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科學新知充電站:Sci-Talk大眾科學講堂-生物多樣性專題

科學新知充電站:Sci-Talk大眾科學講堂-生物多樣性專題
文/楊正澤

生物多樣性來自生命現象多樣性
文化多樣性基於生物多樣性

想換換不同角度談談生命多樣性嗎? 這一期專題主題是生物多樣性,參考2004年拙作(註1)生物學的多樣性(diversity)一字由Hutchinson(1957)與MacArthur(1957)提出,最早翻譯包括「龐雜度」等,而生態與生物研究則慣以「歧異度」稱之。1982年E. O. Wilson博士提出生物多樣性(Biological diversity),1986年正式使用Biodiversity,「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 biological diversity),E. O. Wilson 博士2002年於「生命之樹」會議(2002年5月30日—6月1日在美國自然史博物館)講稿 (譯者:楊正澤 中興大學昆蟲學系& 邵廣昭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所) :「許多人類學家好像都相信人類語言的演化過程中,首先冒出的字應該是用於認識他人、認識植物、動物,及其他生物體或非生物體,因此,名錄上的名字快速增加。這可能發生在50萬年前,當Homo erectus變為Homo sapiens時的那一刻,這肯定是最早的科學之基礎。這個辨識精確性及一致性在生存遊戲中是生死悠關的,至今不變,而智慧的第一步,便如中國俗云:『必也正名乎!』」這其實是分類學的物種鑑定命名工作的日常,物種普查到瀕危等級評估到採取保育措施都是生物學家的對話為多。

2000年IUCN/SSC已經發現許多物種需要保育,但是資料不全,因此加列了DD等級(Data deficient, DD)試圖擴大匡列保育候選物種,一直到2008年GBIF 在比利時開會檢討時,還稱生物多樣性是當時的主流科學,以生物分類為基礎,建立了全球生物多樣性的資料庫,物種數也不斷有新局面,但是,2010年全球生物多樣性年卻必須宣告,生物多樣性衰退的努力失敗了。一直到今天大家還在努力保育生物多樣性,企圖緩和地球的生命,讓人類賴以維生的方舟得以永續。 2022年上半年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專題演講邀請到國內各方學有專精的專家學者,用他們一生研究的成果來讓我們看見,生物多樣性研究的樂趣,聽聽這些演講者現身說法,你能茅塞頓開,還能欣賞到罕見的生物,體會生物之所以多樣,其實來自生命現象的多樣。

接著國立臺灣科教館的Sci-Talk大眾科學講堂,配合該館生物多樣性常設展,又開啟一系列的演講,這樣跨域的對話組成一個知識前進平台,演講的三部曲1. 生物多樣性的主流化來自生活需要;2. 生物多樣性的起源來自多樣的生命現象;3. 生物多樣性的永續來自啟發靈感的創作與實踐。科學有很多面向,你看到的和看不到的,看到,卻想像不到,看不到卻容易想到,然而卻不知其中之道,知易行難嗎?每一場的饗宴都是生物相關,生物給你養分,生物提供靈感,這是生物的生命多樣性在人類生活中的價值,在物質的供給與支持,在非物質的啟發與寄託,你又怎麼由生物得到靈感去研究,去找答案?

聽演講學習新知從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Sci-Talk大眾科學講堂,一個科學新知充電站。

這類新型態的講座希望有別於普通邀請演講,如何傳播這些「知道」給「不知道」或疑惑的大眾? 一般講座有總議題為主題(theme),題目(title subject)順著主幹發展,因此引言開場,串場,給聽者有重點提示,包括演講指背景與經歷及其與這次演講的關聯性,演講內容在總主題的位置,更重要是,還要在演講後,甚至演講中促成提問,在提問中,協調者以多次的主持協助演講者與聽者之間的相互了解,在討論中讓聽者有機會消化演講內容,也比較活潑。希望這樣能發揮演講最大效果,讓每一場演講值回票價。

邀請的幾位講者,主持人協調者都會事先溝通,盡量取得一致風格,學術討論或科普推廣或國際議題闡釋,政策論述。實施方式,希望對各層次聽者有所助益,經驗知識傳承及國際議題追蹤和專家人脈交流,大學講座課程本著開放校園,教育資源共享,社教機構系列講座,則本著大眾參與,包括親子,師生同行,強調提升國民科學素養,有識之士,一起同步更新現代版科學相關知識。



SciTalk演講海報圖。


楊正澤
國立中興大學昆蟲學系名譽教授


本文引用格式:楊正澤(2023)。<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科學新知充電站:Sci-Talk大眾科學講堂-生物多樣性專題。科學研習6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