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SciTalk 仿生科技開拓生物多樣性知識的應用

SciTalk 仿生科技開拓生物多樣性知識的應用

文/游信和 如果我們在路邊抓了一隻綠色的攀木蜥蜴回家,將牠放在養殖箱裡飼養,裡面擺放著幾節枯掉的樹幹。幾個星期後,稍加注意會發現,攀木蜥蜴的外表顏色好像變得跟枯木頭的顏色差不多,由於牠會緩慢的改變皮膚外表的顏色,所有人說這是台灣原生種的變色龍。另外,竹節蟲也具有類似緩慢變色融入環境背景的本事,見圖1。[1]相對的,海洋裡的章魚變色的速度極快,是瞬間變色。墨魚有能力透過外表乳突的形狀和隆起的程度改變牠皮膚的物理紋理。這有點像我們人被嚇到時,瞬間會起雞皮疙瘩的樣子(見圖2)[2]。墨魚、魷魚和章魚這些頭足類生物藉由神經控制色素細胞,讓身體外表的圖案改變做為溝通與偽裝,這功力在生物世界裡是最厲害的。圖3顯示魷魚的皮膚顏色可短短的在幾毫秒內,利用神經控制與位於色素細胞表面的色素囊的膨脹與收縮進行重組,並將可變虹彩細胞覆蓋於外表來達到瞬間變色的功能 [3]。章魚外表的皮膚可以分成好幾層,從最底下的白色層,往上是虹彩層到最外表的色素層。章魚的顏色會隨著肌肉組織的收縮與拉伸而改變。[4] 圖 1. 攀木蜥蜴與竹節蟲的變色[1] 圖 2. 墨魚乳突產生的變化。[2] (a)強烈隆起,(b)沒有隆起,(c)部分隆起。 圖3. 是魷魚外表的黃色色素細胞膨脹時所呈現的顏色。[3] 圖 4. 變色龍及其色素細胞的變色 (a)綠色,(b)紫色,(c)深紅色。[5,6] 變色龍[5]也是我們常見的變色速度極快的生物之一,牠通常生活在樹林間。變色龍的頭部有一雙隆起明顯觀察視野幅度極大的眼睛。牠身體橫向扁平,但有色彩變化豐富遍及整個可見光顏色範圍的身體。除了變色的外表外,牠還有一個捲纏能力極強的尾巴和一具像口香糖一樣可以拉長好幾公尺的黏舌。靠著「舌眼協調」長舌精準的遠距投射與沾黏捕捉獵物,被牠盯上的幾乎難逃厄運。變色龍皮膚下有三層垂直色素細胞:可變虹彩細胞、可變黃色細胞、可變紅色細胞的囊鞘。在皮膚最底下一層是由可變虹彩細胞產生的白色。示意圖顯示,變色龍的皮膚構造最底層為黑色素細胞層,往上有一層為白色素細胞層。中間土黃色的和藍色的像紡錘型的氣球代表可變虹彩跟可變黃色細胞囊鞘。當黃色和藍色的兩個紡錘型氣球同時膨脹,整體外觀就會呈現綠色。接下來如果說變色龍眼睛看到別的東西,可能會把土黃色的地方收縮成一小束一小束,並顯現出最底下一層可變虹彩細胞的白色。這時候組合出來的顏色就比較偏藍色或紫色。可變紅色細胞來自枝狀細胞,囊鞘裡含有黑色素會到處移動。當藍色和黃色色素細胞收縮,且黑色素細胞分布較少時,會造成淺紅色;而當黑色素細胞較多,則會呈現產生深紅色。色素細胞受到神經系統和賀爾蒙控制,會隨著變色龍心情改變收縮、膨脹而變色,這種變化都是瞬間的。[6] 除了前述提及的生物,像蜥蜴、竹節蟲、墨魚、章魚、變色龍會變色之外,從生物多樣性的角度來看,有許多植物的外表也會有一些特殊的顯色方式。例如在阿爾卑斯山山腳下的高山火絨草。火絨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長得有點像我們冬天穿的毛線衣,可以用放大鏡觀察到絲狀的纖維呈現閃亮的色彩(見圖5)。從纖維的剖面展開的示意圖可以看到一種週期性排列的奈米級溝槽。所以,如果我們能將紡織纖維做成類似結構的話,那我們的衣服就能省去使用有機染料進行纖維染色的麻煩。 圖 5. 火絨草的外觀與顯微組織微觀放大照片,及其纖維產生之結構顏色之示意圖。[7] 顏色,其實並非實際存在。顏色之所以存在,主要是人類的生理行為結合我們週遭的光波振動所造成的感官感受。美國科學家Nassau[8]在1983年時總結了15種物體被賦予顏色的方式。基本上,顏色可以簡單分為化學染色及物理生色。化學染色就像是我們煮地瓜葉的時候,煮一煮色素會跑出來;但如果我們把孔雀羽毛拿來煮,煮完不會跑出顏色,這種靠它本特殊的排列所造成的顏色,就稱之為結構顏色(structural color)。自然界中大部分的顏色雖由色素而產生(即化學染色),但有些顏色是由生物體外表精密的微奈米結構與光的交互作用而產生。結構顏色不是人工色素,它不會隨著光線照射而褪色。結構顏色最主要是光經過週期性排列的奈米陣列產生交互作用造成的顏色,通常會產生金屬光澤特性。有些結構顏色甚至還會隨著觀察視角不同而產生變化,如:蛋白石、甲蟲及孔雀羽毛等。日本科學家Yoshioka[9,10]等人則將結構顏色造成的原理分類為薄膜干涉、多層膜干涉、光子晶體(photonic crystal)等。所謂的光子晶體,簡單的講,就是當光線照射到某種週期性奈米級排列的物質時,由於光線無法在其內部傳播,只好被反射出來,這就是光子晶體所造成的顏色。日常生活裡我們常看到的結構顏色,包括我們吹泡泡時所產生的肥皂氣泡、九孔的內層、光碟片等。大自然中的大藍摩爾蝴蝶的鱗片有特殊而精細的微觀結構會造成牠炫麗的外表。此外,如果把鳳蝶的翅膀透過顯微鏡逐步放大,就會看到一個碗狀的微觀結構。(見圖6)當一束入射光照射到碗底凹陷的基底時會將黃色光線反射出來;而當入射光照射到碗狀凹陷的垂直傾斜兩側後,光線會產生折射而照射到碗狀的另一內側,隨後再折射離開,這時會呈現藍色環。透過光線的一次反射所產生的黃色中心與透過兩次折射所產生的藍色環就會組合形成綠色圖案,這就是鳳蝶翅膀兩色並列的混色機制。[11] 圖 6. 鳳蝶翅膀的混色機制 ▍ (a)鳳蝶 (b) 鳳蝶翅膀的鱗片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照片。 ▍ (c)用穿透式式電子顯微鏡TEM觀察黃色和藍色部位的顯微結構。 ▍ (d)用光學顯微鏡觀察到藍色環是從垂直凹陷兩側的雙折射所產生。[11] 澳大利亞的國寶「蛋白石(Opal)」(圖7(a)),一般呈乳白色玻璃光澤,但由二氧化矽水合物所形成的非結晶質構造會在低溫下沉澱於岩石中。它豐富的色彩是由於入射光線與其內部排列整齊的球狀顆粒陣列結構之交互作用所造成的(圖7(b)),若與礦石中的元素,如鐵、鈣、鎂、銅等原子混摻後,其顏色會更加璀璨,圖7(c)所示[12]。而在昆蟲的世界裡顏色格外重要,牠們通常依靠結構色來進行求偶、防禦或偽裝。如(圖8(a)-(c)) Pachyrrhynchous congestus pavonius象鼻蟲[13]身上引人注目的斑點顏色可以做為一種警示作用,顯示它們是不可食用的。事實上很多的甲蟲外表都有很豐富的色彩,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顏色都有。不管是石頭或是昆蟲的外表,只要具有奈米級的顆粒,再把它排列整齊就會形成顏色。原理上,若想要產生特定的反射光的顏色,就只要先想辦法合成對應的奈米球顆粒大小,再透過自組裝排列技術,就將這些奈米小球進行整齊排列,就能造成特殊的結構顏色。 圖7. 蛋白石 (a)原礦;(b)掃描電子顯微鏡下的照片;(c)色彩璀燦的頂級黑蛋白石微觀結構。[12] 圖8. 象鼻蟲Pachyrrhynchus congestus pavonius (a)身上呈環狀彩虹色斑點;(b)虹彩斑點的光學反射光譜;(c)虹彩斑點的顯微鏡結構。[13] 圖9. 結構顏色的應用。[14,15] 圖9中NFU三個字母分別是以粒徑不同粒徑的奈米級保麗龍小球塗佈而成。圖9上方為垂直觀看時,其外觀皆呈現乳白色。如以45度角觀看,可以發現特殊的結構顏色被反射出來(見圖9上方)。另外,玻璃片上有「color」字母圖案,當玻璃片傾斜一個角度,就會讓紅色變綠色、綠色變藍色,RGB三原色彼此互換。本實驗室亦曾製作出光學穿透率高、結構色彩穩定性佳的光子變色薄膜,應用於防偽設計。將圖9中的紙鈔傾斜時可在特定視角看見結構色彩圖案,但其餘觀看角度卻可隱藏。[14,15]未來亦可應用於隱藏式文件加密設計、3C產品防窺片、變色指甲及特殊裝潢塗料、倉儲運輸、生物感測和環境濕度檢測等發展上。此外,若將酒精滴入以奈米保麗龍小球所繪製蝴蝶圖案的左翼後,由於酒精會滲入奈米保麗龍小球間的縫隙,取代原先縫隙間的介質空氣,造成折射率的改變,視覺上所見之結構顏色會由藍轉綠。而當酒精隨著時間慢慢揮發後,翅膀圖案上的顏色會由綠色逐漸恢復到原本的藍色(圖10)[15]。類似這樣的概念,我們也就可以設計製作一個酒精的偵測器。 圖10. 將酒精滴入以奈米保麗龍小球所繪製的蝴蝶圖案的左翼後的顏色變化。[15] 我們除了透過奈米級保麗龍球的多層整齊排列來仿生製作蝴蝶鱗片的結構顏色並加以應用外,我們亦透過昆蟲多樣性的觀察來進行仿生應用。例如,夜行性的飛蛾的複眼是由數千個直徑約20~30 微米的六角形小眼所組成。當中每個小眼的表面都具有週期性排列的奈米乳突狀陣列(Corneal nipple array)構造,如圖11所示,其週期(每個小眼的中心點至中心點的距離)約300 nm,深度則小於200 nm。由於這個奈米陣列的尺度小於可見光波長的範圍(可見光波長為390~700 nm),因此可視為一種次波長結構(Subwavelength structure)。飛蛾利用這種特殊的次波長結構,在夜晚時除了能有效避免反光而不被牠的天敵發現外,還可以在黑夜中看清楚周遭環境的動態。[16] 圖11. 為從苗栗區農業改良場取得Philosamia Cynthia ricini蓖麻蠶成蟲 ▍ 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下 ▍ (a) 蓖麻蠶的複眼結構;(b)為複眼局部放大的小眼結構; ▍ (c)為小眼間的細部構造;(d)為小眼表面的奈米乳突狀陣列結構。 大自然中除了蛾眼以外,我們周邊還有許多生物也具有類似抗反射的特性。夏天掉到地上的蟬,透過電子顯微鏡,我們觀察到牠的翅膀也具有類似蛾眼的顯微結構。你有留意到它的排列方式嗎?一顆一顆的整齊排列,很像小朋友玩的跳棋排排站,這是一種非緊密排列的特殊構造,造成蟬翼也能避免反光(見圖12)。接下來是台灣的琉璃草蟬,這也是臺灣本土的昆蟲。牠的蟬翼也具有類似跳棋這種形貌與奈米乳突狀週期性的陣列,由電子顯微鏡照片可觀察到草蟬翅膀表面乳突陣列的間距約為225nm,高度約為270nm(見圖13),但每顆像跳棋的奈米乳突間都可看到明顯的間距。所以只要我們能夠仿生製造出非緊密排列的奈米級單層構造,就能達到避免反光的目的。 圖12. (a) 高砂熊蟬(Cryptotympana takasagon);(b)為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下高砂熊蟬之蟬翼特寫;(c) SEM觀察高砂熊蟬其透明蟬翼之表面形貌。 圖13. (a) 琉璃草蟬(Mogannia cyanea);(b)為掃描式電子顯微鏡SEM下琉璃草蟬透明蟬翼之表面形貌;(c) 為(b)圖之橫斷面。 圖14為我們利用仿生科技製作的抗反射玻璃跟一般玻璃的比較,從照片中發現,一般玻璃都可以明顯看到日光燈管的反光。但利用仿生工藝所製造出的玻璃片卻看不到任何光線的反射。生物為了生存而去融入環境,經過幾億年的演化,發展出這種巧奪天工的身體構造,真的讓人驚艷不已。 圖14. 利用仿生科技製作的抗反射玻璃跟一般玻璃的比較。[16] 仿生學的領域相當廣泛,早期,達文西就設計了巧妙的機械裝置模擬鳥類的飛行,這是仿生的祖師爺。近代,在1960年代,創造出「Bionics」仿生這個詞彙作為仿生的代名詞,後來在機械上又慢慢增添了電子裝置。到了1990年代,仿生學也從原本單獨的機械及電子領域,跨域結合了材料學、物理學、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等專業,現在甚至拓展到奈米級的微觀世界,內容擴充得更豐富,也將原來使用的「Bionics」調整為「Biomimetics」這個單字。1997年,Janine M. Benyus更進一步闡述仿生學為創新的靈感係源自於自然,並強調用生態的標準來判斷人類創新的合理性,希望我們在汲取大自然的優點的同時能兼顧到友善我們的環境,並使用「Biomimicry」這個詞彙。仿生學根據不同階段的發展也不斷的調整它的定義與用詞。隨著Bionics、Biomimetics再進階到Biomimicry,讓我們從最開始的抄襲自然、汲取自然逐漸過渡到仿生靈感的啟發。這也對應著仿生學的發展是從一開始的仿生模擬、跨域整合,再進步到重視仿生啟發的研究創新以及對環境的友善。這樣的概念與當前在推動的永續環境發展目標更是不謀而合。 結語 現代化的仿生學重視的是師法自然,標榜向大自然學習,而非榨取。透過對各種生物的觀察,讓仿生學家有豐富的創作靈感。而藉由仿生專家的巧思妙計,也拓展了生物多樣性知識的應用範疇,兩者可謂相輔相成。結合環境永續並融入生物多樣性發展的仿生科技,才是賦予這個世界邁向淨零減排的不二法門,也是仿生學的最新定義。 延伸閱讀 [1] https://zh-yue.wikipedia.org/wiki/%E7%AB%B9%E7%AF%80%E8%9F%B2 [2] J. J. Allen, L. M. Mäthger, A. Barbosa and R. T. Hanlon, Cuttlefish use visual cues to control three-dimensional skin papillae for camouflag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ysiology A, 195, 547–555, 2009. [3] L. M. Mäthger and R. T. Hanlon, Anatomical basis for camouflaged polarized light communication in squid, Biology letters, 2, 494-496, 2006. [4] R. Hanlon, Cephalopod dynamic camouflage, Current Biology, 17(11), R400- R404, 2007. [5] Rieppel, A case of dispersing chameleons, Nature, 415, 744-745, 2002. [6] http://videos.howstuffworks.com/animal-planet/28369-fooled-by-nature- chameleon-colors-video.htm. [7] J. P. Vigneron, M. Rassart,. Z. Vertesy, K. Kertesz, M. Sarrazin, L. P. Biro, D. Ertz, and V. Lousse, Optic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white filamentary hair covering the edelweiss bracts, Physical Review E 71, 011906, 2005. [8] K. Nassau, The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Color: The Fifteen Causes of Color (Wiley Series in Pure and Applied Optics Book 38) 2nd Ed., Kindle Edition, Wiley, 2001. [9] H. Yoshioka, Effect of inelastic waves on electron diffraction, Journal of the Physical Society of Japan, 12, 618-628, 1957. [10] S. Kinoshita, S. Yoshioka, and J. Miyazaki, Physics of structural colors, Reports on Progress in Physics, 71, 076401, 2008. [11] S. Kinoshita and S. Yoshioka, 2005, Structural Colors in Nature: The Role of Regularity and Irregularity in the Structure, ChemPhysChem, 6, 1442 -1459. [12] B. Gralak, and S. Enoch, Structural colors in nature and butterfly-wing modeling, Optics and photonics news, 14(2), 38-43, 2003. [13] F. P. Barrows, and M. H. Bartl, Photonic structures in biology: A possible blueprint for nanotechnology, Nanomaterials and Nanotechnology, 4(1),1, 2014. [14] J. Y. Shieh, J. Y. Kuo, H.P. Weng, and H. H. Yu, Prepa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bioinspired PS/PDMS photochromic films by self-assembly dip-drawing method, Langmuir, 29, 667-672, 2013. [15] 游信和,仿生結構顏色的製作與應用,化工會刊,67(3),37-52,2020。 [16] W.K. Kuo, J. J. Hsu, C. K. Nien, H. H. Yu, Moth-Eye-Inspired Biophotonic Surfaces with Antireflective and Hydrophobic Characteristic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8 (46), 32021-32030, 2016. 游信和 國立虎尾科技大學 特聘教授兼副校長

運用STEAM概念發展「流籠運水創意課程」

運用STEAM概念發展「流籠運水創意課程」

文/黃琴扉、王冠智 前言 在現今的科學教育目標中,培養學生具有問題解決能力儼然是重要且普遍的共同主張,其中,十二年國教的核心素養更強調生活中的問題解決能力,期許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轉換成活用的生活問題解決能力,並能具備正確的科學態度(教育部2017),而教師也被期待,藉由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運用小組合作討論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從而提出解決之道(吳俊憲、吳錦惠,2018)。然而,真實環境中所發生的問題並非是單一學科的封閉性問題(周家祥、金若蘭,2008),因此學生在解決問題的起初階段,難以當下就知道如何應用所學知識(張玉山、楊雅茹,2014),這也意味著學習者對知識應用的統整形成了障礙;同時,對於教學者而言,跨領域與統整的教學設計將是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科學素養的重要考量。 為了協助學習者提升真實情境脈絡的問題解決能力,教學者所設計的活動與課程,其內涵必須生活化、跨領域、統整性、問題層次化、具有實作體驗等面向的統合方能達成;而近幾年興起著重各方面能力培養的STEAM課程,其核心概念則符合上述需求。STEA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and Mathematics)指的是在教學上整合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五大面向的知識及技能教學模式,並在執行上結合探究實作藉以培養整合理論與實務的能力(林坤誼,2014;陳家騏、古建國,2017),在近幾年的研究中指出STEAM課程與教學對於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跨領域整合能力、合作學習成效、科學態度與過程技能皆有著正向的影響(林怡廷,2015;孫志強,2015;劉一慧,2012),由此可知,STEAM課程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因應真實情境脈絡的問題解決,亦能提升其統整知識應用的能力,使學習者獲得真正帶得走的知能。 「流籠運水創意課程」根據上述的STEAM內涵創建,並在其問題解決的實務教學中融入環境教育因素,藉由學習者個體之間與其環境的互動,達成較佳的學習成效(黃琴扉,2016;陳聖謨2013)。 流籠運水創意課程 流籠在早期是山區運送物資或人工渡河的工具,完整的流籠運輸工具包含了索道及其吊掛的裝載平台,起初運用山區的高低差運送人或物品,後期也常運用在災害防救上。當颱風天直升機無法救災時,在土石流崩落的山區也會運用流籠協助救災或運送物資,但是,運用高低差要如何精準運送呢?運送過程中又會有什麼狀況發生呢?流籠本身設計又有什麼限制呢?本創意課程期盼透過戶外的探究實作,讓學生在災害防救的模擬情境下進行流籠運水的STEAM實作課程,除了運用學科知識的分析思考掌握流籠運輸的原理外,也期許學生對生活危機處理與問題解決多一層理解、對鄉土多一份關懷。 本課程的核心觀念,包含繩索摩擦、高低差能量轉換的科學原理(S/科學)、由重力傳動到電力傳動的流籠歷程變化(T/科技)、流籠實用性設計與運行原理(E/工程)、流籠與繩索顏色的搭配與設計(A/藝術)、運送時間與傾斜角度的計算(M/數學),分析如表1。 結合戶外教育探究實作的教學流程 在本流籠運水創意課程的教學設計上,不僅其核心概念符合STEAM的內涵之外,在教學實施的步驟及過程中運用戶外教育引導式探究(guided-inquiry,見圖1),藉由貼近戶外真實環境的體會,引發STEAM課程強調統整能力以及提升問題解決能力的訴求。 圖1. 本課程引導式探究教學模組 本課程教學流程的設計,依照圖1所示引導式探究的教學模組(楊秀停、王國華,2007;NRC, 2000),依序分成五個教學階段,並在教學階段中融入統整其STEAM觀念之內涵,透過實際探究參與進而達成深度的學習,以下就上述五個步驟加以說明: 活動步驟一:教師安排問題情境 在本課程一開始,教師帶領學生至戶外環境中,以有高低差的建築物佈置流籠索道組合,用以比擬兩山之間以重力傳動的流籠,並且安排任務問題:「各位同學前面有許多不同大小的流籠、不同材質的繩索以及不同大小的掛鉤,請各位在13到17秒內將物品由高處安全運送至低處。時間不得少於13秒,也不得多於17秒。」 學生在此階段透過現場實際環境的任務佈置,進行問題解決的初步探究思考,由任務所給予的限制進而思考各種不同變因會如何影響流籠的運動,連結其科學知識融入STEAM概念中的科學層面(Science),並讓學生觀察,在戶外自然環境中,什麼顏色最明顯,最適合成為警戒色(圖2〜4)。 圖2. 不同大小與顏色的流籠與吊勾(圖片來源:公共電視南部開講) 圖3. 教師進行問題情境的佈置 (圖片來源:黃琴扉教授) 圖4. 不同材質與顏色的繩索(圖片來源:公共電視南部開講) 活動步驟二:引導學生發展問題並試驗 經過一開始教師問題情境的佈置之後,引導學生直接進行嘗試不同變因的流籠組合,在此階段學生初嘗任務失敗,大多無法達到任務所要求,大部分學生在運送過程中發生幾個狀況:「運送到一半卡在繩索中間以及試圖甩繩使其加速結果物品被拋出流籠外」(圖5、6)。 圖5. 流籠卡在繩索低點間(圖片來源:公共電視南部開講) 圖6. 甩繩造成物品被拋出籃外(圖片來源:公共電視南部開講) 活動階段三:分析試驗結果協助設計解決方案 學生試驗任務問題後發生困難,教師在此階段根據學生們發生的問題協助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並提出解決的方案,老師從旁引導提問並且給予調整的建議:「卡在繩索低點間會不會因為改變繩子與牆壁夾角太過猛然,導致流籠已在繩子的前半段運動時就觸及地面了呢?」、「甩動繩子讓流籠加速結果失敗,想一想甩動時施力方向是否能成功造成流籠向前運動呢?然而流籠運輸的動力又是如何傳遞的呢?」教師在此透過分析學生試驗結果協助提出可能之解決方案,並藉由提問引進本課程STEAM內涵中的科學(S)與科技(T)的概念(圖7)。 圖7-1. 學生藉由蹲下動作改變收繩高度(圖片來源:公共電視南部開講) 圖7-2. 學生透過緩慢控制繩索與牆壁夾角解決流籠卡在繩索低點間問題的變化以達成穩定運送(圖片來源:公共電視南部開講) 活動步驟四:學生進行小組反思討論與發表其解釋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嘗試其解決決方案後,教師給予小組討論與發表想法的時間,各組學生討論過後提出:「選擇大流籠時,籠子內的物品會因為傾斜下降的關係跟著產生滑動,造成有一瞬間下降的很快,反而來不及控制」、「流籠搭配光滑的塑膠繩下降時會過快;而粗糙的童軍繩起初下降穩定但後來會卡住,不同繩索摩擦力影響狀況不同」、「大掛勾比小掛勾更容易在運送過程中產生晃動反而無法穩定輸送」,由此可知,學生透過小組討論反思發表可以得到對任務問題的初步結論。 活動步驟五:教師檢視學生所學與其解決方案 在戶外場所實際教學過後,教師帶領學生回到課室總結本課程所要學習之內涵,透過讓學生發表各組的問題解決方案與省思後,再補充流籠運水重力傳動和電力傳動的差異與限制、計算運送時間與傾斜角度的影響,連結學科概念與STEAM內涵中的工程(E)和數學(M)的應用(圖8)。 圖8. 教師總結課程內容並檢視學生所學(圖片來源:黃琴扉教授) 結語 STEAM的教育理念著重統整性與應用性的問題解決能力,透過STEAM課程的實施協助學習者面對瞬息萬變的多元問題,強化未來解決真實情境問題的能力。本課程的設計即是由STEAM的核心概念出發,配合戶外教育引導式探究為執行方法,在戶外場域中建立出此流籠運水創意課程。 在本課程的實施下,透過解決任務問題的過程,藉由引導式探究在各教學階段的反應與回饋,可以發現,確實可以協助學生進行多角度多變因的思考探索,也可以促進其統整概念應用知識能力,成功達成STEAM教育理念所強調的核心要求。 最後,本創意課程可與環境教育相互搭配,讓學習者在自然場域中進行符合STEAM概念的教學活動,對於教學與學習具有十足的彈性與變化性,亦增加教學環境的豐富度。 參考資料 公視南部開講--在地旅行 寒假快樂學習法。 吳俊憲、吳錦惠(2018)。應用「問題導向學習」於大學通識課程之行動研究。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10),194-201。 陳家騏、古建國(2017)。STEM 教學應用於高中探究與實作課程之行動研究─以摩擦力為例。物理教育學刊,18(2),17-38。 黃琴扉(2016)。化學探究教學:引導國中生開發水災防治包專利作品的探究教學歷程。臺灣化學教育,13(5)。 孫志強(2015)。STEM 課程元素融入阿美族文化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科學教育碩士學位學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林怡廷(2015)。探討 STEM 課程以科學探究教學法在課外社團實施之研究。臺北市立大學應用物理暨化學系自然科學教學碩士學位班,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 林坤誼(2014)。STEM科際整合教育培養整合理論與實務的科技人才。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1(1),1。 張玉山、楊雅茹(2014)。STEM教學設計之探討:以液壓手臂單元為例。科技與人力教育季刊,1(1),2-17。 陳聖謨(2013)。國民核心素養與小學課程發展。課程研究,8(1),41-63。 周家祥、金若蘭(2008)。北一女中進行真實環境問題解決統整式課程初探。臺北市立北一女中高瞻計畫,台北市。 楊秀停、王國華(2007)。實施引導式探究教學對於國小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科學教育學刊,15(4),439-459。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 (2000). 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A guid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黃琴扉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王冠智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

STEM領域女力崛起--讀出女孩超能力

STEM領域女力崛起--讀出女孩超能力

文/劉淑雯、孫俐婷、郭妍希、蔡佳蓁 STEM領域包含科學(Science)、科技/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這四個領域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天天都會接觸到。每天醒來,搭車出門工作或上學,需要技術與工程,每天使用的手機和電腦,也是經過精密的科學、數學運算。還有許多偉大的發明像是電腦程式、天文觀測、海底探勘等等,使我們的生活更加便利。 然而,刻板印象總是認為,STEM這些領域,常是由男性一手包辦,相對而言,女性在STEM領域中,並無太大發揮,甚至認為是潛力不足。可是,事實則非如此。從古至今,歷史上有許多偉大的女科學家,她們運用自己的好奇與興趣,創造出許多不可思議的發明。若我們可以帶領孩子,認識這些女科學家、瞭解她們的故事,勢必能給孩子們在STEM領域一個典範支持的力量。 從繪本讀出女性在STEM領域力量 閱讀繪本是親子和師生間良好的互動方式。繪本中一則則有趣生動的故事和插圖,孩子深受吸引。不僅如此,透過繪本,孩子還可以從中看見典範,模仿學習。以下推薦幾本,講述偉大女科學家的故事,看她們如何突破困境,打破世人對女性的印象,勇於在STEM領域,追逐自己的夢想,並發揮出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孩子也可以藉著閱讀推薦的繪本,超越性別框架,從中發覺自己的潛能。 ㄧ、科學類繪本中的女力 在科學類文本方面,推薦兩本繪本分別是《小人物大夢想-居禮夫人》(Little People, BIG DREAMS ─ Marie Curie)以及《看天空!首位女天文學家-漢麗埃塔·萊維特》(Look up! ─ Henrietta Leavitt, Pioneering Woman Astronomer)。兩本繪本皆在講述在有限的資源下發現新事物的女性,儘管過程雖苦,不放棄與相信信念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圖1.《小人物大夢想-居禮夫人》(Little People, BIG DREAMS ─ Marie Curie) 出處: Green Tots 英文繪本館 這本繪本中記述了居禮夫人(Marie Curie)的一生。從小便立志成為科學家的她,毅然地到了法國求學。在與先生的共同努力下,居禮夫人(Marie Curie)成為了歷史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女性。儘管在一次意外中失去了丈夫,她並因此沒有放棄,更鼓勵了更多和她一樣對科學抱有熱忱的女孩投入科學研究的領域。 您的學生是否好奇過X光機的原理是什麼呢?其實放射性物質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生活中常常會有輻射物質存在,「輻射」並不是如此觸不可及。那我們能夠用什麼來幫助孩子瞭解新知識呢? 探索活動可以參考「夜光小精靈」:請小朋友先將自己喜歡的圖案繪製在空白設計的小夜燈上。由老師塗上螢光塗料後,靜置小夜燈等塗料完全乾燥,再將小夜燈放置在陽光下吸收紫外線,小夜燈就能發出美麗的螢光。材料主要包含螢光塗料、畫筆,以及小夜燈本體。可讓孩子建立一些與輻射相關的基本科學知識。 圖2.《看天空!首位女天文學家-漢麗埃塔·.萊維特》(Look up! ─ Henrietta Leavitt, Pioneering Woman Astronomer) 出處:Green Tots 英文繪本館 女科學家漢麗埃塔.萊維特(Henrietta Leavitt)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發現了星星閃動的奧妙。經過不斷的研究,她發現星星的光閃動的方式跟頻率都是不一樣的,由此可以更精確地推算出星星和地球的距離。若因當時的限制而侷限了自己的發展,漢麗埃塔.萊維特可能不會有今天的這般成就。 從繪本延伸相關的學習活動,老師不妨考慮讓孩子製作自己的星空地圖。可在網路上下載簡易的星星分布圖,和孩子一起找出各星座的所在位置。除此之外,也可以讓孩子將星星與星星之間相互連接,「發現」一個全新的、獨一無二的星座,給予孩子自由創作的無限空間。 問題與討論: 1. 當時認為女生做不到的事情,居禮夫人(Marie Curie)做到了嗎?她是如何做到的? 2. 如果你是漢麗埃塔.萊維特(Henrietta Leavitt),只能在小房間工作,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3. 你覺得科學家或天文學家是適合女生的工作嗎?為什麼? 4. 如果你的朋友或同學想成為一位科學家或天文學家,你會如何支持她/他? 二、科技/技術類繪本中的女力 在技術類文本方面,推薦兩本繪本分別是《海底拼圖:地理學家瑪麗.薩普的故事》(Solving the Puzzle Under the Sea- Marie Tharp Maps the Ocean Floor)以及《敢為風前:埃莉諾和飛雲號的航海創舉》(Dare the Wind)。這兩本繪本都是女科學家在大海上,運用自己的相關知識、好奇心與想像力,來發現問題、著手行動、不斷嘗試,最後克服困難。 圖3.《海底拼圖:地理學家瑪麗.薩普的故事》(Solving the Puzzle Under the Sea- Marie Tharp Maps the Ocean Floor) 出處: Green Tots 英文繪本館 老師可以跟孩子一同閱讀,看這位女科學家瑪麗.薩普(Marie Tharp)是如何運用她的好奇心來打破世人的觀點,並畫出屬於海洋的地圖。由於瑪麗.薩普從小就熱愛地圖,且獨獨對未知的海域充滿好奇。因此,運用聲納的數據,她一筆筆繪出了世人所不知的海底樣貌,甚至提出了大陸漂移說。書中,瑪麗.薩普堅持自己的夢想與興趣,從而發現世界的奧妙,是很值得孩子閱讀與仿效的。 與孩子共讀完瑪麗.薩普的故事後,老師可以帶著孩子做一個小活動,讓他們運用自己的想像力,畫出海底的風貌。首先,老師可以用網路展示幾張深海地圖的照片。讓孩子用鉛筆和色筆勾勒出海底樣貌。完成後,老師可以跟孩子討論,想像深海的地底還會有什麼存在,發揮想像力畫在紙上。屬於自己的深海地圖就完成了。 圖4-1.Detailed Maps of Ocean Floor Relief 圖4-2.Indian Ocean Floor - Published in 1967 by National Geographic 圖5.《敢為風前:埃莉諾和飛雲號的航海創舉》(Dare the Wind) 出處: Green Tots 英文繪本館 繪本中的女主角埃莉諾.普倫蒂斯(Eleanor Prentiss)從小就嚮往大海,當其他女孩在家刺繡或做家事,她則到岸邊追逐大浪、海風、看著大船駛向無邊無際的大海。後來,在一趟重要的航行旅程中,運用她所學到的航海相關知識及她過人的膽識,僅由太陽、月亮和星星當嚮導,克服了航行中所遇到的大小困難。在這本書中,孩子可以清楚看到埃莉諾·普倫蒂斯勇於做自己、相信自己,並且運用她所學克服所有難關,這些精神都是值得孩子去學習的。 看完這本書後,老師可以和孩子一起進行活動,例如,紙船大比拚。紙船、紙飛機等一直都是孩子們童年的好玩伴。不僅材料唾手可得,作法又十分簡易。更是充滿樂趣。讓孩子們自由選擇不同材質的紙來做成紙船,可以是瓦楞紙、雲彩紙、或是水彩紙等……。讓孩子研究並記錄:那種紙張材質做成的船可以漂浮在水中最久呢?改變風力的大小,使用不同的風扇,再試試看結果會如何? 問題與討論: 1. 瑪麗.薩普(Marie Tharp)在繪製地圖時,發現了什麼,提出大陸漂移說? 2. 大陸漂移說這個新論點,有馬上被大家接受嗎?為什麼? 3. 航行時,面對種種困境時,埃莉諾.普倫蒂斯(Eleanor Prentiss)是怎麼克服的呢? 4. 想想看,你覺得埃莉諾.普倫蒂斯(Eleanor Prentiss),有哪些特質是你很欣賞的? 5. 對於女生從事航海,你有什麼看法? 三、工程類繪本中的女力 在工程類的文本方面,推薦三本繪本分別是《勇敢飛行家-露絲和她的雙翼機》(Fearless Flyer ─ Ruth Law and Her Flying Machine)、《小人物大夢想-愛蜜莉亞.艾爾哈特》(Little People, BIG DREAMS ─ Amelia Earhart)以及《不簡單女孩 2:有數學頭腦的女孩--工程師瑞.蒙特固的故事》(The Girl With a Mind for Math: The Story of Raye Montague)。前兩本繪本皆在描述女飛行員的故事,她們的勇氣及韌性讓她們飛出自己的一片天。第三本繪本帶著孩子了解女船艦工程師瑞.蒙特固(Raye Montague)的故事,看她如何打破性別框架,勇於追夢。 圖6.《勇敢飛行家-露絲和她的雙翼機》(Fearless Flyer ─ Ruth Law and Her Flying Machine) 出處: Green Tots 英文繪本館 這是一名不怕冒險的女子,和她心愛飛機的翱翔之旅。露絲(Ruth Law)非常喜歡飛行,在當時,長途飛行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周遭的人都不看好露絲,然而露絲在某天的清晨準備好,起飛了。風非常的大、非常地冷。飛越俄亥俄州的克里夫蘭,中途歷經種種困難,露絲終於抵達了紐約。這次旅程不僅打破了歷史紀錄,也讓露絲突破了自己。如何訂下自己的目標,並有計畫地去執行,都是孩子們可以從中體悟並學習的良好精神。 最簡單、最貼近孩子的遊戲素材便是紙飛機了。可以讓孩子嘗試運用不同種類的紙張,甚至是不同的折法,來看看那一種紙飛機能夠飛得更遠。除了讓孩子有機會接觸不同的媒材,也能在製作、玩耍途中讓孩子理解飛機飛行是依靠空氣氣流的基本原理。在紙飛機上放上不同的小物品,例如小迴紋針或一塊錢硬幣等等,看看那一種承載重量最高,也能讓活動變得更豐富有趣。 圖7-1.《小人物大夢想-愛蜜莉亞·艾爾哈特》(Little People, BIG DREAMS ─ Amelia Earhart) 出處:Green Tots 英文繪本館 在這本繪本中,可以看到愛蜜莉.艾爾哈特(Amelia Earhart)在發掘自己對飛機及飛行的興趣後,是如何摒棄世俗對於女飛行員的眼光,勇敢追逐自己的夢想的。她不僅僅創下女子飛行員駕駛飛機的高度紀錄,更勇於迎接各種不可能的任務。 圖7-2.《小人物大夢想-愛蜜莉亞·艾爾哈特》(Little People, BIG DREAMS ─ Amelia Earhart)內頁 出處: Green Tots 英文繪本館 與孩子共同閱讀這本書後,老師可以與孩子共同研究現代飛機起飛原理--白努力定律。實驗所需器材有杯子一個、吸管一隻、剪刀一把。首先,將杯子裝滿水,水位接近杯口將吸管放入水中,略高於杯口之處剪斷後,將兩吸管緊靠,相對位置如右下圖。接著用力吹氣,看看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圖8.《不簡單女孩 2: 有數學頭腦的女孩- 工程師瑞.蒙特固的故事》(The Girl With a Mind for Math: The Story of Raye Montague)感 謝 字畝文化 授權提供 瑞.蒙特固從小便是個充滿夢想的女孩,特別是在數學與科學領域,有濃厚的興趣,且立志要成為工程師,為海軍設計潛水艇。當時,她必須對抗種族歧視和性別不平等的環境,隱藏自己的才華與能力,只為了完成夢想。她堅持信念,最終成為美國海軍史上第一位女性船艦設計者。瑞.蒙特固勇於對抗種種逆境,且不輕言放棄,是我們與孩子們的楷模。 老師可以帶著學生一起製作橡皮筋動力船。製作橡皮筋動力船是一個簡單易上手又十分有趣的活動。進行這個活動,需要準備的用具有尖頭利樂包、筷子一雙、橡皮筋三條、剪刀、打動機和膠帶等。準備好這些材料後,就可以帶著孩子製作出以彈力為動力的橡皮筋動力船囉! 製作方式參考: 蟲蟲老師的科學教室-橡皮筋動力船 問題討論: 1. 當初愛蜜莉亞.艾爾哈特(Amelia Earhart)夢想開飛機時,遇到了什麼樣的困難? 2. 你所知道的航空業有那些相關的工作? 3. 當飛行員需要什麼能力?有什麼樣的限制呢? 4. 你認為不同性別的人擔任機師、空服員、維修員、艦長、船員會有什麼差異嗎?說說你的想法。 5. 你對於女船艦工程師的看法是什麼呢? 四、數學類繪本中的女力 在數學類文本方面,推薦三本繪本分別是《小人物大夢想-愛達.勒芙蕾絲》(Little People, BIG DREAMS ─ Ada Lovelace)、《愛達的想像力:世界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 (Ada’s Ideas)以及《愛達.勒芙蕾絲-科學的詩人》(Poet of Science),來看看故事中的主角愛達.勒芙蕾絲(Ada Lovelace)是如何在電腦科學領域造就偉大貢獻,並造福後人。 圖9.《小人物大夢想-愛達.勒芙蕾絲》(Little People, BIG DREAMS ─ Ada Lovelace) 出處: Green Tots 英文繪本館 圖10.《愛達的想像力:世界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 (Ada’s Ideas) 感謝 臺灣麥克 授權提供 圖11.《愛達.勒芙蕾絲-科學的詩人》(Poet of Science) 出處:Green Tots 英文繪本館 小時候的愛達會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在紙上天馬行空各種發明。由於母親的影響,往數學領域發展。儘管14歲時生了一場大病,臥病在床的愛達仍不斷地讀書、想像、發明。因緣際會下,遇到了她生命中的貴人,除了了解到計算機的原理,更使用數字作為一連串的密碼,隨後成了我們現今電腦的共通語言。她對數學的熱愛造就了她在電腦程式上的偉大貢獻,也為電腦科學領域奠下了基礎。世界上首位電腦程式工程師愛達.勒芙蕾絲,可說對我們現在的生活影響深遠。 與孩子共讀完繪本後,老師可以帶領孩子接觸電腦程式。這裡推薦一款遊戲網頁,讓孩子嘗試接觸與電腦程式相關的概念。 網站名:Blockly Games 網址:https://blockly-games.appspot.com Blockly Games 是一款讓孩童嘗試撰寫、並理解電腦程式概念的遊戲。遊戲有分不同的關卡:Puzzle, Maze, Bird, Turtle, Movie, Music, Pond Tutor, Pond. 這些關卡都有不同的任務,需要孩子給予電腦指示才能完成。例如,在關卡Maze裡,孩子必須要給予電腦不同的指示,讓電腦中的人可以走到目的地。其中孩子需要告訴電腦中的人如何左轉,又該何時右轉。如此,孩童在不斷嘗試給予指示後,讓電腦依他們的需要完成任務。 問題與討論: 1. 你對「男數理,女人文」的說法,意見如何? 2. 你對愛達(Ada Lovelace)媽媽限制她上課內容的看法為何? 3. 在探索活動,完成網站任務時,必須給予電腦指示,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4. 目前電腦工程師都是男生居多,你對女生成為一個優秀的電腦工程師的看法如何? 誌謝:再次感謝Green Tots 英文繪本館、字畝文化與臺灣麥克出版社授權或提供精美繪本封面照片,為推動科普繪本提供助力 ! 參考書目 1. Little People, BIG DREAMS ─ Marie Curie by Isabel Sanchez Vegara (作者), Frau Isa (繪者) 2. Look up! ─ Henrietta Leavitt, Pioneering woman astronomer by Robert Burleigh (作者), Raúl Colón (繪者) 3. Solving the Puzzle Under the Sea- Marie Tharp Maps the Ocean Floor by Robert Burleigh (作者), Raúl Colón (繪者) 4. Dare the Wind by Tracey Fern (作者), Emily Arnold McCully (繪者) 5. Fearless Flyer ─ Ruth Law and her flying machine by Heather Lang (作者), Raul Colon (繪者) 6. Little People, BIG DREAMS ─ Amelia Earhart by Isabel Sanchez Vegara (作者), MARIADIAMANTES (繪者) 7. 《不簡單女孩 2: 有數學頭腦的女孩- 工程師瑞.蒙特固的故事》 by Julia Finley Mosca(作者), Daniel Rieley(繪者) 8. Little People, BIG DREAMS ─ Ada Lovelace by Isabel Sanchez Vegara (作者), Zafouko Yamamoto (繪者) 9. 《愛達的想像力:世界上第一位程式設計師》 by Fiona Robinson (作者/繪者) 10. Poet of Science by Diane Stanley (作者), Jessie Hartland (繪者) 劉淑雯 臺北市立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孫俐婷 臺北市立大學英語教學系 郭妍希 臺北市立大學英語教學系 蔡佳蓁 臺北市立大學英語教學系

分享書,談科學:用兒童文學探索「尺度」概念

分享書,談科學:用兒童文學探索「尺度」概念

文/劉淑雯、劉家均 科學是我們的好朋友,因為「科學」實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與我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當我們能戴上「科學眼鏡」細看這世界,或許在了解科學知識與概念的同時,會發現生活中原來處處是科學、處處有趣味。 在《分享書,談科學:用兒童文學探索科學概念》一書中,提到了「用七個跨科概念看世界」,包含了形態(pattern)、原因與影響/因果關係(cause and effect)、構造與功能(structure and function)、尺度(scale)、系統與系統模型(systems and system models)、能量與物質(energy and matter)與穩定與改變(stability and change),以下先針對尺度概念做簡單說明。 「尺度」概念定義 「尺度」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似乎有著與數學相關的面貌。在科學的領域中,我們或許會將尺度聯想到溫度計上的刻度、地圖上的比例尺,亦或是體重機上的數字,但對於系統的理解來說,「尺度」是指「相對的」尺寸大小。舉例來說,當畫面中只出現一幢房子,我們似乎不會懷疑它的尺寸大小;但當房子上出現一隻腳,我們即能判斷出此幢房子或許是個娃娃屋或小公仔。 「尺度」是一個連續體,左右兩側因為太大或太小,以至於我們沒有辦法感受到「它」的存在,例如:小如顯微鏡下原子的尺寸、慢如冰川的流速,或是大如天文學中銀河的規模、快如光的速度。然而,中間區域才是我們的感官能運作的範圍,也就是肉眼可見的範圍,是我們能夠觀察到的量,例如:水龍頭冷熱的程度是可以用「觸覺」感受到的、MP3的音量也能透過「聽覺」去做大小聲的調整……等。因此,「測量」成了我們的第二天性(如圖1)。 圖1. 尺度連續體概念 (資料來源:侯秋玲、張瑞玶、劉淑雯、黃譯平、駱儀芳、翁振成(譯),2018。華騰文化 「尺度」的定義十分的多元,涉及到的層面也十分的廣。跨領域學習中隱藏的四個密碼「S-T-E-M」—科學(Science)、科技/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及數學(Mathematics)中,「尺度」確實也占了極大的重要性,隨處可見,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相信「金髮姑娘和三隻熊的故事」是眾所皆知、耳熟能詳的童話故事。三隻熊的故事最早出現在1837年英國作家Robert Southey的作品集中,原名是Goldilocks and the Three Bears,也有人將這個故事稱為「小金髮與三隻熊」。這個故事在說一個天真無知的金髮小女孩,不小心在森林走失了,又累又餓又可的它,聞到了一股麥片粥的香味,順著香味走,竟發現了一棟小房子,也就是三隻熊的家。在三隻熊的家裡,每樣東西都是三份,依照熊爸爸、熊媽媽和小熊的體型,所以每樣東西也都是大中小三種尺寸。女孩選擇了不會太燙、也不會太冷的粥吃掉;坐在不會太高、也不會太低的椅子上;睡在不會太長、也不會太短的床上……。 後來,為了更加了解測量,人們發展出「金髮姑娘的尺度」與「金髮姑娘原則」(Goldilocks principle),即凡事都必須有度,而不能超越極限,按照這一原則行事產生的效應就稱為「金髮姑娘效應」。在天文學中,是指一個星球周圍的宜居地帶;而在經濟學中,則是指適度增長和低通脹的經濟。 運用金髮姑娘的尺度,我們必須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辨別事物的大、中或小。以表1來說,「小」可以是一根羽毛、一條爬行中的蛇的速度或是相對於整個太陽系的地球;「大」則可以是一隻大象、一隻奔跑中的獵豹或是一世紀。但是,表格中的每一樣東西都是相對的。舉例來說,獵豹奔跑的速度相對於爬行中的蛇是快的,但若將其與天空中飛行的飛機相比,則明顯慢了許多。又或是「十分鐘」聽起來似乎很短暫,但如果是在「憋氣大賽」中的十分鐘,就漫長了許多。 表1. 運用金髮姑娘的尺度找出大、小或中間 資料來源:侯秋玲、張瑞玶、劉淑雯、黃譯平、駱儀芳、翁振成(譯), 2018。華騰文化 圖2. 2018/11/08 STEAM繪本教學研討會「尺度」書籍一隅(照片來源:劉家均) 《奇妙的種子》是一本能在故事情節中發現「尺度」與「比例」概念的繪本。在故事中,仙人對著一個男人說:「我給你兩顆奇妙的種子,你把其中一顆煮熟了吃下,整年都不會覺得肚子餓。另外一顆把它埋入土裡,明年的秋天就會長出兩顆種子來。」前六年,故事的發展維持不變,種子的數目也都停留在一顆。到了第七年,男人決定把兩顆種子都埋入土裡,這時,奇妙的事情發生了,到了秋天竟然收成了四顆種子。第八年,他吃了一顆,把三顆種子種進土裡,隔年收成了六顆種子…這規律就年復一年地進行著,種子也越來越多……。 若將此七大跨科概念套入《奇妙的種子》一書,去思考跨科概念是如何形成科學思考架構的,我們可以發現原來一本看似簡單的繪本中,竟隱含了多的「機關」,等著我們在書中自在地遨遊、探索其中的奧妙。針對《奇妙的種子》與七大跨科概念的相互連結,整理如表2。 表2. 以跨科概念分析《奇妙的種子》 圖3. 在兒童文學中探究「尺度」一照(照片來源:劉家均) 筆者根據「尺度」定義,找到以下繪本,將眾多「尺度」相關的繪本(見圖2、3)整理為「大聲吶喊」(明顯看見尺度特徵)與「小聲呢喃」(抽絲剝繭找尋尺度關聯)系列。 在兒童文學中探索-大聲吶喊 在「大聲吶喊」的尺度兒童文學中,可以清楚透過書名或封面猜測出其內容是與尺度、比例或數量相關的題材。然而,在虛構類與非虛構類的作品中,尺度吶喊的聲音並不同,以下針對兩大類「大聲吶喊」的作品詳細說明: 一、 虛構類作品 虛構類的作品顧名思義就是指童年時最常接觸到、我們非常熟悉的「童話故事」。而這些「大聲吶喊」出尺度的童話故事又可細分為兩種不同的寫作方式:整個故事主軸環繞著「尺度」以及利用「加大尺度」的形式編寫故事。 (一) 故事主軸環繞尺度 1. 愛麗絲與夢遊仙境 在愛麗絲夢遊仙境的故事裡頭,愛麗絲在大廳找到一瓶寫著「喝我」的飲料,喝完後發現自己縮小了;慌亂之際,她又撿到一個寫著「吃我」的蛋糕。這一次,愛麗絲吃掉它後竟又急速變大,大得連頭頂也貼著天花板了。 2. 格列佛遊記 格列佛在海上漂流,漂流到一個島上,醒來時發現自己全身都被繩索綁住,連頭髮都被牢牢地盯在地面上了。周遭全是手掌般大小的小人。在小人國,格列佛成了巨人,成了小人國世界的英雄,他幫助小人國對抗鄰國,立下功勞。然而不到兩個月,他又再次出海,這次他闖入巨人國的世界,格列佛在巨人國裡成了小人……。 究竟為甚麼身為讀者的我們會覺得愛麗絲與格列佛變大或變小了呢?事實上,我們不只透過主角身邊的配角或是環境物品,發現主角忽大忽小,而是跟主角原本的體積大小作比較,也就是將正常比例的身形作為「參照點」,進而發現主角「相對」於原本身形變的特別大或特別小。 不論是愛麗絲夢遊仙境,還是格列佛遊記,故事的主軸始終環繞著「尺度」,一下子變大,一下子變小。在這大大小小的變身過程中,作者成功帶領讀者經歷一場又一場的冒險之旅。 (二) 利用加大尺度形式 1. 傑克與魔豆 傑克在去市場的途中遇到了一位欲以「魔豆」交換乳牛的男人,而傑克也答應了。一夜之間,魔豆長得飛快,傑克攀著延伸到天上的豆莖,進入了一個天上的世界,並闖入了巨人居住的房子和城堡。巨人回家後,他發現了家裡有「人味」,不過並沒有發現傑克。直到巨人沉沉睡去之後,傑克偷了一袋金幣,並原路逃離這個地方。 2. 灰姑娘 自從仙杜瑞拉的父親過世之後,她便經常受到繼母與兩位姐姐的欺負,被逼著去做粗重的工作,經常弄得全身滿是灰塵,因此被戲稱為「灰姑娘」。有一天,城裡的王子舉行舞會,邀請全城的女孩出席,但繼母與兩位姐姐卻不讓灰姑娘出席,使她失望傷心。這時,有一位仙女出現了,幫助她搖身一變成為高貴的公主,並將老鼠變成僕人,南瓜變成馬車,又變了一套漂亮的衣服和一雙水晶(玻璃)鞋給灰姑娘穿上。 小小的魔豆竟然能在一夕之間變成超大的豆莖,甚至延伸到天空裡;小小的老鼠搖身一變成為人類;平常食用的南瓜也能搖身一變成了一輛馬車……這些故事裡的情節,都是作者刻意利用「加大尺度」的手法,在童話故事裡「變魔術」,讓故事更加有趣的同時,也解決了故事裡頭的核心問題。 (三) Zoom/Re-Zoom 在虛構類作品中,筆者想特別介紹此本「Zoom」及其續本「Re-Zoom」。這是本無字書,透過相機的鏡頭變焦特效,沒有文字的具體定義,這本無字書不僅提供了豐富的視覺效果與想像空間,更進而激盪出深層的哲理與智慧。圖4為書本中具有連續性的幾頁圖畫,從中能觀察出場景逐漸被拉開的特色。 圖4. “Zoom”書中場景圖(資料來源:Istvan Banyai(1995). Zoom. New York : Puffin.)Green Tots英文繪本館 二、 非虛構類作品 雖說虛構類「大聲吶喊」的兒童文學作品讓我們感到十分熟悉、有趣、歡樂,但非虛構類的兒童文學才是真正讓尺度概念發揚光大的作品。筆者特地找出「尺度比較專家」─史提夫·詹金斯(Steve Jenkins)的幾本作品,作者成功以容易親近又吸引人的方式呈現尺度。 (一) 最大的、最強壯的、最快的(Biggest, Strongest, Fastest) 在這本書中,史提夫·詹金斯呈現出「世界之最的動物」,包含最大,最慢,最長壽的動物等,讀者可以從中看到動物的大小尺寸以及任何與尺寸、強度、速度相關的概念與比較。 其中,最令筆者感到興趣的如圖5。史提夫·詹金斯指出,原來世界上最強大的動物是「螞蟻」,因為螞蟻可以扛起比自身體重重達五倍的重量,而相對之下,人類平均最多只能扛起一倍自身的重量。 圖5. “Biggest, Strongest, Fastest”內頁圖畫 (資料來源:Steve Jenkins(1995). Biggest, Strongest, Fastest. New York :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Green Tots英文繪本館 (二) 最熱的、最冷的、最高的、最深的(Hottest, Coldest, Highest, Deepest) 在這本書中,呈現出「世界之最的景觀」,包含世界上最熱與最冷的地域,以及最高的高山與最深的海溝……等。史提夫·詹金斯成功帶領著讀者攀登最高的山峰、潛入最深的湖泊、探索最長的河流,一窺自然世界的奇觀。 呼應前面所提到的「參照點」,我們了解到所有的事物在與標準的參照點相比較之下,則能凸顯其大與其小。這本書使用了美國人最熟悉的「帝國大廈」作為一參照點,讀者即能想像山有多高、湖有多深(如圖6)。 圖6. “Hottest, Coldest, Highest, Deepest”內頁圖畫 (資料來源:Steve Jenkins(1998). Hottest, Coldest, Highest, Deepest. New York :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Green Tots英文繪本館 (三) 實際尺寸(Actual Size) 你知道鱷魚、老虎或是世界上最大的蜘蛛有多大嗎?你能想像一個兩英尺長的舌頭有多長嗎?有時侯一個數字並不能說明整個情況,我們也無法想像實際的尺寸。透過這本繪本,史提夫·詹金斯讓我們有機會一窺牠們的實際尺寸,大開眼界。 書的尺寸有限,若要將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畫」進書中,簡直是天方夜譚。或許是因為如此,許多圖畫書發展出「跨頁」與「摺頁」的方式(如圖7),讓讀者可以在書中「探索尺度」。 圖7. “ Actual Size”內頁圖畫 (資料來源:Steve Jenkins(2004). Actual Size. New York :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Green Tots英文繪本館 (四) 史前實際尺寸(Prehistoric Actual Size) 你能想像和10英尺高的鳥類面對面是什麼感覺嗎?或是你能想像一個長度超過6英尺的千足蟲在你面前嗎?透過這本繪本,史提夫·詹金斯讓我們有機會看看史前世界,以及許多不曾看過的恐龍生物。 本書中也有許多「摺頁」(如圖8),以呈現出恐龍、史前鳥類的巨大。 圖8. “Prehistoric Actual Size”內頁圖畫 ( 資料來源:Steve Jenkins(2005). Prehistoric Actual Size. New York :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Green Tots英文繪本館 在兒童文學中探索-小聲呢喃 無論是那一種文類,任何一幅插畫都可以成為發現與討論尺度概念的地方(劉淑雯等譯,2018)。插畫家就如同一位魔術師,要透過畫筆將整個真實世界「畫」進書中。事實上,除了在插畫中能感受到「尺度」,在文字裡也隱藏著許多的「機關」,等著讀著去發掘。 一、 在插畫中看見尺度 插畫家通常會運用大家熟悉的參照點,並以適當的尺度比例來傳達像是距離遠近或是尺寸大小的訊息(劉淑雯等譯,2018)。以下三本作品係由筆者蒐集而來,以表述「在插畫中看見尺度」之概念: (一) 鱷魚和長頸鹿:搬過來、搬過去 小鱷魚和長頸鹿這對恩愛的情侶想住在一起,可是,一個那麼高,一個這麼矮,他們該如何克服生活上的難題,為彼此帶來真正的幸福呢? 筆者發現,作者在書中刻意利用「單頁」呈現鱷魚與長頸鹿在生活上的困難與衝突,卻在最後以「跨頁」的方式表達其在生活方式上已達成共識並能順利同居(如圖9)。 圖9. 《鱷魚和長頸鹿:搬過來、搬過去》內頁圖畫 ( 原作者:達妮拉.庫洛特 /方素珍(譯),2007。) 采實文化 (二) 啊!腳變長了! 小女孩一早醒來,發現自己腳變長了,開心得不得了,於是展開一連串的「長大」計畫。例如和男生比賽吊單槓、和朋友玩跳繩,全都輕而易舉,還可以輕鬆的當個動物園管理員。 作者運用超豐富的想像力及創造力,將一個平凡的題材發揮的淋漓盡致,而結局的拉頁設計,更叫人愛不釋手(如圖10)。 圖10. 《啊!腳變長了!》內頁圖畫( 資料來源:柯宛妮, 2005。) 信誼小太陽親子書坊 (三) 小柚子:長大是怎麼一回事? 在這本書中,作者與繪者刻意玩弄圖像大小比例的變化(如圖11),為成長的玄思注入活力和幽默感。除了讓孩子不害怕「長大」,也能與小柚子一同思考成長的「大問題」,一起找到長大的勇氣。 圖11. 《小柚子──長大是怎麼一回事?》 文/ 拉蒙娜‧巴德蘇 圖/ 班傑明•蕭, 小魯文化出版 二、 在文字中聽見尺度 讀者們經常會在各種類型的文本中遇見比較和相對性的詞彙。在我們的文化中,也充滿著各式各樣暗示測量和尺度的用語和比喻。這些比喻大多是針對時間、溫度、重量、體積、聲音等「尺度」相關的概念。舉例來說,我們常說「今天的天氣真是『地獄般火熱』。」、「你走路有如『蝸牛般的步調』。」或是「他今天『安靜如鼠』。」等。倘若呼應到前面提過的「金髮姑娘的尺度」,我們會發現,原來平常使用的詞彙都坐落在兩個極端邊,以便形容「真的很熱」、「真的很慢」或「真的很安靜」等。 那麼能以肉眼觀察到的中間區域要怎麼形容呢?倘若我們聽到氣象主播說「今天是標準的夏天。」,便能知道今天大約37度,要穿著相對清涼一些。原來,中間的區域代表的則是生活中已經習慣的「標準」,也就是日復一日,一直在重複的「生活型態」。因此,我們形容的詞彙會有「剛剛好」、「老樣子」、「馬馬虎虎」……等。 (一) 奇妙的種子 仙人對著男人說:「我給你兩顆奇妙的種子,你把其中一顆煮熟了吃下,整年都不會覺得肚子餓。另外一顆把它埋入土裡,明年的秋天就會長出兩顆種子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故事從一棵種子發芽、開花,到長出果實,奇妙的種子蘊含無限生機與奧妙,整個過程隱含著神奇的力量。 安野光雅是現代日本兒童美術界中相當重要的一位畫家,他的作品充滿了原創力與想像空間。這本「奇妙的種子」除了告訴孩子0與1的差別,也讓孩子了解數字加倍與數的分解概念。 (二) 請問一下,踩得到底嗎? 故事中的三隻小動物不停的問著:「請問一下,踩得到底嗎?」即是對於「形態」的重複表述;除此之外,故事運用深淺、大小、高低、上下「尺度」相關概念,使孩子能隨著畫面一步步探索,享受閱讀的樂趣。 書中的恐龍說「水到大腿而已」;大象說「水到肚子而已」;大熊說「水『剛剛好』到脖子」,這些話語都暗示著不同的動物因為身形大小的不同,同時也具備著不同的「參照點」,戴著不同的眼鏡看待同一件事情,結果當然也不一致。 優質的繪本會巧妙地運用插畫的視覺呈現尺寸和文字的比較用語,讓讀者有機會好好了解尺寸的概念(劉淑雯等譯,2018)。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書的尺寸很少是實物的尺寸,因此作家與插畫家常會運用人們最熟悉的參照點─人類,間接地傳達繪本裡的尺度給讀者,不論是透過插畫還是文字,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嘗書中的奧秘。 誌謝 再次感謝Green Tots 英文繪本館、小魯文化、采實文化與信誼小太陽親子書房授權或提供精美繪本封面照片,為推動科普繪本提供助力 !   參考文獻 侯秋玲、張瑞玶、劉淑雯、黃譯平、駱儀芳、翁振成(譯)(2018)。分享書,談科學:用兒童文學探索科學概念(原作者: Valerie Bang-Jensen、Mark Lubkowitz )。台北市:華騰文化 劉旭恭(2006)。請問一下,踩得到底嗎。臺北市:信誼。 方素珍(譯)(2007)。鱷魚和長頸鹿:搬過來、搬過去。(原作者:達妮拉.庫洛特),台北市:三之三。 柯宛妮(2005)。啊!腳變長了!臺北市:信誼。 鄭明進(譯)(1996)。奇妙的種子。(原作者:安野光雅),台北市:信誼。 陳秋彤(譯)(2016)。小柚子:長大是怎麼一回事?(原作者:拉蒙娜.巴德蘇),台北市:小魯。 Banyai, I.(1995). Zoom. New York, NY: Puffin. Jenkins, S. (1995). Biggest, strongest, fastest. New York, NY: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Jenkins, S. (1998). Hottest, coldest, highest, deepest. New York, NY: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Jenkins, S.(2004). Actual size. New York, NY: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Jenkins, S.(2005). Prehistoric actual size. New York, NY: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臺北市立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劉淑雯 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生 劉家均

5分鐘完成的STEM簡易科學實驗-自製炸彈包

5分鐘完成的STEM簡易科學實驗-自製炸彈包

文/蘇子珺、黃琴扉 教育的主軸包含了「教」與「學」,目前國內的教育走向積極推動十二年國教核心素養實踐,因此許多中小學教師開始進行教學革新與翻轉,期許在教學過程中能培養與建立學生的探究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因此,開發適合中小學的教材教案,是台灣科學教育領域迫切急需的工作。本活動的設計,是透過從「理論教學」和「探究式實作」雙主軸進行創意課程之規劃,並視問題解決為目標導向開發的簡易活動教案,期盼能提供教師自然科教學之多元素材。 承上所述,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或採用探究式教學法的引導,是目前教育界的當務之急,但是在實務教學過程中,教師們常發生的執行困難主要有四項。第一,要進行探究活動,通常會花費較多時間,影響課程安排;第二,活動的趣味性若不足,無法引發學生想解決問題的動機;第三,探究活動必須與課程內容相關,但又能引發更多思考面向;第四,場域如果一定要在實驗室或戶外,容易降低教師執行的意願。為了解決上述四個問題,本活動所設計的「自製炸彈包」,包含表1所列特色。 表1. 「自製炸彈包」活動特色 本文介紹的課程是希望以提升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為目標而設計,改良一般食譜式的教學模式並透過生活中的情境、簡單可取得的器材帶入教學及實作,課程之詳細內容說明如下: 使用器材與步驟 一、器材 各組需小蘇打粉、檸檬酸、盛裝水之容器、滴管、湯匙、2-3號夾鏈袋、塑膠淺盤或塑膠籃等可盛裝之容器(如圖1)。 圖1. 實驗器材 二、5分鐘可完成的實驗教學過程與實驗步驟 (一) 第一部分:老師先示範一次炸彈包操作,引導學生觀察與發現問題 在自製炸彈包實作前,老師先示範一次自己做的炸彈包,並用爆炸後的物件,引導學生觀察、思考並提出問題(例如:為什麼會爆炸?爆炸後袋中白白的東西是什麼?)。 (二) 第二部分:器材介紹與觀察 進行實驗前,待各組領完器材後,請他們觀察這次實驗使用的材料(小蘇打粉、檸檬酸),可在未告知的情況下先讓他們猜猜這兩項是什麼東西,再引導觀察並記錄兩者的外觀、顏色……等項目。這項活動結束後再公布答案並介紹使用的器材。 (三) 第三部分:實驗進行與記錄 示範一次實驗給學生看,請各組開始動作,試試看怎麼樣才能成功讓炸彈包爆炸,不管成功或失敗都要記錄每次加小蘇打粉、檸檬酸與水的量。另外,透過這個實驗要請各組想出兩個問題(不可重複)。 (四) 第四部分:問題解決思考 在操作過程中,許多學生的炸彈包會發生「膨脹很大,卻沒氣爆」、「氣爆的速度比其他組同學的慢」、「氣爆點與其他組同學的不同」等各種問題;此時,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進行問題解決、變因控制討論,以及各種誤差存在的可能性。 (五) 第五部份:結果討論 操作完後,請各組派人上台分享自己炸彈包成功的配方與問題並寫在黑板上,來看看大家是如何配製這個炸彈包的。最後老師再根據學生提的問題進行討論與解答。 (六) 本次實驗之步驟(圖2為示意圖) 1. 取2.52g(約3克)小蘇打粉與1.92g(約2克)檸檬酸粉末放入夾鏈袋中。 2. 將夾鏈袋密封好留一個小縫(注入水用)。 3. 擠5c.c.水注入袋中並迅速將小縫密封。 4. 放入塑膠籃前可搖一搖,使其混合均勻並加速其反應。 5. 等待「爆」的聲音出來,且撐破夾鏈袋,則表示炸彈包製作成功。 圖2.實驗步驟示意圖 圖3.爆炸成功與失敗之示意圖(爆炸瞬間GIF(自製的)) 原理和概念 一、 化學反應-酸鹼中和 由上述反應式中可以發現,若要產生1莫耳(mole)的檸檬酸鈉,就需要使用1莫耳檸檬酸與3莫耳小蘇打共同反應。若以莫耳數搭配分子量進行計算,則可採用下列公式: 莫耳數(mole) = 質量(g)/分子量 舉例來說,倘若要取用3莫耳小蘇打,則數學計算方法如下: 3= X/(23+1+12+48) X= 252 (g) 透過數學計算方式,學生將了解:若要取用3莫耳小蘇打,則需要252公克。但本實驗經過多次反覆實驗與用量的計算,僅需要2.52g(約3克)小蘇打粉與1.92g(約2克)檸檬酸粉末即可完成實驗。 本活動的主要概念,是透過小蘇打(弱鹼)與檸檬酸(弱酸)的酸鹼中和反應,產生些許的水及二氧化碳,由於反應過程中會持續產生二氧化碳,當二氧化碳累積到密封的夾鏈袋無法承受時,則產生氣爆效果。 二、 酸鹼中和是放熱反應,但炸彈包的產物卻是冰的,為什麼呢? 小蘇打粉與檸檬酸分別為弱鹼性的鹽類和弱酸,其水溶液除了會各自分解出微量的氫氧根離子及氫離子,也會反應生成「檸檬酸鈉」。當「檸檬酸鈉」鹽類溶於水時,其所「吸收的熱量」大於微量的氫氧根離子與氫離子之酸鹼中和所「放出的熱量」,因此最後的結果表現出「整體溫度降低」的現象。 STEM整合式概念 本實驗活動的STEM概念如表2所示。 表2. 本實驗活動的STEM概念 可探索的問題延伸及對應的教學策略 本文提供部分可探索的延伸問題如表3,以供教師們引導學生討論。 表3. 可探索的延伸問題 實驗注意事項 一、 小蘇打粉及檸檬酸為弱鹼與弱酸,在反應過程中均屬於較為安全的化學藥品。但實驗結束後,還是必須提醒學生洗手,並提醒學生勿將化學藥品放置口中食用。 二、 操作過程必須提醒學生在較遠處觀察氣爆現象,避免爆炸時內容物噴濺到眼睛內,引發不適。 結語 本活動的設計,是利用生活中容易取得的材料,進行一項簡單的化學實驗!並透過教學策略的引導,協助教師深化活動的教學意涵;透過改良式的教學,讓學生學習觀察事物及學習提問,也能進一步協助教師同步深化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裨益課程與教學的反思。 除了進行活動外,另外可從清潔小幫手與廚房的科學帶入及延伸,讓學生們認識這兩樣萬用的東西,既是環保的清潔劑,也是我們常見的食品添加物。不論是廚房與用具的污垢清潔、浴室污垢清潔……等都是可應用的! 謝誌:本教案開發與執行,感謝教育部「大專校院教學實踐研究計畫」支持。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研究生 蘇子珺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黃琴扉

看看「SHERO.我的故事」主題書展

看看「SHERO.我的故事」主題書展

文/蘇懿禎 配合「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特展」,我們在科教館9樓圖書館內推出以女性為主題的書展。更具體地說,是女性繪本傳記展,這個企劃並不簡單。第一,這個主題的書不若一般故事性繪本有趣;第二,女性傳記繪本數量很少。 第一點應該很容易想像,傳記類繪本屬於紀實文學,描述實際存在人物的故事,能夠「加油添醋」的空間並不多,除非描寫的對象人生戲劇化,或是作者文筆極好,不然很難吸引讀者。 1970-90年代,繪本還未興盛之前,我們看的多半是厚厚一本,只有文字的偉人傳記,由台灣作家自寫或出版社自編的作品也不少。但在以繪本為主流的現代,幾乎沒有原創的傳記繪本(不論性別),連翻譯也很少。 好在近兩三年,國外興起一股女性傳記繪本的潮流。所以這次策展的挑戰是,怎麼把多半是英文的書籍,以有趣且有脈絡的方式展示,而不是單純的書籍陳列。接著,我們就來看看這次的「SHERO.我的故事」主題書展吧! 我長大之後,想當…… 關於女性的內在 大人們相信,藉由讓孩子閱讀偉人傳記,學習偉人的人格特質,以及做人處事的態度及準則。換句話說,被選入偉人傳記中的偉人們,正是大人希望孩子們仿效的典範。回想一下我們兒時閱讀的偉人傳記,你還記得有那些人嗎?我們蒐集了手邊能取得的中文偉人傳記童書,包含純文字傳記、繪本及漫畫,並進行分析。出現頻率最高的依次為:瑪麗·居禮、海倫·凱勒、南丁格爾、聖女貞德、德蕾莎修女。在1990年前的出版品中,前四者占了100%,之後雖然比例逐漸遞減,但到了2010年後,這五人所占之比例仍超過五成。在這五人之後出現次數較多的有武則天、王昭君等。 雖然是一份粗略不精準的統計,但大致上可以看出除了瑪麗·居禮之外,女性科學家(或廣義理工科系的女性名人)出現的比例極低,而文學、音樂、運動、藝術等領域更是屈指可數,直到近兩三年出現的傳記繪本風潮中才急遽增加。這種看似為了「平衡」男女名人傳記比例的出版趨勢,反面證明了過去男女在各領域發展並不平等,對新時代女性期許的人格特質,也逐漸轉變之中。 圖1. 「SHERO.我的故事」主題書展前導區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我長大之後,想當…… 關於女性的外表 圖2. 美國歷史悠久的「Little Golden Book」的迪士尼公主繪本(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我們只管做動畫,然後讓教授告訴我們有什麼意涵」—華德‧迪士尼 這裡展示的是美國歷史悠久的”Little Golden Book”迪士尼公主繪本,獨缺的一本是《風中奇緣》,目前已絕版,但她卻是公主電影系列中,唯一真實存在的人物。英國影星綺拉.奈特莉曾在節目上表示自己「禁止3歲女兒看『某些』迪士尼公主電影」,如《仙履奇緣》和《小美人魚》等,存在女性刻板印象的作品,這也是早期經典迪士尼公主電影為人詬病之處(鍾欣穎,2018年)。 自1960年代的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興起,讓更多女性意識到自己的能力與重要,迪士尼沉寂30年之後,才再度出了公主電影《小美人魚》,在動畫、配樂、腳本各方面被推崇為「迪士尼文藝復興」的開端。我們大略可將迪士尼公主電影分為三個時期: 1.經典時期(Classics):白雪公主(1937)、仙履奇緣(1950)、睡美人(1959)。 2.文藝復興時期(Disney Renaissance):小美人魚(1989)、美女與野獸(1991)、阿拉丁(1992)、風中奇緣(1995)、花木蘭(1998)。 3.新時代(New Age):公主與青蛙(2009)、魔髮奇緣(2010)、勇敢傳說(2012)、冰雪奇緣(2013)、海洋奇緣(2016)。 梁庭嘉(2010)指出,在經典時期,迪士尼為白雪公主、灰姑娘及睡美人打造的是芭蕾舞者身段的古典美線條,髮箍、長髮、小圓領、蝴蝶結、過膝長裙等,是保守優雅的理想美,這也反應出男性對女性的角色期待。反觀這幾部電影中的負面女性角色,則被明顯「性徵化」,凸顯女主角的純真。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小美人魚、貝兒和茉莉公主,雖然有了獨立自主的想法,但在男性動畫師的筆下身體也被性徵化了,過去乖乖女與壞女人的對立消失。 無獨有偶,在DC的英雄電影書”MY FIRST BOOK OF GIRL POWER”中,神力女超人、蝙蝠女、黑金絲雀等,這些不遜色於男性英雄們的HEROINES,同樣強調身體的曲線。製造芭比娃娃的美泰公司,針對全球8,000名母親的調查顯示,其中86%的受訪者表示她們擔心女兒所接觸的「榜樣」(Rokas L,2018)。美泰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批評,認為芭比這種年輕女孩的標準難以實現。因此在2018年的婦女節,美泰推出”Barbie’s Inspiring Women”新系列共17款芭比(Barbie),包括墨西哥藝術家Frida Kahlo、NASA數學家和物理學家Katherine Johnson、第一位獨自飛越大西洋的女飛行員Amelia Earhart等。行銷專家查德·戈特利布(Richard Gottlieb)表示,無論是膚色還是體型,多樣性都是銷售增長的重要因素。「多樣性」並不是針對孩子,而是針對現代的媽媽們,她們希望孩子們在玩具中看到更真實的身體體態(Segarra, 2018)。 給予女孩們這些書籍及玩具,我們期待她們長大之後是什麼樣子? 圖3. DC英雄電影書及墨西哥畫家卡蘿‧芙列達娃娃(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第一部 我的智慧 圖4.歷史上女性在教育和科學成就發展時間軸(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截至2018年,諾貝爾獎有51次授予女性。除了文學與和平獎的31位得主之外,共有19位女性得到生理學或醫學、化學及物理學獎。分別得到物理及化學獎,且是首位女性得主的瑪麗·居禮之外,在各自然領域中還有許多偉大重要的女性不被人所知。有些人或許認為,這樣男女之間的落差,是因為男生較擅長理工科目,而女性則是擅長文科;不過這種「印象」的想法,往往忽略了在歷史上女性受到的壓抑。在過去,女生無法受高等教育,不能從事某些職業,甚至無法發表科學論文。無法獲得平等的薪資或升遷、或是因為結婚而失去工作等不利因素。 在圓環區的外圍,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上女性在教育和科學上成就的時間軸,還有美國在科學、科技/技術、工程、數學(STEM)領域的性別差距百分比,以及近年來STEM領域的女性從業人員百分比。雖然呈現成長的趨勢,仍顯得不足。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重要的女性自然科學領域名人等著我們去認識。 圖5. 近年來STEM領域的女性從業人員百分比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在圓環區的中央,展示著臺灣女科學家的原創繪本及桌遊、外國的女性自然科學領域名人繪本,以及在法律、運動、探險、圖書館員等各職業領域有傑出表現或貢獻的女性繪本。在認識「她們」的同時,也可以觀察看看,除了家喻戶曉的瑪麗·居禮,作家們特別喜歡那一領域的女性名人呢? 圖6. 臺灣在科學、技術、工程、數學(STEM)領域的傑出女性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圖7.女科學傳記繪本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圖8. 各職業領域傑出女性繪本(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第二部 我的叛逆 圖9. 給叛逆女孩的睡前故事100位女性故事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2017年,Facebook瘋傳著一部名為”The Ugly Truth of Children's Books”的影片,片中共分成四個階段。 1. 影片中的母親帶著女兒挑出沒有男性角色的童書。她們挑出了3本— 童書中男性角色出現率將近100%(McCabe, Fairchild, Grauerholz, Pescosolido, & Tope, 2011)。 2. 將沒有女性角色的故事書從書櫃中挑出,總共挑出了76本—20世紀在美國出版的5,618本童書繪本中,只有25%出現女性角色 (McCabe et al., 2011)。 3.挑出沒有給予女性角色話語權的故事書挑出,這次挑出來的書高達141本—時代雜誌列出百大童書經典,之中只有53本女性角色有話語權。 4.最後從剩下的書裡,挑出公主故事書。最後得到的結果是,以女生為主,且非公主系列的書沒剩幾本—在各種兒童媒體中,只有19.5%的女性角色擁有工作或是職業志向,而男性角色的比例則高達80.5%(Jane.org Occupational Aspirations, 2013)。 這個影片引發了許多迴響,有人深表認同,有人卻不以為然。雖然不知道這影片中原本的書架上到底擺了什麼書,而導致這樣的結果,但毫無疑問的,作為募資的前導影片,這部影片獲得空前的成功。這是由洛杉磯一家兒童媒體公司 Timbuktu Labs 發起的一項募資,創始人Elena Favilli和Francesca Cavallo對這種現象表達擔憂,她們認為童話故事對女性自我意識的影響至深。於是,她們推出了《給叛逆女孩的睡前故事》(Good Night Stories for Rebel Girls)的讀本,挑選了100 位女性名人,而這裡的選拔標準明顯與過去相當不同。本書於 2016 年 4 月 27 日於Kickstarter平台進行募資,僅過了30個小時就已達標。此專案最終募得超過 67.6 萬美元,達標率 1,689%,成為 Kickstarter 有史以來募資金額最多的書籍專案。2017年波隆納書展現場,四處可見各種語言版本,繼《地圖》之後,又一股席捲全球的童書旋風,而後相似的童書出版品也隨之激增。 企圖作為現代小女生的模仿典範,本書中網羅了來自各領域的女性名人,除了傳統的科學、文學、藝術、政治家之外,也包含了時尚、軍事、體育、音樂、社運等,甚至還有海盜!力求打破以往對女性期待的「傳統價值」。而身為一本美國的出版品,對於「種族平等」也相當在意,所以書中出現黑人的比例相當高—但亞洲人卻少得可憐。因此,我們做了一張地圖,將這100位女性的徽章別在相對應的國家上,便可一目了然。 圖10. 給叛逆女孩的睡前故事中100位女性對應的國家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或許出版團隊得到許多這樣的批評,在第二集中也附上了一張地圖,只不過亞洲人依舊很少。除此之外,「選角」的標準也遭受不少質疑,例如:本書並沒有將德國總理梅克爾選入,而德文版則中刪去了希拉蕊·柯林頓。蜜雪兒·歐巴馬在書中的頭銜是「律師及第一夫人」。論律師,蜜雪兒·歐巴馬並非美國第一位女律師,被選入的理由值得玩味。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翁山蘇姬,也因為緬甸屠殺羅興雅人事件,而掀起了一股將翁山蘇姬從本書中除名的輿論。姑且不論「選角疑雲」,本書在形式上的突破以及藝術上的成就則相當令人讚賞。不若大部分的童書插畫皆由一人擔當完成,本書邀請了許多「女性」插畫家共襄盛舉,風格非常多元。因此,我們將本書拆開懸掛,讓觀眾可以一眼將100位名人盡收眼底。 本區中除了《給叛逆女孩的睡前故事》之外,也展示了許多名人傳記合集,有些主題相當特別,像是50位女神、美國歷史上的40位黑人女性、給小小孩看的女性名人傳記硬頁書等,試著比較看看國外的傳記合集與臺灣翻譯出版的傳記合集吧! 圖11. 給叛逆女孩的睡前故事100位女性故事懸掛展示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第三部 我的感性 圖12. 「我的感性」展區一隅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人們常說:女人是感性的,而感性則與直覺思考、創造性、想像力、藝術等元素劃上連結。但過去的女性名人傳記中,卻極少提及女性文學家、音樂家、藝術家、舞蹈家等,受注目的程度甚至比女性科學家更低。不過近五年來,這個情況開始轉變。首先,時尚演藝界的女性名人—可可·香奈兒、奧黛麗·赫本等傳記繪本開始頻繁出現,這個行業或許不被大人認為是「值得努力的方向」,卻是許多女孩的從小的憧憬。在衣帽架的籃子裡可以找到數本關於舞蹈家的繪本,更精確地說,集中在芭蕾舞者。是否因為芭蕾舞看起來十分「優雅」,適合女生? 圖13. 女性時尚名人傳記繪本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在這個展示區中,還能窺見另一個女性傳記繪本的潮流—墨西哥畫家卡蘿·芙列達,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她的繪本多達十本以上!可能因為她強烈的個人風格及戲劇化的一生,更大的原因或許是在《可可夜總會》裡擔任了重要角色吧。 圖14. 墨西哥畫家卡蘿‧芙列達傳記繪本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女性諾貝爾獎得主中有14位文學獎得主,僅次於和平獎。但女性文學家的繪本相較之下依舊沒有太多成長。第一位女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塞爾瑪·拉格洛夫因童書《騎鵝旅行記》而獲獎,但諷刺的是,這些「童書」中,卻遍尋不著女性兒童文學作家的傳記繪本。因此,在這區中特別規劃了一個小小特展區「你一定要認識的女性兒童文學作家」,別忘了來認識她們,以及她們的經典作品。 圖15. 女性文學家傳記繪本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第四部 我的奮鬥 圖16. 「我的奮鬥」展區一隅(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人生而平等」,這看似簡單的真理,卻是一個漫長的奮鬥,因種族、性別、宗教、政治的歧異而遭受壓迫的事件,至今依然在我們周遭上演。女性主義於18世紀的啟蒙運動開始萌芽,19世紀漸漸轉變為組織性的社會運動,而現在「女權即人權」的概念,也越來越普及。根據臺北市性別平等辦公室的統計資料(2019)指出,聯合國編製的性別不平等指數,2017年臺北市為0.027,全球最平等。在臺灣,近代也未有如歐洲或美國黑奴制度的歷史背景,談到女權及女性的人權鬥士,我們的認知或許不深。甚至會因為美國於1870年通過《美國憲法第十五修正案》中明確賦予黑人男性投票權,但當時無論是黑人還是白人,女性依然無權投票這件事,感到驚訝。 圖17. 美國女權傳記繪本時間軸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因此,在這個展區中規劃了美國與歐洲的女權及人權發展的兩條時間軸,在時間軸上擺放了相對應的女性鬥士的傳記繪本,希望能藉此讓觀眾更容易理解這一段奮鬥史。 圖18. 歐洲女權傳記繪本時間軸(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這個展區的另一個主題是「女性環保鬥士」,像是非洲第一位諾貝爾和平獎女得主萬家麗·瑪阿塔伊(Wangari Muta Maathai)是,也是以環境保護得到和平獎的第一人。雖然這個主題的繪本全集中於非洲的女性環保鬥士,但我們相信保護地球是全人類的奮鬥與責任。 圖19. 非洲女性環保鬥士繪本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結語 這麼宏大的內容,小孩看得懂嗎?其實,這一開始就不是「只」針對小孩子的展覽,而是面對所有年齡層的群眾。其實連我自己,在策展之前,這些展示的繪本主角我也幾乎都不認識。為了讓觀眾能更迅速進入狀況,我們特地做了繪本主角生平的中文簡介,如果還是覺得英文閱讀是個門檻,可以參加說故事活動,讓別人說給你聽。不需要通盤理解,只要多認識了一個傑出女性,有一點感想省思,即是我們努力付出的回報。 圖20.「SHERO.我的故事」主題書展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參考資料 梁庭嘉(2010)。迪士尼公主與女生的戰爭。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鍾欣穎(2018, 12月24日)。迪士尼公主的「公主病」?公主卡通會帶壞小孩 嗎。udn /轉角國際。 McCabe, J., Fairchild, E., Grauerholz, L., Pescosolido, B. A., Tope, D. (2011). Gender in twentieth-century children’s books: Patterns of Disparity in titles and central characters. Gender & Society, 25(2), 197-226. Rokas L (2018). Barbie unveils 17 new dolls based on inspiring women like Frida Kahlo and Chloe Kim, and we want them all. boredpanda。 Segarra, L. M.(2018, May 25)。Why Mattel needs to stick with inclusive Barbies. Fortune. 臺北市性別平等辦公室統計資料(2019) Jane.org Occupational Aspirations (2013) 兒童文學工作者 蘇懿禎

STEM綠色化學教具研發與教學

STEM綠色化學教具研發與教學

文/黃琴扉、葉凡愉 前言 由於全球環境變遷,全世界的人們為了學習與現今的地球共生共存,並達到永續發展的平衡,跨領域教育及統整思惟被高度需求,並快速獲得重視(Ballew, Omoto, & Winter, 2015; Chankrajang & Muttarak, 2017),從聯合國(UN)於2015年提出人類未來可持續發展之17項方針中可以發現,未來世界的每一個問題,都是錯縱複雜的,無法以單一面向進行問題解決。以第七項的「可負擔能源」為例,能源危機問題的背後,涉及了現有能源的盤點(例:科學、科技)、人類對能源使用狀況的統計(例:科學、科技、數學)、替代能源的開發(例:科學、機械、科技)、經濟利益的平衡(例:科技、數學)、生活美學與創意發想、社會共享機制與政治管理等各種層面,這些真實世界的問題無法用單一面向進行思考與決策。換句話說,未來人們若要邁向此永續發展,勢必要強化跨領域統整能力,而STEM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即是培育跨領域人才重要核心教育策略之一。 所謂的STEM意指整合科學、科技、機械、美學、數學多元化知識面向與概念,形成融合式基礎教育,讓學習者能將知識進行統整與應用;許多研究發現,學生採用STEM方式進行整合式學習時,其學習動機與認知能力均有長足的進步(Cromley, Kaplan, & Perez, 2017)。為了協助中、小學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師於課室內落實推廣STEAM教育模式,並且更環保、減廢減量、方便、安全地操作各種化學反應,達到綠色化學目標,因此本團隊自行研發了一套STEM綠色化學教具,稱為「可攜式泛用微型反應器」。 由於許多化學反應需要攪拌、冷卻、洩壓、收集氣體等。因此,開發一套泛用型微型化學反應器,將是化學實驗課十分重要的教具需求。有鑑於此,本團隊自行研發了「可攜式泛用微型反應器」,其特色包含: (一)減量減廢:運用微型裝置,讓化學反應物、產物及廢棄物減少,達到綠色化學環保概念。 (二)攜帶方便:該裝置體積小、好攜帶,讓授課老師攜帶方便,有助於實驗演示的便利性。 (三)泛用實驗:本裝置整合多項化學實驗需求,可使用一套教具演示多項化學實驗,對教師演示實驗將有極大助益。 (四)符合STEM特色:本團隊整合科學、科技、工程、數學多元化STEM知識面向,並融入問題解決歷程為教學模組,讓「可攜式泛用微型反應器」與教材教法,可以使學習者能將知識進行統整與應用。 「可攜式泛用微型反應器」教具說明 為了協助教師於課室內更環保、方便、安全地操作各種化學反應,本團隊開發了符合STEM概念的「可攜式泛用微型反應器」。透過「可攜式泛用微型反應器」搭配中、小學的自然與生活科技課程,讓學生更能理解一些艱深的科學原理,並且能清楚觀察到實驗結果與化學反應的現象,在此課程中培養學生探究實作與問題解決的能力。 「可攜式泛用微型反應器」其核心觀念,包含酸鹼中和化學反應的科學原理(S:科學)、電動磁石攪拌系統(T:科技)、熱水式緩速加熱、洩壓、氣體收集等多功能化學及化學工程反應(E:工程),以及測量壓力與溫度數值的變化(M:數學),分析如表1。 表1. 本課程教具、核心原理及STEM連結對照表 「可攜式泛用微型反應器」教材教法設計 在本課程教材教法的設計上,運用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歷程(表2)為教學模組,以強化STEM課程的適切性。綜觀許多國內外學者都廣泛的研究解決問題步驟,因此,問題解決的歷程已被改良出多樣化的模式,但主軸都圍繞著以下這幾個階段:發現問題、確定問題、形成策略、執行實現、整合成果、推廣應用(黃茂在、陳文典,2004),其各階段問題解決歷程中所運用的能力表徵如表2所示。 表2. PBL歷程中所運用的能力表徵 學生在透過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可以將學過的知識重新組合、以科學的方法搜尋證據以及評鑑其結果,這是有助於學生學習經驗的遷移(楊坤原,1999;Helgeson, 1992)。學生根據一個問題的初始情境運用其先備知識、技能和理解能力來滿足此情境的需要,並且重組自己擁有的所有資訊,發展新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此解決問題的過程即是問題的中間狀態;若學生能達到問題解決的目標狀態,則表示學生已完成此問題解決,而這整體的過程即稱為問題解決歷程(黃琴扉,2012;楊坤原,陳建樺,張賴妙理,2011;張俊彥、翁玉華,2000;Robertson, 2001; Sternberg & Lubart, 1999)。 「可攜式泛用微型反應器」之教材教法設計,採用以STEM活動融入PBL問題導向學習(如表3所示),探討STEM課程統整模式運用於國中自然與生活科技教學上,培養學生良好溝通技巧、實驗操作、解決問題及創意能力,更透過實驗操作,進而設計出一個問題解決的對策,讓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相結合,成就創新行為。 表3.「可攜式泛用微型反應器」教材教法說明表 本課程運用國民中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第四冊(八年級下學期)的酸鹼中和反應進行示範實驗,實驗採用酸性的鹽酸(HCl)與鹼性的氫氧化鈉(NaOH)進行實驗。該實驗的反應式為: HCl + NaOH → NaCl + H2O + 熱 在使用「可攜式泛用微型反應器」時,可先將圖1中的上蓋打開,並以刮勺加入0.08g NaOH,並利用最上方的針筒量測純水的體積,注入80mL的水;透過電動磁石攪拌,使NaOH均勻溶解,完成1M濃度的氫氧化鈉水溶液。接著,再於溶液中加入石蕊指示液,並運用電動磁石攪拌,使溶液呈現淡藍色,並可看出攪拌的漩渦,如圖2,讓學生可以完整觀察顏色變化與溶液攪拌現象。 接著,再由圖1的另一個針筒處,注入1M的HCl,並運用電動磁石攪拌,透過HCl緩慢注入後,觀察石蕊指示液的變化,待看到顏色由淡藍色轉為淡粉紅色時,立即停止實驗。學生即可進行表格數據紀錄,並推算鹽酸的用量、莫耳濃度與誤差值。 結語 隨著環境變遷、知識與科技爆炸,生活中存在的資訊量瞬息萬變,人們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獲得高度重視,因此微型化學與綠色化學概念廣被重視。如何運用多元、跨領域的創意思維,將化學反應微型化、環保化、安全化、便利化,以服膺環保意識、落實課室教學,將是化學教育未來備受重視的課題之一。本文以自行研發之「可攜式泛用微型反應器」為例,將攪拌、冷凝、抗高壓、抗酸鹼等功能集聚一體,協助教師方便攜帶與教學,減少反應用量、提升安全性,並運用透明玻璃讓學生可以完整觀察到內部化學反應狀態,期望此一設計分享拋磚引玉,引發更多化學教育先進的互動交流,以推廣微型化學。 黃琴扉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葉凡愉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

讀繪本習料理科學

讀繪本習料理科學

文/劉淑雯、楊志文 十二年國教新課綱提出「素養」的概念,內涵包含態度(attitude)、技能(skill)與知識(knowledge),讓孩子在學習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運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並且進一步的促成學生養成自發、互動、共好的學習,培養終身學習的習慣。 這樣的新思維,投射在現行的國民教育課程架構上,「料理科學繪本課程」是一條可行的嘗試。教學者可先以故事性的繪本故事引領學習者進入情境中,接著再復刻書本中的料理場景,與孩子共同動手實現書中主角的美味菜色,同時聚焦於廚房中的科學概念,最後再鼓勵孩子回到家中與家長共同進行「學習遷移」,即是不同場合再次進行學習活動,活動中學生是主導者,在家長協助下將料理活動帶回家庭生活中。 兩本料理繪本 本文以「石頭湯」和「鬆餅鬆餅」兩本料理繪本帶出課程(學習單與活動照片如表1),簡述如下: 圖1. 石頭湯 Stone Soup: An Old Tale Marcia Brown(1947)、譯/楊茂秀、出版社/青林國際出版(2003)、圖源/青林國際出版 一、石頭湯 1.繪本內容導讀與作/繪者簡介 美國作家瑪西亞.布朗(Marcia Brown)重新描繪一則古老的法國故事,情節的開端是三名又餓又累的士兵,想在一個農村中好好地吃一頓晚餐,於是他們邀請村民一起烹煮一鍋「石頭湯」。在這鍋香味四溢的石頭湯中,瀰漫著分享與同理的滋味,是一本雋永清新的繪本作品。 我們在閱讀時,可以運用簡單的預測與推論、因果關係、比例與數量等科學概念來看文本中的圖畫與文字,讓繪本閱讀瀰漫科學概念的討論。 2.分享提問問題 分成下列情意討論與科學概念二部分: (1)情意方面,在朗讀故事前,告訴學習者書中隱藏了6個關鍵性的問題,是等一下要討論的題目,請學習者留意。諸如:1.村民們真的沒有食物給士兵吃嗎?2.為什麼村民們都不給士兵們食物呢?3.請問石頭湯所需要的食物有那些?(共有9項,包括了石頭、鹽、胡椒、紅蘿蔔、甘藍菜、牛肉、馬鈴薯、大麥、鮮奶等)4.石頭湯真是用「石頭」做出來的嗎?5.為什麼最後村民都願意讓士兵過夜了呢?6.石頭湯的故事寓意是什麼?最後,教學者統整故事的寓意為「當每個人付出一點小小的貢獻時,就能成就一件大事!」。 (2)科學方面,配合自然學習概念中探討的浮力,也就是任何物體在水中,都會受到一個向上的力量。可以「糊化反應」影片與學習者探討湯圓浮起來的原因是因為加熱後體積膨大,排水量增加,浮力也增加了;再加上湯圓裡面的空氣也膨脹了,使得湯圓密度變小、變輕了。可以共同討論諸如:1.會浮起來的物體一定比較小嗎?2.會沉下去的物體一定比會浮起來的重嗎?3.將物體的大小或形狀改變,會改變物體原先浮或沉的狀況嗎?4.煮熟的湯圓會浮起來,是因為體積變大、浮力增加的原因嗎?5.煮熟的湯圓會浮起來,是因為湯圓內的空氣受熱膨脹,密度變小的原因嗎? 3.探究活動設計分享 採用BSCS 5E指導模式,包含了參與、探索、解釋、精緻化、評量等階段,讓學習者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能解釋及評估自己的學習狀況。 (1)【參與階段】讀讀石頭湯:三名士兵引導村民共享一鍋石頭湯的故事,並進一步思考故事內涵的深層寓意。 (2)【探索階段】煮煮石頭湯:在課堂中煮一鍋石頭湯,觀察各種材料在水中浮和沉的狀態,最後一起共享一鍋石頭湯。 (3)【解釋階段】討論浮力:讓學習者試著說出物體的浮沉與材質及形狀有何關係。 (4)【精緻化階段】糊化反應:播放發現科學「糊化反應」,讓學習者進一步的認識浮力與密度之間的緊密關係。 (5)【評量階段】浮力評量單:以總結性的浮力評量單檢測學習者對浮力相關概念進一步認知的程度。 4.與家庭連結 親子共讀是家庭生活中最甜蜜的時光之一,從打開繪本的封面開始,獨特的標題與手足舞蹈的士兵圖像就抓住了學生的眼睛,可以跟學習者進行預測與推論;接著是故事的發展中的情節,可以用表格整理出村民先後不同的反應對比;最後可以探討這本書在情意方面的延伸,以討論的方式歸結作者的創作旨意。 在閱讀之後,可以有更多真實情境的加入,例如可以在家長的幫助下再煮一次石頭湯,並請家長與孩子一同記錄在家操作石頭湯的照片與心得,相信在家長的配合之下,學習的觸角與學習的成效都會進一步的提升。 二、鬆餅鬆餅 1.繪本內容導讀與作/繪者簡介 美國作家艾瑞.卡爾(Eric Carle)以兒童繪本為主要創作的類型,代表作是”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好餓的毛毛蟲),這也是一本受到孩子們喜愛的繪本書。Eric Carle創作了許多充滿著趣味感、想像力豐富的作品,每每都令讀者會心一笑。 本書中,小男孩傑克一大早想吃鬆餅,溫柔的媽媽分身乏術,又不忍心讓他期待落空,因此讓傑克幫忙準備所有製作鬆餅的材料,讓他明白:即使是一片薄薄的鬆餅,也是得之不易的呢! 我們可以隨著故事情節的鋪陳,將百年前的農家生活與現今社會型態做一比對【型態】,也可以跟學習者討論:書中的鬆餅配方與平常吃的鬆餅配分有什麼不同?【比較】進一步地,還可以在實作中,探究不同材料的增減,將使得最後的成品有什麼樣貌的改變?【比例與數量】透過這一些思維的討論,會讓料理活動更有學習的意義喔! 2.分享提問問題 分成下列繪本情境與科學概念二部分: (1)繪本情境方面,講鬆餅繪本時,教學者可以讓學習者念小男孩傑克所說的話,營造較佳的互動。故事中每個關鍵點都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習者思考、深究情境,舉手嘗試解答。例如:農人搬運小麥為何不養馬而是養驢,還有比驢更好的牲畜嗎?農人養5隻母雞,沒有公雞,母雞還會生蛋嗎?生乳和鮮乳的脂肪差異?果醬為何要放在地窖裡?……。 (2)科學概念方面,進行傑克的扁鬆餅操作時,請學習者觀察及討論:1.攪拌傑克的鬆餅、科學的鬆餅兩組麵糰。記錄下「麵糰」的狀態。2.進行鬆餅料理時,請學習者描述觀察到的變化,並記錄在「料理中」的欄位。3.將鬆餅切成四等份讓學習者分享,描述鬆餅成品,並記錄在「料理後」的欄位。4.請學習者注意被困在鬆餅內的泡泡,詢問這些泡泡是什麼?是如何形成的? 石頭湯 3.探究活動設計分享 (1)故事分享:介紹農家男孩傑克品嘗鬆餅的繪本故事,讓學習者認識一塊鬆餅需要的材料以及烹調的過程。 (2)傑克的扁鬆餅:教學者示範、學習者動手煎出書中主角傑克配方的鬆餅和一般配方的鬆餅,讓學習者發現二者的異同。 (3)出現泡泡:讓學習者將醋水溶液與鬆餅粉攪拌在一起,認識產生二氧化碳的過程,而這也是讓麵團變鬆軟的原因。 (4)鬆軟的概念圖:比較酸鹼中和與發酵作用的重要概念。 4.與家庭連結 閱讀繪本故事時,從展示繪本書的封面開始,就可以帶領學習者進行故事情節的預測,從書名與插圖等線索中拼湊出故事的梗概;接著是故事的發展中關鍵詞的提取,可以用六何法去形塑故事的主軸;最後可以用流程圖的方式讓故事像卷軸一般地鋪陳出脈絡性。 鼓勵學生在家中與家長再一次試作,將鬆餅課程帶入家庭生活當中,相信能帶來更多甜蜜的家庭回憶。 生活處處有科學,廚房就是實驗室 科學學習的場域處處都可以進行,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帶著孩子一起在家裡進行親子料理,用實際可以動手做的簡單烹調,讓平凡的家庭生活增添更多的科學性和趣味性。在廚房中,家人共同一邊捲起袖子製作香味四溢的美食、一邊七嘴八舌地討論著可能的變化與概念,讓烹飪的過程中更為清晰、享受美食也能享受科學,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嗎? 圖2. 好餓的毛毛蟲 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 Eric Carle(1969) 譯/鄭明進 出版社/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圖源/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表1. 繪本教學 誌謝 再次感謝 青林國際出版 與 上誼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授權或提供精美繪本封面照片,為推動科普繪本提供助力 ! 臺北市立大學師資培育中心 劉淑雯 臺北市文化國小教師 楊志文

MorSensor積木好好玩-- 新興科技在自然領域探究實作之創意應用

MorSensor積木好好玩-- 新興科技在自然領域探究實作之創意應用

文/楊玉蘭、蘇萬生 圖/楊玉蘭 每週四下午,總有一群臺北市校園數位氣象網的種子教師聚集在一起,一同研發、一同探討,一同為臺北市的氣象教育而努力。2019年4~5月的週四下午,為了暑假要在臺北市新興國中舉辦的「氣象探究研習營~數位科技愛地球」,這群老師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簡稱科教館)科普傳播中心蘇萬生博士共同合作,舉辦了一系列的「臺北市校園數位氣象網種子教師增能研習」活動,透過增能研習,種子教師們期待學習到更多新知以及科學結合數位運用的能力,以便設計暑期營隊課程,帶給臺北市的小朋友,更多元的氣象感測體驗與探究活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增能研習聘請國家實驗研究院(簡稱國研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的技術員擔任講師,進行無線感測積木--Morsensor的剖析與示範,讓種子老師們瞭解感測系統的奧妙。 國研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賴維霖技術員首先揭開一系列課程的序幕,介紹MorSensor無線感測積木開發環境、原理及應用(圖1)。無線感測積木為「國家晶片系統與設計中心」研發團隊所自主研發,是一使用模組化的概念所完成的無線感測系統,每個積木代表感測器系統中的不同功能,除了感測積木外,還需要資料運算積木以及電源積木,若要將感測資料傳輸到另一個裝置,則需要添加一個通訊積木。MorSensor已內建韌體,可搭配手機APP直接讀取資料。 圖1. 國研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賴維霖技術員(上);感測積木與人體感官類比關係(下;取自講師課堂簡報)。 圖2. 各式MorSensor無線感測積木說明(取自講師課堂簡報)。 表1 各項MorSensor無線感測積木組件。 講師初步介紹之後,便拿出幾套MorSensor供現場老師們體驗(圖2和表1),感測積木分為很多不同種的顏色,運用APP連接可接收不同數值。老師們在體驗的過程中,不停腦力激盪,看看這些有趣的小方塊,可以有什麼不同的應用?例如:色彩感測積木,可以於室內裝潢時比對色碼,讓客戶與設計師有更準確地溝通;酒精感測積木可以測試酒測值,作為酒精濃度的感測器。讓老師們最感興趣的就是溫溼度與大氣壓力的感測積木,老師們邊玩邊想著:有那些即時的數據體驗,能開發出不同以往的天氣體驗活動?麥克風感測積木、紅外線影像感測積木、超音波距離感測積木等等,也都藉由此次機會,實實在在地體驗了一次(圖3、4)。 圖3. MorSensor無線感測積木組件(左);種子教師們試著組裝測試(右)。 圖4. 種子教師與講師共同研討(左);顏色感測系統(右)。 接下來的兩堂課,講師請種子教師們帶NB筆電開始寫程式了喔!講師請大家先安裝Android的開發環境,並表示只要有興趣,有想要開發的APP,都可以運用此軟體試著開發看看(圖5),若能激發出甚麼MorSensor的應用火花,也可以試著跟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聯繫,有很多高手可以幫忙呢! 圖5. Android Studio軟體(左);程式開發環境畫面(右)。 講師先請大家安裝軟體過後,運用已經寫好的程式,試著指導大家改上幾行。因為要讓大家從零開始,對於非資通訊本科專長的老師們來說,實在太困難了,故講師希望透過這樣的練習,讓老師們瞭解開發概念,屆時需要開發修正程式,製作適合的APP。相信再進一步深度學習,撰寫心目中的APP也絕非不可能。 試寫過後,講師請大家試試開發出的「計步器應用」與「出拳力道應用」,運用穿戴裝置9 軸運動感測器感測,可以測計步次數與幫出拳力道打分數,老師們在現場體驗,都玩得不亦樂乎。「計步器」只要行走或跑步,便會顯示次數,可應用於運動跑步的訓練上;「出拳力道」感測器,是將設備安裝在手腕上,APP開發原理則是套用相關公式,透過加速度Y判斷出拳評分,將拳擊力度和速度轉化成分數,這套系統可以運用在出拳、拳擊等運動的訓練,公式轉化如圖6,感測器應用和分數顯示如圖7。 圖6. 利用公式將拳擊力度和速度轉化成分數(取自講師課堂簡報)。 圖7. 「出拳力道」感測器應用(左);「出拳力道」感測器分數顯示(右)。 這樣多元的體驗,讓老師們看到了MorSensor不同的應用,原來只要加上穿戴裝置,開發適合的程式,即可實際運用在運動感測上,在進行相關運動訓練的時候,使用者可以監測自己的練習狀況,調整更好的訓練模式。 接下來的課程,邀請到國研院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陳思穎佐理研究員,介紹MorSensor Scratch、音樂水果接接樂、玩音樂等相關功能與應用(圖8)。MorSensor Scratch為MorSensor程式設計軟體,可以視為是一種軟體積木--視覺化的程式設計,基本上在電腦上只要把每一個積木元件拼接好了,就可以組成一個功能,讓寫程式像玩積木一樣簡單。 圖8. MorSensor Scratch介紹(左);MorSensor Scratch體驗(右)。 簡單的MorSensor Scratch體驗過後,講師讓大家試玩看看曾在資訊展展示的「蔬果接接樂」和「玩音樂」兩種應用(圖9)。可以用顏色MorSensor感測器,像是玩電玩般,在螢幕上玩起小遊戲來;也可以用色塊產生音階,種子教師們設定過後,利用顏色感測的方式,有趣地簡易彈奏出可愛的兒歌,像是小星星、小蜜蜂等等,老師們都覺得新奇有趣。真想不到運用MorSensor感測器也可以設計出簡易的小遊戲。講師也表示,中小學生也可以設計出令人驚豔的程式,有時候只是需要有創意的idea,經過有系統的教學,人人都是程式設計師。 圖9. 蔬果接接樂(左);玩音樂(右)。 最後的課程,邀請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高級中學李柏翰老師與其學生陳柏翰同學,介紹2018年MorSensor無線感測積木創意應用設計競賽得獎銅牌作品「光舞密碼機」。學員們首先自製針孔氣壓盒,再使用理想氣體公式PV=nRT的科學原理,並對照「摩斯密碼表」打摩斯密碼讓氣壓盒內氣壓產生變化,而放置盒裡的MorSensor氣壓感測晶片感測到氣壓變化後,進一步利用自行撰寫的手機 APP 程式將此氣壓變化訊號轉為摩斯電碼,並且發出音頻,再經 NPN (8050)電晶體放大電路以雷射光訊號發射,最後在接收端還原回音訊並以喇叭播出,完成神奇的摩斯密碼物聯網與光傳輸之旅(詳見科教GO好玩FB;巴斯無敵影片第八集:光舞密碼機)( 圖10、11)。想不到摩斯密碼也可以用氣壓來發送,想不到僅僅是高中生,就能想出這麼特別的應用,種子教師們真是大開眼界、也十分佩服。 圖10.摩斯密碼表(左上) 取自維基百科、自製針孔氣壓盒(右上)、光舞密碼機組裝實作體驗(左下)及光舞密碼機作品(右下) 圖11. 講師與種子教師大合照。 經過這幾週精實的MorSensor研習,以及授課講師豐富的分享,推動小組老師們也動腦想著在國中小自然領域的課程設計上,有那些可以與資訊科技跨域發展的可能性?希望透過這樣的增能研習,增加老師們在數位運用能力上、科學感測系統上面的視野,相信這些能量都如同種子般會逐步深耕與茁壯。而這次規劃的新興科技培訓課程,讓氣象推動小組種子教師對感測系統-Morsensor有了初步的新奇體驗,同時了解到科教館不僅是孩子校外教學增廣見聞的好去處,而其各式各樣的特展,也有助於開啟孩子多元的科學視野。再者,藉由科教館的協助引入國研院的研究能量與教學資源,讓中小學老師們一窺究竟科學與科技領域的最新進展,以串接起基礎科學知能與應用之間的關連,進而鼓勵學生運用新科技結合科學探究。 推動小組老師們一致認為氣象數據或教學只是一種媒介,在12年國教課綱要上路的現今,希望藉由辦理各式營隊活動,提升學生對環境與氣象科學的探究興趣,但最重要的仍舊是期許培養學生自主進行科學探究的習慣,強化學生科學與數位運用的能力,盡可能運用校內外資源,進行觀察、探究、實作等教學活動,著重培養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有真實運用知識的學習表現。 臺北市立新生國民小學氣象專案教師 楊玉蘭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推廣組薦任編輯 蘇萬生

生活科技競賽與108新課綱之結合

生活科技競賽與108新課綱之結合

文/林坤誼 前言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改革的主要重點之一,在於設立了科技領域,科技領域包含生活科技與資訊科技兩門學科,並自108學年度起開始正式實施。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科技領域課程綱要中(以下簡稱108新課綱),科技領域的課程著重在培養學生的科技素養,透過運用科技工具、材料和資源,進而培養學生動手實作的能力,以及問題解決(或解決問題)、創造性思考等較高層次思考能力(教育部,2018)。在科技領域的生活科技課程中,十分強調動手實作,且在實施要點中也規範實作活動必須規劃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二的時間,亦即透過動手實作活動以培養學生科技素養,是主要的教學重點之一。 以往許多大學在在檢討高等教育時,普遍發現大學生的「動手實作」能力越來越差,而這樣可能就會導致醫學系學生無法穩定運用手術刀、機械系學生無法精確操作機器等,因此如何讓我們的學生從小培育動手實作的能力,便是一直以來十分受到重視的課題(朱益賢,2005)。 為了推廣動手實作的重要性,並引領動手實作活動的教學,我國在中學階段規劃有完善的生活科技競賽,此一生活科技競賽包含有國中階段的生活科技競賽與高中階段的生活科技競賽,兩者的競賽方式略有不同,但是主要的設計理念皆以能夠結合108新課綱為主要訴求,並藉此引導全國教師能夠參考此一競賽題目的設計,以規劃教學實務現場的實作活動。以下分別針對國中生活科技競賽與高中生活科技競賽進行簡介,並說明其與108新課綱的結合。 國中生活科技競賽與108新課綱之結合 國中生活科技競賽已經有相當悠久的歷史,許多學者也都會針對國中生活科技競賽進行分析與探討,例如朱益賢(2005)認為參與生活科技競賽的學生在競賽的過程中,必須透過團隊分工合作、發揮創意與問題解決能力,才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任務,因此更能夠體會生活科技課程的價值,也更願意在校內落實生活科技課程。而陳韋志(2010)在分析國中生活科技競賽之後,提出以下重要的結論:(1)生活科技競賽能導引生活科技教學正常化與卓越化,但無法僅憑競賽達成此兩項目標;(2)生活科技競賽能結合生活議題,有助於強化學生創意設計能力、滿足未來需求的能力;(3)生活科技競賽有助於學生學習工具使用、材料處理、以及問題解決能力之培育。以下先介紹108年國中生活科技競賽的試題,進而說明其與108新課綱的關聯。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在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的資助下,每年都會舉辦全國國中生活科技競賽,其競賽的相關資訊(包含照片、影片等)都會公告在全國國中生活科技競賽粉絲專頁。其中,2019年國中生活科技競賽的主題為「夜市闖關遊戲大挑戰」,設定的情境為「夜市是臺灣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特色文化之一,在夜市中不僅有好吃的美食,更有好玩的遊戲。為了爭取夜市遊戲王的頭銜,請你設計和製作三個裝置,以挑戰三個不同的夜市遊戲關卡,祝你好運!」。參賽選手必須設計和製作液壓裝置、運輸裝置、以及投石裝置等三個裝置,並在五分鐘的時間內,以最快的速度通過三個關卡(如圖1)。 圖1. 國中生活科技競賽場地示意圖 依據此一國中生活科技競賽的試題內容,其與科技領域課程綱要中的設計思考學習表現之結合項目可列述如下:(1)科技知識:「設k-IV-1--能了解日常科技的意涵與設計製作的基本概念」、以及「設k-IV-3--能了解選用適當材料及正確工具的基本知識」;(2)科技態度:「設a-IV-1--能主動參與科技實作活動及試探興趣,不受性別的限制」,以及「設a-IV-2--能具有正確的科技價值觀,並適當的選用科技產品」;(3)操作技能:「設s-IV-2--能運用基本工具進行材料處理與組裝」;(4)統合能力:「設c-IV-1--能運用設計流程,實際設計並製作科技產品以解決問題」、「設c-IV-2--能在實作活動中展現創新思考的能力」、以及「設c-IV-3--能具備與人溝通、協調、合作的能力」。 此外,其與科技領域課程綱要中的生活科技學習內容之結合項目,則可列述如下:(1)科技的本質:「生N-IV-2--科技的系統」;(2)設計與製作:「生P-IV-1--創意思考的方法」、「生P-IV-2--設計圖的繪製」、「生P-IV-3--手工具的操作與使用」、「生P-IV-4--設計的流程」、「生P-IV-5--材料的選用與加工處理」、以及「生P-IV-6--常用的機具操作與使用」;(3)科技的應用:「生A-IV-2--日常科技產品的機構與結構應用」、「生A-IV-4--日常科技產品的能源與動力應用」、以及「生A-IV-5--日常科技產品的電與控制應用」;(4)科技與社會:「生S-IV-1--科技與社會的互動關係」。 舉例來說,生活科技競賽中的液壓裝置主要與學習內容中的「生A-IV-2--日常科技產品的機構與結構應用」相關聯、投石裝置主要與學習內容中的「生A-IV-4--日常科技產品的能源與動力應用」、以及運輸裝置主要與學習內容中的「生A-IV-5--日常科技產品的電與控制應用」相關聯。因此,透過前述的分析,不難看出國中生活科技競賽的試題與科技領域課程綱要中的設計思考學習表現、以及生活科技學習內容息息相關。生活科技教師若能夠將這些競賽的實作活動融入課堂的教學中,會有助於導引生活科技教學正常化與卓越化。 高中生活科技競賽與108新課綱之結合 高中生活科技競賽的舉辦雖然沒有像國中生活科技競賽有悠久的歷史,但是從2008年至今也已邁入第12屆的競賽。目前全國高中生活科技競賽主要由新北市立板橋高中的生活科技學科中心主辦。高中生活科技競賽的舉辦形式和國中生活科技競賽略有不同,國中生活科技競賽主要採用現場製作的形式,但是高中生活科技競賽則主要區分為兩個階段,在初賽階段中,參賽隊伍必須先提出設計理念與構想,而在複賽階段中,參賽隊伍則必須將事先做好的作品帶到現場進行測試與調教,並進行現場的比賽。雖然採用現場製作的競賽形式,對於參賽者有比較高的滿意度,且能影響其學習效率與學習興趣(洪榮昭、蔡志敏、李岷憲,2011)。但是,由於高中生活科技競賽的試題較為複雜,若要採用現場製作的方式,便有可能無法在一天5-6個小時的時間內完成。因此,在經過命題小組的多次討論之後,仍以採用在校完成設計與製作,並攜帶至現場已進行競賽的方式。然而,為了避免發生作品並非學生親自設計與製作的情形發生,參賽隊伍除了現場競賽之外,也必須進行10分鐘左右的設計與製作歷程說明,並接受評審委員的問答,以從設計與製作歷程中,評估參賽選手的解決問題能力。 2019年高中生活科技競賽的主題為「遙控能量塊搬運裝置之設計與製造」,參賽選手所設計的遙控能量塊搬運裝置,必須能夠由指定斜坡到場中央的能量寶庫拾取能量金塊,並將之搬回自家寶庫,因此參賽選手必須分工合作,並透過遙控的方式操作裝置,以撿拾與儲放能量塊,並堆疊至目標區中(如圖2)。 圖2. 高中生活科技競賽場地示意圖(資料來源:生活科技學科中心,2019)。 依據此一高中生活科技競賽的試題內容,其與科技領域課程綱要中的設計思考學習表現之結合項目可列述如下:(1)科技知識:「設k-V-1--能了解工程與工程設計的基本知識」;(2)科技態度:「設a-V-1--能主動探索科技新知」;(3)操作技能:「設s-V-1--能運用繪圖軟體或相關科技以表達設計構想」、「設s-V-2--能針對實作需求,有效活用材料、工具並進行精確加工處理」、以及「設s-V-3--能運用科技工具維修及調教科技產品」;(4)統合能力:「設c-V-1--能運用工程設計流程,規劃、分析並執行專案計畫以解決實務問題」、「設c-V-2--能運用科技知能及創新思考以設計並實際製作科技產品」、以及「設c-V-3--能具備溝通協調、組織工作團隊的能力」。 此外,其與科技領域課程綱要中的生活科技學習內容之結合項目,則可列述如下:(1)科技的本質:「生N-V-1--科技與工程的關係」、「生N-V-2--工程、科技、科學與數學的統整與應用」;(2)設計與製作:「生P-V-1--工程設計與實作」;(3)科技的應用:「生A-V-1--機構與結構的設計與應用」、「生A-V-2--機電整合與控制的設計與應用」;(4)科技與社會:「生S-V-1--工程科技議題的探究」。 舉例來說,生活科技競賽中的遙控能量塊搬運裝置主要與學習內容的「生P-V-1--工程設計與實作」、「生A-V-1--機構與結構的設計與應用」、以及「生A-V-2--機電整合與控制的設計與應用」相關聯,亦即,學生在設計和製作遙控能量塊搬運裝置的過程中,必須學習應用工程設計的流程以進行規劃,且在過程中也必須能夠應用到機構與結構、以及機電整合與控制的相關知識。因此,透過前述的分析,不難看出高中生活科技競賽已逐漸朝向工程取向邁進,此一競賽的試題與科技領域課程綱要中的設計思考學習表現、以及生活科技學習內容息息相關,若能確實推廣與落實高中生活科技競賽,會有助於導引高中生思考與探索其在工程領域的興趣,進而協助大學階段的工程系所能夠招收更多符合興趣的優秀學生。 結論與建議 臺灣每年有許多大大小小不同的科技競賽活動,洪榮昭、蔡志敏和李岷憲(2011)認為這些科技競賽活動能有助於學生學習科技或科學知識,且也會影響未參與競賽的學生、家長社群等對科技的認知、態度與價值判斷。本文所介紹的國、高中生活科技競賽,其與其他科技競賽不同之處,在於生活科技競賽的命題能與108新課綱緊密結合,除了有助於落實108新課綱所強調的科技素養之外,更能有助於導引科技教師在進行實作活動教學時,能夠確實參考國、高中生活科技競賽的命題形式,進而引導學生在知識、態度、技能與能力面向,皆能夠有統整性的學習,尤其在國中的科技問題解決、以及高中的工程設計思考等方面,更能有效的檢驗參賽選手的統整性學習成果。 雖然國、高中生活科技競賽的參賽隊伍數逐年增加,但從全國的國中學校數與高中學校數來判斷,仍有許多學校並未能參與生活科技競賽,建議各校的生活科技教師在落實108新課綱、進行實作教學時,能夠與生活科技競賽相互連結,並積極推派出校內的優秀隊伍和選手,以參與各縣市或全國的生活科技競賽,讓表現優異的學生能夠和全國其他學校的學生相互競賽,並從競賽中相互學習,以提升彼此的科技素養,進而讓生活科技的教學不斷卓越化。 參考文獻 生活科技學科中心(2019)。2019年全國高級中學生活科技學藝競賽活動。 朱益賢(2005)。生活科技競賽活動的實施現況與迴響。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4),1-2。 洪榮昭、蔡志敏、李岷憲(2011)。科學與科技競賽相關活動之辦理—以活動理論觀點進行分析。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101,159-192。 教育部(2018)。國民中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科技領域。 陳韋志(2010)。生活科技教師對台北市生活科技競賽意見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林坤誼

在成功國小和機器人相遇

在成功國小和機器人相遇

文/鄭頌穎 當上課的鐘聲響起,高年級同學早就在機器人教室門口排好隊伍,進了教室每二到三人一組,老師在觸控電視上說明組裝的重點及容易犯錯的小地方,五分鐘說明結束後剩下的就是學生實作時間,打開桌上積木盒,這一頭學生專注地討論結構組裝的步驟;那一頭同學舉起組裝好的部分,和圖示左右比對、看了又看,大家趕著完成好用來下一節撰寫程式。校園的另一個教室,二年級小朋友正用著紙牌將程式輸入阿波機器人,進行動物園的導覽工作,小小的機器人依指令緩慢前進,每次失誤都可以聽到同學間的大聲嘆息,七嘴八舌討論該如何調整……這就是成功國小機器人課程上課情形。 成功國小發展機器人已經有12年,當初因為少子化的衝擊加上鄰近學校紛紛成立資優班,造成學生人數不斷流失,為了挽回劣勢,從2007年起引進校外師資成立機器人社團,由校內教師入班擔任助教學習,兩年後成立「機器人融入教學團隊」接手社團並培訓比賽選手(圖1),這幾年來共八次,代表台灣去世界各地參加超過60個會員國的WRO世界奧林匹克機器人大賽,並於2017年獲得世界第三名的成績(圖2)。當社團獲得肯定之際,我們一直希望把這樣的課程推廣到全校,2010年開始設計各學年課程,解決教材共用問題進行實驗性教學、檢討與改進,並於2016年實施全校機器人課程教學,經由校務會議通過成為學校特色課程。 圖1. WRO世界賽每年會在不同國家舉辦─WRO2014在俄羅斯索契 圖2. WRO2017哥斯大黎加世界賽中獲得第三名 不光只是學程式的機器人課程 對於該不該學程式在前幾年引起熱烈的討論,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強調,程式設計比第二外語更重要,因為「可以跟 70 億人交流」、美國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在任內曾親自示範寫程式,並編列了40億美元預算推廣電腦科學教育,視為國家戰略級的施政方針。相反地,有些人認為學程式主要是為了學習其中的邏輯思維,其他的活動也可以訓練,程式只是工具不用急著硬是要從小開始。如果光只是學習寫程式,學習的興趣會消退得很快,但機器人的活動是出發於孩子喜歡組裝,如果讓組裝出來的作品能夠有動作,不是更有趣?學生心裡有了想法,就會進一步思考進行創作,學習程式就變成有意義的事。 結構和程式一樣重要 機器人的課程從學生有興趣的組裝開始,然後利用程式進行任務的完成,讓學生知道結構和程式一樣重要,有了好的結構在寫程式時可以省去很多力氣,透過這樣的課程希望學生獲得以下能力: 一、透過實際動手做,培養問題解決能力。 二、利用不同媒材組裝,認識不同的創作風格。 三、從基礎拼裝到創造設計,進而學習程式撰寫。 四、藉由自動化控制程式了解智慧型機器人。 機器人簡單說就是「機器」和「程式」的結合,早年相關的學習媒材還不是很多,最初規劃的課程以低、中、高三階段(圖3),分別使用不同學習教材,上課以融入為主,每學期低年級放在生活課、中年級利用自然課、高年級則使用資訊課。 圖3. 2016年機器人課程內容 隨著各國對程式學習的重視,學習媒材紛紛被研發出來,因此,我們將程式設計的學習下放到二年級開始,並定名為「Yes We Do未來工程師」校本課程(圖4),除了學習程式或組裝技巧,更重要的是問題解決策略、邏輯思考及創造力的養成。 圖4. 2018年機器人課程內容 各年級的媒材選擇如下(表1): 一年級--為了培養基本組裝及看圖能力,所以選擇大積木組裝。 二年級--學習程式的思考模式,利用紙牌排好程式順序後,利用掃描讀入筆電執行。 三年級--利用智高零件組裝較複雜的結構,並利用電池運轉。 四年級--使用Dash機器人,移動速度快可以做競速比賽,但相對對程式的掌握要更精確。 五年級--使用鎖螺絲的鋼鐵玩具讓學生體驗不同的組裝方式,也能經由組裝過程更了解如手搖發電、時鐘運轉等科學原理,另外,利用網路資源Code.org加強學生程式邏輯。 六年級--使用WE DO、mBOT等操作型教材訓練學生程式的撰寫。 表1. 各年級機器人課程使用媒材 組裝、程式這樣教 一、積木組裝教學 課程是讓學生了解怎麼樣才是一個剛性、穩定的結構,進而學習動力轉向、大小齒輪比,練習閱讀說明書和組裝圖,最後能加一些個人的創意巧思,所以教學過程會以學生實作為主(圖5)。 1.教師介紹主題、呈現組裝完成的照片。 2.說明積木種類,如何在組裝圖中區分是哪一種積木。 3.帶領學生組裝第一個步驟。 4.特別提醒容易組裝錯誤的地方。 5.讓學生將組裝圖和積木擺放好位置開始組裝,若有問題舉手請教師協助。 6.完成組裝後教師用簡報說明這主題的科學意涵。 7.拆除積木整理環境或準備進行下一節程式的教學。 圖5. 五年級的手搖發電螺絲組裝 二、程式教學 透過不同機器或軟體練習學生的邏輯思考,從開始到完成任務必須要一步步計算,教師的角色比重較高(圖6),教學的過程如下: 1.教師說明程式任務。 2.認識程式軟體的操作介面。 3.前幾節教師帶領學生逐步完成程式拖拉並說明,之後就可以請學生自行撰寫。 4.將程式輸入機器人或在電腦畫面進行測試。 5.依照機器人的表現進行程式的調整。 6.重複測試直到完成任務。 圖6. 六年級we do積木組裝陀螺,用Scratch撰寫程式 機器人教學小偏方 教學是一個課程是否成功的關鍵,幾年實施下來發現機器人教學流程和實作課程差不多,但某些細節還是和一般學科不大一樣,提供幾點教師在教學後的反思,供大家做參考。 一、同一教材節數要考量 在有限的教具下為了讓課程>利進行,教師每班上課進度一樣,前面班級組裝好了下課前要拆掉,直到最後一個班級保留做接下來的程式課程使用;另外,剛開始學生對於新的程式軟體都很感興趣,但幾節課過後學習的專注就逐漸下降,估算一下一學期同一個軟體授課的時間不要超過六到七節課效果最好。至於每一種媒材都有自己的程式或APP,學生要不斷的轉換會不會有困難,其實不管是那一個程式軟體,它背後的原理都是一樣的,如:迴圈、判斷……等,所以只要學生了解操作介面,知道要去那裡拉出這個功能,基本上學習的遷移是不困難的。 二、使用同一間教室零件好整理 機器人組裝的課程建議使用專科教室,或同年級的班級都在同一間教室上課,關鍵在於零件,雖然桌面上可墊止滑墊,但在拆裝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零件掉落在地面,若在同一間教室上課,往後打掃時才有整理回來的機會,雖然排課上比較需要花點心思,但是對於課後零件的整理方便許多;若是單純程式的練習反而是電腦教室較為適合,每一組使用兩台電腦,一台由教師控制廣播教學內容,另一台由學生操作編輯程式,學生若有困難可以馬上參考老師的範例做修改(圖7)。 圖7. 電腦教室的廣播系統方便學生對照程式差異 三、每組人數不宜多 機器人課程是以實作為主,也希望從遇到問題的過程中,學習如何相互討論、提醒並分配彼此工作。因此,不管是動手組裝或程式撰寫,不建議一個人一組,但人數仍以不超過三個人為佳(圖8),人數過多就會有學生需要做旁觀者。 圖8. 學習過程中各組人數以不超過三人為佳 四、男生、女生別同組 在一般的學科中為了互補男、女生間個性及學習方式的差異,常採用混合的分組方法,但在機器人教學中發現這樣的分組不適合,男生常很強勢的主導活動的進行,使得女生成為拿零件的角色,彼此的互動也非常少(圖9),若我們採取男女分開編組,不管是上課氣氛或是遇到困難時的討論情形都比混合分組好,而原本安靜的女生會轉而主動協助同學。 圖9. 分組方式的不同影響學生討論的情形 五、別派完成的學生去幫忙別人 組裝和程式撰寫的過程中,教師巡視各組提醒,對於比較慢的組別千萬別增派人力幫忙,雖然任務完成,但其實一點都沒有收穫,圖示的閱讀是需要練習的,所以只要能靜下心嘗試解決問題,沒有完成是可以被接受的,若有學生因此感到失落,可以鼓勵他下次還有機會,或下課時間繼續讓他完成。 六、零件短缺不得向同學借 買回來的材料用透明置物盒裝成一箱一箱方便堆放,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若發現零件短缺,不可以向隔壁組別借零件,一是廠商通常零件都配得剛好,借出一個零件等會兒就換你短缺了!另外這樣的行為會造成每盒零件混亂,密集排課下會造成下一個班級的困擾,影響教學的流暢,所以若缺少零件統一向老師拿備用零件。 七、課程適當中斷不影響 如果二節以上的機器人單元,是要一次連續上完還是分開時間?在實際課程的進行中發現,雖然離上次上課已經兩三天,學生一下就能回想起之前的段落並繼續完成;另外,零件的插拔對於某些學生是吃力的,適度的中斷課程反而讓學生有休息的機會,免得因為手痛讓學習興趣打了折扣。 動手實作學生超喜歡 在教學過程中觀察到孩子對於這樣的課程非常喜歡且投入,此起彼落的交談中看到每個專注的眼神,遇到組裝錯誤時也沒因此放棄,默默地拆了又重新修正,沒有人嚷著要下課,縱使是淘氣的學生一進到機器人教室,總能乖乖地黏在椅子上,非得逼著他們中場休息才肯罷休,結束時搓揉疼痛的小手卻又期待下次上課的機會。 女生組裝的能力較差嗎?不,沒這回事。也許在起步時較男生理解慢,且小心謹慎不敢下手,但在一兩個步驟後這些問題全沒了,緊接著細心的優點少了很多錯誤機會,讓她們迎頭趕上男生的步伐。 另外,如何讓學校的聽障生也能融入活動是我們原本擔心的,他們是否能在短時間聽懂說明、了解零件且和同學合作呢?但當我看到聽障生努力發出聽來單調的音階,比手畫腳向同學說明零件順序,逐步完成組裝快樂的和同伴合影,真是感動得熱淚盈眶,這表示圖示說明讓聽障生也能和班級同學合作愉快,如果真的在閱讀組裝圖上有困難,教師可以針對個人即時更換較簡單的組裝活動。 在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記錄每班的教學心得,也不斷改善缺失,如組裝圖放置於活頁內可以重複使用、利用止滑墊避免零件滾動、高年級組裝較快增加科學知識說明,讓孩子不僅動手做,也從中獲得科學知識,條列課程安排上需注意的細節,完成教師的教學手冊,盡量讓每位教師的教學品質達到一致。 挖掘高手 若學生真的對於機器人的組裝和程式很有興趣,可以參加比賽來延續學習興趣,目前機器人的比賽各式各樣非常多元,不過總而言之就是分為「競速」和「創意」兩類。競速是在相同場地條件下,看誰先擊倒或完成所有任務,依時間和任務完成度來評分(圖10);而創意賽則是依公布的主題自由發揮,需要比較多的創意構思。 圖10. 競速賽場地固定,看完成任務的時間或得分 圖11. 創意賽則依主題自由發揮—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導覽 建議及未來展望 若希望在學校推動機器人或程式課程還是需要先建立教師社群,並對教學內容達成共識,有了師資再從一個學年開始慢慢擴大。至於教學媒材目前市面上很多產品,有些教師會選擇Micro:bit來教學,它具有價格合理、感應器多及後續擴充性大的優點,但用於組裝結構的零件變化就比較缺乏,甚至有些人會利用3D列印出教材來教學,這些都是可以依教學需求調整。機器人就像十幾年前的電腦一樣,不斷地進入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面向,所以面對108課綱我們希望放入更多的彈性時間在機器人學習上,利用STEAM加入美學元素讓學生除了照圖組裝也能加入自己的創意,注意生活實用性,有了結構主體後再利用程式控制。另外,為了讓學生不只在課堂中學習程式或組裝,也能在生活中與機器人相遇……,成功國小將於今(2019)年建置可以巡迴校園走廊的服務機器人和師生互動。 桃園市成功國小教師 鄭頌穎

機器人專題課程如何在高中階段實踐

機器人專題課程如何在高中階段實踐

文/汪殿杰 科技領域機器人專題課程設計規劃理念 這次12年國教新課綱的變革,新加入科技領域的課程受到各界期待,其中機器人專題是新課綱高中加深加廣選修課的亮點,也是科技領綱中特別強調跨科跨領域整合的課程,未來會在高中學生學習歷程中,扮演重要的選修課程參採資料。機器人專題需要依據科技領域課程之基本理念規劃,希望能培養學生更深入探索機器人應用,整合應用科技知識與技能之能力,增進學生對科技領域學習興趣,以試探與發展未來生涯所需之科技專業知能。 課程是一系列有計畫的學習經驗,教學則是促進學習經驗有意義的活動。為了達成有效的教學,教師必須依據自身授課的需求,選用或編寫教學過程中可用的素材,以形成授課的教材;同時,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將知識傳遞給學生,使其能產生有意義的學習。所以本文用高中學生程度,能自行設計製作機器人的角度來探討機器人專題課程規劃(圖1),學習內容部分銜接新課綱科技領域高中必修的學習內容,用加深加廣的概念規劃生活科技在機電整合與機器人設計製作的聯繫關係,實際在臺北市立大同高中(以下簡稱本校)透過選修的方式實施兩年的課程實驗與修正改進過程,分享目前課程設計的經驗與實施成果。 圖1. 學生在機器人專題選修課學習設計製作機器人 體驗活動誘發機器人的應用創意與想像 機器人專題課程初始的階段,藉由學生初步接觸機器人科技應用的體驗(圖2、3),導入創意與設計思考的探究,讓學生組織合乎邏輯的機器人科技創新應用想法,以未來機器人科技能服務人類的議題,提出對於機器人未來的可能性想像。教學上建議教師可以營造一個利於創意思考的環境,提供一些不同功能的機器人產品,實際體驗機器人操作或執行上的特點,引導學生在課程初期階段,能夠充分進行擴散性思考以激發創意構想,增加對後續實作課程的期待與學習興趣。 圖2. 學生體驗無人機的飛行狀況 圖3. 學生體驗居家看護機器人的使用方法 所以課程除了重視機器人的相關實作知能學習,在面對未來科技的發展的機器人創意應用,生活、人文與環境等社會的議題,是否有更完善的解決策略,或對現實科技仍不能滿足的需求,讓學生能提出自身觀點,並用3D擬真的動畫方式予以呈現。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個活動的目的希望引起學生對科技發展有期待也有想像,透過簡易的3D動畫的學習、逐格動畫與影片的編輯和3D模擬器的製作,增強學生的創意表達與溝通能力(圖4、5)。 圖4. 學生自行繪製機器人的3D模型 圖5. 學生自行建構機器人物理模擬器分析研究功能 系統化機器人機電控制能力的建構方法 從許多跨學科課程的內涵來看,無論是專題導向、問題導向或探究導向的課程設計,皆有一個共通的目標,即引導學生藉由設計製作的歷程,理解並統整相關的設計製作知識,使其所學習到的概念能和專題或問題產生連結,完成系統化的課程活動。本課程安排在本校的跑班選修課程實施,每週四上午固定安排兩個小時,學生需要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不同階段的課程任務。因此,引導學生了解機器人有關機電整合的物理力學、機構設計、感測技術、程式邏輯等知識,都在非常緊湊的時間內完成,需要有效能的教學策略。 如何規劃能有效幫助學生建構、整合、並連結知識與經驗之前導學習活動,是教材設計過程中的關鍵要素,因此在學生機器人專題製作前,規劃三個基礎探究實驗的活動(12小時),讓學生將其所需之知識與能力拆解成為小型的學習任務,主要以馬達及程式控制設計方法為主題,建構學生所需機器人的設計知識、技能與實務經驗,後續再規劃進階的任務挑戰機器人設計製作的實作專題(24小時) (圖6、7)。這種藉由一系列的前導學習活動,可幫助學生按部就班的學習機器人設計與問題解決策略,避免學生在之後開放性的機器人專題導向課程中感到不知如何開始。 圖6. 機器人專題課程規劃 圖7. 學生進行馬達控制實驗的探究活動 自行建置容易學習與管理的教學輔具 機器人設計製作是過程相當複雜的整合型教學活動,學習的歷程除了要有固定的知識與操作技術,還要強調讓學生自行設計與發展機器人整合應用能力的學習,這樣才能算符合科技領綱理念的素養學習。所以教學輔具應該要能夠給予快速改造不同設計發展的空間,並使用普及性高,容易取得的電子控制元件製作,學生的學習才不至於限制在某個機器人固定模組的框架中。所以我們的教具是目前最多人使用的Arduino控制系統,搭配普及性高的馬達和感測元件,設計上與樂高的結構與機構零件結合使用,發揮其彈性組合與設計功能的廣泛性(圖8)。教具是在機器人機電整合實驗探究活動的階段使用,便於在兩個小時的小主題活動實驗調整與改造,不至於需要額外加工的時間調整構造,能快速引導學生有更多設計創意與機電整合能力的學習,作為輔助整合能力發展的鷹架學習機制。後續學生再發展自製的機器人應用作品,可以更為容易,學習成效也更好。 圖8. 教師自行設計的Arduino機器人教具模組與其應用方式 專題式教學培養自主學習能力 具體說,專題是一種複雜的任務行動,它是根據挑戰的問題或任務,提供學生機會在一段時間內自主從事相關的工作,由學生主動投入設計發想、解決問題、擬定決策或是研究行動,並完成實際的作品及成果發表。這裡我們用救災的需求概念,讓學生設計能遠端監控的機器人當設計主題,強調機器人能夠爬坡、越過障礙物、夾持物品與運送物資的功能。 學生在專題過程中的學習經驗累積,是教師課程設計重要的目標,可以針對重要的關鍵知識或能力規劃不同類型的學習單元,例如針對越野、舉伸或夾持功能的機構(圖9),規劃小主題的觀摩學習,再分配可用的教學時間,讓學生自主設計製作機器人的活動能夠獲得延續。這些功能也是許多任務挑戰機器人比賽常見的項目,學生可以自行參考的設計資源非常的多,所以專題製作的初期不至於沒有參考的方向,容易形成典範學習的方式,藉由自主行動的學習機制,去引導學生後續機器人的專題設計製作。 圖9. 學生自製的機器人進行夾持、搬運、爬坡與越野的測試實驗 跨領域整合學習機器人的設計思考 臺灣高中課程長期以來以分科教學為主,使得學生很難將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充分應用於日常情境的問題解決之中,這是現行教育體制長期的困境,要能充分實踐新課綱素養教學的理念非常不容易。所幸即將上路的高中新課綱提供高中課程更多的彈性,也鼓勵校內老師能跨領域開設課程,可以規劃更多能讓學生適性發展的選修課程,接軌世界主流國家教育的共同趨勢。這樣的跨領域整合概念在機器人教育中非常容易能具體實踐,尤其是讓學生學習自己設計製作一個機器人,過程中引導機器人設計需要的科學或數學知識,學生藉由設計製作的歷程,理解並統整相關的STEAM知識,學生學過的知識能和設計主題產生連結,相關的設計思考學習是整合性的能力,就需要應用許多學科知識和實作技能,這樣的過程中真實學習設計問題的解決方法。這次機器人專題是本校與臺灣師大科技系合作的高瞻計畫研發的課程模組,課程設計的實施強調跨領域整合,由自然科與生活科技科跨科合作,共同以救災為概念發展不同的課程模組,於國、高中部課程中實施(圖9)。課程設計榮獲科技部第三期高瞻計畫的許多肯定,包括高中高瞻課程組特優、國中高瞻課程組優選、高中學生成果組優選、高中教具設計組特優和高中教師教學組特優等獎項(圖11)。 圖10. 學生為APEC學者介紹自行設計製作的機器人 圖11. 機器人專題課程模組在科技部高瞻計畫獲得許多肯定 透過參加機器人比賽深化與延續課程的學習 任何比賽都是最學習成果嚴格的考驗,目前各界辦理的機器人比賽相當多,許多比賽與學生機器人專題課程學習內容相似,都可以列為學生課程實施後的課餘發展活動(圖12、13)。所以教學現場若是遇到願意參加比賽的學生,教師的責任應該都是願意提供更多的資源與空間,放手讓學生盡情地發揮,讓學生專題課程的學習,可以有機會獲得延續。此時對於學生的學習也不再只是有限的課程學習內容,可以深入到更多層面的學習,對於年輕有理想的同學,透過參加比賽可能會是改變其未來的重要歷程。這兩年學校機器人專題選修課程實施之後,每年都會有將近10餘名學生對於機器人比賽有興趣,主動表達參加比賽的意願,所以學校也專門設置一個小空間,讓學生可以課餘在這裡製作比賽的機器人,藉由參加比賽學生彼此的互動討論,精進學習機器人的進階設計製作能力,可以讓學生獲得許多機器人比賽的肯定。 圖12. 學生課餘參加機器人比賽的製作活動 圖13. 本校學生參加FRC機器人比賽獲獎接受總統表揚 結論 本文以高中學生機器人設計製作的學習需求為起點,透過進階的專題導向的設計製作課程,完成機器人設計實作能力的學習,引導學生針對工程領域能有更多元、深入的適性發展,達到科技領綱規劃機器人專題選修課的目標。課程設計強調對於機器人主題的應用探索與設計思考的學習,所以課程開始先進行3D建模與未來機器人科技應用的體驗活動,除了能提供後續設計想法表達與製作能力,也希望建構學生對機器人科技應用有較為宏觀的想法,不至於受限目前課程資源與教學設備的不足。接下來進入三個小主題系統性的機電整合探究實驗課程活動,作為學生設計與製作機器人的基礎能力建構,對於機器人功能機構的動力與控制能有實作能力,這部分是依據科技領綱加深加廣的延伸學習。課程最後以任務挑戰機器人設計製作的專題方式進行,讓學生能以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整合機器人設計與製作相關知能的學習。課程活動規劃皆以較低成本的方式自製教具,便於學生學習與教師教學管理,希望提供能普及在各個學校選修課程的實施參考。 臺北市立大同高級中學教師 汪殿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