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學

我國氣象觀測站網的建置和演進 (四)臺灣離島地區

我國氣象觀測站網的建置和演進 (四)臺灣離島地區

文/陳正改 前言 我國現有的28個綜觀氣象觀測站,其中位於臺灣本島的22個站,本刊業已在今(2022)年的2月、4月及6月依序介紹完畢,歡迎讀者們可上《科學研習雙月刊》網頁參閱。本文將對另外6個離島氣象站當初設置的緣由和演進,以及具悠久歷史和文化價值的測站特色加以闡述,並與大家共同分享和見證我國氣象觀測技術一百多年來的發展歷程。 事實上,我國位於南海上的東沙島、南沙島,以及臺東外海的綠島,亦分別有建置設備新穎的現代化綜觀氣象站、高空氣象探空站、氣象雷達站和地震監測站,不僅可與中央氣象局即時連線,其所蒐集的氣象和地震等資訊,亦可提供氣象預報、颱風監測和地震預警分析與研判之用。但此三個氣象站,因隸屬軍方單位管轄和運作,本文就暫不說明。 臺灣離島地區的氣象觀測站 二十三、澎湖氣象站 設立緣由 由於澎湖列島位於臺灣海峽之中央,地位險要;且四面環海,船舶眾多,居民生活與海洋關係密切。臺灣總督府乃於1896年設立「澎湖島測候所」,並於1898年3月在媽宮(馬公)城內興建一棟類似「胡椒罐」的氣象辦公廳舍(圖23-1);其外牆有18個面,每一面為20度角,當地若有特殊的天氣變化,氣象人員即可即時掌握。另,當澎湖和周圍海域若將受到颱風或強烈東北季風侵襲時,測候所職員會升起旗幟,提醒居民和漁民採取防範措施,因此當地人稱它為「觀風樓」。目前已拆除,重建多功能的現代化氣象大樓。 圖23-1. 1898年3月興建完成的澎湖島測候所。 測站特色 現代化且具多功能的澎湖氣象站於1998年興建完成之後(圖23-2),即可隨時監測臺灣海峽之氣象和海象變化,並可蒐集即時的綜觀氣象資料(圖23-3),對天氣預報和颱風警報的發布,具舉足輕重的角色。 圖23-2. 具現代化且擁有多功能用途的澎湖氣象站新建大樓,於1998年落成啟用。 圖23-3. 全年無休,且可即時監測澎湖地區海氣象變化的最先進觀測設施。 二十四、彭佳嶼氣象站 設立緣由 位於臺灣東北方海域的彭佳嶼,距基隆只有約60公里,周圍海域是我國重要的漁場,也是候鳥過境必經之途徑;且位居太平洋西岸海、空航線樞紐位置,因此除了是監測天氣的重要地點之外,也為海上作業與國際航線飛航安全,提供重要的海、氣象資訊。 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為了監測和研判由北往南移動的天氣系統,可能對臺灣本島和周圍海域的影響,乃在1909年(明治42年)10月就創立彭佳嶼氣象站,當時稱為「彭佳嶼燈塔測候所」,其氣象觀測業務委由燈塔職員兼辦。1936年臺灣總督府為積極發展航空事業,協助內台航線(即日本內地與臺灣)的飛航安全,特在彭佳嶼設立一座高空氣球觀測站,於是「臺灣總督府氣象台彭佳嶼測候所」正式誕生。 測站特色 彭佳嶼氣象站的廳舍係於1935年建造,為一棟石砌牆壁粉抹水泥之平頂屋(圖24-1)。經過多年的使用,由於保養艱難,年久失修,呈現破爛不堪,曾於1982年加以整修。 圖24-1. 彭佳嶼測候所於1935年開始興建,1936年竣工落成啟用。 因海島環境實不利房舍的維護,於是氣象局在2015年啟動站房整建,從臺灣本島分批載運建材予以興建,歷經四年間的施工,終在2019年完工落成啟用(圖24-2及圖24-3)。氣象站新站房的造型如同島嶼一般,亦有海蝕洞的意象;建築本體可抵抗強勁的東北季風,和防止受到海島高鹽分和高濕度環境的腐蝕。 圖24-2. 2019年興建完成的彭佳嶼氣象站。 圖24-3. 遠眺彭佳嶼氣象站,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 隨著科技的演進,彭佳嶼氣象站除闢建現代化的氣象觀測坪之外,另增設閃電落雷偵測設備、陣列式長程海象雷達(岸基測波儀,圖24-4),以及高空氣象自動觀測系統等先進設備,同時安裝強震儀、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彰顯此站在氣象、海象及地震監測的重要性(圖24-5),堪稱臺灣氣象觀測站網之「關鍵少數」。 圖24-4. 中央氣象局於彭佳嶼所設置的陣列式長程海象雷達(岸基測波儀) ▍ 中央氣象局提供 圖24-5. 彭佳嶼氣象站的觀測坪,擁有最現代化、最完備,且最即時的氣象、海象及地震等監測儀器和設備。 周圍環境 目前彭佳嶼島上除有中央氣象局彭佳嶼氣象站、交通部航港局彭佳嶼燈塔、海巡署等政府單位(圖24-6),強勁的東北季風、海疆及和平紀念碑(圖24-7)和無數的海景、鳥類、野百合花(圖24-8)等各種生態之外,並無一般居民,亦無固定海空運航班。所以駐守人員與親人均聚少離多,生活所需用品皆須由臺灣本島運補而來;人員交接班時,經常受到天氣因素的干擾而需延遲數日,此時值班人員只能靠備用糧食、罐頭度日,生活起居確是相當的艱辛。 圖24-6. 彭佳嶼島上環境簡介圖示 ▍ 取自:氣象局廖純慧臉書 圖24-7. 豎立於彭佳嶼島上的海疆及和平紀念碑 圖24-8. 彭佳嶼島上昂然而立的野百合花 二十五、蘭嶼氣象站 設立緣由 蘭嶼是來自西北太平洋海域的颱風侵襲臺灣的最前哨。日治時期為加強布建臺灣氣象觀測站網,於1940年1月即成立「臺灣總督府氣象台紅頭嶼測候所」。當時的臺灣總督府氣象台,曾多次派技師和建築師專程到紅頭嶼勘查設站地點,最後選定紅頭嶼中部,海拔約三百公尺的山頭(現址)處作為站址所在。歷經二年的施工,辦公廳舍的主體建築在1941年始告峻工啟用。蘭嶼(紅頭嶼)的氣象觀測業務,也自1942年1月正式運作。 蘭嶼氣象站的主體建築,從建站啟用至今並無太大的改變,仍維持辦公廳舍與風力塔共構合一的典型建築(圖25-1)。惟建站當時,其屋頂為木構瓦頂,現則改為混凝土平頂。 圖25-1. 蘭嶼氣象站之辦公廳舍、風力塔和氣象觀測坪 ▍ 已有八十餘年歷史的蘭嶼氣象站之辦公廳舍、風力塔和氣象觀測坪,仍屹立於臺灣東部外海,是臺灣監測颱風動態的前哨站。 離島創站艱辛,除交通與生活資源運補不便外,更常受到瘧疾與恙蟲等疾病的威脅。設站初期,因當地衛生環境相當落後、醫藥設施甚為缺乏,以致蘭嶼測候所曾有多名日籍和我國的工作人員,因先後罹患恙蟲病或瘧疾而殉職。 臺灣光復之後,國民政府於1947年初派七位技術人員進駐和接管(圖25-2),站名全銜改為「臺灣省氣象局蘭嶼測候所」; 1989年8月正名為「中央氣象局蘭嶼氣象站」。 圖25-2. 臺灣光復後,國民政府於1947年指派接收和進駐蘭嶼氣象站服務的首批七位工作夥伴。 測站特色 蘭嶼氣象站是中央氣象局觀測點的最東南端,亦是監測颱風動態的前哨站,其所觀測的氣象資料(圖25-3)和大氣背景成分(圖25-4),對颱風預警和臺灣氣候變遷的分析和研判,具有舉止輕重的功能。 圖25-3. 蘭嶼氣象站的觀測坪 ▍ 觀測坪內裝置有現代化的地面氣象觀測儀器和地震即時監測設備。 圖25-4. 蘭嶼氣象站的「大氣背景監測室」和各項監測儀器。 ▍ 蒐集蘭嶼當地的大氣成分,如:CO、CO2、SO2、O3、NO、NO2、NOX,紫外線和全天空輻射量,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的分析和探討。 在二次大戰期間,蘭嶼曾遭到盟軍飛機的轟炸,氣象站幾乎變成廢墟,後來經過斥資整修始成為現今之樣貌。面對大門右後方,仍留存當年毀於盟軍轟炸的殘蹟(圖25-5);臺東縣政府於2005年已將其公告為縣定歷史建築。 圖25-5. 蘭嶼氣象站(蘭嶼測候所、紅頭嶼測候所)現已被臺東縣政府公告為歷史建築。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盟軍飛機炸毀的蘭嶼氣象站房舍,現已成為廢墟;焦黑的壁體上,仍留有無數個彈孔痕跡。 周圍環境 蘭嶼孤懸於臺灣東南方海面,距離臺東約91公里。蘭嶼氣象站位於蘭嶼中部的山頭,海拔324公尺,視野相當遼闊(圖25-6);天氣晴朗時,可遠眺西南方約76公里處的鵝鑾鼻燈塔和約99公里處的菲律賓最北端的巴丹(Batan)群島的雅米(Mavudis)島。 圖25-6. 蘭嶼氣象站的白色觀測坪與翠綠的山林和蔚藍的海洋,融成一幅美麗的圖騰。 二十六、東吉島氣象站 設立緣由 臺灣四周均為海洋,俗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1945年臺灣光復之後各項經濟活動蓬勃發展,尤其海上航運和漁撈作業更是顯著。當時的臺灣省政府有鑑於臺灣海峽和黑水溝水域時常發生海難事件,乃於1962年9月正式成立「臺灣省氣象局東吉島測候所」,並於同年10月啟用新建的辦公廳舍(圖26-1),開始執行臺灣海峽和黑水溝水域的海氣象測報業務,以維護海上航行船隻和人員作業的安全。其站名於1989年8月正名為「中央氣象局東吉島氣象站」。 圖26-1. 東吉島氣象站於1962年設站時所興建的辦公廳舍。 測站特色 東吉島氣象站於1962年9月設站時,即建造一棟辦公廳舍,係採用當地的咾咕石加上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兩層樓;一樓為氣象作業室和生活空間、二樓則為庫房;是一棟典型的風力塔與辦公廳舍共構的氣象建築。由於使用年代已相當久遠,且受到高鹽份、高濕度的海水長期侵蝕,維修確實不易;於是東吉島氣象站在2007年5月重新興建一棟新的辦公廳舍,並於2009年5月竣工落成啟用(圖26-2及圖26-3)。 圖26-2. 東吉島氣象站的新建辦公廳舍,於2009年5月竣工落成啟用。 圖26-3. 東吉島氣象站的風力塔,安裝各式觀測設備,可全年無休地監測臺灣海峽的海氣象變化。 周圍環境 東吉島孤懸於澎湖馬公南南東方約38公里之海面上,東向距離臺灣本島約45公里,且東鄰黑水溝水域。由於東吉島周邊的水域是國內臺澎 (高雄-馬公) 航運之中點,也是國際航運的主要航道,來往船隻穿梭頻繁;但因臺灣海峽的海底地形複雜又深峻,寬窄不一,於是流經此處的海流相當湍急、且波濤洶湧,行船確實十分危險。 東吉島位於臺灣海峽中段,沒有任何的地形屏障,又因海峽狹管效應,故能忠實地呈現海峽的氣候特徵(圖26-4);每年10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受到強烈大陸冷高壓南移以及海峽地形的雙重作用,東北季風甚為強勁,猶如颱風過境般,可持續長達半年之久。所有航行於臺灣海峽和澎湖海域的船隻、漁撈作業以及任何的海上活動,均以東吉島氣象站的實際觀測資料(圖26-5)和海氣象預報資訊,做為營運的參考依據。 圖26-4. 東吉島的特殊天氣現象—水龍捲 ▍ 2017年6月13日東吉島氣象站觀測到東吉島東邊約5公里海域所生成的水龍捲。此水龍捲現象自當天上午10時2分形成,由南向北移動約2公里,持續時間長達6分鐘,直到10時8分才消散。(李木林主任拍攝,2017.6.13) 圖26-5:東吉島氣象站的觀測坪。 ▍ 觀測坪內裝置各種現代化的氣象觀測和地震監測儀器及設備,可即時監控臺灣海峽的海氣象變化和地震活動狀況。 二十七、馬祖氣象站 設立緣由 金門和馬祖於1992年11月解除戰地政務後,中央氣象局即在原馬祖海軍氣象站址裝設一套地面氣象自動測報系統,蒐集當地氣象資料,提供天氣分析與預報應用。為對馬祖地區民眾提供更直接的氣象服務管道,於是規劃設立三等氣象站。 氣象局於1998年8月即提報「建立金門、馬祖氣象站計畫」,整個建站計畫於2000年7月獲得行政院核定,氣象局立即開始推動建站事宜。歷經三年半的相關作業及廳舍主體的施工(圖27-1)和氣象觀測儀器的安裝(圖27-2),馬祖氣象站於2003年12月落成啟用(圖27-3),開始為馬祖地區的軍民同胞,提供全天候的氣象服務。 圖27-1. 馬祖當地人士暱稱「氣象別墅」的馬祖氣象站,具閩東建築特色,於2003年12月竣工落成啟用。 圖27-2. 經年累月持續運轉的馬祖氣象站風杯 圖27-3. 馬祖氣象站落成啟用(2003.12.24) 測站特色 馬祖氣象站為目前距離臺灣最北的局屬氣象站,其廳舍美輪美奐,工程紮實而精緻,建築線條簡潔明瞭,色調雅致無華,忠實表現傳統閩東式建築風格(圖27-1)。 從站址放眼四周,北隔馬祖海峽與北竿島對望,東眺東海,南瞰福澳港灣(圖27-4),西臨大陸黃岐鎮。測站周圍景色宜人(圖27-5),碧綠山坡起伏海天之間,遠處海面波光粼粼(圖27-6)。戰地風光是本地最大特色。 圖27-4. 在馬祖氣象站的觀測坪,即可鳥瞰福澳港全景。 圖27-5. 馬祖氣象站的守護神-大榕樹 圖27-6. 夕陽西下的馬祖氣象站,讓人流連忘返。 二十八、金門氣象站 設立緣由 金門和馬祖的戰地政務解除後,氣象局為加強對該兩地區的氣象服務,乃於1998年8月向行政院提報「建立金門、馬祖氣象站計畫」, 2000年7月核定後,即積極推動建站事宜。歷經三年七個月的相關作業和廳舍建築的施工(圖28-1),以及氣象儀器的安裝(圖28-2),金門氣象站終於在2004年1月落成啟用(圖28-3)。 圖28-1. 海天一色且具閩南建築特色的金門氣象站,於2004年1月竣工落成啟用 圖28-2. 金門氣象站的觀測坪設在山坡上,除擁有先進的各式氣象監測儀器之外,並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猶如一幅「世界名畫」。 圖28-3. 金門氣象站落成啟用 ▍ 前排最右側為作者,2004.1.16 測站特色 金門氣象站位於大金門之西南角(圖26-4),隔著金烈水道與小金門遙遙相望,能見度好的時候,東北方14公里外的太武山(海拔253公尺)歷歷在目;西面海域有眾多小島星羅棋布,依序為6.5公里外的復興嶼;10公里外的猛虎嶼;12.5公里外的大膽島,以及13.5公里外的二膽島。有時,更可看見18公里外,小金門後方的廈門雲頂巖山區。當大氣非常乾淨的時候,西南方20 公里外的漳州電廠,兩根高高聳立的煙囪隱約可見。 圖28-4. 環境幽靜且綠意盎然的金門氣象站全景 周圍環境 金門四面環海,處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氣候深受海洋及大陸調節影響,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自然環境(圖28-5)與大陸華南地區相似。其氣候受到中國東南地區和中國沿岸流的影響,冬季乾冷、春季多霧、夏季有西南氣流及颱風帶來較多的雨量。 圖28-5. 金門氣象站的庭院綠意盎然,栽植多種美麗的花樹。 結語 臺灣是一海島,東邊是廣闊的太平洋海域,西臨全球最大的歐亞大陸。由於位在海陸交界處,其氣候特徵明顯受到季風和洋流交匯的影響;天氣現象呈現多樣性,不僅變化快,且颱風、豪雨、乾旱、寒流、龍捲風、冰雹、雷陣雨、濃霧、強風等災害性天氣的發生也相當頻繁,於是位處臺灣周圍海域的離島氣象站,就承擔監測和預警的吹哨功能。 例如:每年隆冬季節,源自西伯利亞和蒙古的強烈大陸冷高壓南移時,馬祖和金門氣象站則是寒流襲臺前的最佳監測點;而彭佳嶼、澎湖和東吉島氣象站,則是研判東北風強度和低溫下降幅度的最佳指標站。入夏之後,位於臺灣東方外海的蘭嶼氣象站,則是研判颱風是否會侵臺,或是從東海岸何處登陸的最佳前哨站。由此可知,環繞臺灣周圍海域的六個離島氣象站,和位處本島的所有氣象站,均是護佑我國居民安全、促進臺澎金馬經濟發展和維持交通運輸順暢的重要據點。 最後謹向駐守在臺灣各角落,不論是偏鄉、高山、離島或是都會地區的氣象從業同仁們,致上最高的敬意與謝意。因為他們必須要耐得住寂寞,逢年過節犧牲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而且要有為人民服務、為家國奉獻的情操,其精神和毅力值得我們國人的佩服和尊敬。 參考文獻及資料 [1] 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https://www.cwb.gov.tw/。 [2] 中央氣象局(2001)。臺灣氣象建築史料調查研究-期末報告。 [3] 陳正改(2012)。中華氣象百年演進史,中華防災學刊第四卷第2期,125~141頁,中華防災學會印行。 [4] 陳正改(2012)。臺灣地區自動雨量與氣象站網之建置,消防月刊,2012年11月號,47~54頁,內政部消防署出版。 [5] 陳正改(2013)。我國的地震監測網,科學研習,第52卷第3期,26~31頁,國立科學教育館出版。 [6] 陳正改(2016)。參與「建設金門和馬祖氣象站」的心路歷程,中華防災學刊第八卷第1期,79~96頁,中華防災學會印行。 [7] 陳正改(2017)。氣象•防災•災防跨領域結合,消防月刊2017年8月號,65~71頁,內政部消防署出版。 [8] 陳正改(2021)。我國地震監測網的發展、應用及展望,中華防災學刊,第十三卷第2期,179~192頁,中華防災學會印行。 [9] 陳福來:臺灣氣象觀測業務,中央氣象局內部文件。 [10] 菲律賓巴丹群島: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5%B7%B4%E4%B8%B9%E7%BE%A4%E5%B3%B6。 [11] 飛魚的故鄉-蘭嶼 序@ 流浪者天堂- 隨意窩:https://blog.xuite.net/dlnk/blog/36136955。 陳正改 中央氣象局退休組長

霸王龍終結在北半球風光明媚的春天

霸王龍終結在北半球風光明媚的春天

文/吳育雅 中生代的結束是一場天外飛來的橫禍,由一個小行星撞上地球造成生物的大滅絕,這個理論是來自1980年阿瓦雷茲(Luis and Walter Alvarez)父子在研究位於中生代的白堊紀和新生代古近紀交會(K-Pg邊界)1的薄層黏土層,發現「銥」元素的濃度異常高,在黏土層中還可看到微似曜岩(microtektites)2。隔年在海地找到由撞擊形成的高壓石英,1990年在墨西哥灣的猶加敦半島找到同一時間小行星撞擊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然而有一個始終困擾的疑惑,K-Pg邊界下方三米未找到恐龍化石,恐龍會不會在小行星撞擊之前就已經消失?小行星碰撞之後導致的全球變遷、碰撞發生時的生物遭遇何等的崩潰災難?甚或滅絕物種的選擇性問題至今仍舊混沌不明。 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擊事件是什麼時候的事?答案是「地質定年指向六千六百萬年前。」強調的是最後那個「。」句號的意思是到此為止,沒有討論的餘地,不能再追問了!測量時間需要找到適用的工具,就像家裡的體重計可以得知你的體重,卻無法測出鑽石的克拉數。決定地質年代最精確的方法是使用放射性元素,但是並非所有的放射性元素都適用,像中生代這樣古老的年代會選用鈾-鉛、銣-鍶或是鉀-氬等放射性元素定年, 依此K-Pg邊界的地質年代是六千六百零四十三萬年(66.043 Ma,Renne et al., 2013)。這些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以「億(108)年」為單位,即使最先進技術的質譜儀分析,這已是所能得到有意義的有效數字極限,想再問霸王龍何時何月敲響喪鐘似乎是癡人夢想! 然而近年有數篇塔尼斯遺址(Tanis site)的研究指出中生代結束發生在北半球的春季,也更具體明確描繪出外來星體撞擊留下的猛烈災難遺跡。不禁讓人好奇如何尋找與季節有關的證據?是怎樣的化石紀錄可以確定是中生代的末日?如何證實這個位於地獄溪層(Hell Creek Formation)頂部的塔尼斯遺址化石層的形成與小行星撞擊有直接關聯?小行星撞擊發生在不同季節對全球又有什麼影響?為何專家們認為塔尼斯遺址是一個地質大寶庫,可能將解開K-Pg許多重大的疑惑?本文將逐一探究在地獄溪層、塔尼斯遺址的地質意義,此地的化石埋藏情節,微似曜岩夾雜其中揭示的線索?以及如何解開掩埋模式的關係,據以推論中生代末日事件發生的過程。 地獄溪層為中生代最後期的沉積岩層 地獄溪層是北美洲1902年挖掘出第一具暴龍骨骼化石的地層,「地獄」溪的名號得自溪谷附近化石盛產,已發現大量的三角龍、暴龍與鴨嘴龍科等,不僅如此,各種無脊椎動物、魚類、爬行動物、昆蟲或是植物化石都可在此層找到,種類繁多有如一個殯葬地獄的巨型墳場。地獄溪層歷經百年徹底的挖掘與研究,成為研究北美洲中生代末期最為著名的地層。其上部的中生代白堊紀與新生代古近紀界線(K-Pg邊界),在禾本科、大型植物群或是無脊椎動物等物種的改變,化學元素的異常紀錄,都有十分明確的地質特徵和詳細的鑑定依據。在可採用的精確度上,也保留了代表災難性洪水的劇烈相變。地獄溪層厚度約有150-200公尺,然而地獄溪層頂部接近K-Pg邊界的3公尺地層內,卻未發現恐龍化石的紀錄。 地獄溪層出現在現今洛磯山脈東側低緩地勢區域,跨越蒙大拿州,包含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和懷俄明州等地(圖1)。 圖1. 地獄溪層露頭(outcrop)的分佈位置圖 塔尼斯遺址的發現 突破的發現是位在北美北達科他州的 「塔尼斯遺址(Tanis site)」化石層,塔尼斯遺址位於中生代最晚期的「地獄溪層」頂部(圖2)。 十年之前,研究古生物的德帕爾馬(Robert DePalma,1981~)在北達科他州包曼附近的養牛場找到一個化石豐富,但是岩層非常破碎柔軟的地點,他向牧場主人支付每年固定費用,從2013年開始在此地進行挖掘。他發現有許多完整的魚化石,像是在一場大洪水立即被封存在泥沙中。由於岩層破碎,清理此地化石艱鉅無比,但他看出此地的化石極有潛力,除了附近所有出現過的恐龍種類都能找到,魚化石多達數百隻,特殊的是化石的姿態並非尋常所見躺臥壓扁在岩層中,這裡的遺骸能呈現出立體交錯的關係。德帕爾馬決定以電影「法櫃奇兵」中約櫃安息的地點—Tanis 來為這處化石遺址命名,期望他的 Tanis 遺址能夠幫助破譯小行星撞擊後當天發生的事情。 圖2. 塔尼斯(Tanis)遺址地層所在的位置(左)及岩層露頭(右上)正好位於地獄溪層的頂部。右下照片中德帕爾馬(DePalma)的左手食指點出的是一條上下倒置的白鱘魚化石的鰓,鰓裡藏著微似曜岩。 ▍ 圖片修改自:google map、wiki;右下照片由Jan Smit教授提供,請見參考資料5。 不可思議的化石埋藏模式 仔細挖掘塔尼斯遺址之後帶來連續不斷的驚喜!有部分嵌入地表的角龍科恐龍的髖骨,可能是達科他盜龍的羽毛化石。 更多非凡的化石組合,例如屬於淡水魚的匙吻鱘與菊石或滄龍牙齒(菊石和滄龍屬於海洋肉食類動物)交疊在一起(圖3),淡水與海洋生物一起出現是罕見現象!在現場挖掘的每條魚都是張著嘴死的,這可表明魚在充滿泥沙的水中呼吸困難,窒息而死時還在設法喘氣,化石身體姿態也呈現出與窒息相關的搐搦。 其他精彩情節的化石埋藏形式,例如某條海魚的尾部被猛烈撕斷再插入另一條匙吻鱘身上 ,海魚的尾部被撕裂不久就腐爛崩解,卻能像刀刃一樣插入另一條淡水魚身體之內,是多強的水流勁道?一條匙吻鱘魚的兩英尺長的鼻子在撞上一棵被淹沒的南洋杉樹枝時折斷了,迫使他們毀滅性相撞是多洶湧的洪水?一條魚的背鰭垂直插進泥沙岩層、來不及倒臥躺平就被埋藏石化了; 有塗滿琥珀的柏樹樹幹 、南洋杉樹枝化石上還有短而尖的刺,一般樹幹上的琥珀或是樹枝上的刺在搬運的過程難以留存,顯示這樹幹和樹枝在被掩埋時還是活的; 海龜化石被樹枝刺穿而死,暗示海龜是被空中或水中高速衝過來的樹枝刺穿; 魚身壓貼在樹根上因而保留清晰的魚鱗外皮等,這些全被掩埋成同一岩層的疊置關係非常不合常理,雖可認定是災難性的洪水導致,留下的問題是:如此劇烈衝撞的洪水是怎麼產生的? 圖3. 部分清理的淡水鱘魚化石和帶有珍珠火彩光澤的海洋菊石疊置在一起,左下方插入的小圖是放大的菊石化石。(引自 DePalma et al, 2019) 上百萬顆的微似曜岩小玻璃球 塔尼斯化石歧異的組合已經夠令人瞠目結舌,微似曜岩的分佈更可以述說當時景象的戲劇性細節。當德帕爾馬刮掉層層覆蓋在化石魚上的泥沙時,起先是注意到沉積物中保留了一個小擾動,很像是一個小隕石坑,直徑約三英寸,是物體由從天而降快速墜入泥漿形成的凹陷。一旦看出是凹坑的橫截面,他在坑底部發現了製造坑洞的本尊——是一個小的玻璃球體,直徑約 3 毫米,是微似曜岩!當他繼續挖掘時,他發現了另一個,一個、又一個微似曜岩不斷被找出來(圖4),該遺址似乎包含數百萬個微似曜岩,成分與希克蘇魯伯小行星坑的化學組成高度匹配。 圖4. 由微似曜岩(白色小球)造成向下凹陷的坑洞剖面(左)和德帕爾馬的手掌心裡許多顆清理出來的微似曜岩玻璃小球(右)(照片為 Robert DePlama提供) 許多微似曜岩堵住魚化石的鰓(圖2右下與圖7),意味著它們從天上掉落時,這些魚還活著,正在從水裡進食。甚至樹幹的琥珀中也可看到微似曜岩小玻璃球(圖5),從微似曜岩散佈的時程去推估,塔尼斯遺址紀錄到了小行星撞擊之後第一個小時之內的事件,掩埋在此地層的化石正是小行星撞擊直接的受難者。 圖5. 在塔尼斯遺址找到的樹幹琥珀內的球狀體(A)與鑲嵌在琥珀中未風化的小球(B)分析其化學元素組成,和希克蘇魯伯小行星造成的高度一致。(引自 DePalma et al, 2019) 塔尼斯遺址是一個特殊的駐波(seiche) 層位 現今北達科他州距離猶加敦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3,000 公里,在白堊紀時兩地的距離相似(圖6)。不過中生代晚期有一條深入內陸的內海水道,覆蓋了美國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區,從德克薩斯州到北達科他州。塔尼斯的波痕(ripple)沉積構造可以告訴我們水的流動方向,在塔尼斯遺址的上下層(代表沉積之前與之後),大多數波痕顯示水流是往南流。然而,在塔尼斯遺址這層化石層卻是反向北流,而且水流速度強勁。 圖6. 塔尼斯遺址與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距離約3000公里(左),中生代白堊紀末期在北美洲有一條內海水道(右),塔尼斯河在內海水道的北端。(修改自wiki) 塔尼斯遺址底部(最早沈積)的化石層是一股強大力量的洪水,候選者之一是衝擊海嘯,也許小行星撞擊墨西哥灣的影響產生了巨大的海嘯波浪,將魚類從大海中帶進內陸,逆著水的流動方向,讓這些生物滯留在北達科他州?然而根據推算海嘯需要18個小時才到達此地,但是由微似曜岩估算是發生在撞擊的第一個小時之內。另一個可能的候選者是地震波讓水體發生自由震盪的駐波,在初始擾動停止之後水波繼續共振而增強的seiche(中文譯為震盪或駐波)。 撞擊產生的地震波比海嘯的速度要快得多——可在 6 分鐘到 13 分鐘後即可抵達塔尼斯附近。這些地震波可能在內海引發了一種不尋常的seiche波,是水體中的駐波所產生的諧波效應,使水體像滿溢的熱湯一樣來回晃動,隨著波的晃動與時間尺度的相互作用放大,在此造成水位至少上升了十公尺。 總結當下的情景可能是在小行星撞擊後幾分鐘,seiche攪動了塔尼斯河口的大量水和泥沙。隨著 seiche 向上游前進,它在移流中輸送了骨骼、牙齒、雙殼類、菊石、底棲有孔蟲和懸浮在水中的植物,同時撞擊產生的微似曜岩小玻璃球也正從天而降。在遺骸的堆積中,數百隻鱘魚和白鱘,沿著seiche水流方向被活埋。斷層掃描數據顯示,魚鰓中有很多的微似曜岩,與白鱘骨骼相關的微似曜岩僅存在於其鰓耙中,而在魚化石身體其他部位則未出現(圖7),表明他們在進食時已經將微似曜岩從周圍的水中過濾出來,但尚未進入口腔或進一步進入消化道,更不是在魚屍尚未掩埋期間進入鰓耙。因此,積累鰓耙中的小玻璃球和暴漲十公尺的駐波湧到同時發生,這意味著在小行星撞擊當下(白堊紀的最後幾分鐘),鱘魚還活著並正在覓食。 圖7. 斷層掃描數據顯示與白鱘骨骼相關的撞擊小玻璃球僅存在於其鰓耙中,而在標本的其他身體部位都不存在。上圖為重建的白鱘頭骨(a)以及高解析度的立體渲染掃描(b)染色區域中的黃色小球粒為微似曜岩玻璃小球(比例尺 2 mm)。(引自During, 2022) 魚齒與魚骨顯示停在成長季 在今年(2022)初古生物學者以年輕的杜琳(MAD. During)為首,發表了小行星撞擊所造成的K-Pg邊界時間是發生在北半球春季的證明。 她們仔細檢驗了塔尼斯遺址的化石,包括三隻白鱘化石的齒骨和另外三隻鱘魚化石胸鰭棘中的鱘形骨,從骨組織和同位素的變化分析成長週期,魚骨組織保留了從胚胎發育到死亡且未被改變的生長記錄,生命的一年度週期,包含繁殖、攝食、冬眠發生的季節和持續時間,在魚骨上可以看到由一個較厚(有利的)生長區、一個較薄(緩慢沉積)的環帶、最終跨越一個可識別的生長停滯線,這三部分完整構成一年的成長標記。 鱘魚的胸鰭棘由真皮骨組成,是通過一排成骨細胞的分泌來增加骨基質沉積而成長。白鱘是濾食性動物,可能以橈足類和其他浮游動物為食,由食物供給的多寡波動決定牠年度的攝食模式,在春季和秋季之間達到頂峰。 杜琳得到的研究數據一致表明,六條魚都是在生長停滯線沉積後不久死亡,是一個新年度開始並正進入較為有利的生長早期(圖8)。 另外,濾食性魚類的骨骼中的碳同位素也會有年度的變化,在最大生產力期間,攝入的浮游動物使得13C 相對於12C較高,從同位素比值也得到生產力正在成長的一致紀錄(圖9)。 圖8. 四塊鱘魚目化石的骨組織薄片,在生命的最後幾年顯示出一致的骨骼並置成長節奏,紅色箭頭表示生長停滯線,死亡(即停止生長)時間都發生在生長停滯線沉積後不久,恰逢有利生長季節的早期階段,且尚未到達最高峰,說明魚骨終止於春天的有利形成生長區(比例尺0.5 毫米)。(引自During, 2022) 圖9. (a)穩定的碳同位素13 和12比值,在夏季營養增加期間出現最大值的𝛿13C(黃色區),冬季營養減少期間出現𝛿13C最小值(藍色區),(b)年輪記錄了骨生長過程數年的季節性飲食波動,(c)骨膜表面增加的骨細胞腔隙密度和大小,和(d)魚骨顯微鏡薄片透射影像。這四種數據的最後記錄(死亡)都是在生長季節,但是尚未達到最高潮 ,因此可分別證實死亡季節在春季。(紅色箭頭代表每年度的生長停滯線位置,最上方是死亡、停止生長的位置)。(引自During, 2022) 還原白堊紀末此地的生物最倒霉的「那一天」 水源向來是生態系的命脈,當年那條源自墨西哥灣向北美內陸深入延伸的蜿蜒海道直入北達科他州,塔尼斯是西部內陸水道終點附近河流邊緣的一個沙洲 。 此地擁有四季分明的溫和氣候3,河海交會多樣化的生態棲地,這一大片潮濕的低地應是生機盎然的洪氾平原,濕地的水源以及隨同流水帶來的營養,讀者不如發揮一點想像力,遙想在中生代晚期此地的風景很可能是茂盛的樹林、鬱鬱蔥蔥的淺水海岸,建構了充足豐厚的食物鏈供應網,能讓眾多生物聚集在此繁殖成長,儼然是一處風景秀麗物產豐饒的世間樂土。 還原末日當天的情景,是 6600 萬年前一個尋常的春天,顯花植物正逢春暖花開,翼龍大量聚集來此築巢和撫養幼崽,霸王龍可能在照顧她的蛋,兩隻三角龍在水邊的樹林中爭奪領土。與此同時,塔尼斯河本身充滿了許多水生和兩棲生物,包括海龜、鱘魚、白鱘和弓鰭魚。在希克蘇魯伯小行星撞擊猶加敦半島後,塔尼斯的日常生活持續了幾分鐘。撞擊產生的巨大爆炸或許是可見的,但卻是無聲的,因為它的衝擊波在距離塔尼斯很遠的地方消散了。塔尼斯生物群無法預料到威猛的地震波、熾熱的微似曜岩玻璃小球和 10 米高的 seiche 波正向內陸水道發送——所有這些都是小行星撞擊的直接結果,在第一個小時迅速崩毀了塔尼斯的生態系統。 水不是以捲曲的波浪形式到達的,而是以強大的、洶湧的壓迫舉升方式到達的,其中擠滿了迷失方向的魚和植物和動物的殘骸,小行星撞擊所引發的震動咆哮著穿越過西部內陸水道,夾帶了海洋中的中龍、菊石、滄龍,一路撞擊水岸旁的松樹、南洋杉,在一小時內浪頭急速抵達,水流終於減緩了,所有在水中的物體被丟下; 現場還有大量的木炭、燒焦的木材 和琥珀,顯示當塔尼斯被洪水淹沒時,河岸外圍的森林已著火了。此時,被激發噴射到大氣層外的微似曜岩玻璃小球也開始墜落,起初是比較大顆的,接著越來越細的小玻璃球像篩過的雪粒紛紛墜落,夾雜灰燼、富含銥的塵埃終日沉降,明媚的春色逐漸昏暗。這可真是有史以來全球最糟糕的一天! 塔尼斯遺址將解密K-Pg事件的全球變遷 塔尼斯遺址的重要性是此地的K-Pg邊界豐厚的紀錄,在2012年全球能找到K-Pg邊界的地點,大多數地點僅不及2-3公分厚的黏土層,距離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最近的墨西哥保留最多小行星撞擊事件的高能量沈積層,找到的化石多是海洋微體生物,而塔尼斯遺址K-Pg邊界有近厚達130公分的沈積事件,提供了小行星撞擊後十分鐘左右到數小時的快照(snapshot),包括噴濺的微似曜岩以及生物群的死亡紀錄,可促進我們理解小行星撞擊的直接影響(參考資料1)。 塔尼斯遺址不僅破除K-Pg下方三公尺欠缺恐龍化石紀錄的疑點,已知的地獄溪恐龍群的殘骸已陸續在此出土,比較稀罕的還找到據信是來自大型恐龍的羽毛,有長達30-40 公釐原始羽毛,也有正在孵化的化石和帶有胚胎的完整恐龍蛋化石。當地化石需要很多時間繼續清理,許多已挖掘出來的研究也正在進行,包括裝滿了微似曜岩的蟻巢裡面有淹死的螞蟻,微似曜岩的未風化玻璃小球中找到屬於小行星的原始碎片-球粒碳質隕石的球粒,這些都是十分非凡的化石紀錄,可以預期塔尼斯遺址今後會經常發布重大發現。 知道小行星撞地球發生的季節,對於探究撞擊之後引發的全球氣候與環境變遷歷程,甚至對於能在新生代僥倖存活下來物種的影響,無異於開啟一個了解大滅絕全新的起點,畢竟大規模野火若發生在正是植被滋長繁花茂盛、生物覓食發育生機蓬勃的北半球春季,和冬季枯樹荒蕪、多數物種躲在地下冬眠死氣沈沈的大地,將引發出完全截然不同的全球環境變遷歷程。 K-Pg滅絕事件衝擊,對於物種滅絕或存活分類選擇性高但至今知之甚少。例如在主(初)龍類中,所有翼龍類和非鳥類恐龍都死於 K-Pg 大滅絕,而鱷魚和鳥類則存活到了古近紀。顯著變化開始於春季,對於 K-Pg 滅絕的選擇性影響多大?新生代初期的生物怎能承受氣候與環境災難保命並奪回生機?物種興盛與氣候環境變異的糾纏,始終是引人入勝的探究問題。地質學者表示塔尼斯遺址被譽為K-Pg滅絕的Lagerstätte(寶庫),將使專家們忙碌至少半個世紀,解鎖許多細節,讓我們拭目以待。 致謝 特別感謝成大地球科學系前理學院院長余樹楨教授、台大大氣系盧孟明教授對本文提出的寶貴意見,以及高雄油廠國小(台大地理系碩士)王資惠老師的讀後建議,使本文能更加邏輯嚴謹而易讀。 註釋 [註] 1.K-Pg邊界,在過去稱K-T邊界,代表中生代最晚期的白堊紀(K)與新生代早期的第三紀(T)邊界。後因第三紀(Tertiary)重新定義區分為較老的古近紀(Paleogene)與比較晚的新近紀,此一邊界介於白堊紀(K)與古近紀(Pg)之間,亦稱K-Pg邊界。 2.微似曜岩是由小行星撞擊地面時,急速壓縮大氣產生的高溫將它的組成以及地表物質熔融,混合成熔融物質的巨大噴流,受到衝擊波飛濺射入空中,向外擴散,在高空迅速凝固成玻璃質,再墜落回地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劇烈撞擊釋出的能量超過十億個廣島原子彈,所造成的大量微似曜岩,可衝上大氣更高層,再如細雨般紛紛掉落,散落覆蓋更為廣闊的地表區域。 3.現今北達科他州的氣候含括四個季節,這些季節記錄在從地獄溪組其他上白堊統地點發現的樹木年輪記錄中。塔尼斯遺址在白堊紀位置大約是北緯50° ,經歷明顯的降雨和溫度季節性。重建當地區域氣溫的結果是冬季的 4-6 °C ,夏季平均約 19 °C。 參考資料 [1] DePalma, R. A. et al. A seismically induced onshore surge deposit at the KPg boundary,North Dakota. Proc. Nat.Acad. Sci. 116, 8190–8199 (2019). [2] During, M.A.D. et al. The Mesozoic terminated in boreal spring, Nature, 603, 91-94 (2022) [3] Renne, P.R. et.al. Time Scales of Critical Events Around the Cretaceous-Paleogene Boundary. Science 339(6120), 684–687(2013). [4] Jan Smit on Resolving a Single Hour of the Cataclysm 66 Million Years Ago. https://www.geologybites.com/jan-smit 吳育雅 國立臺灣大學師培中心兼任專技助理教授

在實驗小學玩科學遊戲—以岳明國小為例

在實驗小學玩科學遊戲—以岳明國小為例

圖、文/盧俊良 宜蘭縣立岳明國民小學自然老師 「阿魯米玩科學」臉書粉絲團版主 科學遊戲運用於實驗小學自然教學中,會擦出什麼火花呢?筆者去年夏天來到全國第一所公辦民營小學宜蘭縣岳明國小擔任自然老師,試著將科學遊戲引入自然課中,看見孩子由厭惡到喜歡,被動到主動,才發現原來自然課也可以這樣上。在歷程中看見每一個孩子的天性所對應的自然課,可以是植物的、昆蟲的、動物的、天文的、地科的、化學的、物理的,看得到的改變深深地震撼著教學多年的我,如果孩子有對翅膀,他是不是該自由自在的飛翔呢?《讓天賦自由》(The Element)作者肯.羅賓森(Ken Robinson)在該書中提到「是否能擁抱天命,取決於你能否發現自己的特殊才能與熱情所在。」自然課是否也該突破教科書的框架,讓孩子在自然課中找到熱情和學習動機呢?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來到岳明 因緣際會,去年夏天來到宜蘭縣岳明國小擔任自然老師,對於實驗小學一知半解的我只能趕緊惡補實驗三法,好了解實驗課程到底是什麼?但這其實無助於解開心中的疑惑,只好且戰且走,用14年來在公立學校的帶班經驗,和長期浸淫科學教育的認知,試著設計出兼顧「學校課程發展需要」與「一般小學自然課本呈現內容」的樣貌。 岳明國小是一所座落在無尾港水鳥保護區旁的公辦民營實驗小學,全校學生約120人,是個以海洋教育、帆船活動見長的學校。全年分為四學期,以生活大師、山野、美麗家園、海洋四大主題課程串聯。自然課程內容為在地自然生態環境、生活時事議題,結合生態探索課程及海洋生態、海洋科學、永續校園、食農教育等校訂特色課程。教學方法則以自然觀察、實驗操作、生態調查、和專題研究為主。 初來乍到,發現小朋友們對於自然課的學習經驗仍停留在課本、電子書、老師講述的印象,所以小朋友們很直接地告訴我他們不喜歡自然課。這讓我開始思索如何將自己專長的科學遊戲帶入課程中,讓小朋友們體驗不一樣的自然課。 什麼是科學遊戲? 根據謝甫宜老師及洪振方教授發表在《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上的論述,科學遊戲在操作上的定義為:「欲讓學生對抽象的科學概念感到興趣,達到科學概念學習之教學目標,所設計有趣的實作活動(hands-on)課程促進學生樂於探索與享受科學學習的樂趣,以期達到「寓教於樂」之教學目標的科學活動。」 將科學遊戲融入實驗小學自然課中,有幾點優勢。首先是延伸了課本的知識框架,讓小朋友可以透過科學遊戲接觸到比原課本內更多的學理。第二個是增加動手做的機會,驗證學習內容,活用知識,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圖1)。第三點是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連不喜歡自然的小朋友都願意專心聽課、發問與討論。第四點是小組合作完成專題的默契變得更好,還能凸顯個人在小組中的特色,及獲得互相學習的機會。第五點是專題發表讓小朋友們有機會做口語練習,統整專題精華,提供組間觀摩的機會(圖2)。第六點科學遊戲材料簡單,除了超市、文具店、免洗餐具店、五金行可購得外,諸如寶特瓶、CD等回收物等都可再利用,減少費用的支出與方便取得材料。 圖1. 配合四上「燈泡亮了」單元,小組合作製作娃娃屋 圖2. 配合三上「奇妙的磁鐵」單元,挑戰磁鐵擂台賽 如何在自然課中實施科學遊戲教學? 長期帶孩子玩科學遊戲,為了避免科學遊戲只流於動手做和遊戲,筆者歸納出「觀摩」、「仿作」、「解題」、和「發表」四個步驟,做為科學遊戲融入自然課的教學架構。以下就以上四點,以瓦楞紙機械手臂做為範例介紹: 觀摩:公布專題題目後,透過「阿魯米玩科學」FB粉絲頁,介紹和專題相關的影片。以機械手臂為例,上完五年級下學期「動物大觀園」單元,利用阿魯米玩科學FB粉絲頁查詢「機械手臂」,可以查到好幾則相關的影片(圖3),接著讓小朋友看影片,並告知如何檢索影片,看完影片後自由發問,最後以個人或小組方式進行討論。 圖3. 利用電腦觀看網路影片,了解製作方法 ★「阿魯米玩科學」粉絲頁搜尋方式: 至Facebook查詢阿魯米玩科學(圖4)。 → 貼文 → 搜尋此粉絲專頁內的貼文 → 鍵入關鍵字即可搜尋到相關影片、報導。關鍵字除了可直接鍵入如投石器、空氣大砲等已知名稱外,也可以鍵入單元名稱,如三上空氣和風、六上多變的天氣,或是鍵入材料名稱查詢,如打包帶、針筒、滴管、吸管、乒乓球等。 仿作:根據網路上的影片,小朋友可以隨時上網查看製作方法,繪製設計圖,並進行材料的收集及試做(圖5)。做出原型後,比對專題中所設定的任務,試試達成任務的可能性再做修改。「瓦楞紙機械手臂」設定的任務達成目標為第一階手指可彎曲、伸展;第二階可握住鋁罐並抬起;第三階可平移鋁罐60公分;第四階可握住小瓶子並抬起;第五階可平移小瓶子60公分;第六階為挑戰題,在鋁罐內裝水並舉高20公分即過關,水量多寡自行決定,以最後舉起水重為依據。 圖4. Facebook粉絲頁「阿魯米玩科學」 圖5. 小組討論製作方法與海報繪製 解題:解題的原義是解決問題。在仿作過程中,小朋友會漸漸發現影片裡的製作方法和實際操作結果、挑戰內容有許多差異,因此必須根據實際遇到的狀況加以思考,尋求方法以解決問題,無形間增進了小朋友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與創造力。製作「瓦楞紙機械手臂」受限於材料的取得與材料特性、製作技術、製作經驗的不同,作品會因人而異,呈現迥然不同的風格,在功能上也不盡相同。在這階段,我們常看到小朋友們互相模仿別人的點子,製作好幾版的機械手臂,一版比一版更加精良,在良性的競爭下,無形間增進了自信心與自學力,也累績了課本上學不到的經驗(圖6)。 發表:發表提供了展示、反思、回饋的機會,讓小朋友可以整理專題製作後的混亂思緒,透過發表的方式檢視自己、觀摩他人。發表的方式很多元,可以是學習單、心得、書面報告、口頭報告、實作演示、比賽、和/或舉辦科學闖關活動等(圖7)。依照規劃,中年級學生以繳交學習單、心得和比賽為主,著重趣味性,引導小朋友接觸科學,喜歡科學。高年級的小朋友則更進一步以研究目的、設備及器材、過程與方法、結果與討論、結論及參考資料為書面報告主要內容,並進行小組及個人的口頭報告與實作演示,著重在生活經驗累積與口語表達能力養成,期許全班以進軍縣科展比賽做準備,打破自然科學學習的限制,將學習由被動化為主動。 「觀摩」、「仿作」、「解題」、和「發表」四個步驟的教學內容可視授課時間長短、對象、專題製作難易程度適量增減,保持彈性,以現場小朋友學習的狀況為調整依據。 以下是岳明國小各年級將科學遊戲融入自然課中的整理: 圖6.測試瓦楞紙機械手臂是否能順利夾取盒子 圖7. 專題發表與科學遊戲演示 • 三年級植物的身體—觀察桃花心木翅果、青楓翅果,製作單翼、雙翼、三翼飛行種子。 • 三年級奇妙的磁鐵—打包帶漂浮磁鐵、磁鐵擂台賽 • 三年級空氣和風—雨傘袋空氣杯、雨傘袋火箭、氣球桿風向雞、空氣大砲。 • 三年級水的變化—搖搖冰 • 四年級月亮—月亮轉盤 • 四年級水生生物的世界—布袋蓮帆船 • 四年級運輸工具與能源—彈力小車 • 四年級燈泡亮了—娃娃屋燈泡配線、導電麵糰 • 四年級有趣的力—橡皮筋動力船橫渡生態池、黏土船(圖8) • 四年級水的奇妙現象—虹吸現象大挑戰、濾紙色層、紙花開花、免澆水花盆 • 四年級光的世界—CD光譜儀、水晶寶寶七彩瓶 • 五年級空氣與燃燒—爆爆包、大象牙膏 • 五年級動物大觀園—瓦楞紙機械手臂 • 五年級水溶液—蝶豆花變色杯、二氧化碳變色杯 • 五年級防鏽與食品保存—鋼絲絨暖暖包 • 五年級專題報告—紙投石器、緩降彈珠軌道(圖9)、自選科學遊戲 • 六年級聲音與樂器—滴管溜溜笛、多多笛、木哨子 • 六年級地表的變化—石膏蛋、石膏化石翻模、聖誕樹 • 六年級電磁作用—簡易馬達、電磁鞦韆 • 六年級力與運動—投石器、液壓升降機 • 六年級簡單機械—扭蛋機、夾娃娃機 • 六年級專題報告—緩降彈珠軌道、自選科學遊戲 圖8. 配合四下「有趣的力」單元製作黏土船,並進行載重測試 多年觀察,小朋友不太喜歡自然課的原因,主要為實驗很無趣,考試繁重,教師則迫於課程進度、考試成績等壓力,自然課成了另類的語文課與考試課,強壓式的學習自然科學,師生關係劍拔弩張,學生不是自我放逐,就是沉淪苦海,從此成了科學的絕緣體。實驗小學和一般小學相較之下課程較為彈性,注重個體發展,自然課中除了課本裡的實驗課程,少了考試和複習,時間寬裕許多,將多餘的時間用在科學遊戲的操作上再適合不過。 最棒的自然課 根據研究,科學遊戲融入科學教學能提高學童學習興趣,並協助學童建構科學概念。在岳明國小的自然課中,我們看到小朋友的笑臉(圖10)、專心投入的神情、自動自發與不畏艱難完成專題的精神,也看到每個小朋友在自然課中找到自己喜歡的單元,怎能不感到鼓舞與欣慰呢?實施近一年來,小朋友一改過去對於自然課的刻板印象,期待著上自然課,自然教室連下課時都很熱鬧,呈現了另一種自然課的風景,當聽到孩子們一句「我喜歡自然課!」,為師的我不禁莞薾一笑,心中無比的欣慰。原來啊!自然課和科學遊戲如此契合,自自然然,心之所向,意之所趨,順應每個孩子學習的天性,在「玩」中成長,就是最棒的自然課。 圖9. 五年級專題「緩降彈珠軌道」成品發表 圖10. 配合三上「空氣和風」單元製作CD氣墊船 延伸閱讀 1.許良榮。科學遊戲實驗室。台中教育大學科學教育與應用學系。 2.謝甫宜、洪振方(2009)。遊戲理解科學教學模式與教學反思。屏東教育大學學報,33,233-266。 3.盧俊良(2018)。自然課原來可以這樣上!。想想論壇教育文化類。 4.盧俊良。FB粉絲頁「阿魯米玩科學」。 5.盧俊良(2016)。視覺魔法動畫機的教學運用。親子天下。

日本風神居住地─鳥取沙丘

日本風神居住地─鳥取沙丘

文/梁勝雄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資料組技佐 日本為濕潤多雨的海洋性氣候,且森林覆蓋率接近七成。但在日本中國地區的鳥取縣有一片廣大、狀似「沙漠」的地形景觀,它是如何形成的?當地人一面保護這一片「沙漠」深怕它消失,一面又怕它擴大影響生活,這又是怎麼一回事?且看本文說分明。 鳥取沙丘簡介 位於日本中國地區(日文稱為「中国地方」)的鳥取縣,北面日本海,約莫以千代川為中心,往東西方向各綿延8公里,分別至浦富海岸與白兔海岸;南北寬約2.4公里,超過30平方公里的鳥取沙丘(Tottori Sand Dunes,圖1),是日本三大沙丘之一,也是典型的海岸沙丘。 圖1. 鳥取沙丘地理位置衛星影像(底圖影像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JAXA提供) 現今狀似「沙漠」且較為著名、觀光商業化活動較多的區域是在1955年被日本當局指定為國家「天然紀念物」,約莫1.5平方公里大小範圍內(圖2)。鳥取沙丘共有三個沙丘群,大致平行海岸線,由海岸往內陸分別被稱為第一沙丘群、第二沙丘群及第三沙丘群。沙丘地形發育最完好的則為第二沙丘群,是由三個新月形沙丘構成的新月連丘(圖3)。 圖2. 鳥取沙丘現今保存之三大沙丘群(I、II、III)、綠洲(a),以及火山礫與火山凝灰岩露頭 (b)分布位置(底圖來源:GOOGLE Earth,經進行高程地形加強) 圖3. 鳥取第二沙丘群全景-第二沙丘群為三個新月形沙丘(紅色手指處)構成的新月連丘,最前景為高差超過90公尺的馬背沙丘 其中最大的一個沙丘被稱為馬背沙丘,其高差超過90公尺,在馬背沙丘南側有一個因融雪形成的綠洲(圖4,頁48),以及火山凝灰岩露頭(圖5,頁48),然而在地質或地理學家眼中,鳥取沙丘又藏有什麼樣的秘密? 圖4. 因融雪而形成的綠洲-據導覽志工口述係因2017年的融雪量較大,故綠洲面積有變大趨勢,筆者於2018年2月到訪時,綠洲最深處約1.4公尺,然而這並非永恆不變,而會隨降水量多寡而更迭 圖5. 火山凝灰岩露頭 鳥取沙丘的秘密 在沙漠地帶或海岸與湖岸邊等多沙地區,因風的長時間吹襲,常使沙粒堆積成外觀如小山丘的小區域地形,稱之為沙丘(dunes),可分為新月丘或新月連丘、橫丘或縱丘等外形,一般常見的海岸沙丘多為新月丘或新月連丘(如圖3)。能夠形成海岸沙丘需要諸多要素配合,大致可歸納為四個因素,分別為「穩定沙源」、「強的向岸風」、「停積沙粒的空間」及「植被」。 原來鳥取沙丘的沙粒來源為源自中國山區的千代川由南往北輸送大量的花崗岩質沉積物,配合日本海冬季季風與波浪的共同作用下形成。若仔細觀察,更能發現到因風力作用導致沙粒推移而產生的微細波痕(ripples)(圖6)變化,然而這只是最表層的沙丘地形。 圖6. 波痕-每一個波痕波長約15公分,藉由波痕能協助人們了解近地表風場吹動方向,甚至可以應用到外太空呢! 若像切蛋糕一樣將沙丘切開,得到區域性地質剖面,能進一步看到鳥取沙丘是由五個地質單元(圖7)組成,由下而上,由老到新分別為基岩、古沙丘、火山礫與火山凝灰岩,以及最上層的近代沙丘。 圖7. 鳥取沙丘地層柱狀圖-原來沙丘是由五個地質單元組成(修改自鳥取市的山陰海岸地質公園信息,檢索日期:2018-02-05) 基岩是位於地下約80公尺深的第三紀花崗岩質岩石,其上堆積著落石堆及厚厚的古沙丘。而後,60公里外的大山(圖8,頁50)火山噴發產生的火山礫(圖9,頁50),甚至來自600公里外的九州南部鹿兒島火山灰等形成之凝灰岩(圖10,頁50),進一步覆蓋古沙丘層。最終,由新沙丘覆蓋,歷經漫長歲月堆積形成了現在的沙丘。因凝灰岩中含有適合定年的元素,能藉由放射性定年法了解到火山最近一次活動約在1萬7千年前。 圖8. 遠眺大山火山群-大山火山群為日本中國地區的活火山之一,最近一次活動約在1萬7千年前 圖9. 鳥取沙丘上的火山礫可能來自60公里外的大山火山群 圖10. 鳥取沙丘上的凝灰岩(紅色箭頭處),由來自大山或是遙遠的鹿兒島火山噴發的火山灰膠結而成 沙丘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地球上的沙丘,要做什麼呢?事實上,沙丘的形態、分布、排列、規模的演育可做為推論古氣候變遷及地殼變動的參考。分析沙丘的排列可推得盛行風或季風的風向(圖11);藉由知道沙丘的地質年代,就可推論沙丘形成當時的地質年代所盛行風風向,並與現今的風向做一比較,更可推測氣候是如何改變。 更重要的是,沙丘並非固定或永久的沉積,能沿著風吹的方向往前移動,當風吹過沙丘頂端時,在背風面的一側會產生迴流,導致風速下降,沙粒便自然堆積,也因此沙丘便順著風向緩慢移動,每年約數公尺至數十公尺間。 海岸沙丘的表層飛沙,可能會造成海堤內道路阻塞及港口與潟湖淤積,甚至影響耕地與作物等,但也可以阻隔外海波浪,減緩海岸侵蝕破壞、降低海水倒灌頻率等優點,更重要的是也有機會形成觀光地區,吸引外來觀光遊客,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圖11. 由沙丘的排列可推得盛行風或季風的風向(參考自何春蓀,1981) 後記 讓我們談回鳥取沙丘,根據當地導覽志工描述:「早期在沙丘周圍,種植樹木,形成防風林(圖12)來保護耕地不受風沙入侵,並防止沙地移動,然而大約在1970年後,因外來雜草繁茂而導致沙丘上的美麗波痕逐漸消失,原來壯麗的沙丘景觀嚴重受損,草原化(圖13,頁52)越來越嚴重,故居民大約在1985年起開始沙丘除草活動,而且漸漸地加入保護行列的志工也越來越多。」誠如此言,當地人一面怕它擴大造成區域沙漠化,影響到耕地;但後來意識到如果這一片「沙漠」消失,不僅永遠無法恢復,更影響當地觀光發展,因而努力學習與它和平共處! 圖12. (a)鳥取沙丘周邊防風林 (b)防風林告示牌 圖13. 日益嚴重的草原化(紅色箭頭處),讓當地人開始發起除草行動,來保護這片「沙漠」! 現今鳥取沙丘發展出騎駱駝、沙丘馬車、滑翔傘,乃至沙地滑板等各種附加付費體驗行程,豐富遊人旅遊經驗,乃至各種各式伴手禮或是店家擺設也將體驗元素融入(圖14,頁52)。 圖14. (a)騎乘駱駝是鳥取沙丘觀光賣點之一 圖14. (b)禮品店擺設融入體驗元素 我國臺灣也有類似的海岸沙丘地形,分布在宜蘭、桃園、新竹、苗栗、臺南及屏東境內,如知名的墾丁風吹砂及近年逐漸成為觀光景點的旭海大沙漠(圖15)。可是據老一輩的地質調查人員描述,風飛砂的風成地形景觀在開築公路後,壯闊景致已不如當年,而人們要如何對待新興景點-旭海大沙漠?除了飆沙,是否有其他更適合的旅遊方式? 事實上,根據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廖學誠教授〈海岸環境資源經營管理之探討(四)-日本茨城縣海岸〉一文,曾引用日本的研究表示:「民眾駕駛著四輪傳動車在沙丘上奔馳,不僅破壞沙丘面貌,也造成沙丘上植生的生長退化、覆蓋減少,進而加速沙丘的土壤侵蝕。」 觀光經濟發展的背後,國人也應該要思考要用怎樣的方式來對待得來不易的大自然美景,或許使用更貼近自然的觀光發展模式,更能永續經營,否則美景一旦消失,就很難再恢復。 圖15. 近年我國新興旅遊景點-旭海大沙漠元 延伸閱讀 1. 何春蓀,1981。第13章-沙漠和風的作用,普通地質學。國立編譯館主編,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印行,第285-312頁。 2. 廖學誠,2012。海岸環境資源經營管理之探討(四)-日本茨城縣海岸,台灣林業,第38卷,第2期,第60-69頁。

海洋環境與海洋資源

海洋環境與海洋資源

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師資培育暨 就業輔導中心教授 董德輝 一、 前言 海洋是大地的搖籃,在漫長的生物演化的歷程中,生物由海洋進入陸地,其陸地的特徵逐漸取代了水生的特性,但是並未完全消失。在人類生命的演化過程中,儘管歷時漫長,令人驚訝的是,人類至今仍保留了海洋動物的某些印記。因此,若說海洋是人類生命的起源,一點也不為過。因此,科學家曾預言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海洋是人類未來生存和發展的希望。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援系統的基本組成單位,佔地球表面有70%以上的面積,約達3.6億平方公里,平均深度約為4000公尺左右。海洋擁有種類甚多的生物、礦產、物理和化學資源以及再生能源,目前發現許多海洋資源的蘊藏量,是陸地資源的數倍之多。因此,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海洋的地位日益重要,與人類的關係也就日益密切。 圖一 / 全球海洋與附屬海分布位置﹙陳玉嵐繪)。 二、 海洋環境 一般談到海洋,大概就會想到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極海等,這四個海洋就佔了全球海洋面積的93%左右,至於約7%的海洋面積則是其他的一些小海洋與內陸海。廣義的海洋環境是指地球上連成一片的海和洋的總水域,包括海水、溶解和懸浮於水中的物質,海底沈積物,以及生活於海洋中的生物。因此,海洋環境是一個極為複雜的系統,目前並無一個統一的分類。一般而言,可依據海洋環境的區域性、海洋環境的組成要素和人類對海洋環境的利用管理或海洋環境的功能等進行分類。依海洋環境的區域性可分為河口、海灣、沿岸海域、近海、外海、大洋等。依海洋環境的組成要素,可分為海水、沈積物、海洋生物及海水表面上接觸之大氣等。若從海洋環境的功能和管理的角度,又可分為旅遊區、海濱浴場、自然保護區、漁區、養殖區、石油開發區、港口、航道區等。不同的功能區對於環境品質的要求不同,保護的程度、管理的方式和要求也不相同。 全世界的海洋中所發生的各種現象和變化皆有其特性,若是由環境的自然屬性和功能區分,海洋環境至少具有以 下特性: 1. 整體性和區域性 海洋環境的整體性是指環境各個組成的元素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因此又稱之為系統性。海洋環境的區域性則是指環境特性的區域差異,不同地理位置的區域環境各有其不同的整體特性。 2. 變動性和穩定性 海洋環境的變動性是指在自然和人為因素的作用下,環境的內部結構和外在狀態始終處於不斷的變化。穩定性則是指海洋環境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若是人類的活動對於環境的影響不超過環境本身的淨化能力時,環境可以借助自身的調節能力,使其結構和功能恢復。 3. 海洋環境容量大 全球海水的容積量約1.37×109km3,海洋本身有著不同類型和不同尺度的海水運動和作用。海水的運動或波動是海洋污染物傳輸的重要動力因素,任何污染物排入海洋透過其自身的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淨化作用,會使得污染物的濃度逐漸降低乃至消失。若是能夠充分利用海洋環境具有大容量的特點,將可成為解決陸源污染物的最佳出路,並且作為實行總量管制和污水深水排放的重要途徑。 海洋能源各項分類(陳玉嵐繪)。 潮汐能發電(參考經濟部能源會 陳玉嵐繪)。 三、 海洋資源 遼闊無際的海洋是存在各種自然資源的寶庫。海洋是風雨的故鄉,也是地球天然的氣候調節機器。海洋對於熱量的儲存能力極大,天熱時可以吸收過多的熱能,天冷時則放出過多的熱量,不斷地保持海洋與陸地氣候條件的平衡。海洋從表面到海底,蘊藏著豐富的寶藏,目前發現,海洋不僅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並且對於人類的開發利用貢獻不小。海洋也是地球能源的重要來源,海底礦產資源是人類開發建設的材料與日常生活所需能源的重要來源之一。諸如潮汐能、波浪能、溫差能等海洋動力資源,具有儲量大、能量高、污染少和再生能力強等特性,海洋能源的開發日益受到重視。近年來,海洋深層水與海底天然氣水合物的開發與利用,為人類利用海洋資源與能源帶來了無窮的希望與遠景。 波浪發電(海上型)(參考經濟部能源會 陳玉嵐繪) 蘇格蘭海浪發電裝置 波浪發電(陸上型)(參考經濟部能源會 陳玉嵐繪)。

認識臺灣災害性天氣

認識臺灣災害性天氣

文/謝明昌 中央氣象局科長 一、前言 臺灣位處亞熱帶地區,西有最廣大的歐亞大陸板塊,東臨浩瀚的太平洋,冬、夏分別受到極地大陸冷氣團及太平洋暖氣團所控制,因此季風顯著,天氣迥異。冬季偶有寒流南下帶來低溫現象,夏季時有颱風來襲導致災情,兩大氣團於五、六月期間勢力相當,滯留鋒面於臺灣附近,常有豪雨發生,此為臺灣的梅雨季節,加上四面環海地形複雜,構成各地不同氣候型態。 從臺灣降雨的時間分布來看,每年五至十月為豐水期佔全年雨量79%,十一月至四月的枯水期佔21%;若以空間分布而言,北部、中部、南部及東 部的豐水期分別佔全年雨量的63%、77%、88%及78%,此數據顯示越往南,其豐、枯水期差異越大,尤其南部之豐水期降雨主要來源為颱風、午後雷 陣雨及梅雨,所以如一年中颱風侵台次數少,就有缺水的問題發生,颱風雖然提供臺灣地區所需的豐盛雨水,但往往也造成人員財產的嚴重損失,隨著社會 經濟的蓬勃發展,山坡地大量的開發使用,在加上921地震後,中南部山區發生多處大規模的山崩地滑情形,山坡上大量崩塌的土石,遇豪雨來臨時,極容易引發土石流的災害。 颱風、豪雨及寒害為臺灣三大天然氣象災害,其中颱風為臺灣最大的水資源來源,其所帶來的財物損失佔總氣象 災損的88%,豪雨次之約佔8%,寒害僅佔2﹪左右,身在臺灣的民眾對颱風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而梅雨季亦常發生豪雨成災情況,而寒潮導致之低溫,造成農漁養殖業的損害,以及老人、心血管疾病者的突發病狀危害。如果我們想知道天氣未來怎麼變,就得先認識及瞭解臺灣的環境及氣候狀況,本文將針對颱風、梅雨及寒潮做進一步說明,以期在下一次碰到類似天氣事件時,能採取適當、有效的應變作為。 二、颱風 2.1 颱風生成的源地 颱風不是臺灣的特產,其他熱帶洋面上也會有颱風生成,只是稱呼不同而已,在西太平洋稱為颱風,在大西洋及東太平洋稱為颶風,在印度洋則稱為 氣旋(圖一)。那什麼是颱風呢?氣象學上說颱風是一種劇烈的熱帶低氣壓,熱帶海洋面上受太陽直射作用,使得海洋面上的空氣處於高溫潮濕狀態,而因近赤道風力微弱,容易發生對流,同時周圍較冷空氣流入補充再上升,如此循環不已,使得整個氣柱維持溫度高、密度較小且重量輕的空氣,而形成所謂熱帶性低氣壓,當地面近中心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小時62公里或每秒17.2公尺時,我們就稱它為颱風。 2.2 颱風的形成條件 颱風生成的原因,至今仍無法十分 確定,但依過去經驗的累積,知道有助 於颱風形成的必要條件至少包括: (1) 颱風生成之區域海面溫度須大於26ºC以上,可提供所需的熱量、水氣。 (2) 須先行存在一熱帶擾動,發生區域介於南、北緯5至20度04間之洋面。 (3) 具垂直風速,但垂直風切不能太大,如此高空中的水汽 才不易被吹散。 (4) 低層有強輻合及高層強輻散作用,如加上中低層的濕度夠高,則此輻合及強對流作用,可使已形成的低氣壓系統旋渦    持續加深,有利於颱風生成與發展。 2.3 颱風強度的分級 颱風強度是以近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為準,劃分為輕度颱風、中度颱風及強烈颱風3級(表1)。暴風圈指的是7級風暴風半徑範圍。 2.4 颱風的命名 現行颱風命名是依照世界氣象組 織於公元1998年12月在菲律賓馬尼拉召 開的第31屆颱風委員會決議,自公元 2000年1月1日起,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颱風統一識別方式,除編號維持現狀外(例如2008年第1個颱風編號為0801),颱風名稱全部更換,改編列為140個名字,共分5組,每組28個,分別由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國家或地區中14個颱風委員會成員各提供10個。臺灣 非世界氣象組織會員,但為因應此變 革,中央氣象局改以颱風編號為主,國際命名為輔。新的140個颱風名字原文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不僅包括人名,還包括動植物、星相、地名、神話人 物、珠寶等名詞,非按英文A至Z的排列,因而十分複雜且不規律。 2.5 颱風內部的結構 從氣象衛星雲圖所拍攝到的照片可看出颱風中高層大致呈圓形並含螺旋狀雲帶的外貌,中央部位有時可看到無雲的颱風眼。至於颱風內部,早期由氣象偵查飛機從不同高度及方向,實際飛進颱風內部觀測,得知颱風眼或中心部 份是無雲或雲層很薄,是沒有風雨或風雨很小的區域,由颱風眼向外,剛離開 颱風眼是雲層最濃厚而風雨亦是最大之處,漸向外則雲層漸高也漸薄,風雨也漸弱(圖二)。 2.6 颱風發生頻率 全球平均每年約有80個颱風生成, 其中以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發生的颱 風最多也最強,在此一區域生成的颱風平均每年約27.2個,一半以上發生在 七、八、九三個月份,且以八月最多,平均每年5.6次,佔總發生個數的20.5% (圖三)。 氣象局對「侵台颱風」定義為颱風登陸臺灣陸地或雖未登陸但在陸地上有災情者,以1971年~2000年的侵台颱風資料統計(圖四),這段期間共有383次颱風侵襲臺灣地區,平均每年約3.58次,其中亦以八月侵台次數121 次最多(平均每年1.13次),佔總侵台 數的31.6%,次為七月和九月(分別為24.0%及22.7%),所以每年七至九月為臺灣地區的颱風季。 表一 臺灣地區之颱風強度分級表 圖二 颱風結構示意圖 圖一 颱風生成區域及名稱 圖三 1971至2000年西北太平洋颱風生成頻率逐月趨勢圖。 圖四 1971至2000年侵台颱風頻率逐月趨勢圖。

颱風特性及警報發布

颱風特性及警報發布

文/陳怡良 中央氣象局課長 台灣是一個很特殊的地方,我們會碰到很多其他地方未必會經歷的天氣系統,例如梅雨、午後雷陣雨等等。其中,最有名的,應該要算是颱風。台灣位於全世界生成颱風最多的北太平洋西部,過去30年平均1年北太平洋西部生成24.3個颱風,而且台灣又剛好在這個海域的颱風移動路徑上,所以,每年平均會有3至5個颱風侵襲台灣,台灣在世界上算是相當容易受到颱風侵襲的地區喔! 颱風的生成 颱風是熱帶或副熱帶生成的低壓系統,它在大氣系統中只能算是中等大小的中尺度系統,由於它有很明顯的主環流(在北半球是逆鐘向旋轉),也就是 我們所謂的颱風風場,而這個風場常常 伴隨著廣大的強對流,會下很大的雨,所以颱風同時會帶來強風和豪雨。而台 灣因為陡峭的地形,好像一面牆一樣會擋住颱風帶來的潮濕氣流,所以常常會在迎風面的地區下很驚人的雨量,莫拉克颱風造成中南部驚人的降雨就是這麼 來的。颱風在海面上生成後只要不移動到不利發展的地方,它就會不斷自我增強,但是一旦跑到陸地上或比較冷的海水面上,那它的強度就會迅速減弱。一 般來說,生命期比較短的颱風通常也會有一兩天以上,生命期比較長的颱風有些可以超過兩個星期,所以不同的颱風差異很大喔! 颱風的路徑 過去侵襲台灣的颱風,大約有七到八成是從東邊的海面往台灣移動過來 (如圖一所示),所以台灣東半邊的海岸是最容易受到颱風影響的地區。而 且屬於這一類移動路徑的颱風也最容易出現強度較強的颱風。但是對台灣地區 影響最大的,往往不是瞬間強陣風的破壞,而是瞬間很大的雨或是驚人的累積 雨量所帶來的災害。幾乎所有歷史上損失很慘重的氣象災害,都是由雨量造成的。不論是死亡人數最多的八七水災、莫拉克颱風(八八水災),或是災害金額最高的賀伯颱風等,這些財產損失或人員死亡主要都是因為下雨造成的。不過,下雨預報是很難精確預報的項目,至今依然是大氣科學上最困難的題目之一。它不一定是越強的颱風就下越多,也不一定是什麼季節就容易下很多,當然,每一個颱風的強度、結構、大小,以及當時周圍的環境都不相同,所以對於颱風所帶來的雨量,就更難預報了。 颱風警報的發布 中央氣象局會在颱風半徑24小時 內可能碰到某個台灣周圍100公里海域時,針對那個海域發布海上颱風警報;如果18小時內半徑會碰到某個陸地區域,會針對那個區域發布陸上颱風警報,如圖二所示。所以理論上從警報發布到颱風半徑真正到達該區域,都會有預警的時間。但是強風和下雨有可能會 在暴風半徑真正到達之前,就開始發生了,這主要是因為颱風和周圍天氣系統的交互作用,以及台灣複雜的地形。由於台灣島上有非常高的山脈綿亙其中,所以每次颱風在接近地形時,就會受到地形的破壞,並且產生很多很複雜的變化。這也增加了颱風預報的難度,所以,在台灣當氣象預報員,是比很多其他國家更不容易的一件事呢! 圖一 侵襲台灣之颱風路徑分類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二 上圖為海上颱風警報示意圖,24小時內暴風半 徑涵蓋的100公里海域為海上警報警戒區域。下圖為陸 上颱風警報示意圖,18小時內暴風半徑涵蓋的陸地 為陸上警報警戒區域。(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防災觀念的建立 由於颱風登陸是指颱風中心到陸地上來,所以並不是每個影響台灣或發警報的颱風都會登陸。而目前颱風的位置及動態常常用颱風中心來描述,所以要特別注意的是當大家聽到颱風中心還在花蓮外海時,可能它的暴風半徑早已經涵蓋到陸地了,一定要仔細瞭解所有颱 風訊息喔!另外,由於目前國際上對於颱風路徑的預報,還是會有相當程度的誤差,預報1天以後颱風的位置大約會有100公里的誤差,這可是台北到新竹的距離呢!所以,目前世界所有先進國 家在執行防災任務時,一定會考慮颱風預報的誤差,把防範的區域擴大,而不只針對氣象預報的單一路徑,這種「寧可事先多防備,也不要和老天賭運氣」的作法,其實才是正確的防災觀念。但是防範區域的擴大,一定會造成某些地 區事先做好防颱準備,但颱風卻沒有影 響該地區的情形。這些額外的付出,應該當做防災必要的支出,而不是浪費資源喔!畢竟,人命是無法取代的,所以我們寧可稍微多付出一點防災的資源,也不要事後產生很慘痛難以挽回的代價。當然,氣象及防災的人員一定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份,讓社會大眾及政府付出的成本盡可能地減少,不過,大家也要體諒他們,因為人類的能力還是有極限的! 氣象預報的重要 由於天氣觀測是很困難而且很花錢的事情,目前世界上各個國家整體的天氣觀測資料還是相對很少的,更不用說 難以觀測到的廣大洋面了,所以很多天氣現象現在人類還不是很瞭解。在這麼有限的資料及對天氣的認知上,世界各國的氣象預報人員要想辦法準確地預報大部分時間是在海面上的颱風,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因此預報人員需要隨時依照最新的資料調整預報。大家一 定要記得,不論是颱風或是其他天氣,隨時注意最新的氣象預報才能得到最準確的訊息,這才是正確使用天氣預報的方法喔!

氣象觀測

氣象觀測

文/高長霖 中央氣象局技士 氣象預報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工作, 藉由大量資料的分析、科學理論、數值運算及經驗法則,預報人員可據以預測大氣的未來變化。氣象預報的準確度與 你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天有不測 風雲」,如何能探知老天爺的脾氣,則有賴於正確的測量大氣變化的要素,如氣壓、氣溫、溼度、雨量、風速風向等等的資料,這就是氣象觀測的範疇。因此,氣象觀測是氣象業務中最重要的基本工作,舉凡天氣預報實務,氣象學各方面的研究,皆以觀測之結果為依據。 氣象觀測的種類 氣象觀測由於觀測之範圍、項目、 目的及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地面觀測、高空觀測、氣象雷達、氣象衛星及 海上浮標、船舶、飛機等。 1. 地面觀測 地面氣象觀測站的主要觀測項目有 氣壓、氣溫、溼度、降水量、風速、風 向、全天空輻射量、日照時數、雲量、雲狀、雲底高度、能見度、蒸發量及天氣現象等。觀測儀器大部分安置於觀測坪內(圖1),輻射、日照及風的觀測儀器則安置於建築物樓頂或鐵塔上。觀測人員每3個小時或每個小時觀測1次氣象參數,全球的地面觀測站大約有10,000個。圖2是中央氣象局局屬氣象站的分佈。由於臺灣位於副熱帶地區,又有複雜的山脈地形,常會發生劇烈的天氣現象,為充分掌握各地區的降水情況,並配合防災單位的預警措施,中央氣象局除了局屬地面氣象站之外,另於臺灣地區建置大約400個自動雨量觀測站,該系統的即時觀測資料可充分提供預報及 防災等相關單位的運用。 2. 高空觀測 地球大氣的垂直伸展可達數十公里,若要瞭解大氣運動的來龍去脈,除了地面觀測資料之外,更需要高空觀測資料。透過探空氣球的施放,自動高空 氣象觀測系統利用無線電及GPS衛星定位技術,可自動記錄地面到30公里處的觀測結果。觀測項目包含氣壓、氣溫、溼度、風向及風速等。全球約有900個高空觀測站,其中約600個站,每天於格林威治時間00時及12時各觀測一次。 中央氣象局的高空觀測站位於臺北、花蓮。 圖1 觀測坪 圖2 中央氣象局局屬氣象及雷達站分佈圖 3. 氣象雷達 氣象雷達是利用天線發射高能電磁脈波,當電磁脈波碰到大氣中的水滴時,水滴會造成電磁脈波反射及散射,雷達天線接收到這些微弱的電磁波能量 以及頻率變化後,就可以進一步計算各種參數,並且製作出我們常看到的雷達回波圖。氣象雷達的觀測範圍可達數百公里,中央氣象局的雷達觀測站位於北部五分山、東部花蓮、南部墾丁及西部七股等4處。 4. 氣象衛星 上述的3種觀測站都是位於陸地上,無法得知廣大洋面區域上的大氣狀況,必須藉由裝載氣象偵測儀器的人造衛星,將偵測到水平範圍達數千公里區 域內的可見光、紅外線等數據資料,即時傳輸到地面接收站,經過繁複處理後 的產品,即可提供預報作業的參考。氣象衛星可分為兩類:(1)地球同步衛星:位於赤道上空36000公里處,繞地球的轉速和地球自轉角速一樣,在地球上看來都在同一地點上空。(2)繞極軌道衛星:它是沿著地球兩極不停的繞,它的路徑和太陽一直保持固定的角度,繞一圈地球約需102分鐘。 氣象觀測的主要項目及儀器 1. 氣壓 氣壓是大氣壓力的簡稱,是在水平面上單位面積承受大氣的重量,也就是大氣從地面延伸到大氣層頂的垂直空氣柱的重量。全世界各地的觀測站同一時間量測到的氣壓值, 可繪製成天氣圖上的等壓線。氣壓觀測儀器需安置於隔離的氣壓室內(圖3)。 2. 氣溫與溼度 氣象觀測所稱之氣溫,係指在距地面約1.25至2公尺高度,通風良好且不受太陽直達輻射影響之環境下量測之 空氣溫度。溼度就是空氣的潮溼程度, 也就是表示空氣中包含多少水氣量。大氣中的水蒸氣是影響天氣變化的重要因素 之一,而且大氣的乾溼程度對人類生活環境的關係也非常密切。溫溼度觀測儀器安置於觀測坪的百葉箱內(圖 4)。 圖3 氣壓儀 圖4 百葉箱 圖5 雨量儀 圖6 風速風向儀 3. 降水量 我們平時所稱的下雨或降雨、下雪與下冰雹等現象,在氣象觀測時均統 稱為降水。降水量是指在固定時段內,從雲中降落到水平地面上的液態或固態 (經融化後)降水,在沒有滲透到泥土、或被太陽蒸發或流失到溝渠情況下,累積的水層高度,稱為那個時段內的降水量。雨量觀測儀器做成圓形的主要用意在降低因風速造成擾流的影響(圖5)。 4. 風 風就是空氣的流動,氣象觀測的地面風是指離地面以上約10公尺高度的風。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一般 用16個方位或 360°表示。風速是指單位時 間內空氣移動的距離,通常以公尺/秒表示。影響風向的主要因素為大範圍的天氣系統及地形等自然或地理現象,而近地面的風向風速會受到建築物的影響而改變。(圖6) 5. 全天空輻射與日照時數 全天空輻射量係包含入射於水平面之直達日輻射、由天空全方向入射之散亂光、以及雲等反射之反射光。當太陽輻射值≧120W/㎡時,自動觀測系統才會開始計算日照時數。結語氣象預報作業是先蒐集國內外之氣象觀測資料,經過電腦處理、分析後,可得到各種天氣圖供預報人員仔細研判,同時參考雷達、衛星資料作主觀修正分析,並利用大氣動力、熱力學理以綜觀瞭解過去及現在的大氣環流狀況,最後可得到天氣預報產品。 因此,氣象觀測是氣象預報的基礎,而且全世界各地的觀測人員每天都兢兢業業的提供完 整且正確的氣象觀測資料,為準確的氣象預報而努力。 參考資料: 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 http://www.cwb.gov.tw。

氣象資訊之發布及應用

氣象資訊之發布及應用

文/伍婉華 中央氣象局科長 近年來由於大家對於氣象訊息之需求越來越多,因此對於中央氣象局所發布之訊息,是否可以為外界所瞭解,顯得日益重要。天氣現象瞬息萬變,所以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預報員的工作是採24小時輪班制。預報員一方面隨時監看實際天氣變化,若有突發的天氣狀況(如:強風、濃霧等),要即時通報聯繫局內或局外的相關單位注意並做適當的處理。另一方面必須依據各種觀測資料或各國模式之最新資料,經過集體討論及綜整判斷後,發布最新氣象訊息,這樣的工作日以繼夜地進行著。 在平時,中央氣象局每天發布四次最新天氣預報資料,分別在清晨4:30、早上10:30、下午4:30 及晚上10:30發布,內容包括今、明天氣預報、定量降雨預報、一週(旅遊)天氣預報、近海天氣預報、三天海面預報及國際都市之明天天氣預報,其中大部分的預報隨資料之變化,每6小時更新一次。而在一年四季中,影響臺灣之有些天氣可能帶來災害或造成生命危險,譬如瞬間強降雨可能造成低窪地區淹水、山區土石流或山洪暴發、橋墩斷裂等危險。又如寒流帶來之低溫,可能讓抵抗力弱的年老長輩和小孩容易生病,甚至造成農、林、漁與養殖業的損失。因此預計當有此類容易致災的天氣發生時,中央氣象局另外會發布「災害性天氣特報」,內容包括低溫特報、豪(大)雨特報、濃霧特報、強風特報等,提醒大家小心防備可能有劇烈天氣發生。 圖一 a 颱風警報單 圖一 b 圖一 c 在影響臺灣的許多災害性天氣中,影響最嚴重的就是颱風,一旦海面上有熱帶性低氣壓或颱風形成時,不論距離我們有多遠,中央氣象局的預報員 都必須隨時盯緊這個系統,並注意其強度的發展與移動的方向;若預計海面上 的颱風將移往臺灣,其七級風暴風半徑在未來24小時將可能影響距離台澎 金馬地區周圍一百公里的海域時,中央氣象局會發布即將侵襲海域的海上颱風警報;若預計颱風之七級風暴風半徑在未來18小時將可能影響台澎金 馬地區時,中央氣象局會發 布即將侵襲地區的陸上颱風警報(圖一)。海上颱風警報階段為每三小時發布一次 警報資料,陸上颱風警報階 段則為每一小時發布一次警報資料,並發布此颱風之路徑潛勢預報、風力潛勢預報及警戒地區之風雨預報(圖二)。氣象局之所以要在前24小時或18小時發布警報資料,主要是要讓大家在 颱風還沒來、天氣較穩定時,做好防颱準備,以減少損失。 圖二 a 圖二 b 圖二 c 最近,中央氣象局的網站上增加許多貼心的產品,內容包括天氣小幫手、天氣週報、雲圖與天氣、藍色公路及官方臉書(圖三),並有影音預報資料(圖四)。「天氣小幫手」及「天氣週報」是預報員嘗試以口語化的方式,用較生動化、簡單化及比較化的文字描述未來的天氣預報,期待讓不同族群的朋友們一看到內容,就瞭解中央氣象局想要傳遞的預報訊息是什麼。「雲圖與天氣」是由氣象局衛星中心同仁根據最新衛星雲圖、雷達資料再配合最新地面天氣圖作天氣的簡單解說,帶領對天氣現象有興趣的朋友們,對大氣科學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藍色公路」則是針對高雄~馬公航線等五條藍色公路的航段,提供海象預報的訊息,提供大家從事活動時參考。「官方臉書」分為報天氣、 報地震及報天文三部分,當中央氣象局發布最新相關訊息時,亦同時在臉書上發布,提供有興趣的網友討論的空間。在影音預報部分則是由公視記者在每週一至五下午,來局錄製當班資深預報員的短期天氣預報說明,時間約一分鐘半左右;除了每星期一至星期五約傍晚五時卅分左右至當天晚上十二時在中央氣象局網站上的影音預報區域播放外,並同時在當天晚上八時的公視新聞中的氣象報告時間播出。預計未來仍將針對不同族群提供客製化的服務。 圖三 官方臉書 圖四 影音預報 通常大家得知氣象訊息的管道大多是從電視、報紙而來,事實上中央氣象局一旦確定最新天氣預報資訊時,即會經由網路、傳真等方式對外發布,並且同時在中央氣象局的網站(http://www. cwb.gov.tw)上公布,電話166(國語)及167(英語、台語及客語)亦有以不同語言之語音撥放不同項目的天氣預報資訊。另外,當有颱風消息或災害性天氣特報時,中央氣象局除了以上述各種管道對外傳輸最新訊息外,同時亦會透過簡訊及傳真方式通知各級政府之防災單位,讓防災單位人員可以根據本局發布之訊息,事先部署各項防災措施。中央氣象局是全年無休的,隨著不同的天氣變化,發布不同的天氣預報訊息。我們除了努力讓預報更準確以外,並致力於要讓外界瞭解我們所傳遞訊息的意義為何,今後更希望進一步針對不同的族群提供客製化的服務,在我們能力所及的範圍內,針對外界不同的需求,提供妥適的服務。

氣象雷達與應用

氣象雷達與應用

文/張保亮 中央氣象局氣象衛星中心技正 氣象雷達的功能 蝙蝠在幽暗的洞穴飛行,會一邊發出超音波一邊接收傳回來的訊號來探測物體,所以不會撞到同伴和牆壁,並捕捉獵物。雷達(註1)偵測物體的原理就像蝙蝠一樣,但它發射的是電磁波,應用在大範圍探測遠處的物體。雷達發明於二次世界大戰前夕,最初是用在軍事上,隨後被廣泛應用到許多 的領域(註2),其中一項重要的用途就是天氣監測。氣象雷達(圖1)不僅有觀測雲雨滴的能力,利用都卜勒效應( 註3)更具有測量風速的能力。藉由氣象雷達的觀測,氣象人員可觀察到整個鋒面或颱風的降水情形,掌握遠方惡劣天氣發生的位置以及影響程度,彌補地面及高空氣象觀測在觀測點上的不足。 觀測原理氣象雷達是經由發射一系列電磁波脈波,透過天線聚焦向空間發射出持續時間很短(微秒)的脈衝無線電波。以空氣中只存在雨滴的情況下,電磁波經大氣中的雨點反射回來的訊號被雷達天線接收(圖2),即可知道降雨的強度,稱之為雷達回波。一般來說,反射回來的訊號越強,降雨的強度就越大。雨區與雷達之間的距離則可利用電磁波往返所需的時間及電磁波傳送速度計算出來;而都卜勒氣象雷達是以都卜勒效應為基礎,則能更進一步得知 這些雨滴(雪)移近(或遠離)雷達的速度。當雨點移近雷達的速度越快,散射回來的電磁波頻率就越高,再經由檢測出降水回波的頻率變化量,就可得知雨滴(雪)到底是在接近還是在遠離雷 達。 台灣地區氣象雷達網 台灣地區氣象雷達作業用的雷達總計有8座(如圖3及表1),包括:中央氣象局所屬氣象雷達,分別位於台灣本島東南西北等位置的花蓮、墾丁、七股 及五分山所組成,4座雷達都屬於10公分波長的都卜勒氣象雷達;另包含4座波長5公分的雷達,分屬於民航局中正機場的都卜勒氣象雷達,以及空軍架設 在綠島的都卜勒氣象雷達與清泉崗及馬 公2座雙偏極化氣象雷達(註4)。這8座作業雷達所構成的觀測網密度堪稱世界第一,對於山脈綿更、地形 陡峭的台灣地區,綿密的觀測網有助於不同雷達相互彌補因地形阻擋所產生的觀測死角,以提供對於天氣系統更全面的監測。 圖1 五分山氣象雷達站 圖2 氣象雷達天線外觀 表 1 台灣地區氣象作業雷達一覽表 颱風回波特徵 颱風獨特的外觀結構,相當容易於衛星或雷達觀測中辨識;它的完整外觀結構包含了:颱風眼、眼牆以及外圍的螺旋雨帶(圖4),其中颱風眼牆區的結構變化與颱風強度息息相關,也與其外圍環流的強度與分布特徵有密切的關聯。颱風的暴風範圍相當大,其半徑可由約100公里大到300-400公里。氣象衛 星可以從太空觀測,顯示出整個颱風的中高層結構,但不易觀測到颱風內部詳細的結構;相對的,氣象雷達則可清楚 觀測到較細微的降水結構,但因為觀測 距離的限制,經常無法看到它的全貌。在雷達觀測中,颱風回波之形態,依據其規模、發展階段、構造上之特徵、地形之影響以及季節而不同,可說是千變萬化。颱風眼區主要特徵為無回波或弱回波的區域,眼牆區經常成環狀封閉,主要為對流性的強降水區,同時是颱風風 速最強的區域。螺旋雨帶顧名思義其降水區呈螺旋狀,回波的強度一般較眼牆區弱,且無封閉的情形發生,由於其影響區域廣闊,也經常是造成劇烈降雨重要的原因之一。 圖3 台灣地區氣象雷達雷達網 (圖片提供: 葉菁菁 圖4 圖a 圖b 圖c 圖d 五分山雷達0.5度仰角觀測到的颱風回波,圖a為1996年7月31日賀伯颱風,圖b為2001年9月16日納莉颱風,圖c為2007年9月18日韋帕颱風,圖d為2007年10月6日柯羅莎颱風。圖中藍色圓圈為颱風眼區域,粗藍色線則是利用雷達回波所決定的颱風中心路徑,黑色箭頭所指位置為五分山雷達所在位置,圖中座標是以颱風中心為基準,單位為公里。 結論 由於氣象雷達具有全天候觀測的特性,並可觀測大範圍的降雨與氣流特徵的能力,對於氣象觀測而言為相當重要的工具,隨著科技的發展,氣象雷達的觀測技術日新月異,所提供的天氣監測資訊也越趨精準與多樣性。當劇烈與危 險天氣發生時,這些即時觀測訊息,可以透過電視、廣播、網路、手機等方式 傳達到防、救災單位與一般民眾手中,以便提前做好相關防範措施,降低氣象災害所造成的生命與財產損失。 註1:雷達(radar)一詞是無線電偵測與測距(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縮寫,意思是以無線電波進行物體的探測及測距。 註2: 除氣象用途之外,雷達也常用於航空工業,包括飛航中的飛機定位顯示, 在飛機降落及起飛時 提供相當好的保障等。日常生活中,在球場上的球速測速、警車上的移動式與公路上的定點測速裝置,都是雷達應用的例子。 註3:凡是在運動中的波源,它的頻率會隨著與觀測者的相對運動狀態 而改變;朝向觀測者而來的波源 頻率會升高,背向觀測者而去的 波源頻率會降低。例如:當救護車駛近(遠離)時,聲調會升高 (降低),這就是著名的「都卜勒效應」,此效應是奧地利人都卜勒在1842年所發現。 註4:電磁波行進時具有方向性,雙偏 極化氣象雷達設計可分別發射並 接受水平與垂直方向的電磁波 (都卜勒氣象雷達只有水平方向),同時可測量更多的觀測資訊(如因雨滴產生的電磁波相位延遲量),對於大氣中降水的分 布、形狀以及相態(液相、冰相)能更精準的分辨。

現代千里眼 氣象衛星的觀測原理及應用

現代千里眼 氣象衛星的觀測原理及應用

文/齊祿祥 中央氣象局氣象衛星中心課長 你知道氣象人員是如何預報天氣的變化,掌握颱風或者鋒面到達的時間嗎?以往氣象觀測人員除了從地面觀看大氣的變化,也可利用數學計算的方 式,了解天氣系統的演變;但是,這些方法不是只能看到一小部分的天氣結果,就是只能看到一大堆數字或者符號。 早在50年前(約1960年),氣象人員就想到了一個更好方法,那就是利用氣象衛星從外太空去看地球上的高氣壓、低氣壓、鋒面與颱風等天氣系統的 移動與變化。氣象人員每天利用氣象衛星隨時看到很大範圍並且真實的天氣變化情形,不管是白天或者黑夜,沙漠、海洋或者高山的的屏障,都不會受到影響,因此,氣象衛星可以稱為現代千里眼。氣象人員利用現代千里眼-氣象衛星,每天持續觀察地球上的天氣變化,告訴我們目前的天氣並且預測其未來的變化。如果在太平洋有颱風形成,氣象人員會早在幾天前就已經由氣象衛星掌握颱風的動向,幫助我們提早預防颱風的來襲,減少我們生命、財產的損失。從太空中的衛星如何觀看地球上天氣的變化? 首先,回想一下幾年前SARS流行的時候,我們進出學校或者醫院時,都會有警衛或醫護人員拿者一個儀器量我們額溫或耳溫,另外我們也常在電視媒體上,看到民眾進出機場海關時,在出、入口處也有一個溫度感應器,遠遠的就能知道您是否發燒,這些感測儀器都沒有直接跟我們身體接觸,如何能知道我們的體溫呢?主要的原理是我們人體不同溫度的部位,會散發出不同波長的電磁波,讓感應器測量到我們體溫的變化。 衛星的偵測原理就跟這些溫度感應器一樣,只要把這些類似溫度計的感測儀器放在外太空的衛星上,就能感應到地球表面的海洋、陸地、雲層所放射或反射的各種電磁波能量(圖1),然後經過儀器轉換成為影像,就會成為我們所看的各種衛星雲圖。 圖1 衛星接收來自地球所放射或反射的各種電磁波能量。 通常衛星上面裝有許多的感應儀器,可以偵測地球表面各種物體所發射出來不同波長範圍的電磁波,因此我們可以得到各種屬性的衛星資料。衛星可提供包括;可見光雲圖、紅外線雲圖、水氣頻道影像、微波資料…….等數十種甚至數千種衛星資料,提供給專業的天氣分析人員使用,進一步研判天氣的變化(圖2)。 圖2 衛星接收來自地球所放射或反射的各種電磁波能量。 一般民眾最常看到的只有可見光雲圖與紅外線雲圖這兩種衛星影像;可見光雲圖是藉由物體反射太陽光的大小程度所轉換成為的影像,雲層愈厚,反射陽光愈強,在衛星照片中,就可以看到愈白的雲,相反的;雲愈薄,反射陽光能力較差,因此只能看到灰白色的雲。到了晚上,因為沒有陽光,所以就看不到可見光雲圖了!紅外線雲圖反映的是雲表面所在位置的溫度與高度,所以紅外線雲圖的顏色愈白,表示雲的表面高度愈高,溫度比較低;而位置愈低的雲,雲圖的顏色會呈現較灰白的顏色,相對的溫度就比較高囉!(圖3) 圖3 氣象衛星與地面觀測之雲高與溫度相對關係示意圖。 由於可見光雲圖與紅外線雲圖偵測的方式不太一樣,所以我們要知道一朵雲到底有多高或者多厚?需要這兩種雲圖一起比較,才能確定我們所看到雲是什麼樣的雲。為了更清楚的了解天氣系統發展 的高度與結構,通常我們會將紅外線雲圖經過彩色影像的轉換,將溫度以顏色表示,這種雲圖我們稱之為紅外線色調強化雲圖(圖4);圖中紅色與粉紅色區域的雲頂溫度約為攝氏負55~75度之間,紫色至綠色系的溫度則低於攝氏負75度。同學們,你們有更清楚的發現天氣系統的差別嗎? 圖4 衛星可見光(左)、紅外線(中)與紅外線色調強化(右)雲圖。 目前外太空的氣象衛星,利用兩種繞行地球的方式,擔任監看全球天氣的工作。一種是地球同步氣象衛星(圖5),這種衛星位在地球的赤道上空約36000公里的高空上,面對地球與地球一起轉動,因為繞地球一圈的時間也剛好是24小時,所以從地球上看到的同步衛星,永遠都是面對地球,在同一地點的上空,因此稱為地球同步衛星;地球同步衛星,可以看到全球約1/3地表的天氣系統,而且可以每隔15~30分鐘就得到一張衛星影像,所以同步衛星雲圖成為每天氣象分析人員必備的分析工具。 圖5 地球同步氣象衛星觀測示意圖。 目前世界上地球赤道上空約有日本(MT SAT ) 、美國(GOE S -W,GOES-E)、歐盟(MSG)、印度(INSAT)、中國(FY-2D、FY-2E)與南韓(COMS)等數顆同步氣象衛星在運轉。 另一種氣象衛星,衛星的軌道高度較低,距離地表高度約850公里,這種衛星會以固定的速度,繞行地球南北極,所以稱為繞極軌道氣象衛星;通常衛星繞行南北極的軌道面和陽光照射的方向會保持一個固定角度,繞極軌道衛星在通過赤道的時間,會與通過地點的地方時間(每天太陽照射地球上當地的時間)相同,因此,繞極軌道衛星又稱為太陽同步氣象衛星。 繞極軌道衛星,繞行地球一圈,約為102分鐘,每天約可繞地球南北極運轉14圈左右,因為繞極軌道衛星的運轉高度較低,因此每次衛星軌道通過,只能看到約2000~3000公里寬度的影像(圖6),相較於地球同步衛星,所能看到的範圍,當然就小太多了! 圖6 繞極軌道氣象衛星觀測運行示意圖 目前有美國的NOAA系列、歐洲的MeTop系列、中國風雲(FY-3)系列及美日等國的EOS系列繞極軌道氣象衛星,在太空中持續運作。 好了!衛星的觀測原理既然已經知道了,那現在就要利用衛星雲圖來判斷天氣囉!當你拿到一張衛星雲圖,首先要確認的是,你拿到的是哪一種雲圖?可見光雲圖或是紅外線雲圖? 通常,可見光雲圖中,愈厚的雲,就會表現的愈白,如果相對的在同一位置的紅外線雲圖,也是白色;表示這是發展比較高也比較厚的雲,當然這些區域大都是天氣比較不好的低氣壓區。高氣壓的天氣通常天氣比較穩定,所以不論在可見光雲圖或紅外線雲圖中大多為顏色較灰或黑的區域。 因此利用這樣簡單的判斷原則,你可不可以看出來下面這張衛星雲圖中的鋒面在哪裡?(圖7)高氣壓、低氣壓或者颱風的位置嗎?哪裡的天氣比較不好,可能會下雨?出門記得帶雨具哦!哪裡的天氣是晴朗無雲?適合我們去踏青郊遊! 圖7 日本MTSAT-2地球同步衛星2011年3月14日0233 UTC之衛星影像。 您猜對了嗎?解答就在圖8中! 圖8 2011年3月14日0300 UTC東亞地面天氣圖

數值天氣預報簡介

數值天氣預報簡介

文/洪景山 中央氣象局氣象資訊中心技正 地球上大氣的成分是氣體,既然是氣體,因此大氣是會流動的。就氣體 而言,描述氣體在當下的狀態,舉凡 溫度、壓力、濕度和風速等,並推估這些狀態在未來的時、空分布,這就是天氣預報。那,我們如何「推估」這些大氣狀態在未來的時空分布呢?我們可以憑經驗,例如用去年同一天的天氣來推估;也可以用持續法,例如用今天的天氣推估明天的天氣;當然,我們可以參考更多的資料,經由有效的訓練與經驗累積,同樣地也可以提升天氣預報能力。 但現今的天氣預報作業早已超越經驗掛帥的年代,而是積極採用科學的方法,即所謂的數值天氣預報技術,提供全球定時、定點、定量,一至七日的逐日天氣預報。甚或基於海水表面溫度可預報度之存在而提昇至季節乃至年際變化的預報,例如預報「聖嬰現象」的成功經驗以及3至6個月的短期氣候預報等。以上天氣或氣候預報能力之提升,無不建立在數值天氣預報技術的基礎。那,何謂數值天氣預報?如前所述,地球的大氣是會流動的氣體,我們針對這些流體未來運動的評估即為天氣預報。自1950年代開始,我們就理解到,地球大氣的運動情形和水的運動情形非常類似,雖然水和空氣表面看來具有截然不同的特性,但是就描述其流動 的道理而言兩者卻是相通的。因此氣象學家就把自牛頓以來發展的流體力學應用在探討大氣運動的問題上。 基本上,大氣或水運動的特性可以用一組以數學方程式表示的物理定理來表達,由這些物理定理可以計算大氣中的溫度、風向和風速及濕度等在未來的變化。如果我們可以求得這組代表物理定理的數學式 的解,我們就可以由目前的天氣狀態推衍出對未來天氣現象的描述,這也就是天氣預報。這組數學方程式可以簡化以概略描述大氣系統的運作,但是當我們對大氣的行為瞭解的越透徹,我們就能用更精確的數學來描述這個大氣系統,可以預期的,這個數學系統的解會越接近真實大氣的演變,因此,天氣預報的準確度也就隨之增加。 數值天氣預報產品、使用的數學方程式和 超級電腦 然而,隨著描述大氣運動過程的數學系統越趨複雜,我們反而無法在數學上用解析的方式求得完全正確的解答以提供我們對未來大氣行為的描述。在此 我們只能透過數值方法來獲得趨近解,同樣地,數值方法的精確度也會影響天氣預報的準確度。而將建構此一大氣系統的數學方程式利用數值方法以求解,並據以進行天氣預報,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數值天氣預報。 此一數值化的數學系 統則稱為數值模式,用以模擬地球大氣系統的運動行為。因此,數值天氣預報是一門結合大氣科學、數學與數值方法的科學,而隨著我們對大氣科學、數學與數值方法的精進瞭解,我們所賴以進行數值天氣預報的數值模式也就更接近真實大氣,其所求得的解同時也更接近實際大氣的運作,於是,天氣預報變得更準了。在另一方面,為能求得精確的數值解,電腦成為必要的工具,用來協助我們用一組有限的數值解來代表現在大氣的狀態並計算出大氣的未來狀態。 如果代表現在大氣狀態的數值解之空間解析度越低,那麼所得的大氣未來狀態就越不詳細、對天氣預報的助益就越小;如 果要提高代表現在大氣狀態的數值解之空間解析度,就得利用較昂貴的電腦資 源才能計算出解答來。當然,代表現在大氣狀態的解析度越高,所得的大氣未來狀態就越詳細、對天氣預報的助益就越大。是故,資訊(電腦)技術的進步 在數值天氣預報的應用發展上佔有極關 鍵性的地位,幾乎在任一時期數值天氣預報系統都使用了當代最快速的電腦。數值天氣預報系統也唯有使用最快速的 電腦才能展現其突出的預報應用價值。目前世界各先進氣象作業中心,仍然以採購最高價位的超級電腦為維持高水準 數值天氣預報作業的必要手段。 跟所有的數學問題一樣,對於一個包含時間、空間維度的數學系統求解,我們必須先提供這個數學系統一組初始的數據,用以代表當下地球大氣的特性,包括不同地點的溫度、壓力、風和濕度等。初始數據的精確度決定了數值解的精確度,也就是天氣預報的準確度,這對中短期數值天氣預報而言更是如此。這個數學系統所需的初始數據有 賴各種觀測系統對地球大氣的觀測,例如傳統氣象探空所提供的大氣三維溫度、濕度和風場的觀測,此仍是目前最 準確可靠的氣象資料來源之一。但是並非所有國家都有能力也有興趣支持此項觀測業務,例如非洲與南美的觀測就很少。再者,探空觀測有賴於人力作業, 因此廣大洋面的資料仍相當缺乏。 相對於傳統定時定點的氣象觀測,新近增加的所謂非傳統氣象觀測,如我國福衛3 號衛星提供之獨一無二的掩星觀測,其他衛星的遙測、飛機氣象報告及地面的雷達、剖風儀等,這些都是新一代的觀測系統。如何將這些不同屬性的觀測資料揉合在一起,並提供給數值模式做為初始數據之用,這個過程就稱為資料同化,是整個數值預 報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數值天氣預報於五十年代開始發展,到八十年代便成為中短期天氣預報不可或缺的參考基準。數值天氣預報的成功因素包括足夠與準確 的氣象觀測資料配合有效的資料同化技術、合理精確的數值天氣預報模式、及具高速運算能力的電腦資源等,因此,我們可以說數值天氣預報是大氣科學的 總其成者。而隨著數值天氣預報技術的提升,如何拓展數值天氣預報產品的應用,包括天氣與氣候預報、飛航、環境品質預測、水文與水資源管理、坡地災害、乃至火山爆發、沙塵暴、核子污染 傳送等等,這也都是值得更進一步被探討與研究發展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