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代謝症候群

文/台中縣衛生局 祝年豐局長
前言

臺灣地區近年來由於經濟成長及營養狀況的改善,加上速食文化的催化與強力促銷下,高熱量、高脂肪及低纖維食品,不但成為國人的熱門食物,更造成青少年的主要食物來源。此無形中不但導致熱量和脂肪的過度攝取,更造成營養成分攝取不均衡,再加上體能活動量不足及靜態活動增加;過重及肥胖盛行率在不同性別及年齡層有逐年增加趨勢,且有年輕化現象。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 2007 年衛生統計資料顯示,慢性病(如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腎臟病及高血壓疾病等)已成為我國主要死亡原因。國人十大死因中與血壓、血糖及血脂等代謝有關疾病的死亡率高達三成左右。以往,只要血壓、血糖或血脂等各項數值在正常範圍內,即認為無需治療;但近來研究發現,當這些數值臨近異常範圍或這些異常有聚集現象 ( clustering )時,心血管病變或糖尿病的致病率及致死率即開始上升。因此,許多專家學者提出代謝症候群 (metabolic syndrome)的觀念,當有此症候群時,心臟血管疾病及精尿病發生的危險性即較正常人為高,同時也強調代謝症候群在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慢性病防制的重要性。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

什麼是代謝症候群呢?早在1923年德國學者 kyrin 就提出有一些心血管代謝疾病危險因子群聚現象,但並未被人們所重視。直到 1998 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代謝症候群」,並定義為:「個案出現多個心血管代謝異常危險因子,其日後發生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危險性隨之增加。」這些心血管代謝異常包括腹部或內臟脂肪型肥胖、血脂肪代謝異常、血壓升高及葡萄糖代謝異常等。許多證據顯示,代謝症候群個案群發生心臟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危險是正常個案的 2至3倍。接著不同學者專家及機構陸續提出對代謝症候群的定義,包括歐洲胰島素阻抗研究學會(European Group for the Study of Insulin Resistance ' EGIR) 、2001 年美國國家瞻固醇教育計畫成人治療指南III( National Choles-terol Educationl Program-Adult Treat-ment Panel III, NCEP ATP III) 2002 年的美國糖尿病學會( America I ) iabetes Association , ADA)及美國臨床內分泌學者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AACE )等。但這些定義及診斷標準不盡相同,2005年國際糖尿病聯盟(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 IDF)及NCEP-ATP III重新定義代謝症候群,才漸有一致的定義與壯斷標準”此外,我國在2004及2006年亦分別提出代謝症候群的定義及診斷標準(如表l)。

根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國外成年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約20至40%,其中男性高於女性,而青少年盛行率約為 3 至9%。在台灣地區,根據國民健康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三高計畫及金門地區調查研究發現,成年人代謝症候群盛行率約15至18%,青少年則約為3 至5%。可見性別、年齡及人種在代謝症候群的危險均不相同。

代謝症候群的核心異常因子有二部份,分別為心血管學者所重視的肥胖與糖尿病學者所注重的胰島素抗阻(如圖一)。肥胖主要是因為攝取過多的熱量,長期堆積於脂肪組織所造成,脂肪細胞不僅儲存能量也是內分泌細胞,經由內分泌系統調節能量平衡,過多的脂防細胞(尤其是腹部脂肪細胞),會分泌許多種細胞激素( adipocytokines ) ,再誘發各種心血管病變及內分泌代謝異常。糖尿病學者則認為代謝症候群的致病機轉與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 )皆有關切。胰島素阻抗是指胰島素接受器對正常的胰島素作用降低或產生抗性,此可能發生於細胞、組織(特別是橫紋肌與脂肪組織)及肝臟等器官,造成相對性.為胰島素血壓,並會演變成高血糖症,以致成心血管病變或糖尿病發生。代謝症候群的演進觀念是描述數個心血管及新陳代謝相關危險因子聚集現象,包括高血糖、葡萄糖耐受性異常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三酸甘油醋過高 ( hypertriglyceridemia)、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 HDL—C)過低、肥胖與高血壓等。研究顯示這些危險因子還包括血管內皮細胞功能異常、臨床前期發炎反應及血纖維蛋白溶解(fibrinolysis ) 活性降低等,這些聚集的心血管代謝異常危險因子,與日後發生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有關。目前雖尚未完全明瞭病因機轉,但研究指出代謝症候群與肥胖及胰島素阻抗有相關。早期診斷與早期預防,為有效預防代謝症候群演變成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的方法之一。

 

 

腹部肥胖與代謝症候群

 

代謝症候群個案中,約八成有腹部肥胖,約四成身體質量指數( body maSS index , BMI )偏高,此顯示腹部肥胖比高BMI更能反映出代謝症候群發生及其相關合併症程度,這也說明腹部或內臟脂肪對心臟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的危險性較大。根據加拿大研究顯示,若個案有「腹部肥胖情形」,其罹患急性心肌梗寨的機會比只有BMI大於27kg / m2“的個案為高”此乃因腹部肥胖個案其脂肪大都堆積在內臟,其心臟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慢性病發病機率較一般脂肪堆積在皮下組織的個案為高。根據相關研究發現,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34.5吋)或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31.5吋)者,腰圍每增加1公分,其罹患高血壓、心臟疾病、糖尿等疾病危險性即增加2至6%。因此國際糖尿病聯盟將腹部肥胖,即中央型肥胖,作為診斷代謝症候群的必要條件之一且為核心因子。


 

 

代謝症候群的防制

 

生活型態修正(包括飲食控制、規則運動及減重等),可減少潛伏性糖尿病轉變成糖尿病機會。根據糖尿病預防計劃( Diabetes Prevention Program , DPP )研究發現,每天中度運動( ffll 如每天 30 分鐘快走,每週至少 5 天,每週達到 150 分鐘運動量),再加上減少體重5至10%,可降低潛伏性糖尿病轉變成為糖尿病的機會可達58%。因此預防代謝症候群,應從控制體重和培養適當運動習慣做起,在肥胖控制及體重管理上,均衡減量飲食是不二法則,其中以多吃蔬菜水果、減少脂肪與碳水化合物攝取,避免食用加工和油炸食物為主,若出現體重過重傾向,應限制食入熱量並增加運動,只要持之以恆,要預防代謝症候群並非難事。

代謝症候群如果能夠積極的處理將可延緩糖尿病、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而治療的策略首重於生活形態的改變,包括:

  1. 1.修正飲食:減少飽和性脂肪(如紅肉、奶油、全脂牛奶)、鹽分、甜點及含糖飲料的攝取,增加蔬菜、水果、全穀類、家禽、魚類及豆類的攝取。
    2.適當運動:任何形式的運動勝過完全不運動,當中等強度的體能活動對代謝症候群及心血管疾病防治最佳,開始運動後再逐步增加體能活動時間與強度。
    3.控制體重:將部分食物改為低熱量飲食,及每天 30 分鐘中等強度的運動。減輕體重5至10%可以改善胰島素阻抗性,降低血壓、血糖及改善血脂異常。
    4.戒菸:吸菸會增加胰島素阻抗性及惡化代謝症候群所造成的併發症,因此戒菸不但能降低代謝症候群發生,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合併症。
  2.  

結論

 

由於社會經濟成長,飲食習慣以高油脂、高糖為主,加上生活型態改變及活動量減少,代謝症候群盛行率日益升高的趨勢,已成為現代人不可忽視的健康議題之一。代謝症候群的防治以早期發現、早期預防為首要,若能在飲食行為、運動習慣和生活作息作適當的修正規劃,即可有效的降低代謝症候群的發生。針對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高危險群個案,可用整體心血管代謝危險 ( global cardio-metabolic risk )的觀念來進行防治,此不但可預防代謝症候群發生,一也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與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