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館邀你到全新生物多樣性展區「找家」

文∕王若憶

2010年「愛知生物多樣性目標(Aichi Biodiversity Targets)」被訂立做為2010–2020年的生物多樣性目標,然而「愛知目標」歷經10年努力並未達成具體保育成果,生物多樣性流失的威脅反而在日益劇烈的氣候變遷及人為開發下變得更加嚴峻。為了喚起大眾對自然生態的保護之心和行動,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從題目選定到徵集許多精彩的標本、物件與故事,歷時五年用心籌畫「生物多樣性常設展廳」更新,規劃全新4樓展區《找家HOMING:回到人與萬物共存的希望星球》,帶領觀眾回到藍星找家,並從約1700件的標本與展品中,重新認識自然的奧妙、豐富的文化與人類的微小,並聆聽不同科學與文化脈絡下的觀點與故事,建構屬於自己的反思與行動。

《找家HOMING:回到人與萬物共存的希望星球》刻意偏黑的入口試圖讓觀眾能靜下心來聆聽藝術家蕭聖健的作品〈夏夜〉。利用工業文明發展中被逐漸廢棄遺忘的舊木凳、墨線和廢鐵、馬達等機械零件組成的一座座聲音裝置,鳴唱回憶中鄉間夜裡會有的蛙鳴及蟲鳴、鳥叫,也帶領觀者離開現代化與工業文明的都市生活,開啟找家的路。

展覽第一區「療癒的居所」,透過半掩的門片,展出一個奇幻的生態公寓場景,包含由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家維教授團隊開發的「原色植物標本保存技術」,保留植物原始顏色和立體形態;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沈湯龍教授團隊製作的真菌標本與蟲草,展現了微生物的生物多樣性;由林試所提供的木製玩具及設計師設計的木製家具,讓觀眾可以使用吸鐵道具親身感受不同材質的木頭重量與質感;此區還有來自屏東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的苔蘚植物生態系統活體展示,讓觀眾可以現場觀察苔類、蘚類、角蘚類的差別,從脆弱又堅強的苔蘚中體會生物多樣性的奇妙。而此區的結尾是最佳網美拍照場景,使用樹脂固定的臘葉植物標本,像是一幅幅美麗的畫作,也提醒觀眾我們的美學偏好將影響都市的景觀,請觀眾思考,如果花園不是設計給人使用,會有什麼不同?

展覽第二區「藍星俱樂部」,是帶領觀眾認識同樣位於藍色星球──地球上的生物,他們在生活史、體型大小、色彩外型、攝食、運動方式等的多樣性,遠超過我們的想像。透過從棕熊、巨葉山蘇花、老虎、侏儒狨、長頸鹿、野牛、犀牛、大象、魚類、烏龜、飛鳥等各種真實的標本與細緻的模型,讓大家近距離觀察這些地球上的家人。與眾不同的是,除了用眼睛觀察,展覽裡的一部分標本展件是可以觸摸的,歡迎觀眾用手摸摸看由烏龜骨骼形成的龜殼、厚實的犀牛皮以及堅硬的穿山甲鱗片,或是選擇不同的假鳥嘴工具,自己動手夾夾看,試試哪一種鳥喙容易讓食物入口?

展覽第三區「共享一場盛宴」則從藍星上的動植物回到人,如果人類期望能和其他的物種共享一場永續的盛宴,我們如何改變?糧食系統是影響生物多樣性的關鍵,保存食物的多樣性,也同時保存了生物的多樣性。展覽中除了介紹科學家如何培育稻米與小米,也展出原住民的傳統智慧,以及他們如何與大自然和平共處並維繫文化的多樣性。包含小米媽媽Pagung和部落婦女一起栽種的小米穀倉,可以認識原來不同的原住民族作為日常主食與點心、製酒的小米也不一樣,更可以仔細觀察現場近40種的小米穗外觀,認識食的多樣性。而新竹尖石煤源部落農夫夏禾.達立(Syax Tali)融合泰雅族傳統智慧創立的「三一自然農場」生態環境友善農法,則以傻瓜般的衝勁,從環境中找尋有益的微生物製作堆肥與酵素調製處方籤,用來種菜與養蛋雞。展場也可以試聞各種酵素的味道,並從這些特殊氣味去覺醒,重新選擇對我們生活的「家」更友善的生活方式。

展覽最後一區「建造家園的風景」,以懇切的提問「人類世:滅絕或重生?」呼籲大家改變須從自己開始!此區展出貂皮大衣、虎皮地毯等人類獵殺動物而成的華麗珍奇品,還有鮮為人知的馬戲團動物標本,其中一隻眼神哀戚的孟加拉虎「新二」特別引人注目,曾經隨國外馬戲團來臺,最後卻慘遭棄養。這些標本是人類貪婪迫害生物多樣性的證明,而我們能如何改變呢?展覽的最後特別告訴你可以怎麼做。特別介紹包含南投特生中心的動物路殺通報系統、軟絲守護者、主婦聯盟提倡的友善消費,鼓勵觀者從最簡單的友善購買改變世界。而展場裡也進行著「熱帶植物保種計畫」,種植包括細葉鳳尾蕨、伊藤氏原始觀音座蓮等瀕危植物,其中位於最中心的植栽—武威山烏皮茶,為臺灣特有種,僅分布在屏東縣瑪家鄉和來義鄉山區,總數僅有80株,更被《2017臺灣維管束植物紅皮書名錄》評定為接近極危級,亟需介入保護。

展覽的尾聲用一幅未來家園的想像畫,及展現從都市、里山到高山的昆蟲標本箱作為結語,並邀請觀眾描繪心中理想的家園樣貌。展覽特別規劃引導式的中英文學習單,觀眾可以在入口處索取,並跟著學習單的提問,帶著如探險家第一次遇見陌生物種的好奇,一起踏上找尋家園的路。




王若憶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推廣組行政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