態的改變,可由其特性的平均值或變異程度辨識,而且會持續一段時間(通常是數十年或更長)。而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特別強調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改變地球大氣的組成所造成的氣候變遷。為了掌握氣候變遷的變動趨勢,IPCC每隔數年都會彙整最新的科學資訊,發布氣候變遷的評估報告(assessment report, AR)。根據最新一版,也就是第6版的評估報告(AR6),大氣、海洋、冰雪圈及生物圈已經發生全面、快速的變遷(圖四),而近期地球氣候系統變遷的程度,更是過去數千年所未見。無論哪種溫室氣體排放的情境,全球地表都不免持續增溫。而且極端高溫、海洋熱浪、豪雨及部分地區乾旱發生頻率與強度都會增加、強烈熱帶氣旋比例也會增加,北極海冰、雪蓋與永凍土則會越來越少。持續的暖化將進一步增強全球水循環的變異及全球季風降雨、乾濕事件的嚴重程度。溫室氣體排放所造成的變遷,尤其是海洋、冰層及海平面等,在未來數百年到數千年都是不可逆的。除非大幅減少二氧化碳及其他溫室氣體排放,否則全球暖化的幅度將在 21 世紀超過 1.5℃ 及 2.0℃。 根據科技部(目前的國科會)臺灣氣候變遷推估資訊與調適知識平台(TCCIP)的分析與預測,臺灣未來的氣候變遷趨勢也大致相同,包括平均氣溫將持續上升,極端高溫(高溫 36℃以上)日數增加,夏季長度從目前約 130 天增長為 155-210 天,冬季長度從目前約 70 天減少為 0-50 天;年總降雨量、平均年最大 1 日暴雨強度及年最大連續不降雨日數將會增加;影響臺灣的颱風數目將會減少,但強颱的比例卻會增加;海平面也會持續上升。所有這些變化的幅度究竟有多大,則因預測的模型與情境不同而異。 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 圖5. 氣候變遷會影響生物(例如授粉昆蟲)的生長、繁殖,甚至生存。 無論是否同種的生物,它們在不同生命階段最適合生存的環境條件(例如,溫濕度、鹽度、環境變異度等)和對環境條件變化的耐受程度都不一樣。當氣候改變超過生物的適應與耐受範圍時,就會影響它們的生長、繁殖,甚至生存(圖五);而當物種中某些個體無法繁殖、生存時,就會影響群體甚至整體的繁衍與存續;當多個物種無法順利繁衍與存續,就會影響種間互動,繼而影響到生態系的組成與功能。換言之,氣候變遷可能同時影響遺傳、物種及生態系多樣性,進而影響生物多樣性提供的多重生態系功能與對人類的好處,特別是對氣候變較為敏感而易受威脅的物種與生態系,包括分布範圍局限、生態需求特殊、播遷能力弱、分布於現有分布範圍的邊緣、分布在高海拔地區、極地或海岸濕地的種類;高山、苔原與寒原、內陸河川與溼地、海岸、珊瑚礁、島嶼等生態系,極易受氣候變遷影響而減少數量或縮減範圍,甚至滅絕或消失。 當然,並非所有物種都受到氣候變遷的負面影響,少數物種(包括耐高溫的C4及CAM植物、昆蟲(尤其是蝶類)以及一些適應性強、遷移性強、入侵能力強的物種) 反而有機會因氣候變遷而擴大分布範圍,例如,高溫多雨、夏季增長會讓蚊蟲更容易孳生、分布範圍更大、公共衛生風險的風險更高、時間更長。 除了對野生物種與自然生態系的影響,氣候變遷也會影響農林漁牧業的作物、禽畜、水產生物、林木的生長與生產,包括改變農業害蟲大發生的機會,繼而影響糧食與林產物的供應。此外,除了高溫、旱澇、極端氣候對人類的直接衝擊以及病媒昆蟲孳生與分佈擴張對人類健康的影響外,有研究顯示,氣候變遷已經增加了病毒在哺乳動物間傳播的風險,對人類健康產生毋庸置疑的影響。因此,氣候變遷不但衝擊生物多樣性,也衝擊人類的生活與經濟社會發展。 因應氣候變遷 圖6. 種樹、維護自然森林可以增加陸地吸存的碳量 (綠碳)。 圖7. 改善海洋或海岸生態系可以吸收、捕捉更多的碳(藍碳)。 在因應氣候變遷方面有兩類做法:一是減緩,二是調適。減緩是指透過減少排放溫室氣體或將溫室氣體吸收、貯存,來降低大氣中溫室氣體的含量,例如多種樹、做好土壤管理,讓陸地吸存更多的溫室氣體,這就是所謂的綠碳(圖六)。另外,讓海洋吸收更多的溫室氣體,就是所謂的藍碳(圖七)。調適就是採取適當的措施以避免或降低氣候變遷所導致的危害,或善用氣候變遷產生的機會。生物多樣性可以從很多方面減緩、調適氣候變遷的衝擊,例如,森林生態系可以同時發揮截流降雨、涵養水分、水土保持、淨化空氣、調節氣候等緩衝極端氣候的功能,還能吸收、貯存溫室氣體、提供林產品、生物棲地,保護遺傳多樣性,讓人紓解壓力、調劑身心、促進健康;近岸的珊瑚礁、海草床、沿岸的藻礁、紅樹林,都可以緩衝海浪暴潮對海岸的沖蝕、調節氣候,吸存溫室氣體、淨化海水、提供海產品、水生物棲地、保護遺傳多樣性及促進人類健康等多種功能(圖八)(圖九)(圖十)。 不過,要讓生物多樣性能發揮這些功能的前提,仍在於維護生態系的健全與避免生物多樣性繼續流失。因此,生物多樣性幫助調適氣候變遷的策略首重棲地的保護,其次就是避免、減輕人為擾動的破壞。換言之,生態系若不健康,猶如人類的免疫系統不佳,其因應環境變化的能力自然就會削弱。 圖8. 紅樹林可以儲存藍碳,還有淨化水質、阻擋洪氾的功能。 圖9. 維護、修復珊瑚礁不但增加生物多樣性,還能緩衝海浪暴潮沖蝕海岸。 圖10. 恢復水域的連結有助於減緩旱澇的衝擊。 2019年聯合國氣候行動峰會 圖11. 海邊的消波塊治標、不治本,以自然解方替代消波塊的案例越來越多。 圖12. 草生地的永續管理是自然解方的措施之一 因此,2019年聯合國的氣候行動峰會強調善用「自然解方」,也就是保護、修復和永續管理自然的生態系或人為改變過的生態系,以減緩、調適氣候變遷的衝擊。如果以這樣的做法取代或混搭工程的手段,將能更有效地減緩、調適氣候變遷。例如,若要避免全球的溫度升高2度,需要吸收330多億噸的CO2,研究顯示自然解方可以吸收100多億噸的CO2,也就是說,自然解方可以貢獻1/3的CO2吸存量。保護、修復和永續管理自然系統還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讓它發揮提供糧食、淡水,調節緩衝氣候衝擊、改善人類健康與生計等多種功能。以保護海岸為例,慣行的海岸工程往往以治標、不治本 的方式(圖十一),建造堤防、擺放消波塊,但是因為泥沙補注不足,原本有助於緩衝風浪的自然礁岸、濕地、紅樹林、沙洲、灘地因人類活動而劣化或消失,再加上暴潮與海平面上升,使得堤防與消波塊基底被掏空,即使不斷投入經費補強,也無法阻止海岸退縮與災害的發生。自然解方則是根據海岸生態系的特性,保護、修復與永續管理自然海岸,恢復濕地的功能,讓珊瑚礁、紅樹林可以生長,抵擋海浪的能量,同時發揮其他生態功能。因此全球都在積極推動自然解方, 一則減緩、調適氣候變遷,再則達到防減災、糧食安全、水安全、改善健康、提供經濟與社會發展機會等多重目標。 結語 保護、修復、永續管理生物多樣性對因應氣候變遷,甚至達成眾多永續發展目標既然如此重要(圖十二),個人可以怎麼幫助生物多樣性與因應氣候變遷呢?可以做的事情非常多,這裡介紹一個簡單、好記的方式:BE SMART。B 是 be friend(做朋友),做生物多樣性的朋友:注意生物多樣性的資訊、議題,關心遭生物多樣性的變化,注意造成生物多樣性消失的威脅,並避免或減輕威脅;E 是eat carefully(吃得小心):要吃最不會傷害生物多樣性的食物,如有機/友善農產品、永續海鮮指南的水產品、公平貿易產品等;S 是shop wisely(聰明購物):購買永續認證的產品、不買保育類動植物產製品等;M是make room(給生物多樣性更多空間):保護森林、綠地、溪流、溼地、海洋,讓動物安心過馬路等;A 是 act(參與生物多樣性行動):加入保育團體、種植原生種植物、不放生、不污染等;R 是 reduce, reuse, recycle, restore(四個R)減少污染、減量、回收、再利用、修復生態系等;T 是tell others(口耳相傳):做一個生物多樣性的傳教士、幫助親朋好友、企業家、民意代表、政府官員認識生物多樣性的重要。 聯合國從2021年起推動生態系復育十年(UN Decade on Ecosystem Restoration),希望集所有會員國的努力,預防、遏止並扭轉全球生態系的狀況,從現在生物多樣性還在繼續流失的狀況轉為2030年生物多樣性恢復,人和自然和諧相處的世界。 2030年為期不遠,需要大家共同努力達成目標! 趙榮台博士 前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副所長 本文引用格式:趙榮台(2023)。嗨!存款還夠用嗎?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科學研習,62(2),24-28。

你藻類了嗎?

你藻類了嗎?

文/王瑋龍 「藻類」是什麼? 我常常都會用這句話問聽眾,「藻類」是什麼?什麼是「藻類」?藻類會動嗎?怎麼知道它會動?那它是動物還是植物?首先,怎樣去區別動物及植物?簡單說,動物就是會動,這是對的;植物呢?植物就是不會動。有些時候我會問大學生:怎麼去區別動物及植物?答案會依不同年齡層而深淺不同,小學生可以說動物會動、植物不會動啊!植物可以行光合作用、動物不會啊!植物怎樣動?生長也是叫做動,不能這樣說喔!然後,到了國中以後怎麼樣區別動物跟植物。在小學階段,當然可以很簡單的定義,就是會動和不會動,可是到了中學層級你一定要再深入說明,植物它可以行光合作用或是具有細胞壁,動物不具有細胞壁。到大學以上,一定要加深加廣去作解釋,要從哪一個層級去看,可以從外型構造、細胞層級、分子層級等去說明。 我們如何給「藻類」定義,其實是很難用一個很狹隘的方式來定義,然而我們怎麼定義植物,就是可行光合作用產氧且在陸上生存的大型生物,那動物就是能動能跳的大型生物。藻類要界定為何生物,無法簡單的去定義。它可以包括很多種不一樣的類群,這個生物類型有你用肉眼沒辦法看到的單細胞類型,或是你可以從肉眼可看得到的單細胞或多細胞類型,有的甚至可以長到十幾公尺那麼長的,就像巨藻、昆布等都被認為是藻類;連原核生物的藍綠菌,也被認定是藻類。昆布就是你吃的海帶,講昆布可能有些人聽不懂,但是講海帶你就知道了(昆布是海帶的日文漢字名稱)。當你吃海帶時,你看到的海帶都是已經變成一卷一卷或打成一結一結,這些海帶卷都可以叫做是藻類的食品。 藻類這群生物被歸類在原核生物及真核生物中,在原核生物裡面的是藍綠菌(藻),其餘藻類如綠藻、褐藻、紅藻…等都是屬於真核生物。所以,到底藻類是什麼?其實很難去定義它是什麼,我們可以這樣描述,除了陸地植物外,一切能行產氧光合作用,也就是它可以行光合作用,也可以產生氧氣,而且它生長在潮溼的環境裡面或是水域環境中的原核與真核生物,都可被認為是「藻類」。所以藻類不僅像植物可以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而且有些像動物也會動!有些藻類甚至會攝食其他微生物為生。 為何要了解「藻類」? 我們爲什麼要去了解藻類呢? 為什麼要去認識它?藻類包含各式各樣不同類群的生物,它是一群多樣性很高的生物,在各種的生態環境裡面都可以看得到它。它跟我們的生活非常密切,當然一定要去了解它。有些藻類可以當作人類的食物,可以當作動物飼料;假設大量生長產生毒性也會危害人體健康,也會影響整個生態的聚結構,或影響生物圈一些重要化學元素的循環或也可以做為醫藥開發的材料。現在,它在全世界是一個最夯的生物之一,可以當做碳捕捉或是碳封存(CCS)的主角。以目前來講,其實藻類為什麼是一個很夯的主角,因為它可以行光合作用將水體中二氧化碳吸收,當作它的營養份利用,而把它固定在藻體中,一般來說可叫做碳捕捉或是碳封存(CCS),這些真的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所以我們才需要去對它多做了解。。 藻類在你的印象中是什麼?海草、海帶、地衣、海苔…這些是藻類嗎?地衣是真菌跟藻類的共生體,其裡面最主要的藻類是綠藻。首先,小時候大人會說讓你走路跌倒的青苔,滑滑的是什麼?就是當在鄉下地方,走在青苔上會被滑到(閩南語的青苔),所以以前有人會講,青苔就是藻類啊!但是字面上來看是青色的苔蘚,其實真正是混雜有藻類及苔癬;裡面最主要是什麼藻類,就是藍綠藻。藍綠藻為什麼會很滑?因爲它外面被有膠質,所以才會很滑。再來,有吃過藻片嗎?藻片來自小小的藻,它是健康食品,很推薦大家都來吃,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有藍藻片及綠藻片。臺灣生產的品質就很優,不需要買國外進口的。當這些藻類在水裡面,生長過度的話會成為「藻華」,也是變為有害的而且會變成污染海域的元兇。有時看到水域的顏色,由顏色看起來水域裡面就是怪怪的,這因為水域發生優養化現象,其中營養鹽過多導致藻類大量的生長,科學跡家把它叫做「藻華」。而且它也是地球上碳捕捉、碳封存的大功臣。再找一找,河中有藻,池中有藻,哪裏沒有藻?所以說到處都有藻。小黑蚊(臺灣鋏蠓,俗稱小黑蚊、黑微仔、雨微仔、烏微仔、小金剛)跟藻類又有何關係?小黑蚊幼蟲哪裏找?試著先找「藻」,因爲小黑紋的幼蟲是吃藻類的,小黑蚊的幼蟲喜歡吃那種藻,它最喜歡吃的是藍綠藻,其他藻類如小球藻也會吃。臺灣本島有19縣市發現有小黑蚊,靠近中央山脈的臺中、彰化、南投、嘉義、台南等鄉鎮密度很高,還有在花蓮的密度也很高。前面所提到的,大家的印象如何,藻類對人類有好處也有壞處,這也是我們需要去了解,重視的課題。 藻類的多樣性 圖1. 石頭有毛狀物很像石頭長毛 有看過石頭上面長毛嗎(圖1)?這毛狀物是什麼?真菌的菌絲?會是藻類嗎?圖1中石頭上面有長長的白髮絲,這是海藻中綠藻的傘藻(圖2)所遺留下來具石灰質的長柄。其頂部有一個綠色小雨傘,等到完全成熟釋出配子後,植株枯死傘部會脫落,具石灰質的長柄仍固著在基質上,就好像石頭長白髮一般。其實是藻類沒有錯,這是綠藻的傘藻。當在海裡潛水時,有時會看到在海中礁石上的馬尾藻(圖3),好像陸地上的植物所形成的森林一樣,它是在臺灣可以看到屬於比較大型的海藻之一,在臺灣南部的恆春半島每年春天時可看到海平面漂浮褐色一大片的馬尾藻。 圖2. 石頭上面的毛狀物,是傘藻掉了傘狀部所遺留下來長柄。 圖3. 馬尾藻生長在海中的礁石上好像海中森林。 圖4中圓柱狀或塊狀是珊瑚礁嗎?這是在臺灣恆春鎮風吹沙海邊的疊層石,比較有名的例子是在澳洲鯊魚灣的現代疊層石,為「活化石」的重要代表。疊層石是藻類所造成、所堆積出來的。主要由藍綠藻及其他藻類以生長發育、誘捕鈣化顆粒、黏結作用等循環方式所形成的生物沉積構造,在風吹沙的疊層石其生長的鹽度大約在17 psu,而鯊魚灣的疊層石是生長在比較高鹽的環境。 圖5中的生物是海綿嗎?怎麼判斷不是海綿,因為海綿可以吸收水;這真的不是海綿,它是一種海藻的紅藻叫做角網藻(圖5)。它是與海綿共生,質地如海綿,表面有許多圓形孔。圖6中的是石頭嗎?有點像蘑菇哦!這是無節珊瑚藻或稱為殼狀珊瑚藻,像球狀有時會叫作紅球藻;它是由包覆型具鈣質的殼狀珊瑚紅藻夾雜其他生物及砂泥碎屑,層層包裹一碎屑核心生長所形成。大家假如稍微關心一下在桃園縣的藻礁,就是這種無節珊瑚藻所形成的藻礁,所以不是石頭喔。圖7中的生物是珊瑚嗎?有一點點像,這種藻類叫做麒麟菜(圖7),在此圖中旁邊用紅色圈起來的才是珊瑚。所以長的樣子很像珊瑚,用紅色圈起來的是軸孔珊瑚(鹿角珊瑚)。 藻類這一群具多樣性形態及複雜演化史的生物,藻體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能漂浮、游動在水體中到固著在基質(岩石、其他藻類…)上生長,從原核生物的藍綠菌(藻)到真核生物的微藻、肉眼可見的大型藻。它可生長在各種的棲地環境,包含潮濕的土壤、樹幹、岩石、溫泉、淡水和海水等。根據藻類生長的環境,可以區分為淡水藻或海藻。淡水藻一般而言以微藻為大宗,大型藻類以海藻為主,最主要有綠藻、褐藻、紅藻及藍綠藻。 藻類的藻體形態多樣性很高,有很多種類需要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到的稱為微藻,有些藻體可以用人的肉眼看見,稱為大型藻。微藻可分為被動漂浮在水體、具有鞭毛能夠主動游動、固著在基質表面。被動漂浮在水體有單細胞微藻如小球藻、絲狀浮游藻如螺旋藻、節螺藻、群體浮游微藻如微囊藻、平裂藻、柵藻。具有鞭毛能夠主動游動微藻如鱗孔藻、渦鞭毛藻、多甲藻;固著在基質表面的固著微藻如矽藻的菱形藻。海洋大型藻包含由群體膠結成肉眼可見的藍綠藻如膠鬚藻、海雹菜、及各種的底棲固著海藻如馬尾藻、傘藻、網地藻等。 圖4. 臺灣恆春地區風吹沙餡生疊層石 圖5. 與海綿共生的角網藻 圖6. 像球狀的殼狀珊瑚藻,為藻礁的主要組成。 圖7. 像軸孔珊瑚的麒麟菜,在左邊用紅色圈起來的是珊瑚。 藻類會運動嗎? 圖8. 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絲狀藍綠藻會作滑行運動。 圖9. 地衣為藻類與真菌類共同生活在一起。 藻類會運動嗎?有哪些藻類會運動?它作什麼樣的運動?會不會跑步,跟着水漂算不算運動,會游泳嗎?藍綠藻(圖8)能做什麼運動?攀爬?把圖橫放看起來就不叫攀爬,這叫什麼運動?它是在做滑行。雖然可以在顯微鏡下看起來動的很快,但那是在作滑行的運動! 有些藍綠藻像顫藻,除了會作滑行的運動外,也會做顫動的運動。另外,也可以在顯微鏡下看到矽藻在動,不是隨著玻片中的水流在漂動。它長的形態像我們以前的鉛筆盒一樣有上、下蓋,它就是利用上、下蓋的一點壓縮把水噴走,讓藻體作滑行的運動。 扁裸藻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它跑的很快,它作什麼運動--游泳運動嗎?爲什麼會游動?因為它使用鞭毛來游動,所以它是作鞭毛運動。眼蟲(裸藻)是作什麼運動?滑行?游動?怎麼樣游動,轉圈圈的運動。其實眼蟲(裸藻)具有鞭毛是作鞭毛的運動,另外,它還會作什麼運動?大家有機會可以仔細觀察一下,它會把藻體往前縮,然後再往前推進的伸縮運動,或者叫作變形運動。當你在顯微鏡下觀察的時候,眼蟲會因顯微鏡的光線太強,它就不動了而且會變成一顆圓球狀很難認出它,不過可以由它具有一個感光的紅色眼點來確認它是眼蟲。甲藻因爲外殼由許多殼片狀組成並具有兩根鞭毛,有時候會稱甲藻為渦邊毛藻或是雙邊毛藻。它的兩根鞭毛一根是纏繞在腰部的,另一根是往後面的,所以它是作鞭毛運動。 藻類有哪些會運動?如藍綠藻、矽藻、裸藻、甲藻等;它們作哪些運動?如滑行、顫動、鞭毛、伸縮變形等運動方式。藍綠藻可以作顫動或是滑行,矽藻是作滑行,裸藻作鞭毛或是伸縮變形運動,甲藻是作鞭毛運動。 哪裡有藻類? 在哪裡可以發現藻類的蹤跡?想得到的地方,都有它的蹤跡。藻類的分佈很廣,無所不在,任何潮濕有水的環境(包括陸上、水池和海中都有它們存在)、樹幹、牆壁和岩石上、動、植物身上、土壤中、冰山、沙漠、溫泉、雪地都有藻類的生長,在空中和雲中亦有藻類的存在。還會與其它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如地衣(藻類與真菌類) (圖9)、滿江紅(藻類與蕨類)(圖10)、珊瑚與共生藻等。 藻類遍佈的環境不管是溪流、湖泊、池塘、水壩裡面都有,交通號誌「危險」也有藻類(圖11),爲什麼危險號誌有藻類,上面綠綠的顏色就是藻類。有時石頭上面整遍綠綠的都是藻類(圖12),河口地方泥沙上面綠綠的也是有藻類(眼蟲) (圖13);它是喜歡在這樣的環境,在石頭上或危險號誌上的藻類,在這些基質上的藻類絕大部分都是小球藻,因為小球藻比較能在耐乾旱的環境生長。 圖10. 滿江紅為藻類與蕨類共同生活在一起。 圖11. 在交通標誌上綠綠的是藻類。 圖12. 石壁上整片綠綠的是藻類。 前一陣子報導在法國阿爾卑斯山區,潔白的雪地上發現血跡斑斑的紅色,讓人以為是發生意外事件所遺留下來。其實是一種生長在高海拔的綠藻過度繁殖所形成,它們為了避免陽光照射傷害,雖然天生綠色,但會自我保護累積紅色素包覆藻體。在臺灣溫泉裡面我們也採集到藻類,譬如在北投地區的溪流中採集到溫泉紅藻,它最適生長的溫度在45 ºC、酸鹼值為3-5;在泰安地區的溪流中採集到溫泉藍綠藻,它最適生長的溫度為55 ºC。在空氣中有藻類嗎?有沒有辦法去證明空氣中有藻類,不要拿一個浮游生物網在空氣中撈,這是沒有辦法撈到的?可以嘗試拿幾個器皿,裝一些滅過菌的水,然後把它放在室外各個地方,當放了1-2個星期後,水漸漸就有綠綠的顏色,再把水拿去顯微鏡下鏡檢,就有機會觀察到由空氣中沉降到容器中的藻類。 藻類還可以跟其他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與動物共同生活的,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珊瑚與藻類共生,蟲黃藻共生在珊瑚裡面,藻類會行光合作用產生一些營養的物質提供給珊瑚使用,珊瑚提供一些代謝物質給藻類使用。另外,硨磲貝也是有藻類共同生活,可以看到圖14中硨磲貝的外套膜跑出來享受日光浴行光合作用,爲什麼硨磲貝會有這些顏色,就是因爲它裡面住有共生的藻類,叫做蟲黃藻。與植物共同生活的,譬如藻類與真菌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地衣。滿江紅也是藻類與植物共同生活,它是哪一種植物跟哪一種藻類共生,是蕨類跟藍綠藻(魚腥藻)共生。 圖13. 河口泥沙上綠綠的藻類是裸藻。 圖14. 硨磲貝外套膜具有蟲黃藻。 藻類與人類的關係 圖15. 使用保鮮盒、碳布、質子交換膜、銅線及藻類等組裝成的藻類電池。 藻類跟人類有什麼關係?就實用性而言,想的到的都有跟它有關聯,簡單的把它歸類在食、衣、住、行、育、樂等六方面,只要想得到的都有相關。在「食」方面,可以跟健康食品、藥品、飼料、肥料有關,它是一個高營養、高纖、低脂的食品,而且有抗炎、抗氧化、抗癌、抗高血脂的作用,所以吃藻類有這麼多的好處。爲什麼跟「住」有關係,就是海菜粉跟住有關係,為什麼在建屋子粘瓷磚的時候,師傅會在水泥裡面拌入一定比例海菜粉,爲什麼要混入海菜粉,其用意是什麼?就是要增加其黏著性,好讓磁磚可以牢牢地黏在牆壁上。「衣」方面就是利用海藻纖維製作成具健康紡織品,因為海藻纖含有礦物質及維他命,能促使皮膚具有健康保健作用,保護皮膚免於外在環境的傷害。「育」方面就是可以作洋菜平板,運用在微生物實驗上;可以製作成藻類電池(圖15),讓學生學習探究與實作的課程;藻類可以當作環境的生物指標,化石藻類可以用運用在古環境氣候變遷等研究,前面提到的就是運用在教育研究上。「樂」方面就是將藻膠添加運用在生活用品上,譬如化妝品中常常會添加藻膠成分,以增加化妝品的保濕、美白效果。爲什麼跟「行」有關係,因爲藻類可以生產一些生殖柴油、生殖酒精或是甲烷、氫氣,可以在一些交通工具上使用,這都是息息相關。以下分別來介紹一些重要的角色: 石花菜 當去到臺灣東北角時,常常會聽到「石花、石花」的叫賣聲,「石花冰」就是用紅藻的石花菜去熬煮出來的膠質,讓它結凍後就可以吃了。石花菜一般從海中採起來後會將其平舖在水泥地上讓其曬乾,一方面要在曬的過程中灑上淡水,讓它的顏色由紅褐色漸漸變成白色。假如只是將它撒在水泥地上,它的顏色是不會褪掉,所以在曝曬過程中,加減要灑一點淡水,讓它的顏色可以慢慢的褪掉變成白色,再把它收集起來備用。石花菜也可以製成麵條,麵條裡面有石花菜添加石蓴製成,或是石花菜添加海木耳製成麵條;另外,還有用螺旋藻去作成的麵條,都非常好吃、有營養!有機會可以去便利商店買回去品嚐。 裙帶菜、馬尾藻 裙帶菜就是一般在餐廳裡面,常常會吃到的海帶芽作成的湯,在餐廳裡面看到的都是大鍋湯。進口進來的品項有鹽漬海帶芽、海帶芽乾品 ,假如能在臺灣種植成功,食用新鮮的是非常美味。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已故 江永棉教授曾經在臺灣東北角大香蘭的台北縣種苗繁殖中心,嘗試培養裙帶菜成功,藻體可達70公分以上(圖16)。馬尾藻在恆春地區,以前居民會採集後用大布袋去裝,賣給藥商當作降血壓藥物的原料。羊棲菜馬尾藻(圖17)可以當藥物也可以直接吃,在臺灣都有記錄,這麼多年以來一直都沒有採到過,結果去金門採集時才看到。 裙帶菜、馬尾藻 裙帶菜就是一般在餐廳裡面,常常會吃到的海帶芽作成的湯,在餐廳裡面看到的都是大鍋湯。進口進來的品項有鹽漬海帶芽、海帶芽乾品 ,假如能在臺灣種植成功,食用新鮮的是非常美味。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已故 江永棉教授曾經在臺灣東北角大香蘭的台北縣種苗繁殖中心,嘗試培養裙帶菜成功,藻體可達70公分以上(圖16)。馬尾藻在恆春地區,以前居民會採集後用大布袋去裝,賣給藥商當作降血壓藥物的原料。羊棲菜馬尾藻(圖17)可以當藥物也可以直接吃,在臺灣都有記錄,這麼多年以來一直都沒有採到過,結果去金門採集時才看到。 圖16. 在臺灣培養成功的裙帶菜。 圖17. 羊棲菜馬尾藻可當食用、藥用。 紫菜 大家喜歡吃的「海苔片」是用什麼海藻作成的,海苔片就是由紅藻的紫菜製作而成。譬如,在澎湖縣的姑婆嶼就有野生的紫菜,生長在飛沫帶到潮間帶上部礁石上。不是在那裡有長紫菜,你就可以隨興上去採紫菜,它是屬於澎湖縣白沙鄉的社區團體所管理,每年當可以採收紫菜時,每一家只能登記一位壯丁或兩位壯丁搭船一起前往姑婆嶼採野生紫菜。他們規定只能拿著你的畚箕或塑膠網袋,不能使用任何的採集工具只能用手採;然後,當船抵達那邊上岸後,會敲鐘~鏘~鏘聲響就開始採,時間30分鐘到了,再次敲鐘~鏘~鏘聲響通通要上船返回。假如有機會從小琉球搭船回東港時,可以前去碼頭附近禮品店逛逛,那邊商店架上有賣乾紫菜。大家可以看看,大陸生產的紫菜是圓圓的包裝,還是方方的包裝。臺灣生產的包裝又如何? 留給大家去探索一下,建議也可以去澎湖或或宜蘭去探索一下,看看結果是如何?。 龍鬚菜 這裡要談到的不是高等植物的龍鬚菜哦!是在臺灣養殖紅藻的龍鬚菜,現在除了把它用來當做萃取洋菜的原料、作洋菜凍,也可以當做九孔的飼料。這邊有一個很好玩的實驗,當用石蓴去餵九孔一段時間,它的外殼會變綠綠的顏色,用龍鬚菜去養它一段期間,它的外殼就會變成粉紅的顏色。在日本或是韓國,他們養鮑魚時很少用龍鬚菜的,他們是用褐藻的群帶菜來餵食,它很喜歡吃,外殼就會變成褐色的顏色,這是很有趣的現象。另外,龍鬚菜可以用炒的也可以用涼拌的,其實也是還蠻好吃的。 雨來菇 雨來菇名字的由來?在野外,當下雨過後它特別會長,但是在這邊要介紹是用人工養殖的。首先在地上鋪小石頭,然後把分成小塊的雨來菇當做種苗撒撥下去,平均分佈在地上小石頭上,然後定時噴水它就可以生長。一段時間後,就可以看到長得滿滿。雨來菇一般會如何料理,通常是炒蛋,也有作成雨來菇水餃,真是人間美味。有機會去屏東縣牡丹鄉時,吃了以後就會愛上它。 海葡萄;綠色魚子醬 最近很夯的一種海藻叫做海葡萄,有人聲稱為綠色的魚子醬。在菲律賓市場可以看到賣這一種綠藻的蕨藻,就是海葡萄。其實,在臺灣的東港水試分所、澎湖科技大學、海洋大學都有養殖。一般來說,都是以沙拉的方式食用,在澎湖的海產店菜單發現比較特別烹煮方式,竟然是以炒蛋的方式料理,炒蛋過程要拿捏好,要讓顧客吃起來還有啵啵啵的感覺,好像在吃魚卵一樣,會有這樣脆脆的感覺,才是真正的吃到綠色魚子醬。 藻類啤酒、昆蟲防治、肥料 藻類啤酒好不好喝?綠色飲料,綠綠的好看好喝,有廠商弄成藍色的,加料後藻類變色還有果香熱銷千瓶。其實冰淇淋裡面也有添加藻類的原料進去,或者是牙膏、油漆、染髮劑等都有添加藻類原料。矽藻土可以應用在昆蟲防治上面,爲什麼可以運用在昆蟲防治,最主要是因爲它有不同形態,都是小小顆、有些針刺狀,當撒下矽藻土後昆蟲幼蟲爬行過去的時候,就會被他刺穿,幼蟲的體液跑出來可能就會死掉囉。當做肥料,可以將海藻作成液體肥料,非常好用且營養非常好;並可以把鈣化藻類當做土壤改良劑。 生質柴油 可以利用微藻去生產生質柴油,譬如小球藻、柵藻、葡萄球藻、矽藻等,科學家利用圓形的或是用立起來管狀的或是塑膠袋進行大量培養。要收成前,還要進行不同的逆境處理,讓它可以累積油脂,才可以去做萃取生質柴油。 藻類電池 藻類還可以作成藻類電池來發電,之前在推廣節能減碳教育時,使用保鮮盒、碳布、質子通透膜、銅線、不同藻類等組裝成藻類電池(圖15),就可以量測到電壓、電流。藻類電池真的會產生電嗎?這個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而且可以稱為「活的太陽能電池」,以這樣的裝置測量到的電壓至少可以達1.45伏特(V),比較不足的就是他的電流,只能量測到5.6豪安培(mÅ)。但是,建議可以改善每一個環節,以提昇它產電能量。在國外的網站,用一個簡單容器,將藻類培養在裡面然後接上開關,打開開關燈泡就會亮了。值得大家去試試看! 藻來吃二氧化碳,幫忙碳捕捉及碳封存 目前全世界正在推動淨零排碳,全世界的科學家都希望可以把煙窗裡面的二氧化碳捕捉下來,他們發展一個用水洗的過程把它抓下來,抓下來以後再把它變成小蘇打。然後,再把小蘇打當作藻類的碳源添加在藻類養殖池進行藻類培養,並進行碳的再利用。之後,養殖的水就可以回收,再繼續使用在煙囪的二氧化碳水洗過程。然後,將藻類收集起來,這整個過程就可以說是碳封存,因爲我們是利用藻類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過程。用藻類來發展碳捕捉及碳封存有三個優勢,第一煙道裡面氣體的溫度高,需要克服,第二煙道氣體中二氧化碳濃度高,第三可以使用光反應器培養藻類,這是藻類最佔優勢的地方。另外,可以先在實驗室使用一公升藻管培養再移至20公升的桶子培養,再接續放大至一公噸桶槽,再由一噸的再放大到四公噸桶槽,再放到大 20公噸桶槽。培養過程中是以旋轉式帶動水體而非通氣式,培養當中小蘇打專為藻類提供碳源,而不會因通氣將二氧化碳輕易的送回大氣中,所以當要計算碳濃度或碳稅的時候,這就是藻類的優勢。 藻類會造成人們那些不舒適的感覺? 藻類會造成人們有哪些不舒服的感覺,最直接是關於民生飲用水安全的問題,臺灣有一種很常見的藍綠藻,叫做微囊藻,當在水庫裡面受到營養鹽汙染大量發生時,會有一些噁心的味道,並產生一種含有神經性的毒素,所以才會很麻煩的。什麼叫優養化,就是水體裡面營養份太多了;當水體優養化會造成藻類大量的繁殖生長,叫做水華或者是藻華;當在海邊看到紅色一大片的藻華,又叫做赤潮(紅潮)。所以,當優養化形成後會造成水域環境惡化、水華發生(藍綠藻、甲藻)、水質發臭、水中生物死亡等不良影響。當看到魚翻肚死掉,是缺氧造成的嗎?藻類生長那麼多,而且藻類會行光合作用會產生氧氣,怎麼會缺氧。爲什麼會造成水中生物死亡,最主要是藻類大量繁生以後,也會大量死亡並沉降到底層去,而經細菌分解就把大量氧氣也消耗光了,就會造成水體缺氧,魚才會死掉翻肚。前面提到的是微藻藻華,接下來是大型藻類在海邊大量生長造成綠潮的藻華,例如2009年青島地區受大風和潮流影響,從黃海中部漂移而來的滸苔(綠藻)綠潮在山東威海、煙臺和青島沿海登陸,當地居民、遊客及水中動物的活動受到影響或危害。在地中海有大量綠藻的蕨藻繁生,會造成船的船槳卡住,變得無法動彈,對人類的影響是很大。 另外,在臺灣比較有名的一個例子,就是西施舌(貝)中毒事件。民國75年,屏東縣發生因食用西施舌(貝)中毒事件,近50人就醫治療,其中2人不治死亡(西施舌事件)。中毒主要症狀包括嘔吐、腹瀉、噁心、冒冷汗、發燒、虛脫、甚至死亡等症狀。其原因是,西施舌最主要以什麼為食物,是用濾食的方式食用藻類。它濾食藻類沒事,爲什麼人們吃西施舌會有中毒現象。這有一點像生物累積放大效用,譬如,每隻西施貝它可能濾食10隻有毒的藻類(渦鞭毛藻),對它不會產生毒性影響,當人們吃了10隻西施貝就累積100隻有毒藻類,是不是會把毒素累積在人們體內,就可能較有機會中毒。另外,由於恆春的南灣地區家庭廢水往該處海灣排放,導致營養鹽大量輸入,使得該區的松藻大量繁殖,並大面積覆蓋生長在該處的珊瑚,導致珊瑚的共生藻死掉了,共生藻死掉珊瑚就死亡了。 藻類的研究 有關於藻類的研究,在2001年國際古環境變遷研究(IMAGES)使用法國科學探測船Marion Dufresne (瑪麗安·杜帆妮號),在IMAGES 2001航次的岩芯探取工作從澳洲上船一路往北前行,到臺灣再到日本,繼續往北到鄂霍次克海,再折回日本上岸。整個行程兩個月,在行程中就進行岩芯的採集,我就是依據岩芯裡面的化石矽藻類群,根據這些矽藻所代表的生態意義,譬如暖水種類、冷水種類、偏酸、鹼種類、有機物汙染種類、乾淨水域種類的豐富度變化趨勢,再套入科學家所訂出的年代,並與其他參數比對,藉以推估古環境變遷的研究。 有哪些藻類是會造礁的,就是一些細胞壁具有碳酸鈣成分的藻類,比如紅藻的珊瑚藻類或是綠藻的仙掌藻,這兩種造礁藻類的碳酸鈣結構是不同的,前者比較硬屬於三方或六方晶系的方解石,後者為斜方晶系的霰石。臺灣藻礁最著名的藻礁在桃園的藻礁,全省很多地方都有,在臺灣南部恆春地區也有。其中,在桃園觀音藻礁最年輕的年代也有6,000多年,但是有一些也有上萬年的歷史。 臺灣恆春地區風吹沙的疊層石,有現生的、有化石的,不管現生的或化石的都會呈現一層一層的,這個地方的疊層石研究發現,裡面的生物組成有絲狀的藍綠藻、球狀的藍綠藻、矽藻、綠藻、裸藻等。 藻類的養殖 常見的淡水藻類養殖有螺旋藻、小球藻、柵藻、衣藻、葡萄球藻,臺灣以螺旋藻及小球藻為大宗,所以市面上這兩種藻片較為人們所食用。在臺灣常見的海藻養殖有紫菜、龍鬚菜、裙帶菜、馬尾藻、石蓴、礁膜、海木耳、海葡萄。臺灣的龍鬚菜養殖在全世界非常有名氣,它的養殖區域最主要在臺灣南部、雲林口湖鄉,在臺灣是用魚塭式的養殖,這種魚塭式的養殖是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已故 江永棉教授開發指導漁民養殖,全世界馳名。這種養殖方式除有龍鬚菜收成外,尚有魚、蝦、螃蟹的收成。當從池子收成龍鬚菜後,把它鋪在岸邊水泥地曬乾,就是要送到洋菜工廠去來萃取洋菜的;假如裝成一包一包的,就是要運送到九孔養殖池當做飼料用。臺灣近幾年來九孔養殖的方式也改變,利用以前的養蝦池,讓它變成住公寓方式一籃一籃的,在餵食的時候使用機器將公寓的籃子拉上來,再將小門打開餵食龍鬚菜,就好像住公寓一樣。裙帶菜養殖,在臺灣、金門、馬祖都有養殖,現在金門、馬祖大部分都跟大陸買苗繩來進行養殖;但是,臺灣最主要還是仰賴進口。有關海木耳、海葡萄的養殖,在東港水試分所、澎湖科技大學、海洋大學均有小規模養殖。 總歸一句話,藻類您認識多少,它的用途非常多、附加價值高,跟人類的生活真的是息息相關,希望大家藉由本篇的介紹能對藻類有進一步的了解後,一定要再付出更多的關心在藻類上面。 王瑋龍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 本文引用格式:王瑋龍(2023)。你藻類了嗎?。科學研習,62(2),12-20。

蛙類鳴叫多樣性與腹斑蛙的聲音溝通

蛙類鳴叫多樣性與腹斑蛙的聲音溝通

文/莊銘豐 前言 在夏天夜裡,特別是雨後,不管在山區或平地、樹林或公園,總能聽到青蛙的鳴叫聲,有時此起彼落,有時聽起來又像是在吵架。你們知道青蛙發出鳴叫的目的嗎?此外青蛙可不只有一種叫聲,而且也包含許多其他的功能,就像我們肚子餓時會找爸爸媽媽,談戀愛時會情話綿綿,青蛙也有屬於牠們自己的溝通方式。 以鳴叫來進行溝通 動物可以透過許多不同的媒介來溝通或傳遞訊息,像是視覺、聽覺、嗅覺、以及電感應等。利用視覺溝通的動物可以展示體色或是舞蹈等行為來與同類溝通,而有些動物如蠑螈或螞蟻等則採用化學訊號來與同類互動,甚至有些動物還能夠感受到外界的生物電流變化來與其他個體聯絡,像是電鰻以及鯊魚。聲音訊號也是一種許多動物常用的溝通方式,特別是鳥類、哺乳類、蛙類及昆蟲這幾個類群都有不少種類是主要以聲音訊號來溝通。 聲音訊號在傳遞上有一些特別的性質,使它成為一種特別的溝通訊號。首先聲音的傳遞方向是由一個發聲點往四面八方傳遞,並且可以在障礙物間的空隙傳遞,不像光線只能直線前進。加上聲波不管在水中或空氣中都能輕易傳遞到遠方,因此成為一種相當有效率的溝通方式。在生物聲學的研究方面,根據克羅法則(Krogh’s rule):在每個研究領域中都會有幾個特別合適的材料,可以很有效地來探討特別的主題。而青蛙就是一個很好的材料用來研究動物的鳴叫溝通,不僅有很明顯的叫聲,而且鳴叫聲比起鳥類來說並不會有太複雜的曲目,通常是單調的幾種鳴叫類型。然後還有一點很重要,使蛙類成為研究動物聲學的好對象,就是青蛙通常會在定點或是小範圍裏面鳴叫,比較不會有生態學家一邊錄音還要一邊追著動物跑的窘境。 在進入後續主題之前,要先跟大家介紹聲音溝通的系統。訊號的溝通會有一個發訊者,還有一個接受者,在大自然裡發訊者對接受者其實是一個行為的操控,也就是想要操控另外一方去做特定的事。像是雄蛙在叫時牠是不是想要母青蛙聽到求偶的叫聲後來找牠?這就是行為的控制。而同時這個叫聲也會阻止其他雄蛙接近,也是行為的控制,因此在自然界中的溝通也是為了要操控他人。但同時發訊者發出訊號時,訊號接受者也在評估發訊者,像是雌蛙就可以透過聲音訊號,例如音量或是頻率,來評估理想的交配對象。聲音可以是很誠實的訊號用來代表身體狀況,例如有些青蛙的聲音頻率比較高、有些比較低,這是先天上的限制,例如發聲結構要夠大才能發出低沉的叫聲,反之亦然。 圖1. 青蛙是一群高度依賴聲音來溝通的類群,雄蛙通常具有發達的鳴囊能夠發出響亮的鳴叫聲,主要用來吸引配偶,同時也具有維持雄性之間距離的功能。[作者拍攝] 蛙類的求偶策略 青蛙在求偶時也會有他們自己的策略,主要有三大類,但這三大類不一定互相衝突,例如黑眶蟾蜍在繁殖季剛開始的時候會相當集中地出現,並採取比較像擒抱競爭的求偶策略,但是到繁殖季中後期則比較像是以鳴叫吸引雌蛙前來交配的合唱求偶。 一、擒抱競爭 擒抱競爭意思就是看誰先抱到雌蛙,所以沒有所謂的誰先追誰,誰先下手就贏了,是不是很簡單?其實並不簡單,因為其他雄蛙還是可以搶奪交配權,所以這時候就會有很多隻雄蛙的搶著抱著一隻雌蛙的狀況。 二、合唱求偶 「合唱求偶」,我們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有一堆公青蛙在原地唱歌,有母青蛙來時公青蛙不會去打擾,是母的來找公青蛙,這就叫做合唱求偶競爭。 三、資源捍衛 資源捍衛比較像是前兩個方法的綜合版,雄蛙透過競爭生殖資源間接地競爭與雌蛙的交配權。由於青蛙卵是產在水中的,且適合產卵點的孵化率就會高,所以雄蛙會先佔據好的地點,這就是「資源競爭」,雌蛙過來時會去挑選這個地方好不好,並選擇和這隻成功佔據領地的雄蛙交配。 青蛙不同的鳴叫類型與功能 同一種青蛙可能會發出一種以上的不同叫聲,大致上蛙類的鳴叫聲可分成功能歸納成三個大項目,包含繁殖、激進、以及防禦(表1),繁殖以及激進這兩類叫聲通常是由雄性所發出,但也會有特例由雌蛙發出叫聲的案例,而防禦叫聲通常是兩性都可能發出的叫聲類型。 表1. 蛙類常見的鳴叫聲功能類型(僅列出主要功能及代表性的鳴叫聲種類) 一、鳴叫聲的類型 (一)繁殖叫聲 繁殖用的叫聲有宣告叫聲、求偶叫聲、抱接叫聲、釋放叫聲等。宣告叫聲是最常聽到的鳴叫聲種類,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要跟大家宣告它的位置在哪裡!主要功能是用來吸引配偶,同時也具有向其他同種競爭個體宣示自己位置用來保持距離的功能。當雌蛙受吸引靠近雄蛙且被雄蛙察覺時,雄蛙會改叫比較輕柔的求偶叫聲,讓雌蛙持續獲得雄蛙位置並接收到牠的配對意圖。當配對抱接在一起時,雄蛙可能會持續發出抱接叫聲。另外如果雄蛙被其他雄蛙錯誤地抱上了,則會發出釋放叫聲,用來告訴對方抱錯人了,畢竟小動物包含青蛙往往有較為簡化的行為模式,像是蛙類的抱接及假交配就是一種很簡化的模式,通常只要遇見跟自己體型相當的會動的個體,通常就會先抱上去再說,畢竟雌蛙在繁殖季當中可是很搶手的。 (二)激進叫聲 雄蛙之間的競爭往往會伴隨有激進叫聲,依照衝突程度的不同,分別會有領域叫聲、遭遇叫聲、以及打鬥叫聲等。在具有領域的物種會發出領域叫聲,若有進一步衝突則提升到遭遇叫聲或打鬥叫聲,此時有可能會伴隨肢體衝突,例如扭打、推擠等打鬥的出現。另外沒有領域性的物種在與競爭對手遭遇時,便不會發出領域叫聲而是直接發出遭遇或攻擊叫聲。有人提及領域叫聲但遭遇叫聲可能是距離長短的差別(Toledo et al. 2014),並提出領域叫聲應該會比遭遇叫聲大聲,但在腹斑蛙的研究裡則被認為應該是衝突層級的差異(Chuang et al. 2016)。 (三)防禦叫聲 最後是與掠食者有關的防禦叫聲,有包含至少警告叫聲、痛苦叫聲、及警戒叫聲。警告叫聲通常是在掠食者逐漸接近時所發出的聲音,希望可以阻嚇掠食者的後續攻擊意圖,但以青蛙這種缺乏攻擊性武器的類群,發出警告叫聲往往更吸引掠食者注意。如果不幸被捉住了可能會發出痛苦叫聲,生態學推測可能是青蛙希望藉由嚇到掠食者來脫逃,或是呼叫同伴前來拯救(這點在其他動物有被證實,但兩棲類之中沒發現過),或是吸引更多掠食者聽到動靜前來,並在掠食者相互遭遇時藉亂逃脫。痛苦叫聲是為了吸引更多掠食者的假說很可能是真的,因為檢視痛苦叫聲的頻譜組成通常是包含較廣的頻寬,而不是侷限在某些頻寬給特定動物聽,使得這類的叫聲會更明顯被不同的動物聽到。最後,另外青蛙受到驚嚇時也可能發出警戒叫聲,或許有提醒同伴的功能。 二、腹斑蛙的鳴叫聲類型 一種青蛙可能有不同叫聲,但也不是所有青蛙都會擁有以上提及的叫聲類型。在過去我進行了腹斑蛙的生物聲學研究(Chuang et al. 2016),也將腹斑蛙不同的叫聲類型做分類並推測可能的功能,最後整理出腹斑蛙可能至少有六種不同功能的叫聲類型(圖2)。腹斑蛙的宣告叫聲是多音節的「給、給、給」,音節數量可以從單音節到七、八個音節,但大部分還是介於3-5個音節。腹斑蛙在雌蛙靠近時並不會改變叫聲,但似乎音量會進低,推測宣告叫聲同時也扮演著求偶叫聲的功能。當雌蛙順利找到對象並形成抱接對之後,雄蛙仍會持續鳴叫,只是聲音已經變成單音節的微弱叫聲,可能有刺激雌蛙產卵或是繼續威嚇鄰近雄性個體不要過來的功能。 圖2. 腹斑蛙的鳴叫聲類型。在我的研究中發現腹斑蛙至少有6種不一樣類型的叫聲,我並推測這些叫聲類型的潛在功能。[圖片來源:Chuang et al. 2013] 圖3. 打鬥中的腹斑蛙。腹斑蛙 雄蛙之間很常出現打鬥行為, 且打鬥中往往伴隨激烈的宣告 叫聲、領域叫聲、遭遇叫聲。 [作者拍攝] 腹斑蛙雄蛙之間對領域的競爭可以說是相當激烈的,而且有很明顯的兩種不同的激進叫聲,我將之歸納為領域叫聲以及遭遇叫聲。在雄蛙發現有其他雄蛙出現或鳴叫時,會更積極地發出宣告叫聲,或是發出短促的單音節的領域叫聲。若對方也激烈地鳴叫回應時,衝突可能會進一步升級,然後會出現一種低沉的顫音,我稱之為遭遇叫聲。雄蛙的打鬥時往往伴隨著激烈的宣告叫聲、領域叫聲、遭遇叫聲混和在一起發出的狀況,並沒有額外的打鬥叫聲。 在觀察過程中也發現腹斑蛙如果被蛇捉到了,會發出一種很奇特的聲音,很可能就是痛苦叫聲,只是在兩次案例中並沒有發現痛苦叫聲可以呼喚同類或是其他掠食者前來的情況。腹斑蛙的叫聲很多種,但也不是每個叫聲都是有主觀意識的,腹斑蛙的警戒叫聲其實比較像是青蛙在受驚嚇逃跑時的叫聲,有點像是奮力跳走時用力把空氣推出去經過聲帶所發出的聲音。從這裡我們可以發現原來一隻青蛙也能夠擁有許多不同的聲音,而且青蛙的叫聲已經是相對比較簡單的物種,在鳥類或哺乳類的鳴叫可以更加複雜且難理解。 在為不同類型叫聲做功能分類時,其實要非常的小心,一旦誤判就有可能導致不同的推論結果。像是痛苦叫聲能夠確認就是因為當我發覺到腹斑蛙有這個特別的叫聲時,是為有一隻苦主正在被蛇咬,因此確定這時候的叫聲是痛苦叫聲。 圖4. 被紅斑蛇捕抓到的腹斑蛙,同時間該個體也發生明顯與宣告叫聲或激進叫聲不一樣的的鳴叫類型。在我的研究中認為是痛苦叫聲。[作者拍攝] 腹斑蛙的聲音溝通 最後介紹兩個案例,腹斑蛙是資源捍衛策略的種類,也就是雄蛙會先佔據一個生殖場所,再來吸引雌蛙前來交配,這時候我們會很好奇雌蛙挑選對象時是去評估棲地品質的好壞,還是以鳴叫聲來評估雄蛙身體品質。另外腹斑蛙雄蛙之間對領域(潛在生殖場所)的爭奪相當激烈,雄蛙會不會認得鄰居是誰? 一、腹斑蛙的雌性選擇 雄性腹斑蛙會彼此競爭領域,也是之後產卵的地點,所以這個繁殖系統裡面預期雌蛙會去偏好高品質的生殖場所,是透過挑選領域來挑選交配對象。但在這種狀況之下雌蛙還會不會透過聲音來挑選好品質的交配對象呢?所以這個研究目的就是要看雄蛙的鳴叫聲特徵與體型、身體狀況、受精率、還有交配成功的關係。 (一)雄蛙鳴叫聲能否代表身體品質 在分析了20個聲音特徵與雄蛙的體長以及身體指數(類似BMI指數)之間的關係之後,發現的確可以透過聲音特徵來評估雄蛙的狀況,雄蛙鳴叫聲中的頻率相關特徵與體長和身體指數有顯著的相關,大致上聲音越低沉的雄蛙體型就越大且身體指數也愈高。身體愈大或是愈重對青蛙來說會是越健康(在野外很難有過胖問題,反而該擔心營養不足的問題)。所以推測雌蛙是有機會從鳴叫聲來挑選身體條件較佳的交配對象。 (二)雄蛙鳴叫聲特徵與受精率的關係 接著有一點很重要的是,雄蛙的鳴叫特徵會不會與受精率有相關。了解這個問題可以進一步地評估雌蛙是否有機會透過聲音來挑選讓子代有較高適存度的交配對象。分析的結果也是肯定的,至少有一個頻率相關的特徵以及一個時態上的鳴叫特徵是與之後的卵受精率有相關。鳴叫聲較低沉或是較長的雄蛙會有較高的卵受精率,如果雌蛙挑選這一類的雄蛙也可以獲得較高的子代適存度。 (三)雌蛙會不會透過鳴叫特徵選擇合適的交配對象? 雖然聲音特徵的分析證實了可以用鳴叫聲來評估雄蛙的身體特徵以及受精率,但雌蛙是不是會去挑選這些特徵呢?從研究結果顯示成功繁殖雄蛙的一些鳴叫特徵的確與尚未繁殖成功的有差別,包含音節長度和聲波下降期(音量衰減的階段),也就是暗示著雌蛙有可能仍透過雄蛙的鳴叫聲特徵來挑選配偶。但是有點出乎意外的,這幾個鳴叫特徵卻並非是之前找到可代表雄蛙品質的聲音特徵,同時也與受精率沒有關係,這結果與我們所預期的還是有點不一樣。 二、腹斑蛙的「鄰居-陌生人」辨識能力 在第二個探討腹斑蛙鳴叫溝通的例子是發生在雄蛙與雄蛙之間的。首先我們可以想想看,在資源捍衛系統中如果兩隻雄蛙一直在打架,你覺得過程當中有辦法求偶嗎?很難,因為會消耗彼此的時間。所以具領域的物種最後往往會發展出認得鄰居的策略,當領域界線很明確就不需要打架。這種能認得自己鄰居的能力被稱作社交辨識,也因為對鄰居的「敵意」比對陌生人低,因此也被稱為「親愛的敵人」現象。 那要怎麼去測試青蛙會不會認得牠的敵人呢?我用一個很簡單的方式,就是以喇叭播放鄰居或是陌生人的叫聲給青蛙聽。聲音播放時是慢慢從小聲變大聲,這代表有一隻個體(可能是鄰居或是完全陌生的個體)慢慢從遠方靠近。當受測試的個體發生激進叫聲,不管是領域叫聲或是遭遇叫聲,就能知道青蛙是生氣了,再去比較牠當時實際聽到的音量。結果發現播放鄰居叫聲時,青蛙開始生氣時的聲音比較大聲。這青蛙比較能夠容忍鄰居的聲音。由於我們知道在一公尺外腹斑蛙的音量大概是86.6分貝,因此我們將受測者能忍受的鄰居或陌生人叫聲的音量轉換成距離,就變成腹斑蛙雄蛙可以忍受鄰居靠近到30公分左右的距離,而陌生人若靠近到50公分以內時,雄蛙就會不開心了(圖4.)。所以證實腹斑蛙對鄰居和陌生人的容忍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腹斑蛙真的可以透過鳴叫聲來認得鄰居和陌生人的不同。 圖5. 將刺激腹斑蛙生氣時的音量轉換成距離,顯示腹斑蛙可以忍受鄰居接近到30公分左右的距離,但對陌生的個體只能靠近到大概50公分的距離。 結語 今天分享的內容,希望透過這些青蛙的鳴叫,讓你們對青蛙的世界有多一點的了解,知道這些青蛙不同的叫聲類型,以及叫聲可以透露什麼樣的心情。也透過在腹斑蛙的研究案例,讓各位初步了解青蛙的聲音溝通,後續我也會持續做更多的研究來探討青蛙鳴溝通的奧秘,也希望在演化上能得到更多的資訊。最後希望透過生物聲學的研究,讓我們對動物之間的溝通、生殖策略、以及個體互動的行為學有進一步了解,這將有助於提升年輕學子從事與行為科學相關的學習興趣以培養其及探究與實作的能力。 莊銘豐 國立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mfchuang@nchu.edu.tw 參考文獻 [1] Chuang M-F, Y-C Kam, MA Bee. 2016.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the vocal repertoire of the territorial olive frog babina adenopleura from taiwan. Bioacoustics 25: 1-18. [2] Toledo LF, IA Martins, DP Bruschi, MA Passos, C Alexandre, CF Haddad. 2014. The anuran calling repertoire in the light of social context. Acta Ethologica: 1-13. 本文引用格式:莊銘豐(2023)。蛙類鳴叫多樣性與腹斑蛙的聲音溝通。科學研習,62(2),4-11。

生物多樣性共存的農作物健康管理

生物多樣性共存的農作物健康管理

文/鄭政峯 前言 本文以人類若欲永續享受生物多樣性所帶來多元價值與成果,在兼顧糧食需求壓力下,對農作物如何進行管理,提出生物多樣性共存的農作物健康管理。基於生物多樣性的永續農業概念,在農業的管理運作上,除了有機農業特別重視的食物安全及環境保護外,尚需考慮人口增加對食物的需求、生物多樣性共存、及氣候變遷下的農業相關議題。 文中比較早期農業種植所存在的生物多樣性及後來為增加產量、為賣相、及為省人力,大量使用化學肥料、農藥、及除草劑,帶來食安及環境汙染問題,更嚴重破壞田野的生物多樣性共存平衡。這些傳統農業植株管理方式已造成嚴重的惡性循環。因而有多人提出很安全無毒的有機農業,也能漸建立生物多樣性共存,然而也容易得到病蟲害,影響收穫量,難予滿足人類的需求。 就人而言,有健康的身體就不需醫藥治療,植物靠農藥來生長就是不健康。亦即植株不健康才引來病蟲害。這與傳統的農業管理觀念不同,而提出植株健康管理新觀念。檢視影響植株健康的因素為環境條件(天候、土壤狀況)及植株生長所需的食物,即陽光、肥料、及營養元素。從化學作用平衡角度,檢視植物生長不健康的原因,提出植株引來病蟲害的新觀念,指出傳統農業惡性循環原因,提出因應改善對策。 文中提出從植株的健康來控制病蟲害,植株的健康生長,在於最基本的細胞及提供生長資源與能量的光合作用。細胞的健康在於有強韌的細胞壁,胞液就不易滲流,也不會引來病害進而蟲害。健康的植株其光合作用產生的葡萄糖能轉成蔗糖等多醣類,所吸收氮肥經代謝產生的胺基酸能轉成胜肽及蛋白質,就不會將葡萄糖及胺基酸等簡單分子傳送到根部,養活根蟲,侵害根部,造成植株萎凋致死。要有強韌的細胞壁,就需有鈣、矽及硼的連結來強化;要有高效率的光合作用,除陽光、二氧化碳、及水要充足外,葉脈要寬厚、葉綠素濃度要高及有裂解水分子的觸媒。因此植株要健康,除了氮磷鉀肥外,還需要有足夠的礦物微量元素。植株對氮的需求最理想方式為從菌體吸取蛋白質及胺基酸,土壤中的有機物也需要微生物來分解,微生物也能將礦物轉成植株代謝所需的微量元素及保護根部。因此要重建微生物生長環境,讓植入的有益微生物(如枯草桿菌)生存,並發揮其功能,及從葉面有效補充植株健康成長所需的鈣矽鎂及微量礦物元素。如此讓植體的細胞壁健康,光合作用及代謝作用正常,植株就能健康生長,增強抗病蟲害能力,免施用農藥,讓人吃得安全又健康! 對於田園除草的困擾,旱田推動草生栽培,並以鵝等除草。草的光合作用可提高土壤中有效碳來滋養微生物,可分解有機質,也能將礦物轉成微量元素。草地更能滋養多元生物,若能有水,除讓鵝嬉戲外,更能有更多元的生物平衡共存。 農友以這植株健康生長農法概念,施用於各種農作物,解決許多傳統農法產生的困惑。植株健康富含礦物質,抗極端氣候能力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增多、品質也變好,農友收入高、管理成本也大為下降,為新世代農業可行的方法。 新世代農業除必須解決農業現存食安及環保的問題外,更應顧及人口增多糧食需求、生物多樣性共存、及地球氣候變遷暨極端氣候下作物管理等問題。 為此很值得推動 ①重新建立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長環境,推動草生栽培,正確有效性地從葉面施加營養元素,來促進植株的健康生長。 ②植物健康管理搭配草生栽培,除可解決食安及農業環竟汙染問題外,亦能提供足夠高品質農產品,更能重建生物多樣性共存的平衡,達成永續環境。 ③在生物多樣性平衡環境下,健康的土壤種出健康的植株,提供健康安全的食物,讓人類健康,建立永續的世界! 生物多樣性共存的農作物健康管理 地球上的各種生物跟其他物質一樣,都處在多樣性的平衡共存狀態。生物多樣性提供人類生存所需,如糧食、醫藥、衣物、建材、及各種生活中的物質及原料等,大都由各類生物所提供,人類享受生物多樣性帶來的多元價值與成果。當生態系中的物種越多,生態系統較不會因少數物種的變動而造成環境重大的改變,也就是具較高的變動緩衝性。因此,維持生物多樣性便可維持生態系的平衡及其穩定性。然而由於人類的自私,對地球的資源予取予求,已對生態的平衡造成浩劫,這也是人類浩劫的開始,尤其是日積月累經營不當的農業,已開始遭受大自然的反撲。 以前的鄉野農村生態: 就在4-50年前,鄉野的耕地及河溝旁常有成群的白鷺鷥、稻田中或田野路旁秧雞媽媽帶著小雞群覓食、麻雀成群在成熟稻田飛翔趁機覓食、烏鶖騎在牛背上。菜圃及圍籬的爬藤花蝴蝶忙著下蛋及蜜蜂忙著採花蜜,水田及池塘溝渠青蛙跳來游去,小朋友忙著挖蚯蚓,竹竿上繫著另端綁著蚯蚓或小青蛙的棉線,上下跳動快樂地釣青蛙,也經常就釣起草尾蛇;地瓜埂及甘蔗園常可看到老鼠挖的洞,也是蛇經常駐留處,等待著老鼠回洞;傍晚成群的蜻蜓飛來飛去,捕捉成群的飛蚊。水田裡水窪地處處可見懶洋洋的田螺及青蛙蛋與孵化成的蝌蚪游來游去,小水池底藏著泥鰍及鱔魚;水溝中清澈的流水更有大肚魚和鯽魚悠哉地游來游去,溝底砂粒中摻雜有野生的蛤粒,常可見大人帶著小孩在水溝裡摸蛤仔兼洗褲。還懷念的童年鄉村生活。 隨這年紀的成長,發現農村生活的景象已大為不同,田野中已不復見孩童的歡樂,因為田野中的生態已完全改變,年輕的一代及小朋友只能從書本及銀幕上去認識大自然生態平衡下的物種。由於人類對大環境的自私心態,為經濟活動對大地過度開發與使用,致使地球暖化,使得氣候異常,從近幾年來的現象,該下雨的地方不下雨,不該下雨的地方大雨成災,大大改變了老祖先為我們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域環境。為養活快速成長的人口,在農地上過度使用化肥及農藥來提高農產食物的產量,加上除草劑的濫用,使得土壤酸化及地力退化,植被光禿禿,造成土壤流失。進而嚴重造成土壤與河流水的農藥殘留、電導度過高、及優養化等汙染問題,已嚴重影響農地及水域之生態平衡。農藥的過度使用,更造成食安問題,進而威脅人類健康及傳染病發生等問題,也造成生態物種大量減少。很顯然地,農業的傳統管理方式已對生態生物多樣性的共存造成浩劫。 在生物多樣性公約裡,特將授粉生物的保護和永續利用列為優先。人類賴以維生的食物來源多依賴著蜜蜂授粉,因而保護蜜蜂有助解決全球糧食的生產供應,消除發展中國家饑荒問題。亦可防止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生態系統的退化,實現永續發展目標。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建議每個家庭在庭園或陽台種植多樣化本地植物,在一年中不同時段開花、避免使用殺蟲劑、殺菌劑及除草劑,盡可能保護野生蜂群,以維持森林生態系統;更建議農民減少農藥的使用,盡可能使作物多樣化,在田間種植蜜源作物,建立蜜源樹籬,同時也透過訊息的宣導提高社區民眾保護蜜蜂的意識。 因應生物多樣性理念,有機農業頗受矚目及提倡,有機農業提倡作物的生長過程不用化肥、農藥、及生長調整劑等;利用輪作,以動物排遺及植物廢棄物為肥份;不用除草劑,以人工方式除草;以蟲害的天敵及微生物製劑防治蟲害,是很安全的無毒農業,及可落實生物多樣性共存的農法。然而從事有機農業經營者(尤其採自然農法者)大多會發現,農作物的收成,在量及外觀品質上常不如傳統農法所種植出來的。檢視有機農業(含自然農法)的經營,所生產的農產品是被移走為人類食物,並未回到當地土壤裡,若缺乏足夠的肥分及微量元素的補充下,植株的光合作用及衍生的相關代謝作用都將難以健全,植株將缺乏旺盛的健康長勢,容易得到病害及蟲害,致使農作物收穫量下降,將很難滿足人類生活所需。有人會舉杉林溪杜鵑森林步道的百年杜鵑樹,長年來沒另外施用化肥、也沒使用農藥及除草劑,仍依季節開花,是典型成功的有機栽培。其實這些百年杜鵑樹的成長可以說是一種準密閉的循環系統,落葉沒被移走,在地面腐化轉化成有機腐植質,有完整的微生物生態系統,微量元素等養分也沒被移走,這些成長所需的因子,就一再循環,已建立起平衡系統,在充足的陽光及水分環境下,杜鵑樹就能健康地存活。因此植株要健康地生長,除了陽光與水分外,亦需要足夠的營養元素(含微量元素)及微生物系統,即要有平衡的營養元素及微生物的作用。 人有健康的身體,就不需要醫藥治療,反觀農作物需要靠農藥才能生長收成,表示農作物植株是不健康的,亦即因植株的不健康才引來病害與蟲害,才需要靠農藥來生長。影響植株健康的因素,不外乎生長的環境條件包括天候及土壤狀況含微生物,以及植株生長所需的食物包括陽光、水份、肥份、及生長與代謝所需的營養元素。 植株的不健康所以會引來病害與蟲害,只要是不健康的組織讓病原菌有機會侵入而繁衍,以及因生長失調產生累積有昆蟲可消化的簡單物質如葡萄糖及胺基酸等簡單生化分子,而引來昆蟲。植株組織的不健康,最主要是細胞壁的薄弱,讓細胞質液外漏,使病原菌得以駐留繁衍並侵入組織,病原菌代謝發酵細胞質液的醣類等物質,產生乙醇及乳酸等物質,將吸引來昆蟲來吸食,進而再引起蟲害。 細胞壁的強韌,需要有鈣、矽、及硼跟果膠等組成分的連結來強化,才能有健康的細胞。光合作用為植株生長最主要的化學反應及能量來源,所產生的葡萄糖若未轉為大分子的蔗糖、澱粉或纖維,累積了昆蟲容易消化的小分子葡萄糖,就容易吸引來昆蟲,造成蟲害。當氣溫過高時,植株為保持水份,葉面的氣孔會變小或關閉,當氣孔關閉時,CO2沒法進入,光合作用無法進行,植株所需的能量取自蛋白質的代謝分解,產生胺基酸及氨,將引來昆蟲。植株的缺氧呼吸從葡萄糖的發酵取得能量,伴隨產生的乙醇及乳酸,也將引來昆蟲。如果施用氮肥過量,N/K比失衡,氮肥吸收後轉成的胺基酸未能轉成蛋白質將造成累積,也會吸引昆蟲,造成蟲害。昆蟲只能消化簡單的分子如葡萄糖等單醣及氨基酸,若能將他們轉成蔗糖等多醣類或蛋白質,就不是昆蟲喜歡吃的食物了。這些簡單分子的單醣或氨基酸,若傳遞至根部儲存甚或滲流出,吸引根腐病原菌來繁殖,也為根蟲的幼蟲或卵提供營養食物,造成根部受到病蟲害。光合作用產生的單醣要轉成蔗糖等多糖,吸收的氮肥所轉成的胺基酸要進一步轉成蛋白質,需要有合適的微量元素為輔酶來催化轉成。 植株要健康成長,需要提升光合作用,高效率的光合作用除要有充足的陽光、CO2及H2O外,葉脈要寬厚、葉綠素濃度要高、及裂解水分子所需的觸媒微量元素。葉脈要寬厚,需有足夠的鈣、矽、鎂、硼等元素;葉綠素濃度要高,需要有足夠的鎂、鐵、氮、及硫等元素。光合作用產生的葡萄糖要轉成蔗糖等多醣類,及氮肥經代謝作用產生的胺基酸要轉成胜肽及蛋白質,均要有其相關的微量元素作為轉化輔酶,才能完成。植株的營養成分及光合作用及代謝作用等產物的輸送傳遞是靠水的蒸散作用及滲透壓差的擴散作用,硼(B)具有強化輸送傳遞的功能。光合作用及代謝作用等產生的還原糖及胺基酸等,若輸送傳遞不流暢,造成累積,將引來吸食性的昆蟲如蚜蟲、粉蝨、木蝨、介殼蟲等、及蟎類等來吸食植物液汁。將還原糖轉成多醣類及將胺基酸轉成蛋白質,向外傳送(需要硼)不累積,可減緩這些蟲害。因此,植株要健康,除氮、磷、鉀肥外,也要有鈣、矽、鎂、硼、錳、鋅、銅、鐵、及鉬等微量元素。 植株的健康生長,更需要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土壤中的有機質須經微生物的分解成水可溶的營養成分後,才能為植株所吸收,微生物分泌物或代謝產物也可提供為植物的營養或保護作用。微生物也可將土壤中礦物質轉成植株所需的微量元素為植株吸收,促進健康生長。有些有益微生物也會在根部生成生物膜,對根部進行保護,抗阻病原菌的侵犯,促進根系的發展。然而微生物生長也需要有合適的條件,有機質是必須的要件,能調解溼度、溫度、及透氣性外,只要是能提供生長介質及養份為微生物生長,有機質也能緩和肥份及微量元素的流失及提供植株所需。因此,植株要健康,土壤中必須要有充分量的有機質。 傳統農業的問題,除了長期過度使用化學肥,降低土壤pH,鈣被溶解淋失,矽酸鹽(SiO32-) 成中性分子聚合成大分子SiO2,根難吸收。化肥也使土壤呈現高電導度,限制微生物及根系發展。為賣相好就大量噴灑農藥,使葉面及土壤中有益微生物也被減滅,失去有益微生物的功能。植株失去微生物的保護,病原菌及昆蟲的侵害將更嚴重。為節省人力,就常使用除草劑來除草,除草劑及其代謝物螯合固化了微量元素,使植株成長代謝作用所需的微量元素失去可用性。土壤缺乏有機質失去透氣性,限制微生物及根系發展。植株的生長因而不佳,就再加施肥料,繼而再使用農藥,陷入惡性循環!由於田園及水域受農藥及高電導度影響,生物難予生存。農業環境生態一再被破壞,失去生物多樣性共存的平衡,進而影響大環境的生物多樣性共存。 要生態友善的農業,必須建立植株健康生長的條件。要重建微生物生長環境,加有機物質於土壤中,使能保濕及留置肥料,讓微生物繁衍;加入有益微生物,建立微生物菌落,因枯草桿菌能生成生物膜,噴灑在植株根部可形成生物膜保護根部、噴灑在植株葉面及株條,建立微生物防衛系統。枯草桿菌的代謝物,也能促進根系的發展,根系發展健康是植株健康生長的根基。在植株葉面施肥最能快速補充植株從土壤吸收養分之不足,也是最有效補充植株健康元素的方式。利用奈米化碳酸鈣核殼結構特性的膠體,使能不需填加展著劑等助劑就能吸附在葉面,漸緩釋鈣離子,從葉面有效提供鈣矽及營養元素成分,而不致發生展著劑等助劑使用所產生副作用的缺點。奈米鈣矽能使植體細胞壁健康,營養元素成分能促使光合作用及代謝作用正常。植株健康生長,抗病蟲害能力增強,免(少)施用農藥。吃得安全又健康! 為解決農園除草的問題,水稻在田裡養鴨來除草及除去螺的困擾,旱地作物則有鋪蓋稻草或黑網布等來演掩蓋,讓草難以成長。一般而言,雜草可視為無法收成的作物,它們除可防止土壤流失及保持濕度外,也進行光合作用,提高土壤的有效有機碳,其根部亦有將土壤的礦物質轉成微量元素的功能,傳送到草枝及葉面。因而所割的草應放置於作物根部,可提供有機質、保濕、及補充微量元素。 近年來,與草共生的草生栽培常被應用於果樹的管理,溪州芭樂宋的芭樂園,以自然農法草生栽植與鵝共生,鵝為草食性家禽,養鵝來除草,鵝糞為有機肥,無除草藥劑與化肥,分享客戶食用健康又香甜的無毒芭樂!吃得心安,吃進營養,享受健康!草地更能滋養多元生物,加以鵝喜戲水,需要水塘讓它們戲水,有草有水的地方,無化肥無農藥的汙染,多元生物重回田園,自然平衡的生態因而形成,農田回復了生機,這是很典型的生物多樣性共存的農作物管理。 農友以這植株健康生長農法概念,已施用於各種農作物,如茶葉、柑橘、四季果、水梨、西瓜、芝麻、芒果、蓮霧、芭樂、長豆、小黃瓜、草莓、油柑、高麗菜、無花果、水蜜桃、樹葡萄、花卉、酪梨、水稻、葡萄、蕃茄、玉米、蔥等。發現可解決許多傳統農法所產生的困惑,如流膠病及線蟲等困惑已久的難題。植株健康富含礦物質,抗極端氣候能力提高,農產品的產量增多、品質也變好,農友收入高、管理成本也大為下降,為新世代農業可行的方法。 結語 新世代農業除必須解決農業現存食安及環保的問題外,更應顧及人口增多,對糧食的需求、生物多樣性共存、及地球氣候變遷暨極端氣候下作物管理問題等。為此很值得推動重新建立土壤中微生物的生長環境,推動草生栽培,正確有效性地從葉面施加營養元素,來促進植株的健康生長。植物健康管理搭配草生栽培,除可解決食安及農業環境汙染問題外,亦能提供足夠高品質農產品,更能重建生物多樣性共存的平衡,達成永續環境。在生物多樣性平衡環境下,健康的土壤種出健康的植株,提供健康安全的食物,讓人類健康,建立永續的世界! 在農業的永續發展上,更應建立植株健康栽培新觀念,塑造植株健康成長環境、種植出健康安全蔬果,也才能吃出健康的人類,及保存健康的環境。方能落實農委會,農藥十年量減半,食安環保必加值的綠色環保永續農業。在未來的環境,極端氣候是難予避免的,從植株的健康栽培理念及試驗結果,似乎是有機會克服極端氣候下的植株栽培。 致謝 台茂奈米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中興大學黃振文副校長及植病系黃姿碧教授團隊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梁瑩如副研究員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研究員 施昭彰 博士 彰化溪州芭樂宋song草生農園 參加試驗的諸位農友們 鄭政峯博士 國立中興大學化學系名譽教授

顯微觀察植物的花蕊

顯微觀察植物的花蕊

鄭元春 高等植物的花都有花蕊,花蕊分成雄蕊和雌蕊。雄蕊通常分為「花絲」 與「花葯」兩部分;雌蕊則往往分為 「子房」、「花柱」和「柱頭」三個部分。花絲是用來支撐花葯的,有長有短,有粗也有細,依植物種類而有不同。花葯則是產生花粉的地方,當花朵綻放一段時間後,花葯的花粉囊就會打開,釋放出數不盡的花粉,花粉靠各種 媒介,到達雌蕊的柱頭上,這種現象便 叫做「授粉」。替植物授粉的媒介有風、雨、蝴蝶、蛾類、蜜蜂及其他蜂類、螞蟻、蒼蠅、鳥類、鼠類、蝙蝠、 人類等。 伯利恆之星子房橫切面 伯利恆之星子房縱切面 伯利恆之星的雄蕊和雌蕊 伯利恆之星的花 水晶蘭子房橫切面特寫 水晶蘭的子房晶瑩剔透 水晶蘭的花藥會依靠在柱頭上 水晶蘭的花藥會橫向裂開 子房通常位於花朵的基部,以球形、橢圓球形、扁球形等為主,裡頭有顆粒狀的「胚珠」。子房就是將來發育成果實的部分,胚珠則是變成種子的東西。花柱也是有長有短,有些植物的花柱甚至短得看不見。柱頭就是花柱的頂端部分,通常會膨大或分叉,而且會長出毛茸並分泌黏液,好讓「捕捉到」的花粉不會輕易再飛走。 用肉眼觀察,我們只能看到雄蕊的長短、數目及花葯的顏色、形狀等特徵;雌蕊部分則只能辨識子房的外觀、 花柱的長短及柱頭的形狀等。這些較巨像的特徵有時並不能用來辨認血緣較接近的種類,所以用放大鏡或解剖顯微鏡來觀察花絲上的毛之有無,花葯的開裂情形、子房外圍是否有毛、柱頭上毛茸之多寡等,就成了辨別植物的重要依據,同時也可以窺見種種微小的奧秘, 整個放大、觀察的過程不僅是必要的, 也是相當有趣的。 水同木的樹幹長了許多隱花果 這棵水晶蘭花正盛開 水同木的小果實結出來了 水晶蘭的柱頭與十個花藥 水同木的蟲癭花 水同木長花柱雌花特寫

放大鏡下的植物天地

放大鏡下的植物天地

鄭元春 浸淫植物世界三十餘年,用肉眼看過的莖、葉、花、果不計其數,較顯著的特徵通常一覽無遺,看多了,也就不足為奇。但是這幾年來,拜精密放大鏡之便,隨時一鏡在手,在山巔、水湄、 密林、庭園中仔細瞧瞧肉眼看不清楚的微細部分,竟然讓我這個「老植物」也跟社區大學的學生一樣,經常一堂戶外課下來,充滿著連連的驚呼和欣喜。 舉個例來說,凡略曉植物學的人都知道,蕨類的葉背有著像蟲卵一樣的 「孢子囊群」,它們密集成堆,分布的位置和形狀、顏色等都不一樣,但是肉眼頂多就只能看到成群的孢子囊,單一 的孢子囊根本就看不清楚,因此,許多令人驚異的自然現象就在肉眼力有未逮的情況下錯失了。將蕨葉放在手掌心, 透過體溫和放大鏡燈光的熱度,甫成熟 的孢子囊竟然神奇地彈開,一個個「蟲卵彈起」的動作看在眼裡,眾人自然只有驚呼的份。此外,孢子囊群上面的覆蓋物(稱為“苞膜”或“囊群蓋”)及各式各樣的毛茸、鱗片等,也一一在放 大鏡下無所遁形,這些「前所未見」的微細特徵,經過解說之後,給人的感覺是驚異和妙趣橫生的,不信,就請你一 起來體會。 植物的各部分器官固然是肉眼可見,可是較細微的毛茸、花絲、花葯、 子房、花柱、柱頭、胚珠、菊科植物的小管狀花及蕨類、苔蘚類的孢子囊等特徵,卻經常不是肉眼就能看清楚的。過去(約三十年前)在野外觀察、研習植物時,雖然也有放大鏡可資利用,但多屬單一鏡片之簡易型者,亦無照明設備,因此使用常感不便(例如夜間或幽 暗的樹林下無法使用,搜尋微小的目標物則往往要找半天等)。 近五、六年 來,這種情況獲得重大突破,放大鏡越做越精細,手一舉、燈一開, 15~25 倍的放大效果便立即呈現在眼前,靈魂之窗彷彿瞬間法力大增,世界也彷彿倍增神奇與美妙,那種感覺真是好極了、 棒透了。 你知道植物的胚珠(種子的前身) 在雌蕊的子房中是怎麼排列的嗎?葉子上的毛茸並不全是一根根直立的,有些長得就像是星星放出的光芒,而且密密麻麻的群聚在一起,讓人嘆為觀止;有些植物細小的果實或種子,肉眼之下沒什麼稀奇,但放大二十倍之後,可愛的花紋或突起一一顯現,讓人嘖嘖稱奇; 蕨類的孢子囊群、鱗片等特徵也都一樣,許多令人拍案的奇與妙全都在放大鏡下現出原形,教人對它們真的是愛不釋手,期待繼續觀察、欣賞的興致也越來越高。 本篇先讓讀者們瞧瞧放大鏡下的蕨類世界,你看,它們多可愛,多奇妙呵! 大葉骨碎補 三葉新月蕨的孢子囊群尚未成熟 三葉新月蕨的孢子囊群有半數成熟了 小膜蓋蕨 放大鏡小檔案 放大鏡的種類很多,品牌也不少,該如何選擇觀察植物用的品牌和型號呢? 首先,你必須捨棄老年人看報紙用的那種放大鏡,因為它的放大倍率通常不到五倍,不管用;其次,十五倍以 下的最好也不要用,因為還是放得不夠大。最實用的放大鏡應該是放大倍率在 15~ 25 倍之間,而且是由三片以上的鏡片所組成者。觀察時,這種放大鏡可輕易找到目標物,且拿起來輕便,又有不錯的燈光效果。 坊間也有販售30至50倍左右的放大鏡,但它們通常不易對焦,使用十分 不便。更大倍率的放大鏡就等於是顯微鏡了,體積大而笨重,適合在實驗室中使用,而不是在戶外。 小膜蓋蕨的孢子囊群和孢子 日本金粉蕨 毛碎米蕨的葉背長滿細毛 毛碎米蕨的孢子囊群長在小葉邊緣 生芽鐵蕨的孢子囊群呈短線形 田字草孢子囊果的縱切面,可見大小兩種孢子 有刺鳳尾蕨有線形的假苞膜 貝殼狀苞膜裂開的特寫 刺柄碗蕨的苞膜如碗 金狗毛蕨孢子囊群裂開情形 金狗毛蕨孢子囊群的分布情形 苞膜有毛的蕨纇你看過嗎? 粉葉蕨的孢子囊群中混生著白粉 對生蹄蓋蕨

瓢蟲

瓢蟲

李季篤 『瓢蟲』嬌小可愛的體型、美麗鮮豔外表 及變化多端的型態,長久以來一直廣受同 學們喜愛, 是校園內最受歡迎的昆蟲之 一,因頭上有短小觸角、亮麗的外表,走 起路來像似小碎步,小小步卻又相當快 速,所以有個文雅的俗稱就叫做「淑女 蟲」!每年春天是瓢蟲活動最頻繁的季 節,尤其在校園花圃內的馬利筋、柑橘樹 及朴樹等地方,就常有瓢蟲出沒,原因是 這些植物上有夾竹桃蚜、小桔蚜及朴樹棉 蚜等蚜蟲寄生,這些蚜蟲是瓢蟲們主要食 物,別看瓢蟲長的小,牠們大部分是肉 食性昆蟲,捕食蚜蟲時,是兇猛無比, 因此對蚜蟲而言,瓢蟲是牠們最大的天 敵,根據統計,一隻幼蟲階段的瓢蟲可 以吃掉4 、5 千隻蚜蟲,所以當蚜蟲在吸 食植物體液,危害植物生存時,瓢蟲的 出現正可為植物清除這些害蟲。 完全變態的瓢蟲 瓢蟲分類地位屬動物界、節肢動 物門、昆蟲綱、鞘翅目、瓢蟲科,與 蝴蝶、鍬形蟲、金龜子等昆蟲同為完 全變態昆蟲,其中和後兩者昆蟲都是 鞘翅目類昆蟲,所以我們稱瓢蟲是小 型可愛的甲蟲,獨角仙、鍬形蟲是大 型兇猛甲蟲。雖然體型有明顯差異, 但三者昆蟲間是遠房的親戚關係。瓢 蟲的生活史需經過卵、幼蟲、蛹、成 蟲等四個過程,剛孵化的小瓢蟲與螞 蟻差不多大,幼蟲要經過四次皮才成 為終齡幼蟲,幼蟲以蚜蟲或真菌孢子 為主要食物,化蛹時會用最後腹節末 端的肛器固定自己,成熟的蛹體會變 黑,如不仔細觀察,還會誤以為是一 顆小石頭掉在葉片上呢!最後的階段 是成蟲階段,此階段長出了堅硬的翅 鞘,翅鞘上佈滿大小不一的點斑或花 紋,這是鑑定瓢蟲種類的主要依據。 飛行時會先微微張開翅膀,震動數下 後,伸出藏在翅膀內的黑色內翅,轉 身迅速起飛。成蟲的主要食物與幼蟲 相同,都以蚜蟲或介殼蟲為食,不過 食量可大於幼蟲期,整個生活史發育 時間,大約要花費一個月。 校園常見的瓢蟲- 常見的瓢蟲依食性可分為三大類: 一、食菌性瓢蟲 此類瓢蟲以真菌的孢子為主要食物來 源,例如黃瓢蟲就是食菌性瓢蟲,黃 瓢蟲幼蟲體長約3.0~4.8mm ,體色呈 淡黃色,在胸部背面有3 對對稱的條 斑,腹節背部28~30 粒黑色斑點,蛹 體長2.6~3.1mm ,胸部背面有3 對對 稱的條斑變成黑色斑點,腹節背部點 斑與幼蟲時相同,體色呈黃色。成蟲 體長3.5 ∼ 5.3mm ,前胸背板上左右 各有一枚小黑點,翅鞘為橙黃色(圖 一、二、三)。 圖一 黃瓢蟲幼蟲 圖二 黃瓢蟲蛹 圖三 黃瓢蟲成蟲 二、肉食性瓢蟲 此類瓢蟲在校內常見的有六條瓢蟲、 龜紋瓢蟲、錨紋瓢蟲等。 1.六條瓢蟲: 此類瓢蟲是校園中族群最多的一群, 常看見牠忙於穿梭在校園花圃中的馬 利筋上,因此常看到六條瓢蟲捕捉夾 竹桃蚜蟲的畫面,剛孵化的幼蟲體色 呈黑色,會啃食卵殼,長像是一隻小 蜘蛛(圖四),終齡幼蟲(圖五)體長 3.5~5.4mm ,胸、腹節兩側有乳黃色 小三角形棘刺,背部中央有大小不一 黃色塊斑,其中第三胸節與第三腹節 背部兩側各有兩塊黃色棘刺。 圖四 一齡蟲在啃食卵殼 圖五 終齡幼蟲 成蟲型態多樣化,有粗細十字黑紋型之分, 在細十字黑紋型劃分的前兩格有兩個 小波浪狀,後兩格有兩個黑色斑點, 粗十字黑紋型在翅鞘背板上遠看像似 一隻蝙蝠。雄蟲體色較雌蟲鮮艷,有 時還會同時看到三隻瓢蟲同時交配的 有趣畫面(圖六、七、八、九)。 圖六 六條瓢蟲(♂) 體色較鮮豔 圖七 粗十字黑紋型翅鞘 背板像一隻蝙蝠 2 龜紋瓢蟲: 龜紋瓢蟲成蟲體長3.0~4.2mm ,翅鞘 背板紋路變化大,一型背板黑色斑像 龜紋狀,二型翅鞘接合處有明顯黑線 分隔,且接近前胸背板上有2 粒小黑 點, 而在背板後方另有2 粒大黑點 斑, 見於校園柑橘樹上( 圖十、十 一)。 圖八 粗細十字黑紋型交配 圖九 三隻同時交配的六條瓢蟲 圖十 龜紋瓢蟲一型 圖十一 前二黑斑紋型

多采多姿的真菌世界

多采多姿的真菌世界

李季篤 蘭潭水庫附近的丘陵地 原本為開墾地,由於水庫的 興建使得原來的農田和果園廢耕, 目前整個湖濱地帶除了步道區有一 些人工的景觀設計外,幾乎都已經 形成次生林。因此孕育了多采多姿 的真菌世界。 真菌世界主要的成員有黴菌和蕈 類,這些成員被稱為〝菇〞。真菌類 因為具有細胞壁和子實體,早期被歸 類成植物界, 近年來由於科技的進 步,以往的分類基礎已經不敷使用, 所以生物學家便將真菌類獨立成為一 群--- 真菌界(Fungi)也有人稱之為菌物 界。 真菌主要是由一條條的菌絲所組 成的個體,在整個生態平衡上扮演著 有機物與無機物間循環非常重要的角 色,大致上可區分為腐生菌及外生菌 根菌(ectomycorrhyzal fungi)。 1.腐生菌又依其生長棲地的不同,區分為: ( 1 )土生 圖一 雞肉絲菇 圖二 繡球菌 生長在輔質土或落葉堆積的地方,例如雞肉絲菇(圖一,郭章信提供)和繡球菌(圖二)。 ( 2 )木生 生長在死亡開始腐爛的樹幹或枯 枝,例如木耳和葉生小皮傘 ( 3 )寄生植物體 逐漸使植物死亡者, 例如靈芝 類、銹菌(圖三)。 圖三 銹菌 圖四 綠褶菌形成奇特的仙女環 ( 4 )超寄生(hyperparasite) 有些真菌可以生長在其他真菌體上,例如用來抑制胡瓜黑根腐病病原(Phomopsis sclerotioides)的Gliocladiumroseum 。 ( 5 )糞生 生長在動物排遺上,例如水玉黴(Pilobolus crystallines)。( 6 ) 寄生動物體 導致動物產生疾病或死亡者,例如冬蟲夏草(Cordyceps sinensis) 、炭疽病。 圖五a 無隔膜菌絲 圖五b 有隔膜菌絲 圖六a 不同型式的子囊菌 a.毛殼菌(Chaetomiun sp.) 圖六b 不同型式的子囊菌 b.座間殼菌(Rosellinia sp.) 2.外生菌根菌和植物形成共生 真菌類的區分會先以菌絲中是否 有隔膜(圖五a 、b ,郭章信提供)來分 辨高等或低等真菌,蘭潭湖濱的真菌 調查主要偏重在高等菌類的子囊菌門 ( a s c o m y c o t a ) 和擔子菌門 (basidiomycota),因為這兩個門的真菌 較容易觀察而且造型也比較特殊。子 囊菌是目前已知真菌中最大的一群, 其特徵主要是孢子在子囊(ascus)內, 稱之為子囊孢子(ascospores),同種子 囊菌其子囊孢子數目是固定的,通常 都為8 的倍數(圖六a 、b ,郭章信提 供)。子囊形狀有圓形、橢圓、長條、 棒狀等,子囊構造又可分為溶解、無 蓋、有蓋與雙層等,許多子囊和附屬的構造會結合成子囊果,子囊果的形 態大致上可分為子囊盤(apothecium)、 子囊殼(perithecium)、子座(stroma)。 擔子菌主要是擔子柄外生擔孢子 (basidiospores),外觀及顏色上富於變 化,主要可區分為兩大類:異擔子菌 類和同擔子菌類;異擔子菌類的擔孢 子具有再生擔孢子的能力,許多種類的子實體成膠質如白木耳等。同擔子 菌類的擔孢子不具有再生擔孢子的能 力,有的子實體極像一把張開的雨傘 如菇類,如果將成熟的菌傘靜靜放在 白紙上孢子會形成很漂亮的孢子印(圖 七,郭章信提供),而且可作為菌種鑑定的依據。有的子實體沒有蕈褶在自 然界中可保存較久的時間如皮殼菌類 (圖八)和多孔菌類(圖九)。 圖七 綠褶菌孢子所形成的孢子印 圖八 皮殼菌類 圖九 多孔菌類,(毛蜂窩菌)

聽青蛙唱歌

聽青蛙唱歌

楊懿如 圖一 莫氏樹蛙的叫聲屬於複合型 「蛙鳴蟬噪」這個成語是用來形容無聊的爭論,其實蛙鳴對蛙 類而言,一點也不無聊,對以夜間活動為主的蛙類而言,不論 同種或不同種,鳴叫都是個體間最主要的溝通方式。 鳴叫功能蛙類大部分的時候都安安靜靜地單獨 躲在暗處,不發出聲音,也不和同類接 觸。但到了繁殖期,就會成群遷入水域, 並發出叫聲,而且不分日夜都很活躍,尤 其下雨天的時候更是興奮。 雄性會隨著場合的不同發出不同的聲 音,例如建立領域警告其他雄蛙不要接近 的領域叫聲、驅逐其他雄蛙或打架時發出 的遭遇叫聲、吸引雌性的求偶叫聲、和雌 性接觸後的交配叫聲、被其他雄蛙或其他 種蛙類抱錯時的釋放叫聲、以及被天敵抓 住時緊急發出來的「嘰」求救叫聲。有些 雄蛙的叫聲屬於多功能複合型,例如莫氏 樹蛙(圖一)先發出「呱-」一長聲,接續 數個「呱」「呱」「呱」短聲,「呱-」長聲 是用來表明種類,也就是說「我是莫氏樹 蛙」,「呱」「呱」短聲則是為了增加對雌 蛙的吸引力,表達的是「我愛你」。 一般雌性僅會發出求救叫聲,但是當 雌蛙想要甩掉企圖交配的雄蛙時,也會發 出釋放叫聲。少數雌蛙對雄蛙的求偶叫聲 的反應是發出「回應叫聲」,藉此尋找對 方。此外,有些蛙類對濕度變化特別敏 感,當濕度提高時,會發出「下雨叫 聲」。但不論是哪一種叫聲,每一種蛙類 都有其獨特的聲音頻率,具有種類辨識避 免雜交的功能。 鳴叫方式蛙類的鳴叫方法相當獨特,發音之 前,雄性先從鼻孔吸一口氣到肺部,並把 肚子鼓起來,之後腹部縮小把肺部的氣體 擠壓到咽喉,在此震動聲帶發出聲音,然 後聲音及氣體一起經由位於口角兩側的鳴 囊開口送到位於喉部下方或側面的鳴囊, 此時鼻孔及嘴巴都是緊閉著,氣體將鳴囊 鼓大成為聲音的共鳴腔,並擴散出去。而 後這口氣就在口部及肺部間來回數次,伴 隨發出一段段的音節。最後這一口氣經由 打開的鼻孔呼出體外,然後再重新吸一口 氣,再進行另一段的鳴叫。由於蛙類有鳴 囊當作共鳴腔,蛙鳴也就格外的響亮大 聲。有些蛙類的叫聲和蟲叫聲很像,但還 是可以分辨出來。蟲叫聲多半比較單調連 續沒有共鳴,蛙叫聲則是為了配合呼吸, 通常是斷斷續續變化豐富,而且有共鳴。 蛙類鳴囊大小、形狀、顏色依種類而異。略為突出隱於皮下不明顯者,稱之為內鳴囊,例如拉都希氏赤蛙(圖二)、梭 德氏赤蛙;大而顯著者,稱之為外鳴囊。依鳴囊形狀及所在位置不同分成: (1)單咽下外(內)鳴囊: 單一一個鳴囊位於咽喉腹面,例如中 國樹蟾(圖三)、黑眶蟾蜍等。 (2)咽側下外鳴囊: 一對鳴囊位於咽喉腹面,例如腹斑蛙(圖四)等。 (3)咽側外(內)鳴囊: 一對鳴囊位於口角兩側,例如斯文豪氏赤蛙(圖五)。 圖二 拉都希氏赤蛙有內鳴囊 蛙類和鳴叫相關之身體構造圖 圖三 中國樹蟾有單咽下外鳴囊 聲音的傳播蛙類鳴叫聲音的大小和體型沒有直接 的關係,和鳴囊大小有關。所以鳴囊越 大,叫聲越洪亮。通常在平地,蛙鳴可以 傳播300-400 公尺,甚至可以遠達一公里 外。為了讓聲音更響亮並傳得更遠,以引 起雌蛙的注意及接近,雄蛙經常聚在一起 形成合唱。當形成合唱的時候,雄蛙盡量 採取輪唱的方式,也就是一隻接著一隻唱 以避免互相干擾,讓雌蛙可以分辨個體並 選擇。蛙類的合唱經常是由一隻雄蛙領頭 先鳴叫,其餘個體跟進。所以有時候在野 外調查蛙類的時候,可以用誘鳴的方式尋 找牠們的蹤跡。 但並不是所有的蛙類都會發出叫聲, 不會叫的蛙類沒有鳴囊,鼓膜也不明顯。 一般而言,利用溪流繁殖的蛙類叫聲比較 小或不會叫,因為水流聲音太大,往往蓋 住叫聲,迫使溪流產卵的蛙類另尋其他種 吸引雌性的方法。 圖四 腹斑蛙有咽側下外鳴囊 圖五 斯文豪氏赤蛙有咽側外鳴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