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SHERO.我的故事」主題書展

 


文/蘇懿禎


配合「設計我們的世界—科技性別化創新特展」,我們在科教館9樓圖書館內推出以女性為主題的書展。更具體地說,是女性繪本傳記展,這個企劃並不簡單。第一,這個主題的書不若一般故事性繪本有趣;第二,女性傳記繪本數量很少。
第一點應該很容易想像,傳記類繪本屬於紀實文學,描述實際存在人物的故事,能夠「加油添醋」的空間並不多,除非描寫的對象人生戲劇化,或是作者文筆極好,不然很難吸引讀者。
1970-90年代,繪本還未興盛之前,我們看的多半是厚厚一本,只有文字的偉人傳記,由台灣作家自寫或出版社自編的作品也不少。但在以繪本為主流的現代,幾乎沒有原創的傳記繪本(不論性別),連翻譯也很少。
好在近兩三年,國外興起一股女性傳記繪本的潮流。所以這次策展的挑戰是,怎麼把多半是英文的書籍,以有趣且有脈絡的方式展示,而不是單純的書籍陳列。接著,我們就來看看這次的「SHERO.我的故事」主題書展吧!

我長大之後,想當……
關於女性的內在

大人們相信,藉由讓孩子閱讀偉人傳記,學習偉人的人格特質,以及做人處事的態度及準則。換句話說,被選入偉人傳記中的偉人們,正是大人希望孩子們仿效的典範。回想一下我們兒時閱讀的偉人傳記,你還記得有那些人嗎?我們蒐集了手邊能取得的中文偉人傳記童書,包含純文字傳記、繪本及漫畫,並進行分析。出現頻率最高的依次為:瑪麗·居禮、海倫·凱勒、南丁格爾、聖女貞德、德蕾莎修女。在1990年前的出版品中,前四者占了100%,之後雖然比例逐漸遞減,但到了2010年後,這五人所占之比例仍超過五成。在這五人之後出現次數較多的有武則天、王昭君等。

雖然是一份粗略不精準的統計,但大致上可以看出除了瑪麗·居禮之外,女性科學家(或廣義理工科系的女性名人)出現的比例極低,而文學、音樂、運動、藝術等領域更是屈指可數,直到近兩三年出現的傳記繪本風潮中才急遽增加。這種看似為了「平衡」男女名人傳記比例的出版趨勢,反面證明了過去男女在各領域發展並不平等,對新時代女性期許的人格特質,也逐漸轉變之中。

圖1. 「SHERO.我的故事」主題書展前導區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我長大之後,想當……
關於女性的外表


圖2. 美國歷史悠久的「Little Golden Book」的迪士尼公主繪本(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我們只管做動畫,然後讓教授告訴我們有什麼意涵」—華德‧迪士尼

這裡展示的是美國歷史悠久的”Little Golden Book”迪士尼公主繪本,獨缺的一本是《風中奇緣》,目前已絕版,但她卻是公主電影系列中,唯一真實存在的人物。英國影星綺拉.奈特莉曾在節目上表示自己「禁止3歲女兒看『某些』迪士尼公主電影」,如《仙履奇緣》和《小美人魚》等,存在女性刻板印象的作品,這也是早期經典迪士尼公主電影為人詬病之處(鍾欣穎,2018年)。

自1960年代的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興起,讓更多女性意識到自己的能力與重要,迪士尼沉寂30年之後,才再度出了公主電影《小美人魚》,在動畫、配樂、腳本各方面被推崇為「迪士尼文藝復興」的開端。我們大略可將迪士尼公主電影分為三個時期:

1.經典時期(Classics):白雪公主(1937)、仙履奇緣(1950)、睡美人(1959)。
2.文藝復興時期(Disney Renaissance):小美人魚(1989)、美女與野獸(1991)、阿拉丁(1992)、風中奇緣(1995)、花木蘭(1998)。
3.新時代(New Age):公主與青蛙(2009)、魔髮奇緣(2010)、勇敢傳說(2012)、冰雪奇緣(2013)、海洋奇緣(2016)。

梁庭嘉(2010)指出,在經典時期,迪士尼為白雪公主、灰姑娘及睡美人打造的是芭蕾舞者身段的古典美線條,髮箍、長髮、小圓領、蝴蝶結、過膝長裙等,是保守優雅的理想美,這也反應出男性對女性的角色期待。反觀這幾部電影中的負面女性角色,則被明顯「性徵化」,凸顯女主角的純真。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小美人魚、貝兒和茉莉公主,雖然有了獨立自主的想法,但在男性動畫師的筆下身體也被性徵化了,過去乖乖女與壞女人的對立消失。

無獨有偶,在DC的英雄電影書”MY FIRST BOOK OF GIRL POWER”中,神力女超人、蝙蝠女、黑金絲雀等,這些不遜色於男性英雄們的HEROINES,同樣強調身體的曲線。製造芭比娃娃的美泰公司,針對全球8,000名母親的調查顯示,其中86%的受訪者表示她們擔心女兒所接觸的「榜樣」(Rokas L,2018)。美泰長期以來一直受到批評,認為芭比這種年輕女孩的標準難以實現。因此在2018年的婦女節,美泰推出”Barbie’s Inspiring Women”新系列共17款芭比(Barbie),包括墨西哥藝術家Frida Kahlo、NASA數學家和物理學家Katherine Johnson、第一位獨自飛越大西洋的女飛行員Amelia Earhart等。行銷專家查德·戈特利布(Richard Gottlieb)表示,無論是膚色還是體型,多樣性都是銷售增長的重要因素。「多樣性」並不是針對孩子,而是針對現代的媽媽們,她們希望孩子們在玩具中看到更真實的身體體態(Segarra, 2018)。

給予女孩們這些書籍及玩具,我們期待她們長大之後是什麼樣子?

圖3. DC英雄電影書及墨西哥畫家卡蘿‧芙列達娃娃(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第一部 我的智慧

圖4.歷史上女性在教育和科學成就發展時間軸(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截至2018年,諾貝爾獎有51次授予女性。除了文學與和平獎的31位得主之外,共有19位女性得到生理學或醫學、化學及物理學獎。分別得到物理及化學獎,且是首位女性得主的瑪麗·居禮之外,在各自然領域中還有許多偉大重要的女性不被人所知。有些人或許認為,這樣男女之間的落差,是因為男生較擅長理工科目,而女性則是擅長文科;不過這種「印象」的想法,往往忽略了在歷史上女性受到的壓抑。在過去,女生無法受高等教育,不能從事某些職業,甚至無法發表科學論文。無法獲得平等的薪資或升遷、或是因為結婚而失去工作等不利因素。

在圓環區的外圍,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上女性在教育和科學上成就的時間軸,還有美國在科學、科技/技術、工程、數學(STEM)領域的性別差距百分比,以及近年來STEM領域的女性從業人員百分比。雖然呈現成長的趨勢,仍顯得不足。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重要的女性自然科學領域名人等著我們去認識。

圖5. 近年來STEM領域的女性從業人員百分比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在圓環區的中央,展示著臺灣女科學家的原創繪本及桌遊、外國的女性自然科學領域名人繪本,以及在法律、運動、探險、圖書館員等各職業領域有傑出表現或貢獻的女性繪本。在認識「她們」的同時,也可以觀察看看,除了家喻戶曉的瑪麗·居禮,作家們特別喜歡那一領域的女性名人呢?

圖6. 臺灣在科學、技術、工程、數學(STEM)領域的傑出女性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圖7.女科學傳記繪本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圖8. 各職業領域傑出女性繪本(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第二部 我的叛逆

圖9. 給叛逆女孩的睡前故事100位女性故事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2017年,Facebook瘋傳著一部名為”The Ugly Truth of Children's Books”的影片,片中共分成四個階段。

1. 影片中的母親帶著女兒挑出沒有男性角色的童書。她們挑出了3本— 童書中男性角色出現率將近100%(McCabe, Fairchild, Grauerholz, Pescosolido, & Tope, 2011)。
2. 將沒有女性角色的故事書從書櫃中挑出,總共挑出了76本—20世紀在美國出版的5,618本童書繪本中,只有25%出現女性角色 (McCabe et al., 2011)。
3.挑出沒有給予女性角色話語權的故事書挑出,這次挑出來的書高達141本—時代雜誌列出百大童書經典,之中只有53本女性角色有話語權。
4.最後從剩下的書裡,挑出公主故事書。最後得到的結果是,以女生為主,且非公主系列的書沒剩幾本—在各種兒童媒體中,只有19.5%的女性角色擁有工作或是職業志向,而男性角色的比例則高達80.5%(Jane.org Occupational Aspirations, 2013)。

這個影片引發了許多迴響,有人深表認同,有人卻不以為然。雖然不知道這影片中原本的書架上到底擺了什麼書,而導致這樣的結果,但毫無疑問的,作為募資的前導影片,這部影片獲得空前的成功。這是由洛杉磯一家兒童媒體公司 Timbuktu Labs 發起的一項募資,創始人Elena Favilli和Francesca Cavallo對這種現象表達擔憂,她們認為童話故事對女性自我意識的影響至深。於是,她們推出了《給叛逆女孩的睡前故事》(Good Night Stories for Rebel Girls)的讀本,挑選了100 位女性名人,而這裡的選拔標準明顯與過去相當不同。本書於 2016 年 4 月 27 日於Kickstarter平台進行募資,僅過了30個小時就已達標。此專案最終募得超過 67.6 萬美元,達標率 1,689%,成為 Kickstarter 有史以來募資金額最多的書籍專案。2017年波隆納書展現場,四處可見各種語言版本,繼《地圖》之後,又一股席捲全球的童書旋風,而後相似的童書出版品也隨之激增。

企圖作為現代小女生的模仿典範,本書中網羅了來自各領域的女性名人,除了傳統的科學、文學、藝術、政治家之外,也包含了時尚、軍事、體育、音樂、社運等,甚至還有海盜!力求打破以往對女性期待的「傳統價值」。而身為一本美國的出版品,對於「種族平等」也相當在意,所以書中出現黑人的比例相當高—但亞洲人卻少得可憐。因此,我們做了一張地圖,將這100位女性的徽章別在相對應的國家上,便可一目了然。

圖10. 給叛逆女孩的睡前故事中100位女性對應的國家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或許出版團隊得到許多這樣的批評,在第二集中也附上了一張地圖,只不過亞洲人依舊很少。除此之外,「選角」的標準也遭受不少質疑,例如:本書並沒有將德國總理梅克爾選入,而德文版則中刪去了希拉蕊·柯林頓。蜜雪兒·歐巴馬在書中的頭銜是「律師及第一夫人」。論律師,蜜雪兒·歐巴馬並非美國第一位女律師,被選入的理由值得玩味。曾獲諾貝爾和平獎的翁山蘇姬,也因為緬甸屠殺羅興雅人事件,而掀起了一股將翁山蘇姬從本書中除名的輿論。姑且不論「選角疑雲」,本書在形式上的突破以及藝術上的成就則相當令人讚賞。不若大部分的童書插畫皆由一人擔當完成,本書邀請了許多「女性」插畫家共襄盛舉,風格非常多元。因此,我們將本書拆開懸掛,讓觀眾可以一眼將100位名人盡收眼底。

本區中除了《給叛逆女孩的睡前故事》之外,也展示了許多名人傳記合集,有些主題相當特別,像是50位女神、美國歷史上的40位黑人女性、給小小孩看的女性名人傳記硬頁書等,試著比較看看國外的傳記合集與臺灣翻譯出版的傳記合集吧!

圖11. 給叛逆女孩的睡前故事100位女性故事懸掛展示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第三部 我的感性

圖12. 「我的感性」展區一隅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人們常說:女人是感性的,而感性則與直覺思考、創造性、想像力、藝術等元素劃上連結。但過去的女性名人傳記中,卻極少提及女性文學家、音樂家、藝術家、舞蹈家等,受注目的程度甚至比女性科學家更低。不過近五年來,這個情況開始轉變。首先,時尚演藝界的女性名人—可可·香奈兒、奧黛麗·赫本等傳記繪本開始頻繁出現,這個行業或許不被大人認為是「值得努力的方向」,卻是許多女孩的從小的憧憬。在衣帽架的籃子裡可以找到數本關於舞蹈家的繪本,更精確地說,集中在芭蕾舞者。是否因為芭蕾舞看起來十分「優雅」,適合女生?

圖13. 女性時尚名人傳記繪本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在這個展示區中,還能窺見另一個女性傳記繪本的潮流—墨西哥畫家卡蘿·芙列達,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她的繪本多達十本以上!可能因為她強烈的個人風格及戲劇化的一生,更大的原因或許是在《可可夜總會》裡擔任了重要角色吧。

圖14. 墨西哥畫家卡蘿‧芙列達傳記繪本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女性諾貝爾獎得主中有14位文學獎得主,僅次於和平獎。但女性文學家的繪本相較之下依舊沒有太多成長。第一位女性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塞爾瑪·拉格洛夫因童書《騎鵝旅行記》而獲獎,但諷刺的是,這些「童書」中,卻遍尋不著女性兒童文學作家的傳記繪本。因此,在這區中特別規劃了一個小小特展區「你一定要認識的女性兒童文學作家」,別忘了來認識她們,以及她們的經典作品。

圖15. 女性文學家傳記繪本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第四部 我的奮鬥

圖16. 「我的奮鬥」展區一隅(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人生而平等」,這看似簡單的真理,卻是一個漫長的奮鬥,因種族、性別、宗教、政治的歧異而遭受壓迫的事件,至今依然在我們周遭上演。女性主義於18世紀的啟蒙運動開始萌芽,19世紀漸漸轉變為組織性的社會運動,而現在「女權即人權」的概念,也越來越普及。根據臺北市性別平等辦公室的統計資料(2019)指出,聯合國編製的性別不平等指數,2017年臺北市為0.027,全球最平等。在臺灣,近代也未有如歐洲或美國黑奴制度的歷史背景,談到女權及女性的人權鬥士,我們的認知或許不深。甚至會因為美國於1870年通過《美國憲法第十五修正案》中明確賦予黑人男性投票權,但當時無論是黑人還是白人,女性依然無權投票這件事,感到驚訝。

圖17. 美國女權傳記繪本時間軸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因此,在這個展區中規劃了美國與歐洲的女權及人權發展的兩條時間軸,在時間軸上擺放了相對應的女性鬥士的傳記繪本,希望能藉此讓觀眾更容易理解這一段奮鬥史。

圖18. 歐洲女權傳記繪本時間軸(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這個展區的另一個主題是「女性環保鬥士」,像是非洲第一位諾貝爾和平獎女得主萬家麗·瑪阿塔伊(Wangari Muta Maathai)是,也是以環境保護得到和平獎的第一人。雖然這個主題的繪本全集中於非洲的女性環保鬥士,但我們相信保護地球是全人類的奮鬥與責任。

圖19. 非洲女性環保鬥士繪本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結語

這麼宏大的內容,小孩看得懂嗎?其實,這一開始就不是「只」針對小孩子的展覽,而是面對所有年齡層的群眾。其實連我自己,在策展之前,這些展示的繪本主角我也幾乎都不認識。為了讓觀眾能更迅速進入狀況,我們特地做了繪本主角生平的中文簡介,如果還是覺得英文閱讀是個門檻,可以參加說故事活動,讓別人說給你聽。不需要通盤理解,只要多認識了一個傑出女性,有一點感想省思,即是我們努力付出的回報。

圖20.「SHERO.我的故事」主題書展 (圖片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參考資料

梁庭嘉(2010)。迪士尼公主與女生的戰爭。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鍾欣穎(2018, 12月24日)。迪士尼公主的「公主病」?公主卡通會帶壞小孩 嗎。udn /轉角國際。
McCabe, J., Fairchild, E., Grauerholz, L., Pescosolido, B. A., Tope, D. (2011).
Gender in twentieth-century children’s books: Patterns of Disparity in titles and central characters. Gender & Society, 25(2), 197-226.
Rokas L (2018). Barbie unveils 17 new dolls based on inspiring women like Frida
Kahlo and Chloe Kim, and we want them all. boredpanda。
Segarra, L. M.(2018, May 25)。Why Mattel needs to stick with inclusive Barbies. Fortune.
臺北市性別平等辦公室統計資料(2019)
Jane.org Occupational Aspirations (2013)







兒童文學工作者
蘇懿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