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學

萬年不朽的塑膠

萬年不朽的塑膠

文/巫紅霏 圖/李茂群

全球變遷下的台灣水資源

全球變遷下的台灣水資源

文/謝英宗 圖一:水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質 「全球變遷」又稱為「全球環境變遷」是近年來科學家最熱門的研究主題之一其主要討論的課題是地球的環境在長期直接或間接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下,使大氣中溫室效應氣體持續增加、臭氧減少、溫室效應增強、氣候異常等等,以致於對人類的生存造成威脅,這些全球共通性的議題已成為全世界各國關注的重點。最近這幾年全球暖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其中又以氣候異常所引發的降雨型態的改變,對我們的影響最大,根據統計資料顯示,今年( 2003 年) 7 、 8 月的全球平均氣溫是有紀錄以來的第二高溫,而臺灣地區的平均溫度甚至創下歷年來的最高紀錄,臺灣不只是天氣熱,雨也下得少,今年 1 月到 9 月的累積降雨量,是歷年第二少,整個夏天下的雨,則是有史以來的第五少,但是這種又熱又乾的天氣,還可能持續到2003 年底。 2002 年全民抗旱大動員,又富戲劇性結局的記憶猶新,今年( 2003 年)的水荒警報又再響起。對生活在海洋環繞的臺灣人民來說,討論水資源的匱乏,倡議節約用水就彷彿是天方夜譚一般。要不是去年的大水荒造成的不便,恐怕還沒有人會相信臺灣已經面臨水資源匱乏的難題了。科學統計指出,地球的水資源總量中,海洋中的鹽水就佔了97.5 % ,剩下的淡水量中,有三分之二集中在極地的冰帽、高山冰川和地下水裡。因此人類可使用的淡水,也就是河川、湖泊和水庫裡的淡水,只佔地表水量不到 0.007 %而已。 圖二:全球暖化和工業革命後人類大量使用能源有密不可分的關聯。 圖三:全球暖化有逐漸加重的趨勢,人類的生活將首當其衝的受到影響。 「陽光、空氣和水」被稱為維持生命的三要素,但是其中只有水才真正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質。我們可以看到有些生存在洞穴或深海中的生物,終其一生未曾見過陽光,但是仍然可以生存而且繁衍後代;也有一些微生物並不是靠空氣中的氧氣來維持生命。但是只有水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物質,因為只要細胞要行新陳代謝作用來維持生命,就離不開水,因此水才是維持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質。我們可以一星期不吃東西,但是決不可能一星期不喝水,可見水對生命的重要。 很多人不禁要問:我們可用的水是不是越來越少了?根據中央氣象局的雨量統計資料來看,每年的總降雨量或多或少都有些變化,但是長期的平均變化並不大。不過一般人總覺得可以用的水好像越來越少?這跟都市化效應、環境污染、降雨型態的改變等因素有關。 在一個植物茂盛的自然地域所降下的雨水,經由植物的截流後,少部分以地表逕流方式排出,而大部分被植物截流的雨水,則滲入地下成為地下水,在旱季時再滲出維持河川的基本流量。但是都市面積隨著人口的增加而不斷的擴張,混凝土和柏油等不透水層的面積不斷地增加,以及山坡地的濫墾濫伐導致地表逕流增加,地下水補助減少,結果就變成「遇雨便成澇,不雨則成旱」的情況了。 圖四:如果我們在不好好的保護地球,「有雨變成澇,不雨則旱災」,可能會成為未來氣候的主要氣候 河川水質的污染是導致可用水量減少的原因之一,臺灣地區在 1994 年的調查顯示,在臺灣2934.02公里的河川總長度中,未受污染的河段有 1857.18 公里佔河川總長度的 63.32 % ,輕度污染河段為361.14公里佔河川總長度的12.31 % ,中度污染的河段有 326.38 公里佔河川總長度的 11.12 %,嚴重污染的河段有 389.32 公里佔河川總長度的 13.25 %。例年來的統計資料顯示未受污染的河段愈來愈少,根據 2002 年的調查統計,臺灣地係未受污染的河段已減少為 61.65 % ,也就是說河川的污染問題愈來愈嚴重,結果導致許多河川的水質無法利用,相對的可用的水量也就越來越少了。 圖五:近幾年來台灣乾旱指數越來越明顯 圖六:被植物截流的雨水,會滲出地下成為地下水, 在旱季時在滲出維持河川的基本流量 我們可用水量的減少,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受到全球變遷的影響,使得原有的降雨型態產生變化。降雨型態的改變,可以分為兩個方面來說明:一是時間上的改變,也就是說原來是分布在一整年的雨量,卻集中會很短的時間內下完,這樣的變化不但無法讓我們有效的利用,甚至會發生大水災。另一個是空間上的改變,也就是說原來應該下在水庫集水區的雨水,卻下在水庫下游或是海上,使得我們無法有效的攔截利用。 如果我們不希望限水的惡夢再重演,那節約用水是一定要的啦! 圖七:人類不斷的製造汙染,而且問題愈來愈嚴重,結果導致許多河川的水質無法利用,相對的讓我們可用的水越來越少了。 圖八:人們崇尚的所謂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對地球的傷害也最大,盡可能的回歸自然的生活方式,也將是未來的趨勢。 圖九:選擇使用大眾運輸工具就是愛護地球的具體行動。 圖十:森林除了可以涵養水源,也具有保護土壤的功能,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降低低溫室效應,可以說是具有多功能的目標,因此要保護地球就要多種樹,更是愛護樹木。

侵襲台灣的颱風

侵襲台灣的颱風

命名及編號 自西元二○○○年元月一日起,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颱風名稱,編列維140個,共分5組,每組28個,這些名字是由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國家或地區,14個颱風委員會成員所提供〈每個成員提供10個)。此名稱由設於日本東京隸屬世界氣象組織之區域專業氣象中心( RSMC ) 負責依排定之順序統一命名。 由於新的 140 個颱風名字原文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不是慣用的人名,而是包括動物、植物、星象、地名、人名、神話人物、珠寶等名詞,且非按英文 A 至 Z 的排序,所以十分複雜而不規律。颱風名稱之國際命名及中文音繹對照 表如附表 一。 至於颱風編號四位數字編列,前二位表示年份,後二位表示當年颱風之發生順序,飼如「編號○四○一舒達颱風」,即表示舒達颱風為西元二○○四年 《 民國九十三年 》 在北太平洋西部所發生的第一個颱風。 圖一:西北太平洋海域颱風稱一欄表 威力 至於颱風的威力可從「風力」、「降雨量」以及「浪潮」加以說明: 在二十世紀中最大的強烈颱風乃是發生於民國五十年九月十四日之「南施」颱風,她的中心最大風速每秒達一百公尺,相當於每平方公尺以一千兩百四十公斤之壓力,破壞力極強;假若當時之「南施」颱風登陸台灣地區,相信台灣大部分的建築物都將夷為平地。民國五十一年八月五日登陸宜蘭之「歐珀」颱風,瞬間最大風速達每秒六十六公尺(相當於十七級風以上),當時宜蘭市的房屋,大部分毀於「歐珀」颱風。 當颱風中心登陸(或通過)台灣的時候,「迎風面」之山坡,常傾盆豪雨,山洪暴發,導致嚴重的洪水氾濫;例如民國七十六年十月下旬,當「琳恩」颱風通過巴士海峽時,台灣北部及東北部地區因受到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雙重影響,均出現局部性的豪雨,其中尤以陽明山的語是最為驚人,十月廿四日一天的總降雨量就高達一千一百三十六公厘,基隆河沿岸的汐止、內湖、及台北市民生社區就發生嚴重水患。海面上的狂封閉產生巨浪,故颱風導致船之傾覆沉沒時有所聞;此外,海浪侵襲海岸,使海水倒灌,沿海發生水災,由其當海潮高漲時期更為嚴重。例如民國七十二年八月十日,強烈颱風「艾貝」中心附近最大浪高曾達十二公尺,相當於四層樓之高度;而浪高四公尺之半徑範圍竟達九百公里;所幸艾貝颱風轉向侵襲日本,並未為台灣地區帶來太大之災害。 圖二:民國八十五年七月三十一日賀伯颱風衛星雲圖-颱風眼清晰可見 災害-颱風之災害:有風災、水災、以及海水倒灌,分別說明如下: (一)風災- - 民國七十五年八月廿二日四時五十八分通過澎湖,並於六時四十分由濁水溪登陸之「韋恩」颱風,曾造成澎湖、台中、彰化、雲林及南投等縣市之嚴重風災損失。當其中心通過澎湖時,瞬間最大風速曾高達每秒六十八公尺(十七級以上),但在登陸地區之濁水溪口因無實測風速紀錄,估計約在每秒五十五至六十公尺之間(相當於十六至十七級)。 (二)水災- - 民國八十五年七月三十一日侵台的賀伯颱風(圖七),由於颱風環流雲層寬廣(達七百公里),中心通過台灣北部陸地之時間又長達八小時之久,以致為台灣地區帶來豪雨,尤其是中部山區(特別是南投)的許多雨量站之關測資料紛紛打破200頻率年的最大日降雨紀錄;而阿里山氣象站七月三十一日之日雨量高達1094.5公厘,打破該站一九三三年年設站以來的最大日雨量紀錄;另阿里山氣象站持續二十四小時最大累積降雨量為1748.5公厘,不僅締造了台灣地區的新紀錄,更與世界紀錄(1870公厘)相差無幾;又七月三十一日至八月一日兩天之總雨量更高達1986.5公厘,將近其年平均雨量(4106.8公厘)的一半。這次颱風侵台期間,台灣中部(南投)山區災情(山洪暴發及土石流)之嚴重,與該地降雨強度之大、降雨延時之長和總雨量之多,均有密切之關係。制於北部災情雖沒有中部山區嚴重,但因賀伯颱風侵台時,其中心不僅穿越北部陸地,且其移速緩慢,淡水河流域完全籠罩在其暴風範圍內長達八小時以上,於事隔集水區紛紛出現豐沛且連續的豪大雨,致使板橋、中和、永和及社子島等低漥地區發生淹水現象。 又民國八十六年八月十八日通過台灣北部海面的溫妮颱風,其路徑屬西北颱,而環流結構因未受到台灣地形之破壞(圖八),以至台灣北部及中部地區風強雨驟,暴雨中心主要位於北部山區。由於連續的豪雨,終至導致台北縣汐止鎮林肯大郡社區擋土牆被沖毀,建物下陷、傾斜、擠壓、樑柱斷裂、變形、扭曲等嚴重災情,致居民在倉促之間無法應變而遭淹埋,死傷慘重。 (三)海水倒灌 - - 民國七十二年七月二十五日,強烈颱風「韋恩」中心通過台灣南部海面,屏東縣枋寮鄉發生嚴重海水倒灌,交通阻斷,新龍國小淹水,魚塭損失達一億元。另民國七十五年九月十九日,「艾貝」颱風穿過台灣中部時,於台灣北海岸亦引起洶湧浪潮。事實上,颱風並非百害而無一利,他們能為我們帶來豐沛的雨水;台灣地區在下季有百分之六十的降雨量是來自颱風,倘若沒有颱風,台灣將嚴重缺水。 圖三:民國八十七年八月十七日溫妮颱風衛星雲圖-此為雙颱風眼 颱風警報之發布 中央氣象局工作人員平時每天十四小時隨時監視各種天氣變化,只要海面上有颱風發生,立即加強守視。當研判颱風有可能侵襲台灣鄰近海域或陸地時,就立即成立「颱風預報工作小組」,負責颱風警報的發布工作,而所發布的颱風警報有下列三種: 一、海上颱風警報 - 當中央氣象局預測颱風的七級風暴風範圍可能侵襲台灣或金門、馬祖一百公里以內海域時之前二十四小時,即發佈各該海域的海上颱風警報;以後每隔三小時發布一次,必要時要加發之。 二、海上陸上颱風警報 - - 當中央氣象局預測颱風七級風暴風範圍可能侵襲台灣或金門、馬祖陸地之前十八小時,即發布各該地區陸上颱風警報;以後每隔一小時加發一次最心颱風動態消息。 三、解除颱風警報 - - 當颱風的七級風暴風範圍離開台灣或金門、馬祖陸地時,即解除陸上颱風警報;七級風暴風範圍離開台灣及金門、馬祖近海時,即解除海上颱風警報。颱風轉向或消滅時,得直接解除颱風警報。 結語 造物者總是奇怪的,當他設計出美麗的世界後,總會在製造出一些具有毀滅性的現象來破壞他的成就;「颱風」就是這些現象中的一種,因為每當颱風侵襲後的街道、城市,總是流下一片滿目瘡痍的景象,有吹倒的路樹、掉落的招牌、水淹的街道、滿地的垃圾等等。 颱風在大氣中行進,就像河流中的漩渦,一面旋轉,一面順著大範圍的氣流前進;若碰到變化多端的氣流時,他的路徑就會有著曲折、快慢的變化。當颱風移到台灣附近時,其行進的方向也會受到台灣特殊地形的影響而發生變化,所以颱風來臨前,應該隨時注意它的動向,提早做好防範措施,以減少災害損失。

地球科學趣談-台灣附近海釣的好去處

地球科學趣談-台灣附近海釣的好去處

文/范光龍 一 .上升流現象 上升流是指海水緩緩上升的現象,上升速度約為 0.001 公分/秒,一天才上升一公尺左右,卻是一種很重要的現象,因為它會把三、四百公尺深的次層海水帶到表層來,次層海水含有較豐富的營養鹽,這些高養分的海水帶來大量的浮游生物,然後引來魚群,因而形成良好的漁場。事實上,世界上產魚較多的地方,大部份都是在上升流顯著的地方。 早在 1604 年,就有人注意到祕魯沿海的異常冷水,當地人民還把酒瓶捆好投入海水中冰冷,直到 1844 年,才有人第一次解釋這些較冷的海水是由上升流帶上來的,在上升流海域,由於表層海水由數百公尺深處升上來,水溫比鄰近海域低,有時低達 7 ~ 8。C很容易辨識。 二.上升流的影響 上升流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其中較重要的有下列數種 : 1.水溫 上升流會把次層溫度較低的海水帶上來,所以有上升流的地方,表層海水的溫度會較附近海水低,一般低 3 ~5。C,但也有低 7~8。C 的,由於上升流的速度極為緩慢,儀器無法直接測量,上升流海域常見的反常冷水,就成了判斷上升流存在與否的指標之一。 2.營養鹽 此處所指營養鹽主要是磷酸鹽,在表層海水中含量較少,然後隨水深漸深而增加至 1,000 公尺左右,所以在上升流的海域 ,表層海水含較豐富的營養鹽,使得浮游生物繁殖旺盛,最後引來了大量魚群,世界上主要的大漁場都是在上升流海域,就是這個緣故。事實上,世界上 50 %以上的漁獲是產自僅佔全球海洋面續 1 %的上升流顯著海域 。 3.氣候 上升流帶上來的冷海水.使海面空氣變冷,海風吹拂其上,空氣遇冷則過多的水分,凝結成小水滴,所以在上升流海域常會霧氣朦朧,如果它靠近陸地的話,往往造成陸上多霧的天氣,美國舊金山多霧就是這個原因,倫敦是有名的霧都,也是因為它靠近廣大的上升流海域 。 圖一:兩岸附近兩處上升流海域 圖二 人造衛星造片顯示台灣東南沿海的上升流 三、台灣附近海域的上升流 台灣附近上升流現象顯著的海域有兩處:以南沿海及東北外海 《 圖一 》,其成因各不相同。 1.台灣東南沿海 早在 1966 年 7 月 20 日.雙子座人造衛星拍得的相片就頗示台灣東南沿海有上升流的現象〈圖二),造成此處上升流的主因是黑潮受海底地形的影響。台灣東部海岸相當陡峻,離岸十多公里處,水深已達l,000 公尺以上,而台東外海的綠鳥附近海底有一 500 公尺深的隆起部份(圖三〉,寬約 100 公里而深達七、八百公尺的黑潮流經此處,往往形成逆時針一的渦漩,而引起上升流,這現象就像颱風逆時針旋轉,造成氣流上升,因而把海面水汽推升至高空而成雲。海洋學家也已證實此處表層海水含有含富的營養鹽,是一個良好的漁場。此處盛產鬼頭刀〈 圖四)、魷魚(圖五)及旗魚等。 釣魷魚最好結在沒有月光的夜晚,船上的燈全部打開,在黑暗的海上突顯出船舶處的明亮,如此魷魚就會往船邊聚集。這附近也常有鯨豚出現,是觀賞鯨豚(圖六)的好去處。 2.台灣東北外海 造成台灣東北海域上升流的主要原因還是黑潮受海底地形的影響,黑潮沿台灣東岸向北流,在台灣東北沿海的大陸棚水深才二、三百公尺,由於黑潮深達七、八百公尺,迫使黑潮主流轉向東北方,部分黑潮海水往北衝向大陸棚而造成上升流,是台灣最好的海釣場之一。我們在 1980 年 8 月初測得的台尚東北外海的水溫資料 《 圖七 》 ,可明顯看出發生上升流的中心部分水溫很低,和外圍水溫相差 5 ~ 6。C。此處上升流海域當然也是良好的漁場,而且這裡水深才只有200公尺左右,除了很多黃雞魚(圖八)之外,海底甚多赤鯮、石狗公(圖九〉 以及鳥頭魚〈圖十)等高級魚類,夜間則可補捉小管及軟絲等(圖十一)。捕捉小管、軟絲的方法與魷魚相似,也是在沒有月光的晚上,在船尾後方先張開魚網〈圖十二),然後打開船側兩盞大燈(圖十三),一陣子後便會有一群小管聚集在大燈附近,然後再熄了大燈,換開小燈,那些小管就會游到小燈旁,最後把小燈拉進船尾的魚網,將小管一網打盡,甚是好玩。出海釣魚時千萬別忘記擦防曬油及穿著長袖衣服等,否則海上紫外線很強,一天下來,常會曬傷皮膚。有些粗心的釣客,未做好防曬的準備,因而曬傷了,還要用面膜來減輕疼痛(圖十四)。

綠島地質之旅-誕生

綠島地質之旅-誕生

文/ 林明聖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 序言 綠島,這個靜靜地在湛藍太平洋中閃爍的寶石,以驚世絕美的島嶼風光和珍稀豐富的珊瑚海洋生態聞名於世。陽光下的綠島,草浪如波的海岸階地倚著蒼翠山巒,陡峭高懸的海崖、奇岩怪壁,散佈的珊瑚裙礁、淨白的珊瑚碎片砂灘,在驚濤拍岸與幽靜遺世的岬灣海岸間蜿蜓交替;銀光下的綠島,潮音、海風、溫泉起落不絕。悠游在綠島,不論是山嶺階地、海岸礁岩,或是白晝、黑夜,都各有千秋,爭相嗚放,宛如一場世紀的自然饗宴。如此誘人的美麗海島,有個不平凡的出身,就讓我們一起認識她的獨特! 綠島之名 綠島曾經有個很美的各字一珊納賽 Sanasai ,據說是原住民傳說中對她的稱呼。清嘉慶年間,小琉球的漁民出海捕魚,半途遇到了颱風而漂流到綠島,原以為只是一座荒島,沒想到這小小不起眼的小島竟擁有如此豐富的資源,遂前往拓墾,自此漢人正式入主綠島。在漢人的文獻記載中綠島曾稱做「尚仔嶼」、「雞心嶼」、「南謐東嶼」及「火燒嶼」等名,而「綠島」則是臺灣省政府在 1949 年改為此名。綠島聚落主要有中寮、南寮、漁港、公館、柴口、流麻溝、大湖、左坪等處,而原有的柚子湖、楠子湖、海參坪、人白沙等聚落,則已無人居住,獨留空屋。(圖一 ) 圖一:現在的柚子湖已無人居住,僅留空屋與海相伴 地理環境 綠島位在台灣東南方的太平洋海域,約位於東經 121 度 30 分,北緯 22 度 42 分,距離台東 33 公里,海岸線長約 20 公里,全島而積約 16 . 2 平方公里,為台灣第四大島,僅次於澎湖本島、蘭嶼、漁翁島,面積會隨漲潮、退潮時有些許增減。 全島以海階台地為主體,經侵蝕切割而成平緩的丘陵地形,其與海岸地區則以高落差之險峻陡崖相接。火燒山為第一高峰,海拔 280 公尺高,緊臨龜灣鼻;阿眉山位於中央, 276 公尺高,兩者都是火山口遺跡。島上河川短促,較著者僅流麻溝溪。海岸則豐富多樣,有海蝕平台、海蝕洞、海蝕門、海蝕溝、海崖等地形和岬灣海岸等各種樣貌的海岸;不僅如此,多層的海階、整片的裙礁海岸及砂質海灘、沙丘也是一人特色。能有如此豐富的特色景觀,全源於她的出身和後天環境的影響。(圖二~圖七) 圖二:位於海水面被侵蝕而成的海蝕洞,證明了地殼抬升的歷史 圖三:位於牛頭山外側的樓石岩,是典型的海蝕門 圖四:岬灣海岸地形分布於柚子湖道帆船鼻間 圖五:綠島因地殼的抬升,形成多階的海階地形 圖六:緊臨海厓生長的珊瑚礁群,讓綠島擁有豐富的海洋生態資源 圖七:潔白純淨的砂質海灘是綠島海岸特色之一 誕生 綠島今日的面貌,主要由海底的島弧岩漿活動、板塊擠壓碰撞和海水而升降變化,以及露出水而後的風化、沈積作用綜合形塑而成。大約在中新世時期,因南海板塊向東的隱沒作用引發一連串的島弧岩漿活動,形成了呂宋島弧,而綠島則屬於呂宋島弧北端海岸山脈南延的一部份。 綠島主要的火山活動,首先約中新世早期 200 萬年以前開始在海底噴發,岩漿夾雜著岩塊遇到冰冷的海水,冷卻後堆積形成集 塊岩體,建構起整個島嶼的基底。接著,到更新世的時候,岩漿分別由幾個不同的破裂點出出形成數個噴發中心,以噴發熔岩流 為主,直接覆蓋堆積在前期堆積的集塊岩上。 隨著中新世晚期到上新世的蓬萊造山運動、台灣島的誕生,海岸山脈斜斜地撞上了歐亞大陸板塊,使得淹沒在海水面下的火山島,因板塊的碰撞擠壓和地殼的抬升,已漸漸浮出水面。接著,海岸山脈由北往南逐漸併入台灣這個造山運動下的增積岩體,致使南海板塊的隱沒作用停止,不再有岩漿供應,綠島的火山活動遂約在 50 多萬年前停止。然而,造山運動一方面讓尚未併入台灣本島的綠島火山地形─後期為穿透了集塊岩體的熔岩流,有機會讓火山口與火山頸等地質構造保留下來;另一方面也因海水而的變化讓綠島起落沈浮,營造出多層海階與裙礁海岸發育的環境。 由於綠島的岩漿是來自南海板塊隱沒到西菲律賓海板塊下,當到達一定的深度時高溫高壓的環境會使板塊融化,形成中性的岩漿,冷卻後便形成安山岩質的集塊岩和碎屑岩流。根據集塊岩中火山岩的礦物組成、性質、產狀和噴發時間,依噴發時間先後在上新世到更新世期間噴發,分別為阿眉山火山角礫岩、公館安山岩等。 觀察岩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帶著放大鏡,踩著環島公路漫步一圈,張大眼睛盯著在路邊不長草的裸露岩壁,只要看到黝黑、帶著表面有人人小小突起的岩壁,那八成就是了。你可以從著名的人權紀念公園,沿著環島公路緩緩前進,在公館村海邊將軍岩後方的山壁上,黑灰色的山體表面,鑲嵌著一塊塊有稜有角的岩塊,被含有-些由岩漿冷卻形成的礦物結晶和被捕擄的岩塊,這就是公館安山岩一含黑雲母的角閃石安山岩熔岩流;或是在攀上技訓所後方的牛頭山山路邊的岩壁,也有灰白色的角礫岩。除了在公路山壁之外,裸露的陡峭崖壁也是很好的觀察地點,像柚子湖、溫泉灣、馬蹄橋一帶、。如果你運氣好的話,在公館鼻後方的牛仔山岩壁上,有機會找到藍紫色的菫青石結晶喔!(圖八~十九) 在這小小島上,跟火山活動有關的證據還不少,不僅岩石獨特,還有火山口和火山頸的美麗景觀喔!因為她的美貌,獨特又豐富多樣,所已將分數篇為大家介紹。 圖八 由礫度 4 公厘以上的火山碎屑物膠結成的火山岩,稱為集塊岩 。 圖九 遠望牛頭山,可以清楚的看到呈層狀的火山碎屑岩流。 圖十 以玄武岩集積性安山岩為主的阿眉山火山礫岩,夾雜著凝灰角礫岩與凝灰岩。 圖十一 牛仔山安山岩中,可以看到許多角閃石的 結晶顆粒集。 圖十二 含有黑雲母和角閃石結晶顆粒的公綰安山岩。 圖十三 黝黑、表面顆粒狀的岩壁,也是火山集塊岩的 特徵之一。 圖十四 一些岩塊再岩漿噴發時被包入其中,隨岩漿冷卻便被包覆在熔岩中,稱為捕擄岩。 圖十五 技訓所後方山路邊的火山角爍岩岩壁, 十分明顯易認。 圖十五 技訓所後方山路邊的火山角爍岩岩壁,十分明顯易認。 圖十七 灰白色的安山岩經化學風化後,其中所含的鐵與空氣中的氧結合成氧化鐵,轉變成紅揭色。 圖十八 在溫泉灣到朝日溫泉間,在公路旁可以貼近岩壁細細觀察阿眉山火山腳礫岩。 圖十九 龜灣一帶從大白沙到龜灣鼻之間, 一側是矗立的岩壁,另一側則是巨大的火山角礫岩塊, 緊臨著公路散佈在潮間帶上。

2009全球天文年-我的宇宙,我來探索!

2009全球天文年-我的宇宙,我來探索!

文/台灣大學天文物理研究所 胡佳伶,孫維新 「2009 年,全球天文年」緣起 1609年,伽利略首次將望遠鏡轉向夜空,從此開啓了現代天文觀測的先河,這不僅是人類近四百年來對宇宙展開科學探索的濫觴,這個偉大創舉所引發的科技變革,更徹底地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理解與認識。2009年,是這一重要里程碑的四百週年,也正因為如此,全世界最大的天文學術機構-「國際天文聯合會」( IAU )─與「聯台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 ,共同將 2009 年定為「全球天文年」( International Year of Astronomy )。這項提案是由伽利略的故鄉義大利提出,並在2007 年 12 月 20 日的第 62 屆聯合國大會上獲得正式通過。 「2009 全球天文年」的主題定為「我的宇宙,我來探索!」( The Universe ,Yours to Discover ) ,強調的是「全民參與」。的確,我們常說:「天文學,是一門最遠的科學,同時也是一門最近的科學!最遠,是因為我們所研究的星星銀河,多半都在萬千光年以外;最近,是因為這些星星銀河,我們抬頭就可以看的見。」因此,自有人類以來,夜空星象的觀察,和天體天象的紀錄就和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密不可分。對一般社會大眾和各級學校的學生而言,「天文學」通常是自然科學領域中,最能夠讓人產生好奇,而使人進一步想去研習的學科。因此,「2O09 全球天文年」這個極為重要的全球性活動,將會再一次喚醒人內心深處對星空的喜悅,和對宇宙的好奇,因為它最主要的目的,就在於傳達科學發現的欣喜,同時使一般大眾都能分享知識提升的喜悅。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將用2009年整整一年的時間,來慶祝天文學和它對社會、文化、教育所帶來的,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活動將特別強調科學教育、公眾參與,和年輕學子的投入。 天文學是最古老的基礎科學之一,但它同時也是最尖端的科學,更對其他許多學科領域有著巨大的推進和影響;天文學的進展不但是人類智能的展現,也持續地對我們的文化產生許多衝擊。在過去的幾十年來,天文學此一領域有長足的躍進,在一百年前,我們只對我們所處的銀河系有粗淺的認識,但是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宇宙起源於 137 億年前,且由數千億個星系所組成;一百年前,我們根本無法究宇宙中是否還有其他太陽 系的存在,但是現在我們已經在我們的銀河系附近,發現了326個系外行星,甚至,我們也已經接近了生命起源的謎底;一百年前,我只能夠用光學望遠鏡和攝影底片來研究天體,但是現在我們能夠運用最尖端的科技,從地面到太空,從無線電波到伽瑪射線,一天24小時不間斷地,以全波段對們的宇宙進行全面性的探索。在太空科技最新進展的推波助瀾下,媒體和大眾對文學充滿了興趣,更將我們的視野帶往另一個境界。 「 2009 全球天文年」 將讓人們瞭解天文學和其他基礎科學的重要性,並吸引更多年輕學子投身科學與科技領域;也將讓世界上的所有國家,都能有機會參與這場令人振奮的科技變革。聯合國已指派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為「2009 全球天文年」的領導組織,國際天文聯合會為天文年的執行組織。同時,聯合國也鼓勵所有會員國及聯合國組織積極協助和參與全球天文年。天文學的精神是世界各民族無價的資源,截至目前為止,已有 129 個國家和 29 個組織註冊參加 『 2009 全球天文年』的活動。 「2009 全球天文年」的展望,是希望人類能在夜空中「重新發現」我們的在宇宙中所處的地位,更進一步地能夠親身體驗發現的欣喜和探索知識的喜悅。我們應該要了解,天文學和其他的基礎科學一樣,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重大的影響,並且理解科學知識如何為我們的社會帶來進步與和平。各國為了「 2009 全球天文年」的活動,已經陸續地組成了國家級的委員會,將天文學界的專家學者科學研究和科學教育機構集合在一起,一同為 『 2009 全球天文年』而努力。 「2009 全球天文年」的國際目標共有八項: 1. 藉由傳播天文學和相關領域的研究歷程、批判性思考和所得的科學知識,提升一般大眾對科學的覺察力; 2.透過天文觀測經驗帶來的感動,使民眾能更願意且容易地去接觸基礎科學的概念知識; 3. 藉由國際合作的開始和刺激,幫助發展中國家的天文社群; 4. 藉由科學中心、星象館和博物館的參與,協助和提升學校體制內和體制外的科學教育; 5. 藉由科學和科學家的現況,提供科學教育與科學相關職業的連結,長期地提升學生就讀科學及科技相關科系的興趣,和對終身學習的需求。 6. 藉由地區、區域、全.和全球性的活動,集結業餘天文學家、教育工作者和科學家,開展新的或是強化已存在的聯絡網路; 7. 在科學家的代表性上,更強化兩性平等的關係,並且鼓勵少數族群投身科學和工程相關領域的職業; 8. 藉由體認夜空黑暗的可貴以及歷史性天文景點的重要性,加強對其文化及環境上的保存與保護。 為了達成這八項目標,國際上也舉辦了多項里程碑計畫,包含了天文學 100 小時(全球網路轉播活動)、伽利略望遠鏡(動手做望遠鏡)、宇宙日記(天文學家的部落格)、宇宙的港口(單一入口網站)、女性天文學家、夜空黑暗的可貴、天文世界遺產、伽利略教師訓練計畫、宇宙的美麗(針對兒童所設計的天文活動)、從地球看宇宙─天文影像展、全球性天文發展,以及多項的特別計畫。您可以在 http: //www.astronomy2009.org/獲得更多相關資訊。 同一個地球,同一片天空! 明年一整年中,全球一百二十多個國家將會舉辦多項活動,共同慶祝天文學在社會、教育,和文化上所帶來的衝擊,當然臺灣在這場全球盛會中也不會缺席。我們在推動「2009 全球天文年」計畫的過程中,除了積極參與國際上的全球性活動,國內的籌備工作在 2008年二月初就已經開始。我們在一系列的籌備會議中,邀請了各大專院校和中研院、各科教館所、各國家公園、各地方縣市教育局處、各地方性天文協會、中小學地科教師,和各大專院校天文社團的人員參與,結合了國內天文科學研究、教育,和推廣等各個層面的相關人員,共同規劃了一份完整的「天文年」計畫,所有參加籌備的人員和活動都已經蓄勢待發,各個面向的活動將會環繞「天文」這個尖端且迷人的主題,進行難得的科研、科教、科普三方面的大結合。 1. 高等教育─面向社會:透過大學和中研院對社會開放的科學學術會議及科普演講,使社會大眾瞭解科學工作者的工作內涵和長期以來的貢獻;我們並將邀請國際上曾獲致重要研究成果的傑出學者來臺,於各大學作巡過演講,同時對社會大眾進行科普演讀; 2. 中小學教育─新編教材:以兼具科學性、趣味性、前瞻性,和生活性的方式,新編書面和網路的中小學天文輔助教材。我們將引入尖端天文新知,改編為趣味教材,讓學生接觸國際上最前緣的天文知識,提升學生對天文科學及其他自然科學領域的背景知識和學習興趣; 3. 中小學教育一教師研習:教師教學能力的精進和提升,是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新編教材和教師研習互為表裡,我們將配合各級學校新編教材,舉辦各級學校教師的天文研習課程,使得教師可以從新編教材中學習天文背景知識及最前緣的天文學進展,並提升教學能力; 4. 中小學教育─天文知識普測:對國小、國中,和高中實施全國性的「天文知識普測」,鼓勵學生學習網路教材,接觸尖端科技知識。我們將從這項大規模的普測活動,得出 2009年全台灣學生的天文知識基準線,將可作為未來國家科學教育研究部門發展自然科學教學的參考; 5. 中小學教育─創意教學:以網路動畫刺激創意發想,要求學生「創造自己的星座和神話故事」,學生經由這方面的活動,深入瞭解星座的歷史由來,同時發揮活潑創意,跳脫既有框架,培養學生寫故事和說故事的能力; 6. 社會大眾─終身學習:藉由天文年各項全國性的教育和推廣活動,以及兼具科學性和趣味性的網路知識寶庫,喚起民眾對天文科學的認識和喜愛,從而願意通過本計畫的入口網站,主動接觸並瞭解天文學和自然科學各領域的基礎知識,展開自我的終身學習; 7. 社會大眾─環保和節能:透過系列座談、演講、影片、書籍出版,提升民眾對地球、太陽系、銀河,及宇宙的認識,培養社會大眾和學生正確的宇宙觀,同時使國民深刻認識自我所處的環境,而更加珍惜地球環境和黑暗夜空,進一步養成環保和節能的良好習慣; 8. 社會大眾一城鄉差距:透過「星空大使」、「社區演講」,及「街頭天文學」等方式,結合地方性天文協會、業餘天文學家,和大學天文社團,將天文知識和觀星技巧帶往各鄉鎮村落,提升個遠地區民眾和學生對尖端科技的瞭解,從而縮小城鄉差距; 9. 社會大眾一科學與人文:藉著一系列跨領域(科學vs.人文)的演講、座談,和影片,將文學、歷史、音樂、藝術中的「天文」成分萃取出來,讓民眾和學生瞭解天文知識和我們日常生活關係的緊密,從而培養兼具科學知識和人文素養的國民,讓科學成為文化的一部份; 10. 國際合作及交流─領導周邊:(i)舉辦「亞太青年天文營」( APAC ,由中央大學主辦),帶領各國年輕學生認織天文,協助周邊國家發展各國的天文科學教育,讓臺灣能夠在科學教育和推廣上回饋國際社會;(ii)與中國大陸國家天文台、天文科研機構( e.g.南京天光所),和重點高中( e.g.杭州高中)結合,育台辦三個層面的「 2009 長江流域日全食」觀測活動,包含研究人員學術會議、中小學老師研習,和高中學生交流活動; (iii)和歐洲國家( e.g.奧地利,SPoC : Thomas Posch )天文年活動結合,進行科教人員和學生的交流互訪。 除了以上的各項活動之外,我們也將結合國科會每年一度的大型科教活動「科學季」與「2009年全球天文年」,預計在 2009 年八月初至九月中,在中正紀念堂舉辦為期 37 天的大型特展─「仰觀蒼穹四百年」,此次特展的重點在於闡述自望遠鏡用於天文觀測後的四百年間,科技上的尖端進展以及這些進展所導致的科學上的重大發現,同時介紹這些重大發現如何一步一步地形塑人類的宇宙觀。 天文學的內涵非常廣泛,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與許多科學和人文的領域也都有密切的關連,因此我們在規劃這次特展的過程中,列出以下幾個主要方向: 1. 天文學的主要基礎領域; 2. 天文學與各大科學領域的關係 3. 天文學與各人文學科之問的互動; 4. 天文觀測儀器和方法的介紹; 5. 人類宇宙觀的演進。 展示的形式將會包含文字、圖像、音樂、動畫、實際儀器、虛擬模型、互動展品、創意發想、多媒體、影片、系列演講,和現場活動等;展場的架構則包含了「星空走廊」、「太陽系迴廊」、「天文歷史廳」、「物理現象廳」、「儀器操作廳」、「遠距觀測中心」、「星空故事廳」,以及「創意動手做專區」等。我們希望在此次特展中,展現宇由星空之瑰麗和尖端科技之神奇,以及如何透過尖端科技,瞭解宇宙奧秘的過程,但是因為現代閱聽大眾每天接觸的傳播影音媒介多半生動活潑而富變化,因此為了要使本次特展能夠吸引民眾和學生,而達到良好科教效果,表現方法將超越傳統的平面文字和影像,而以數位影音、3D投射、虛擬實境,及觸控式互動展品為主,所以在本次特展中,尖端設備的數位裝置,和整和展場與展品的軟體研發,都將扮演重要的角色。 為了進一步提升「科學季」的科教效果,並盡量弭平成相差距,我們將在網路上設置介紹展出內容的「虛擬展場」學習網站、舉辦與展場活動結合的「星空網頁博覽會」,翻譯國外優良的天文教學網站,同時將特展各項展示內容以精美方式編排,出版特展專刊。為了豐富特展內容,增加展出活動的多樣性,我們已經保留了特展期間中正紀念堂演講廳的大多數週末時段,安排天文科學及其相關領域的講座演講和座談。此外,為增進參觀者對展品科學意義的瞭解,我們亦將招聘解說人員,輪班在特展現場擔任解說導覽及展品維修的工作。 在本次科學季特展的展場設計和和展品規劃中,我們將遵循下列原則: 1.科學性:引導民眾,瞭解科學發現的過程和科學研究的態度與精神; 2.知識性:將望遠鏡發明所導致的尖端知識的爆發,提網挈領地做出描述; 3.教育性:設計特展的內涵和實作過程,對民眾產生激發和教育的作用; 4.互動性:特展的主要展項,將以互動的方式進行,讓民眾能有親身體驗; 5.趣味性:特展的多項內容,將以趣味方式包裝,以吸引民眾和學生學習; 6.創造性:科學發展的特色在創造,無論是天文學的知識或是望遠鏡的術; 7.歷史性:天文學的發展就是科學前進的歷史,特展將強調歷史和人物; 8.生活性:日月星辰的起落定出生活的時刻,也因此天文學和生活緊密結合; 9.哲學性:天文學的發展帶來對宇宙與時俱進的認識,也創新了哲學的思考; 10.藝術性:對天體天象的描繪和敘述,自古至今,不但是科學也是藝術。 對國內天文科學研究、教育,和推廣等各個層面的相關人員來說,「2009全球天文年」是令人期待的一年,我們很希望能藉由這個機會,誠摯地邀請您一同攜手,為天文教育和推廣盡一份心力,期待在加2009年過去以後,台灣在天文科學的研究、教育,和推廣上,都能夠產生質與量上的改變!希望在 2009 年,我們可以一起走出戶外、仰望星空,重新認識我們廣漠而神秘的宇宙,也讓我們的孩子可以和我們分享相同的感動! 「 2009 全球天文年」的台灣網頁已經上線,網址為http://www.astronomy2009.tw,您可以在這裡.到中文版的天文年宣傳短片,未來有關天文年的各項活動與資訊也將公布於此。

何謂永續發展

何謂永續發展

孫志鴻 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林冠慧、劉彥蘭、江映瑩 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研究生 永續發展近年來已成為各國政府的施政重點與追求目標,過去以經濟發展為首要目標的作法,已經造成許多嚴重的環境問題及社會問題,被開始威脅人類及其後代子孫的安危。因此聯合國自 1992 年巴西地球高峰會議之後,便開始要求各會員國訂定永續發展策略,也就是所謂的二十一世紀議程 (Agenda 21 )。本文先介紹永續發展的緣起,再說明永續發展的定義及基本理念,並介紹國內永續發展推動概況,最後為結論。 一、永續發展的緣起 二十世紀中期以後,科技的進步帶動人類社經活動的急遽發展,人們生活型態亦隨著物質生活的豐裕而朝向大量製造、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方式發展,致使營生過程對環境的影響超過其自然復原能力,被進一步造成環境污染、資源銳減、進而危及人類的世代永續發展。因此,人們體認到經濟發展問題和環境問題是不可分割的,經濟的發展損害了地球的環境及資源,而環境的惡化也破壞了經濟發展。為了改善地球環境,被為人類的福祉謀取一條最適宜的道路,永續發展的理念可為此兩難困境提供可能解決的方案。 國際上對環境議題的討論,可追溯到 1960 年代以前,當時所討論的污染或垃圾處理等問題,較屬於定點式或地區性的環境問題,被未明顯呈現出環境問題的全球關聯;自 1970 年代,伴隨著全球化的經濟趨勢,人類活動加速了全球環境的退化與破壞。 1972 年聯合國於瑞典斯德哥爾摩( stockholm Conference )召開「 人類環境會議」 ( Human Environment conference ) ,這是全球第一個環境會議,當時的國際政治經濟局勢正值冷戰時期與東西對峙,卻仍有一百多個國家代表出席,顯見當時環境破壞的現象已受各國之重視,會中發表了 《 人類環境宣言 》 ( Decloration of The U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 ) ,呼籲全球合力保護環境與資源。 1975 年貝爾格勒國際環境教育會議提出了" 貝爾格勒憲章 ( Belgrade Charter ) " : 1980 年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等組織( IUCN , UNEP , WWF )發佈 《 世界保育方案 》 ( 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 ) 。 1984 年,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 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llment and Developlnent , WCED , 因該次會議主席為挪威前首相布德蘭德夫人,故又稱布德蘭德委員會 Bruntland commission )召開第一次會議,一群國際間環境與發展議題專家以及政府官員所組成的工作小組,經過兩年多的研究與審議,於1987年出版了《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在這本報告書中發表在這兩年多的日子裡發生了: *非洲由乾旱引起的「環境開發發展危機」達到了頂峰,使三千五百萬人置於危急之中,有大約一百萬人死亡。 *印度博帕爾農業廠稜生洩漏,造成二千人死亡,超過二十萬人失明和殘廢。 *墨西哥城液化瓦斯罐爆炸,一千人死亡,成千上萬的人無家可歸。 *車諾比爾核反應爐爆炸,輻射性核塵埃遍布歐洲,增加了人們將來患癌症的危險性。 *在瑞士倉庫中火災中,農用化學品、溶劑和汞沖到了萊因河中,數百萬條魚被毒死,威脅到西德和荷蘭的飲用水。 在 70 年代,遭受自然災害的人數,比 60 年代增加了一倍,這些災害的發生多與環境的不當開發或發展的錯誤機制有直接關係,包括旱災和水災,影響了全球大部份人的生活與生計,特別是開發中國家與貧窮的人。因此《我們共同的未來》呼籲世界各國及其公民,除了關心當地及日常的環境問題以外,更要建立寬廣視野的環保概念,以前瞻性的行動關切全球性環境危機。 由於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日漸加重,環境問題對人類的衝擊與威脅已由地區性轉為區域性與全球性,資源過度利用與消耗的情況加速。且當時止逢冷戰結束、蘇聯解體,國際間散佈一著合作溝通的氛圍,為了調整國際間的經濟秩序、變更生產消費方式,驗修正各國政策及加強國際間的約束及規範等, 1992 年 6 月聯合國環境及發展委員會( UNCED )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召開「地球高峰會議」( Earth summit ) (全名為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 Unites Nations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 ,當時有172個國家官方代表、四百多個半官方及非官方組織與會,該會議的目的係為確保地球環境不再遭受更大破壞,且仍可提供後代子孫延續享有足夠的自然資源與生存環境。當時全球超過一百位國家元首針對環境與開發問題熱烈討論後,一致支持永續發展的理念,不僅發表了 《 里約宣言 》 ,並通過《 聯合國二+斗世紀議程 》 ( Agenda 21 ) ,做為全球推動永續發展的藍本。此次會議透以促成了聯合國「 永續發展委員會」(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CSD)的成立( 1992 年 11 月,聯合國第 47 次大會通過設立 ),以協助及監督各國推動永續發展工作,這些行動與成果使里約地球高峰會成為永續發展歷史上最重要的里程碑。 自 1992 年地球高峰會及 1997 年 ( Rio + 5 )於紐約召開的高峰會後,經過 10 年的倡導,永續發展被無法在各國間獲得有效的推動與落實,人口激增、非永續性經濟發展及全球化趨勢使全球環境品質持續惡化,包括天然棲息地與物種持續銳減,可再生資源如淡水、森林、表土、海洋魚類持續減少,飲用水質惡化被影響人類健康;且開發中國家貧窮問題持續擴大,綠色技術亦無法有效應用或轉移。為有效落實永續發展, 2002 年 8 月聯合國邀請各國元首於南非約翰尼斯堡召開「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針對水資源、能源、健康、消滅貧窮、農業資源、生物多樣性、如何於全球化趨勢下推動永續發展等議題,交換意見,被發表 《 世界高峰會永續發展行動計畫 》 及 《 約翰尼斯堡永續發展宣言 》 ,期以行動,落實全球永續發展。 二、永續發展的定義 永續(sustain)一詞來自於拉丁語 sustenere,意思是持續下去。針對資源與環境,則可以解釋為保持或延長資源的生產使用性和資源基礎的完整性,使自然資源能夠永遠為人類所利用,不會因耗竭而影響後代人類的生產與生活。1972 年的人類環境會議第一次提出永續發展的概念, 1980 年國際自然保育聯盟、聯合國環境署、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在所制定發佈的 《 世界保育方案 》 中亦提出永續發展的理念,被在 1987 年 《 我們共同的未來 》 中獲得推廣與支持,在該報告中將永續發展定義為「滿足當代的需要,而同時不損及後代子孫滿足其本身需要之發展」。此定義是目前國際上最被廣泛引用及被官方所採用的,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經濟發展應建立在生態永續能力、社會公正和人民積極參與自身發展決策的基礎上;所追求的目標是使人類的各種需要得到滿足,個人得到充分發展,而這些都必須建立在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不對後代子孫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威脅上。 這個定義有兩個重要的意涵,一是資源的利用發展是以滿足人類的需要(非人類的想要),亦非以環境保護為訴求;另一者是強調「公平性」,包含確保世代間的公平性,與世代內的公平性,世代內公平性特別強調對貧窮者的照顧,使世界上資源的使用(包括水、空氣、土地、礦產等資源)能重新分配給貧窮者( Kirkbyetal.,1995:2)許多人對永續發展都存在一種誤解,將永續發展簡單的化約為環境保育,事實上這種單純的想法被不能充分表達永續發展的內涵,永續發展是對過去人類自我中心式對待環境與利用資源的方式提出反省,認為人類發展的方式,特別是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可以建立在一種更為與自然相容的寬廣尺度上,所以被非為了保護環境就不能開發或發展經濟,而是試圖在環境保育與發展之間找出一個平衡點。例如永續發展的重要核心議題之一即結要降低貧窮,每年有幾百萬開發中國家的人民死於缺乏食物、缺乏乾淨水資源所導致的疾病下,為了滿足其基本的生活需求,適切的開發是降低貧窮改善生活的重要方式,也受到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重視,惟此開發行為必須建立在環境所能承載的範圍內,不能危害後代子孫的生存與發展。這就回歸到了前述中永續發展的兩個重要的意涵:需要的滿足,以及資源分配的公平性。 因此永續發展有三項基本的原則: *公平性原則:強調世代內的公平、世代間的公平以及資源分配與利用的公平。全球間貧富懸殊、兩極化的現象應被修正,將消除貧窮作為永續發展過程中特別優先的問題,且要給世世代代公平的發展權。 *永續性原則:在滿足需求的同時必須有限制的因素,即發展的概念中須包含制約的概念,人類經濟社會的發展或需求不能超越環境的承載力。 *共同性原則:每個地區都擁有其特殊性,因此落實永續發展的具體模式不可能趙唯一的,但是上述的公平性與永續性原則應是共同的。且要實現永續發展的目標,亦應透過全球的行動以認知地球的整體性與相互依存性。 在上述的意涵與原則下,國際間發展了兩個理念模型以加強解釋永續發展的重點及可能出現的危機 ( Richardson , 1994 ) : *世代正義模型一永續發展乃是滿足當前需要的發展,而不去危害未來世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強調在不永續狀態下資源耗竭、環境生態惡化等問題在時間上所累積起的效應將危害後代子孫。 *自然承載能力模型一永續發展中的社經發展必須保持在自然承載能力的範圍之內,使其不對自然環境造成無法挽回的危害。強調發展過程中一旦環境與生態問題超出自然系統所能承載的範圍時可能產生嚴重的危機。 這兩種模型的核心意義是彼此呼應的,都是在闡述自然環境在社經發展當中,不應該累積性的受到危害而威脅人類日前及未來的生存與發展。 三、永續性的架構與基本理念 人類生活中的三個基本組成為環境、社會與經濟,環境提供我們生活的基礎,使我們藉此可以發展社會生活與建構個人的社會脈絡,被從中發展經濟活動。同樣的永續發展也楚由此三個面向所組成,在其思維下環境、社會與經濟建立在相互依賴的階層關係上(如圖一),生態環境永續性的觀點是此架構最基礎的考量,說明了我們必須生活在自然資本的限制與承載之內,這是為保護地球的環境,也是為保障後代子孫的未來,構成永續性最外圍的大圈圈,人類社會的發展即以環境的條件與基礎而展開,而經濟活動又是依存於社會系統之內。 圖一 因此永續發展的內涵由環境永續性、社會永續性與經濟永續性此三面向所構成,經濟永續強調經濟的多元性與和環境的相容性,環境永續強調健康的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而社會永續則強調社會正義,有學者稱這二者為永續發展的三角底線( the triple bottom line )。永續發展所追求的整體目標即是以環境永續性、社會永續性、經濟永續性為基礎,追求能在人類的發展需求與自然資源與生態系統的保育上取得巧妙的平衡(如圖二所示),特別是生產與消費、生態與經濟、發展與保育上的動態平衡。 有些學者以三個 E 來說明永續發展的目標:公平( Equality )、經濟( Economy )和生態( Ecology ) ,這也呼應了與永續發展的三個面向。在生態環境上必須不破壞生態的功能(如環境稀釋廢棄物的能力)、維持環境的美以及資源的保育;經濟目標則結能達成永續的成長,特別著重經濟效率,包含生產效率與分配效率,在開發時能將環境的成本降至最低而使用效能提到最高。在社會的目標上最重要的事能達成世代間與世代內資源分配的公平性與凝聚社會意識,亦如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所揭櫫的永續發展理念,滿足當代的需求,且不損及未來是戴滿足其需求的能力。 圖二 四、永續發展國內推動概況 4.1.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推展 在國際局勢的帶領下,台灣雖非聯合國的會員國,亦立即於 1994 年成立了「行政院環境變遷政策指導小組」,被在 1997 年擴大編組,成立「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被參酌國內環境及經濟發展特徵而設置八個分組,分別為「永續願景下作分組」(經建會召集)、「國土資源工作分組」(內政部召集)、「資源與產業工作分組」(經濟部召集)、「生物多樣性工作分組」(農委會召集)、「生活與生產工作分組」(經濟部召集)、「國際環保工作分組」(環保署召集)、「健康風險工作分組」(衛生署召集)、「永續教育工作分組 」(教育部召集);秘書處業務由環保署兼辦。 2002 年 12 月 11 日總統頒布 《 環境基本法 》 ,該法第二十九條「行政院應設置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負責國家永續發展相關業務之決策,被交由相關部會執行,委員會由政府部門、學者專家及社會團體各三分之一組成」,給予永續會法定位階,也凸顯了中央政府對永續發展的重視。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的秘書處由環保署兼辦;落實在地方政府,則由各縣市環保局承辦。加上民間持續成長的環保團體、永續發展相關的學術團體、研究中心,因此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以 2003 年做為永續發展的行動元年。 自 1997 年設立以來,行政院永續會已策訂「國家環境保護計畫」,進行綠色國民所得帳試編工作等,被於 2000 年在經建會作為幕僚單位下設置國家永續發展論壇,在二百四十餘位學者專家的各方討論後,研擬完成台灣 《 二十-世紀議程: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 》 ,揭示「落實永續發展理念,強調生活、生產與生態環境並重」的發展願景,為我國國土資源的永續經營定調,以「永續的生態」、「適意的環境」「安全的社會」、「開放的經濟」四者為我國永續發展的目標。在這份文件中對我國推動永續發展的基本原則,以及為邁向永續發展需採行的策略方向提出了整體性的建議。該策略剛領建議我國推動永續發展的基本原則如下: (1)世代公平性原則 未來世代能否享有可供永續發展的天然資源,是現今世代的責任。 (2)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平衡考量原則 有效的經濟發展與完善的生態環境保護都是一個社會要達成永續的必備要件;我們應以環境影響評估的觀念來規範經濟發展,被儘可能以成本效益的觀念來規範環境保護的措施。 (3)外部成本內部化原則 以污染者付費,產品生命週期責任等原則為基礎,設計經濟工具,提供誘因,透過市場機能,促成企業與社會自發性的行動,來達成生態和環境保護的目的。 (4)重視科技原則 科學的精神與方法是評估風險、擬定對策的基礎;科技的不斷創新也是要同時達成環境與發展雙重目標所不可或缺的原動力。 (5)系統整合原則 永續發展的各項行動方案都應在整體生態系統的考慮下制定;永續發展政策的推動亦應在整合各相關政府部門各盡其責的原則下進行。 (6)優先預防原則 當發展的行為,因其對環境可能有重大的,不可逆轉的風險,而與環境的考慮發生無法解決的衝突時,應以環境的考慮為優先。 (7)植根社會原則 永續發展的精神要深植社會,必須決策與教化並重,導引國民對生態與環境的重視,走向永續的消費型態,提昇文化與生活品質,顧及弱勢族群團禮,並追求健全的城鄉均衡發展。 (8)廣面參與決策原則 永續發展的決策應在充分與透明的資訊流通,並且匯集社會各層面期望與智慧的原則下制定。 (9)國際化原則 盡國際社會一份子的責任,借鏡環保先進國家的做法,並將環保的工作列入外援的重點項目。 行政院永續會隨後於 2002 年底完成 《 永續發展行動計畫 》, 2003 年完成 《 台灣永續發展宣言 》 及 《 台灣永續發展指標系統 》 。 2004 行政院永續會更進一步修正國家永續發展策略,發布「台灣二十一世紀議程-國家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綱領」。至目前為止,中央政府在國家層級的角度上追求永續發展的願景已稍具完備,然而真正能具體完成此願景目標則必須仰賴地方政府的參與。地方政府在永續發展工作的實踐上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一來因為在權責上,地方政府直接處理地方上住宅、交通、廢棄物處理等問題,其政策措施對地方發展有直接的影響:且在層級上,地方政府的權責範圍較小,又能擁有相當程度的政策與地方自主性,可以直接而有效的推動與實施各種措施。因此永續會 2002 年底的會上,將協助地方政府研議及推動地方二十一世紀議程列為優先執行的課題。 落實地方永續發展由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主導,經建會依永續會的決議,在 2003 年起開始推動地方政府制定「地方永續發展策略規劃」,由縣市政府會同地方民眾共同參與,提昇公共參與的意識,凝聚地方的社會力量,在地方自治的精神下,經由透明且熱切的討論以決定地方發展的未來,希冀透過民眾參與的機制就其所面臨的環境、社會、經濟層而所而臨的問題,做系統性與全面性的深入思考,被在現行法令、技術及資源的限制與規範下,進行制度面的調整及因應措施的研擬,具體落實永續發展理念,達成地方永續發展的願景。這項政策受到縣市政府的熱烈響應,有 21 個縣市提出申請,經建會會同學者專家篩選出較適合的 lO 個縣市進行地方永續發展規劃案,這 10 個縣市的地方永續發展願景與策略規劃已於 2004 年 6 月後逐步完成。 為建立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在推動地方永續發展下作上更緊密的結合,「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亦建置永續指標系統以做為縣市政府經費補助、推動績效的參考;被研擬推動地方永續發展行動流程,讓民眾積極參與,進而產生行動計畫,使能真正落實地方永續發展行動。此外也推動地方永續發展行動設計及示範計畫,研究地方在推動永續發展時之流程與步驟,找到民眾參與的最佳機制。 其他政府部會,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經濟部工業局」、「內政部營建署」、「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等,皆在所執掌之範疇內,將永續發展作為重要的施政藍圖,被落實於中央與地方各層級之執行規劃上。如環保署正積極協助推動地方環境保護機關編製『 地方環境保護計畫 』;經濟部工業局推動 『 永續產業發展與推廣計畫 』 ,協助業界提昇環境品質及綠色競爭力;營建署推動『城鎮地貌改造-創造台灣城鄉風貌示範計畫 』,冀透過全民共同參與形塑具有地區個性的文化、景觀特色與風貌;文建會推動『 社區總體營造 』,協助社區規劃營造,提升整體生活品質,被鼓勵居民主動參與社區事務,落實社區自立自主。民國 94 年開始,行政院更積極推動台灣健康社區六星計畫( http://www.hometown.org•tw/index.php ) ,其主要目標為: 1. 推動全面性的社區改造運動,透過產業發展、社福醫療、社區治安、人文教育、環保生態、環境景觀等六大面向的全面提升,打造一個安居樂業的「健康社區」。 2. 建立自主運作且永續經營之社區營造模式,強調貼近社區居民生活、在地人提供在地服務、創造在地就業機會、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3. 強化民眾主動參與公共事務之意識,建立由下而上提案機制,厚植族群互信基礎,擴大草根參與層面,營造一個「永續成長、成果共享、責任分擔」的社會環境,讓社區健康發展,台灣安定成長。 4. 台灣永續發展的科研與民間力量。 在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的推動與指導下,行政院國科會亦成立「行政院國科會永續發展研究推動委員會」,專責永續發展相關領域的科學計畫,冀透過研究發展,以因應國家永續發展政策之需求。永續發展研究推動委員會從 1999 年開始優先推動的中心議題為建構永續台灣的願景,其中包括三個主軸議題: (1)永續台灣 2011 , (2)永續台灣評量系統,(3)永續發展資訊系統。三個主軸議題相互有密切的關連,永續台灣 2011 建立預估區域內永續發展情景模擬之成果,對評量系統中擬著重完成的有關政策連結及執行機制的落實將有助益,評量系統建立之指標,也可做為建立環境知識管理系統中選擇的參考。 目前已完成「永續台灣2011」及「永續台灣評量系統」計劃,其中「永續台灣評量系統」建構出一套永續發展指標以評量台灣永續發展,在此系統中依台灣海島生態環境的特質與都會地區特質的差異,將台灣區分為海島台灣與都市台灣,其中海島台灣的指標模式採用國際上普遍使用的 PSR 模式(壓力─現狀─因應),而都市台灣則採用聯合國發展的 DSR 模式(驅動力─現狀─因應),經過參考國外永續指標後總共彙選出 42 項指標,被彙整台灣 1998 - 2002 年的歷年資料,透過這些資料與指標可以檢視台灣過去十多年來在環境資源、社會經濟及制度政策各面向的永續發展趨勢與變化。 除了政府部門外,尚有許多民間團體對國內永續發展之推展有許多貢獻與重要的影響,如立法院永續發展促進會、主婦聯盟、荒野保護協會、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野鳥學會、企業永續發展協會、消費者文教基金會、鯨豚協會等組織。 五、結論 永續發展理念的落實,必須從個人、家庭及社區做起,因此每個地方政府都應積極推動永續發展組織,廣邀當地企業人士、學界、非政府組織、民意代表、社區團體等熱心人士,共同為地方永續發展來努力。永續發展需要中央政府與地方密切配合,目前行正園以設立永續發展推動委員會,由行政院院長招集相關部會首長集學者專家組成,行政院永續會可考慮辦理永續發展高峰論壇,廣邀地方首長、民意代表、非政府組織代表、企業人士等,每年招開一次大會,討論推動永續發展的策略,介紹及表揚地方推動永續發展的成功案例,做為中央與地方及民間團體的互動管道,讓永續發展的推動組織,可從中央、地方、到社區連程一氣,共同為台灣的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資料來源:永續台灣評量系統 http://www.law.ntu.edu.tw/sustain/SDIWEB/index.htm

綠島地質之旅-火山活動

綠島地質之旅-火山活動

文/蕭謙麗 行政院防救委員會減災規劃組 序言 在歷經島弧岩漿活動、板塊隱沒作用、火山噴發活動、抬升冷卻等一連串的地質作用後,綠島的主體逐漸成形。形成後,持續地地殼抬升作用,讓我們有機會一窺台灣本島不多見的火山地形,典型的火山地形景觀有錐狀火山、火山口、火山頸、火山集塊岩、碎屑岩流等。然而,繼之而來的風化作用,又讓鮮明的火山口、火山頸做了一點修飾、增添了一點岩石以外的色彩,宛如披上一層薄紗,更顯一抹羞澀之美。 錐形火山 由於綠島火山岩漿導因自南海板塊向東的隱沒作用,引發部分熔融,產生島弧岩漿後,向上拱升成為火山,火山岩以安山岩為主。中性的安山岩,黏稠度較大,流動不易,遂以爆裂式噴發,所有的火山物質常堆積在火山口四周,形成具有明顯火山口的錐狀火山(圖一),以及島上隨處可見的火山集塊岩和角礫岩(圖二)。 圖一 稠不易流動的中性岩漿,形成陡峭的山形。 圖二 由大小不一的火山碎屑物膠結成的集塊岩,造型奇特。 圖三 綠島的湖,其實是海岸侵蝕作用下形成弧狀的灣澳地形。 圖四 今日的柚子湖已無人煙,僅留標示牌指出聚落的方向。 火山口 地下深處的岩漿和其他的火山物質衝到地表的出口稱為火山口,直徑通常小於1 公里、深度小於 300 公尺左右;另一種規模較大的岩漿出口稱為火山臼,又稱為破火山口、陷落火山口,顧名思義就是外觀上有了缺口的火山口。破火山口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因流水的向源侵蝕作用,由一小缺口逐漸加大造成;或是以爆裂式噴發形成的火山口,因猛烈的上衝力量,崩毀了火山口周圍的火山錐,形成比原來大的凹陷。 綠島早期海底的火山活動,因岩漿黏稠度大,以猛烈式爆發為主,噴發出的熔岩流、火山碎屑、岩塊等層層堆疊在二、三千公尺深的海床中。後來,因地殼抬升,火山口漸漸露出海面,隨著海岸的波浪拍擊、磨蝕和溶蝕等侵蝕作用,形成新月弧狀的灣澳地形(圖三),在當地這樣的地形多被稱之為湖。 柚子湖 柚子湖是依山臨海的灣澳,原本是個小漁村,僅幾戶人家,不過,數年前其中幾戶搬遷到公館村,其餘大多數的居民則遷居到台東、成功等地,自此柚子湖就只剩下昔日古厝,散落在山海、沙灘間,了無人煙。從高處望向柚子湖,小屋錯落山海依偎,獨留幾堵斑駁傾圯的磚牆,與濤聲蟲嗚相伴,宛如回到古樸的過去(圖四、五)。走下斜坡,月形海灣展露眼前,由火山角礫岩因差異侵蝕形成造型獨特的奇岩怪石、風化的安山岩塊(圖六七八),不僅如此,還有海蝕洞(圖九)、海蝕柱、珊瑚群礁(圖十)等景觀,是盛夏避暑、小憩聽濤、遊戲玩耍的好地方。 圖五 小屋錯落、山海倚偎,與濤聲蟲鳴相伴,宛如回到古樸的過去。 圖七 綠島嶙峋的海岸是岩性與海蝕共同塑造的傑作。 圖六 火山集塊岩因差異侵蝕形成獨特的造型。 圖八 溫暖潮溼的海岸環境使安山岩中的鐵十分容易風化成氫化鐵。 圖九 由波浪不斷侵蝕擴大形成的海蝕洞。 圖十 珊瑚裙礁提供柚子湖風富的生態景觀。 火山頸、柱狀節理 火山頸,是火山口下方連接熾熱岩漿庫的通道。當火山爆發時,岩漿由地下深處向上竄升的衝力,將上覆的岩層衝破產生裂隙,形成岩漿移動的通道。當岩漿活動減弱或停止時,通道中的岩漿逐漸冷卻凝固,充滿所有空隙。當在充滿通道的火山物質,其四周圓錐狀的圍岩被侵蝕風化後,只剩下堅硬的岩體,外觀多呈現柱狀(圖十一),便形成火山頸的特殊景觀。 在火山活動伴生的諸多地形中,火山頸的柱狀節理是一大特色。柱狀節理的形成,主要是通道中的岩漿,如同大部分的物質一般,冷卻使體積縮小,尤其是玄武岩,收縮產生的張力往往導致岩體產生破裂。由於冷卻的岩體體積通常有數公頃大,會造成多個收縮中心,最後發育成多角形的裂隙圖形組合,以六邊形最常見,呈六角或多角長柱狀,如花蓮的石門洞(圖十二)和海蔘坪的仙人疊石。 圖十一 火山頸內的岩漿因冷卻收縮, 圍岩被侵蝕後,外觀多呈現柱狀。 圖十二 冷卻的岩體往往具有多個收縮中心, 多發育成六角長狀。 海蔘坪、仙人疊石 海蔘坪也是一個經侵蝕殘餘的爆裂火山口,歷經長時間的侵蝕風化後,因為岩石的抗蝕力不同,將包覆火山通道周圍的岩石侵蝕殆盡,留下孤立的火山頸,繼之侵蝕成海蝕平台和珊瑚裙礁的發育,此處就成了潮間帶生物的樂園(圖十三)。由小長城上望去,哈巴狗與睡美人的奇石造型,就是由殘留的火山口壁所構成(圖十四、十五)。 仙人疊石則是特有的柱狀節理景觀,宛如一根根整齊堆疊的巨大石柱(圖十六),因而得名。若有時間,能走下海蔘坪近看,則可發現這些一根根龐大的石柱大多呈現三、四、五、六和八邊的柱狀體(圖十七)。 圖十三 潮水的漲退,讓珊瑚裙礁成為海濱生物的樂園。 圖十四 哈巴狗與睡美人的奇石造型,就是由殘留的火山口壁構成。 圖十五 哈巴狗、睡美人頭部連接到弧形的海響坪就是火山口的弧狀外形。 圖十六 側面的柱狀節理景觀,宛如一把堆疊的巨大石筷。 圖十七 換個角度則可以看到收縮形成的多邊形裂隙。 圖十八 揚名國際的海水溫泉,就在塊塊礁岩中忽隱忽現。 朝日溫泉 朝日溫泉位於東南角的潮間帶現生的珊瑚礁上,日據時代稱為「旭溫泉」,原名「滾水坪」,「滾水」意指熱水,「滾水坪」則指的是溫泉附近地區。附近是一片平緩的潮間帶和裙狀珊瑚礁岩(圖十八),塊塊礁岩錯落其間,隨潮水升降而忽隱忽現,多了一份神秘與驚奇。 溫泉,屬於後火山活動現象之一曾經發生大規模火山活動的綠島,隨著板塊運動漸漸地歇息,雖然火山不再噴發,留存在地下深處的岩漿餘溫,仍舊持續釋出火山氣體和熱量,將上部淺層的水加熱沸騰後,沿一著岩層裂隙噴出地表,形成噴氣孔、硫氣孔、溫泉等特殊景觀。 綠島為火山島嶼,泉水在潮間帶的珊瑚群礁間、岩縫和砂層汨汨溢流,上湧的泉水在岩層間流動,在過程中發生混入圍岩、被吸附或產生離子交換、沈澱或化學反應,造成獨特的水質,再與海水混合,其水色澄澈透明,水中含有硫酸鹽氯化物,略帶酸性無濃烈硫磺味,泉口水溫高達攝氏 90 度則屬於高溫,溫度隨海水漲退而時有變化,綜合上述特質使朝日溫泉成為水質獨特、芳名遠播的海水溫泉之一(圖十九)。 以朝日溫泉的水質而言是世界級的海水溫泉,全世界僅日本九州、義大利西西里島和綠島三處擁有難于諍的海水溫泉,也是世界級稀有的地質景觀資源。目前東部海岸風景管理處已經設立溫泉公園(圖二十),三個不同溫度的圓形露天浴池,鑲嵌在裙礁海岸之間,池中汨汨湧泉,好不誘人(圖二十一)。在雲淡風輕的夜晚,最愜意的莫過於夜浴優質溫泉,仰望皎潔明月、細數點點星子,還可聆聽浪濤拍岸,與三、五好友一同欣賞由魚肚白、一線曙光到滿天金紅的綠島晨曦! 圖二十 東部海岸風景管理處已經設立朝日溫泉公園, 成為重要的觀光資源。 圖十九 水質獨特的朝日溫泉是稀有的地質景觀。 圖二十一 三個不同溫度的圓形露天浴池,鑲嵌在裙礁海岸之間。

離島地區永續社區推動案例

離島地區永續社區推動案例

文/劉彥蘭 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生 一、 百年古厝聚落 ─ 浦邊社區 (一)社區簡介: 浦邊是金沙鎮浦山里中最大的自然村,以出產壯蠣(海蚵)聞名。這個村落的潮浦地昔日曾經闢為鹽坵;聯外的蘭浦公路旁,則有距今五千至三千八百年的貝塚遺址。浦邊的洋樓、閩南厝等古蹟、歷史建築的數量,也很豐富;有專屬的風獅爺,還有出磚露石,屹立了四百年的老房子。 1.村落類型:由 8 鄰組成之自然村 2.居民人數:約 300 人 3.目前產業:海蚵 4.未來產業發展方向:該社區有珍貴的古貝塚遺跡及生態棲地,計劃發展文化與生態觀光事業。 (二)永續社區的歷程與未來展望 1.社區發展協會成立背景: 金門開放小三通後,在新任村長的努力與協調下,浦邊居民曾率先於九十年二月六日成立浦邊守望相助隊,其部分成員與後來組成的社區發展臨會互相重疊,也與村中蓮法宮管理委員會的成員彼此重疊。這些複合的關係與力量,就是浦邊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基礎 。 2.經費來源:縣政府社會局文化課、寺廟回饋金、酒廠回饋金。 3.實際成果: (1)環境面向 浦邊社區發展協會組成後,積極凝聚社區意識,促進社區活化。他們努力對閒置空間加以重建、美化及再利用。浦邊社區已獲選九十四年植樹綠化的全國模範社區,並於 2006 年植樹節受獎。 (2)文化活動 使用現有設施,保存對戰地及炮擊的記憶,把防空洞變成陳列室。運用多媒體,透過講古活動,傳承及紀錄聚落的歷史。在社區中規劃趣味、快樂的生活空間;把滾鐵圈、撥柚子、划酒拳、四色牌等活動,點綴在節慶活動中。為了抓住時代的脈動,還規劃偏鄉「數位機會中心」,提供小朋友、青少年、婦女數位學習的機會。 4.參與之義工人數:50人(占總社區1/6) 5.成功關鍵:主要由軍公教退休之地方長老(註一)們的支持,自願捐贈聚會用地及老房等硬體資源。 6.待解決課題: (1)社區發展協會的基地楚里公所,產權屬鎮公所所有,他們希望爭取納入社區管理。傳統建築的維修成本高,隨時會有坍塌的危險,或形成髒亂點。 (2)年輕人外移、人口成長率下降。 (3)居住空間有限,與迫切需要新的住宅用地等。 (4)資源調查資料尚未建立完整因此尚未呈報成為六星計劃。 7.願景規劃: (1)推動產業再造,活絡社區經濟; (2)浦邊社區的未來展望是讓浦邊成為人人嚮往的環境 (3)實現「好山好水好聚落,鳥語花香在浦邊」的理想社區。 (三)小結 浦邊社區參與者以中高年齡退休之男性為主,有趣的是,訪視間未曾有女性參與會議活動,是否因為男系社會的因素,值得後續深入追蹤。另,有關當地未來的產業發展構想,據片面了解,受限於當地後天條件的不足,因此村長持保留態度,不願於現在曝光。本團隊整體觀察結果下,對於浦邊社區的新興觀光事業,認為是漫漫長路。 圖一 浦邊社區參訪照片(一):蔡慧敏教授的提問。 圖二 浦邊社區參訪照片(二):宗祠為一項重要的文化傳承。 圖三 浦邊社區參訪照片(三):將防空洞重修,做為當地旅遊的新資源。 二、幸福天堂鳥聚落-新前墩社區 (一)社區簡介: 踏入這個小村落,村徑兩旁迎風搖曳的紅瓶刷了樹映入眼簾、陣陣高粱麥穗香撲鼻而來,戴勝(註二)、黃尾鴝留連在高粱田、草莓園啄食殘留的蜜液美味,庭園的天堂鳥好花正盛開,洋溢著一片靜謐、不與人爭的世外祕境。村裡大叔談起社區的資產:「一群幸福製造機使我們因此而富有,夜不閉戶、路拾遺而還主是族人引以自豪的驕傲,種果菜、網池魚共產分享制度是社區居民不分彼此形同一家人的最好證明。」 1.村落類型:同一宗姓的自然村 2.社區人口:約 180 人。 3.目前產業:經營瓜類蔬果、稻作與家禽等與家禽等傳統農業。 (二)永續社區的歷程與未來展望 1.社區發展協會發跡背景: 由大部分趙陳姓宗族居民組成的新前墩社區,以往這些同姓居民會定期聚會、喝茶與聊天。 漸漸地,大家吐露自己對該土地的理想,因而付諸實現,成立新前墩社區發展協會。 2.成立時間: 86 年 3.經費來源:縣政府社會局文化課、寺廟回饋金、酒廠回饋金。 4.實際成果: (1)環境生態: *該社區設有組織性的社區志工大隊,如隊長、副隊長等制度。社區志工大隊細分為「勞動服務隊」及「健康照護隊」二隊。勞動服務隊負責比較粗重的勞力工作如綠美化鋤上、植栽木本花木、資源回收站搬運回收物及技術性工作;健康照護隊以疾病防治、環保宣導為主,宣導垃圾分類、垃圾減量、定點回收資源垃圾,綠美化等。 *社區倡導「廚餘向家後院處理」策略,各家戶身體力行被將實施心得刊載於媒體。將廚餘分兩類,第二類剩飯、剩菜(熟食)送到社區寵物店老板調製成貓和狗的美味餐點;第一類為果皮、蛋殼、去除的菜葉(生食)等,倒在後院的百香樹、芒果苗四周,定期覆土。 *社區固定每月第一、三週末訂為「社區勞動日」,下午二時集合,先討論當時工作內容,二時半便開始正式工作,撿紙屑、掃公園、撿石頭等較簡易輕鬆者分配給社區小天使,除草、鋤上、更新花卉、綠化、美化環境分配給予社區志工隊。 *榮獲 93 年度金門縣社區綠美化冠軍。 *榮獲 2006 年環保模範社區甲等獎。 (2)文化活動: 新前墩西瓜節、水噹噹媽咪慶祝、露天社區電影院、社區那卡西、焢土窯及廟會活動等。 (3)文化與教育:鼓勵社區居民參與社區營造課程,以提昇社區發展專業知識。另,值得一提地,新前墩已出版 《 幸補天堂鳥聚落 》 第一輯,他們將會繼續出版第二輯。此外,還要進行社區資源及文史調查,並繼續充實已經建置的社區專屬網頁。厚達一百四十八頁的 《 幸隔天堂鳥聚落 》 第一輯,對新前墩的聚落歷史、生活型態、社區環境、聚落人物、新前墩十二景,已經有豐盛的介紹或紀錄。 5.成功關鍵: 宗族的向心力。該社區定期每週六下午集會,集會前透過唱卡拉 ok 的方式,使參與者在輕鬆的氣氛中進入正式會議。 6.未來發展產業: (l)發展地區觀光,近期規劃將老房重整作為民宿之用,以增加地方收入。 (2)年輕一代的夢想,是發展可媲美松板牛肉的新前墩牛隻畜牧業。 7.發展限制:地方發展經費分配不均,經費不足,如改修老房之經費等。 8.願景規劃:「幸福聚落」是我們社區的夢想。 (三)小結 新前墩社區的年輕人發展較具潛力,經由本次訪問中,我們不乏看到年輕人肯定該社區的經濟願景,了解故鄉的需求與潛力,願意留在此處投入畜牧養殖事業。 該社區發展協會,積極舉辦定期與不定期的活動以動員居民,獲得居民熱烈迥響,此行經本研究體會到該社區以活動方式推動社區發展的成功經驗,可作為其他社區發展永續下作的重要策略工具。 三、結語 兩社區發展協會的發跡均由地方 ─ 的小型聚會中逐漸雛型,其自願性參與公眾議題的精神,可做為公民社會的典型範例。然而,由於兩社區位處邊陲(東岸臨海區),原本金門已存在的「西重東輕」的資源分配模式一即中央補助的經費不足,是兩社區發展目前所面臨的最大問題。 註1 金門人尊稱當地有家族已娶媳婦與名望的長者為長老。 註 2 金門人稱戴勝為墓坑鳥,因牠們常棲息或營巢於破墓穴(按閩南語墓穴音為幕坑)而名。也因為牠們常在墳地出入,故金門人認為戴勝是一種不吉祥的鳥類。 圖四 新前墩社區參訪照片(一): 里民齊聚聆聽意見。 圖五 新前墩社區參訪照片(二): 百年老房為當地的典型文化資產。 圖七 新前墩社區參訪照片(四): 發展高品質的畜牧業是年輕子弟的想法。 圖六 新前墩社區參訪照片(三): 農業為當地的基本產業。 圖八 新前墩社區參訪照片(五): 蔡慧敏教授的建議。

淺談遙控模型車

淺談遙控模型車

臺灣地區常見的災害性天氣

臺灣地區常見的災害性天氣

文/王世堅 圖/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根據世界銀行報告臺灣是 全世界發生天然災害最頻 繁的地區! 臺灣位處副熱帶季風區以及歐亞大 陸與太平洋的交界帶,地理環境特殊,使得天氣變化多端,再加上海島地形複雜, 又有南北走向且高聳的中 央山脈,更增加臺灣天氣的複雜性,因此災害性天氣發生頻率非常高。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近20年來, 平均一年由氣象災害直接造成財物損失高 達新臺幣1 70億元,其中颱風災害占85% ,豪雨占11% 。以民國86年賀伯颱風為例,賀伯颱風造成51人死亡、22人失蹤,損失金額高達379億元。另外,民國 90年潭美颱風造成南部高雄地區大淹水,同一年納莉颱風造成大臺北地區淹水,捷運系統也因此停擺了將近3個星期,造成民眾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 圖一 1985年至2008年氣象災害分類統計表 臺灣地區常見的災害性天 氣有那些? 基本上,每個天氣系統都有其特性,強弱亦不相同,因而反應出來的天氣現象當然也不一樣,當它發展特別強盛時,出現的天氣就相當劇烈而顯著,如冬天主控天氣的大陸冷氣團,若強度甚強時,就會帶來低溫和 強風,造成寒害與風害。有的天氣系 統本身就很強烈如颱風、龍捲風,只要一出現就有災害發生,像這些能造 成災害的劇烈天氣,都稱為災害性天 氣, 常見於臺灣地區的災害性天氣包括豪(大)雨、雷電、冰雹、濃霧、龍捲風、強風、低溫、焚風等。根據資料顯示,臺灣地區的氣象災害就屬颱風所導致的災情最嚴重,除此之外,梅雨季節豪雨造成的水災,冬天 寒流帶來的寒害,及因長期不下雨形成的乾旱等都是臺灣地區經常發生的災害性天氣,因此颱風、梅雨、寒流及乾旱常被稱為臺灣地區的四大災害性天氣。 颱風所造成的災害 1 、風災- 吹翻船隻、吹毀農作物、 建築物及電力、交通等設施, 尤 以農作物的損害最為嚴重。 2 、水災- 颱風所挾帶的豪雨, 常引 起山洪暴發, 沖毀河堤、農田、 房舍、道路、橋樑, 折損家畜、農作物等,並在河 川下游及低窪 地區積水成災。 3 、崩山- 山崩、地滑、土石流、潛 移和浸蝕等崩山災害, 並間接造 成水庫淤積, 降低水庫之功能及 壽命。 4 、暴潮- 所產生的巨浪, 在海上可 造成船隻翻覆, 在陸地則摧毀海 堤及沿岸建築物, 淹沒沿海低窪 地區的房舍、農田及 魚塭。 5 、疫災- 颱風侵襲之後, 因人畜的 傷亡及環境的污染, 常導致各種 病蟲害及人畜傳染病的流行, 為 續發性災害。 圖二 颱風所挾帶的豪雨常引起水災 圖三 巨浪可造成船隻翻覆,摧毀家園 豪雨所造成的災害 綜觀臺灣地區, 豪雨除由颱風帶來 之外, 主要可歸納為: ( 1 ) 熱帶性低壓 引起之豪雨; ( 2 ) 西南氣流引發之雷雨 或熱雷雨; ( 3 ) 鋒面雨; ( 4 ) 東北季風 雨等4大類。常引發山洪暴發,沖毀河 堤、農田、房舍、道路、橋樑, 折損 家畜、農作物等, 並在河川下游及低 窪地區積水成災。 寒流所造成的災害 寒害導致之漁業損失以養殖漁業最 為嚴重。 近2 0 年來, 由於臺灣地區養 殖漁業蓬勃發展, 不僅養殖面積不斷 擴大, 且養殖品種也日趨精緻化; 加 上寒害發生時, 其持續時間常在數日 以上,而其受害地區亦甚為廣闊。 乾旱所造成的災害 臺灣雨量雖然豐沛, 但在時間和空 間上的分布極不均勻, 西南部地區於 每年10月到翌年4月間,降雨量只約占 全年雨量的1 0 % 左右, 常呈現冬旱狀 態。再者, 若當年梅雨不顯或沒有颱 風帶來足量的雨水時, 則臺灣地區將 普遍呈現乾旱現象,造成嚴重缺水。 臺灣地區之乾旱是以嘉南平原最為 嚴重, 而乾旱的程度是以此為中心向 南北遞減。圖四為9 2 年3 月4 日石門水 庫水位嚴重下限, 集水區露出龜裂的 地面。 圖四天氣乾旱造成集水區龜裂的情形 諺語介紹-正月寒死龜,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夫 1月分強烈寒流來襲時,連烏龜也會被凍死; 2月分強烈寒流來襲時,連牛也會凍死; 3月分寒流來襲時,連農夫也會凍死。 臺灣地區1至3月遇有強烈寒流來襲時,氣溫常 降至攝氏10度以下,十分寒冷。

氣象災害的防護措施

氣象災害的防護措施

文/王世堅 圖/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天有不測之風雲,古時候我們的老祖先,看星象觀天氣;在現今科技的時代,氣象局隨時透過各式各樣的管 道提供即時性的氣象資訊給民眾, 因 此「氣象報告」儼然已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份。臺灣地區的氣象災害主要是因豪雨和強風所導致,為了減輕氣象災害所造成的損失,降低氣象災害對民眾的衝擊,採取適當的防災措施是必要的。在所有災害性天氣中以颱風、梅雨鋒面所導致之災情最為嚴重,民眾若要趨吉避凶,減輕災害之衝擊,可以採取之防護措施如下: ( 一 ) 梅雨災害的預防 梅雨所帶來的降雨不但量大且急遽而集中,容易發生雷擊、坍方、土石流、山洪爆發、淹水及能見度不良等危險的狀況。因此民眾應隨時接收氣象局最新特報訊息,並據以採取適當的防範措施,以預防及減輕梅雨期豪 雨所導致之災害損失。 圖一 民眾應隨時接收氣象報導,以採取防範措施(陳玉嵐 繪) ( 二 ) 颱風災害的預防 颱風所帶來之災害種類有暴風(吹毀房屋建築物、吹毀電訊及電力線路)、焚風(農作物枯萎)、鹽風(農作物枯死,電路漏電)、巨浪 ( 船隻顛覆沉沒、波浪侵蝕海岸)、暴潮(海水倒灌)、暴雨(摧毀農作物、低窪地淹水)、洪水(山區暴發、河堤破裂、沖毀房屋、建築物、毀損農田) 、土石流(擊毀房屋、死傷人畜、阻礙交通)、病蟲害(發生傳染病、如痢疾、霍亂)等。以上災害中,以颱風暴潮對海上航行及沿海地區影響最大,一般民眾也 較不清楚,因此特別說明如下: 颱風是一個強烈的熱帶氣旋,中心氣壓很低,會造成海水面的上升,通常在外洋中,氣壓每下降1百帕將使 得海水位上升約1公分,稱之為「倒轉氣壓計效應」。配合著颱風逆時針的強勁風力,使得迎風面海岸地帶海水堆升。當近岸水位被抬高後,水深增加使大浪得以侵入近岸區發生碎波,在碎波帶內的水位急遽上升。這種由颱風引起的海水位異常現象,常對臺灣沿海地區造成災害,稱之為颱風暴潮,示意圖如圖二,實際案例如圖 三。 颱風侵襲前應注意事項 (1)河、海邊的居民應及早遷移到地勢較高的地區。禁止民眾到海邊釣魚、觀潮或戲水,漁船應進港避風,並將船隻繫牢 (2)山區的居民於有發生山崩、道路坍方或土石流災害之虞時,應儘早疏散。 (3)市區車輛應避免停放在低窪地、堤防外,懸掛在屋外的看板、招牌應取下或釘牢。 (4)居家檢查電路、瓦斯管線及注意爐火,以防火災發生,準備蠟燭、手電筒,收音機、以及足夠的食物、飲水等,以防停    電停水。 (5) 非必要時不外出,外出時作好穿戴安全帽等防護措施。遇斷落電線,不可用手觸摸,應通知電力公司檢修。 (6) 另外民眾於颱風警報期間可以隨時透過電視臺、廣播電臺、網際網路、166 及167氣象語音專線服務電話、傳真回覆系    統- 02 0303166 等管道獲取最新颱風訊息。 圖二 颱風暴潮示意圖(陳玉嵐 繪) 圖三 1996年賀伯颱風過後,茄萣海濱休閒平臺破壞情形。(圖片提供 中央氣象局) 颱風離開後民眾應注意事項 (1) 民眾應避免至山區或海邊活動,以防坍方落石或海浪所造長之災害。另外颱風過後,易有傳染病流行,如痢疾、霍亂     等。 (2) 民眾應在颱風過後,立即整理環境、清除污物、噴灑消毒藥品,發現有傳染病立即逕往衛生機關隔離醫治,以防蔓延。 圖四 颱風來襲居家準備照明器具飲食等,以防停電停水( 王世堅 攝) 圖五 颱風期間海邊釣魚、觀潮或戲水都是禁止的 (王世堅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