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水中生物篇-章魚哥與他的朋友們

水中生物篇-章魚哥與他的朋友們

文/鄭煜彬 臺大醫院皮膚部 新蛸亞綱中的八腕總目(Octopodiformes) 是一群擁有八支腕(arms)的頭足綱動物。其中的章魚目(Octopoda) 有很多我們相當熟悉的物種,尤其是章魚,在很多海洋文化中都有留下了有趣的傳說。一樣充滿神話色彩的是有殼的船鞘,美妙的外殼實在很難和章魚 般的外型想在一起。許多民眾聲稱在海 邊看到了「帶殼的章魚」,其實正是船鞘的本尊。 海中的靈長類-章魚 章魚有石居、八爪魚等別名。屬於章魚目(Amphitretidae)章魚科 (Octopodidae),雖然名稱有「魚」卻 不是真正的魚。 牠們是一種具有高智慧的動物。在某些實驗中證實章魚科頭足類動物擁有過人的視覺、記憶、與學習能力。經過訓練過的章魚,可以知道在某個標記出現時捕食螃蟹就會被電擊, 當這些標記消失時就可以安全地享用螃蟹大餐。察言觀色的能力和人類相差無幾,只是經過一段時間沒有訓練,這個能力又會漸漸消失。本屆世界盃足球賽大顯神通的章魚哥,就是最好的例子。 章魚的特色章魚的頭部呈鈍圓形,沒有鰭狀構造。擁有八支腕,缺乏小型觸腕(圖 一)。上面有兩排圓形的吸盤(suckers), 吸盤沒有柄也沒有齒環。章魚擁有墨囊,內有製造黑色色素的腺體。 遇到緊急狀況時會將墨汁從漏斗噴出, 除了混淆視覺外,還可以麻痺敵人的嗅覺。大部分軟體動物的外套膜是用來產生貝殼的,但章魚的貝殼已經退化,因此外套膜演變成一個肌肉空腔,可以吸入海水,再把海水從漏斗快速排出,使章魚能在海中迅速移動。不過章魚大多是底棲的種類,以爬行為主,較少游泳。因為會躲在礁石洞中,常被稱為 「石居」。 圖一 正章魚(Octopus vulgaris),著名的章魚哥就是這 一 種。碩大的眼睛彷彿有靈性。像這樣把章魚抓在 手上其實是很痛而且會引起瘀傷的。(危險動作,請 勿模仿!)(攝影:鄭煜彬) 圖二 章魚在海底往往有洞就鑽,日本的漁民 就利用這種習性,用特製的蛸壺讓 章魚自投羅網。(攝影:鄭煜彬) 圖三 母章魚和她的卵囊,就像一串串白皙的 葡萄。(攝影:黃祈雄) 充滿母愛的雌章魚 雄章魚有一隻特別長的交配腕(右側第III腕),上面有精筴,可以伸到雌 章魚體內的外套膜中放出精囊。雄章魚一生只會交配一次,大約在每年2-5月時,雌章魚一生也只有一次產卵機會。 章魚雖然看起來其貌不揚,卻是少數有護卵行為的軟體動物。雌章魚在交配之後,就會把自己囚禁在石縫中,把卵產在石頭上,不斷對著卵噴水以維持清潔。經過數週到數月的不吃不喝之後 (長度依種類而異),雌章魚就會死去,結束這一生一次的任務。 英年早逝的章魚? 章魚哥保羅在世界盃足球賽中一戰成名後,不久就一命歸西。其實對章魚而言這已經是牠的天命。 雖然章魚有很高的智力,但生理上的限制卻使牠的智能發展有所限制。 大部分的章魚壽命只有兩年,不管在自然環境或是人造環境中都是如此。一般而言野外的章魚壽命只有一年多,交配之後便會走向死亡。不然的話,有的章魚在一歲時已經有人類三四歲以上的智 力,以此發展速度多活個幾年,可能就會變成像人類一樣聰明的動物。 台灣常見的章魚 漁市場偶而會看到著名的正章魚 (Octopus vulgaris),是我們從小到大對章魚記憶的來源。然而實際數量最多的卻是其他幾種較小的種類,像是長腕小章魚與卵蛸等等(圖四、五、六)。 章魚和其他頭足綱在外形上最大的差異在於鈍圓形的大頭上沒有鰭狀構造。我們當然不用去詳細區分這些章魚的種 類,但只要記得這個原則,就可以知道您吃的是章魚還是鎖管或魷魚。 圖四 Octopus marginatus Taki, 1964的體型比 正章魚小,外觀為淺灰色。 (攝影:鄭 煜彬) 圖五 長腕小章魚Octopus minor (Sasaki,1920)體型更小。 (攝影:鄭煜彬) 圖六 卵蛸Octopus ovulum (Sasaki, 1917)是食用章魚中最小的,常在冷盤中出現。(攝影:鄭煜彬) 有毒的章魚 藍環章魚(Hapalochlaen maculosa) 是著名的有毒海洋生物(圖七、 八),雖然體型很小,不到十公分,毒性卻很強,一隻就足以毒死26個成人。 體內的有毒物質其實就是著名的河豚毒素,並非由本身所製造,而是共生在唾腺中的細菌合成的產物。在台灣附近海域遊憩或潛水時就可能遇到這種危險的章魚。這些毒素是藍環章魚用來捕食其他小型魚類或甲殼類的武器,平常不會隨意拿來對人類使用,大多是在受到人類威脅時才會下毒手,也因此迄今台灣 還沒有死亡案例被報告。 圖七 藍環章魚雖然體型很小,卻很危險。 (攝影:黃祈雄) 圖八 本來是灰色的藍環章魚被激怒後,顏 色會轉為黃色。(攝影:黃祈雄) 有殼的章魚—船蛸船蛸屬於章魚目(Octopoda) 的船蛸科(Argonautidae),是一種浮游性的頭足綱,會在海中游來游去,用漏斗來推進,不像章魚主要是在海底爬行。台灣由於周邊海流旺盛,在桃園與新竹的沿海有時可以可以看到大量的扁船蛸(Argonauta argo Linnaeus, 1758)卵殼漂到岸上。這些殼相當優美,而且有和鸚鵡螺一樣的黃金螺旋(圖九)。 船蛸的英文名稱argonaut來自希臘神話的阿果號,因為其外殼兩側對稱, 中間有一道像船隻龍骨的脊,船蛸的本體沒有外殼,但母船蛸在產卵期會分泌一個卵殼來保護卵,也是少數有護卵行為的頭足綱(圖十)。除去外殼的雌船蛸,就和章魚相當神似。(圖十一)雖 然雌船蛸的外殼和鸚鵡螺很像,船蛸殼卻沒有類似氣室的構造,所以可能只是 一種趨同演化的結果,彼此間並無親緣關係。有學者認為原本船蛸是用死亡後的菊石殼來產卵,後來由於菊石滅絕後完整的菊石殼越來越少,就自己演化出修補外殼的能力,最後就乾脆自行製造 外殼。

蕨類植物花樣多(上)

蕨類植物花樣多(上)

國立台灣博物館前植物學組組長 鄭元春 還記得四十幾年前,頭一次在「博物」課本一接觸到「蕨類植物」的時候,看到書上繪製的黑白圖片,覺得十分熟悉而親切!因為教材上所畫的,跟自己腦海裏的印象幾乎一模一樣。當時的課本被沒有談到分類方面的知識,所以有好幾年,我一直以為蕨類植物就是那麼一百零一樣:葉子扁扁的,呈羽狀分裂,背面有蟲卵般的小黑粒,肴起來有趣,卻難免令人覺得心裡毛毛的。 直到上了大學,念了植物系,有機會在植物分類學方面下工夫,才驚異於蕨類植物的多樣與複雜。它們不全是羽狀的複葉,還有不分裂的單葉與掌狀葉,甚至更有線形葉、帶狀葉以及螺旋狀葉等:它們不全是長在陰濕的水溝邊,榭幹上、石壁間、水池裡多的是它們的影子;那令人心裡發毛的蟲卵式構造也不全是長在葉背,有的像葡萄般地集生在頂端,有的聚生成穗穗,有的像較小果實一一總之,蕨類植物名堂多極了,跟它們接觸得越多,你就能發現它們的奧妙與美麗,雖然它們部不會開花。 就分類地位來說,蕨類植物屬於最高等的孢子植物,因為它們用抱子來繁殖後代,可是卻是所有用孢子繁殖後代的植物中,唯一具有骨架 ─ 維管束 ─ 的一群。維管束就好比高等動物中的脊椎一樣,可以用來支撐植物體,同時讓植物體長得高大,長得粗壯。 不過,最原始的蕨類植物,依然保留了低等植物的某些特徵,例如沒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沒有真正的葉 (只有麟片狀的退化葉),以及莖部 不斷地二叉狀分枝等 • 這些原始的蕨類植物跟一般人心目中「真正」的蕨類植物,有著截然不同的外觀,當你頭一次聽說它們竟然屬於同類時,一定會大感驚訝的。 所有講解蕨類植物的教科書中,一定會提到一個特殊的名詞一一世代交替。它的意思人家是否完全明白?簡單的說,就是蕨類植物的生活史中,有兩個明顯的世代,一個稱為無性世代,也就是所謂的孢子體。孢子體相當發達,最高可達幾十公尺,最小也有幾公分,所以在野地裡,很容易被我們發現。 孢子體其實就是我們平常所見的蕨類植物體,當它們成熟之後,會在葉子上產生小如塵埃的孢子,孢子隨風飄散,落地之後就萌發成有性世代,也就是所謂的配子體。配子體一般呈心臟形,少數則為絲狀或管狀等;有些配子體長在地面上的陰濕處,有些則長在土壤中,人部份都含有葉綠素,少數則與藻類共生,因此不能獨立生活。 配子體具有離精器與藏卵器,分別產生雄配子(精子)輿雌配子〈卵).雌雄配子結合之後,就逐漸發育成幼小的孢子體,完成一個生命輪迴。 配子體的大小一般都只有幾毫米,又長在陰暗處或土壤中,所以平常需要特別用心,才能找到它們。有幾個比較容易發現它們的地點是:陰濕的角落、石壁以及終年潮濕長苔的花盆 〈素燒紅瓦盆)、水溝兩側壁緣等,如果你希望很快找到它們,就趕緊到這些地方去。 全臺灣的蕨類植物大約有七百種左右,它們的足跡遍佈於全臺各地,有的生長在山巔,有的群居於海涯、有的高懸於樹稍、有的伏貼於地表,形形色色,令人目不暇接。在這兒,我預備分科來作簡介,從最原始到最高等,前半部依科別概述其特徵,並舉出代表例;後半部除持續介紹剩餘的科別外,還將蕨類各式各樣的假蟲卵一一成群的孢子囊-一的生長與分布狀況作清楚的羅列,並說明蕨類植物 的一般用途,希望大家對蕨類植物能有通盤性的了解。 以下就請臺產的蕨類植物,依照科的順序,從原始到高等陸續出場,限於篇幅關係,每一科都只能介紹部分代表性種類。 1. 松葉蕨科 全體沒有根和葉的分化,只有假根和假葉,莖呈多次的二叉狀分枝,使得植株上半部酷似成簇的松葉,故名。台灣只有一個代表例。名叫「松葉蕨」,分佈在全省海拔50 至1500 公尺的森林內,通常附生在杪欏類植物的莖幹上,有時也著生在腐木上或庭園樹上,莖高十餘至十三餘公分,陰濕而通風的山谷中最為常見。 松葉蕨的孢子囊很大 松葉蕨長在紅楠樹幹上 松葉蕨植株 長在花盆裡的松葉蕨顯得十分壯碩 松葉蕨以二叉的方式做分枝 2. 石松科 有真正的根、莖、葉,但葉子很小且構造簡單,只有一條葉脈(中肋)。本科又可分成三大類,第一類的成員統統以樹石為家,不與土壤打交道;第二大類則生活在地面上,有時直立,有時匍匐:第三大類呈蔓性,植株高大,著根於地中,莖葉則往樹枝或山壁上爬升。本科成員從平地到高海拔都能見到,隨時都可以找到代表例,尤其是「過山龍」、「石松」和「福氏石松」更屬常見。 石松的葉子非常纖細 垂枝石松具有觀賞價值 福氏石松的孢子囊長在葉子基部 福氏石松常著生於樹幹上 藤石松具有攀爬能力 3. 卷柏科 跟石松刻很近似,但葉子在莖上排成四列,葉片較短而寬,頗易區別。代表例有常見的「生根卷柏」、「全緣卷柏」、「萬年松」等。 生根卷柏在低海拔山區隨處可見 全緣卷柏長出孢子囊穗了 異葉卷柏也是常見的卷柏科植物 萬年松形態優美 4. 水韭科 為水生的蕨類植物,外形像蔥又像韭,更有蔥頭般的地下球莖。蘊育孢子的孢子囊未於葉片的基部。代表例是三十餘年才發現的「台灣水韭」,只長在七星山的夢幻湖中,是寶島特產兼稀有植物,應善加維護。 台灣水韭的孢子囊長艾葉片基部 台灣水韭植株 台灣水韭的生態 5. 木賊科 莖有明顯的節和節間,退化葉即輪生在節上,只要輕輕一拉,就可將莖拉成兩節,節上的鞘齒狀構造,就是它的葉子。這種情形跟高等植物中的「木麻黃」相似,真是奇妙。代表例是「木賊」和「臺灣木賊」,前者常見於低海拔灌溉溝渠邊;後者則常見於全臺低、中海拔的溪流兩岸,一般成叢生於溪邊石縫間。 木賊的孢子囊穗 木賊的葉子退化 木賊長出孢子囊穗了 木賊植株

奇妙的無殼蝸牛-蛞蝓

奇妙的無殼蝸牛-蛞蝓

文/鄭煜彬 臺大醫院皮膚科醫師 一、前言 自古以來,蛞蝓就是一種充滿神祕感的動物。很多人認為蛞蝓是把殼脫掉的蝸牛,因此稱牠為「無殼蝸牛」。有些人發現灑鹽好像會讓蛞蝓溶解,而且蛞蝓爬行時,彷彿會分泌無窮無盡的鼻涕,因此稱牠為「鼻涕蟲」。「無殼蝸牛」也好,「鼻涕蟲」也好,這些蛞蝓的別名其實都還說對了一部份。因為蛞蝓確實是蝸牛的近親,而且具有分泌大量黏液的能力。然而有人則把蛞蝓和海中的海蛞蝓混為一談 ,甚至把牠們認為是和水蛭一樣會吸食人血的動物,就真的是張冠李戴了。事實上蛞蝓和海蛞蝓沒有關係,也沒有水蛭這麼可怕,絕大多數的蛞蝓可都是純素食者呢!本篇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蛞蝓的一些祕密。 關於蛞蝓常見的誤解 1.蛞蝓是水蛭的一種? 許多人都覺得蛞蝓是會吸人血的水蛭,還有人甚至直接叫他草蛭。事實上,水蛭屬於環節動物門的蛭綱,和蚯蚓是近親,和軟體動物門的蛞蝓八竿子打不著關係,由於污染的關係,在台灣的平地已經完全看不到水蛭出沒,不像蛞蝓仍然在都市中大量出沒。 2.對著蛞蝓灑鹽會讓蛞蝓消失? 其實蛞蝓沒有消失,只是被醃成蛞蝓乾了。由於鹽有透析蛞蝓體內水分的能力,因此沒有防水表皮的蛞蝓遇到鹽巴一不小心就脫水了。 3.蛞蝓=海蛞蝓? 蛞蝓與海蛞蝓兩種外型類似的生物都要於軟體動物門的腹足綱。蛞蝓有肺的構造,屬於有肺亞綱(Subclass Pulmonata);海蛞蝓只有鰓,屬於後鰓亞綱 ( Subclass Opisthobranchia ),已經是親緣關係相當遠的兩群動物。 二、蛞蝓的前世今生 蛞蝓的祖先是有殼蝸牛 蛞蝓和蝸牛不但是近親,長相與習性也很類似。如果我們把蝸牛的殼遮住不看,幾乎就和蛞蝓一模一樣。加上很多解剖與 DNA 的證據顯示這兩群動物確實關係匪淺,因此目前科學家們都認為蛞蝓的祖先就是有殼蝸牛。 蝸牛殼就好像一座移動城堡,可以抵禦天敵的侵襲,減少水分散失。讓蝸牛可以安心地躲在殼中進行夏眠或冬眠(圖一)。 某一種類的蛞蝓剛好介於兩者之間,只剩下一小片尚末退化完全的外殼(背盾)。這一類動物便被稱為「半蛞蝓」( Semi-Slugs ) ,這也是蛞蝓從蝸牛演化而來的活證據之一。 圖一 冬眠中的鱉甲蝸牛,箭頭可以看到蝸牛分泌出來對住殼口的薄膜,薄膜以內便是蝸牛的軟體。(鄭煜彬攝影) 蛞蝓為什麼要拋棄外殼? 擁有蝸牛殼固然好處多多,但就像買房子要花錢一樣,沒有些「本錢」還真不容易蓋出一座好房子。這些「本錢」就是自然界中的鈣質,可以用來合成蝸牛般中的主要成份─碳酸鈣。 陸地上不像海中能隨時攝取溶解在水中的鈣離子來合成碳酸鈣。很快的,有必蝸牛就開始發現牠們的「本錢」有點不夠,無法做出又大又厚的外殼。而且蝸牛殼在面對遇到步行蟲、螢火蟲幼蟲、或老鼠這此蝸牛天敵時還是無法完全保護蝸牛,有時甚至會妨礙運動與逃跑,因此有一群蝸牛的殼開始越變越小,越變越薄,最後演化為沒有殼的蛞蝓。 蛞蝓失去外殼後,就須要比蝸牛更注意保濕,不然很容易乾死。因此蛞蝓活動的地區相對於蝸牛更為陰暗潮濕,本身也會比蝸牛分泌更多黏液來防止水分散失,因此才會有「鼻涕蟲」這個別名出現。 圖二 左:斯文豪大蝸牛 Nesiohelix swinhoei(Pfeiffer,1865)。 右:台灣盾蝸牛 Aegista mackensii(Adams et Reeve,1850)。 圖三 蛞蝓外部構造圖(鄭煜彬繪製) 三、替蛞蝓驗明正身 蛞蝓在生物分類學上的位置 蛞蝓在生物的分類上屬於軟體動物門( Phylum Mollusca ) ,腹足綱 ( Class Gastropoda )的有肺亞綱 ( Subclass Pulmonata ) 。有肺亞綱除了蛞蝓外,還包括了所有觸角上有長很睛的蝸牛,例如台灣最大本土種蝸牛一斯文豪大蝸牛與造型獨特的台灣盾蝸牛(圖二)。 世界上的陸生蛞蝓雖然型態都很像,但還是可以細分成幾類。有趣的是,生物學家用來區分的方法居然是用「眼睛縮回去的方式」來把蛞蝓分為兩大類:皺足目 ( order Soleolifera ) 的蛞蝓會從觸角基部開始收縮;柄眼目( order stylommatophora )的會從觸角頂端的眼睛開始收縮:換句話說,皺足目的蛞蝓受驚時眼睛還能露在外面觀察敵人動向;柄眼目的眼睛卻會縮入觸角中,就什麼都看不到了。 蛞蝓的外觀相當單純。頭部可以看到明顯的視覺觸角(大觸角)與感覺觸角(小觸角),視覺觸角上方有眼睛(圖三~圖六)。和蝸牛一樣,帶有眼睛的觸角遇到強光或其他刺激時會縮回去。曾經有人做研究,發現如果把蛞蝓的視覺觸角的掉,過了一陣子蛞蝓仍可以長出新的眼睛,令人不得不讚嘆強大的再生能力。 感覺觸角之間的下方是蛞蝓的口,內有口囊腔( Buccal mass )開口,其中有幾丁質的顎和齒舌,相當於人類的牙齒 。皺足目的蛞蝓的肛門位於後端,不像一般的蝸牛在中段殼口處。蛞蝓背部是外套膜,但已經不像蝸牛一樣會製造貝殼。 蛞蝓的腹部是柔軟的腹足,腹足上有無數細微的橫紋。會形成蠕動波,是蛞蝓向前進的動力。 圖四 蛞蝓的前端有大小兩對觸角,前方一對感覺觸角較小,後方一對視覺觸角較大,上有眼睛,小觸角之間的下方為口囊腔( Buccal mass )開口,其中有幾丁質的顎和齒舌(鄭煜彬攝影) 圖五 皺足目蛞蝓遇到強光或是物理刺激時,大觸角會縮回去,收縮時觸角是從基部向內收縮回去,眼睛仍會露在外面形成一個圓球,就像鼓槌一樣。(鄭煜彬攝影) 圖六 柄眼目的蛞蝓觸角縮回時是從頂端開始向內收縮,眼睛會沒入觸角中,此時會形成圓柱狀,而非鼓槌狀。〈鄭煜彬攝影) 圖七 黏液蛞蝓科的蛞蝓的右前方有一個明顯的肺孔,直通藏在表皮下方的氣囊(台北縣,中和市,傅譯鋒攝影) 圖八 皺足蛞蝓科與黏液蛞蝓科的簡圖。皺足蛞蝓科與黏液蛞蝓科的構造上還是有一點差異,可以由外形做出區分。(鄭煜彬繪製) 蛞蝓如何呼吸? 海螺多半用鰓呼吸。蛞蝓則和蝸牛一樣,用肺室( Pulmonary chambcr ) 來取代鰓的功能,囚此可以適應陣地生活。相較於蝸牛的肺室位於蝸牛殼中.蛞蛤的肺室直接位於體內(圖七)。 肺室的開口稱為肺孔孔。黏液蛞蝓科的蛞蝓肺孔大多位於軟體的右前方,接近頭部處。皺足蛞蝓科的蛞蝓,肺室位於身體後側或退化消失,肺孔開口位於足部後端,一般不易觀察到(圖八)。

常見的節肢動物大家族

常見的節肢動物大家族

圖/文 蘇盛雄 一、概說: 在動物界中,種類最多、數量最大、分布最廣的就是「節肢動物」(圖一),幾乎可以說,牠們是隨時可以看到的一類動物,無論是海洋裡(圖二)、淡水域、陸地上、土壤中、沙漠甚至連動植物體的內外,都有他們的蹤跡。而節肢動物也是唯一可以在空中飛翔的無脊椎動物(圖三)。 節肢動物的繁殖力強,適應力佳、體型小、所攝取的食物也不多,只要有些許空間,就可以生存得很好(圖四)。已知的節肢動物約有一百多萬種,其中,光是昆蟲一類就超過一百萬種,是動物界中最大家族,也有些昆蟲甚至組成社會生活,群體中的個體,有嚴格的勞動分工(圖五),代表了節肢動物高度進化的標誌之一。 節肢動物外部共同特徵:節肢動物的身體是分節的,附肢、觸角等也都分節,附肢是以關節與身體連結,而這正是牠們在分類上的主要特徵(圖六)。 圖一 節肢動物如蜘蛛通常都多子多孫。 圖二 道氏深水蚤。 圖三 飛翔中的蜻蜓。 圖四 狹窄的樹縫就能容納一個野蜂族群。 圖五 螞蟻有嚴格的勞動分工。 圖六 竹節蟲。 (一)外在體型分三類: 1.頭部及軀幹(胴體):頭部與軀幹分節不甚明顯,軀幹為長圓型或長扁型,常見的有各稱馬陸、蜈蚣、蚰蜓等(圖七)。 2.頭胸部及腹部:頭胸部癒合成一塊,常見的有鱟、蜘蛛、蝦、蟹等(圖八)。 3.頭部、胸部、腹部明顯分別;常見的有各種昆蟲(圖九)。 圖七 蜈蚣。 圖八 曳尾蛛。 (二)在頭胸部、胸部或軀幹的兩側有腳,最少的是三對腳,如各種昆蟲,有些是四對腳,如蜘蛛,有些有五對腳,如蝦、蟹等。而有些則有許多對腳,如被稱為 『 百足蟲」的蜈蚣,而馬陸則有「千足蟲」的稱號。 (三)頭部有單眼或複眼,有些種類兩者兼具,另有觸肢或觸角,也有感覺毛等感覺器官(圖十)。 (四)節肢動物身體的外部有外骨骼,外骨骼成分為幾丁質,各稱不同的節肢動物,外骨骼厚薄各不相同,硬度也不一樣,有必種類的外骨骼含有碳酸鈣或磷酸鈣,使得外骨骼更形堅強,而有些外骨骼則有發亮的臘質層(圖十一)。 受到外骨骼生長的限制,多數節肢動物在進化中有週期性的「蛻皮現象」,像蜘蛛、昆蟲及蝦蟹等較高等種類都有各自固定的蛻皮次數,達到性成熟後,則不再蛻皮,昆蟲的成長會伴隨著蛻皮過程,即有明顯的外骨骼還具有減少水分喪失,增加肌肉附著面積及保護內部器官等功能。 圖九 灶馬。 圖十 蜻蜓的複眼。 圖十一 具有亮麗外殼的虎甲蟲。 二、常見節肢動物簡介 大多數的節肢動物,因棲息地、出沒時段、活動空間與人們生活隔絕,使得節肢動物的種類雖然眾多,但我們能見到的種類並不多。有些與人類的生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在此僅介紹這必較常見的種類。 (一)肢口綱(切口綱)動物: 「鱟(ㄏㄡˋ)」 又稱為馬蹄蟹或鋼盔蟹,是世界上僅存的肢口綱動物,儘管他們已經在地球上存活了兩億年之久,目前卻只剩下四種而已 ( 2002 ,陳章波等(圖十三)。 鱟的身體分為頭胸部和腹部,腹部後端有一根長形劍尾,臺灣和澎湖原本都有鱟的分布,但是目前已屬少見,倒是金門和馬祖地區較為常見,可能是由於這兩個地區實施軍事管制多年,而保護了鱟的生存環境。金門縣政府更在民國 98 年將古寧頭海域潮間帶劃為「鱟保育區」,也在金門水產試驗所設立了以鱟為主題的水族教育展示館。 圖十二 人面蜘蛛蛻皮 圖十三 金門潮間帶上常見的幼鱟 (二)蛛形綱動物: 蛛型綱動物的種類繁多.包含常見的各種蜘蛛、牛狗身上的「蜱」,野外林地樹皮上偶見的「盲蛛」,有毒的「蠍子」以及極小不易見,但卻會引起過敏的「蛹類」等。目前總數超過五萬種,他們絕大多數是陸棲性動物。到處可見的蜘蛛 ,有四對步肢,大部分有八個單眼,可以分為結網性蜘蛛與徘徊性(不結網)蜘蛛兩大類。蜘蛛為肉食性,主要食物是各類昆蟲,家庭中常見的高腳蜘蛛,就是獵捕蟑螂的高手(圖十四)。蜘蛛多的地區,表示昆蟲也比較多。 圖十四 高腳蜘蛛獵捕蟑螂 圖十五 狗蜱(雌) 圖十六 盲蛛與寄生在腳上的蟎 「蜱」類容易在牛、狗身上寄生,家中如果養狗卻不常為牠清洗消毒,也許就能在狗毛叢中的皮膚上找到狗蜱(圖十五),雄蜱身體扁平,身長約 0 . 3 公分,而雌蜱身長可達1公分,如果不是有短短的八隻腳,看起來很像一粒豆子。 「盲蛛」在樹林周圍活動,全身頭胸腹結成一團、身長在 1 公分以下,但是細長的腳,長度可達 15 、 20 公分。 「蟎」普遍生存在家庭的棉絮與塵埃中,但是個體太小,不易見到,倒是蟎會寄生在某些蛛型綱動物的關節上,囚此我們能在盲蛛腳上看見較大型的蟎類(圖十六)。 「鞭蠍」常見於夜晚的野地,白天會躲藏在石縫或枯木下方,遇到干擾時會釋放出濃烈的醋酸味驅敵(圖十七)。 「無尾鞭蠍」則是少見的蛛型綱動物,在南臺灣或南部離島的樹林中,偶而在夜間可發現在大樹幹上等候覓食的蹤跡(圖十八)。 圖十七 鞭蠍 圖十八 無尾鞭蠍

岩岸潮間帶動物大集合

岩岸潮間帶動物大集合

黃壁祈、陳世煌、張永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 鄭淑文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推廣組 臺灣四周環海,所以每到炎炎夏日,不論墾丁、花東海岸、東北角海岸、北海岸等地戲水人潮不斷, 但是在戲水之餘,很少有人會注意到戲水處的水域除了魚蝦之外,還有很多我們不能吃也不認識的生物在那裡生活著。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邵廣昭主任等學者曾多次呼籲,台灣不能只有「海鮮文 化」而無「海洋文化」。到海邊除了玩耍戲水及品嘗可口海鮮之外,還有許多值得大家去發現、去欣賞、去保護的多樣海洋生物,體驗參與「海洋文化」實際上比「海鮮文化」更具重要性。 在潮間帶生活的動物很多,希望大家能夠多多親近它們、認識它們,進而尊重與保護它們的生存權力。但是,過多的人潮活動所帶來非預期的污染,例如垃圾的堆積、污水的排放等等,對海洋生態系往往造成自然生態平衡的極大壓力。因此,利用既能親近觀察又不造成平衡生態系負擔的不具,配合健 康的心態與合宜的學習引導,應該是值得鼓勵亦是我們急欲呼籲推廣的戶外學習方式。現在坊間極為普遍流行的數位相機,就是項極佳的生物觀察工具,除了具有方便性及效率性的特色外,拜電子資訊業之蓬勃發展,數位相機亦具多樣性及經濟性,可依個人不同需求選擇不同功能機種。 因此,當我們前往海岸尋訪潮間生物時,可以利用「相機採集」取代傳統「標本採集」方式,「採集成果」也可以進步應用於收藏、藝術欣賞、教育素材等多方用途。以下是藉著多次與學生前往東北角海岸觀察潮間帶生物時,我們以可近拍三公分的相機(Oplympus C750)採集所留存的生物照片,配 合動物分類特徵說明方式,幫助大家「認識」、「了解」、「欣賞」與「保護」海濱岩岸潮間帶常見的各類別動物代表,同時拋磚引玉利用這「相機採集」的生物照片來引導學生進行創作「學習紀錄」之成果作品。 認識它 各類別動物特徵 辨別生物類別之系統各有不同訴求之重點,早在西元 1735 年林奈( Carolus Linnaeus )就依據是否具有運動的特性把所有生物分成動物界及植物界兩個類群 ( kingdoms )。1894 年海格爾( Ernst Haeckel )則提倡將一些單細胞生物另歸類為原生生物界( Protista )。到 1969 年康乃爾大學的維特克( Robert H. Whittaker )更進一步根據演化親緣關係、細胞構造的複雜性、屬於單或多細胞生物以及營養需求方式等特徵,將生物分成無核界(Monera)、原生生物界 ( Protista)、真菌界( Fungi )、植物界( Planta )動物界(Animalia)等五界。1977 年伊利諾大學的做生物學教授伍絲( Woese 〉等人更配合分析 16S 的核糖體 RNA 入組成,建議將無核界分成古細菌〈 Archaea )與細菌界(Bacteria),因而形成「六界說」。而且 1990 年他們更進一步提倡將所有生物分成三個領域 ( domains ) ,即細菌域( Bacteria )、古細菌域(Archaea)及真核域(Eukarya)等以強調細菌與古細菌的不同。 表一、生物「界」與「域」的分類系統 自從海格爾的三界系統被引用以後,那些不能行光合作用而且無細胞壁的單細胞動物就與動物界分開了,它們被歸類為原生生物界中的原生動物 ( Protozoa )。在海洋的潮間帶區域中不論海水或底樓環境都有許多動物生活其中,藉由以下我們對動物界各門( phylum )具有分類定義性而且容易觀察到的特徽之簡易文字敘述與演化樹參考圖,希望讓大家在欣賞採集成果之餘,對動物界有全盤概觀性的了解,也幫助大家更進一步認識與與了解「海濱岩岸潮間帶各動物類別代表」。 動物界各門特徵簡述: 1.海綿動物門(Phylum Porifera) (1).體壁有孔細睏購成的入水孔,水流從入水孔進入海綿腔後,從出水孔流出。 (2).位於中膠層的變形細胞可製造骨針及海綿絲,負責防禦及支持 。 2.平盤動物門( Phylum Placozoa 〉 (1).無中央腔室及各種器官系統。 (2).扁平身體由兩層上皮細胞組成。 3.刺細胞動物門( PhylumCnidaria ) (1).觸手或其他器官有刺細胞,內含刺絲囊的胞器,負責防禦。 (2).受精卵發育為具纖毛的幼蟲,稱為浮浪幼蟲。 4.櫛板動物門(Phylum Rhynchocoela )或稱為紐形動物門 (1).個體表面具有由成排纖毛組成的櫛板,負責運動。 (2).有些特化的細胞可射出粘絲,稱為粘細胞。 5.扁形動物門(Phylum Platyhelminthes) (1).個體扁平,兩側對稱。 (2)大部分種類體內有消化腔,有口無肛門,為不完全消化系統。 6.吻腔動物門( Phylum Rhynchocoela )或稱為紐形動物門( Phylum Nemertea ) (1).個體扁平細長,具有可伸縮的肉質吻,主要功能為捕捉獵物。 (2).吻容納吻腔 7.輪形動物門(Phylum Rotifera) (1)體前端具纖毛冠,纖毛擺動為後同步性。 (2).具完全消化道,有特殊咀嚼構造幫助磨碎食物。 8.棘頸動物門(Phylum Acanthocephala ) (1).體前端具可伸縮目佈滿棘刺的吻。 (2).全部成員為內寄生性蠕蟲動物。 9.線蟲動物門( Phylum Nematoda ) (1).體呈細長圓柱型,兩端末稍尖細,有些種類後端構造雌雄相異。 (2).咽或食道的消化腔橫切面呈三出放射狀。 10.線形(或鐵線蟲)動物門( Phylum Nerpha ) (1).體亦呈細長圓柱型,兩端鈍圓。 (2).體表粗糙,角質層發達。 11.軟髓動物門(Phylum Tardigrada) (1).體柔軟,內臟成團包被於外套膜組織內,外套膜可分泌鈣質外殼。 (2).咽頭有特化之齒舌構造,可伸出口腔攝食。 12.環節動物門( Phylum Annelida ) (1).身體長而扁平或圓柱型。 (2).體表分節,不具關節附肢;有些種類內部有隔膜。 13.緩步動物門(Phylum Tardigrada) (1).體呈桶型或柱形,分為頭部與軀幹部,界限不清。 (2).身龍腹側伸出四對短粗的足,足的末端鈍圓,具 4-8 個爪。 14.有爪動物門(Phylum Onychophora ) (1).頭部不明顯,前端有一對口前觸手,上有許多環紋。 (2).軀幹部腹面兩側有 14-43 對足,足圓柱型,是體壁的突起,不分節,具環紋,末端有爪。 15.節肢動物門( Phylum Arthropda ) (1)體被幾丁質組成的外骨骼,有些種類的外骨骼含有豐富的石灰質。 (2).身體及附肢有分節。 16.棘皮動物門(Phylum Echinoderma ) (1).體表含有石灰質或肉質的突起構造一棘。 (2).身禮呈輻射對稱。 17.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 (1).胚胎或幼體期身體合有脊索的支撐組織。 (2).胚胎發育過程還會出現包括背神經管、咽鰓裂及肛後尾等構造,成為成體時,有些構造可能會消失。 ※ 其他動物門因為種類數量較少或個體較微小,僅列出其門的名稱供參考。 18.半索動物門(Phylum Hemichordata ) 19.鰓曳動物門(Phylum Priapulida ) 20.動吻動物門(Phylum kinorhyncha or Echinoderida ) 21.兜甲動物門(Phylum Loricifera ) 22.腹毛動物門(Phylum Gastrotricha ) 23.結孢子蟲門(Phylum Myxozoa or Myxospora ) 24.顎胃動物門(Phylum Gnathostomulida ) 25.毛顎動物門(Phylum Chaetognatha ) 26.環毛動物門(Phylum Cycliophora ) 27.帝蟲動物門(Phylum Phoronida ) 28.苔蘚動物門(Phylum Bryozoa)或稱外肛動物門(Phylum Ectoprocta) 29.內肛動物門(Phylum Entoprocta) 圖一 動物的演化樹參考圖 我們的相機採集 岩岸動物戶外學習日記 圖二 馬崗漁港附近的海蝕平台,從台北市出發約需1.5-2小時車程。 這是海釣者的濱海釣點之一,他們經常在此釣飛魚。 圖三 整個海石平台面積超過一萬平方公尺, 退潮時最適合找尋各種生活在潮間帶的魚類與無脊椎動物,安全性也很高。

蕨類植物花樣多(下)

蕨類植物花樣多(下)

文/國立台灣博物館前植物學組組長 鄭元春 連著看了較原始與較高等的蕨類植物介紹,相信大家對它們已經有了一點概念;現在找們要把寶島上出產的蕨類植物看完,但後面這一部分的成員有好多都有複雜的構造,更有許多種類有著相似的外形,因此,請大家仔細地看下去,以免腦子被攪混,甚至跟前面所學的分不清了。首先和大家見面的是袖珍型的著生性家族: 24.書帶蕨科 它們通常以樹幹或岩石為家,有時下垂,有時呈半直立性,根莖雖短,但呈匍匐狀;根上被有豐富的棕色毛茸,很容易辨識。葉片叢生或近生,全綠。孢子囊群沿著葉綠或分叉的小葉脈著生,連接成線形或短線形。 代表例是低海拔樹幹上常見的「垂葉書帶蕨」,它常成叢垂掛在樹枝間,彷彿一條條綠色的寬麵條懸在半空中,非常奇妙。 垂葉書帶蕨與人人熟悉的觀葉植物一鳥巢蕨一是絕佳的伴侶,它們倆經常相隨相伴,鳥巢蕨在上,葉片向上伸展;垂葉書帶蕨在下,葉片向下垂掛。一剛一柔,一胖一瘦,那種美妙而滑稽的對比,稱得上是自然界一大奇觀。 另一代表例是低、中海拔石壁或樹幹基部常見的「台灣車前蕨」,他有橢圓形的葉片,葉尖突然短縮,葉基逐漸縮小,樣子別致而易認。 台灣車前蕨的生態 台灣車前蕨孢子囊群分布情形 書帶蕨常線形的孢子囊群 姬書帶蕨也是常見的書帶蕨科植物 垂書帶蕨長相特殊而柔美 25.碗蕨科 本家族可以分成兩大類,其一是孢子囊群長在小葉脈頂端,且具有杯狀或半杯狀的苞膜;其二是抱子囊群沿著葉綠生長,且被反捲的葉綠所保護。本科成員的根莖通常由多數的毛所保護,有時也混生著狹長的鱗片,這種以毛為主的特徵,可以看成是全一共同點。 代表例之一是各地山區均極常見的「蕨」,它能適應低高海拔環境;不過長在高海拔的個體,其葉片上常有豐富的短毛,顯然具有保護的功能”蕨在高山的開闊地是要角之一,它經常是森林火災後的先驅植物,能迅速地在災後的林地建立家園,因此大片大片的「天然蕨園」每每在枯木間盎然顯現,初次見識,還以為是人工培育的呢! 代表例之二是對硫磺質有所偏愛的「栗蕨」,它大量地出現在陽明山與七星山區,即使鄰近碳磺泉地區,也依舊能生氣蓬勃。它的葉片大型,光是葉柄就可以長達兩公尺;葉片背面被有白粉,最下方的羽片特別縮小,看起來好似托葉一般。 栗蕨植株 栗蕨的孢子囊群長在葉緣 蕨經常成群長在新生地上 26.鱗始蕨科 全體成員都生長在地面上,不過少數種類有蔓性的根莖,能沿樹幹爬升,孢子囊群位於小脈的頂端,有時單一存在,有時則相互結合;苞膜存在,且跟孢子囊群的基部癒合而朝外開口,以便於苞子的四散傳播。 代表例是低海拔山野十分常見的「烏蕨」,以及全省海邊都可瞧見的「闊片烏蕨」”它們的葉片都分裂的很細,每一個小裂片末端就是孢子囊群,苞膜扁扁的,甚是可愛,找小點的個體來製作卡片,保證大受歡迎。烏蕨和闊片烏蕨最大的區別是後者葉片的最下方一對羽片最長,致使整個葉片呈三角形、而前者葉片最寬的部位在中央,故葉片輪廓呈橢圓形,另外,低海拔山區邊坡上常見的「圓葉鱗始蕨」與「海島鱗始蕨」也都是本科的成員。 海島鱗始蕨植株 海島鱗始蕨的孢子囊群分佈在葉緣 圓葉鱗始蕨植株 闊片鳥蕨植株 圓葉鱗始蕨的小葉呈圓扇形 鳥蕨植株 27.骨碎補科 絕大多數為著生性種類,根莖長匍匐狀,旦密被灰白或黃棕色鱗片,造型頗為奇特。葉柄和根莖連接處有關節,故老葉從關節處掉落後不易留下痕跡。葉片通常分裂得很細,孢子囊群即位於裂片凹陷處的小脈頂端。苞膜有杯狀、管狀及線狀等,向外開裂。 骨碎補科的許多成員僅中醫上都佔有一席之地,其根莖據說為跌打損傷要藥,即使連骨頭碎了都可以靠它們補起,所以取名「骨碎補」。不管其實際藥效如何,這種科名是相當有趣,而又容易記的。 代表例之一是平地山野樹、石上常見的「杯狀蓋骨碎補」,它有灰白色的鱗片,根莖隨處伸展和分枝,使得樹石上一片奇景。由於性不好肥,故栽培管理容易,常被栽植成蛇木板吊盆,只要澆水便能長久維持,並繼續長大,觀賞價值極高。另一代表例是中海拔常見的「海州骨碎補」,它的根莖密被褐色鱗片,與前者頗易識別。 海州骨碎補植株 杯狀蓋骨碎補植株 海州骨碎補孢子囊群分布情形 海州骨碎補的莖密被褐色鱗片 28.鳳尾蕨科 全部為地生性種類,根莖上有少許的鱗片保護。孢子囊群圓形或長橢圓形,常相互連結而成連續性的孢子囊群,無苞膜,但有反捲或特化的葉緣來庇護孢子囊群。代表例之一是平地郊野常見的「日本金粉蕨」,它時常長在乾燥的路旁斜坡間,葉片深綠而光亮,最後一回小裂片呈狹披針形,孢子囊群就充塞在小裂片上,整個呈土褐色。 日本金粉蕨遍佈全省各地,中國陸各省、喜馬拉雅山、巴基斯坦、印度、緬甸和韓國、日本、琉球等地都有它的芳蹤,稱得上是一種亞洲性的植物。代表例之二是海邊以至低海拔山區隨處可見的「傅氏鳳尾蕨」。它能隨著環境改變體質,海邊生長條件低劣,它的葉片就十分肥厚,藉以自衛圖存;平地低山的環境較佳,它的葉片就呈薄紙質。兩種同類以各種條件加以比較,前者在外型上較佔優勢,也是居家值得栽培的觀葉植物。 日本金粉蕨的孢子囊群有假胞膜(特化的葉緣)保護 日本金粉蕨植株 傅氏鳳尾蕨植株

蛇類推廣與破解迷思教育

蛇類推廣與破解迷思教育

文/曾文宣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所生態演化組碩士 活體觀察大概是生物相關的課程中,最能讓學生目不轉睛、也絕不分神的一項活動。科學素養的提升,首重的不外乎引起興趣、並且讓學生藉由觀察、發掘藏匿其中的科學議題,活體觀察便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當台上的老師一把從講台下拉出丈餘長的大蛇,在台下驚呼聲之餘,我們該怎麼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與互動呢?當整個社會文化多半對蛇類抱有諸多迷思時,該怎麼逐一破解?我想,頸子上那條正摸不著頭緒的傻夥伴,自然給出了最直白的正解。 藉由觀察與觸摸,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再依從著孩子們的疑問,一步步破解迷思 「我從來不會要求學生『不要害怕』眼前那條正在蠕動的蛇,但我希望你經過這堂課知道,你究竟在『害怕蛇的什麼』?」 可以恐懼,但不可以害怕學習 走訪了許多小學、中學、高中及大學,拎著蛇到處走跳的我,總是會在課堂一開始如是說道:「會怕蛇的人請舉手。」此時,大概會有1/3的學生高舉著不安的手、面色凝重。另外有些學生會半舉著,似乎是深怕「害怕蛇」這件事,會讓同學看了笑話。接著,我總是連忙說道:「怕蛇無關對錯,不怕蛇也沒有比較厲害。每個人都有會害怕的東西,像是老師我就很害怕鬼呀,怕極了。」 細究其因,娓娓道來。恐懼二字,不正是出自於「不了解」嗎?是呀,我很怕鬼,是因為我不知道鬼的生物組成是什麼?好像有質量但沒體積?最掛心的是,就算我沒做虧心事,它真的就不會來無聊嚇我、或傷害我嗎? 因為不了解,所以害怕。因為害怕,所以就得永遠被這樣的情緒勒索嗎?其實,如果可以進一步認識與互動,透過老師的引導,或許可以解開誤會、放下心中的大石頭;就算依然離不開害怕的情緒,現在你也知道了,你究竟是害怕「什麼」?有沒有誤解了什麼呢? 比方說,依據我們過去的調查,國人怕蛇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 (1)怕蛇咬、 (2)怕蛇毒、 (3)怕濕濕黏黏的感覺、 (4)怕長長的樣子、 和(5)不易掌握等等。 針對前三點,我會向學生說明: 第一、蛇並不會隨意咬人。事實上,牠們害怕人類就像動漫《進擊的巨人》中,人類害怕巨人一樣,蛇遇到人的第一個反應絕對是逃跑。萬一跑不了了、萬一對方把手伸過來了,這萬惡般的「掠食者」預兆,刺激著蛇的每一條神經、本能地攻擊咬向對方,僅僅出自於自衛。換句話說,如果我們根本就沒有接近蛇、也沒有傻傻地把手逼近牠,幾乎是不會被咬到的! 第二、不是所有的蛇都有毒。全世界所有的毒蛇僅占了所有蛇類的1/5,而真正毒性強到可以致死人類、並且很容易和人類短兵相接的蛇種,更是只剩下不到200種。在台灣,只有所謂的六大毒蛇—眼鏡蛇、雨傘節、龜殼花(圖1)、赤尾青竹絲、百步蛇和鎖鏈蛇,這六個物種需要提防。但如果進退得宜,就像第一點所說,是完完全全不需要擔心遭到蛇吻的。 圖1.隱身於落葉枯木之間的龜殼花—龜殼花是六大毒蛇裡頭危險性最強的,除了個性上比較火爆、容易攻擊,牠們與人類活動領域更是經常重疊。天氣冷的時候亦喜愛躲在郊區房屋、廚房、廁所裡頭避寒。若有發現,請盡可能聯絡地方農政單位,不要自行處理。 第三、濕濕黏黏的是青蛙那類兩棲類動物的專利,爬蟲類身上帶有的鱗片可以防止水分的散失,是不會濕濕黏黏的。蛇類的鱗片有幾個不同的形式,或是粗糙、或是光滑,但摸起來總是乾燥、而且非常潔淨的! 因此,如果你是因為蛇會咬人而怕蛇,經過一番唇舌後,有沒有比較不害怕了?如果你是因為蛇有毒而害怕,在知道不是所有的蛇都有毒後,有沒有寬心了一些?如果因為濕黏而怕蛇的話,解開了誤解,你確定你還是怕蛇的嗎? 不論結果如何,我們先把情緒放一旁。在稍稍認識蛇以後,你知道要怎麼和這個陌生的生命互動嗎? 會看老師臉色、也要會判讀動物的臉色 「文宣老師!有蛇!在新棟二樓廁所裡面!」學生高嚷著。 雖然這已經是偏鄉老師的家常便飯,但這一天我才剛從校舍旁的教師宿舍走出來,睡眼惺忪、動作遲緩。在接收到學校又出現蛇的消息,瞬間五感都打通了:「好,我去看!」一個箭步上前,狂奔了過去。 赤手空拳地到了廁所,學生已經開始圍觀了,總務主任也正在關心這條蛇的下落。眼下,原來只有一條十公分餘的小蛇,體色黑白相間,警示意味濃厚。我毫不猶豫便把小蛇拎了起來,學生開始驚呼,嘈雜地說:「老師,那有沒有毒?」、「好強哦,一下子就抓起來了,我們剛還弄那麼久。」、「牠為什麼不會咬你?」、「我也要抓、我也要抓」。得意之餘,在學生還保持著高專注力的時候,正是機會教育的時候。 圖2.白梅花蛇寶寶--看見人群湧現,小蛇第一時間先把身體前半段弓起,作勢要攻擊的樣子。這是牠小小的身軀裡,本能表現出來最嚇人的樣子。但很可惜,對我們這些老手們來說並不奏效。 如圖2所示,那是一條白梅花蛇,還是個小朋友。牠雖然黑白相間,長的很像劇毒的雨傘節,但其實你們可以仔細看一下,白梅花蛇在黑白兩色交界處的斷面比較不平整、看起來髒髒霧霧的。而且呀,牠們的白色部分其實偏灰色一點,色彩不像雨傘節的黑白環紋那麼鮮明。白梅花蛇是無毒的蛇類,數量不少,但也正是因為沒有毒,所以個性上通常比較兇,不少個體會有「噬咬」(咬住不放、左右拉扯)的行為,看起來格外嚇人。 幸運的是,這條小蛇顯然害羞又膽小,一心一意只想逃離我的「魔掌」,這些都在預料之中。藉由每次的觀察,在場的學生也都意識到了,這些小動物真的非常、非常怕人,能逃就逃、能躲就躲。 一年前,當我初次踏入位於高雄偏鄉的桃源國中時,我心想,有別於都市裡的孩子,山上的小孩和居民們應該對於這些動物比較不陌生吧?比較沒有敵意吧?當第一次秀出我的寵物蛇時,我看著孩子們驚訝的表情,我知道我錯了。即使在布農族的傳統文化裡,蛇類(像是百步蛇)被視為朋友一樣的存在,但在部落裡頭,怕蛇的人還是不少,大家和蛇類的互動還是很生疏(如圖3)。 圖3. 觸摸常見的無毒大型蛇類「臭青公」,對孩子們仍然是新奇的體驗(吳振源拍攝) 長期下來,我一直教導著學生如何與野生動物打交道和做朋友、怎麼樣判讀動物的情緒、如果產生衝突又該怎麼樣化解?以流浪犬為例,眼前的這隻狗究竟心情如何?會不會在經過時對你吠叫?會不會追上來咬我?這些都是有跡可循的。狗是階級性的動物,如果牠視你為地位較低的個體,牠可能會表現相當侵略性的行為。為避免衝突,我們在經過來者不善的狗狗時將頭撇開、不經意地斜眼看著牠,將身子略為蜷起,慢慢地遠離,尊重牠的地位,多半可以安全通過。或是,你可以選擇彰顯自己較高的地位,較強勢地對著牠揮舞棒子、吼叫,關係建立好後,也能逢凶化吉。 放眼世界各地人類與野生動物衝突的事件,除了侵門踏戶或是生命受到威脅,多半原因來自於人們缺乏對動物的尊重,在無知的情況下踩到了底線,又對於動物的警告無動於衷,造成了雙方的遺憾。因此,我一直在想,如果我能先帶領孩子走入大自然,接觸這些陌生的生命體,除了培養孩子們的觀察力之外,也能學習與之互動的竅門。 偏鄉的孩子正好就是最理想的教育對象。校園和生活周遭充滿著野生動物,學習意願相對被動、人生願景與規畫相對限縮的他們,我認為,能夠掌握與野生動物的互動模式,充分地呈現在地傳統文化與生態特色,未來,無論在友善農作或是休閒觀光上面,都能有更出色的表現,並且創造人與自然雙贏的永續經營辦法。 圖4. 對人類無害的樹棲性微毒蛇「大頭蛇」--在端午過後的六月份某一周,學校每天都能發現新種的蛇,包括白梅花蛇、紅斑蛇、大頭蛇、雨傘節和赤背松柏根。蛇類推廣教育在這樣子的偏鄉地區,可以協助建立出在地的生態特色。 觀察、觸摸與破解迷思 在實際操作上,我首先會強調寵物蛇與野生蛇之間的差異。透過非常習慣人類觀察與觸摸的親善大使,先突破學生們恐懼的心房,破除大部分人們的迷思。藉由問題引導學生們觀察的方向,摸起來濕濕黏黏的嗎?蛇類會眨眼嗎?蛇有沒有牙齒?蛇的屁股在那裡?畫蛇添足一定錯了嗎? 我總是喜歡觀察每名學生第一次自己抓取蛇類時的表情,既興奮又緊張。「盡量把你的十指攤開,想像一下你是一根溫暖的樹枝。因為不少蛇很怕高,垂吊著會讓他們缺乏安全感。攤開手指一來可以增加你和蛇的接觸面積,二來也能讓蛇的身子盤繞在你的手上,蛇只要不那麼緊張了,自然能夠與牠交朋友囉!」只要學生能夠卸下心房,信任老師、信任並尊重眼前這個陌生的個體,大多數孩子們都能很好適應這樣子的互動,甚至搶著要抓呢。 圖5. 俗稱為黃金蟒的白化緬甸蟒是寵物蛇中的大傢伙—透過老師的引導和同儕的鼓勵,怕蛇的學生最終也願意嘗試觸摸寵物蛇。正視恐懼,再進一步接納恐懼,才能知道自己究竟在「怕什麼?」 「老師,我碰到牠的舌頭了!」學生有點驚魂未定地說。其實,蛇類是非常仰賴嗅覺的動物,牠們只有在兩個情況下會非常高頻率地吐舌頭:一個是遇到陌生的動物或環境時,另一個是聞到令人食指大動的食物時。蛇類的嗅覺不像我們得透過鼻孔,牠們會透過舌頭的揮動,捕捉空氣中的氣味分子,舌頭縮回時會觸到上頷裡頭的傑克森氏器官(Jacobson's organ),將嗅覺訊號傳回給大腦。因此,剛從籠子拿出來、正在靠近學生、或是前方有隻老鼠時,蛇的舌頭會快速抖動著。這動作一點都不恐怖,這就像各位需要一直眼觀四方一樣,不先看看對方長什麼樣子,要怎麼交朋友呢? 對於校園出沒的野生蛇類,我會選擇暫時「綁架」牠一陣子到各個班級進行解說,隔天再放回山林。野生蛇不習慣人,在牠們的字典裡,只有「攻擊」和「逃跑」兩件事情。面對這些害羞的傢伙,動作務必放輕、千萬要慢,讓牠們放下戒心,才有更多觀察的機會。孩子們經常無意間在蛇頭面前快速地晃過手臂,這都得注意和避免。野生蛇類的觀察重點在於不同蛇種的特徵,有沒有毒、防禦機制又是什麼?例如常見的紅斑蛇,經常被老一輩的人視為「紅雨傘節」,搭配上較差的脾氣,讓人聞之色變。但其實,牠們是完全無毒的,比較需要擔心的,反而是牠們從泄殖腔噴出的惡臭液體,會纏著你數天! 圖6. 引導學生觸摸野生蛇類「赤背松柏根」—藉由觀察野生蛇類,讓偏鄉的孩子得以辨識生活周遭的毒蛇或無毒蛇。照片中的赤背松柏根,就是一種常見、對人無害的蛇種,喜食爬蟲類的卵。兩名小女生從完全不敢看蛇,到能夠靠近觀察、主動觸摸,破除大眾對蛇類的迷思與誤解。 透過文獻中實驗數據的呈現,我會逐步告訴孩子「蛇類不可能跑很快、追上來咬你一口」,世界上最快的黑曼巴蛇,100公尺甚至要跑超過20秒呢。又如「蛇吞象是不可能的,吞人、甚至喜歡吃人也是沒有根據的。」網路上特別盛傳一隻寵物蟒蛇,說牠持續一年不吃東西只是為了要騰出空間好吃掉飼主,這是完全捏造出來的故事。不同物種的蛇各有所好,有的喜歡吃老鼠、有的喜歡吃青蛙、甚至有的喜歡吃蝸牛呢,但就是沒有人類。至於「蛇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動物」這句話也是錯誤百出,在台灣過去十年來,每年遭到蛇吻的人有1,000人左右,但沒有半個人因而死去。至於全球,每年因為蛇類致死的人數有5萬人左右,但人類自己造成的死亡人數就有47萬人,由蚊子造成的死亡則高達72萬人。由數據可知,蛇類的危險性是被過分誇大與誤解的。 從蛇吻到生命教育 「三角形頭的是有毒的;圓頭的是沒有毒的蛇」這個廣為流傳的分辨方法,其實也是個常見的迷思。 圖7. 台灣單位毒性最強的雨傘節,頭形可一點都不三角呢! 在六大毒蛇當中,眼鏡蛇和雨傘節這一類的蛇便是圓頭的;而無毒蛇當中,亦有三角頭的種類。因此,若是在野外不慎被咬到了(雖然只要你不靠近就根本不需擔心),辨識是否為毒蛇就很重要了。第一時間總是忐忑不安,這不要緊,我告訴學生:「請大家鎮定地拿出手機,無論是用拍照、錄影、或直播都行,利用社群媒體的幫忙,很快就能有高手辨別種類。」在台灣,即使是被毒蛇咬傷,只要能在兩個小時內抵達醫院,都沒有生命危險。用彈性繃帶綁住患處、大量沖水、吸出毒液等多餘的動作都不要做,保持鎮定、盡快就醫是你唯一需要做的事情! 在蛇類推廣教育的最後一環,我會把課程內容導向生命教育。試問:「既然蛇不是那麼樣的可怕,那一發現蛇就要把牠打死嗎?」棒子不長眼,在很多情況下,正是因為試圖、或擊中蛇的大動作,反倒讓蛇緊迫萬分、張嘴反擊。既然都是寶貴的生命,我們不會無緣無故打死空中的飛鳥,憑什麼一遇見蛇就非打死不可呢?更何況,蛇類在大自然、或在農田裡都扮演著掠食者的角色,可以控制老鼠等獵物的數量,對人類的經濟活動而言可說是益蟲呢! 圖8. 被燒烤致死的白梅花蛇--照片中的苦主,被惡劣民眾活活放在烤網上烤死。這樣戲謔的態度,以及照片底下的留言,其實都反映出了大多數人對於蛇類的憎恨與無知。換作烤網上的一隻鳥、一隻貓或一隻狗,觀感和輿論都大不同(徐偉傑拍攝) 再更進一步,無論是自然界中的那一種生物,都和我們一樣是帶有生命的個體。每個生命自有其價值,有其在生態系中的功能,不該被剝奪於世。我曾經為了一隻被拈死的螞蟻,非常嚴厲地斥責了學生。如果是為了食用而帶走家禽畜的性命,或是為了公衛問題而選擇殺死了蒼蠅、白蟻,這些都是合理的理由。但是為了好玩、無緣無故地殺害生命,這便是不對的行為。 強與弱都是相對的,「如果你認為可以隨意地結束掉一隻螞蟻的生命,那是不是比你更強的其他個體,也都能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來霸凌你呢?」我認為不是的。在反霸凌意識的考量下,結合生命教育,我們可以一同來呼籲學生終止這樣以大欺小的行為,並從生活中逐一落實。 最終,我期盼每名孩子,都能學習尊重每一個獨特的生命,理解並包容同學間、萬物間的種種差異。為師者,學習擁抱這樣子的多樣性,讓每位學生與生命展現最真實的自己。我想,這大概是我能從一條繞在我脖子的金黃緬甸蟒,找到最理想的教學目標。 圖9. 拋開恐懼與迷思的假象,蛇與人之間的互動也可以這麼和諧。

探索生活事物的顯微觀察—科工館顯微家族活動

探索生活事物的顯微觀察—科工館顯微家族活動

文/ 黃振中/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蒐藏研究組研究助理 陳相仲/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公共服務組約聘助理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簡稱科工館)透過顯微家族活動,向親子觀眾推廣顯微觀察與實作技巧。此教學活動讓學生實際對微小事物進行顯微觀察,學習操作放大工具及培養拍攝顯微圖像等能力。活動中觀察對象以植物花粉、市售澱粉與館藏活版鉛字及銅模等為主,引導學員以顯微照片進行物性比較,就「蟲媒花」與「風媒花」的不同、澱粉顆粒及活版印刷技術等逐一探究,再提出合理解釋,讓學員瞭解顯微觀察作為科學佐證的重要性。 現代科學中心的展示教育多以刺激參觀者的感官為主,而博物館學習的核心價值在於啟發觀眾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想像力,並促使他們去洞察接觸事物更深層的意義。因此,張美珍(2002)曾以建構主義的面向來設計博物館教育活動,她提出了幾項原則:「以問題為中心、適當的學習情境、以貼近學習者生活經驗的主題出發、提供動手操作或實驗的機會、鼓勵同儕合作學習、重視學習者個別的差異、提供統整的學習以建構完整概念」。 倘若再藉由博物館的蒐藏品,搭配學習者生活中的主題來設計學習目標與課程,促使他們參與課程或活動,藉此達到博物館的學習--建構或提升他們的認知與知識。 上述建構主義模式的學習原則對博物館的意義是:提供觀眾可思考且方便接觸的學習情境,幫助觀眾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培養具有組織原則與原理的能力,以便於學習中學習如何去學(林彩岫譯,1997)。因此,擁有體驗實物、動手做中學習的直接經驗、自導式及探索式的學習模式等特性的科學博物館,其活動內容就要能夠符合實物學習、主動學習以及建構式主義等學習模式,並且要以參觀者的角度,提供他們能夠開發思考以及盡情觸摸的情境,並且鼓勵他們從「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甚至培養他們的創造力和訓練更多樣化的學習技巧,讓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扮演主動學習者的角色,啟發創新的樂趣。這樣不同於學校制式的教育可培養學習者建構科學原理的能力,甚至在教師或專家們的協助與輔導下,逐步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 承上,科工館針對不同類型學習群眾,於2015年暑假及2016年寒假期間舉辦顯微家族活動,活動目的在提昇參與者的博物館學習與參觀經驗,強調結合生活的學習以拓展民眾對博物館的利用與參與,以下分別介紹顯微活動的設計理念、規劃細節、和實施程序。 顯微觀察活動的設計理念 通常家庭觀眾是科學博物館主要的觀眾群,其中以國小學生族群最為大宗,因而以國小階段親子作為主要觀眾,針對他們設計一系列「顯微觀察」的博物館學習主題,加入「學生為主題、生活經驗為重心」的教學活動理念。觀察對象以花粉、澱粉及科工館館藏之活版印刷用的銅模與鉛字為主,運用顯微鏡觀察不同植物的花粉的型態與構造,思考花粉數量與顆粒大小,何以會衍生「蟲媒花」與「風媒花」不同的差異,活動中加入學員的討論:靠昆蟲傳粉的花稱為「蟲媒花」,靠風傳粉的花稱為「風媒花」,「蟲媒花」與「風媒花」的花粉分別有何特性?讓學員對自然植物的有性生殖產生興趣。 「澱粉」是一碳水化合物,普遍存在蔬菜、穀物中,所以澱粉類食物是生活攝取重要的來源。作為顯微觀察澱粉粒的材料,可選用市售的太白粉,或者取自新鮮的馬鈴薯,從澱粉的顯微觀察以比較兩者的不同。最後的觀察對象為小號字體的銅模與鉛字,由放大工具找出中文繁體字型及字意,顯微觀察活版及彩色印刷成品,以瞭解對照古今印刷技術的不同。規劃學習顯微觀察的題材,大多來自與學習者生活有關,經整理教學活動重點與理論依據之對照如表1。 表1. 理論依據與教學重點對照 觀察入微的博物館活動規劃 一、教學目標 由於科工館擁有多款用途的顯微鏡,為讓學員於實作中體驗窺見微小世界的奧秘,提供植物花粉、頭髮、動物毛髮、銅模、鉛字以及印刷成品等,以體會顯微工具在辨別植物、纖維等不同種類的技巧,同時結合顯微拍攝照片,不僅測量毛髮的粗細,更可記錄學習歷程。 二、教學對象 雖顯微觀察活動以國小階段親子為主要對象,但參與活動的學童範圍則設定在國小三年級學童為主。若針對國小高年級的學童,可視狀況再加入部分複雜的科學概念與知識深度,例如從玉米、馬鈴薯等穀物取得澱粉,再經由偏光顯微鏡去觀察繽紛的澱粉顯微圖像,可感受科學新知的樂趣。 三、教學時間 博物館學習活動共設計有1.5天課程內容,在規劃上依照三個半天,並分成有建立顯微觀念、動手操作與應用分析等深入淺出的三個單元架構,亦可提供學校老師設計一週以2節、每節40分鐘、合計80分鐘課程,而完整課程須連續三週進行,共計6 節,240分鐘。 四、顯微鏡與工具材料清單 簡易、立體及偏光等顯微鏡與相關工具如表2所示。 表2. 各款式顯微鏡設備與工具清單 圖1. 操作簡易型顯微鏡,目鏡內有如左上角尺規(最小刻度0.02毫米) 圖2. 操作蔡司立體顯微鏡(倍率8~80倍),可由投影機即時講解觀察圖像 圖3. 觀察更細微形態的偏光顯微鏡 五、活動程序 規劃如表3 所示。 表3. 活動程序表 圖4. 銅模放大觀察與鉛字排版圖書證 圖5. 以立體顯微鏡觀察百合花花粉(左圖40倍率、右圖80倍率) 圖6. (a)市售太白粉;(b)將純水滴入置有太白粉之試管,自試管底層採樣;(c)澱粉顆粒大小不一,最大者約50微米(µm) 教學成果與建議 經課程評量,發現經由不同功能的顯微鏡示範講解與實際操作,確實引起學員們對於操作顯微鏡有著極高濃厚的興趣,甚至發現較低年級的學員,在學習到拍攝顯微照片的技巧之後,改變過去因家中或學校無類似顯微鏡工具使用經驗的緊張感,進而培養出獨立運用顯微鏡觀察的探索能力。顯微觀察活動提供親手操作的機會,得以探討花粉經由授粉媒介(風或昆蟲)傳到雌蕊的柱頭上,此一傳粉或受粉之過程,在於花粉粒的形狀、大小差異別極大。通常來說,風媒花的花粉粒較小,通常帶有幫助漂浮的氣囊。蟲媒花的花粉較大,上面會有刺或突起(如圖7),以幫助黏附在雌蕊的柱頭上(沈競辰,2003)。巧妙地運用顯微觀察,藉此作為分類不同種類花粉之依據。 學習者從馬鈴薯或小麥、玉米等穀物取得澱粉樣品,進行樣本的製備再以高倍率顯微鏡觀察並紀錄顯微圖像,此須妥善找到清晰觀察點,再結合運用數位相機連結電腦軟體技術等學習過程中,因澱粉類食物與生活關係密切,該主題富有趣味性,使得學員在操作顯微鏡遇到不順利時,不會感到挫折,甚至在老師的提示下,還會主動提出問題。課程中筆者還觀察到中年級學生均可順利地運用顯微器材,而高年級學生亦可測量出毛髮的尺寸,甚至與同儕討論彼此測量的結果。 本顯微觀察活動以學習者為中心,從日常生活中找到學習主題,提供學習者動手做的機會,再透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問題的研討與解決,讓學習者學習操作不同功能顯微鏡的能力,激勵他們從顯微圖像中,學習分析微小物體確實的尺寸。不僅可以改變他們普遍停留在放大觀察物像的慣性思考模式,也可促進他們能盡情利用所擁有百分之二毫米刻度尺的利器,深入探索如同頭髮粗細般的微觀世界,藉此引起學習者顯微科學的興趣且將學習知識加以活用。以觀察澱粉顆粒為例,直接從馬鈴薯採樣觀察澱粉是較容易觀察的,因馬鈴薯的澱粉顆粒明顯較小麥穀物者來得大 (如圖8),在安排學習的同時,其實還可以加入其它食物(如蓮藕粉、小米製的冬粉等)的顯微觀察比較。 親子學員在科工館所安排的學習情境之下,發現參加的家長還比小朋友更認真,當家長熟習操作顯微鏡技巧之後,自然而然地擔任起課堂助手,協助跟小學生講解,讓課程進行的氣氛更為融洽,。因顯微家族活動對於主辦者、講師和參加的小朋友均是陌生,家長可以從過往生活的周遭經驗舉例說明,對於顯微圖像的解釋助益許多,讓整體活動的效益超出原先的預期。此外,因博物館的顯微鏡設備具有拍攝顯微照片之功能,因此若希望以「顯微家族」做為持續辦理活動的行銷推廣理念,可持續規劃於活動結束後,例如將票選活動中表現較優的顯微照片蒐集起來,以專區展示或臉書分享或是整理成一本顯微日誌等方式,做為科工館對外招生的活教材,激起大眾參與探索顯微科學的動機。 圖7. 以偏光體顯微鏡觀察百合花花粉(左圖100倍率、右圖200倍率)花粉上面有刺或突起型態屬於蟲媒花的花粉特色。 圖8. 以偏光體顯微鏡100及200倍率觀察低筋麵粉與太白粉中的澱粉顆粒—可明顯觀察太白粉來自馬鈴薯較麵粉的小麥有較大顆粒的澱粉結構。 參考文獻 1. 張美珍(2002)。從建構主義取向探究博物館教育活動的規劃設計。科技博物,6(6),19-30。 2. 林彩岫譯(1997)。建構主義者的博物館學習理論(原作者:Hein, George E.)。博物館學季刊,11(4),27-30。 3. 沈競辰(2003)。花與授粉的觀察事典。台中市:晨星出版。

生態瓶的獨白

生態瓶的獨白

文 林辰駿 /高雄市立三民高中教師 我們的日常活動及所見所聞,皆在生態系中發生,因此了解生態系的基本概念,將有助於覺察並改善環境問題。可惜的是,生態系的知識既繁雜又抽象,儘管將內容整理得條理分明,講解時也設法呈現概念之間的邏輯性,仍有學生反應「我都有聽懂,但是背不起來!」,再者是學生對於生態系平衡的看法,大多認為保育成功與否取決於有無嚴格的法治,幾乎忽略心態對於環境改善的潛在效益。從學生的回饋當中,使我驚覺到傳統教學不容易教懂學生正確概念,考試成績優異或許只是假象。某一天備課時,在課本上看到生態球的圖片,使我靈感乍現,想到人人都有眼見為憑的習性,透過感官接觸到的畫面印象較深,因此啟發我對課程設計的重新思考「能否藉由觀察來建構知識?」,於是生態系的探究教學模式孕育而生! 以感官經驗建構心像為課程基礎 相較於自然環境,生態球及水族箱皆可象徵最基本的生態系,然而生態球的球狀玻璃不易取得,若使用水族箱則維護成本過高,因此我選擇了兩者折衷的生態瓶作為教具,期盼在每位學生經濟都能負擔的情況下,親自體驗做中學的樂趣。經過長期和學生的對話,逐漸了解他們在此單元的迷思與困難,於是我選擇融入科學方法中的實驗設計,讓他們從比較變因有無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彷彿讓生態瓶成為教導他們的老師,當有了感官證據作為支持,學習將不再是應付考試的不求甚解! 由於自己對生態瓶深感興趣,在多種條件積極測試下,很快找到了可以在三週內 (至少兩週) 呈現出明顯差異的條件,其差異主要呈現於水質與水草的葉片。 約一週時,差異呈現於水蘊草葉緣的完整度(圖1); 約兩週時,差異呈現於瓶壁上附著的微生物量(圖2); 約三週時,前兩週的差異更為明顯,甚至可觀察到消費者的生存與死亡關係(圖3)。 將這些差異的結果整理之後,即可作為學生實作及討論的參考答案。在教學則建議:觀察週數視學生特質調整,因為在觀察過程中,打破瓶子和忘記定時拍照是常有的事,若班級學生多數態度較不嚴謹,可採取兩週的觀察。 已知「生態系」是由生物因子與環境因子交互作用形成的體系,而生物因子又可分為三類,分別是自行製造所需養分的生產者,透過攝食而獲得養分的消費者,以及分解生產者和消費者遺體的分解者。三者之間的互動仰賴物質循環與能量流轉維繫,並趨於穩定狀態,稱之為生態系的動態平衡(圖4)。 為了破解可能的迷思,我根據生態系的基本組成與動態平衡兩大面向設計測驗,並於正式上課前,以分組討論的方式施測。根據測驗結果,學生普遍對於生物因子的定義較不清楚,因此我便針對三大生物因子,分別設計單一變因的生態瓶(圖5),讓學生從觀察中發現三大生物因子的特徵,以取代文字記憶。於測驗後至正式上課前,學生須完成約三週的觀察紀錄。正式上課時,則以學生所拍攝的照片為依據,逐一破解測驗時所發現的迷思。 圖4.本課程欲傳達給學生的生態系概念圖,唯有各互動關係取得供需平衡,生態系才得以穩定運作。 圖5.將組成生態瓶的生物因子以單一變因的實驗呈現,讓學生從觀察中獲知其角色。 藉由問題引導揭露觀察目的 (按教材呈現次序排列) 第一,學生認為清除者以遺體為食;消費者以植物或動物為食,兩者食性不同,因此清除者不等同消費者,即兩者關係各自獨立。有鑑於學生普遍對活體感到興趣,且難以理解清除者是消費者的其中一種,因此特別選用米蝦作為生態瓶中的活體。起初可先讓學生觀察各種顏色的米蝦引起動機(圖6),學生們往往會出現難得一見的專注,並熱烈發問。在解答問題的過程中,我盡可能著重在食性關係的探討,以使學生瞭解蝦子在生態系中扮演的雙重角色。當學生問起「蝦子吃什麼?」時,可提供水草和死蝦,讓學生分別放入容器中觀察(圖7A)。於觀察後再以循序誘答來引出概念(圖7B)。 圖6.米蝦具有多種不同顏色性狀,彼此可互相交配產生斑駁色彩,圖中為水族館較常見的類型。 師:蝦子吃水草時是草食性消費者,吃遺體時是清除者,那麼蝦子在生態系中是否為單一角色? 生:應該是消費者兼清除者 師:消費者的定義為何? 生:會攝食的生物 師:清除者吃遺體時是否和某一種消費者類似? 生:肉食性消費者 師:兩種角色之間是否存在著「包含」的概念? 生:有可能!會攝食就是消費者,只是吃的對象可以有很多種,清除者只是吃的東西比較特殊...... 當學生理解清除者屬於消費者後,對於三大生物因子的分類會比較明確,接著可以導入生物因子的必要和非必要關係。配合課前觀察紀錄之有、無蝦子的生態瓶,老師可提問「是否需有蝦子的生態瓶才有生命現象?」,學生即能發現無蝦的生態瓶之水草仍存活,而蝦屬於消費者,所以生態系不一定需要消費者。 第二,根據日常生活的經驗,如馬桶裡或水溝裡的水充滿細菌,無形中建立微生物與髒亂環境的必然連結,所以學生普遍認為微生物不利於生態瓶的維持,因此也就難以想像特定微生物在淨化及穩定水質的可能性。為了呈現出硝化菌在生態瓶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可讓學生比較有、無菌液的生態瓶 (○1號v.s.○3號)。透過水質觀察可發現含菌液組能維持清澈,反之未含菌液組於第二週起微呈混濁,且瓶壁上附著大量微生物。 師:想一想,在養魚時,為什麼魚缸需要定期換水? 生:魚的排泄物會讓水質變髒 師:排泄物的確是影響水質的主因,那麼水質變差會對瓶中的微生物造成什麼影響? 生:有些微生物會死亡,能適應水質的微生物會大量繁殖 師:根據剛才的答案,是否能解釋1號瓶與3號瓶的水質差異? 生:可能加入生態瓶的細菌有「分解」排泄物的功能 師:猜測合理,並不是所有微生物都會造成環境髒亂! 當學生認同特定微生物在生態系的必要性之後,老師可引導到排泄物的含氮本質,以利於學生發現硝化菌的重要任務!此時讓學生瀏覽氮循環的圖(圖8)再進行問題引導。 圖8.氮循環示意圖。( 圖片取自翰林版高中基礎生物 下冊 ) 師:蝦排泄的氨進入到氮循環中,會經過許多微生物的作用,但是加入生態瓶的細菌只有一種,你認為是哪一種?為什麼? 生:藍綠菌或固氮菌,因為植物有銨鹽就能活了! 師:回想一下,○3號瓶無菌液,蝦排泄的氨直接溶於水形成銨鹽,不再轉化;○1號瓶含菌液,銨鹽可能再轉化成其他鹽類。根據這個差異,如何解釋第三週的結果(圖3)? 生:銨鹽轉化成其他鹽類會讓植物長得比較好 師:根據氮循環示意圖,每一種含氮物質都能被植物利用嗎? 生:只能利用銨鹽和硝酸鹽 師:根據觀察結果,只要有銨鹽就能使水草長得好嗎?你有沒有發現了什麼? 生:加入的細菌應該是硝化菌,能將排泄物轉為植物的主要養分,使水草維持健康,排泄物持續被清除,最後水質呈現清澈(圖9)。 師:根據硝化菌對水質的關係,你認為牠是哪一種生物因子? 生:分解者! 圖9.透過對話提示,幫助學生將氮循環與實際觀察結果建立連結,使學生更容易推論出未知細菌的身份。 第三,由於「清除」和「分解」意思相近;國中課本強調細菌和真菌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分解者;氮循環把硝化菌標示在土壤中,代表著不能行光合作用。於是學生容易根據他們先前觀察的結果,自行將分解者定義為不行光合作用的細菌或真菌。此迷思可算是破解前一個迷思的節外生枝,老師可從「營養方式」著手,配合氮循環示意圖解說。在破解學生對分解者的迷思時,先複習「自營」與「異營」的辨別原則,再由各細菌的代謝方式返回對應營養方式。此作法是為了讓學生從光合作用(CO2+H2O→醣類)和硝化作用(NH4+→NO2-→NO3-)發現兩者的共同原則都是利用「無機物」的代謝,以間接合成體內所需的化學能 (一種有機物),和分解作用利用「有機物」代謝成無機物截然不同,於是得知硝化細菌屬於自營的生產者,且生產者又可分為光合性自營和化學合成性自營。 師:根據氮循環,硝化作用需要利用什麼特別的元素? 生:氧氣 師:很好!硝化作用也是一種氧化作用,○1號瓶因含氧量高,是硝化菌適合工作的環境,如果把第三週的○3號瓶加入硝化菌,水質會變回來嗎? 生:不會,髒水中微生物太多,會把氧氣搶光,使硝化菌無法存活 師:預測合理!還記得自營和異營的差異嗎?自營是將無機物代謝成體內的有機物,異營則是將有機物代謝成化學能(一種有機物)。請再觀察一下氮循環,根據分解作用和硝化作用的原料,在性質上有什麼差異? 生:分解作用的原料是有機的生物遺體;硝化作用的原料是無機的銨鹽 師:再比較一下,硝化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否有相似處? 生:都是利用無機物! 師:沒錯!其實硝化菌能利用硝化作用過程中釋出的電子間接合成化學能。想一想,硝化菌應屬於哪一種營養方式?哪一種生物因子? 自上述迷思破解後,大部分學生已能區別三大生物因子與交互關係,此時老師可以提問「一個恰達穩定的生態瓶,若多了一隻蝦,將會發生什麼事?」,可能馬上就有人因觀察到蝦子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攝食水草,而提出食物不足或餓死的答案。於是可以從此答案繼續追問「若蝦子都死了,倖存的水草會有什麼改變?」,當學生能回答出因無消費者而能恢復生長時,表示學生心中已經形成「有限利用」的概念,即蝦子每天的攝食量和水草每天的生產量達供需平衡時,生態瓶就能生生不息,而此過程中也能附帶發現,消費者並非生態系組成的必要條件。 第四,學生都清楚當前的環境問題因人為擾動而起,但是要他們提出一種能根除多數環境問題的策略時,所有的答案都聚焦在法治層面,嚴重忽略心態對環境改善的重要性。為了讓概念圖的建構更完整,老師可以利用化工廠排放廢水的實際影片,讓怵目驚心的畫面烙印在學生的腦海中,如此便能引發他們對於後果的想像。若要使教學目標更為明確,可以請學生思考「當化工廠被勒令停業後,你認為業者會藉此改過向善?還是等待時機東山再起?」,藉問題促進保育概念的內化。俗話說「打鐵要趁熱」,在學生認同保育的同時,可引入環境議題的討論,如:低碳材料的優缺點、碳交易和碳稅制等,將有助於提升學習成效。 提供實踐機會促成有意義的學習 有效的行動,來自於正確的知識。在生態系概念圖建構完畢之後,我會以小組專題研究的方式,給予學生實踐知識的機會,並在過程中檢證知識的真偽(圖10)。專題以「如何延長生態瓶的壽命?」為題,透過科學方法,找出製作生態瓶的最佳條件。實施流程如下: (1)小組討論可能的變因; (2)老師利用課前觀察作業為例,說明單一變因的實驗設計; (3)小組形成合理假說; (4)小組以實際材料模擬實驗設計,老師協助判斷是否符合假說; (5)老師示範生態瓶的製作方式(附圖11&附件1)並指導各組實作; (6)成品驗收; (7)老師協助各組形成暫時性結論; (8)延伸學習:根據結論嘗試解釋實際環境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此活動的設計目的,在於改變學生對學習的定義,甚至將來從事環保工作時,不是因為老師有說,也不是因為法令規範,而是根據自己的知識判斷後,認為我應該這麼做! 圖10.小組專題研究與教學目標之關係。 圖11.生態瓶製備材料,水草應浸泡於水中保持潮濕。 在一系列的教學當中,除了看到許多異於往常的專注與「想知道」的渴望之外,更從實作中,看見學生試誤學習而成長的軌跡。例如有一組把光照強度當成變因,實驗設計則把一瓶放置室外,一瓶放置室內陰暗處,卻忽略室外環境複雜 (如:氣流、日夜溫差、光照時間等)及光合作用的必要性,導致為了操作一個變因而衍伸出更多變因。經過多次修正後,學生能逐漸掌握變因的控制,進而了解嚴謹的實驗設計並非自己想像中的簡單。 實際嘗試探究教學模式後,使我感受到寓教於樂對學習成效的影響力,學生也從探究的經驗中,獲得發現知識的樂趣(圖12)。然而,生態瓶兼具教學和欣賞的功能,學生往往容易專注在觀察而難以專注在教學活動上,建議在解說概念及示範生態瓶的製作時,可視學生自制力調整,對自制力不高的班級,可由預先拍攝好的照片或影片取代實體,以免延誤教學進度。 圖12:學生對於罕見的生態瓶實驗感到新鮮,學習態度較傳統講授課程更為積極主動。 附件1:生態瓶製備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沉浮的葉子小艇

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沉浮的葉子小艇

文 吳沛穎 /桃園市私立新興國際中小學教師 以往學生面對光合與呼吸作用時僅以片段的方式記憶,忽略了這些化學反應在細胞中扮演的角色與關係,因此在具體操作中引導學生整合科學概念,將零散的陳述記憶轉化成知識架構,從寫作中洞見學生看待世界的視野,從回饋中發掘教學的價值。 學生生活經驗與知識結構的阻礙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為國中生物重要之概念,卻是生物科學中常造成學習困難的主題之一,主要原因在於學生對於「植物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消耗及產生的氣體」和「植物與能量之間的關係」等概念不清楚。以兩概念為例,依國中生物課文文本第二章說明動植物細胞胞器的功能,學生得知葉綠體可行光合作用,而粒線體可利用呼吸作用將養分轉換成能量,並了解細胞是生物體構造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不過到了第三章的養分獲取時卻缺乏將概念整合成知識系統的能力,學生須由文本隱含的邏輯關係推演出概念之間的關聯,對部分學生會造成理解上的困擾。再加上學生可能從日常經驗、錯誤的類比或與生俱來的理解方式學習,這些經驗建構出的概念若與學校正式課程知識發生衝突時,將會影響學生學習新知,造成學習困難。 圖1.學生概念衝突成因示意圖。(以邱美虹教授文字修改製作,2000。) 筆者發現國中階段的學生常見的光合、呼吸作用另有概念有: (1)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只發生在白天; (2)呼吸作用不會發生在有光照射的時候; (3)當綠色植物沒有光能,停止進行光合作用時,它們還是持續呼吸和散發氧氣。 這部分的結論與Treagust在1995年發表的結論部分雷同,因此可知,學生要改變自己原有的科學概念,其過程中是相當困難的,因為科學概念常是抽象、複雜,且與生活經驗不同。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要中提到國中階段課程需由具體操作切入後,引進抽象思考連結具體操作。筆者以呼吸作用作為起始進行跨概念整合,引導學生了解生物呼吸作用產生的氣體可作為光合作用原料,初步建構碳循環概念。藉由科學文本提供學生對於光合作用的初步概念,從中歸納出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變因並著手進行實驗,最後根據實驗結果與問題討論反思整個實驗流程,撰寫成科學報告。期盼透過此課程促進國中學生學習興趣,以提升科學素養與學習成效。 教學目標與流程 為求切合學生學習需求,教案設計必須針對學生先備知識著手規劃。在國中七年級的課程中,教學目標著重於使學生了解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進行時所需的反應物與產物。實驗的安排企圖讓學生從觀察中初步形成科學概念,並能利用產物推測反應是否進行。藉由實作的活動,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與問題解決的方法與能力。最後引導學生認識科學寫作方式,並嘗試撰寫實驗報告。 筆者針對國中生物概念進行整合,設計出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之探究型課程模組實驗,搭配分組合作之教學策略,並以各組任務提供學習情境,茲將模組設計步驟進一步說明如下: 一、 呼吸作用-使用石灰水證明人吐出之氣體具有二氧化碳 以七年級生物第六章章節實驗活動觀察人體呼出之氣體是否內含二氧化碳,教師先行說明石灰水混濁之化學反應,接著請學生操作實驗並點明實驗觀察要領。 二、 光合作用科學閱讀-討論影響光合作用之因素並設計實驗組/對照組 課程設計之初期望培養學生科學閱讀能力,故分組策略上採 JigsawⅡ拼圖法二代合作學習模式分派學習任務,分成合作小組及專家小組。拼圖法二代是由原始拼圖法結合其他小組學習方法所發展出來的(黃政傑、林佩璇,1996),其主要差別在於拼圖法中每位專家部分都是一個獨立而完整的單元,而拼圖法二代則整合這些獨立單元,並增加在合作小組與專家小組中的閱讀時間。詳細實施步驟如下: (一)、 合作小組: 小組人數建議4~6員,依序分配組員職務,如組長、紀錄員、資料員、風紀員等,並請資料員上台拿取任務袋。任務袋中有4~6項子任務(依小組人數而定),待組員分配完子任務後,先留在合作小組閱讀教材,教師需提醒學生留意關於自己子任務的資訊。 (二)、 專家小組: 閱讀完資料後,將相同子任務之組員分派至專家小組中,各專家任務即為深入探究自己負責的主題,此時教師巡視各組並適時介入,筆者建議教師可入坐於學生組內聆聽。本次課程使用之閱讀文本(子任務) 包含:葉片結構基本介紹、水生及陸生植物、英吉曼水綿實驗、不同生長環境 C3 植物、不同生長環境 C4 植物、不同生長環境 CAM 植物。每一子任務皆有學習單須完成。 (三)、 原合作小組分享: 教師給予學習單,學生將於專家小組中討論出的內容與原小組分享,使原合作組別內夥伴都能獲得討論重點,並回答學習單問題。在此學習單的問題設計需呼應下一教學流程,以便學生能夠整合出影響光合作用的變因。 (四)、 發表光合實驗影響變因: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討論內容羅列影響光合作用實驗之變因,並上台發表。在此課程中學生討論出的變因如下:二氧化碳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加入二氧化碳與否、吐氣之量)、不同物種葉片(植物種類、厚薄、重量)。 三、 沉浮小艇-根據實驗設計進行操作,分析實驗數據撰寫實驗報告 (一)、 全班授課提問: 以「如何證明植物曾發生光合作用」問句,引導學生歸納出驗證方法可視產物是否產生作為依據。在課文中已使學生得知植物產生之養分除直接供給植物使用之外,亦會經由酵素轉化為澱粉形式儲存,並可利用碘液測試。 (二)、 操作實驗: 實驗器材如圖2,包含:燈源、葉片、培養皿、50ml針筒、打洞器及吸管,可根據學生選擇之變因調整實驗材料,此實驗操作步驟引用自阿簡生物筆記之實驗流程,如圖三所示。 圖2.沉浮小艇實驗器材 圖3-1沉浮小艇實驗步驟1:使用打孔器打出葉錠,投入20ml 水中。拿著吸管對水裡吹氣,將含二氧化碳的水倒入針筒內。 圖3-2沉浮小艇實驗步驟2:把葉錠裝在針筒裡抽真空。 圖3-3沉浮小艇實驗步驟3:用手指頭壓住針筒出口,活塞往後拉數秒,重複數次,直到葉錠都沉入水底。 圖3-4沉浮小艇實驗步驟4:把兩組裝置都放在光源下照光,計算半數葉錠浮起時間。 (三)、 分析實驗數據並討論: 教師提供兩份實驗報告作為對比,請學生找出相異處,如圖4,從差異處帶領全班整理實驗報告架構,並將此架構作為評分依據。 圖4.分析實驗報告示意圖 (四)、 各組發表: 教師根據各組實驗討論進行評析。 四、 科學寫作 學生實驗報告課程結束後,學生根據實驗撰寫架構整理出組別報告,並各自回答問題討論,方式不拘,如圖5所示。 圖5.學生科學報告寫作範例 求新求變-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本課程經筆者實際於校內生物實施探究課程,利用4堂課約180分鐘的時間,初步引導學生建構碳循環概念,並藉由科學文本歸納出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變因並著手進行實驗,反思流程後撰寫科學報告。在授課過程中發現學生提出之議題與課程遭遇之困難,以下提供筆者的觀察: 1. 即使呼吸作用產物檢測較偏向食譜式實驗,學生仍會糾結於石灰水量、導管方向或呼氣次數,建議以反問方式讓學生思考實驗的可能性,並比較不同的變因下與他組的應變變因是否不同。 2. 在進行合作教學分組時,筆者建議實施分組必須加強任務連結,以學習任務為導向設計合作學習單,避免學生未能確實針對主題討論,或討論內容脫離學習概念。 3. 學生進行討論時為避免偏離主題,或無法及時切入核心概念,教師可入桌觀察與討論,適時調整討論節奏與方向。 4. 操作沈浮小艇實驗時僅少數小組的葉錠成功浮起,建議即使實驗失敗,亦可引導學生在實驗結束後討論出幾個可能因子,例如:葉片種類、打洞時間與面積大小、溶液比例、光源種類(本實驗使用鹵素燈,亮度高且光源集中,唯易發熱)、自身操作手法不熟練等,可進一步根據因子設計實驗,增加學生與學習概念的互動,延伸實驗廣度及深度。 5. 雖然學生在傳統講述及紙筆測驗中能正確回答科學概念,但從實驗報告的論述裡仍會發現迷思。例如在科學方法單元學生曾學到設計實驗時需將組別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之間只能存在一操作變因,但從實驗報告中依舊能發現,若請學生針對一假設設計實驗時會出現一個以上的操作變因;抑或是針對問題提出之討論未全盤設想,如圖6所示。筆者以實驗結果進行反問,企圖使學生產生認知衝突,引發內在動力思索並解決問題。 圖6.科學論述迷思概念範例 結語 進行完探究教學後,筆者嘗試探討課程實施前後的學習成效,以不同班級之段考成績作為指標發現班級間無明顯差異,但若將其科學寫作的敘述進行比較可發現不但內容豐富多元,且能以科學性的字眼描述。這也更加證實實行探究教學必須搭配適宜的評量工具,藉由多元、實作評量來檢視學習成效。寫作內容不僅可用以檢視學生科學概念的準確度,也可以分析其論證推理的品質(Champagne & Kuoba, 2005)。因此本課程以科學寫作進行概念統合,梳理探究實驗中的脈絡,並從學生文章中修正教學,體現「從寫作中洞見學生看待世界的視野,從回饋中發掘教學的價值」之真正意涵。 參考文獻 1. Champagne, A. B., & Kouba, V. L. (2005). Writing to inquire: Written products as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J. J. Mintzes, J. H. Wandersee, & J. D. Novak (Eds.), Assessing science understanding: 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 Burlington, MA: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2. Tregust, D. F. (1995). Diagnostic Assessment of Students’ Science Knowledge. Mahwah: New Jersey. 3. 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1-34。 4.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五南。 5. 簡志祥(2011)。用浮沈葉錠測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阿簡的生物筆記。2018 年 4 月 7 日,取自 http://a-chien.blogspot.tw/2011/10/blog-post_6314.html。 6.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取自 http://www.fssh.khc.edu.tw/UpLoadFiles/E2AEA34.pdf。

千變萬化—蝦類多樣性

千變萬化—蝦類多樣性

文/楊倩惠 在海鮮料理中,蝦類一直是相當重要的食材,不管是新鮮活體或加工後製品,不但營養價值高且味道鮮美。但您知道嗎? 蝦類除了具有食用功能外,居住在不同環境下的蝦類其外形差異也很大,有的顏色豔麗,有的小巧可愛,有的則具有特殊的身體構造。本文帶領讀者進一步瞭解綺麗的蝦類世界。 蝦類隸屬於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 中甲殼亞門 (Crustacea) 的十足目(Decapoda),與昆蟲是遠房親戚關係。由於在蝸牛及烏賊所隸屬的軟體動物門(Mollusca) 中亦有十足目之分類名稱,因此學術界中會以甲殼十足類 (Decapod Crustaceans) 來統稱蝦、蟹及寄居蟹等生物,避免與軟體動物的十足目混淆。蝦類外部形態由頭胸甲 (carapace) 與腹部 (abdomen) 組成。頭胸甲此處共有14個體節,分別掛有1對附肢 (appendages),由前到後分別為眼睛、第一觸角 (antennular)、第二觸角 (antenna)、大顎 (mandible)、第一小顎 (maxillule)、第二小顎 (maxilla)、第一至第三顎足 (1st to 3rd maxilliped) 以及第一至第五步足 (1st to 5th pereiopods);腹部也就是可食用蝦肉的部位,由6個體節和最後1個尾扇 (tail fan),第1~5體節各附有1對泳足(pleopods),就是剝蝦肉後常未食用的蝦腳。 我們可將蝦類分出不抱卵及會抱卵兩大類。不抱卵的蝦類有個專有名詞稱之為枝鰓亞目 (Dendrobranchiata),這一亞目的蝦都只生活在海水中,除了不抱卵,鰓為枝狀以及腹部側板為蓋瓦狀 (第二節前半部蓋住第一節後半部,第三節前半部蓋住第二節後半部,以此類推) 也是辨識這一類蝦的重要特徵 (圖1)。屏東東港漁港著名的三寶之一櫻花蝦 (正式學名為櫻蝦),和市面上常見販售食用價值高的草蝦、白蝦、斑節蝦及藍鑽蝦等 (正式學名為對蝦),都是屬於這些不抱卵的蝦類。 會抱卵的蝦類分布範圍較為廣泛,從溪流湖泊一直到河口淺海,甚至海平面200公尺以下的深海都有牠們的蹤跡,此類的蝦稱之為腹胚亞目(Pleocyamata),多數種類的蝦類如釣蝦場裡常見的泰國蝦 (羅氏沼蝦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日本料理中可生食的甜蝦(長額蝦 Pandalus spp.)以及飼養在水族箱裡顏色鮮艷的水晶蝦 (米蝦 Caridina spp.)等等(以上這些蝦類正式分類學名為真蝦),甚至是市場上經濟價值高的龍蝦與螯蝦類,都屬於此亞目。以真蝦類為例,除了抱卵,其腹部第二側板呈梨形,會同時蓋住第一側板後半部及第三側板前半部,此特徵可初步用來區分與枝鰓亞目蝦類的不同 (圖1)。 圖1. 不抱卵 (對蝦類) 與會抱卵 (真蝦類) 蝦類在腹部側板之形態比較 (照片來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陳天任教授) 有了對抱卵與否蝦類的初步認知,以下將針對不同棲地裡一些特殊的蝦類作一簡單的介紹。 不抱卵的蝦類 1.赤尾青 赤尾青如圖2,正式學名為中型毛蝦 (Acetes intermedius),也就是市場上販售曬乾後的蝦米蝦皮,添加於料理用以提鮮,盛產於在臺灣西南部海域,用一般撈網即可捕獲。赤尾青蝦與東港櫻花蝦一樣同屬櫻蝦總科,分布於海平面100公尺以淺。體長約1-4公分,全身半透明但略帶青色,最顯著的特徵是尾部有一蝦紅素聚集形成之紅點、眼柄長且眼球明顯和頭胸甲處的第四及第五對步足已退化。赤尾青蝦在東南亞地區亦是相當重要的經濟蝦類,也就是製作蝦醬的重要原料。雖與櫻花蝦分類階級相近,然而身價卻不及櫻花蝦的水漲船高,有些不肖業者甚至將赤尾青蝦染色,魚目混珠以櫻花蝦的價格來販售,但其實新鮮的赤尾青蝦食物風味並不亞於櫻花蝦。 圖2. 中型毛蝦尾柄處有一明顯紅點 (照片節錄自臺灣常見經濟性水產動植物圖鑑) 2.斑節蝦 斑節蝦如圖3,正式學名為日本對蝦 (Penaeus japonicus),也就是一般俗稱的明蝦或虎蝦,分布於海平面100多公尺深的海底。在米黃色的體表上佈有一條一條藍褐色的橫斑,猶如老虎身上的斑紋,以及有褐色橫帶延伸至頭胸甲下緣,這也是斑節蝦明顯可從體色與其他對蝦類區分之處。以前日本對蝦的舊學名為Marsupenaeus japonicus,”marsu-“的意思指的是袋或囊,是因為日本對蝦在胸部的雌性交接器呈特殊的囊狀,此構造也只有此種對蝦才有。日本對蝦體長約8-10公分,喜好潛入沙中棲息,在全世界分布範圍極廣。近年來從日本對蝦又分出另一種類- P. pulchricaudatus,其體色差異是並無日本對蝦頭胸甲下緣的褐色橫帶,且所分布海域偏南,臺灣較不易發現。臺灣每年11月至隔年1月是斑節蝦捕獲量較高的季節,市場價格不菲,每尾約新台幣300元。 圖3. 日本對蝦,有褐色橫帶延伸至頭胸甲下緣 (照片節錄自臺灣原色對蝦圖鑑) 3.胭脂蝦 胭脂蝦如圖4,此俗名指的是從深海200公尺以下捕撈上來全身體色呈紅色的鬚蝦類。由於可見光在海平面100公尺以下就被吸收得幾乎消失殆盡,有些深海生物體色特化為紅色,在具有發光功能的深海生物照射下,反倒呈現黑色,而能安全地躲藏於環境裡盡可能避免被捕食。胭脂蝦是屬於深海大洋性蝦類,成熟雌蝦之背緣處從頭部開始延伸至腹部,有藍紫色的卵巢分布,此顏色也與淺海對蝦的卵巢顏色不同。臺灣常見的胭脂蝦種類為葉狀擬鬚蝦 (Aristaeomorpha foliacea) 及雄壯鬚蝦 (Aristeus virilis),前者體色為鮮紅色,頭部額角上緣齒數較多;後者體色為淺灰或淺粉紅色,頭部額角上緣齒數較少,步足上還有一點一點紫紅色的發光器。這兩種蝦常見於宜蘭大溪與屏東東港漁港,是高漁業經濟價值的蝦種。 圖4. 葉狀擬鬚蝦全身體色為深紅色 (照片節錄自臺灣原色對蝦圖鑑) 會抱卵的蝦類 1.米蝦 米蝦是常見於河川湖泊的小型蝦類,全身體長不超過4公分。喜愛棲息於清澈溪流下的石塊或落葉堆裡,體色多為半透明,不同種類則帶有不同顏色的斑點分布,且額角長短亦不同。近年來在水族養殖業界備受關注的水晶蝦,則是由鋸齒米蝦 (Caridina cf. serrata) 經雜交配種所產生,品系顏色相當鮮豔豐富。而常見於臺灣河川的米蝦,俗名黑殼蝦,正式學名為多齒新米蝦 (Neocaridina denticulata),體色變化很大,有黑褐、深綠、深藍或紅棕色不等。米蝦類多半可飼養於家中的水草水族箱內,可撿拾餵食殘餌或刮食缸壁上的藻類,是水族箱維持乾淨的好幫手。 2.海星蝦 海星蝦如圖5,正式學名為油彩臘膜蝦 (Hymenocera picta),體色相當亮麗,為白色上佈有許多不規則圓形的藍紫或紅棕色塊斑。此種蝦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的珊瑚礁區,喜歡成對棲息於礁石內,體長不超過6公分,母蝦略比公蝦大;除了體色討喜,此種蝦的第二對步足也特化成圓盤狀的大螯,以致行動緩慢不擅於游泳。海星蝦顧名思義,喜食海星,會利用其第一步足刺入或拉扯海星管足組織,再逐步啃食直至海星的中央圓盤部位;如遇體型較大海星,公蝦與母蝦則會共同合作固定海星來捕食。因外型的小巧可愛,海星蝦成了水族箱的飼養嬌客,許多業者大量捕捉海星蝦販售,以致目前在全世界海星蝦數量有日益減少的趨勢。 圖5. 油彩臘膜蝦體色與外型皆很討喜,喜食海星 (照片來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陳天任教授) 3.槍蝦 槍蝦如圖6,另一俗名也叫鼓蝦。從這些名稱就可知這種蝦類某個身體部位會製造聲響。沒錯,也就是他們的第一步足所特化出一大一小的螯。槍蝦多棲息於河口或潮間帶區域,屬於淺海蝦類,體型並不大,通常不超過10公分,而大螯就約為體長的一半大。千萬不要小看大螯閉合時的威力,研究發現製造出的聲響甚至可高達200分貝,所產生的空穴聲泡所帶有的能量也很高,甚至瞬間可產生一道肉眼看不見的光,能量之大可用來擊昏獵物或敵人,具有捕食與禦敵的功能,亦可能擊裂水族箱玻璃。有些槍蝦種類會與鰕虎魚有共生關係,當遇危險時,視力較差的槍蝦會因為鰕虎的動作而躲進洞裡,槍蝦則是不斷地挖掘為鰕虎提供食物及安全的居所,也因此潮間帶的槍蝦種類較多,顏色也較鮮豔豐富。下次前往潮間帶或河口時,若聽見「喀喀」的聲響,定是槍蝦在不遠處。 圖6. 槍蝦在潮間帶珊瑚礁區者種類較繁多,顏色亦鮮豔 4.異腕蝦 異腕蝦如圖7,此蝦類名稱由來是因其第二步足腕節明顯不等長且形狀不一,有攝食及清潔的功能。異腕蝦與胭脂蝦一樣都是屬於深海大洋性蝦類,在臺灣漁港又俗稱大頭蝦或蝦母,具有經濟價值。體色大致呈淡紅或橘紅色,有些種類在腹節背部有大刺;不同種類其卵色亦不同,呈亮藍色或褐色。異腕蝦有個特性,當遇到危險情況時,會從口部噴出一陣亮光的煙霧,此行為推測是因在深海光線不佳,捕食者遇到突如其來的強光,視覺會暫停而無法看清,異腕蝦可趁隙儘速脫逃。 圖7. 異腕蝦類卵色呈亮藍色,當遇敵時有噴光行為 5.線足蝦 線足蝦如圖8,此蝦為深海底棲性蝦類,喜居於沙泥底質之地,特別之處是在於其五對步足細長猶如線狀,尤其是後三對步足的長度是身體的2-3倍,步足末端都帶有短細毛,故名線足蝦。這些細長步足是幫助蝦體能行走於深海的軟爛砂泥地形而不被沾黏,像我們所穿的雨鞋。線足蝦在臺灣數量並不多,因此不具經濟價值,且細長步足在捕撈過程中易斷裂,照片所提供有完整步足的樣本實屬不易。 圖8. 線足蝦,細長的步足是最明顯的特徵 (照片來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陳天任教授) 6.蝟蝦 蝟蝦如圖9,蝟蝦與以上所介紹的蝦類在外觀與特性上不盡相同。雖具有抱卵特性,但其腹部側板卻與對蝦類一樣呈蓋瓦狀,第三步足特化成可攝食遇敵的一對大螯,鰓的形式為絲鰓。在臺灣珊瑚礁海域甚至水族箱飼養中最常見的蝟蝦,是俗稱美人蝦的多刺蝟蝦 (Stenopus hispidus),其體色紅白相間,第三步足基部呈藍色,相當引人注意。蝟蝦常與其他海洋生物行共生生活,與魚類共生的種類會協助清潔沾黏在魚類皮膚和嘴巴上的碎屑或寄生物;與海綿共生者如儷蝦屬 (Spongicola) 種類,則是在稚蝦時期,公蝦與母蝦會成對穿出海綿的骨針縫隙,成熟後由於體型變大,無法自由穿出海綿,便在海綿體內共渡一生。蝟蝦從淺海潮間帶到深海區域皆有分布,通常淺海種類的體色較深海種類來得鮮豔。 圖9. 俗稱美人蝦的蝟蝦是常見於潮間帶的種類 (照片來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陳天任教授) 7.多螯蝦 多螯蝦如圖10,多螯蝦喜棲於深海200公尺以下,甚至1000公尺以深也有其蹤影。最主要的特徵是頭胸甲兩側呈鋸齒狀,第一對步足特化成大螯,五對步足末端都為鉗狀;也因為喜棲於深海無光線到達之處,多螯蝦眼球退化。體色大致呈橘白或紅白相間,全身體長不超過15公分。此蝦類在臺灣甚至全世界數量並不多,因此不具經濟價值,是屬於較罕見的蝦類。 圖10. 多螯蝦眼球退化成一小點 (照片來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陳天任教授) 以上所介紹的蝦類只是奇幻瑰麗的蝦類世界中之冰山一角,仍有許多特殊的蝦類等待我們去發掘。 參考文獻 邵廣昭主編。2015。臺灣常見經濟性水產動植物圖鑑。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 施志昀、游祥平。1998。臺灣的淡水蝦。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籌備處。 陳天任、游祥平。1993。原色臺灣龍蝦圖鑑。臺北南天書局。 陳天任、游祥平。1988。蝦類概說。中國水產第430期,第35-52頁。 游祥平、陳天任。1986。臺灣原色對蝦圖鑑。臺北南天書局。 楊倩惠、陳天任。2017。小蝦子的複雜構造-從外骨骼到內部柔軟器官。科學月刊第48期,第598-603頁。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中心助理研究員 楊倩惠

海鮮的迷思

海鮮的迷思

文/廖運志 俗諺有「一午、二紅衫、三鯧、四馬加、五鮸、六加臘」,這是臺灣民間好吃魚類的排行榜。其中,排行榜上第一名是午仔魚(馬鮁),依次則為黃臘鰺、白鯧、馬加魚(鰆魚或稱土魠魚)和鮸魚,排名第六則是嘉鱲魚。另有「一午、二鮸、三嘉鱲」及「一鯃、二紅魦、三鯧、四馬鮫」等不同地區各有差異的說法。海鮮該怎麼挑選? 海鮮挑選首重新鮮, (1)仔細觀看魚的眼睛是否清透、明亮、眼體飽滿—如果發現眼睛呈現白濁、塌陷或充紅等特徵則往往不太新鮮。 (2)仔細觀察魚體表面鱗片是否完整--一般而言,新鮮狀態的鮮魚體表的黏液呈現清透而不黏稠,魚體有油亮的光澤,如果魚體表面呈現暗沉、無黏液,可能已經過反覆解凍或退鮮了。 (3)掀開新鮮魚鰓蓋觀看魚鰓顏色是否紅潤--呈現暗深或淺淡則不新鮮。 (4)輕輕按捏魚體是否有新鮮肌肉的彈性、魚腹部是否因退鮮而呈現軟綿、破損或肚破腸流--可將鰓蓋撥開或將魚體表面黏液塗抹搓揉後聞聞看是否有異臭等。 (5)直接請教信任的魚攤有關這些魚貨的來源及捕撈方式等。 你可以發現市場上所販售陳列的魚貨來源,已經從過去以野生撈捕為主,漸漸改變為人工養殖,更有不少圖文不符、張冠李戴的海鮮名稱充斥市面,加上網路上各種對海鮮食材不同觀點的論戰從未止歇。本文希望列舉幾例常見的海鮮迷思加以釐清,以增進一般民眾對海鮮食物的了解,也能讓海鮮的選擇更永續! 鱈魚不是鱈魚? 鱈魚在市場及餐廳都是相當受歡迎的海魚,但你可曾看過包含頭部及尾部的完整魚身? 其實國人常消費的鱈魚真面目是大比目魚(Halibut),也稱為庸鲽魚或星鲽,也有稱為扁鱈或冰島鱈魚,真正名稱是馬舌鰈(Greenland Halibut),是屬於溫帶水域的低棲性海水魚類,除了北太平洋的族群資源仍較豐富外,大部分產自格陵蘭的族群已經被過度捕撈了。真正的鱈魚因過度捕撈,雖然已經過20年的禁止撈捕等漁業管理措施,但資源仍無法復原到過往的盛況。商人將大比目魚改名為鱈魚引進國內市場,但因比目魚身體較扁、且頭部兩眼位於同一側恐露餡、加上因生態習性屬於底棲性掠食魚類,故有口大、牙齒較猙獰等不佳賣相,在進口前已去頭去尾,故國人無緣目睹全身,市場上販售時也將身體斜切以增加輪切的厚度,故又稱為扁鱈(圖1)。然而有些餐廳會提供另一種價格較高的圓鱈(又稱美露鱈、巴塔哥尼亞齒魚、智利海鱸或南極鱈魚)也不是真正的鱈魚,而是棲息於南半球的深海或南極海域的小鱗犬牙南極魚,這些棲息於深海或極區的魚類因為生長速度緩慢、性成熟年齡也較晚,所以會因過度撈捕造成資源恢復不易。更有部分業者以俗稱油魚的薔薇帶鰆或棘鱗蛇鯖的輪切身體充當圓鱈,但因油魚富含蠟質,攝入人體恐因腸胃無法消化易造成腹瀉,過去曾有藝人以藉由連續食用油魚造成的腹瀉反應來達到迅速減重效果卻意外死亡,故對孕婦及幼兒而言應避免食用! 圖1. 市場上所販售的鱈魚片多以輪切方式提供,故又稱為扁鱈 魩仔魚的迷思 一盤香酥乾煎的魩(ㄇㄛˋ)仔魚,是兒時難忘的配飯家常菜餚,網路上搜尋竟有近百道有關魩魩仔魚的料理。幾年前,因為某便利商店所推出的魩仔魚御飯糰在網路上掀起了一場激烈的論戰,引發拒吃魩仔魚的風波。究竟魩仔魚是誰? 是一種不會長大、沒吃掉也會自然死掉的魚嗎? 到底能不能吃呢? 記得兒時遇到生病或腸胃不適的時候,家人都會準備一碗魩仔魚粥來調養身體,也曾用湯匙舀起魩仔魚羹湯時,發現有些小魚長短胖瘦、長得不太一樣,裏頭還常混藏著小魷魚、小螃蟹、還有不知名的蝦苗,當時常讓充滿好奇心的我驚喜不已! 成年後因從事海洋生物研究需頻繁地在不同漁港之間採樣,經過魩仔魚攤旁常不時看見人員用筷子仔細自堆疊的魩仔魚堆中挑出混雜其中的搗蛋鬼,地面上竟灑滿了被挑起棄置的小魷魚、小蝦蟹類等。因此,不難從生活經驗中了解到魩仔魚應該不只是一種魚,常混著其他魚類的幼魚及海洋生物的幼體(圖2),也就是漁業撈捕的混獲問題。雖然漁業署所認定的魩仔魚(即魩鱙漁業)的魚類種類是以刺公鯷(Encrasicholina puntifer)、異葉公鯷(E. heteroloba)及日本鯷(Engraulis japonicus)等3種鯷科的仔稚魚為主要漁獲對象,屬於成長快、生命週期短(成魚大約是1~2年)的表層性小型魚類,屬於生態食物鏈的底層(低階消費者),即使沒有被人為捕撈也會自然死亡或被其他生物掠食利用。撈捕方式為大目袖網等對底質棲地干擾較小,且已有禁漁期等相關漁業管理措施,應該被認為屬於比較永續的海鮮種類,亦符合底食原則。但筆者認為,目前因台灣沿近海的漁業資源已面臨枯竭,相關漁業管理是否有效仍然未知,如過度消費魩仔魚恐怕不利於漁業資源恢復,應斟酌食用,但也勿過度抗拒。 圖2. 這一盒待售中的魩仔魚,你能看出裡面可能有不同的種類嗎? 台灣鯛是吃大便的吳郭魚? 吳郭魚屬於慈鯛科淡水魚,原產於非洲,於1946年由吳振輝及郭啟彰自馬來西亞所引進的莫三比克口孵魚種。因適應力強、抗病性佳且容易飼養,故成功推廣後便以吳郭兩氏命名為「吳郭魚」。後經過多次雜交等品系改良,目前已包含許多雜交品系,成為相當普遍的人工養殖魚種(圖3)。但早期推廣時期,因與豬舍排出之排泄汙水池共用、畜養,故被誤解為吃大便的魚!目前除了因畜養成本較低已大量人工畜養之外,已能在野外溝渠及池塘等水域環境中自然繁殖,成為數量上相當優勢的外來入侵魚類。但長期受到國內對吳郭魚的誤解及屬於低價的養殖魚類,產量及價格未能提升。近年因全球漁業資源枯竭以及國際養殖魚類需求增加,經由漁業單位更名為台灣鯛後加以推廣,期望能因此提升養殖價值與產量。加上近年食安問題的重視,國內業者致力於提高品質及提供生產履歷,更利用低密度畜養與其他生物混養的生態養殖等,讓台灣鯛成為市場的明星!所以別再把台灣鯛當作吃大便的吳郭魚。台灣鯛雖屬於雜食性,但提供植物性蛋白質餌料可藉此避免使用動物性餌料來源(如以魚粉或下雜魚為飼料),故可減少環境負擔,在海鮮選擇指南中屬於建議食用的淡水養殖魚類。台灣鯛雖然以鯛魚類稱之,在生物分類上屬於慈鯛科淡水魚,所以並不是真正的鯛魚(圖4)! 圖3. 台灣鯛又稱為吳郭魚,因適應力及抗病性皆佳、生產成本較低,故引進推廣人工養殖 圖4. 照片中間所示的體色成赤紅色的嘉鱲魚,屬於鯛科魚類。在日本被稱為「真鯛」,意指真正的魚,是重要節慶及新年特別受到歡迎的物種 圖5. 多利魚、巴沙還是鯰魚? 近年來台灣坊間普遍出現多利魚或魴魚,應該是近海底棲性的日本的鯛、海魴,英文俗稱為Dories,在歐洲或地中海地區是較高級的海鮮。但筆者品嚐時卻發現台灣的多利魚肉質軟綿、沒有海水魚的口感,經查證後發現竟是進口商以產自越南的淡水養殖鯰魚混充販售。目前市售的多利魚、巴沙、魴魚等(圖5),分類上是屬於鯰形目的低眼巨鯰,為適污性高的淡水養殖魚類,主要產地為越南。口感上肉質軟綿、腥味明顯,故經由加工處理後將腥味消除,更能適合以不同調味來烹煮,加上成本較低、已普遍出現於各大販售及平價餐廳等。但因在產地人工養殖需砍伐紅樹林等天然棲地的破壞行為,加上高密度養殖恐有用藥及殘餌汙染等食安與環境問題,如未經過相關檢驗而進口食用,將對國人健康造成疑慮。食糧署雖已透過修法要求業者清楚標示品名,但坊間仍多誤用易造成混淆! 沙丁魚罐頭裡的小鯖魚 沙丁魚又稱為青鱗魚,以浮游動物為食,位於大洋生態系裡食物鏈的中低層,所以是是鬼頭刀、旗魚鮪魚等大型掠食魚類的重要餌料,過去因數量豐富,是國外重要的食用及餌料魚。但在台灣卻因為體型較小、處理時需較費力故價格低廉,大都利用為餌料及製作成罐頭。身體呈銀白色的沙丁魚屬於體型小、數量豐富、成長速度快、生活史較短的中表層性洄游魚類,且撈捕方式未如底拖網造成海底生態較大干擾與破壞,因此台灣海鮮選擇指南將沙丁魚歸類於建議食用。但最近開啟購買的沙丁魚罐頭後,卻發現裡面的魚體背部具有明顯的水波紋,原來這些冒牌的沙丁魚根本只是鯖魚的幼魚(圖6)!高效率的扒網(俗稱三腳虎,見圖7)因混獲或捕獲大量的小型鯖魚幼魚後,便以低價販售給罐頭工廠製作成沙丁魚罐頭販售。近年來因扒網結合了圍網與燈火漁業等漁法的優點、人力需求較低,提供高效率的漁具漁法,已成為台灣最重要的魚法之一,但撈捕量太大後也可能造成價格低落及過漁現象,過多的漁獲也因為無法即時處理、影響品質之下也只能製作罐頭或餌料,這樣的漁業真能永續發展? 圖6. 沙丁魚罐頭裡的裝了小鯖魚幼魚 圖7. 高效率的扒網 「三腳虎(扒網)抓得實在太嚴重了,一次出去抓個二、三百噸,小漁民那比得上!」一位沿岸作業的漁民如此抱怨。近年來備受爭議的扒網,挾著雄厚財力及高效率的科技優勢,已經躍升臺灣重要漁法之一。高效率的漁具、漁法及混獲情形恐是造成過漁的元凶。 為何拒吃珊瑚礁魚類? 筆者在墾丁地區海鮮指南編寫研究中發現,至墾丁地區的遊客對海鮮最關心的不外乎: (1)新鮮—喜愛生魚片的人,最在乎的是新鮮度,認為只要是夠新鮮的魚,什麼品種都會很鮮美; (2)味美—除了新鮮之外,最常被提及的就是海鮮料理的美好滋味; (3)價廉—價格便宜、物超所值等。因此,許多遊客認為「新鮮的漁獲」就等同於「美味」的保證,而在墾丁地區因為漁獲供應充足,且不乏有許多是自捕、自銷的海鮮店,相較於其他觀光漁市或餐廳的消費又較為便宜,因此不難理解為何遊客來到墾丁就是要吃海鮮的心態了!因為遊客認為:在地=便宜=新鮮=美味=來墾丁就是要吃海鮮! 實際上,墾丁國家公園大部分海域為禁漁區,不難想像除部分漁獲來自違法捕撈外,許多種類仍需自其他地區(如澎湖、東港等) 輸入或從國外進口。同時,因為珊瑚礁、深海及一些定棲性魚類資源恢復較不容易等因素,因而被列為避免食用的物種。例如珊瑚礁的隆頭鸚哥魚及曲紋唇魚(俗稱蘇眉或龍王鯛)等,因體型大、成長慢,過度利用後資源不易恢復、易瀕危。體色鮮艷的珊瑚礁魚類如鸚哥魚、紅石斑等,則因為生活史具有性轉變現象(先雌性後雄性),性別比例會因撈捕大型雄魚而對族群造成影響。此外,鸚哥魚及刺尾鯛等珊瑚礁魚類因喜刮食藻類,能抑制與珊瑚生長有競爭關係的藻類大量繁生,且刮食後所空出的空間恰可提供其他生物附著生長,增加生物多樣性,在生態上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因此,海鮮指南將鸚哥魚、刺尾鯛、蝴蝶魚、金鱗魚、石鱸、裸胸鯙等珊瑚礁魚類歸為避免食用(圖8)。 圖8. 珊瑚礁魚類生物多樣性高,生態上扮演相當各種不同的重要角色,且因資源恢復不易,海鮮指南已將鸚哥魚、刺尾鯛、蝴蝶魚、金鱗魚、石鱸、裸胸鯙等珊瑚礁魚類歸為避免食用 養殖黃魚 VS 野生黃魚 紅燒野生大黃魚是自家海鮮店的招牌菜,但過去野生的黃魚較普遍,近年來已因過度捕撈造成產量驟減、價格飆升。野生魚類因為過度捕撈、棲地破壞、汙染及外來種入侵等問題已紛紛從自餐桌上消失。目前市場上所販售的黃魚皆來自中國大陸沿海的人工養殖(圖9),無論風味、口感皆遠不及野生黃魚,取而代之的養殖黃魚在大陸沿海皆以魚塭或箱網大量進行,餌料來源多採用價格較低的生餌(即由底拖網所撈捕的混獲,因不具經濟價值故改做生餌料提供肉食性養殖魚類)。餵食生餌有殘餌造成水質不佳等問題,易造成衛生及用藥等環境問題。這些養殖黃魚除了少數以冷凍方式進口台灣,坊間多數魚貨來源恐利用其他管道轉運及輸入,途中如無法提供低溫保鮮,恐需以投放保鮮劑、防腐劑等化學藥品處理,如未經過檢驗恐有食用安全上的疑慮! 圖9. 野生黃魚已極為少見,目前市面上皆為中國大陸所養殖。 參考資料 1. 《 臺灣海鮮選擇指南》,臺灣魚類資料庫(fishdb.sinica.edu.tw),2018年5月,修訂版。 2. 從臺灣海鮮選擇指南看消費者行動,廖運志、陳麗淑、邵廣昭。2016年6月,台灣博物季刊。 3. 《潮境》季刊,第三季,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2014年。 4. 恆春半島地區海鮮選擇指南,廖運志、陳麗淑、邵廣昭。2016年,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 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廖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