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疫情下的小小程式設計師線上課程與競賽

疫情下的小小程式設計師線上課程與競賽

文/謝依潔、陳思穎、吳建明、羅小茹、蘇萬生 圖/羅小茹 前言 臺灣半導體研究中心(Taiwan Semiconductor Research Institute, TSRI) 為臺灣產學研界在半導體技術研究領域的服務提供者[1]。以往主要服務對象為全國各大學院校及研究機構相關領域之教授、學生及研究人員。近年來為配合科普活動計畫並響應科技普及化,開始了『小小程式設計師』計畫,秉持著推廣科技普及化的理念,以教導國小及國中學生「程式設計-做中學」為主題,設計一系列教材、活動與創意競賽來推廣大眾科學教育,並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程式語言撰寫的興趣。計畫中使用本團隊自行開發之「SenCu-感測方塊」為教具,結合不同之感測應用,設計出一系列Scratch [2]為主的程式設計課程,讓學員們了解感測器應用於生活中的科普知識。 『小小程式設計師』課程營 『小小程式設計師』計畫中的程式設計課程營隊主要是以SenCu感測為應用的實作專題,以問題/專題導向學習方式,讓學員由實作中了解感測器所感測資料為何以及如何應用;同時帶領學員們用Scratch設計遊戲,讓學員於設計遊戲過程中了解程式設計。往年的營隊課程皆舉辦於新竹半導體研究中心的訓練教室,然而課程對象除了一般國小及國中生,也曾受邀至台北科教館、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教輔導團以及嘉義長庚科技大學,進行種子教師培訓與研習營坊教學。「臺北市政府教育局-國教輔導團」在一次參訪中看到SenCu與Scratch結合的遊戲展示後,便邀請本團隊於2020年11月04日在台北市龍山國中開立SenCu感測方塊種子教師培訓營(如圖1)。課程中說明SenCu感測方塊與感測科技之科普知識,並展示五種SenCu感測方塊搭配Scratch的遊戲,讓種子教師們瞭解SenCu感測方塊在Scratch教學上的應用優勢。 圖1. Sensing Cube感測方塊種子教師培訓活動照片 另一場受邀的推廣則是由嘉義長庚科技大學的紀妙青主任所邀請,主題為紀主任所舉辦的空污防護創新創客系列活動。為拓展及提升民眾對空氣污染的認識與防護知識,邀請本團隊至校內教導小學生如何利用SenCu-PM2.5感測方塊與Scratch結合,並透過SenCu感測器實際操作,了解現居環境即時空氣污染情形,如圖2。上完一系列的課程後,長庚科技大學也舉辦PM2.5微型感測器創意設計競賽,參賽者都是小學生。此競賽目的為提升國小學童對空氣污染的認識,利用SenCu-PM2.5感測方塊結合Scratch蒐集空污資訊,國小學童發揮創造力提出創新應用的空污宣導或改善方案,一同為空氣品質與民眾健康努力。 圖2. 嘉義長庚科技大學-空污PM2.5微型感測器工作坊 然而,因應近兩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使我們思考『小小程式設計師』線上課程的實現,除了在疫情中降低群聚所帶來的疑慮,線上課程不受地理區域約束的特點,可以讓更多外縣市或偏遠地區的學童自由參加。然而『小小程式設計師』這樣需要學員動手做的電腦程式課程,由實體課程轉為線上教學,不論是在教學方式或是課程設計都會需要進行調整及妥協,在課前的準備同樣也是有一些困難需要克服。在課程設計部分,本次的線上課程分為兩個梯次,每個梯次包含兩堂課程,分別使用不同種類的「SenCu-感測方塊」進行教學,將操作方式較易懂的感測方塊作為第一堂課,帶領學員入門感測器與程式設計的應用,接著在第二堂課進行較複雜的操作,讓學員可以更深入進行學習。另外,線上課程雖然少了教室空間的限制,但在考慮上課品質以及問題處理速度的因素下,本線上課程每梯次開放最多25名學童報名,而課程的報名也非常踴躍,通常在開放報名的一天內就全數額滿。另針對本次線上課程中,學員與本教學團隊的課前準備,也因為非接觸的教學方式進行了下列調整。 課程所需基本設備及軟體安裝 以往實體課程,參加學員不需任何額外準備,只需於課程當天前往半導體研究中心的訓練教室上課即可,所有的上課設備以及軟體安裝皆已於課程前測試完畢。而線上課程則需由學員自行準備課程所需電腦以及軟體安裝,並需於課程前確認環境架設並進行測試。故本次於課程開始一周前就寄出安裝軟體檔案以及操作說明,並放至雲端硬碟,讓學員可提前撥空安裝測試。 課程必備之教具 在本課程中,作為主軸不可或缺的教具就是「SenCu-感測方塊」,課程會教導並引領學員完成一個使用「SenCu-感測方塊」遊玩的互動式的遊戲。為了讓學員可以提早測試並熟悉「SenCu-感測方塊」,團隊在課程前一周便分配包裝並以郵寄方式寄送到各學員家中(如圖3),並將操作測試方式與上述課程軟體一併寄給學員,讓學員遇到問題時還有充裕時間來信詢問。 圖3. 課程實體教具SenCu-感測方塊分配包裝準備寄送 『小小程式設計師』線上課程的實現 在『小小程式設計師』線上課程操作的需求考量下,本次課程要求學員在上課時需自備一台課程視訊用的裝置以及一台程式設計操作用的電腦,方便學員在課程中操作程式遇到問題時,可同時進行發問。每個梯次的課程皆包含兩堂課,每堂課的上課時間為4個小時,並配合學員們平日還有學校上課的安排,選擇在周六開課。線上課程於課前也開立Line社群,參加線上課程的小朋友與家長能隨時在社群發問,講師們也能即時將上課資訊公佈在Line社群中(如圖4)。 圖4. Line社群參加課程的小朋友/家長與講師互動畫面 課程主題分別是利用「SenCu-絕對姿態感測方塊」所設計的迷宮遊戲,以及利用「SenC-顏色感測方塊」所設計的氣球射擊遊戲(如圖5)。每堂課程中會有一位主要講師(如圖6)及兩位助教,除了即時利用視訊拍攝教材操作,課程中講師也會利用講義搭配實際操作示範(圖7, 8),帶領學員逐步完成課程中的程式設計,課程中亦預留空檔讓學員提問以及自行操作。但在課程的規劃雖有安排空檔讓學生操作及提問,在實際的線上課程中,時常會有學員在講課中自行操作時發現問題想要即時提問,若時常打斷講師發問則容易造成課程進度的拖延以及其他學生上課的困擾,尤其在線上視訊會議通常一次只能針對一位學員問題做解決,故實際上課時,助教通常會以電話、語音或是聊天區打字的方式同時替多個學員即時解決問題。在課程的最後,我們也邀請所有上課的學員開啟視訊,讓所有學員互相打招呼並合影留念(如圖9)。 圖5. 迷宮遊戲及氣球射擊遊戲操作畫面 圖6. 線上課程中講師上課實況 圖7. 迷宮遊戲線上課程講義教學畫面 圖8. 迷宮遊戲線上課程操作程式教學畫面 圖9. 線上課程最後全體講師、助教及學員視訊合照 『小小程式設計師』創意競賽 為激發小學生於感測技術應用之巧思,除了豐富的課程外,為了讓小朋友更加了解SenCu感測器,我們也舉辦「SenCu-小小程式設計師創意應用競賽」。參賽者可挑選所需要的SenCu-感測方塊搭配Scratch語法,設計出能夠展示創意的應用程式,使之成為完整且實用的成品。「SenCu-小小程式設計師創意應用競賽」凡是國內各縣市之國小學生,皆具資格組隊參加,競賽主題及題目不限定,參賽者能盡情的發揮創意。 一、第一屆-SenCu小小程式設計師競賽: .初賽:只需繳交創意構想書,考量到有些年紀較小的小朋友對電腦不太熟悉,所以構想書可用電腦撰寫也可用手寫繪畫的方式表達,投稿的構想書會經由產業界及學術界專業評審審查後,選出15支隊伍晉級決賽。圖10是第一屆競賽小朋友畫的構想書手稿,非常的可愛又有趣。 圖10. 繪圖風格的初賽構想書 .決賽:晉級決賽之隊伍可參加免費的競賽訓練課程,課程當天會講解所有SenCu感測方塊的資料代表意義以及連線教學。決賽當天15個團隊需攜帶完成的成品至國家實驗研究院 臺灣半導體研究中心進行口頭報告與現地展示,並由產學界評審評定名次,現場公布及頒獎。評選標準包含功能實用性、設計創意性、完成度...等。冠軍隊伍可獲得15000元獎金,亞軍、季軍及佳作也分別獲得10000元、8000元及3000元獎金。 圖11. 決賽當日預定時程 然而因COVID-19疫情於2019年12月肆虐全球,疫情擴散的速度非常快,怕造成群聚感染,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2020/02/02決議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開學日期延後二週,且多個縣市皆已全面暫停寒假營隊或冬令營等各項活動。主辦單位也陸續接到參賽者們的來信詢問,為了學生的健康,並將傳播風險降至最低,也避免各位家長擔憂,主辦單位緊急於2020/02/03開會決議取消免費的競賽訓練課程。並利用講義以及SenCu感測方塊連線的操作影片讓參賽者了解SenCu的基本用途。 而也因為疫情沒有減緩的趨勢,擔心來自不同縣市的小朋友聚集競賽會有群聚感染的可能性,故將原訂於2020年3月28日(六)的現地決賽延期辦理,且決賽形式調整為非接觸式評審(影片)方式進行,參賽隊伍的影片拍攝長度不超過5分鐘,參賽者需口頭介紹作品的發想並實際展示完成的作品,決賽影片會由學界及業界專家組成的評審委員進行評分。 .『金牌』:守護阿嬤隊-用SenCu守護阿嬤的巴金森氏 「作品的創意源自於阿嬤,因為阿嬤得巴金森氏症已經有10幾年,現在越來越嚴重,已經漸漸無法行走。我的構想是用SenCu做一個紀錄器,記錄阿嬤手抖的時間跟大小,我覺得這樣的紀錄資料,長時間記錄之後,可以幫助醫生知道阿嬤的病情。另外,我也要設計一個遊戲,讓阿嬤練習,讓阿嬤多動手,希望可以減緩阿嬤的病情。」 . 『銀牌』:榮耀騎士隊的-超級魔王鋼琴塊 運用scratch2.0和 SenCu紅外線感測器,結合程式與音樂做出有趣又好玩的音樂體感遊戲。 圖12. 第一屆-SenCu小小程式設計師競賽金/銀牌作品 二、第二屆-SenCu小小程式設計師競賽: 籌備第二屆的競賽時COVID-19疫情依舊存在,許多學校、公司都開始實施線上教學或會議視訊,故第二屆的競賽方式一樣採用初賽與決賽的方式進行比賽,然而晉級決賽的參賽者可透過線上教學的方式參加免費的競賽訓練課程(如圖13),經由講師視訊教學,當參賽者有任何問題,都能在視訊會議中與講師溝通並解決問題。 圖13. 線上競賽訓練課程 為了讓競賽更加的生動與精彩,主辦單位經過多重的考量,決定2021/03/27的決賽讓15隊參賽隊伍能至競賽會場進行競賽。競賽會場都有做好全面的防疫措施,確保大家的安全,要求每位工作人員、參賽者、陪同者及評審進入會場前都必需戴上口罩、測量額溫並酒精消毒。參加人數也有限制,每個隊伍小朋友只能有1位家長出席。 圖14. 全面防疫措施的競賽會場 圖15是在競賽現場小學生們利用SenCu及Scratch展現最後作品成果,每個小朋友報告時的台風非常穩健。左圖是使用SenCu-紅外線距離感測方塊與Scratch程式結合的運動遊戲。玩家透過身體的跳動將Scratch中的氣球踩破,計時內成功踩破氣球越多分數越高。右圖是利用本團隊新推出的SenCu-紅外線溫度感測方塊,設計出一個日常生活中常可用到的一個應用,就是偵測煮水的溫度和預測煮好的時間,並可以用聲音影像提醒使用者,這樣在煮水時就不需站在爐火旁監督,也不會忙其他事情就忘了回來關火。 圖15. 參賽隊伍展示競賽作品成果 小學生們帶來的作品都非常的精彩又有創意,經過一整個下午的刺激競賽,專業的評審也非常認真且激烈的討論頒獎的名次,於這次競賽獲得金牌的是「我的程式。我帥氣」-S粒子危機、獲得銀牌的是「圓圓」-城市老驚魂記。 圖16.第二屆小小程式設計師 - 金牌、銀牌頒獎照片 第二屆小小程式設計師的競賽在這15隊優秀的隊伍比拼之下圓滿的落幕,最後評審與參賽隊伍的小朋友們一起來個大合照,為競賽畫下完滿的句點。 圖17. 第二屆小小程師設計師競賽結束大合照 參考文獻 [1] 臺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官方網站,https://www.tsri.org.tw/main.jsp [2] Scratch介紹,https://zh.wikipedia.org/wiki/Scratch [3] 小小程式設計師官方網站,http://sencu.tsri.org.tw/ 謝依潔 國家實驗研究院臺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助理工程師 陳思穎 國家實驗研究院臺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吳建明 國家實驗研究院臺灣半導體研究中心研究員 羅小茹 國家實驗研究院臺灣半導體研究中心助理管理師 蘇萬生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推廣組薦任編輯

AI與創造它的科學家(二)  艾薩克.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1920—1992)

AI與創造它的科學家(二) 艾薩克.艾西莫夫 Isaac Asimov(1920—1992)

圖文/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本系列作品由教育部與臺大科學教育發展中心授權轉載 艾薩克.艾西莫夫Isaac Asimov(1920—1992) 著作等身的多產作家,除了如《基地》系列、《機器人》系列等深植人心的科幻作品外,同時也是一位科普作家,也曾在大學中任教。「機器人學三大定律」最初出現在Asimov1942年的短篇小說《轉圈圈》(Runaround)中,用以規範通用AI的行為,也是機器倫理的濫觴。三定律看似周全,實際上存在內在矛盾與例外,因而常見於其他科幻作品,作為故事發展的開端或主軸。然而一套倫理學竟然在被規範者出現之前就被廣泛討論,反映了大眾對於「人造智慧體」的猜忌與不安。 撰文/陳品妤|編輯/高敬堂 審訂/葉言都(東吳大學歷史系兼任助理教授、科幻小說作家) 非凡的科學天才 Asimov是俄裔猶太人,三歲時與家人移民到美國紐約定居。小時候,他在父親糖果店的報攤上找到一本《驚奇科幻》雜誌(Astounding Science Fiction,現已改名為Analog Science Fiction and Fact),閱讀之下,科幻世界的廣袤星空立刻深深吸引了他,開啟了Asimov對科學的興趣。 Asimov成績出色,年僅十九便從哥倫比亞大學化學系畢業,而後繼續攻讀生物化學博士。沒想到不久,二次世界大戰緊接著爆發,中斷了Asimov的學業。二戰期間,Asimov發揮所長,在大氣實驗室擔任民間研究員。戰後,Asimov繼續在陸軍服滿最後的九個月役期,並在28歲那年回歸校園,取得博士學位後,在波士頓大學醫學院擔任講師。 身為舉世公認的天才,Asimov對此稱不上謙虛,卻也從不驕矜自大。一方面,他在名片上幽默地自稱是人類的「自然資源」;另一方面,他對炫耀智識的人毫不客氣。1962年,Asimov高分通過「門薩國際」(Mensa International)──一個僅接受高智商會員的國際同好會──的入會測驗。根據Asimov自述,那並不完全是個很好的經驗:有些會員過分誇耀智商、不斷與他人爭吵。正如Asimov所說:「即使科學會引起問題,但無知也不能解決問題。」比起這些自私的聰明人,他顯然更理解知識的可貴。 科普之王 Asimov平均每年出版或主編十本書。在他全職寫作的期間,甚至高達每年十三本。曾有記者問過他:「倘若醫生宣告你只剩六個月能活,你會怎麼做?」,Asimov瀟灑回應:「打字打得更快一點!」(“Type faster!”)。 如此多產的作家,作品橫跨杜威十進位圖書分類法,從自然科學到人文藝術,可謂真正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唯獨「哲學」是Asimov唯一不曾出版的分類。但Asimov的文字條理分明,字裡行間邏輯嚴謹,若真出版哲學圖書,不過是錦上添花而已。除了學識淵博,Asimov最為人津津樂道的,還有過人的幽默感。他出版了數本打油詩及笑話集,以及趣味橫生的科普作品。 1957年,蘇聯發射世上第一枚人造衛星,其技術震驚整個世界。造成美國教育界的危機感,認為必須痛定思痛,改革科學教育,培養更多科技人才。在此之前,Asimov的創作以科幻小說為主,這時他有感於科學普及的重要,改為寫作科普專書。他的科普作品也極為成功,暢銷書《智者的科學指南》(The Intelligent Man’s Guide to Science)出版以後,Asimov決定辭去教職,全心投入科普工作。而這部作品經過多次編修,成為後來的《艾西莫夫科學新指南》(Asimov’s New Guide to Science)。 1940年代,美國科幻小說的三巨頭之一Robert Anson Heinlein曾說:「如果Isaac不知道答案,就不要查詢大英百科全書,因為它也不知道答案。」可見Asimov科普大師的名譽當之無愧。 科幻小說大師 在鑽研學術之餘,Asimov沒有停止探索世界的驚奇,盡情嘗試有趣的事物。當然,也包括科幻小說寫作。 1939年,Asimov陸續向《驚奇科幻》投稿多篇科幻小說。當時的編輯John W. Campbell Jr.成為他的伯樂,引導他在1941年寫出短篇《夜幕低垂》(Nightfall),躋身一線科幻小說家。之後,Asimov出版多部大受歡迎的短篇,以及經典的長篇系列。其中,「機器人系列」與「基地系列」堪稱Asimov科幻小說的兩大代表系列作品。 「機器人系列」的主角是人類刑警Elijah Baley與他的機器人夥伴R. Daneel Olivaw。面對看似違反「機器人學三大法則」的不可能犯罪,兩人抽絲剝繭、攜手揭開案件真相,頗有古典推理小說色彩。他們辦的案子從熟悉的地球到太空殖民地,讀者能一窺Asimov設想的未來社會,並與這對搭檔一起思考:人類的未來該何去何從?人類與機器人如何攜手共存?在系列的最後一集,Baley與Daneel之間深厚的「跨種族」情誼,或許是Asimov對這一連串難題的解答。 「基地系列」的格局更大,是科幻類型的「太空歌劇」(Space Opera)。故事敘述數學家Hari Seldon預見銀河帝國即將滅亡,為縮短帝國崩潰的動盪期,打造保存文明的基地,使人類能早日邁向和平。銀河帝國的命運取材自羅馬帝國的興衰史,也是Asimov對人類歷史的回應:無論如何,唯有以不停求變,來回應瞬息萬變的環境,才是人類的永續生存之道。 Asimov在科幻小說的成就斐然,多次獲得科幻界的最高榮譽──雨果獎(Hugo Award)。而他在小說中創造的多個字詞,如前述提及的「機器人學」(Robotics),還有「正子」(positronic)、「心理史學」(Psychohistory)等,更被《牛津英語辭典》收錄;其中,用於預測人類命運的「心理史學」,甚至成為部分社會學家的理論參照。 身為一位科幻小說家,除了作品以外,Asimov最為人津津樂道的,是與另一位科幻巨匠──同時也是位著名的科學作家(science writer)、電影《2001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原著小說的作者──Arthur Charles Clarke的相處模式。 兩人雖是好友,卻多次在各種場合挖苦對方。例如Clarke偶然得知在一場不幸的航空事故中,其中一位罹難乘客正好隨身帶著一本自己的著作。他將這則新聞轉給Asimov,並補充:如果那名乘客當時帶的是Asimov的書,或許就能安詳地死去了(無聊到睡著)!Asimov也不甘示弱地回擊,告訴Clarke:這場事故對於那名乘客而言至少是種解脫(不用再看Clarke的書了)。但他們的修養,徹底打破「文人相輕」的迷思。一次偶然的機會,兩位作家共乘一輛計程車,行經紐約市公園大道時,達成了著名的《Asimov-Clarke公園大道協議》(The Asimov-Clarke Treaty of Park Avenue,或稱《Clarke-Asimov協議》)才平息了這場瑜亮之爭:往後當被問到誰才是最優秀的科幻作家時,Asimov得回答是Clarke;同樣地,Clarke也將堅持Asimov才是最優秀的科學作家。Clarke更在自己的著作《第三行星報告》(Report on Planet Three)中寫道:「根據《Clarke-Asimov協議》,第二名的科學作家將這本書獻給第二名的科幻作家」,足見兩位大師惺惺相惜。 跨世紀的機器人預言 Asimov於科幻小說中生動描繪了人類與機器人共存的未來,並首先使用「機器人學」(Robotics)這個詞彙,至今仍深刻影響著科技的發展。機器人學之父Joseph F. Engelberger就曾表示,他之所以投入機器人學,正是因為讀了學長Asimov的機器人故事。2010年3月9日,美國眾議院為了表彰Asimov的貢獻,將每年四月的第二個星期指定為「全國機器人週」。 雖然科學家自科幻小說汲取靈感早已不是新鮮事,像是IBM的第一台超級電腦,即是以Douglas Adams的小說《銀河便車指南》(The Hitchhiker’s Guide to the Galaxy)中的超級電腦「深思」(Deep Thought)命名,但是Asimov的科幻小說不僅為機器人學家提供了靈感,更塑造了AI在大眾心目中的印象。 就實用的角度來看,Asimov在小說中提出的人形機器人設計相當實際:一、家庭機器人以「女性」的形象出場,減少機器人給人類的侵略感。二、區隔人類與機器人,以免過於擬真的機器人被當作人類。三、制定機器人應當遵守的原則,防止機器人傷害人類。在現代機器人設計中,我們已經可以看見這些原則的實踐。 除此之外,Asimov在與另一位作家Robert Silverberg合著的《正子人》(The Positronic Man)中,也以擁有自我意識的機器人Andrew為主角,結合機器人學、心理學、社會科學等視角,探討人類與AI之間的互動與情感關係。這部擴寫自Asimov另一部作品《雙百人》(Bicentennial Man)的長篇小說,先後被改編為熱門的同名電影與風靡世界的Play Station 4遊戲《底特律:變人》(Detroit: Become Human)。可見Asimov的科幻小說不僅開啟了人們對機器人的想像與討論,也深深影響了通俗文化。驚人的是,這些深具啟發性的作品,竟有泰半是上個世紀40到50年代的創作。 1964年,Asimov在《紐約時報》撰文,預言2014年的世界。而今回首,其中許多想像竟都與現實不謀而合: . 機器人既不會普及也不會發展良好,但是它們將會存在。 ►正確!機器人尚未普及,依舊處於開發狀態。 . 人類將致力於設計擁有「機器人大腦」的車輛。這些車輛可以設置特定的目的地,在前進時不受駕駛緩慢的反應干擾。 ►正確!自動駕駛車輛是目前正在研發中的熱門產品,前途一片光明。 . 精巧的機械裝置將把人類從瑣碎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廚房設備被設計成自動裝置:燒開水並煮成咖啡、烤麵包、煮或炒蛋、烤培根等。只要前一天晚上預訂,早餐就會在第二天的指定時間準備好。 ►正確!雖非主力研究項目,但已有相似產品付諸實際運用,例如日本豪斯登堡樂園的奇妙餐廳(変なレストラン)。 . 在公元2014年的世界,幾乎沒有日常工作是機器無法做得比人纇更好的。因此,人類在工作上的角色將大幅轉變為機械運作的看管者。學校的方針因此改變。高中生將被教導電腦技術的基礎知識,熟練掌握二進制算數,並接受應用程式語言的完善訓練。 ►部分正確。自動化的理念正是如此,講究智慧化與客製化服務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也是正在進行式,只是速度似乎沒有Asimov設想中來得快。在基礎教育方面,雖與全面普及仍有一段距離,但將編程等電腦相關技能向下扎根,是各國政府共同努力的方向。 . 通訊技術將發展出視聽功能。你將在聽到聲音的同時看見通話對象。而螢幕不僅可以用來查看通話對象,還可以用來研讀文件、相片,跟閱讀書本的文字段落。同步衛星將在太空中徘徊,使你能打電話到地球上的任何地點,包括南極洲的氣象站。 ►正確!視訊電話已實現多年,並在當下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的社會中廣泛運用,儼然成為當代通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Asimov半世紀前的預言,竟與事實相去不遠。誰說他在科幻小說中所描繪的未來,僅只是天馬行空呢? 機器人學三大定律 1942年,Asimov在短篇小說《轉圈圈》(Runaround)裡,首次提出著名的「機器人學三大定律」: 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因不作為而使人類受到傷害; A robot may not injure a human being or, through inaction, allow a human being to come to harm; 二、除非違背第一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A robot must obey the orders given it by human beings except where such orders would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Law; 三、在不違背第一及第二定律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A robot must protect its own existence as long as such protection does not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or Second Laws. 若機器人不遵守規則,就會導致不可逆的傷害,以此作為機器人失去控制時的保險機制。在其他科幻作品中,也經常援引這三條定律,作為給機器人或AI系統的限制。 科學家創造強大的AI,是為了增進社會福祉。矛盾的是,許多科學家卻警告:倘若有一天功能強大的通用人工智慧(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AGI)成真,它將意識到人類之於宇宙只是滄海一粟,進而消滅或者奴役人類。Tesla執行長Elon Musk曾經表示,AGI可能使人類淪為機器的寵物,而聯合DeepMind的創辦人Mustafa Suleyman及數百名專家齊聲反對「致命自主武器系統」(Lethal Autonomous Weapons,LAWS)的開發。 在這樣的背景下,機器人學三大定律也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與討論。例如2016年,微軟CEO Satya Nadella曾在《未來的夥伴關係》(The Partnership of the Future)一文中提及:雖然層層遞進的三定律深具啟發,為AI倫理學提供了很好的基礎,但仍未提供一套研發團隊在開發AI模型或機器人時應該遵守的價值觀或設計原則。實際參與AI研究的知名科學家Ben Goertzel也透露:機器人學三大定律的邏輯缺陷太多,在小說中便存在許多漏洞,即使是機器倫理學界也不認為它是一個令人滿意的基礎。話雖如此,我們依然可以從三定律的失敗中學習,體認到任何試圖以具體規則為依據的道德規範注定會失敗。 然而這些批評似乎都忽略一個事實:Aismov不是以「科學家」,而是「科幻小說家」的身分寫下三大定律。在「機器人系列」中,正是因為三定律存在漏洞,才會帶出兩位主人公後續一系列的精采冒險。另一方面,不是所有學者都認為AI真的會反噬人類。比如Facebook 創辦人Mark Zuckerberg對此便抱持著樂觀的態度,認為技術的好壞取決於使用者;只要立意良善,AI將在不久的將來持續造福人類。 科學與反智主義 Asimov終其一生透過教育和著書,將知識傳播到更遠的地方。某種程度上,可以視為對於1980年代「反智主義」(anti-intellectualism)盛行的一種反制。當時的美國政治人物為博取大眾選票無所不用其極,Asimov對此撰文感嘆:美國存在一種「名為無知的邪教」(a cult of ignorance),人們誤以為民主意味著「我的無知就跟你的知識一樣好」。在那個年代,Asimov更是少數公開支持同性戀、女性權益的公眾人物。 1992年,Asimov撒手人寰,然而當時的媒體對於他的死因卻沒有太多的著墨。直到多年後,Asimov的第二任妻子代為出版他的自傳時,才透漏:Asimov是因手術輸血而感染愛滋病毒(HIV),後續引發心腎衰竭而逝世。那是個HIV知識尚未普及,對於愛滋病仍充滿歧視的年代。即使Asimov處之泰然,並願意公諸於世,但在醫師的建議與輿論偏見可能殃及家人的考慮下作罷。這段令人五味雜陳的插曲,正突顯了Asimov生前所堅持──科學普及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Biography.com Editors, “Isaac Asimov Biography“, The Biography.com website, 2014. [2] Gregersen, E. , “Isaac Asimov | Biography & Facts“,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20. [3] Dvorsky, G., “Why Asimov’s Three Laws Of Robotics Can’t Protect Us“, Gizmodo, 2014. [4]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U. S., “Text – H.Res.1055 – 111th Congress (2009-2010): Supporting the designation of National Robotics Week as an annual event.“, gov, 2010. [5] Garmon, J., “Geek Trivia: Action-pact science fiction“, TechRepublic, 2006. [6] Open Culture Editors, “Isaac Asimov’s 1964 Predictions About What the World Will Look 50 Years Later“, Open Culture, 2013. [7] Nadella, S, “Microsoft’s CEO Explores How Humans and A.I. Can Solve Society’s Challenges—Together“, Slate Magazine, 2016. [8] Salge, C., “Asimov’s Laws Won’t Stop Robots from Harming Humans, So We’ve Developed a Better Solution“, Scientific American, 2020. [9] 徐子軒(民107年12月17日)。AI武器未來戰(上):「殺手機器人」的禁令謬誤?。 [10] 葉李華(無日期)。艾西莫夫傳奇。 國立臺灣大學科學教育發展中心 本文為教育部「人工智慧技術及應用人才培育計畫」成果 「AI與創造它的科學家」線上圖文故事展|https://reurl.cc/WknyvD 計畫網站|http://elitesports.tcus.edu.tw

繪本科學閱讀的跨領域教與學:爸爸的機械魚

繪本科學閱讀的跨領域教與學:爸爸的機械魚

文/劉淑雯、蕭 敏 緒論 2020年爆發的全球風暴: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造成世界諸國動盪,也改變了人民的生活型態,而要在這樣瞬息萬變的時代背景下生存,擁有單一的知識並不足,學生需要會運用跨領域、跨學科的綜合知識。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綱要中也提到,教學導向重視培養學生適應現代生活及未來面對挑戰時,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亦即「核心素養」,課程也強調學習不應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反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 有鑑於低年級學生較缺乏生活的體驗與各項經驗資訊,在科學的理解上,文字性的傳達和過多的專有名詞可能會限制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參與,因此,藉由繪本圖像能夠讓兒童容易理解,並且讓學習更有效(劉淑雯,2018)。故本次教學活動參考國外繪本教案書籍Eureka! Grade 3-5 Science Activities and Stories(Donna Farland Smith and Julie Thomas,2018)中的「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use modification」章節內容,透過繪本《Papa’s Mechanical Fish 爸爸的機械魚》融入閱讀、數學和科學教育,期望在STEAM取向教學活動下探索學生的表現,並透過NRC研究指出數學素養的五種成分(The five strands of mathematical proficiency),即概念理解(conceptual understanding)、過程流暢(procedural fluency)、策略能力(strategic competence)、適性推論(adaptive reasoning)以及積極性格(productive disposition)(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1)著手進行教學設計,藉由動手操作、問題解決、小組討論以及策略分享等過程進行跨領域學科知識的活動,融入不同領域的知識搭配設計的整合型教學活動,增加趣味性和學習知識,進而提升學生素養。 壹、教學對象 國外該教案原對象為國小三至五年級之學生。而本次教學對象為新北市國小一年級學生,此班學生好奇心強、性格活潑、富實驗精神,對科學領域有豐富興趣,每月份皆在教師帶領下閱讀融合科學知識的《未來兒童》等雜誌(至少一本),且班級人數多,學生皆有豐富團體合作經驗。希望透過此課程讓學生享受科學實驗的樂趣,並培養不斷嘗試、堅持不懈的科學家精神,以及發現問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貳、教學目標及議題融入 一、本次教學目標 (一)能理解為什麼「失敗和成功同樣重要」。 (二)能說出「不停地挑戰和修正,並越做越好」的人格特質。 (三)建立學生對於浮力的認識和探索影響浮沉的原因。 (四)設計並建造出一艘船,進行載重的浮沉挑戰。 (五)能對於失敗或成功的原因進行探討並發表說明。 (六)建立學生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的習慣、保護水資源和永續管理的概念。 課程進行則以四個層次實施,因為是跨領域學科知識並融入不同領域的知識搭配設計的整合型教學活動,本次教學設計以結合「生活、英語文、美勞、數學」四種領域方面的專業知識,在和各科目教師進行探討、說明後,筆者進行四堂串聯課程的規劃,培養核心素養(表一)。 表1 二、課程規劃融入國內外議題 (一)「十二年國民教育基本綱要」中的三個議題 1.性別平等教育議題的「覺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了解家庭、學校與職業的分工,不應受性別的限制」。 2.環境教育議題的「懂得能源資源永續利用,養成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的行為,減少資源的消耗」、「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而保護重要棲地」。 3.閱讀教育議題的「能在一般生活情境中,懂得運用文本習得的知識解決問題」、「培養喜愛閱讀的態度」和「願意廣泛接觸不同類型及不同學科主題的文本」。 (二)「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中的四個議題 1.SDGs 2消除飢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永續農業。 2.SDGs 5性別平等:實現性別平等,增強所有婦女和女童的權能。 3.SDGs 6潔淨水與衛生: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和環境衛生,並對其進行永續 4.SDGs 14水下生命:保育及永續利用海洋與海洋資源,促進可永續發展。 (三)女力(SHERO) 透過閱讀繪本女力故事(SHERO),引導孩子發覺自我特質、興趣和覺察個人優勢能力,期待學生們能透過筆者分享不同的女力繪本,勇於突破性別框架迷思,給予更多創造自己的可能,從中成長與蛻變。「Achieve gender equality and empower all women and girls」實現性別平等,並賦予所有女性權力。 三、教案與美國新一代科學標準(NGSS)相聯結 自2013年起,美國以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NRC)K-12 科學教育架構(the Framework for K-12 Science Education)為基礎,正式公布「新世代科學標準」(The 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 NGSS),包含三個重點面向:學科核心思想(Disciplinary core ideas)、科學與工程實踐(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s)、跨學科概念(Crosscutting concepts)等重點面向,發展新的一貫美國科學教育標準、強化科學教育的認知與應用性(王佳琪、鄭英耀、何曉琪,2016)。NGSS研究中科學本質(Nature of science connections)其中一項提及「科學是人類努力的結果」(Science is a human endeavor),並特別強調創造力和想像力對科學的重要性,認為科學知識是經由人類努力、想像力和創造力所形成的結果(The 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2013)。 因本教案參考國外教案設計,根據美國NGSS科學教育指標,以下將學習指標羅列呈現如下: 參、教學活動 原國外教案對象為國小三至五年級之學生,規劃為一堂課完成之教學活動。但因為本次教學對象為國小一年級學生,在理解力和先備知識經驗上有限制,因此本次教學活動筆者規劃延伸成四堂課程,以結合「生活、英語文、美勞、數學」四種領域方面的專業知識,一步一步引導學生進行跨領域學科知識的整合型教學活動。 一、引起動機:Papa’s Mechanical Fish爸爸的機械魚 課堂:英語繪本課 繪本:Papa’s Mechanical Fish (一)預測活動:你認為哪種船設計最好呢? 向學生們展示不同種類的船的圖片,教師詢問:「哪種船的設計最好?為什麼?」 學生回答:「第二個!因為看起來很堅固!」「船的下面很大,可以載多東西。」「第二個!很像我之前和爸爸媽媽去日本搭的船。」 經由教師提問,讓學生們提出關於船體設計的三到五個關鍵想法,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設計船。 學生回答:「船的形狀、船的大小、船是用什麼做的(材料)……。」 (二)繪本導讀:讀讀看Papa’s Mechanical Fish要告訴我們什麼故事? 1.為引起興趣,先讓學生觀察繪本封面。 2.介紹繪本: 教師先以中文介紹繪本故事背景,再用英文搭配中文逐句翻譯,並適時穿插故事內容或單字提問,讓學生運用自身的理解力、想像力搭配創意回答問題。 以19世紀最好的水下工程師之一Lodner D. Philips的經歷為藍本,講述故事中的爸爸雖然是一位發明家,但一直沒做出什麼傑出的發明。直到一次,和家人在湖邊釣魚時,女兒問爸爸說:「你有沒有想過,成為一條魚是什麼感覺?」正是這個問題,給了爸爸啟發和靈感,他立即沖回工作室,嘗試建造一艘潛水艇。不斷失敗的經驗不但沒有澆熄爸爸的熱情,還讓爸爸的發明之路越挫越勇,再從無數次的失敗中吸取經驗後,爸爸終於成功發明出一艘潛水艇。 學生可以透過此書了解爸爸在發明成功前,做了哪些努力?懷抱著哪些理想?並且從中感受到故事中身為科學發明家的爸爸,除了知識、能力和所擁有的資源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精神」:堅持到底的精神。 3. 延伸繪本分享 (1)向學生展示並簡單介紹另外三本The Questioners系列繪本Rosie Revere, Engineer、Ada Twist, Scientist、Sofia Valdez, Future Prez,和學生分享任何人都有無限的想像和創造力可以做出改變世界的發明。 (2)教師簡單講述小女孩科學家的故事,分享她們如何突破困難、不斷嘗試,並在科學領域中追逐自己的夢想,發揮出足以改變世界的力量。教學結束後,教師也將三本繪本書放在班級圖書角,供學生課餘時間閱讀。 希望鼓勵學生超越年齡和性別框架,從中發覺自己的潛能,多去創造、去嘗試、去解決問題、不害怕錯誤或失敗。 (3)融入「性別平等教育」、「閱讀教育」議題,讓學生覺察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了解家庭、學校與職業的分工,不應受性別的限制,並了解不同性別者的成就與貢獻。也讓學生能在一般生活情境中,懂得運用文本習得的知識解決問題,從中培養喜愛閱讀的態度,並更願意廣泛接觸不同類型及不同學科主題的文本。 (三)提問探究 1. 封面 (1)封面上你看到了什麼?(海水、魚、一位大叔、城堡、潛水艇……) (2)你知道什麼是潛水艇嗎?(請知道答案的學生說明潛水艇的特徵,並適時補充) (3)猜猜看這本繪本要說什麼樣的故事?(講那個人開潛水艇到處冒險的故、他被困在海裡的故事、他是研究魚的科學家……) 2.內文 (1)你覺得「Crack-drip-splinter-rip!」是什麼意思?(變魔法的咒語、我做好了……) (2)爸爸為什麼相信他有一天會發明出完美的東西呢?(他對自己有信心、他很喜歡當科學家不想放棄……) (3)是什麼樣的問題激發了爸爸建造一條機械魚的想法?(想像魚一樣游、想像魚一樣生活在海裡……) (4)爸爸為什麼要不斷改進他的設計?第二、第三和第四個版本的設計有變化嗎?(讓機械魚越來越好、裝了管子爸爸就可以在水下呼吸、機械魚可以游得更快、可以載更多人在水下游……) (5)科學家與發明家在創造東西時,會在第一次製造出來後就是完美的嗎?(可能不會,要做很多次……) (6)你覺得爸爸展現出科學家的哪些特質?(有信心、一直努力、很聰明、觀察力很好、不放棄、不怕做錯……) (7)聽完故事後,再問一次學生覺得「Crack-drip-splinter-rip!」是什麼意思? (「Crack-drip-splinter-rip! 」是爸爸鼓搗做實驗的聲音,在繪本裡不停地出現,象徵爸爸不斷失敗的實驗,又不斷地再次嘗試。) 二、發展活動:浮沉大挑戰 .課堂:生活課(配合翰林版一下生活領域:第五單元 奇妙的水進行教學) 本活動為筆者設計原本教案之外的課程,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在先備知識經驗上較三到五年級的學生不足,故此階段將視為引導學生對水的浮力有初步概念的引導活動,主要目標在建立學生對於浮力的認識和探索影響浮沉的原因。 (一)預測活動:你認為哪些東西會浮起來呢? 將學生們分組進行活動,請各組進行小組討論後,事先準備三樣認為會浮在水上或沉入水中的物品(以校園中或手邊學用品取材)。 學生答案:牙刷、漱口杯、水壺、墊板、數學附件教具、校園中撿的葉子、鉛筆、橡皮擦、課本、口紅膠……。 (二)發展活動:浮沉大挑戰 開始實驗前請各組討論是否準備的每一樣物品都適合拿來做實驗呢?如果不行原因是什麼? 學生回答:「手錶、課本,泡到水裡會弄壞。桌墊,因為太大了沒辦法放到水桶裡……。」 初步篩選過後,將適合拿來實驗的物品,讓各組上台利用教室放置測試的水桶實際進行浮沉測試,並將結果記錄下來。 (三)結果討論 各組上台發表實驗結果是否和預測的內容相同,分享各自的想法。 學生回答:以為水瓶那麼大會沉下去,結果卻浮起來了! 教師提問:那你們覺得為什麼會浮起來呢? 學生回答:因為很輕、因為裡面是空的,沒有水、因為裡面有空氣……。 探討影響物品浮沉的關鍵因素可能是什麼?作為後續實驗活動的引導。 學生回答:東西會不會很重、東西多大、東西是什麼做的(材質)、裡面有沒有空氣……。 三、發展活動:船的設計與發明 .課堂:美勞課(配合翰林版美勞課程:自製玩具船、玩具船大賽) 筆者考量一年級學生手部肌肉靈敏度和對小肌肉控制能力有限,以及學生對船隻構成、模型組件在概念上較為模糊,故調整原國外教案內容,讓教師先行示範引導學生設計和製作船隻模型,並給學生更多時間完成模型作品,此階段主要目標集中在學生的創意發想與讓各組成功設計並建造出一艘模型船。 (一)情境打造 我們必須設計一艘船,將食物(實驗過程以1元硬幣替代)運送到需要幫助的國家和家庭,載著食物的船將行駛數千數公里橫跨海洋。為了節省金錢、時間和精力,船每次旅行必須盡可能運送更多的食物(融入「SDGs 2消除飢餓」議題,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永續農業。) (二)材料 木棍棒、鋁箔、1元硬幣、塑膠吸管、膠水和膠帶。 (三)活動流程 1. 完成船隻設計圖 (1) 教師展示預先畫好的船隻設計圖,和學生說明設計船隻的概念,並介紹可運用在設計中的材料。過程中提醒學生們繪本中的爸爸是如何完成設計,引導學生思考設計船隻時需要考量那些因素?是否可以進行修改讓他們的設計更好。 (2) 將學生們分組進行活動,請各組進行小組討論,並在有限的時間內畫出船隻的設計圖。 2. 動手操作 (1)教師展示預先製作好的船隻模型,和學生說明如何根據設計圖運用材料進行模型組件。 (2)發下實驗材料,各小組根據設計圖製作出送餐船模型。 (3)製作過程中教師從旁協助並隨時提醒、注意學生的安全狀況。 如:學生需要使用刀具切割材料時,須請教師協助(基於安全考量,教師不提供一年級學生刀具)。 (四)過程討論 引導學生思考關鍵問題,如:如何能支撐最多食物(1元硬幣)?要讓送餐船能夠成功浮起來的因素可能是什麼? 四、發展活動:送餐船大賽 .課堂:數學課(配合翰林版一下數學領域:第五單元 形狀與形體、生活領域:第五單元 奇妙的水進行教學) 本活動基本上依照原本教案進行,而延伸活動是筆者搭配生活領域課程,並融入「環境教育」和「SDGs 6潔淨水與衛生」議題自行設計,主要目標是學生能對於送餐船模型在水上實驗成功或失敗的原因進行探討並發表說明,以及讓學生建立保護生態資源、永續管理的概念。 (一)預測活動:各組能載多少食物呢? 1. 各組同學將美勞課中完成的送餐船模型,上台展示並發表介紹船的特徵、設計理念,以及預測自己製作的船隻能載多少食物(1元硬幣數量)。 2. 配合數學課程形狀與形體單元,教師帶領全班探討各組成品的外觀差異。 3. 學生聆聽各組報告,並在筆記本中記下預測各組的送餐船能載多少食物(1元硬幣數量)。 4. 教師在黑板上繪製圖表,紀錄各組對於自己製作的船隻模型能支撐多少食物(1元硬幣)的預測。 (二)發展活動 各組輪流上台,在水桶中測試送餐船模型能支撐多少個1元硬幣。 (三)結果討論 1. 教師在黑板上繪製圖表記錄實驗結果(每組的船所能支撐的1元硬幣數量),並和實驗之前的預測結果進行比較。 2. 教師引導全班學生回顧英語課堂閱讀的Papa’s Mechanical Fish繪本故事,反思成為科學家須具備的條件,並帶領學生進行船隻成功或失敗的理由討論,學生需在他們的筆記本上寫下和說明他們的觀察和推理,讓各組輪流上台發表。 3.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 「最常使用哪些材料,為什麼?」 「哪一組的船設計是最好的,你為什麼這麼認為? 」 「如果要製造下一艘船,會對設計進行哪些修改?」 「要成為科學家或發明家,需要的性格特徵是什麼,為什麼?」 (四)延伸活動:珍惜水資源 (配合翰林版一下生活領域:第五單元 奇妙的水 愛惜水資源進行教學設計) 1. 教師提問:我們實驗後的水該怎麼辦呢? 2. 引導思考:可以直接倒掉嗎?這麼多水倒掉好可惜。可以怎麼利用呢? 3. 教師建立學生愛惜生態資源概念,並請學生們說一說可以怎麼進行水資源再利用。 學生回答:可以拿去拖地、擦黑板、澆花、洗抹布打掃教室……。 4. 融入「環境教育」議題,讓學生能在一般生活情境中,懂得能源資源永續利用,養成日常生活節約用水的行為,減少資源的消耗,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而保護生態環境。在SDGs部分融入「SDGs 6潔淨水與衛生」議題,確保所有人都能享有水和環境衛生,並對其進行永續管理。 肆、實施成效和省思 本次整合型教學活動課程,因筆者主要教授和協同教學課程包含數學、生活、英語繪本、美勞、童軍課程,故融入多方面領域知識搭配設計,並在和各科教師協商討論後,以搭配數學和生活領域教科書內容,在不跳脫學校課程進度規劃下,筆者設計出四堂銜接式課程。 一、引起動機:共讀繪本階段 在英語繪本教學活動「爸爸的機械魚」中,學生們大致上都能針對教師的提問給予回應,平時學校課程也有英語繪本課養成學生閱讀的習慣,故在共讀英語繪本時並不排斥,能專心並保持高度興趣地和教師互動。 一開始教師詢問學生:「故事中的爸爸有哪些性格特質,可以成功創造發明呢?」一年級學生僅能回答出:「因為他很聰明、很厲害!」這種模糊的答案,在教師層層引導提問下學生能逐步瞭解爸爸的人格特質,雖然礙於詞彙量有限,但仍能透過簡單的關鍵字敘述說明出科學家「從失敗中吸取經驗、不停地挑戰和修正,並越做越好」的特質,可知學生能夠理解失敗和成功同樣重要,並瞭解繪本故事中的意涵。 在融入議題方面,學生也能確實命中議題的實質內涵,延伸繪本分享時,學生能覺察到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了解職業的分工和成就不應受到年齡、性別的限制(性別平等教育議題)。 二、發展活動:實驗操作階段 本次跨領域教學活動的課程架構以Engage(參與)、Explore(探索)、Explain(解釋)、Extend(延伸)、Evaluate(評量)作為科學探究之步驟。 在生活課程教學活動「浮沉大挑戰」階段,學生能「主動」針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根據經驗推理並進行預測,除了本次教學對象本身對科學實驗具備高度興趣外,筆者發現學生具備科學家大膽嘗試不怕犯錯的精神,不會因為「害怕答錯」而放棄嘗試。在實際實驗後學生能藉由仔細地觀察有些物品會沉到水面下,有些物品會浮在水面上,了解浮力的存在,也能在實驗過後,積極和同組的組員透過提問發想可能影響浮沉的原因是什麼,思考換個物品是否有不同結果,建立起對於浮力的認識和探索影響浮沉的原因。 在美勞課程教學活動「船的設計與發明」階段,因考量一年級學生實行之難度,將部分製作材料進行調整,也刪去原本國外教案設計中製作成本計算的部分,以發放材料包方式讓學生分組實際參與製作。學生們在製作船隻的過程中都能與同組組員討論設計、合力完成,遇到問題時也能尋求教師協助,最後有一組未能在課堂中完成作品,筆者利用課後時間協助學生製作,並在下堂實驗活動進行前順利完成作品。這階段讓筆者感到非常驚訝,原本預想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光是畫出設計圖就十分困難了,還要在時間內將其動手製作出來,實在太過困難!結果看到學生皆能設計並建造出一艘船隻模型,進行載重浮沉挑戰,筆者和美勞老師都很驚豔。 在數學課程教學活動「送餐船大賽」階段,配合數學課程形狀與形體探討各組成品的外觀,並進行結果預測。各組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皆守規矩,實驗前能大膽預測數據,並在實驗過程中積極參與活動,學生即使製作的船隻在水中實際實驗操作出的結果和實驗前預測的數據大相逕庭也不會氣餒,哈哈大笑後又能和組員對於觀察到的現象進行討論。實驗尾聲時筆者請各組發表實驗結果,並透過教師引導及過程中各組學生的觀察,發表船隻模型失敗或成功的原因,各組學生皆能熱烈給予反饋,相當可愛具備小科學家的實驗精神! 實驗過後筆者提問實驗用的水可以如何利用,可能是平時都會帶領學生輪流進行教室整潔打掃,學生都積極回答出和打掃有關的答案,像是拖地、擦黑板、擦桌子等,確實建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珍惜水資源、養成生態永續的概念(環境教育議題)。 在課程結束後,教師請各組學生口頭分享回饋,學生們皆認為此次設計的系列課程趣味十足,希望下次還能再玩(對孩子們來說像是一場一場的過關遊戲)。整體而言,本次課程達成預定的教學目標和成效,讓學生們藉由動手操作、問題解決、小組討論以及策略分享等過程,進行跨領域學科知識的活動,期望學生皆在充滿趣味性的課程中,快樂地學習、探索知識,並建立學生對於水和浮力有基本的認識,作為銜接三年級的自然課程「水的變化」和「溶解」單元,能更進一步對於水的三態和水的應用有更深入的探究。 三、學習成效 在英語文領域,大部分學生能專注課堂,在教師帶領下閱讀繪本,並聽懂英語繪本中簡易的英語日常生活用語和句子,如:Papa tells me./ What is it?/I do./Me too./Don’t forget me. 在教師提問時,也能進行口語翻譯,並透過課堂會話練習實際應用出來。 而生活領域部分,對於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能透過分組活動討論和發想,並嘗試解決。操作學習過程中對於水有更近一步的認識,也對其具備的浮力特性與現象進行探索與探究,實驗過後的用水,學生也能在課堂中發想出多種水資源再利用的方法,並在實驗過後進行水資源再利用,培養愛護生態環境的優美情操。 藝術領域部分,各小組皆能在教師帶領下透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運用繪畫技法、創作聯想進行船隻的平面設計,並親手製作出立體船隻模型。 數學領域則透過課堂中的船隻模型製作活動,在設計過程中學生能在紙上描繪出不同形體,並初步認識物體與常見幾何形體的幾何特徵,如:船隻底面形狀、船帆形狀等。並透過形體的拼貼、堆疊製作出完整的船隻模型。 學生在這四堂跨領域教學活動,能確實從閱讀繪本過程中獲得樂趣、了解科學家和發明家須具備的特質、實際體驗在發明和創作過程中進行觀察和實作的經歷、學習學科專業知識並探討相關議題(性別平等、環境教育、閱讀教育議題、SDGs永續發展目標),筆者也透過和各個領域的專任老師合作教學,讓跨領域教學更為完善,整體而言能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和具體學習成效! 參考資料 [1]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10). ADDING + IT UP HELPING CHILDREN LEARN MATHEMATICS [2] Donna Farland Smith & Julie Thomas(2017). Eureka! Grade 3-5 Science Activities and Stories(p.311-320) [3] The 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2013). Appendix H–Understanding the scientific enterprise: The nature of science in the next generation science standards. [4] Candace Fleming(Author), Boris Kulikov(Illustrator)(2013). Papa’s Mechanical Fish. [5] Andrea Beaty(Author), David Roberts(Illustrator)(2017). Rosie Revere, Engineer. [6] Andrea Beaty(Author), David Roberts(Illustrator)(2016). Ada Twist, Scientist. [7] Andrea Beaty(Author), David Roberts(Illustrator)(2020). Sofia Valdez, Future Prez. [8] 劉淑雯、楊紹圓(2021)。繪本跨領域創造力探究學習活動。科學研習期刊,60-02。 [9] 王佳琪、鄭英耀、何曉琪(2016)。科學想像力圖形測驗之發展。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1-4。 [10] 劉淑雯、孫郁雯(2021)。以珍古德傳記繪本初探跨領域和跨議題教學。科學研習期刊,60-03。 劉淑雯 南加州師範學院課程總監 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蕭 敏 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研究生

2022第一屆量子科技科普線上推廣壁報展

2022第一屆量子科技科普線上推廣壁報展

文/林昱廷、余進忠、蘇萬生 圖/余進忠 本次量子科技科普壁報展由高雄大學余進忠教授、臺灣大學鄭原忠教授、彰化師範大學林世昀教授、清華大學林秀豪教授、臺灣大學管希聖教授、北一女中簡麗賢老師、中原大學黃琮暐教授、中山大學陳易馨教授、萬芳高中紀延平老師、台南二中吳隆枝老師、屏東大學劉岱泯教授、中原大學陳志宇教授、臺師大附中李柏翰老師、嘉義高工賴彥良老師、中山大學邱奎霖教授、臺灣大學廖世偉教授、中興大學郭華丞教授及黃敦紀老師等人擔任評審人員。 緣起 2015年Facebook創辦人祖克伯及其夫人於女兒滿月時為她朗讀一本名為《寶寶的量子物理學》繪本 ,其後掀起一陣如何讓兒童理解量子世界的社會現象,以及「量子」二字的社會旋風,帶動民間量子算命、量子醫學、量子轉化,乃至於高中端的量子學習歷程等光怪陸離偏離物理真實世界的名詞引用及其發想。 另一方面,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BM)於2018年7月於手機APP中上架一款名為「Hello Quantum」的遊戲APP,該款手機遊戲係IBM Q 與瑞士巴塞爾大學(University of Basel)共同製作的益智遊戲,透過不同量子邏輯閘的操作完成黑白棋子的排列組合,讓遊戲者認識量子計算中的位元基本操作;同年又推出名為「Entanglion」的量子桌遊 ,透過該桌遊讓遊戲者了解量子計算中的幾個基本概念,包括:量子位元(quantum bit)、疊加(superposition)、糾纏(entanglement)、測量和誤差等;其中也涉及構成量子電腦的相關硬體與軟體;於今110年4月Google Quantum AI 則推出一款線上量子遊戲,名為「The Qubit Game」 , ,內容以農場採集搭配猜字遊戲,是一款從量子硬體走到量子軟體的遊戲;上述遊戲皆不需量子相關的概念,遊戲者僅需按照遊戲規則去完成任務,雖然操作涉及許多量子概念,但實際上如不理會背後物理仍可順利完成遊戲。顯然在量子科技領域,許多大眾普及化的作為正在發生中。 因應量子世代的蜂起,109年12月科技部、中研院、經濟部等共同宣布組成跨部會團隊,預計5年投入80億元經費啟動國家級量子計畫,藉由跨部會合作結合優勢的產業研發資源,共同發展量子元件製程、量子計算與量子加密等技術 。後續科技部林敏聰次長邀集國內低溫、量子硬體、量子計算、通訊傳輸、科普教育等領域專家學者於110年3月5日召開「量子科技研究策略規劃會議」,齊集61位專家學者共同擘劃未來國家量子科技之落實機制,並於110年1月14日及3月15日,召開「量子科技之培育人才與科普推廣會議」,期間規劃量子科技基礎教育推廣的受眾範圍,應從高中生、大學生乃至社會大眾,由於推廣活動與素材種類繁多,為能有效的推廣量子科技科普教育,後續以清華大學林秀豪教授、陽明交大張文豪教授、臺灣大學鄭原忠教授等人帶領國內數位科普專家投入國內北中南各區之量子科普,並設立「量子線上學院」(https://qt.ntu.edu.tw/qoa/)作為科普教育網絡平台,圖一為該線上平臺所發佈之《量子時代電子報》。 圖1. 量子線上學院官網發佈的《量子時代電子報》第七期 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會於該科普教育網絡平台下,假「中華民國物理教育聯合會議」於110年8月19日辦理「高中量子科技教育論壇」,期間邀請臺灣大學張慶瑞教授以「現代公民必備的量子素養」為題給予大會演講(如圖二所示);以及北一女中簡麗賢老師、萬芳高中紀延平老師、臺師大附中李柏翰老師等給予高中量子科技專題演講;並於當日中午辦理「高中量子科技課程會議」會中邀集國內75位高中與大學教師,並由科技部林敏聰次長給予量子科技國家政策說明並鼓勵國教端教師積極投入量子教育與普及化作為(如圖三所示)。後續物理教育學會承接辦理線上「高中量子科技課程」及「2022第一屆量子科技科普線上推廣壁報展」。 圖2. 2021年8月19日張慶瑞教授於中華民國物理教育聯合會議中給予大會演講 圖3. 科技部林敏聰次長於中華民國物理教育聯合會議中給予致詞 高中量子科技科課程 雖近代物理於高一即有教授,然量子科技係植基於矩陣數學、量子元件及量子演算法,此類課程於高中端尚屬稀缺,因此物理教育學會於2021年8月30日協調授課教師於線上討論量子科技課程教授內容與進度;後續9月5日辦理課程說明會(如圖四所示),並於9月19日開始至隔年4月3日於每星期日辦理24次線上量子科技課程;期間邀請北一女中簡麗賢老師、臺南二中吳隆枝老師講授近代物理相關背景知識;萬芳高中紀延平老師、臺師大附中李柏翰老師、成功大學舒宇宸教授等人講授數學相關基礎知識;接續由屏東大學劉岱泯教授、中原大學陳志宇教授、臺師大附中李柏翰老師講授量子糾纏、量子位元、圖靈機、量子邏輯閘、量子演算法等;量子硬體則由IBM T.J. Watson Research Center呂文森博士授課;課程最後,由中原大學黃琮暐教授、黃敦紀老師帶領學生操作IBM Q量子電腦(如圖五所示)。 授課期間約計180位同學參與線上課程,由於課程次數多且冗長,因此學會依學生參與狀況陸續發出5張課程研習證明;並約定最後兩張研習證明必須參與「量子科技壁報展」,且需進行推廣作為方得給予。 圖4. 2021年9月5日高中量子科技課程說明會 圖5. 黃琮暐教授線上教授IBM Q的使用 線上量子科技壁報展 學會透過辦理「線上量子科技課程」協助高中學子獲取新穎量子科技知識,後續規劃參與課程之高中生經由個人研讀量子科技相關文獻,自行製作量子科技壁報作為大眾科普推廣用途,以此為基礎辦理「2022第一屆量子科技科普壁報展」;其主旨在於讓學生能夠自行於書籍、期刊、雜誌及網路等來源,蒐集特定量子科技相關素材,並吸收知識彙整成壁報及影片,強化自主學習能力。 該壁報展區分七大主題,分別為:量子現象(量子糾纏、量子位元等)、量子計算、量子演算法、量子通訊、量子密碼學、量子硬體、量子感測等;參與之學生需1-3人組隊推廣,首先需繳交A0尺寸壁報一份及3分鐘說明影片;參與人員除原線上課程學生外,各高中及大學生亦可組隊參與;該壁報推廣展於2月15日開始徵件至3月20日;後續於3月26日邀請國內專家及教師18位組成評審團,由各組學生於線上即席進行壁報3分鐘說明,評審依壁報及學生簡報的科普性、內容完整及正確性、壁報呈現方式、即席臨場表現等進行評分,並由79組隊伍中選出21組隊伍分別獲得各主題前三名評審獎並頒發五佰元至貳千元獎金。詳細評審評分原則請參看推廣辦法https://nuksci.org/nukq/index.php/content/ 各隊伍依評審建議進行修改後上傳壁報及影片檔,總計有61份壁報及影片放置官網進行推廣(https://nuksci.org/nukq/),官網依各主題提供不同的壁報面版,並以壁報與影片併陳的方式呈現,讓閱覽者得以一邊觀看影片一邊閱讀壁報內容(如圖六所示);參加本活動的每位學生,於3月28日至4月7日經由Facebook, Line, Instagram等發佈本官網活動消息二則,並至少提及「量子科技科普壁報展官網:https://nuksci.org/nukq」方可取得參與推廣證明;壁報官網貼心設計了「按讚」按鈕,讓閱覽者得以鼓勵喜歡的海報與影片,「按讚」前閱覽者必須先以Facebook, Line或Instagram帳號登入系統才能「按讚」;凡按讚數超過該組隊員數乘15則學會將給予人氣獎,並擇優送出獎品,總計共33組隊伍獲得人氣獎,並送出22組獎品。 圖6. 量子感測組獲獎隊伍「AKA量子小天才」之壁報及簡報影片,該隊伍同時獲得人氣獎。 高中生的社會責任 在整個壁報推廣的過程中,高中生將所學量子知識綜整後形成壁報及影片,並透過壁報展將正確的量子科技資訊傳達給周遭人士,除善盡社會責任,也積極回應假日授課教師的辛勞;在短短為期11天的推廣期間,官網累積總瀏覽者12,057人,總瀏覽數52,566次(如圖七所示),顯見本推廣方式頗獲參與學生族群青睞,於疫情下方能將推廣效能最大化。 推廣活動後,學會貼心規劃於5月8日上午邀請左營高中邱明星老師以「小論文寫作比賽格式說明與評審要點」及「如何撰寫一篇優質的小論文」為題給予兩場線上小論文講座(如圖八所示),此次講座吸引位62位人員參與,提供學生透過閱讀量子科技文獻後,轉化撰寫成小論文後續參與公辦競賽,藉以建構學生獨立之學習歷程,並鼓勵青年學子將所學投入大眾科學教育。 圖7. 量子科技科普壁報展官網首頁(quantum technology字樣係由高雄大學古曜銘同學設計繪製) 圖8. 左營高中邱明星老師以給予之「如何撰寫一篇優質的小論文」講座 結語 量子科技相關技術已成為全球學術的熱門焦點,因IBM, Google等國際企業大舉投入量子電腦的開發,其產業應用指日可待,然其硬體設計與資料串接仍屬高難度高機密,因此開發量子相關科技尚須大量高科技人才投入,尤其需跨足數學、資訊、物理等三方領域之跨域人才;而由於量子位元的疊加和糾纏特性,使得量子電腦得以進行大量資料的平行運算,因而當超過50個量子位元後其效能即超越現有任何超級電腦可以達到的運算能力,象徵量子優越(quantum supremacy)時代的來臨;目前IBM依2020年公布的量子發展藍圖,已推出127個量子位元的Eagle處理器;並預計下半年推出433個量子位元的Osprey處理器;其2025發展藍圖中揭示將推出超過4,000個量子位元之系統。結合量子科技之人工智慧、化學製藥、網路安全及金融技術等領域將於未來實實在在深入影響人們各個生活層面。 誌謝 本壁報推廣展係受科技部計畫支持,並由科技部自然科學及永續推展中心、科技部量子科技專案計畫辦公室等單位指導;官網及資訊系統由國立高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人員維護;在此感謝所有協助之評審及資訊技術人員,讓本次活動得以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https://technews.tw/2015/12/15/book-for-max/ [2] https://entanglion.github.io/ [3] https://quantumai.google/education/thequbitgame [4] Abe Asfaw, World Quantum Day: Meet our researchers and play The Qubit Game, (Apr. 2022), Press Corner of Google, https://blog.google/technology/research/world-quantum-day-meet-our-researchers-and-play-qubit-game/ [5] 科技部、中研院組量子國家隊 5年投80億元落腳台南,自由時報,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374348 林昱廷 國立高雄大學應用物理學系學生 余進忠 國立高雄大學應用物理學系副教授 國立高雄大學科學教育中心主任 中華民國物理教育學會理事長 蘇萬生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推廣組薦任編輯

他山之石——加拿大全國科展評審制度探討

他山之石——加拿大全國科展評審制度探討

文/陳香微 前言 人類文明的發展仰賴科技不斷的創新,而創新則仰賴對已知的啟發。科學教育除了傳遞已知的科技知識,也在啟發創新開發的流程,以專題導向為學習的科學展覽會,就在訓練尋找未知的方法流程,讓參與的教師及學生能實質經歷科學方法訓練,建立面向創新的技能(李文獻,2016)。 科學展覽會(science fair),始於美國1928年學校發起的科學專題成果競賽活動,英國則開始於1940年代(BAAS,1983)。1950 年代起國際科技展覽競賽(International Science & Engineering Fair, ISEF)成為美國科學教育推廣重要的年度盛事(Bellipanni & Lilly, 1999)。舉辦科學展覽會逐漸形成一種文化潮流,融入日常生活當中,成為學生課堂外的另一種科學學習活動,能讓學生經歷如同科學家從事科學探究的歷程,獨力完成專題的研究經驗(Grote, 1995),科學博覽會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工具(Tortop, 2013)。 「中華民國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以下簡稱全國中小科展)」創辦於1960年(民國49年),是國內最大的科學展覽活動,由教育部責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辦理,歷經60餘個年頭,不但激發學生獨立的研究潛能,亦藉由舉辦大型活動,促使社會大眾重視科學研究、普及科學知識,為我國科學教育奠定良好基礎。 隨著教育制度的改革與知識的分眾化,科學展覽的型態變得更多元,競賽活動也如雨後春筍,除全國中小科展外,奧林匹亞競賽、旺宏科技展、探究實作競賽、遠哲科學競賽紛紛開辦,加以十二年國教的推動、108課綱的實施,強調學習的動力來自於適性、自主,而成果的展現可以透過多元的方式評量,因此各項科學競賽活動成了升學評量的標準之一。 科學競賽作為評量舞台,競賽成果甚至影響升學,評量基準自然受到矚目,尤其全國科學競賽的龍頭,舉辦了60餘年的「全國中小科展」評審過程是否公平、公正、公開屢屢成為話題。筆者有幸於2018年5月觀摩「加拿大全國科學展覽會」(CANADA-WIDE SCIENCE FAIR, 以下簡稱CWSF),對於這個一樣有著60年歷史的科學競賽產生好奇與興趣,陸續透過文獻及訪談深入了解其競賽規則及評審制度等,深覺值得參考及借鏡,遂著手整理並撰寫本文,期能提供我國科學競賽參考。 壹、加拿大科展組織及規模概述 加拿大科學展覽會目前由加拿大青年科學基金會(Youth Science Canada, 以下簡稱YSC)推動辦理。YSC成立於1966年,宗旨以幫助及支持青少年科學、技術和創新的發展,除了辦理CWSF、選拔出國代表、制定青年科學實驗標準、推動國家STEM博覽會、發展課程、辦理教師專業成長工作坊等,甚至獎勵研究。組織以在各省成立分會方式推動業務,執行董事為雷尼巴洛Executive Director /Reni Barlow (也是我國TISF接洽的主要窗口)。 CWSF創辦於1962年,每年五月份辦理(2020年因COVID-19停辦),舉辦目的主要是為年輕人提供科學和工程實作的機會,以促進該國國小、國中及高中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同時也是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 (STEM) 年度盛會。參賽者來自加拿大18個省分的103個區域選拔推薦出來7-12年級學生,分屬三個學齡層組別:Junior組(7-8年級學生)、intermediate組(9-10年級學生)和Senior組(11-12年級學生)。 YSC認為科學展覽的作品通常不會是可以發表的研究,他們認為對於七年級的參賽者來說是新的和有創意的主題,對於12年級的高中參賽者可能顯得膚淺,但只要作品符合他年齡層的學習程度都值得鼓勵,這才是辦理展覽的真正目的,因而大會依不同的能力表現及標準設置了卓越獎、挑戰獎、白金獎,此外還有企業、團體、學校贊助的特別獎,以及從中選拔出國代表。 一、卓越獎Excellence Awards 卓越獎表彰卓越的科學和技術。評審是以相對比較的方式進行,每一件參賽作品都有機會獲項。獎項根據每件作品在同一個等級類別中的共識分數排名來頒發的,主要是培育學生對科學素養的養成。每個組別共有 70 枚獎牌,分為金、銀、銅牌獎,包括10個金牌、20個銀牌、40個銅牌,三個組別共210個獎項,得獎比例約50%,所有的獎牌通常都是根據評審結果頒發的,然而,授予金牌需要達到以下最低標準: .其分析的數據和結論皆是根據實驗數據的 .作品展示了和作品相關的背景和理論 .作品沒有明顯的錯誤 二、挑戰獎Challenge Awards 挑戰獎旨在激發青少年好奇心和創造力以解決問題,並分7個項目包括:發現、能源、環境、健康、資訊、創新和資源。參賽者在報名時就須選擇一項參加,評審委員由獲得卓越獎中的諸多作品推薦出其中的佼佼者,再由該層級的部分評審共同評選出得獎者。7大項目每一年齡層各選拔一名獲獎者(共21名)(表1)。 表1. 挑戰獎項目及內容 三、白金獎Platinum Award、青年科學獎 白金獎是各組別中的最高榮譽,由YSC組成的特別小組從各組金牌得主中各選出一件最具創新思維及開發價值的作品頒給白金獎,每人可獲1000加幣獎金及水晶獎牌一座(共三名),三位得獎者並將獲得卡爾頓大學、達爾豪西大學、UBC、曼尼托巴大學、渥太華大學、西方大學的入學獎學金,以便進入科學學院或類似計劃,使他們能夠繼續學習。 白金獎得主中又將產生一位可以獲得至高無上獎勵的青年科學獎,並可獲得2500加幣獎金及水晶獎牌一座。 四、出國代表 至於被選派出國參加競賽代表者則由具實用或開發價值的挑戰獎或白金獎作品中挑選,但不在本次大會中決議,而是事後再由大會另行指派,每年視經費多寡決定選派人數及參賽國家,其中派選參加美國國際科技展覽會(ISEF)為第一優先,其次是瑞士青年論壇,筆者拜訪Reni Barlow時,獲其首肯將把選派代表來臺參賽做為優先考量。 五、特別獎 特別獎由基金會、公司或專業協會提供,主要頒發給在科學貢獻上符合特定標準的傑出作品,所謂傑出通常反映在贊助基金會、公司和專業協會的特殊要求。 圖1. CWSF金銀銅牌獎座 貳、CWSF的評審組成及評審過程 因應每年大約400到500件作品審查,CWSF每年要招募數百位評審人員,評審組成有不同的層級及不同的分工。為了評審的公平一致性,除了每年約需招募300餘位評審,還包括由YSC組成的國家評審委員會(NJC)的一群常設委員(約五位),以落實地方及全國的評審制度。 每年招募的300餘位評審來自各個地區的分會,每個分會推派2-3位會員代表組成一個團,這些成員包括牙醫、各學科的工程師、大學和學院的教師、醫生、藥劑師、來自工業界的科學家、來自政府實驗室的科學家,其資格有博士、碩士甚至有對展覽推廣有特殊興趣和經驗的研究生等。評審須於大會辦理時提前二日到達會場參與培訓。 大會將分派3-4名評審組成一個團隊,負責評選同一年齡層中的大約七件作品。通常,四個不同的評委將分別對其負責的每件作品進行評估。過程大約如下: 首先,評審人員在抵達會場前必須先閱讀參與者的研究報告(大會會在評審到達前事先將學生作品傳送給評審),並在正式評審前一晚在參賽者不在場的情況下查看會場作品版面。 評審日當天,四位評審中的每一位都須與參賽者會談約 20 分鐘,其中10分鐘聽取有關該作品的介紹,然後10分鐘是提問時間。 參賽者當天離開展區後,各評審團隊開會討論每件作品,並根據作品組別和每件作品的相對優點分配共識分數。這些分數匯總後,每一個等級類別內的每個評審團隊的代表開始開會審查排名分數,並確定卓越獎牌和挑戰獎的獲獎者。此時可能會涉及評審人員之間的激烈討論,必要時可能需要再次查看作品。 YSC強調,評審除了擔任審查工作之外,同時也是參賽者最佳的激勵者、好榜樣、顧問,因此制定了評審守則,詳細規範評審可做為及不可做為之事項(包括同理心、 榮譽感、規避、保密條款等)做為教育訓練之用,諸如判斷一件作品的完整與不完整,並非實驗結果呼應假設就是完整;文獻蒐集、閱讀理解及完成作品所花費的時間也是評審參考的重要事項;作品是否有頂尖學者指導及是否在大學實驗室進行不該是評審的主要參考;實驗筆記的評審重點等。 參、評審標準 評審是比賽的核心,對參賽者和評審來說都是一種刺激的互動。CWSF的部分制度是參考美國國際科展(ISEF)制定的,因此作品也有個人及團體之分,人數限制也比照ISEF。 評審過程強調參賽者應該能夠清楚而簡潔地解釋他們的作品,包括他們所做的以及他們的結果和結論。而展示內容應該清楚地表明研究意圖和結果,同時要能夠回答評審提問關於他們作品的問題,作品水準應該適合他們的年齡和年級。另外,他們也應該要描述用於訂定假設、設計、結果和結論的方法和設備以及思考過程。 對於團體作品的評審更要求注意以下幾點: 1.在進行面試時,評審應該向個人提出問題,以確保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言。 2.從面談中作者發表的陳述和評審提出的問題充分了解團體作品中每位作者對所負責部分的了解及重要貢獻。 3.團體作品應該比個人作品產出更高質量的成效。 4.團體作品應該顯示證據證明他們的分工具有積極的結果,也就是協同效應和加成作用。 5.團體作品至少應該在以下方面超過個人努力如:背景研究、數據收集的數量和質量、實驗重複次數等。 評審標準主要分為三個大項,各有不同的權重配分,以下分別說明,詳細的評審內容及標準表列於文末附件。 一、科學思考 50% 為判斷作品優劣的最重要標準。科學展覽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提供一個通過實驗、創新或研究參與科學發展的工具(舞台)。在一個實驗項目中,該過程包括數據收集等物理行為;在創新項目中,該過程涉及對新設備、模型、定理、物理理論、技術或技術方法的科學評估。任何一項研究可能涉及對已有數據的科學分析,如果沒有科學思維,這種物理過程就毫無意義。一旦獲得結果,設備裝置或數據分析方法對於結果的解釋更具有重要性。科學思考的評估項目包括: .透過閱讀設計研究主題,或透過觀察提出清晰明確的假設。評估的重點包括:一個對檢驗假設有效的實驗程序,或者是對問題提出有效解決方案的創新設計,或一項旨在產生重要新見解的研究。 .結果和結論清楚,誠實地陳述,合乎邏輯並與主題相關。 .對任何實驗結果、設計或數據分析有清晰的討論。 .仔細考慮如何擴展該主題的建議。 .展現出所涉及的科學和/或工程原理的深入知識。 .從學到的知識到一般學科或相關學科的知識內容對該主題研究結果做出仔細的推斷。 二、原創性與創造性 33% 科學展覽作品通常不會是可發表的研究(儘管有些是)。然而,即使作品在科學上相對簡單或只具備了良好的基礎,原創性或創造性也是可能的。在評估時需要考慮入圍者的年級和年齡。原創性/創造性指的是: .一個原始問題或對一個老問題的原始方法。 .實驗設計的創新或整體項目的創造性方法。 .巧妙地使用材料和設備。 .在應用程序和任何獲得的數據的解釋上的創造性或原創性想法。 .作品超越了入圍決賽階段的教科書(課程)水準。 三、溝通 17% 溝通由四個部分組成:視覺展示、口頭表達、作品的背景研究報告和日誌。 .視覺展示:良好的展示以合乎邏輯的方式講述作品的故事。並以適當的方式使用標題、符號、圖表和文本,可以讓觀眾從距離一公尺能清楚讀取。使用有吸引力的配色方案。評審會根據介紹立即評估視覺展示效果。 .口頭表達:作者充滿熱情,表達內容條理清晰。口頭述說是經過深思熟慮和演練,而不是逐字背稿。對於問題處理交代清楚,並且對研究主題和相關背景有良好的了解。 .研究報告:有特定的規則,僅給予五頁的篇幅,外加兩頁引用和參考書目。需清晰準確地描述作品的來龍去脈,通常包括:簡介、假設、實驗、數據分析、結論。語法要正確,沒有拼寫錯誤,注意國際單位的使用。研究報告在展覽會開幕前幾天提供給評審委員下載。 .研究日誌:研究日誌可能包含幾頁或超過100頁的活頁夾。評審會在看完研究報告之後立即評估研究日誌。 肆、與我國中小科展評審標準的比較 訂定競賽規則的原則不外乎公平、適用、透明、一致性等,CWSF的舉辦雖跟升學沒有關聯,但在評審上卻制定了明確、嚴謹的標準,例如在評分標準上訂定了幾個明確指標項目及比重標準,包括「科學思考50﹪」、「原創性及創造性33﹪」、「溝通17﹪」,對照我國全國中小科展評審項目標準(如表二),「原創性與創造性」大致可對應到我國的「創意、學術或實用價值25%」一項,「溝通」項目與我國的「展示及表達能力25%」應該可以契合,但就比重上來看我國較加拿大重視表達能力的表現,而就「科學思考」一項內容差異較大,但大致可以對應到我國的「研究主題25%」及「科學方法之適切性25%」兩項。 然再詳細比較每個項目的內容及標準可以看出,在「科學思考」項目上CWSF從「實驗」手法操作變因的設計;發展過程中裝置、模型、理論、技術或科學方法的「創意」及「研究」過程資料蒐集與分析等細節評審作者的科學思考,並明訂每一項內容的效標準則,例如就實驗操作上只要能「復刻一個過去的實驗以證實已存在的理論」,就能獲得第一階段的成績,如果要能達到第二階水準,則須能達到「對現有的某個實驗進行改良,改進其實驗流程、資料搜集與未來應用」,第三階則要能「實現一個原創的實驗且試著去分辨、控制其重要變數,並利用算數、圖形或其他分析方法進行實驗分析」,第四階則須「實現一個原創的研究且能清楚分辨、控制其重要變數,並完整細微地完成數據分析」,不同項目、內容都有其詳細的標準。 反觀我國的評審標準,以較為接近「科學思考」項目的「科學方法之適切性」一項而言,楬櫫其評審的標準係依據 1.設計周全之研究計畫。 2.控因及變因清楚、適當及完整。 3.有系統地收集數據及分析。 4.結果具有再現性。 5.適當地應用數學及統計方法。 6.數據足以證實結論及釋義。 如果以上六項內容作為評審指標,則詳細效標卻未有規範。 伍、省思 全國中小科展辦理60餘年來為臺灣科學教育奠定良好基礎,近年來隨著教育的翻轉、自主多元的學習影響,也成了學生學習歷程的最佳紀錄,評審的標準、過程就更引發大家的關注。 加拿大全國科展的評審標準如上所了解,但國情不同、文化不同、教育制度也不同,雖然一樣是中小學生的科學競賽,評審制度、標準也很難直接引用,例如加拿大全國科展由民間推動,從事科展活動,指導教師可以是任何一個成人,運用他們的科學背景及經驗,支持、協助青少年發展他們研究專題的科學知識及專業技能,甚至提供他們可以成長及學習的環境,而學生有責任揭露他的指導教師是誰。評審人員則由YSC組織中推薦而來,透過密集的溝通及訓練完成任務。 而我國全國中小科展由教育部責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負責推動辦理,評審都是具相當學術地位的各級學校教師、教授組成,長年以來的習慣,如果評審加入民間推薦人士,指導教師可以是任何一個人,那恐怕其專業及公平性更易引起質疑。但知己知彼百戰百勝,CWSF的評審制度及標準或有可提供參考的地方(兩國科展制度比較詳如表二)。 儘管有人認為科展競賽不應與升學掛勾,但科展表現列入升學計分辦法由來已久,12年國教免試入學架構下,科展更是超額比序中全國性競賽參考項目的第一順位,也就是說,學生如果在科展上獲獎,就有機會加分或保送進入心目中理想的學校,這是不爭的事實,因此科展的評審標準訂定應該更加完整、嚴謹。 表2. CWSF與我國中小科展制度差異比較 本文感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教所劉湘瑤教授指導、國立臺灣大學電機系葉彥辰、陳韋晴、吳東昱同學協助整理資料 參考文獻 [1] 李文獻(2016).科展競賽在我國科學教育所扮演的角色. 科學研習月刊,No.55-11,P64. [2] Tortop, H. S. (2013). Science Teachers' Views about the Science Fair at Primary Education Level. Online Submission, 4(2), 56-64. [3] Bellipanni, L.J., & Lilly, J.E. (1999). What have researchers been saying about science fairs? Science and children, May 99, 46-50. [4] Grote, M., (1995). Teacher opinions concerning science projects and science fairs. Ohio journal of science, 95(4), 274-277. [5] YSC相關網站 https://projectboard.world/ysc/home?r=ckac2 https://youthscience.ca/safety-science-fair-projects https://youthscience.ca/science-fairs/cwsf/ottawa-2021/ https://youthscience.ca/about-ysc/ethical-behaviour-complaints/ 附件 [1] 加拿大全國科展與我國全國中小科展評審項目及權重比較表 https://www.ntsec.gov.tw/FileAtt.ashx?id=4513 陳香微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研究助理

找家:回到人與萬物共存的希望星球 ── 一場生命演化的精彩大戲

找家:回到人與萬物共存的希望星球 ── 一場生命演化的精彩大戲

文/張鈞翔 前言 2022年仲夏時分,就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4樓展區,典雅的櫥窗,柔順的燈光,精雕細琢的展場布置,呈現的是一幕幕耀眼奪目的動物標本(圖1),光彩炫麗的外型,點綴生動活潑的姿態(圖2)。當你駐足屏神凝視,一場場生命演化的精彩大戲,盡收眼底! 圖1. 精緻的動物標本,引人入勝 圖2. 動物標本栩栩如生,精雕細琢 細說從頭 大約在四億年前,一群積極冒險的魚類,游泳專用的鰭變成了強壯的四肢,支撐起身體的重量,儘管它們必須在水中或潮濕的環境下產卵,而且幼年時期以鰓呼吸,棲息在水域,但是竟然會經由變態發育,成體發展成用肺呼吸,可以適應在陸地上的生活,它們就是兩棲動物。 到了三億多年前,一群兩棲動物勇敢地征服廣大的陸地,它們發展成爬行動物,身體的構造更能適應陸地的生活,它們產下的「羊膜卵」,使得爬行動物能夠徹底地脫離水生環境,可以完全獨立地在陸地上生活。隨後包括恐龍在內的爬行動物更發展成鳥類和哺乳類,鳥類遨翔在空中,哺乳動物也在中生代的爬行動物在演化舞台式微之後,爆發式地輻射發展與演化,成為新生代地球的新霸主(圖3)。 圖3. 脊椎動物從海到陸的演化歷程(黃姿菁繪製) 然而,對於脊椎動物而言,似乎仍猶存對大海的迷戀,大海的好處也似乎未被它們完全遺忘,於是許許多多的陸生脊椎動物重新回到了海洋的環境,再一次地適應了水中環境的生活,例如生活在半水域環境下的海獅、海豹、海象與企鵝,以及生活在全水域環境下的哺乳動物鯨豚。水域的環境提供了非常豐富的食物來源,以及容易遮蔽隱藏的棲息環境。不論是日夜的交替、四季的變化、溫度、光度的改變,水域環境都比陸域環境來的穩定許多。或許是這些因素,驅使脊椎動物重返海洋,和魚類一起分享這廣大瑰麗的海洋世界。 恐龍滅絕 哺乳動物新生崛起 六千六百萬年前,一顆隕石落在中美洲墨西哥灣的半島,觸發了地球環境的劇烈變化,終結了地質史上的「中生代」,也終結了包括恐龍在內的眾多生物群,這就是所稱「五大滅絕事件」的「K-T 大滅絕事件」。物換星移,王朝遞變;星辰間無可預測的軌跡,主宰著生命演化的路徑。 歷經一億六千多萬年的風光歲月,非鳥的恐龍家族,黯然步下了演化的大舞臺。滅絕是生命不朽的代價。是不適還是不幸?是基因不佳還是運道不佳?代之而起的是我們同宗的哺乳動物大家族,以及恐龍這個類群中倖存的鳥類,展翅高飛,開啟另一片天空! 而與恐龍相伴相生多時的小型哺乳動物,卻戲劇性地保留存活,告別長期的蟄伏等待,開創哺乳動物的新生崛起。在沒有恐龍生存脅迫的競爭壓力之下,哺乳動物猶如喜獲生命奔放、大肆繁衍發展的契機!面對多變多樣的大自然環境,哺乳動物群們奮勇爭先,呈現了多姿多采的樣貌。 四足而毛謂之獸 四足而毛謂之獸乃出自【爾雅˙釋鳥】,就生物學而言,四足而毛之獸,乃指哺乳動物。哺乳動物是一群高度多樣化的動物,目前世界上存活的哺乳動物超過了四千六百種,包括了從體型微小的老鼠,到體型龐大的大象;也有從行動敏銳的獼猴到懶散遲鈍的樹懶,個性溫和的山羊到兇猛掠食的獅虎。從海洋到極地,在陸地上、天空上、樹林間、地底下,哺乳動物佔盡優勢,成為新生代地球的新霸主! 從我們人類的身上,就可以瞭解到許多哺乳動物的特徵。例如具有乳腺與哺乳的功能;具有較高的新陳代謝速率以維持體溫的恆定;身上披有毛髮,作為保護與保暖之用;此外,大多數的哺乳動物都具有胎盤,胚胎發育的階段在母體子宮內受到安穩的保護。 在骨骼結構上,所有哺乳動物的頸部脊椎骨共有七節(圖4)、單一的骨質鼻部開口、頭部後方枕骨大孔周圍有一對隆起的枕髁,與第一節頸椎形成一接續的活動關節,使得頭部有更大的活動自由。在哺乳動物的口腔中,具有次生的口腔骨質硬腭,使得鼻腔與口腔隔離,呼吸時空氣不會進入口腔中,如此一來,哺乳動物就能夠同時咀嚼食物與呼吸空氣。 此外,哺乳動物的骨骼特徵還包括頭骨為單弓型,即眼眶後方有單一孔洞,有別於恐龍或爬行動物的雙弓型頭骨(眼眶後方有二個孔洞);哺乳動物的肩胛骨中央有一條明顯的肩峰突起,在髖骨部位,腸骨、坐骨與恥骨癒合形成單一的骨質結構。哺乳動物的耳骨結構中,中耳的三塊小聽骨分別為鐙骨、砧骨與錘骨,使得哺乳動物更有效率地接收和傳遞聲波。 圖4. 哺乳動物的骨骼結構(作者提供) 攻擊與防禦 在面對多樣的陸域環境,哺乳動物登峰造極般的發展演化,然而,一幕幕的生存競爭,攻擊與防禦,年復一年的發生在地球上的每個角落。肉食家族、植食家族與雜食家族,紛紛各顯神通,各擅勝場。 肉食家族(Carnivores)主要以其他動物為主要食物,牙齒的功能在於能夠執行穿刺、拉扯、撕裂和切割等作用。牠們利用發達尖長的犬齒刺入獵物並緊緊地咬住或拉扯使獵物死亡,刀片狀的臼齒則進行撕裂與切割。肉食性哺乳動物的上顎臼齒與下頜臼齒精準且契合的排列,使得咀嚼時臼齒能夠上下緊貼著咬合,形成切裂形牙齒(carnassial teeth),而能夠像剪刀般有效率地切割食物(圖5)。 圖5. 哺乳動物牙齒的功能特化(劉乙蓉繪製) 1)老虎 2)黑猩猩 3)馬 除了尖利的牙齒之外,肉食性哺乳動物的下頜關節突與上顎的關節窩緊密相接,使得上下頜能有力地滑動,帶動犬齒與臼齒強大有力的上下切刺作用。此外,肉食性哺乳動物亦需具備銳利的前爪來捕捉獵物,以善於衝刺奔跑的趾行方式,而且雙眼位於頭骨朝前的位置,能夠提供較為寬廣的對焦立體視覺,精準地判斷獵物的所在距離,以提高成功追捕的效率(圖6)。 圖6. 哺乳動物眼睛的位置攸關視野,影響獵捕與奔逃。(劉乙蓉繪製) 植食家族(Herbivores)是以植物為主要食物,牠們的上顎和下頜大都以較為鬆脫的結合方式,口腔能夠靈活地左右運動,臼齒形成研磨齒(compression teeth),能夠研磨堅韌的植物纖維或堅硬的果實和種子。植食性動物的齒冠大都連結在一起,以擴大口腔中的研磨咀嚼面。而大多數的植食性哺乳動物犬齒都已經退化甚至完全消失。奇蹄類動物(馬、犀牛)大都保留了上、下門齒,能夠切割植物進食;反芻性偶蹄類動物(牛、羊;鹿)則缺乏上門齒,卻能利用嘴唇與舌頭捲握食物,拉至下門齒進行撕裂切割,然後送至口腔後方的臼齒研磨。 植食性哺乳動物雙眼的位置,通常位於頭部的兩側,如此一來提供了寬廣的視野,可以監視周遭掠食者的出沒。大多數的植食性哺乳動物具有壯碩的體型,以及高挑的四肢,以蹄行的方式,增加奔跑速度以逃避天敵。有些動物則具有多樣的角,像是牛角、鹿角、長頸鹿角、犀牛角,同時具有競爭交配與攻擊防禦的功能。 雜食家族(Omnivores)既能吃肉也能吃植物,牠們同時具有可以處理植物和動物食物的牙齒。雜食性動物的犬齒雖然較鈍,但是仍可輕易地撕扯肉類食物。臼齒則具有寬廣的表面,形成輾撞齒(grinding teeth)用來碾磨搗碎植物類食物。大多數雜食性哺乳動物的臼齒在咀嚼面上,具有圓丘狀高低不等的凸起,上下臼齒堅硬耐撞,而且能夠精準地對接咬合,經由上下撞擊、左右研磨,將食物搗成糊狀。 在大自然的殺戮戰場中,哺乳動物你追我跑,競逐激烈!食肉動物腳趾著地,整個身體重量由四趾或五趾支撐,以趾行方式行走,打造具有爆發撲抓獵物的功能。草食動物以腳尖著地,腳尖末端有堅硬的蹄子包圍覆蓋,以蹄行方式跑走,打造腳長快跑避敵的功能。而這場大自然哺乳動物的急馳奔跑、追逐逃避,正在持續進行中⋯(圖7)。 圖7. 哺乳動物的四肢移行模式(劉乙蓉繪製) 靈長目哺乳动物,發展成能夠靠足跟、腳掌行走,後肢的跟骨、蹠骨和趾骨貼覆地面。增加了後肢接觸地面的面積,如此一來,以蹠行方式,能夠二足站立撐起全身。而終能發展成活的雙手,開展雙手萬能的人類時代! 後記 綜覽展場全域,你會發現,大家係出同源,發展同功。在生存、競爭、攻擊、防禦,竟是勝負未卜,卻也交織成動物多彩繽紛的花花世界。手舞足蹈,或奔馳,或跳躍,或潛逃,或划游,或高聳蹄立,或蓄勢趾奔,或攀爬蹠行,胼手胝足般的為生存而戮力不已。看看他們,想想自己。找家!回到人與萬物共存的希望星球,我們二足穩穩站立,雙手萬能揮舞,原來我們都是一家人! 張鈞翔

導入STEAM於高中微課程之設計與實踐(上): 以基礎醫學課程為例

導入STEAM於高中微課程之設計與實踐(上): 以基礎醫學課程為例

文∕王瑜琦、鄭瑋宜、柯翠玲、王淑綺 前言 STEAM教育的概念 STEAM為科學(Science)、科技(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及數學(Mathematics)五大領域跨學科結合的教育法,起源於2007年美國藝術-國家政策圓桌討論會,是因應要增進學生對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四種學科(STEM)的學習興趣而產生的學習法(Allina, 2013; Daugherty, 2013; Perignat & Katz-Buonincontro, 2019; Quigley, et al., 2017)。STEAM教育將藝術結合入原本的STEM領域中,以增進學生對課程的參與度、創造力、創新力、批判性思維、協作及問題解決技巧,並增進學生的學習認知、團隊合作、人際溝通技巧及適應力等技能(Burton, et al., 2000; Colucci-Gray, et al., 2017; Hetland & Winner, 2004; Liao, 2016; NAEA, 2016; Root-Bernstein, 2015)。研究也顯示,加入藝術教育可以提升學生對空間推理、抽象思考、發散思維與創造性的自我效能感,及增加對經驗的接受度與好奇心(Swaminathan & Schellenberg, 2015; Torrance, 1972; Winner, et al., 2013)。在美洲原住民的研究中亦顯示,將藝術加入原本生硬的STEM學科中,能使原住民學生對該學科產生更多興趣 (Kant, et al., 2018)。由於在STEAM中對藝術A的定義歷年來多有分歧,Perignat 於2019年則在STEAM的文獻回顧中將「A」綜整定義為三種主要類別:(1)藝術教育(Arts education);(2)任何非STEM以外的學科(Arts as any non-STEM discipline);及(3)任何計畫導向學習(project-based learning)、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及技術導向的學習或製作等項目(Perignat & Katz-Buonincontro, 2019)。而整體STEAM的概念則是在一個共同的主題下,以STEAM的框架將多個學科結合在一起,兩學科或多學科可以共同合作,以不同視角去了解該主題的概念,但每個學科仍然是獨立的,也就是說,並不會將各學科進行合併(Gershon & Ben-Horin, 2014; Payton, et al., 2017)。 高中微課程的實施理念 微課程(Microcourse)最早由美國教學設計師和線上學習顧問David M. Penrose於2008年首創,意指於1分鐘內簡短講述一個特別的主題,以影音錄製線上教材進行教學,並設計課後作業或活動以引導學生閱讀與自主學習。其目的就是要將複雜的訊息簡短呈現,而可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集中注意力獲取資訊整體概要(Shieh, 2009)。這一分鐘對主題的烙印雖然有用,但仍有許多限制,只能概括描述而無法提供較正式的學術指導,因此後來的微課程多定義為不論使用何種上課方式,只要教學時間相對較短,非整學期的課程均可稱為微課程(Educause, 2012; Sweet, 2014)。在高中108課綱中,推行微課程除了可讓高中生提早接觸並選修多元豐富的課程,以引起學生學習興趣與熱忱,亦可讓高中生提早與大學連結,並能藉修課機會與各校學生交流,而能讓高中生對有興趣的領域能有更深入的初步探索與了解,有利於對未來大學之路做定向。 依據教育部「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規劃及實施要點」第四條規範,學校應依照學生興趣、性向、能力及需求開設多元選修課程,而其開課可與大學院校協調合作,於每週的彈性學習時段,以下述任一種方式開課: 一、 邀請大學教師到高中端開設預修或選修課程 二、 學生赴其他高中跨校共同修課 三、 學生赴開課之大學院校修讀課程 (教育部,2018)。目前高中端的微課程是在每週特定一天的「彈性學習」時段開課,4-6週為一期,每次上課2-3小時,一學期學生總共可選3-4門課程,其開課類型可以為培訓選手、銜接課程、多元試探與先備基礎四種型態。 在本文中,我們以大學教師於高中端所開設之三門基礎醫學選修微課程:微生物、營養及解剖為例,探討基礎醫學課程導入STEAM於高中生微課程之課程設計與學習成效。 課程一、疫情下之「微」課程~讓高中生認識微生物好友及敵人 一、 開課對象:109學年度新化高中與新莊高中多元選修微課程學生 二、 開課週數:4週 (8小時) 三、 授課方式:知識解說(物理、化學、生物學、食品科學、科技生活)、影片欣賞、探究實作(動手、實作、分組討論、跨領域統整思考、口語表達) 四、 運用STEAM的比例:S: 40%、T: 20%、E: 10%、A: 15%、M: 15% 疫情之下,大家聞「病菌」色變,微生物似乎成為眾矢之的,各式各樣的消毒殺菌方式紛紛出籠,然而近年來的研究顯示人體身上共存的微生物對於人體的各項生理作用扮演重要的角色,許多不該被殺死的微生物正被人類過度清潔消毒下逐漸失去平衡。本文作者於109學年度,有機會參與新化高中、新莊高中多元選修微課程,故以STEAM教育模式設計規劃課程讓高中生認識微生物。本微課程以「專題導向學習」、「解決真實世界問題」、「動手實作」、「團隊協作」的課程情境,除了教導正確的認知,也訓練學生養成批判性思考、創意、科技設計、構思概念等的知能。課程首先基本認識微生物,並由學生自主設計方式,進行環境及人體微生物採集及培養的實作課程。之後融入生活中常見的微生物控制法,讓學生以團隊合作方式設計實作條件,來試驗物理及化學性控制因子對微生物生長之影響。另一方面,藉由實作教案設計,讓學生了解微生物在食品醫學及藝術相關方面的應用情形,同時也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意。最後以分組主題探討方式,引導學生在各情境及場域觀察並了解到這些亦敵亦友且無所不在的微生物。在課程實施過程中,學生的提問、討論及最後一週的分組討論和分享,可以感受出學生對於微生物觀念的改變,課後回饋表單也顯示學生增加對於微生物的認識。期望未來能修正並優化課程,且能讓更多高中生參與,培育更多有正確微生物觀念的防疫及應用達人。 表1. 「亦敵亦友的微生物」主題式STEAM課程發展理念表 圖1. 學員們聆聽教師解說人體微生物相 圖2. 各組環境微生物採樣培養五天後的成果 圖3. 學員們觀看分組進行之控制微生物方法實作結果 圖4. 分組上臺分享各篇章內的微生物好友及敵人的種類與特性 課程二、「STEAM」與營養之火花~從我的餐盤談起 一、 開課對象:109學年度新化高中與新莊高中多元選修微課程學生 二、 開課週數:5週 (10小時) 三、 授課方式:知識解說(營養科學、食物學、歷史)、探究實作(動手實作、跨領域統整思考、生活應用、口語表達) 四、 運用STEAM的比例:S: 40%、T: 20%、E: 10%、A: 10%、M: 20%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新課綱鼓勵高中發展跨領域專題實作活動,開啟了大學與高中的跨域合作,利用彈性課程的時間,融入不同領域專業知識,期望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與視野。本文作者於109學年度,參與新化高中、新莊高中多元選修微課程,將STEAM的「跨領域」、「動手做」、「生活應用」、「解決問題」、「五感學習」等五大精神融入營養專業課程中,以均衡飲食為主軸,導入「我的餐盤」觀念,課程設計由繪本開始並讓學生用蠟筆進行創意發想,也運用桌遊來提升學習興趣與強化記憶,最後與生活經驗連結。在課程實施後,參與課程的高中生明顯瞭解我的餐盤各區塊所對應的食物類別,並且正確的將食物歸類,也能熟記餐盤的六大口訣;此外,在課程執行中可以覺察學生逐步思考如何將理論的知識活用在生活中,在小組討論及上臺分享,可以訓練學生溝通與表達能力,掌握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聚焦自己的想法,顯示運用STEAM精神結合理論專業知識,能提升學生學習動機及強化知識與生活的結合。期望未來能導入更多的營養專業知識,內化學生的知識,從而在生活中落實,徹底實現均衡飲食、健康生活的目標。 表2. 「我的餐盤」主題式STEAM課程發展理念表 圖5. 學員們上臺跟同學分享營養繪本 圖6. 學員們發揮創意,繪製心中的理想餐盤,並且上臺分享。 課程三、以生活中的「黑白切」引導高中生認知人體構造中之STEAM 一、 開課對象:109學年度暑期高中營隊學生 二、 授課天數:2天 (14小時) 三、 授課方式:知識解說(解剖學、組織學、生理學)、探究實作(實際操作、跨領域思考、口語表達) 四、 運用STEAM的比例:S: 45%、T: 15%、E: 15%、A: 20%、M: 5% 108課綱中的「核心素養」為培養學子解決生活中遭遇困難與面對不可預測的未來挑戰時所需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強調與生活的關聯性,不侷限於學科科目冷僻學識之專研。本高中營隊校園活動即以普羅大眾平民小吃黑白切作為媒介,進行人體結構之推廣介紹,符合108課綱之基本精神。同時營隊活動也嘗試導入STEAM教育模式設計活動,並以實作及遊戲為學習活動主軸,期望高中生能運用生活中的素材與資訊,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一般人較少觸及的人體解剖學。 本營隊為期二天、分三階段、共計十四小時活動。單次活動人數約40人,可由高中生物老師帶領或網路自由報名參與。多數學生歷經此校園營隊活動後對解剖學不再感到陌生與距離感,多具備對解剖學的基本認知,因此對解剖學產生更多的學習動機與興趣。而教師不僅從中獲得學生正面的評價鼓舞,因此也激盪更多的教學創新思維,整體教學策略更具應變與創新之能量,進而優化常態課堂之教學。 表3. 活動表 圖7. 學員們正運用相關圖卡進行辨識與小組合作學習 圖8. 運用「黑白切」食材豬內臟模擬大體解剖實驗之步驟與手法,並觀察學習與人體結構相似之構造。 圖9. 結合電子切片網站資源與實體顯微鏡及組織切片進行人體微觀構造之觀察學習 結論 本文中我們使用 STEAM 教育為理念,應用於高中微課程上,期望能成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法,能有效提升高中學生的創造力、批判性思維和其他技能。 參考文獻 [1] Allina, B. (2013). The evolution of a game-changing acronym: Why government recognition of STEAM is critical. ARCADE, 31(2), Retrieved from http://arcadenw.org/article/the-evolution-of-a-game-changing-acronym [2] Burton, J. M., Horowitz, R., & Abeles, H. (2000). Learning in and through the arts: The question of transfer. Studies in Art Education, 41(3), 228–257. [3] Colucci-Gray, L., Trowsdale, J., Cooke, C. F., Davies, R., Burnard, P., & Gray, D. S. (2017). Reviewing the potential and challenges of developing STEAM education through creative pedagogies for 21st learning: How can school curricula be broadened towards a more responsive, dynamic, and inclusive form of education?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4] Daugherty, M. K. (2013). The prospect of an "A" in STEM education. Journal of STEM Education: Innovations and Research, 14(2), 10–15. [5] Educause. (2012). 7 things you should know about microlectures. Educause.edu. Retrieved from http: //www.educause.edu/library/resources/7-things-youshould-know-about-microlectures [6] Gershon, W. S., & Ben-Horin, O. (2014). Deepening inquiry: What processes of making music can teach us about creativity and ontology for inquiry-based science education. [7] Hetland, L., & Winner, E. (2004). Cognitive transfer from arts education to non-arts outcomes: Research 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In E. W. Eisner, & M. D. Day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and policy in art education (pp. 135–162). Routledge. [8] Kant, J. M., Burckhard, S. R., & Meyers, R. T. (2018). Engaging high school girls in native American culturally responsive STEAM activities. Journal of STEM Education, 18(5), 15–25. [9] Liao, C. (2016). From interdisciplinary to transdisciplinary: An arts-integrated approach to STEAM education. Art Education, 69(6), 44–49. [10] 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 [NAEA] (2016). Using art education to build a stronger workforce. Accessed December 10, 2017, at https//arteducators-prod.s3.amazonaws.com/documents/535/ff8bfae5-6b4f-4352-b900-4fc1182ad2b1.pdf?1455134278. [11] Payton, F. C., White, A., & Mullins, T. (2017). STEM majors, art thinkers–issues of duality, rigor and inclusion. Journal of STEM Education: Innovations and Research, 18(3), 39–47. [12] Perignat, E., & Katz-Buonincontro, J. (2019). STEAM in practice and research: An integrative literature review.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31, 31-43. [13] Quigley, C. F., Herro, D., & Jamil, F. M. (2017). Developing a conceptual model of STEAM teaching practice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117(1-2), 1–12. [14] Root-Bernstein, R. (2015). Arts and crafts as adjuncts to STEM education to foster creativity in gifted and talented students. Asia Pacific Education Review, 16(2),203–212. [15] Shieh, D. (2009). These lectures are gone in 60 seconds.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26, 1-13. [16] Swaminathan, S., & Schellenberg, E. G. (2015). Arts education,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cognitive ability. In P. P. Tinio, & J. K. Smith (Eds.). 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the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and the arts (pp. 364–38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7] Sweet, D. (2014). Microlectures in a flipped classroom: Application, creation and resources. Mid-Western Educational Researcher, 26(1), 52-59. [18] Torrance, E. (1972). Teaching for creativity. The Journal of Creative Behavior, 6, 114–143. [19] Winner, E., Goldstein, T. R., & Vincent-Lancrin, S. (2013). Art for art’s sake? The impact of arts education. Paris, France: OECD Publishing. [20] 教育部,(2018),高級中等學校課程規劃及實施要點。主管法規查詢系統。 王瑜琦 義守大學生物科技學系 鄭瑋宜 義守大學營養學系 柯翠玲 中山大學學士後醫學系 王淑綺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義守大學學士後醫學系

以《布魯克林大橋》繪本進行STEAM教學之實踐 ──我是橋梁建築師

以《布魯克林大橋》繪本進行STEAM教學之實踐 ──我是橋梁建築師

文∕劉淑雯、葉惠華 前言 自主行動、溝通互動、社會參與是「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中提出的三大面向,以核心素養為主軸,希望培養的是孩子能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教育部,2018)。 在國際間如火如荼展開的STEAM教育,強調跨領域課程、統整各學科知識與技能的教育理念,集結動手做的實踐教育與創客運動,與十二年國教相同強調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知識階段,應該要培養素養。 筆者任教的藝文課由教師自主安排課程,故想嘗試以STEAM教育之內涵來設計藝術課程,藉由跨學科課程設計思維,期待有效提升學生學習態度、主動探索和問題解決的能力,並以改良課程與教學的行動研究來提升自身教學知能,達成十二年國教所強調之素養教育以及「自發、互動、共好」的理想。 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課綱中載明:教材編選應與學生之生活經驗連結,透過真實體驗循序漸進,引導學生學習媒材、技法、構成要素、形式原理、符號概念與藝術鑑賞等知能,並鼓勵學生創意表現與多元思考(教育部,2018)。 任教學校旁有一座天橋正面臨老舊拆除的討論,以此為起點,參照符合NGSS(美國新一代科學標準)的《Eureka! Grade 3–5 Science Activities and Stories》,所收錄利用科學家傳記繪本引領學童進入科學領域的教案設計,透過生活經驗討論、繪本導讀提問、製作模型等課程活動,企圖讓學生了解「結構和功能」-物體的形狀或結構決定了它的許多特性和功能,透過橋梁力學的討論,認識自然領域中的「力與運動」,並運用多元的技法來設計思考進行藝術創作,以及認識女性科學家和科學家堅持到底的特質。 壹、教學目標與活動 因應我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之素養、跨領域課程設計的需求,本次教學活動參考《Eureka! Grade 3–5 Science Activities and Stories》(Donna Farland Smith、Julie Thomas,2018)中的《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Are Persistent- Learning About John Roebling》內容進行STEAM教學設計,透過繪本閱讀與實作過程,認識科學家的堅持不懈的精神與橋梁構造與力學。 一、 教學對象與目標 國外該教案原對象為國小三至五年級之學生,而本次教學對象為桃園市國小六年級學生,因年紀增長,故針對國外教案進行加深加廣,希望透過此「我是橋梁建築師」課程促進學生彼此合作,相互腦力激盪,運用科學家堅持不放棄的精神挑戰能承重的橋樑設計。 本課程所選定的繪本為科學家傳記家繪本《The Brooklyn Bridge: Th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bridge and the remarkable family that built it.》,內容描述羅布林一家為了建造布魯克林大橋所遭遇的困難與付出的心血,以及女性艾米莉·羅布林在其中的貢獻。另利用介紹橋梁工程的知識繪本《哇!驚奇工程知識繪本4 世界橋梁》製作教師自編講義。 教學目標共有五個: (一)能認識女性科學家 (二)能說明「堅持不懈」的人格特質 (三)能了解基礎橋梁構造 (四)能了解橋樑力學 (五)創造一座能承重二公斤的紙製模型橋 表1. 「我是橋梁建築師」課程核心素養 表2. 「我是橋梁建築師」課程與12年國教議題融合 表3. 「我是橋梁建築師」課程與SDGs的連結 二、 活動設計 本課程採6E教學模式,以6個層次實施。授課時間共400分鐘(10堂課)。 (一)參與:橋梁在哪兒?(授課時間:30分鐘) 學生分享曾走過的橋樑經驗,透過生活周遭的橋樑討論橋梁的功能性。 1.教師提問: (1)生活中曾看過、走過哪些橋?長什麼模樣? (2)認一認照片裡的橋在哪裡,並說出功能性(參看圖1) 2. 小組討論與發表: 橋有哪些形式與材質?(參看圖2) 3. 教師統整: 橋的形式與材質,與搭建地點、功能有相關性。 圖1. 本校附近的橋樑 圖2. 桃園在地橋梁 (二)探索:橋梁好難蓋?(授課時間:50分鐘) 閱讀繪本《The Brooklyn Bridge: Th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bridge and the remarkable family that built it.》,探索布魯克林大橋製作過程中所遭遇的困境與解決方法,體會工程師堅持不懈的精神。 1.繪本導讀 約翰·羅布林提議要蓋一座橫跨東河的橋,但大多數人認為這是不可能的;當他完成設計稿並成功說服投資人時,他卻去世了。兒子華盛頓.羅布林接手布魯克林大橋的建造,遇到投資人的不信任、工人陸續死亡、沉箱病導致癱瘓等打擊。華盛頓的妻子艾米莉.羅布林接手橋梁建造,卻因女性身分受到質疑。他們陸續解決了施作工人、纜繩斷裂等其他困境,直到1883年通車,共花了十四年建造。 圖3. 本課程之科學家傳記繪本封面 2.提問(競賽制,兩兩PK,速度快者勝):(參看圖4) (1)1883年開通,連接紐約曼哈頓和布魯克林之間的橋,名稱是? (2)在約翰·羅布林的橋樑設計中必須解決哪些挑戰(設計問題)? (3)你認為華盛頓.羅布林為什麼要接管布魯克林大橋的建設? (4)當華盛頓.羅布林患沉箱病時發生了什麼? (5)你認為艾米麗.羅布林在完成施工過程中面臨哪些挑戰? (6)羅林是如何解決尋找願意在橋上做電纜工作的人的問題的? (7) 羅布林是如何確保布魯克林大橋安全的? (8)羅布林是如何確保布魯克林大橋美麗的? (9)(2分題)羅布林家族因建布魯克林大橋遭遇重重困難,其中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困難?怎麼解決? (10) (2分題)你覺得羅布林一家人具有科學家的哪一種精神? 圖4. 學生進行提問競賽 3.教師統整 (1)約翰.羅布林認為懸索橋是他的橋樑項目的最佳解決方案。 (2)艾米莉.羅布林遭受的困境,與女性身分的關聯。 (3)堅持不懈的精神:儘管有障礙或警告,仍能持續做某件事。 (三)解釋:橋梁五大力(授課時間:60分鐘) 小組利用課桌椅、塑膠鎖鍊、衣架與紙板搭建吊橋,並討論橋梁重要結構與其所承受的力。 1.搭建模型:(參看圖5) 選擇3位學生,利用椅子、繩索、曬衣架、紙板搭建懸索橋,並分段測試橋樑模型的強度。其餘同學觀察橋樑變化。 圖5. 搭建吊橋 2.小組討論與發表:(參看圖6) (1) 橋梁會承受哪些方向的力? (2) 這些力對橋樑會產生哪些影響? (3) 橋樑基柱的穩定度與橋樑耐重度有何關聯? 3.教師統整 介紹張力、壓力、扭力、剪力及彎曲應力,五種橋梁需承受的力。 圖6. 學生討論的答案 (四)策畫∕實作:橋梁六大款(授課時間:20分鐘) 學生閱讀擷取自繪本《哇!驚奇工程知識繪本4 世界橋梁》的教師自編講義,討論不同形式的橋樑對力的承受度。教師示範比較相同材質下,橋的形式對力的承受度。 1.自學講義: 學生閱讀講義 圖7. 自學講義,取自《哇!驚奇工程知識繪本4 世界橋梁》第4、5頁。 2.小組討論與發表: (1) 布魯克林大橋是哪兩種的綜合體?吊橋+斜張橋 (2) 橋梁材質與橋梁長度有無影響? (3) 橋梁型式與橋梁跨距有何關聯? 3. 教師統整: 教師操作自製教具,比較相同條件下,四種橋(梁橋、斜張橋、桁架橋、拱橋)的形式對力的承受度。(參看圖8) 圖8. 教師自製教具 (五)深化:橋梁建築師(授課時間:180分鐘) 依據之前探討出的參考方式,每組搭建紙製橋梁。 1.欣賞世界橋梁: 教師介紹國外六座具有特色的橋梁。(義大利維里歐橋、英國倫敦塔橋、英國蓋斯黑德千禧橋、法國米約高架橋、新加坡亨德森波浪橋、新加坡雙螺旋橋) 圖9. 教師自編PPT 2. 設計發想: 三人一組,學生討論後畫出設計草圖。 3. 實作: 學生利用方格卡紙,製作立體橋梁,兩側橋柱間距至少15公分、橋面離地至少8公分,並挑戰承重2公斤。 .教師在實作中提供學生形成性反饋,鼓勵學生留意自己的思考策略,而不是在測試跟重測的過程中感到灰心。 圖10. 學生實作紙製橋梁 (六)評量:橋梁好棒棒(授課時間:60分鐘) 作品介紹與分享,用評量表評估學生的作品和觀察結果,並用便利貼來回饋讚美優點: 1. 觀察與預測 學生觀察各組橋梁結構,預測是否能承重2公斤,並填寫學生互評評量表。 圖11. 學生互評評量表 2. 教師實測 教師利用2L寶特瓶、600mL寶特瓶、300mL鋁箔包,測量橋梁承重。 3. 便利貼回饋 學生填寫便利貼正向回饋給欣賞的組別。 圖12. 便利貼回饋 本研究課程實施中、後的評量,依評量時機與性能,分為兩種評量:「形成性評量」與「總結性評量」(黃光雄,2002),共有:(1)知識概念的評量:口頭提問;(2)過程技能的訓練:實際操作狀況;(3)學習態度:行為觀察、評定量表、個別晤談;(4)習得表現:作品與學習單評量。 表4. 教師用評量表 貳、實施成效 本課程採「滾動式修正」,筆者前後共進行三個班級橋梁實作課程,前述課程設計唯第三個班級完整實施,故實施成效僅以第三個班級來陳述。 本課程教學目標共有五個:1.能認識女性科學家。2.能說明「堅持不懈」的人格特質。 3.能了解基礎橋梁構造。4.能了解橋梁力學。5.創造一座能承重二公斤的紙製模型橋。 一、女性科學家 學生對艾米莉.羅布林這位女性有深刻的印象。閱讀繪本中,學生對於艾米莉受到性別歧視感到訝異,並佩服她完成了布魯克林大橋的建造。橋梁實作中,筆者聽到有女同學以艾米莉自許。 二、「堅持不懈」的人格特質 繪本提問競賽中第10題:「你覺得羅布林一家人具有科學家的哪一種精神?」,多數學生能回答堅持、不放棄、努力到底等答案。橋梁實作中,第一組學生因試驗中橋梁無法承受剪力而崩塌全毀,剩餘製作時間僅餘40分鐘,明顯不足,其中一位學生說:「我們要像羅布林一樣堅持到底。」運用殘片修補,最後成功撐起2公斤。回饋單中多數能體會到「堅持不懈」的特性,例如第8組一位成員寫道:「雖然知道橋做出來後可能會塌,但我們一樣堅持要把做一半的半成品做完。」 三、基礎橋梁構造 教學中僅將橋梁分橋面、橋墩(橋柱)兩部分,學生能完成紙製模型橋,代表對橋梁構造有基本認識。課程活動「橋梁六大款」討論時,對於六種橋樑形式中的桁架橋、懸臂橋較為陌生。設計橋梁時,全採用梁橋設計,教師曾建議第6組可增桁架橋結構,但學生最後沒有採用。 四、橋梁力學 教學活動「橋梁五大力」中,學生對吊橋的變形很有反應,能仔細觀察吊橋結構與施力方向不同造成吊橋的數種變化,有學生主動說到:「橋柱要蓋穩一點,橋才不容易倒。」。可惜因教室場地空間問題,僅能擇3位學童協助教師,無法讓每個學生實際參與搭建。但學生對張、壓、扭、剪、彎曲應力的名詞解釋反應不佳,印象最深的僅有由上往下的壓力和地震所產生的剪力。學生在製作紙模型橋時會自行測試力對橋梁的影響,並進行相對應的調整。 五、紙製模型橋 學生們在教學活動「橋梁建築師」中,學生重新自由分組,每組人數限3人以下,有兩位堅持要自己單獨成組,2人的有5組,3人的有4組,全班共分為11組。學生在實作過程中均能與同組組員討論,合力解決問題,遇到問題時也能尋求老師協助,單獨成組的A同學與同桌的他組同學也能討論,唯B同學因實作課程5堂課中請假2堂課,在製作程度落差之下,有種半放棄的心理狀態。11組作品中,能成功承重2公斤的有8組;失敗的3組中,有2組可承重0.6公斤;僅B同學的作品承重0.3公斤就會變形。 六、小結 整體上在教學活動中,學生們大致上都能針對老師的提問給予回應,但在共讀繪本中因篇幅、時間太長而導致部分學生後半段分心,影響教師敘述繪本內容。學生對於科學家的「堅持不懈」的特質能夠直接說出,可知學生能夠理解繪本中的意涵。課程進行時,學生對橋梁力學、紙橋結構與美化等討論熱烈,小組合作氣氛融洽。課程結束後,教師請學生填寫回饋單,多數學生提到「團結合作」、「堅持」等用語,認為此課程十分有趣,回饋給同學的話語多是鼓勵、感謝等正向詞句,例如「加油!我覺得你們都超棒!都有為我們的橋奉獻!感恩」、「我們的橋雖然無法撐住2公斤,但我們盡力了,你們已經很棒了」、「雖然有時意見不合,但我們還是完成了」,僅一位有負面回答。有學生在回饋單空白處寫下「我覺得上完這節課後,學到了蠻多的新知識,可以學會怎麼做橋和分辨各種橋,真的很好玩,老師辛苦了!謝謝您!」。整體來說,本課程學生專注力高,互動性高,達成十二年國教所強調之「自發、互動、共好」的理想。 表5. 作品分享 圖13. 學生填寫課程回饋單 參、教學省思 一、國際視野,在地實踐 閱讀國外教案,欣賞別人是如何藉由繪本閱讀來引導學生培養科學探究能力,吸取其優點以活化自身的課程。將藝文課連結自然科學,讓學生不僅有天馬行空的想像,還多了科學、工程的理性思考。經由「動手做」反覆測試,學生對科學概念有更多的理解。由繪本導入,除創作主題外,還可以談論人文主題,例如本篇的科學家堅持不懈的精神,學生在遇到挫折時能想到繪本中羅布林一家的努力而再堅持一下,無疑讓課堂風景更美好。 此次課程實施,由學校旁老舊天橋為起點,漫談橋梁建築。若在教學活動「橋梁五大力」中增加921大地震造成的橋梁破壞圖片,學生應可對力對橋梁的影響更加有感。 二、教師教學,勿因設想太多而放棄 在教學活動「橋梁好難蓋?」中,筆者考量學生對英文繪本有恐懼感,將繪本內容濃縮設計成中文學習單,忽略了繪本教學以圖說事的本質;進行提問環節時,有的學生需要看著學習單才能回答正確。之後進行調整,他班改採投影幕全班共閱、教師口述翻譯來閱讀《The Brooklyn Bridge》;學生回答問題時,明顯流暢許多,且比前二班更多人能說出堅持、不放棄的詞句。繪本教學有其優勢,不能因英語恐懼而替代。 由於本課程教授時間在六年級上學期,學生並未學過自然領域力學、數學領域立體展開圖等觀念,筆者原本害怕學生無法完成能承重的紙製模型橋,而一度想放棄此課程。而後教導起來雖然得鉅細靡遺,有些吃力,尤其在教學活動「橋梁建築師」中,平面紙張轉成立體結構部分,學生往往因為接合點考量錯誤而失敗,導致實作時間過長、挫折感加深,但若能事先建立學生基礎造型手作能力及剛、柔性結構、展開圖等概念,實作時應可更加順利。 此課程可與班導師配合,利用晨間閱讀時間進行「橋梁在哪兒?」生活中橋梁討論、「橋梁好難蓋?」繪本共閱,以節省實際藝文課堂時間。還可以融入數學領域比例尺、英文領域單字教學等部分。 只要適當的課程引導、搭好鷹架,學生可吸收成長的範圍是廣大的,教師教學勿因設想太多而放棄。 三、學生學習,勿讓眼睛裡的光熄滅 對生活連結的橋樑討論、繪本閱讀後的提問PK賽、吊橋結構的研究…學生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及參與度,直到紙製模型橋製作時,幾位學生因失敗太多次而不耐煩想放棄,小組合作的優勢就出現了,多數因同儕鼓勵而堅持下去。 實作時二至三人一組,若都是平時較懶散的孩子,作品精緻度則不高,應強制異質性分組,由強帶弱,利用同儕力量相互激勵、截長補短。繪製草圖時應該用學習單而非隨便一張紙,學生才不會任意棄置不顧,隨意修改橋梁結構。也必須先建立學生「穩固的基柱最重要」的觀念,才不會有學生花大量時間製作橋面,橋柱僅是急就章,橋面架上去後就倒塌的慘劇。 橋梁美學方面,學生誤以為貼上圖案做裝飾即是美,對橋梁本身的線條結構沒有做精細的思考。學生設計以梁橋為主,僅2座運用斜張橋原理,變化性不大。授課時要就此部分再加以著墨。 學生對某樣事物感興趣時,眼睛裡是發著光的。如何讓學生在學習學科知識的同時,眼睛裡的光不會熄滅,是每一位教育者都要好好深思的。 肆、後續發展 考量《Eureka! Grade 3–5 Science Activities and Stories》原是針對國小3-5年級設計的教案,筆者在下學期對5年級5個班的學生進行「我是橋梁建築師」課程,調整如下: 一、 修改繪本英文部分為中文,讓學生輕易閱讀。 二、 「橋梁五大力」將全班學生分為三組,利用塑膠鍊條、紙袋提繩、打孔西卡紙,實際進行吊橋建造並測量承重。 三、 增加因地震而斷裂的橋樑視覺資料 在「橋梁好難蓋?」閱讀繪本時,學生大部分能靜心閱讀全文,提問部分也能大致答對,且對科學家的「堅持不懈」精神能明確答出。唯競賽提問問題太多,耗費太多時間,且學生易起爭執。應修正為大部分記憶性題目在閱讀過程中提問,競賽活動則提問理解性題目3題即可。 「橋梁五大力」分組實做吊橋,學生會多方嘗試解決桌面與椅子間磨擦力不足導致橋柱不穩固的問題,然而對橋面鋪設則普遍考慮不周到,15座吊橋中僅2座橋面平穩且無縫隙。 此次作品共50座橋梁,包含拱橋7座、桁架橋2座、吊橋1座、斜張橋1座、39座樑橋,學生仍以樑橋設計為主。有40座橋可撐起2公斤重的飲料罐,成功率達8成,僅1座無法支撐320公克重。139份學生回饋單中,提到堅持、團隊合作的超過5成,完全正向誇獎同學的有124位,達89.21%;有部分同學則是希望對方能夠加強某些部分(例如愛講話、不幫忙等),期望彼此能配合得更好。 有的學童甚至投入更多的熱情,例如嘗試多種紙張型態來分攤重力、運用不同材質將橋梁美化、多數組別自願帶回家加工、自備5公斤啞鈴並實測成功…。此「我是橋梁建築師」課程可順利在5年級實施教學並達成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 Donna Farland Smith & Julie Thomas (2017). Eureka! Grade 3–5 Science Activities and Stories(未出版). NSTA. [2] Elizabeth Mann, & Alan Witschonke (1996). The Brooklyn Bridge: The story of the world's most famous bridge and the remarkable family that built it. Mikaya Press. [3] Sally Spray, & Mark Ruffle, (2021)。哇!驚奇工程知識繪本4 世界橋梁。小光點。 [4] 黃光雄(2002)。教學原理。師大書院。 [5] 教育部(2020)。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定稿版)。 https:∕∕www.naer.edu.tw∕upload∕1∕16∕doc∕2027∕議題融入說明手冊(定稿版).pdf [6]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https:∕∕www.naer.edu.tw∕upload∕1∕16∕doc∕288∕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pdf [7]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自然科學領域。 https:∕∕stv.naer.edu.tw∕classic∕data∕course_outline∕pta_18538_240851_60502.pdf [8]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藝術領域。 https:∕∕stv.naer.edu.tw∕classic∕data∕course_outline∕pta_18533_2143291_60289.pdf [9]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數學領域。 https:∕∕stv.naer.edu.tw∕classic∕data∕course_outline∕pta_18524_6629744_60029.pdf [10]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語文領域-國語文。 https:∕∕stv.naer.edu.tw∕classic∕data∕course_outline∕pta_18510_4703638_59125.pdf 劉淑雯 Southern California Teachers College課程總監 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兼任助理教授 葉惠華 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研究生 桃園市復旦國小代課教師

戶外STEAM教育特色課程開發——植物藍晒書籤

戶外STEAM教育特色課程開發——植物藍晒書籤

文/陳磊、黃琴扉、唐偉成 前言 近年來,許多學者均提出善用STEAM(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Mathematics; 科學、科技、機械、藝術、數學)教育對於學童跨領域知能統整有正面助益(Conradty & Bogner, 2018),也能增進問題解決能力;然而,在這股STEAM教育旋風下,有部分學者提出該教育架構必須與真實世界結合,以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為目標,才是知行合一的終極教育目的(Nguyen, Nguyen & Tran, 2020)。 在「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概念中,戶外教育是近年來被廣推的核心理念之一。戶外教育的主要定義是讓學習走出課室外、進入真實生活中,強調讓學生透過真實的體驗,並運用生活週邊環境及大自然的資源場地,進行跨領域整合性的學習,達到全人教育的教學模式(教育部,2019);Gilbertson等人(2022)也將戶外教育稱為一種跨越國際、世界共通的教育實踐。 整體而言,科學研究動機起源於人們對於大自然規律的好奇心,藉由戶外教育激起孩子對自然好奇的天性,讓學習不在只侷限於教室,使學生可以探究、擴展視野,在多元的情境環境讓學生親身探索,將可豐富學生的學習內涵,培養學生對於科學的素養;此外,結合STEAM不同元素的跨域整合,可以引導學習者統整片段知識,並完成問題解決與指定任務,使認知與實踐整合,落實素養導向學習目標。 綜合上述可以發現,倘若能夠在戶外教育的架構下運用STEAM跨領域整合模式,解決真實環境問題,將可望提供學習者學以致用的連貫性學習目標;有鑑於此,本文提出「戶外STEAM教育」的理念,並運用此概念開發特色課程–植物藍晒書籤,透過課程規劃與實踐,提出執行歷程與心得,以供教育領域先進參考。 特色課程開發構念 由本文作者團隊自行研發的植物藍晒書籤製作,緣起於臺南藍晒圖的在地特色獲得啟發;該課程結合STEAM與戶外教育理念,除了讓學生理解化學反應及科學現象變化外,更由於藍晒書籤最重要的步驟是需要照射日光,因此需要在戶外進行,更強化了真實生活的不可取代性。 此外,該書籤必須透過學生親自到學習場域中撿拾自己喜歡的葉子,並進行書籤畫面的編排,此步驟不僅提升學生跟真實環境的連結,也激發學生對自然物的美感欣賞及書籤編排的美學創意展現。換句話說,整體課程引導學生走出教室進行學習活動,並包含了STEAM教育的核心理念:跨領域、動手做、生活應用、問題解決和五感學習五大核心。冀望學生可以在戶外教育結合STEAM課程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培養探究實作的科學素養,讓學習可以走出真實世界、走近生活。 植物藍晒書籤原理與STEAM概念 植物藍晒書籤的主要科學原理是藍晒法,所謂的藍晒法是利用陽光或紫外線的照射下,照光的部分將會呈現藍色的呈色變化;被遮住的地方則不會產生變色反應。實驗的過程使用檸檬酸鐵銨,因檸檬酸根會將鐵離子還原成亞鐵離子,亞鐵離子會將和鐵氰化鉀產生反應產生普魯士藍,經過陽光或是紫外線光的照射下,被遮住的部分不產生變色反應:照射的部分將會有藍色的變色反應。而藍晒書籤整體製作過程中所包含的STEAM概念可區分如下: 植物藍晒書籤探究實作步驟 一、實驗器材說明表 二、實驗步驟 步驟一:引導學生在戶外真實環境中進行植物採集,並且學生於採集過程中思考如何在厚宣紙上布置葉片,以形成書籤;在學生採集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進行植物簡單的介紹(圖1、圖2)。 圖1. 學生在戶外採集植物 圖2. 採集過程中教師介紹植物 步驟二:請學生將採集到的葉片放置一旁固定位置上待用。 步驟三:利用滴管分別取檸檬酸鐵銨和鐵氰化鉀各2mL,在小碟子進行混合(感光劑不夠時,以1:1的比例進行混合)。 步驟四:利用水彩筆將混合的感光劑,刷在水彩紙上(感光劑塗多寡會影響藍曬書籤的背景深淺)。 步驟五:請學生將採集後的植物(葉片或花瓣)平放在水彩紙上,由學生發揮美感創意自行排列植物設計圖案,將葉片布置於自己的厚宣紙上,並在紙上簽名(圖3、圖4)。 圖3. 學生到戶外製作藍晒書籤實況 圖4. 設計屬於自己的藍晒書籤 步驟六:布置好植物位置後,將透明壓克力板壓在植物上,並且壓克力板邊緣使用長尾夾固定,使整個壓克力板與書籤密合。 步驟七:將步驟六製作好的成品,整體一起放置在太陽底下進行曝曬。 需依照太陽光的強度決定曝曬時間:太陽直射的狀況下需要5~10分鐘;有厚雲層遮蔽則需要30分鐘以上。 步驟八:先行準備一個小臉盆裝自來水;將步驟七成品上的壓克力板、長尾夾和植物都去除,並將厚宣紙放入臉盆中水洗,將藥劑洗掉後,放置於陰涼處曬乾;曬乾後即為藍晒書籤完成作品(圖5、圖6)。 圖5. 學生練習曬乾藍晒書籤 圖6. 自製的藍晒書籤完成 課程實施注意事項 一、藍晒書籤製作容易受到紫外光影響,課程需要在沒有日光照射的教室內進行,窗戶需要用窗簾拉上避免光線照進來影響藍晒書籤。 二、植物採集上,如果選擇擠壓後容易出水的植物將會使書籤的背景顏色變淡。 三、藍晒書籤照射日光的時間會因當天的天氣受到影響;在強日光下只需要5~10分鐘就可以完成;有雲遮蔽的狀況時間需要30分鐘。 四、使用清水清洗書籤時,要在沒有日光照射的地方進行,因為在藥劑清洗掉之前會受到紫外線的反應。 結語 為了提升學生的全人素養,協助學生將跨領域知能運用於真實環境中,本文提出戶外STEAM教育理念,並設計創意課程以確認該理念的可行性。在活動進行過程中可以發現,學生不但對於臺南的藍晒圖更有概念,也能促進學生對環境的仔細觀察、激發科學步驟的好奇心與探索實作能力;此外,學生針對自己的樹葉書籤編排也融入了創意美學,令人驚喜。 教育的方向逐漸走向讓學生可以激發好奇心自我學習和探究實作,本文提倡的「戶外STEAM教育」是運用戶外教育結合STEAM課程讓兩者融合在一起,期許透過創意課程研發,讓學習可以走進生活當中,冀望學生可以藉由戶外教育當中培養出對於科學的探究學習和科學素養,也期許透過本文的拋磚引玉,能激發更多教育者重視戶外STEAM概念,並研發課程落實,以強化學生全人素養。 致謝 本植物藍曬書籤課程,感謝春園農場提供戶外教學及室內教室等場域。 參考資料 [1] Conradty, C., & Bogner, F. X. (2018). From STEM to STEAM: how to monitor creativity. Creativity Research Journal, 30(3), 2330240. [2] Gilbertson, K., Ewert, A., Siklander, P., & Bates, T. (2022). Outdoor Education: methods and strategies. U.S.: Human Kinetics Press. [3] 教育部(2019)。中華民國戶外教育宣言2.0。臺灣:教育部。 陳磊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研究生 黃琴扉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副教授 唐偉成 高雄市鳳林國小校長

「魚標本」製作及小小博物館員教育活動導入

「魚標本」製作及小小博物館員教育活動導入

文/廖雅婷、邱利、林怡萱 前言 「Homing找家─回到人與萬物共存的希望星球」是科教館生物多樣性展廳更新後的展示主軸。地球是我們的家,地球上共生共存的萬物是我們的家人,而身處文明都市的我們,對於家人的了解又有多少?透過這次更新,新增展示了過去少見的族群,以實體、活體、標本、模型等具象方式,讓觀眾朋友們得以近距離認識這些地球村中家人的各種模樣,期望透過認識而了解,經過了解而化反思為行動。其中,得以長時間保存,並由館員親自學習吊掛標本技術所製作呈現之40缸「魚標本」,是本次更新後的亮點展示之一,就讓我們來介紹「魚標本」從無到有的過程,以及陸續研發的展示應用。 壹、魚從哪裡來 2018年國立臺灣大學動物博物館同意捐贈一批教育用魚類標本給科教館作為展示教育使用,根據記錄,這些魚是1971-1998年,也就是距今24-51年間,從基隆港、八斗子、桃園大溪、臺南安平、屏東恆春、砂島等地採集來的,收到這批年代久遠甚至比自己還要早出生的標本,讓我們格外珍惜,也不禁想觀察看看,以前的魚跟現在的魚經過時間演進及環境變化,會有什麼不同。(註:為增加種類之豐富度,展場中部分標本是於2018年另外自屏東東港下雜魚中採集而來的。) 貳、魚標本變身 臺大這批裝在塑膠瓶或玻璃罐中的魚類標本屬於標本分類中的「浸製標本」,也是傳統研究查對或展示教育常見的保存型態,技術難度不高,容易操作。內部保存溶液可能是酒精或稀釋後的福馬林,由於各有其優缺點,會依使用單位對於魚標本之不同需求決定保存方式。 這批塵封已久的魚類浸製標本,得來不易也格外珍貴,在生物多樣性展區更新籌劃之際,時任跨域策展小組的林怡萱組長因曾在法國「深海奇珍」特展中親炙有別於以往之魚標本展示手法,並認識當時唯一經法國魚標本技師親自訓練、參與製作,時任海生館專案計畫助理的王劭頤老師,決定向其請益並借重所長,以「吊掛標本」手法運用在魚標本製作上,以更優美、更全面的展示姿態讓臺大這批浸製魚標本在展覽中重現生命力,同時豐富大眾的觀察視角。 參、魚標本製作 由於魚標本之製作耗時費力,需要人力投入,也希望藉此難得機會讓館員參與學習,促進同仁專業知能與技能併進,進而掌握後續維運管理、研發相關教育活動。以下各步驟教學操作係由上段提及,現任國家海洋研究院海洋生態及保育研究中心王劭頤老師手把手指導館員一同進行完成。 在正式操作之前,需要先依魚標本清單中的資訊,就所規劃展示內容進行分類、測量並訂製合適尺寸魚缸,準備所需的工具材料(如:釣魚線、三秒膠、AB膠、珠針、縫衣針、膠帶、簽字筆、福馬林、水平儀、矽利康、針筒、滴管、手套、鑷子、牙刷、酒精…等),萬事俱備後,就要正式開始我們的魚標本製作。 一、 展開魚鰭 將魚類樣本放置於保麗龍板上,擺放正確位置後以珠針固定展開的魚鰭或其他部位,滴上適量福馬林定形並放置觀察,定形完成後,存放至密封盒中浸泡福馬林2-3週以上時間製成展示所需標本。 二、 缸上繪形 在觀察盤中確認魚標本的展示組合、配置後,用簽字筆在缸壁立面定錨魚標本的位置,描繪魚形,並標註吊掛點。吊掛點通常在兩側胸鰭及單側尾鰭,另視魚身大小及形狀,決定是否增加嘴巴或其他吊點加強固定。 三、 固定下方魚線 原則一吊掛點使用一條釣魚線,依吊掛點位置於缸底以三秒膠固定釣魚線一端,另一端以膠帶暫時固定在缸壁外側,接著拿水平儀測量魚缸兩側,確認為水平後,將均勻混合之AB膠倒入缸內,高度約1公分,等待3天使其固化。 四、 吊掛及定位 缸內先注入約1/4缸的水保持標本魚身濕潤,操作人員穿戴手套,將縫針穿過已固定於缸底之釣魚線後,以迴針縫的方式固定魚身各吊掛點,並依缸壁繪製之圖形來調整魚的位置,調整完畢後將逐條魚線另一端拉緊,以膠帶暫時收合在缸壁外側。 五、 注入福馬林 缸內加入福馬林至9分滿,並再次確認魚線都有拉直繃緊,以牙刷清除缸壁、魚線、魚身上所產生之雜質、氣泡,確保保存溶液清澈。 六、 固定上方魚線及封蓋 用三秒膠固定缸緣釣魚線位置,三秒膠乾後,用矽利康沿缸緣鋪滿,蓋上玻璃蓋,最後在蓋子上方放置重物固定,等待矽利康完全乾燥,約需5-7天。 七、 注入福馬林並去除氣泡 封蓋之矽利康完全乾燥後,將滴管插入玻璃蓋上預留的小孔中,滴管上方斜剪開洞,將福馬林注入,灌滿魚缸。操作過程中需把產生之氣泡清除,搖晃集中泡泡至小孔下方,以針筒緩緩注入福馬林,最後用矽利康封孔。 八、 觀察及清潔 密封後之魚標本若無溶液滲出或氣泡產生等待處理異狀,即可將缸壁上的膠帶拆除,多餘的魚線割掉,並將缸壁上最初繪製的圖案擦掉,展場所見的魚標本即大功告成。 肆、小小博物館員教育活動導入 在生物多樣性展廳完成前,製作好的展示用魚標本暫時存放在科教館9樓典藏庫房的登錄準備室中。這段期間,適逢館內推動小小博物館員體驗營活動,為了滿足小館員的好奇心,決定將平日管制進出的典藏庫房打開,帶領小館員一窺庫房裡大大小小的動物標本及魚標本,同時,我們將記憶猶新的製作步驟做了改良,特別針對年齡較小的孩童,設計了魚標本製作的教育活動,將長達近一個月的製作流程,濃縮在短短的15分鐘內,讓小小博物館員們有機會一起參與完成。 針對小館員設計的魚標本製作教育活動,困難之處在於魚類樣本及必須使用之福馬林均為(含)有毒揮發溶液,不適合讓小朋友直接接觸,就連大人也必須穿戴好防護工具才得以順利操作,現場勢必需要轉化。於是,我們改以小朋友所熟知的小丑魚尼莫作為魚標本的角色擔當,印出護貝後,並配合操作所需將魚鰭剪下,運用膠帶摺疊的方式,讓魚鰭可以開合,方便以珠針固定的演示。 演示現場也是我們製作魚標本的現場,所有使用到的實體材料及工具都儘量還原在小小博物館員眼前,增添真實臨場的感覺。因為是濃縮後的操作過程,只能以演示帶過的部分,也會請大家發揮想像力,比如將空空的量筒想像成是裡面裝滿了水或福馬林的量筒,然後將它們倒入魚缸裡,又或是想像現在缸壁上有很多的泡泡,我們拿著牙刷將泡泡刷掉。 此外,為了增加互動及加強記憶點,我們還特別設計了幾個讓小小博物館員可以一起體驗的步驟,包括: 一、決定魚標本的展示位置 我們請小館員們化身為展示設計師,讓他們來決定魚在魚缸中的展示位置。印象中有一組特別活潑的小館員,決定讓標本魚頭上尾下的方式垂直展示,有別於我們過去的吊掛經驗,很新鮮也很挑戰,還好的是最後順利挑戰成功,現場所有人(也包括了館員自己)都開心的拍起手來,成就感十足,也開發了我們對魚標本展示的不同想像。 二、在魚缸上描繪魚的外形 這個步驟會尋求自願的小朋友,依照集體決定後的小丑魚位置,在缸壁上畫出魚形,我們發現小朋友對於畫畫特別感興趣,是個搶手的工作。 三、將釣魚線穿過縫針 在說明完魚線要穿過的位置後,接著就請想要挑戰自己眼力和手抖程度的小朋友幫忙穿針引線,事實證明,每位小朋友都穿得比大人還快還好。 四、 觀察水平尺 我們會請小館員觀察水平尺中間的氣泡,判斷魚缸是否為水平,並請他們想辦法讓魚缸前後左右維持水平,這時就會有眼睛銳利的小朋友發現我們事前偷偷塞在魚缸下的報紙,抽出後即可完成測水平任務。 五、 清潔缸壁上的圖案 最後的步驟就是請自願幫忙的小朋友,拿著報紙及清潔劑,將步驟二於缸壁上手繪的圖案清潔乾淨,活動至此也圓滿結束。 結語 透過館員動手參與製作魚標本的過程,除了能增加館員的技能外,還能讓館員對展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在研發相關的教育活動上有著很大的幫助。這次魚標本製作的教育活動,不只是上面介紹的小小博物館員體驗營,我們也在110年11月辦理的臺灣科學節中規劃了一探博物館幕後的活動,並將這套教育活動推廣至更多的大小朋友及家庭觀眾們,同樣得到了許多正向的回饋。目前這些展示魚標本已正式移至科教館4樓生物多樣性展廳展出中,歡迎大家多去展場觀察他們, 廖雅婷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跨域策展小組助理員 邱利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跨域策展小組助理員 林怡萱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展覽組代理主任

科教館邀你到全新生物多樣性展區「找家」

科教館邀你到全新生物多樣性展區「找家」

文∕王若憶 2010年「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Aichi Biodiversity Targets)」被訂立做為2010–2020年的生物多樣性目標,然而「愛知目標」歷經10年努力並未達成具體保育成果,生物多樣性流失的威脅反而在日益劇烈的氣候變遷及人為開發下變得更加嚴峻。為了喚起大眾對自然生態的保護之心和行動,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從題目選定到徵集許多精彩的標本、物件與故事,歷時五年用心籌畫「生物多樣性常設展廳」更新,規劃全新4樓展區《找家HOMING:回到人與萬物共存的希望星球》,帶領觀眾回到藍星找家,並從約1700件的標本與展品中,重新認識自然的奧妙、豐富的文化與人類的微小,並聆聽不同科學與文化脈絡下的觀點與故事,建構屬於自己的反思與行動。 《找家HOMING:回到人與萬物共存的希望星球》刻意偏黑的入口試圖讓觀眾能靜下心來聆聽藝術家蕭聖健的作品〈夏夜〉。利用工業文明發展中被逐漸廢棄遺忘的舊木凳、墨線和廢鐵、馬達等機械零件組成的一座座聲音裝置,鳴唱回憶中鄉間夜裡會有的蛙鳴及蟲鳴、鳥叫,也帶領觀者離開現代化與工業文明的都市生活,開啟找家的路。 展覽第一區「療癒的居所」,透過半掩的門片,展出一個奇幻的生態公寓場景,包含由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家維教授團隊開發的「原色植物標本保存技術」,保留植物原始顏色和立體形態;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沈湯龍教授團隊製作的真菌標本與蟲草,展現了微生物的生物多樣性;由林試所提供的木製玩具及設計師設計的木製家具,讓觀眾可以使用吸鐵道具親身感受不同材質的木頭重量與質感;此區還有來自屏東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的苔蘚植物生態系統活體展示,讓觀眾可以現場觀察苔類、蘚類、角蘚類的差別,從脆弱又堅強的苔蘚中體會生物多樣性的奇妙。而此區的結尾是最佳網美拍照場景,使用樹脂固定的臘葉植物標本,像是一幅幅美麗的畫作,也提醒觀眾我們的美學偏好將影響都市的景觀,請觀眾思考,如果花園不是設計給人使用,會有什麼不同? 展覽第二區「藍星俱樂部」,是帶領觀眾認識同樣位於藍色星球──地球上的生物,他們在生活史、體型大小、色彩外型、攝食、運動方式等的多樣性,遠超過我們的想像。透過從棕熊、巨葉山蘇花、老虎、侏儒狨、長頸鹿、野牛、犀牛、大象、魚類、烏龜、飛鳥等各種真實的標本與細緻的模型,讓大家近距離觀察這些地球上的家人。與眾不同的是,除了用眼睛觀察,展覽裡的一部分標本展件是可以觸摸的,歡迎觀眾用手摸摸看由烏龜骨骼形成的龜殼、厚實的犀牛皮以及堅硬的穿山甲鱗片,或是選擇不同的假鳥嘴工具,自己動手夾夾看,試試哪一種鳥喙容易讓食物入口? 展覽第三區「共享一場盛宴」則從藍星上的動植物回到人,如果人類期望能和其他的物種共享一場永續的盛宴,我們如何改變?糧食系統是影響生物多樣性的關鍵,保存食物的多樣性,也同時保存了生物的多樣性。展覽中除了介紹科學家如何培育稻米與小米,也展出原住民的傳統智慧,以及他們如何與大自然和平共處並維繫文化的多樣性。包含小米媽媽Pagung和部落婦女一起栽種的小米穀倉,可以認識原來不同的原住民族作為日常主食與點心、製酒的小米也不一樣,更可以仔細觀察現場近40種的小米穗外觀,認識食的多樣性。而新竹尖石煤源部落農夫夏禾.達立(Syax Tali)融合泰雅族傳統智慧創立的「三一自然農場」生態環境友善農法,則以傻瓜般的衝勁,從環境中找尋有益的微生物製作堆肥與酵素調製處方籤,用來種菜與養蛋雞。展場也可以試聞各種酵素的味道,並從這些特殊氣味去覺醒,重新選擇對我們生活的「家」更友善的生活方式。 展覽最後一區「建造家園的風景」,以懇切的提問「人類世:滅絕或重生?」呼籲大家改變須從自己開始!此區展出貂皮大衣、虎皮地毯等人類獵殺動物而成的華麗珍奇品,還有鮮為人知的馬戲團動物標本,其中一隻眼神哀戚的孟加拉虎「新二」特別引人注目,曾經隨國外馬戲團來臺,最後卻慘遭棄養。這些標本是人類貪婪迫害生物多樣性的證明,而我們能如何改變呢?展覽的最後特別告訴你可以怎麼做。特別介紹包含南投特生中心的動物路殺通報系統、軟絲守護者、主婦聯盟提倡的友善消費,鼓勵觀者從最簡單的友善購買改變世界。而展場裡也進行著「熱帶植物保種計畫」,種植包括細葉鳳尾蕨、伊藤氏原始觀音座蓮等瀕危植物,其中位於最中心的植栽—武威山烏皮茶,為臺灣特有種,僅分布在屏東縣瑪家鄉和來義鄉山區,總數僅有80株,更被《2017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評定為接近極危級,亟需介入保護。 展覽的尾聲用一幅未來家園的想像畫,及展現從都市、里山到高山的昆蟲標本箱作為結語,並邀請觀眾描繪心中理想的家園樣貌。展覽特別規劃引導式的中英文學習單,觀眾可以在入口處索取,並跟著學習單的提問,帶著如探險家第一次遇見陌生物種的好奇,一起踏上找尋家園的路。 王若憶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推廣組行政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