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氣象觀測站網的建置和演進 (四)臺灣離島地區

文/陳正改

 前言


我國現有的28個綜觀氣象觀測站,其中位於臺灣本島的22個站,本刊業已在今(2022)年的2月、4月及6月依序介紹完畢,歡迎讀者們可上《科學研習雙月刊》網頁參閱。本文將對另外6個離島氣象站當初設置的緣由和演進,以及具悠久歷史和文化價值的測站特色加以闡述,並與大家共同分享和見證我國氣象觀測技術一百多年來的發展歷程。

事實上,我國位於南海上的東沙島、南沙島,以及臺東外海的綠島,亦分別有建置設備新穎的現代化綜觀氣象站、高空氣象探空站、氣象雷達站和地震監測站,不僅可與中央氣象局即時連線,其所蒐集的氣象和地震等資訊,亦可提供氣象預報、颱風監測和地震預警分析與研判之用。但此三個氣象站,因隸屬軍方單位管轄和運作,本文就暫不說明。

 臺灣離島地區的氣象觀測站


二十三、澎湖氣象站

設立緣由
由於澎湖列島位於臺灣海峽之中央,地位險要;且四面環海,船舶眾多,居民生活與海洋關係密切。臺灣總督府乃於1896年設立「澎湖島測候所」,並於1898年3月在媽宮(馬公)城內興建一棟類似「胡椒罐」的氣象辦公廳舍(圖23-1);其外牆有18個面,每一面為20度角,當地若有特殊的天氣變化,氣象人員即可即時掌握。另,當澎湖和周圍海域若將受到颱風或強烈東北季風侵襲時,測候所職員會升起旗幟,提醒居民和漁民採取防範措施,因此當地人稱它為「觀風樓」。目前已拆除,重建多功能的現代化氣象大樓。


圖23-1. 1898年3月興建完成的澎湖島測候所。

測站特色
現代化且具多功能的澎湖氣象站於1998年興建完成之後(圖23-2),即可隨時監測臺灣海峽之氣象和海象變化,並可蒐集即時的綜觀氣象資料(圖23-3),對天氣預報和颱風警報的發布,具舉足輕重的角色。


圖23-2. 具現代化且擁有多功能用途的澎湖氣象站新建大樓,於1998年落成啟用。


圖23-3. 全年無休,且可即時監測澎湖地區海氣象變化的最先進觀測設施。

二十四、彭佳嶼氣象站

設立緣由
位於臺灣東北方海域的彭佳嶼,距基隆只有約60公里,周圍海域是我國重要的漁場,也是候鳥過境必經之途徑;且位居太平洋西岸海、空航線樞紐位置,因此除了是監測天氣的重要地點之外,也為海上作業與國際航線飛航安全,提供重要的海、氣象資訊。

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為了監測和研判由北往南移動的天氣系統,可能對臺灣本島和周圍海域的影響,乃在1909年(明治42年)10月就創立彭佳嶼氣象站,當時稱為「彭佳嶼燈塔測候所」,其氣象觀測業務委由燈塔職員兼辦。1936年臺灣總督府為積極發展航空事業,協助內台航線(即日本內地與臺灣)的飛航安全,特在彭佳嶼設立一座高空氣球觀測站,於是「臺灣總督府氣象台彭佳嶼測候所」正式誕生。

測站特色
彭佳嶼氣象站的廳舍係於1935年建造,為一棟石砌牆壁粉抹水泥之平頂屋(圖24-1)。經過多年的使用,由於保養艱難,年久失修,呈現破爛不堪,曾於1982年加以整修。


圖24-1. 彭佳嶼測候所於1935年開始興建,1936年竣工落成啟用。

因海島環境實不利房舍的維護,於是氣象局在2015年啟動站房整建,從臺灣本島分批載運建材予以興建,歷經四年間的施工,終在2019年完工落成啟用(圖24-2及圖24-3)。氣象站新站房的造型如同島嶼一般,亦有海蝕洞的意象;建築本體可抵抗強勁的東北季風,和防止受到海島高鹽分和高濕度環境的腐蝕。


圖24-2. 2019年興建完成的彭佳嶼氣象站。


圖24-3. 遠眺彭佳嶼氣象站,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

隨著科技的演進,彭佳嶼氣象站除闢建現代化的氣象觀測坪之外,另增設閃電落雷偵測設備、陣列式長程海象雷達(岸基測波儀,圖24-4),以及高空氣象自動觀測系統等先進設備,同時安裝強震儀、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彰顯此站在氣象、海象及地震監測的重要性(圖24-5),堪稱臺灣氣象觀測站網之「關鍵少數」。


圖24-4. 中央氣象局於彭佳嶼所設置的陣列式長程海象雷達(岸基測波儀) ▍ 中央氣象局提供


圖24-5. 彭佳嶼氣象站的觀測坪,擁有最現代化、最完備,且最即時的氣象、海象及地震等監測儀器和設備。

周圍環境
目前彭佳嶼島上除有中央氣象局彭佳嶼氣象站、交通部航港局彭佳嶼燈塔、海巡署等政府單位(圖24-6),強勁的東北季風、海疆及和平紀念碑(圖24-7)和無數的海景、鳥類、野百合花(圖24-8)等各種生態之外,並無一般居民,亦無固定海空運航班。所以駐守人員與親人均聚少離多,生活所需用品皆須由臺灣本島運補而來;人員交接班時,經常受到天氣因素的干擾而需延遲數日,此時值班人員只能靠備用糧食、罐頭度日,生活起居確是相當的艱辛。


圖24-6. 彭佳嶼島上環境簡介圖示
▍ 取自:氣象局廖純慧臉書



圖24-7. 豎立於彭佳嶼島上的海疆及和平紀念碑


圖24-8. 彭佳嶼島上昂然而立的野百合花

二十五、蘭嶼氣象站

設立緣由
蘭嶼是來自西北太平洋海域的颱風侵襲臺灣的最前哨。日治時期為加強布建臺灣氣象觀測站網,於1940年1月即成立「臺灣總督府氣象台紅頭嶼測候所」。當時的臺灣總督府氣象台,曾多次派技師和建築師專程到紅頭嶼勘查設站地點,最後選定紅頭嶼中部,海拔約三百公尺的山頭(現址)處作為站址所在。歷經二年的施工,辦公廳舍的主體建築在1941年始告峻工啟用。蘭嶼(紅頭嶼)的氣象觀測業務,也自1942年1月正式運作。

蘭嶼氣象站的主體建築,從建站啟用至今並無太大的改變,仍維持辦公廳舍與風力塔共構合一的典型建築(圖25-1)。惟建站當時,其屋頂為木構瓦頂,現則改為混凝土平頂。


圖25-1. 蘭嶼氣象站之辦公廳舍、風力塔和氣象觀測坪
▍ 已有八十餘年歷史的蘭嶼氣象站之辦公廳舍、風力塔和氣象觀測坪,仍屹立於臺灣東部外海,是臺灣監測颱風動態的前哨站。


離島創站艱辛,除交通與生活資源運補不便外,更常受到瘧疾與恙蟲等疾病的威脅。設站初期,因當地衛生環境相當落後、醫藥設施甚為缺乏,以致蘭嶼測候所曾有多名日籍和我國的工作人員,因先後罹患恙蟲病或瘧疾而殉職。

臺灣光復之後,國民政府於1947年初派七位技術人員進駐和接管(圖25-2),站名全銜改為「臺灣省氣象局蘭嶼測候所」; 1989年8月正名為「中央氣象局蘭嶼氣象站」。


圖25-2. 臺灣光復後,國民政府於1947年指派接收和進駐蘭嶼氣象站服務的首批七位工作夥伴。

測站特色
蘭嶼氣象站是中央氣象局觀測點的最東南端,亦是監測颱風動態的前哨站,其所觀測的氣象資料(圖25-3)和大氣背景成分(圖25-4),對颱風預警和臺灣氣候變遷的分析和研判,具有舉止輕重的功能。


圖25-3. 蘭嶼氣象站的觀測坪
▍ 觀測坪內裝置有現代化的地面氣象觀測儀器和地震即時監測設備。



圖25-4. 蘭嶼氣象站的「大氣背景監測室」和各項監測儀器。
▍ 蒐集蘭嶼當地的大氣成分,如:CO、CO2、SO2、O3、NO、NO2、NOX,紫外線和全天空輻射量,提供「臺灣氣候變遷」的分析和探討。


在二次大戰期間,蘭嶼曾遭到盟軍飛機的轟炸,氣象站幾乎變成廢墟,後來經過斥資整修始成為現今之樣貌。面對大門右後方,仍留存當年毀於盟軍轟炸的殘蹟(圖25-5);臺東縣政府於2005年已將其公告為縣定歷史建築。


圖25-5. 蘭嶼氣象站(蘭嶼測候所、紅頭嶼測候所)現已被臺東縣政府公告為歷史建築。
▍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盟軍飛機炸毀的蘭嶼氣象站房舍,現已成為廢墟;焦黑的壁體上,仍留有無數個彈孔痕跡。


周圍環境
蘭嶼孤懸於臺灣東南方海面,距離臺東約91公里。蘭嶼氣象站位於蘭嶼中部的山頭,海拔324公尺,視野相當遼闊(圖25-6);天氣晴朗時,可遠眺西南方約76公里處的鵝鑾鼻燈塔和約99公里處的菲律賓最北端的巴丹(Batan)群島的雅米(Mavudis)島。


圖25-6. 蘭嶼氣象站的白色觀測坪與翠綠的山林和蔚藍的海洋,融成一幅美麗的圖騰。

二十六、東吉島氣象站
設立緣由
臺灣四周均為海洋,俗話說的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1945年臺灣光復之後各項經濟活動蓬勃發展,尤其海上航運和漁撈作業更是顯著。當時的臺灣省政府有鑑於臺灣海峽和黑水溝水域時常發生海難事件,乃於1962年9月正式成立「臺灣省氣象局東吉島測候所」,並於同年10月啟用新建的辦公廳舍(圖26-1),開始執行臺灣海峽和黑水溝水域的海氣象測報業務,以維護海上航行船隻和人員作業的安全。其站名於1989年8月正名為「中央氣象局東吉島氣象站」。


圖26-1. 東吉島氣象站於1962年設站時所興建的辦公廳舍。

測站特色
東吉島氣象站於1962年9月設站時,即建造一棟辦公廳舍,係採用當地的咾咕石加上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兩層樓;一樓為氣象作業室和生活空間、二樓則為庫房;是一棟典型的風力塔與辦公廳舍共構的氣象建築。由於使用年代已相當久遠,且受到高鹽份、高濕度的海水長期侵蝕,維修確實不易;於是東吉島氣象站在2007年5月重新興建一棟新的辦公廳舍,並於2009年5月竣工落成啟用(圖26-2及圖26-3)。


圖26-2. 東吉島氣象站的新建辦公廳舍,於2009年5月竣工落成啟用。


圖26-3. 東吉島氣象站的風力塔,安裝各式觀測設備,可全年無休地監測臺灣海峽的海氣象變化。

周圍環境
東吉島孤懸於澎湖馬公南南東方約38公里之海面上,東向距離臺灣本島約45公里,且東鄰黑水溝水域。由於東吉島周邊的水域是國內臺澎 (高雄-馬公) 航運之中點,也是國際航運的主要航道,來往船隻穿梭頻繁;但因臺灣海峽的海底地形複雜又深峻,寬窄不一,於是流經此處的海流相當湍急、且波濤洶湧,行船確實十分危險。

東吉島位於臺灣海峽中段,沒有任何的地形屏障,又因海峽狹管效應,故能忠實地呈現海峽的氣候特徵(圖26-4);每年10月中旬至翌年3月中旬,受到強烈大陸冷高壓南移以及海峽地形的雙重作用,東北季風甚為強勁,猶如颱風過境般,可持續長達半年之久。所有航行於臺灣海峽和澎湖海域的船隻、漁撈作業以及任何的海上活動,均以東吉島氣象站的實際觀測資料(圖26-5)和海氣象預報資訊,做為營運的參考依據。


圖26-4. 東吉島的特殊天氣現象—水龍捲
▍ 2017年6月13日東吉島氣象站觀測到東吉島東邊約5公里海域所生成的水龍捲。此水龍捲現象自當天上午10時2分形成,由南向北移動約2公里,持續時間長達6分鐘,直到10時8分才消散。(李木林主任拍攝,2017.6.13)



圖26-5:東吉島氣象站的觀測坪。
▍ 觀測坪內裝置各種現代化的氣象觀測和地震監測儀器及設備,可即時監控臺灣海峽的海氣象變化和地震活動狀況。

二十七、馬祖氣象站
設立緣由
金門和馬祖於1992年11月解除戰地政務後,中央氣象局即在原馬祖海軍氣象站址裝設一套地面氣象自動測報系統,蒐集當地氣象資料,提供天氣分析與預報應用。為對馬祖地區民眾提供更直接的氣象服務管道,於是規劃設立三等氣象站。

氣象局於1998年8月即提報「建立金門、馬祖氣象站計畫」,整個建站計畫於2000年7月獲得行政院核定,氣象局立即開始推動建站事宜。歷經三年半的相關作業及廳舍主體的施工(圖27-1)和氣象觀測儀器的安裝(圖27-2),馬祖氣象站於2003年12月落成啟用(圖27-3),開始為馬祖地區的軍民同胞,提供全天候的氣象服務。


圖27-1. 馬祖當地人士暱稱「氣象別墅」的馬祖氣象站,具閩東建築特色,於2003年12月竣工落成啟用。


圖27-2. 經年累月持續運轉的馬祖氣象站風杯


圖27-3. 馬祖氣象站落成啟用(2003.12.24)

測站特色
馬祖氣象站為目前距離臺灣最北的局屬氣象站,其廳舍美輪美奐,工程紮實而精緻,建築線條簡潔明瞭,色調雅致無華,忠實表現傳統閩東式建築風格(圖27-1)。

從站址放眼四周,北隔馬祖海峽與北竿島對望,東眺東海,南瞰福澳港灣(圖27-4),西臨大陸黃岐鎮。測站周圍景色宜人(圖27-5),碧綠山坡起伏海天之間,遠處海面波光粼粼(圖27-6)。戰地風光是本地最大特色。


圖27-4. 在馬祖氣象站的觀測坪,即可鳥瞰福澳港全景。


圖27-5. 馬祖氣象站的守護神-大榕樹


圖27-6. 夕陽西下的馬祖氣象站,讓人流連忘返。

二十八、金門氣象站
設立緣由
金門和馬祖的戰地政務解除後,氣象局為加強對該兩地區的氣象服務,乃於1998年8月向行政院提報「建立金門、馬祖氣象站計畫」, 2000年7月核定後,即積極推動建站事宜。歷經三年七個月的相關作業和廳舍建築的施工(圖28-1),以及氣象儀器的安裝(圖28-2),金門氣象站終於在2004年1月落成啟用(圖28-3)。


圖28-1. 海天一色且具閩南建築特色的金門氣象站,於2004年1月竣工落成啟用


圖28-2. 金門氣象站的觀測坪設在山坡上,除擁有先進的各式氣象監測儀器之外,並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猶如一幅「世界名畫」。


圖28-3. 金門氣象站落成啟用
▍ 前排最右側為作者,2004.1.16


測站特色
金門氣象站位於大金門之西南角(圖26-4),隔著金烈水道與小金門遙遙相望,能見度好的時候,東北方14公里外的太武山(海拔253公尺)歷歷在目;西面海域有眾多小島星羅棋布,依序為6.5公里外的復興嶼;10公里外的猛虎嶼;12.5公里外的大膽島,以及13.5公里外的二膽島。有時,更可看見18公里外,小金門後方的廈門雲頂巖山區。當大氣非常乾淨的時候,西南方20 公里外的漳州電廠,兩根高高聳立的煙囪隱約可見。


圖28-4. 環境幽靜且綠意盎然的金門氣象站全景

周圍環境
金門四面環海,處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氣候深受海洋及大陸調節影響,屬於副熱帶季風氣候,自然環境(圖28-5)與大陸華南地區相似。其氣候受到中國東南地區和中國沿岸流的影響,冬季乾冷、春季多霧、夏季有西南氣流及颱風帶來較多的雨量。


圖28-5. 金門氣象站的庭院綠意盎然,栽植多種美麗的花樹。

 結語


臺灣是一海島,東邊是廣闊的太平洋海域,西臨全球最大的歐亞大陸。由於位在海陸交界處,其氣候特徵明顯受到季風和洋流交匯的影響;天氣現象呈現多樣性,不僅變化快,且颱風、豪雨、乾旱、寒流、龍捲風、冰雹、雷陣雨、濃霧、強風等災害性天氣的發生也相當頻繁,於是位處臺灣周圍海域的離島氣象站,就承擔監測和預警的吹哨功能。

例如:每年隆冬季節,源自西伯利亞和蒙古的強烈大陸冷高壓南移時,馬祖和金門氣象站則是寒流襲臺前的最佳監測點;而彭佳嶼、澎湖和東吉島氣象站,則是研判東北風強度和低溫下降幅度的最佳指標站。入夏之後,位於臺灣東方外海的蘭嶼氣象站,則是研判颱風是否會侵臺,或是從東海岸何處登陸的最佳前哨站。由此可知,環繞臺灣周圍海域的六個離島氣象站,和位處本島的所有氣象站,均是護佑我國居民安全、促進臺澎金馬經濟發展和維持交通運輸順暢的重要據點。

最後謹向駐守在臺灣各角落,不論是偏鄉、高山、離島或是都會地區的氣象從業同仁們,致上最高的敬意與謝意。因為他們必須要耐得住寂寞,逢年過節犧牲與家人團聚的機會,而且要有為人民服務、為家國奉獻的情操,其精神和毅力值得我們國人的佩服和尊敬。
 

 參考文獻及資料
[1] 中央氣象局全球資訊網:https://www.cwb.gov.tw/
[2] 中央氣象局(2001)。臺灣氣象建築史料調查研究-期末報告。
[3] 陳正改(2012)。中華氣象百年演進史,中華防災學刊第四卷第2期,125~141頁,中華防災學會印行。
[4] 陳正改(2012)。臺灣地區自動雨量與氣象站網之建置,消防月刊,2012年11月號,47~54頁,內政部消防署出版。
[5] 陳正改(2013)。我國的地震監測網,科學研習,第52卷第3期,26~31頁,國立科學教育館出版。
[6] 陳正改(2016)。參與「建設金門和馬祖氣象站」的心路歷程,中華防災學刊第八卷第1期,79~96頁,中華防災學會印行。
[7] 陳正改(2017)。氣象•防災•災防跨領域結合,消防月刊2017年8月號,65~71頁,內政部消防署出版。
[8] 陳正改(2021)。我國地震監測網的發展、應用及展望,中華防災學刊,第十三卷第2期,179~192頁,中華防災學會印行。
[9] 陳福來:臺灣氣象觀測業務,中央氣象局內部文件。
[10] 菲律賓巴丹群島: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5%B7%B4%E4%B8%B9%E7%BE%A4%E5%B3%B6
[11] 飛魚的故鄉-蘭嶼 序@ 流浪者天堂- 隨意窩:https://blog.xuite.net/dlnk/blog/36136955



陳正改
中央氣象局退休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