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有袋類的故鄉在哪裡?有袋類為何在澳洲很常見?

有袋類的故鄉在哪裡?有袋類為何在澳洲很常見?

有袋類的故鄉在哪裡? 談到有袋類動物,大家最先想到的通常都是袋鼠,而且會想到澳洲。的確,袋鼠科約有60種,其中多數只棲息在澳洲。除了袋鼠之外,無尾熊、袋獾等,也是澳洲特有的有袋類動物。目前已知的有袋類大約有300種,其中200種分布於澳洲及其附近的島嶼。澳洲被大家公認為有袋類動物的天堂,也被視為牠們的發源地。 其實中南美洲也有近百種有袋類動物,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外形像老鼠、最大體長達40-45公分的負鼠(負子鼠)類。負鼠的育兒袋很簡陋,只由幾條皺痕形成,有的甚至只是讓嬰兒直接吊在乳頭上。科學家在中南美洲7,500萬年前白堊紀後期地層發現的負鼠化石,與現存的負鼠極為相近。至於澳洲目前發現的最早負鼠化石距今約2,300萬年。 關於有袋類的起源,專家間有不同的意見。一派認為有袋類發源於美洲,以美洲為據點向世界各地分散。另一派認為有袋類最早出現於澳洲,之後趁著地球進入溫暖時期,經由南極洲到達美洲。目前所知最早的有袋類化石是2003年在中國遼寧省發現的中國袋獸,距今約1億2,500萬年。 有袋類為何在澳洲很常見? 在中生代有袋類曾經大量出現在美洲及歐亞大陸,但隨著在母體子宮內形成胎盤,將胎兒養育到一定成熟期才產出的真獸類(胎盤類)動物的出現及繁榮,有袋類在與真獸類的生存競爭中節節衰退。由於澳洲大陸在真獸類大量繁殖前就與歐、亞、非洲大陸脫離,在沒有強勢競爭者出現的情況下,有袋類得以在此繁衍出許多種類。現在澳洲雖然看得到牛、羊、鹿、兔、狗等的真獸類,但牠們都是以人為方法引進的。 至於南美洲,也是早在真獸類繁榮之前與北美洲分離,而讓有袋類繼續進化發展。雖然後來南、北美洲數度連接或分離,但一些有袋類已在中南美洲佔有一席之地,使得中南美洲成為澳洲以外,有袋類得以立足的地區,而北美洲只有北美負鼠一種有袋類。 有袋類為何不敵真獸類的競爭? 在談有袋類與真獸類的競爭之前,先介紹一下袋鼠的生產、養育過程。以體重30公斤的大袋鼠為例,母袋鼠所產的袋鼠嬰兒只有體長2公分,體重不到1公克,是母親體重的3萬分之一左右,可說是超級早產。眼睛未展開的袋鼠嬰兒,踏出前腳,從出產口爬進育兒袋裡,咬住母袋鼠的乳頭,乳頭立刻膨大塞住嬰兒的口,牠不需要用力吸飲,乳汁會自動地流到牠嘴裡。 袋鼠嬰兒維持這樣的姿勢長達一、兩個月,直到牠的上、下顎發達為止。牠會在育兒袋中待約一年才完全獨立。 袋鼠的育兒袋看似便利,其實遠遜於真獸類的子宮,無法讓發育初期的胎兒得到良好的照顧。首先,子宮是無菌的空間,胎兒不會受到病原性微生物的感染,胎兒由臍帶流入的血液直接取得營養。有袋類嬰兒得到的是母袋鼠消化、吸收後的母奶,這讓母袋鼠增加額外的負擔。其次臍帶除了送進營養外,也送進帶有氧氣的血液,因此真獸類的胎兒不必把體力花在呼吸上。最大的優點是羊水的存在,胎兒浸泡在羊水中,靠臍帶連著母體,不必呼吸也不會淹死,而且憑藉羊水的浮力,體重減少到大氣中的1/6。總之,子宮中的胎兒自己不必消化,也不必使用體力呼吸或支持身體,只管在無菌室中充分利用母體供應的營養,專心發育。這種待遇是有袋類及卵生動物的嬰兒或胚胎享受不到的,所以有袋類在與真獸類的生存競爭中自然是敗將。

何謂昆蟲?牠們有哪些特徵?

何謂昆蟲?牠們有哪些特徵?

昆蟲的基本特徵有哪些? 昆蟲的主要特徵是成蟲的身體由頭部、胸部和腹部所組成,從胸部長出3對腳。一般人常常以為蜘蛛是昆蟲,其實牠不是。蜘蛛雖然看起來很像昆蟲,但蜘蛛有4對腳,而且沒有胸部,更精確地說,蜘蛛相當於頭的部分是由頭和胸部癒合而成的,叫做「頭胸部」。 昆蟲的身體由多個體節接合而成,外面用幾丁質形成的外骨格包住,因此在身體會發育的若蟲、幼蟲期,隨著身體的長大,蛻去舊皮,形成新的外骨骼。昆蟲的體節數依種類而異,頭部由數個體節癒合而成,長有1對觸角,大、小顎則是由每一體節的附屬肢變型的。 雖然6隻腳是昆蟲的特徵,但也有例外。剛孵化的?蜱也有6隻腳,但牠們長大後變成8隻腳。相反地,一些蛺蝶前腳退化或平常折疊起來,乍看像是只有4隻腳。而就頭、胸、腹部的分割來說,犰狳蟲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個部分,但與昆蟲不同的是,胸部共有7個體節,每一節長了1對腳,共有7對腳。犰狳蟲的腹部共有5節,各節也長出1對腳,胸、腹部合起來共有12對腳。至於昆蟲,腹部基本上是由不長腳的10個體節形成的。 有「虫」字邊的動物都是昆蟲嗎? 從水棲的蜉蝣、蜻蜓到我們周遭常見的蟑螂、蝴蝶、螞蟻,都是昆蟲,但是像蜈蚣、蜘蛛、螃蟹、蝦、蚯蚓、蝙蝠、蛇、蛙、蛤、蚵等雖有「虫」字邊,卻不屬於昆蟲;蛔蟲、鞭毛蟲、變形蟲等,名字雖然也有「蟲」字,但都不具有昆蟲的基本特徵。翻開字典,還可以找到更多如虹、蠻等非指動物,但有「虫」字邊的字。為什麼會這樣? 過去科學不夠進步,人們把一切動物都叫做蟲,例如有羽之蟲、有毛之蟲、有甲之蟲、有鱗之蟲等,漢代以後對動物才開始有較明顯的區分,比較經典的是分成「蟲、魚、鳥(禽)、獸」四大類,其中「鳥」指的是鳥類,「獸」指的是哺乳類動物,除了魚之外,所有無脊椎動物都被歸為「蟲」,外形怪異、不太好看的爬蟲、兩棲類也歸在「蟲」部。蝙蝠雖是哺乳類動物,由於有夜晚出沒的習性和黑灰色的怪狀,也被歸在「蟲」部。 我們現在說的昆蟲,指的是真正屬於昆蟲綱的蟲子,昆是「後代」的意思。有人將昆蟲寫成「昆虫」,以虫為蟲的簡體字,嚴格地講這是不太好的寫法,虫雖是「蟲」的異體字,但它屬於象形字,是依據蛇的大頭及彎曲的外形所造的,也是虺的古字,因此叫「昆蟲」才對。

蚊子如何吸血?被吸血後為什麼會癢?

蚊子如何吸血?被吸血後為什麼會癢?

蚊子為何要吸血? 不是所有的蚊子都會吸血,也有不會吸血的種類,例如搖蚊、大蚊等。以吸血性的蚊子來說,雌蚊才會吸血,雄蚊不會。不管雄蚊或雌蚊,牠們日常都以花蜜、果實、樹液等為食物,只有進入產卵期的吸血性雌蚊為了促進卵細胞發育,會靠著吸血來補充蛋白質。蚊子瞬間可吸進相當於牠體重兩倍的血液,吸血後大約2至3天卵巢發育完成,產下約100-300個成熟卵。 蚊子如何找尋吸血的對象?如何吸血?會特別喜歡叮咬某些人嗎? 雌蚊主要是以動物呼出的二氧化碳、隨著汗水分泌的乳酸,及紅血球所含的一種磷化物為線索,找到吸血對象的。因此喝了酒、運動出汗或有擦傷的人,比較容易引來雌蚊吸血。當雌蚊停在我們的皮膚上後,會從牠跗節末端的感覺器發出超音波,利用回音確定血管的位置。 蚊子的幼蟲叫孑孓,生活在水中,口器是咀嚼式的,但到了成蟲階段,就變成吸刺型。吸刺型口器是一種針狀的口吻,包含下唇、上唇、1對大顎、1對小顎及下舌七個部分。當牠吸血時,下唇會在吸血對象的皮膚上彎成弓狀,以頭部支持,將口針插入皮膚底下,找到毛細管後,利用小顎末端外緣的微齒咬裂血管而吸血,吸完血後再將下唇拔出。 被蚊子咬後,皮膚為什麼會很癢? 血液是一種有粘性而且容易凝固的液體,蚊子在吸血時會分泌具有麻醉、弛緩平滑肌,防止血液凝固的唾液,讓我們的感覺變得遲鈍,在不知不覺中被牠吸血。被蚊子叮咬後,皮膚紅腫發癢,就是這種唾液所引起的刺激反應。 由於蚊子在吸完血飛離之前,會用口針回收唾液,因此在牠插入口針分泌唾液之前,或等牠吸完血回收唾液後,趕走或打死牠,可以避免痛癢。講歸講,當你發現蚊子停在你身上吸血時,往往來不及了。 蚊子吸A型人的血液後,再吸入B型人的血液,會不會有不好的結果? 蚊子吸血通常是一次就吸飽,吸入一個人的血液後,一般來說不會馬上再吸血。再者,蚊子吸入的血液是在消化管內消化的,蚊子的胃有很強的血液分解消化酵素,血液進入消化管後很快就被消化了。因此,不同血型的血在蚊子的胃裡不會引起反應。

蝸牛是雌雄同體嗎?

蝸牛是雌雄同體嗎?

蝸牛為什麼是雌雄同體? 大部分的動物都是雌雄有別,也就是雌雄異體,雄體將精細胞交給雌體,讓雌體的卵細胞受精,受精細胞在雌體中發育到一個階段後,以產卵(卵生)或生產(胎生)的方式生出,留下後代。這種雌雄分工合作的方式優點很多,例如雄性可以讓自己的生理機制專注在形成優良的雄性,雌的也一樣,所以大多數的動物都採用雌雄異體的方式繁殖。不過這種繁殖方法有個大前提,就是雌雄相遇並交尾(配)的機會要多,因此雌雄異體的動物多半都有良好的移動能力,也採取各種引誘異性的方法。像介殼蟲雌蟲定居一處、吸取樹液後就不再移動是少數的例外之一,不過雄蟲有翅,可以尋找雌蟲交尾。 蝸牛是陸棲的螺貝類,行動緩慢且不常見。一隻蝸牛難得遇到另一隻同種的蝸牛,何況是與牠不同性別的,採用雌雄同體的方式,才能提高交配繁殖的機會。 蝸牛可以用自己的精細胞和卵細胞受精嗎? 蝸牛雖然同時具有雄性和雌性的功能,但除了特例外,蝸牛不用自己的精細胞讓體內的卵細胞受精(自體受精),必須和別隻蝸牛交配,交換對方的精細胞,才能完成受精。因為牠的精細胞和卵細胞具有相同的遺傳基因,它們受精後產生的後代,基因與親代的完全一樣,不只有親代的優點,也有親代的缺點。為了讓後代的基因維持多樣性,以適應各種環境的變化並留下後代,蝸牛像高等動物採用從異體取得不同基因的有性生殖。 除了蝸牛外,還有那些動物是雌雄同體? 雌雄同體並不是蝸牛的專利,蚯蚓、牡蠣、水蛭、蛞蝓、海綿、藤壺、部分珊瑚及線蟲等,也是雌雄同體,牠們都是移動能力差或棲息密度低的較低等動物。

孵化的海龜靠什麼向海邊爬行?

孵化的海龜靠什麼向海邊爬行?

孵化的海龜為什麼會爬向海邊? 海龜主要產於熱帶地域。母龜在夜間登上砂灘、挖出一個深約50-60公分的洞,在這裡產下幾十粒卵,產完卵後母龜便回到海裡。龜卵在熱帶陽光的照射下,經過約兩個月孵化的幼龜會爬出砂洞,一起向海邊爬行,沒有一隻往內陸爬行。這是因為幼龜們有往下爬的本性(趨低性)。 對幼龜來說,從50公分深的砂洞爬出來已經消耗不少體力,往地勢較低的海邊爬,絕對比往地勢較高的內陸爬要輕鬆。除此之外,水平線上的淡藍色天空、波浪湧近砂灘時造成的白色,都在引誘幼龜向海洋移動。而從研究室的試驗也發現,波浪的聲音、海水的氣味不是誘導幼龜往海邊移動的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藍色只對孵化當天的幼龜有引誘力,如果幼龜在孵化那天晚上沒爬到海邊,那麼牠們存活的機率就小。 母龜為什麼要一次產下很多粒卵? 以分佈較廣、也見於台灣的紅海龜為例,孵化的幼龜體長(龜甲長度)只有4-5公分,要以這麼嬌小的身體自己挖開50公分深的砂幾乎是不可能的,但當幾十粒卵同時孵化時,情況就不一樣了。隨著幼龜的孵化,外殼似軟式網球的卵殼被幼龜壓扁,洞的上層出現相當大的空間,當幾十隻幼龜開始蠕動,上層的砂慢慢地掉下來,就這樣幾十隻幼龜一起撥開掉下來的砂,朝地面爬,集體的合作比各自開挖省下不少體力。 由於白天太陽過強,幼龜接近地面後會停下來,等到晚上才出現,以免被晒死,另一方面也可以躲過主要在白天活動的海鷗等掠食性鳥的攻擊。夜間捕食幼龜的害敵較少,砂蟹是主要的敵人,部分幼龜在抵達海邊前慘遭牠們掠食,因此母龜一次產下很多粒卵,也是牠們保全後代的策略。 附帶一提,開始海洋生活的幼龜身體很輕,常浮在海面,取食海面的其他小動物維生。由於一些以視覺覓食的海鳥以牠們為獵物,幼龜們聽到海鳥接近時發出的拍翅聲時,會將前腳與頭部縮進去,保持不動,彷彿一片樹皮,而順利逃過一劫。幼龜也常躲在與牠體色類似的流藻中生活,流藻是一些甲殼類、稚魚的良好棲所,因此幼龜利用流藻為躲身及取食之處。

獴為什麼能打贏眼鏡蛇?

獴為什麼能打贏眼鏡蛇?

獴如何打贏眼鏡蛇? 在一些遊樂場有獴和毒蛇互鬥的表演,尤其是眼鏡蛇對上獴,而結果大多是獴打贏蛇。事實上,獴的動作的確比毒蛇敏捷。以眼鏡蛇為例,牠在攻擊或防禦時,會把身體前半部舉到30-40公分高,然後忽然打下去咬對方。但牠只能向正前方打下去,不能改變角度,攻擊範圍只有正前方的30-40公分。獴在離蛇40-50公分外,敏捷地變換位置,攻擊對方時,獴的勝算就大。 傳聞獴的價格比毒蛇高且不易得手,為了提高獴的勝算,有些遊樂場的員工會壓出毒蛇的毒液,讓毒蛇元氣大傷,並將擠出來的毒液賣給製作抗蛇毒血清的機構,可說是一舉兩得。 但在野外,年老或生病、動作遲鈍的獴,則是處在劣勢,被咬一口後就中毒死亡。蛇難纏的敵人其實是刺蝟,牠的獵物和獴大致相同,以各種昆蟲、青蛙與蛇等為食物,雖然動作不像獴那麼敏捷,但由於血液、肌肉中含有成分不詳的抗蛇毒物質,根本不怕中毒。但牠體長只有10-30公分,僅能捕獵較小型的蛇。值得一提的是,刺蝟到了冬季會在地中的巢穴進入休眠,此時皮膚下面橫隔膜周圍蓄積了大量的脂肪,雖然體表溫度隨著氣溫上下而變動,但體內的溫度很少變動,尤其心臟內血液的溫度幾乎與平常相同。 獴的勝算為什麼比較高? 其實不管有沒有在蛇身上動手腳,獴的勝算都比蛇高,最大的原因就在獴是恆溫動物,而蛇是變溫動物。蛇的變溫性讓牠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升高體溫、加強敏捷度,雖然這種生活方式可以節省很多能源。就相同體積的恆溫、變溫動物作比較,變溫動物需要的食物較少,兩者互鬥時後者常佔下風。例如約在兩億多年前出現的原始型哺乳類動物,當牠們的身體逐漸大型化之後,牠們開始以恐龍的蛋與孵化不久的恐龍維生,由於恐龍無法阻止比牠小型的新興哺乳類在牠身上咬取一塊肉,逐漸走上衰微之路。當然恐龍絕跡的原因不只是與哺乳類的生存競爭,還有其他的原因,但當時出現的哺乳類無異是幫兇之一。

眼鏡蛇為什麼會隨著舞蛇人的笛聲起舞?

眼鏡蛇為什麼會隨著舞蛇人的笛聲起舞?

蛇聽得見嗎? 在有關埃及、印度的影片中常可以看到眼鏡蛇跟著舞蛇人的笛聲婆娑起起舞的畫面。這畫面和英文諺語所講的as deaf as an adder(聾如毒蛇),形成諷刺的對比。 蛇沒有耳朵也沒有鼓膜,因此過去人們認為蛇是聾子。其實蛇也有聽覺器,那是牠的皮膚。皮膚接收到空氣的震動(音波)後,經過肌肉傳到骨骼,音波碰到顳骨轉到下頜肌肉再到方骨,再經內耳最後到達聽細胞。方骨至聽細胞的路線和其他有耳朵的爬蟲類一樣。蛇對200Hz以下的低週波率聲音特別敏感。 眼鏡蛇如何聞聲起舞? 嚴格來說,眼鏡蛇不是聞聲起舞,而是看笛起舞。牠的視覺比牠的聽覺敏銳多了。雖然有些蛇,例如盲蛇,眼睛小到變成一個小黑點,只能辨別明暗而已,甚至還有真正瞎眼的,但大部分在地上生活的蛇都有發達的眼睛。尤其是在晚上活動的蛇,為了接收夜間的弱光,具有大眼睛及縱長的瞳孔,靠著瞳孔的縮小及放大,調整夜間或白天進入瞳孔內的光線量。至於主要在白天活動的蛇,眼睛雖然比夜行性者小,但仍相當發達,牠們的眼睛大多長在頭部前端,而且左右眼互相靠攏,有很好的距離感。躲在草叢樹葉間的埋伏性蛇類,為了獲得更大的視野,眼睛長在頭部較側面的位置。整體而言,晝行性的蛇為了捕食獵物,視覺的敏銳度不輸嗅覺,不過牠們好像都是色盲。 在我們的印象裡,眼鏡蛇生性兇暴,其實牠溫和而膽小。放在漆黑的竹籠中的眼鏡蛇,一看到籠蓋打開,光線透了進來,就嚇得舉起身體。當舞蛇人在竹籠上方搖晃笛子時,眼鏡蛇會從籠口伸出身體,頭部朝著舞蛇人,伸展胸部的肋骨,採取警戒的姿勢,但通常牠只能伸長30-40公分。笛子不動時,眼鏡蛇想退回籠子裡或逃跑,但笛子接著又移動起來,吸引眼鏡蛇的注意,阻止了牠的逃避行為。舞蛇人的技巧就在如何讓蛇看起來像是在配合音樂的節奏跳舞。 事實上,大多數的蛇幾乎都不能感覺到頻率高的聲音。眼鏡蛇不過是把笛子看作是需要警戒的對象,隨著笛子的移動來改變自己的姿勢和方向。蛇只能向下方咬,不能向上攻擊,舞蛇人便是利用蛇的這種特性引出竹籠裡的眼鏡蛇。

蜘蛛都是有毒的嗎?

蜘蛛都是有毒的嗎?

所有的蜘蛛都有毒? 蜘蛛是純肉食性的動物,主要的食物是昆蟲,在捕食之前為了控制獵物的行動,咬一口後,便從大顎鉤狀的銳牙末端開口注入含有麻痺性成分及消化酵素的唾液,將獵物痲痺後,把牠的身體組織消化為液狀,再慢慢地吸食獵物的汁液,這種消化方法叫做口外消化。我們所說的蜘蛛毒液就是蜘蛛的唾液。 嚴格地說,所有的蜘蛛都有毒,只是毒性有強有弱。蜘蛛攻擊捕獵的主要對象是昆蟲,牠們唾液裡的毒性對昆蟲有致命性的效果,但對體重比昆蟲大上萬倍的人來,蜘蛛的毒通常都不是劇毒,被牠咬一口就像被蚊子叮一下。例如體長約4公分的高腳蛛在室內走動,看起來很嚇人,其實牠幾乎不咬人,萬一被牠咬一口,也只有輕微的麻木感和痛覺。 哪些蜘蛛的毒性較強? 在近4萬種蜘蛛中,還是有少數蜘蛛毒性較強,其中對人類有害的頂多20種。 廣泛分佈於美國及澳洲地區的黑寡婦,體長雖只有1公分,卻是有名的毒蛛,因為漆黑的腹部上有沙漏狀的紅色斑紋,交尾時經常咬食個子比牠小許多的雄蜘,而被叫做黑寡婦。牠的唾液中含有可作用於脊椎的神經毒。在1960年至1973年間,美國就有1726件被黑寡婦咬的病例,其中55人宣告不治。 有一種黃色的螯蜘蛛,體長約1公分,母蛛利用蘆葦等禾本科植物的葉片建造肉粽狀的育兒室,不小心被牠咬一口相當地痛。牠的毒性相當高,可殺死一隻小白鼠,但不會危害人的性命。 分佈於澳洲的雪梨上戶蛛,雌雄皆有2.5-3.5公分的體長,都具攻擊性,由於身體較大型,分泌的毒液量也多,雄蛛的毒性是雌蛛的三倍。 以寵物蜘蛛而有名的捕鳥蛛,大型者約有7-8公分,雖然傳說牠會捕捉小鳥為食,但至今沒有得到證實,牠不會主動攻擊包括人在內的大型動物,避免浪費自己的毒液。 談到毒蜘蛛,不能不提在中世紀歐洲被認為含有劇毒的塔蘭圖拉蛛,相傳被牠咬後必須配合音樂狂舞,直到累倒為止,才能解毒。其實牠是對人體根本不會發揮毒性的一種狼蛛。

貓頭鷹為什麼是夜間的狩獵高手?

貓頭鷹為什麼是夜間的狩獵高手?

貓頭鷹靠什麼法寶成為夜間的狩獵高手? 在近1萬種鳥類中,貓頭鷹、夜鷹或紐西蘭特產的奇異鳥等夜行性鳥只佔3%,貓頭鷹約有150種,是夜行性鳥中最大的一群。貓頭鷹之所以能以狩獵高手稱霸於夜間,主要靠的是視覺、聽覺及無音飛翔三種功夫的巧妙配合。 1.視覺: 視覺細胞有兩種,一種是適應白天、主要功能為識別顏色的錐體細胞,另一種是對光線強度特別敏感的桿體細胞。桿體細胞對微弱光線的敏感度通常是錐體細胞的1000倍,在微光中,也就是夜間,可以發揮作用。晝行性的鳥類幾乎沒有桿體細胞,到了晚上看不到東西,只能在白天活動。夜行性的貓頭鷹,桿體細胞則是特別發達,對光線的敏感度是我們人的70-100倍。加上牠們扁平的臉上有一對並排的大眼睛(例如雕鴞的眼球佔了整個頭部容積的15%),提高視覺的距離感。 2.聽覺: 我們從聲音知道它來源的位置叫做音源定位。例如晚上聽到鬧鐘鈴聲,用手讓它停響是其中一例,這時我們是靠著左、右耳聽到的聲音強弱,以及入耳的時間差異,來辨斷音源位置。若是右耳聽到的聲音比左耳大且早,表示音源在右邊,若是相同音源,應是在正前方,這點人與貓頭鷹的機制幾乎相同。然而貓頭鷹能以100萬分之5秒的時間感受左、右耳朵聽到的時差。由於貓頭鷹右耳的位置比左耳略高一些,因此右耳對上面來的聲音較敏感,左耳對下面來的聲音感受力較好。此外,我們的脖子頂多轉180度,貓頭鷹卻可以回轉270度,搜集上下前後左右各方面的音源資料,探知獵物的位置。 3.無音飛翔: 鳥飛翔時翅翼後面會出現空氣渦流而發出聲音,但貓頭鷹的羽毛特別柔軟,翅翼前面密佈著鋸齒狀的小羽毛,可以防止渦流和噪音出現。因此牠能在黑暗中靜靜地飛到獵物上,以利爪銳吻捕捉獵物。這種奇特的消音構造現在被應用在日本新幹線、高速鐵路集電弓的噪音防止上。 貓頭鷹能聽取的音波範圍有多大? 通常貓頭鷹聽取的音波在100-10,000Hz範圍,以5,000~8,000Hz最有反應,踏在枯葉上發出的聲音正好在這個範圍,因此獵物若是發出10,000Hz以上的超音波,是不會被貓頭鷹感覺到的。有些老鼠、睡鼠發出超音波和同伴連絡,或是利用超音波的回響,來確認對方的位置,以避免被貓頭鷹獵食。

蝙蝠為什麼倒立著休息?

蝙蝠為什麼倒立著休息?

蝙蝠為什麼倒立著休息? 蝙蝠是翼手目動物,也是哺乳類中唯一真正能夠飛翔的動物,分佈範圍廣泛,只有北、南極地帶看不到牠們。蝙蝠種類繁多,約有1000種,約佔哺乳類全種類的1/4,僅次於約2000種的齧齒目(鼠類)。牠們雖然能飛,但為了避免與晝行性鳥類競爭,大多在夜間活動,因此除了體內、體表上的寄生蟲外,幾乎沒有別的天敵。 蝙蝠以倒立的姿勢休息,與牠們是哺乳類動物有密切的關係。蝙蝠的翅翼由前腳第二至第五指間的皮膜所形成,第一指呈鉤狀,後腳是有鉤爪的五支指,蝙蝠以後腳吊下。 談到哺乳類動物的步行方式,除了人類以外,基本上都是利用四隻腳,例如猿猴類通常以前腳做取食、整毛等工作,走路用四腳。前腳變成翅翼的蝙蝠,休息時翅翼變成多餘的東西,為了飛翔得減輕重量,後腳退化、無力,要支持自己的身體,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以後腳倒立吊下。至於也是把前腳演變為翅翼的鳥類,是由兩腳爬走的恐龍演化的,後腳仍有步行的功能,也有支持身體的腳力,因而不必倒立著休息。 前腳變成翅翼有什麼優點和缺點? 前腳變成翅翼為蝙蝠的生活帶來許多好處,但也有些不便的地方,例如為了減輕體重,不能多產胎兒。雖然最常見的家蝙蝠有一次生產4仔的記錄,但蝙蝠的平均生產仔數為兩仔,多數蝙蝠一次只產1仔,和身體大小略為相同的老鼠通常一次生下7-8隻鼠仔相比,可知蝙蝠繁殖力如何低。 蝙蝠也以倒立的姿勢生產,生出來的嬰兒很小心地爬下母體到母親胸部的乳頭吸奶。蝙蝠的育兒方式因種類而異,有些種類的母蝙蝠邊哺乳邊飛翔覓食,有些種類則把嬰兒留在巢中,自己出去覓食。雖然有些蝙蝠以果實、花粉為食,還有3種屬於吸血性者,然而仍以蟲食性蝙蝠佔大多數。把自己嬰兒留在巢中覓食的家蝙蝠,經試驗證實,母蝙蝠有認辨自己兒子的能力,但在母蝙蝠夜出期間,由於體力不足而掉下地面死亡的也不少。 由於飛翔時所需的熱量是步行時的7-8倍,蟲食性蝙蝠一天要取食體重的1/2至1/3之獵物(如昆蟲等)。從此即知蝙蝠是夜行性昆蟲最主要的勁敵之一,但邊哺奶邊捕食對母蝙蝠來說,實在是一種很大的負擔。

一對老鼠一年後會產生多少隻後代?

一對老鼠一年後會產生多少隻後代?

老鼠的種類很多,從體重只有5.6公克的巢鼠類,到體重超過50公斤的水豚,廣義的鼠類約有2000種,大約佔了整個哺乳類動物的一半,因此牠們的生活習性、繁殖能力有很大的差別。由於老鼠除了善於逃跑和躲藏,膽小警戒性高外,身上沒有很好的抗敵武器,為了延續種族的生命,只好採取以驚人的繁殖力,讓牠的捕食者取之不完的策略。因此出現「鼠算」這個詞來形容增加快速。 那麼一對老鼠一年後到底會產生多少隻後代?常被舉的例子是:一對老鼠在一月間生了12隻仔鼠,其中雌、雄鼠各佔一半,這樣包括老鼠爸爸和媽媽在內,就有雌雄老鼠共14隻,牠們在二月間配對,七隻雌鼠又生下6對老鼠,如此每月成對再生6 對,一年以後,老鼠的隻數竟多達267億8257萬4402隻!當然這是理論上的數據,稱得上是一種計算遊戲。因為老鼠必然會碰到食物不足、找不到適當場所生產的問題,或者因為生病或被捕食而死亡等,環境的各種變化都會影響老鼠的繁殖率。例如田野裡食物的供給不穩定,害敵又多,能夠長大為成鼠,順利產下後代的不多。 據可信度較高的資料,在田野,一對老鼠一年後的後代數約為1500隻,然而在都市裡,由於清潔工作不周全,餐桌、廚房及地板上常留下食物的殘渣,加上現在的貓幾乎不捉老鼠,老鼠的捕食者變少,在都市裡可能增加到5000隻。不管是1500隻或是5000隻,牠們一年後的增加隻數還是很可怕的。以最單純的計算方式來看,即使我們每個月捕殺到一半的老鼠,最後還是剩下上千隻老鼠,因此一定要防治九成以上的老鼠,才能阻止老鼠的猖獗。

鹿的角為什麼每年都會脫落?

鹿的角為什麼每年都會脫落?

從動物分類學來看,屬於鹿科的動物約有六十種,包括體重僅八公斤的普渡鹿,以及重達八百公斤的糜鹿。牠們共通的特徵是,具有分叉、呈樹枝狀的角,而且只有雄鹿才有角。唯一的例外是馴鹿,也就拉聖誕老人雪橇的那種鹿,牠們的雌鹿和雄鹿都有角。 雄鹿的角到了秋天末期會脫落,第二年春天長出新角。剛長出的新角包覆著柔軟的皮,裡面有血液循環,這時切斷的新角就是有名的中藥藥材──鹿茸。雖然牛也有角,但牛角是角質的鞘被蓋變成骨質的蕊部,與鹿角的構造完全不同,而且牛角不呈分叉的枝狀,也不會每年換新。在非洲常見的多種羚羊,角也不分叉,和羊一樣是牛的同類。 那麼鹿角有什麼功能?過去認為鹿角是鹿用來抵抗捕食者的武器,但這種說法並不合理。因為雄鹿只在夏天和秋天才具有角,雄鹿通常自己生活,在交尾、繁殖期時才和一群雌鹿一起生活。那麼沒有角的雌鹿如何抵抗害敵? 其實具有角的雄鹿遇到捕食者還是以逃跑為先,無路可逃時,才會以角抵抗。雄鹿的角主要是尋偶期和其他雄鹿爭奪雌鹿時的武器。過了尋偶、交尾期,雄鹿的角已沒有用處,便自然脫落。鹿角短小或有些缺陷的雄鹿,在爭鬥時絕對處於下風,而且雌鹿也只和具有大角的雄鹿交尾。因此雄鹿如果因為某些原因,在尋偶期來臨前無法長出完好的新角,今年就無法爭得雌鹿,留下自己的後代。不過明年春天牠仍有機會長出新角,和其他雄鹿爭奪雌鹿。看來鹿的社會中仍有一個很公平的競爭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