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STEAM之小學科技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以抖抖外星人為例

STEAM之小學科技教學活動設計與實施-以抖抖外星人為例

文/ 張玉山/臺灣師大科技系教授 李姿儀/臺灣師大科技系碩班研究生 近年來,世界各國積極推動科學-科技-工程-數學(簡稱STEM)教育,或融入藝術(Arts)的STEAM教育,以滿足其未來的人才需求,提升其國家的競爭力。從台灣升學制度來看,學生時常是獲得很多概念性知識,但是並不會應用於生活當中,如此面對未來新世紀的發展,將會面臨很大的危機。目前,我國國小教育中,並沒有STEAM教育教學時數,教師僅能以社團或課外時間來呈現,並無法呈現出課程精髓;但是綜觀其他國家,很多皆從小學開始實施跨域教學,主因就是看準未來社會並無法僅用單科知識來適應,因此期盼我國也能從國小實施STEAM教育。 本文以抖抖外星人為例,發展一個國小STEAM教學活動,希望在國小可透過這樣的簡單的實作活動,帶入這些知識結合的運用,亦培養學生動手實作之習慣,期盼未來學生能將相關知識及所學應用於生活當中。 教學活動 一、活動簡介 以故事情節鋪陳,讓學生有想像空間及引起他們學習動機,帶入抖抖外星人迷路了需要學生們的幫忙來尋找同伴。講解直流馬達、偏心原理、重心原理、對稱,再進入實作,讓學生發揮創意設計自己的抖抖外星人,並思考怎麼樣才能讓抖抖外星人直線前進。過程中學生能夠直接體會到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之結合。 二、本活動應用之STEAM概念 三、教學目標 四、教學對象:某台北市公立國小二年級學生 五、教學時間:五節課,每節40分鐘,共200分鐘。 六、教學活動 七、實作材料 (1)工具 (2)每人所需材料表 (3)作品製作流程 1.將電池裝於刀式電池盒上(因教學對象為中低年級,因此這個步驟教師不能忽略) 。 2.將正負引線固定於直流馬達鐵片上。 3.使用熱熔膠槍將偏心輪固定於直流馬達軸徑上。 4.使用熱熔膠槍將馬達固定於電池上。 5.使用尖嘴鉗將迴紋針折彎及剪成自己所想要腳的長度及造型。 6.使用熱熔膠槍將迴紋針固定於電池座下方。 7.使用電工膠布將電池盒正負引線固定於馬達上。 8. 利用教師所準備的卡典西德紙設計屬於自己抖抖外星人的外觀。 9. 繪製完成後,將身體及頭部剪下,並使用雙面膠黏貼於電池盒上。 10.將所準備要裝飾的物品(例如:以棉花棒做為尾巴)黏於作品上。 11.進行直線測試及修正作品。 教學成果與教學建議 本教學活動於台北市某公立小學二年級共30名學生,進行STEAM實作活動--抖抖外星人,經過5節課的實施,學生皆能完成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也十分期待下次課程的安排。這個抖抖外星人實作體驗活動,不只是學生做完一個作品就結束,而是在活動過程中,融入了STEAM知識、工具操作、學生設計、及強化學生自我效能。 透過實作活動,首先,學習到重心的科學原理、工程方面的偏心輪結構,教師是以生活中的實例,像是重心原理即請一位學生出列,站著跟蹲著的時候,若有一個力量推動,那一個會比較容易跌倒?全班學生異口同聲回答,站著會比較容易跌倒,教師進而解釋因為站著的時候,重心較高。接著,偏心輪結構則以生活中的實物,手機震動為例,並搭配影片,及本實作活動的馬達配上偏心輪,讓學生體驗一下馬達加上偏心輪是什麼樣的感覺,加深印象。另外學生運用自身所學過的藝術觀念,運用於抖抖外星人身上,各以不同的線條、圖案,及加法原理-裝飾品的黏貼,設計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作品,展現創意(如圖1、2)。再來,工具操作方面,由於學生才小學二年級,因此在使用方法、步驟要講解十分清楚,並請學生注意安全,透過實作,可以具體實踐自己的想法。若可以的話,實施年級可以提高到中高年級,因為二年級在工具操作上,可能還是有一點困難。最後,學生實作過程中,遇到問題會想辦法解決,例如:熱熔膠不會使用,會詢問老師;另外完成後,經過直線比賽(如圖3),發現自己的作品無法前進時,會發現問題,並想辦法解決,或許是詢問教師,但是對小二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甚至學生還會詢問同儕,一起討論如何修改會跑得比較快。 圖1. 學生運用線條設計之作品 圖2. 學生運用加法原理裝飾自己作品 圖3. 學生進行直線比賽 每個教學活動皆有其對應之教學目標,而更重要的是教學活動結束後,該如何評定教學成效--認知、情意、技能、能力?認知部分可用測驗卷的方式,得知學生獲得的概念性知識;技能和能力部分,可由學生實作活動過程中,工具的使用及最後成品的呈現,進行分數評比;但是對教師來說情意最為困擾,常不知該如何進行評量,本活動在學習單當中有這樣的問題「你最欣賞誰的作品?為什麼?」學生透過小組比賽中,觀賞到每個人的作品及作品功能,並講出欣賞誰的作品及原因(如圖4),透過這樣的問題,對應到這個活動中的情意教學目標,經由學生的回答,發現學生能欣賞同學的作品,傾聽他人想法,並能提出己見或建議,在此教學活動中,情意目標可應用此方式來進行評量。 李o翊,因為他把棉花棒黏在偏心輪上,偏心輪黏在馬達上,所以馬達連著偏心輪讓棉花棒轉,就會有風會跑得很快。 我最欣賞張o恩,因為她的顏色很鮮豔,而且配色很美麗。 我覺得池o怡的作品很穩定,因為她的身體有的關節做很好也很可愛。 學生透過一個這樣動手實作的課程,不但讓他們發揮創意,也培養他們動手實作、嘗試解決問題的習慣,這會是我國未來人才扎根教育的基礎(朱耀明,2017)。國小目前雖然未有STEAM教育課程,但是可以透過社團、亦或彈性課程,培養學生動手實作的習慣、及實作體驗式學習。否則現階段的教育氛圍偏重於學科知識方面的學習,導致學生可能會缺乏實作與應用知識的能力(林坤誼,2014),這對國家競爭力有很大影響。透過STEAM教育,學生不再局限於單一學科,而是跨域整合,這樣可以培養學生適應未來的能力,因為未來不再能用單一學科知識來適應。期盼STEAM抖抖外星人這個實作活動,能提供其他教師進行教學之參考,亦期盼學生由這個活動學來的知識,能應用在未來生活中。 參考文獻 朱耀明(2017)。【投書】別再幫孩子做作業了!自造教育培養軟實力。獨立評論@天下。 林坤誼(2014)。STEM 科技整合教育培養整合理論與實務的科技人才。科技與 人力教育季刊,1(1),1。 駐紐約辦事處教育組(2016)。紐約州推動STEM激勵計畫,培養及留住高科技人才。國家教育研究院國際教育訊息電子報,107。 附件

指尖陀螺玩科學-從科學遊戲到探究歷程

指尖陀螺玩科學-從科學遊戲到探究歷程

文/謝甫宜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物理組博士 教師不僅是知識的消費者與傳播者,也可以成為知識的生產者與創造者。本文分享以科學遊戲本位設計生動有趣的指尖陀螺的科學探究活動課程,秉持:「科學遊戲,提供動手玩科學的樂趣;探究歷程,為我們留下思考的痕跡」之理念活化教學,兼顧寓教於樂與增進概念理解。 現代資訊充裕又講求創課發想的年代,許多曾經風靡一時的玩具,風潮一過便常被束諸高閣或回收,倘若能善用這些玩具的運作機制仍有機會賦予其嶄新的教學應用。例如,最療癒的玩具聖品之ㄧ即「指尖陀螺」,在2015至2017年之間,從國小至高中校園裡幾乎人手一個。筆者根據多年科普教材研製與帶領學童實作活動之經驗,發展與歸納以下兩項科學探究活動提供讀者參考之外,也用以培養學生問題解決能力與科學探究能力。兩項科學探究活動及其相對應的核心概念為:(1)指尖陀螺費納奇鏡探究活動-視覺暫留現象,和(2)指尖陀螺電磁感應探究活動-楞次定律與法拉第定律。 圖1. 宜蘭「陀陀螺工場」的大型指尖陀螺 圖2. 台東新生國中之指尖陀螺設計科學探究活動 實作材料與實驗步驟 一、指尖陀螺費納奇鏡探究活動 1.實作材料: 鐵製配重的指尖陀螺2個、動畫圖卡、光碟片、強力磁鐵9顆、雙面膠帶。 2.實驗步驟: 步驟1. 繪製動畫圖卡,如圖3所示;剪下圖卡再緊密黏貼於光碟片上。 說明: (1)動畫圖卡因快速轉動可產生連續動畫; (2)相鄰的每一張圖卡之圖案的動作不宜相差太大。 步驟2. 指尖陀螺各葉片上各吸附3顆強力磁鐵,以下簡稱強磁,如圖4所示。說明: (1)採用強磁的目的為托高圖卡與指尖陀螺軸承之間的距離、減少摩擦力、也避免指尖陀螺快速旋轉而甩出。 (2)採用強磁而不用膠水或雙面膠帶黏貼圖卡,則是方便更換圖卡。 (3)強磁之間的吸附力甚強,應避免小朋友操作時夾傷。。 圖3. 連續動畫的圖卡 圖4. 指尖陀螺葉片各吸附3顆強磁 早期女性生涯發展理論將女性就業與否作為區分的指標,分為家庭導向與生涯導向,前者從事家管、傳統的女性職業,後者則選擇從事男性主導、較專業的工作,後期較不如此區別,而朝向如何兼顧家庭與工作,以及女性生涯發展歷程的探討為主。 步驟3. 以另外各一顆強磁夾住光碟片吸附在指尖陀螺各對應吸附有強磁之各葉片上,如圖5與圖6所示; 圖5. 強磁吸附夾住光碟片 圖6. 吸附強磁的指尖陀螺作為底座並夾住光碟 步驟4. 以「順時鐘方向」快速轉動黏貼圖卡與光碟片的指尖陀螺,再手持另一顆指尖陀螺使之「逆時鐘方向」旋轉,眼睛透過手持旋轉的指尖陀螺間距來觀察圖卡的圖樣變化,如圖7與圖8所示。 圖7. 以旋轉的指尖陀螺觀察圖卡變化 圖8. 向轉動觀察是否具有動漫成效 說明: (1)黏貼圖卡光碟片之指尖陀螺的轉動方向,與作為觀察之手持指尖陀螺的轉動方向,兩者採用反向轉動之目的是為產生「相對運動」,觀察者較容易觀察動漫圖片變化之成效。 (2)黏貼圖卡之指尖陀螺與手持指尖陀螺的轉動方向若同向,觀察是否也能看到動漫變化的成效。 (3)若仍不易觀察到圖卡產生連續動漫的效果,可以透過相機或是手機的照相或錄影方式來加以觀察或錄影,因相機或手機的照相功能是需要一段短時間抓取(catching)外界的圖像才會拍攝到照片,可視為讓眼睛所見到的物體運動「變慢了」!亦即相機等於是一張張去抓取拍攝的畫面,如此,在旋轉不算是非常快速的指尖陀螺而言,指尖陀螺所承載的光碟片上之圖卡便能一張張呈現出來,不像是眼睛所見「模糊而難以辨識」! 二、指尖陀螺電磁感應探究活動 1.實作材料: 鐵製配重的指尖陀螺1個、強力磁鐵9顆、鋁箔或錫箔盒、乒乓球,如圖9所示。 圖9. 指尖陀螺電磁感應教材組 2.實驗步驟: 步驟1. 鋁箔盒(或錫箔盒)包裹住乒乓球並施壓讓鋁箔盒凹陷,以製作半球狀且底部光滑的鋁箔杯,如圖10所示。 說明: (1)試著讓鋁箔盒因受壓而凹陷成圓弧狀; (2)連同鋁箔盒與乒乓球以指尖陀螺葉片尖端來壓鋁箔外皮,使其原本褶皺的外皮光滑圓潤。 (3)鋁箔杯外皮愈光滑圓潤,則稍後在指尖陀螺軸承上轉動時,所受摩擦力愈小,產生渦流時之電阻也愈小,鋁箔杯之轉速也會愈快。 步驟2. 以強力磁鐵各3顆吸附指尖陀螺葉片上,並將步驟1中所製成的鋁箔杯置於指尖陀螺軸承上,如圖11所示。 圖10. 鋁箔盒包裹乒乓球並施壓 圖11. 將鋁箔杯置於指尖陀螺軸上 步驟3. 快速旋轉指尖陀螺,觀察底部為圓弧狀的鋁箔杯運動情形,如圖12、圖13與圖14所示 圖12. 原靜止的鋁箔杯 圖13. 鋁箔杯開始旋轉 圖14. 鋁箔杯轉速變慢 說明: (1)指尖陀螺旋轉時,先按住鋁箔杯再轉動指尖陀螺,可使鋁箔杯轉動穩定而不會左右搖擺或旋出,如圖15所示。 (2)指尖陀螺平順地轉動後,觀察鋁箔杯隨著指尖陀螺一起轉動的情形,如圖16所示。 圖15. 先按住鋁杯再轉動指尖陀螺 圖16. 觀察鋁箔杯與指尖陀螺一起轉動情形 步驟4. 以不同數量的強力磁鐵控制磁場強弱,觀察鋁箔盒轉速是否改變。 科學原理介紹 一、指尖陀螺費納奇鏡概念解釋: 「費納奇鏡」(Phenakistoscope)屬於一項演示「視覺暫留」的經典科普活動。教師或家長如作為探究實作活動,筆者提供以下兩項操縱變因的實驗處理方式,可增進學生覺知影響視覺暫留現象的主要成因並進一步量化與探索: 1.承載圖卡之指尖陀螺的轉速 (1)因為本活動以手指撥動指尖陀螺轉動以觀察圖卡的連續變化情形,此轉速雖然不至於太快,卻不易觀察圖卡的動畫效果。透過另外手持轉動中的指尖陀螺葉片之間的縫隙,如同播放卡通的「影格」使得一張張圖卡逐項出現,以產生動畫的視覺暫留成效。 (2)如上述實驗步驟6說明(3),我們亦可藉由相機或手機照相與錄影觀察便能清楚看到動畫般的成效!因為相機或手機的照相功能需要短時間抓取外界的影像拍攝照片,提供眼睛所見物體之運動「變慢」,亦即一張張圖卡的畫面能逐次呈現出來。 2.用以觀察與轉動圖卡的兩個指尖陀螺之間的相對運動 轉動圖卡的指尖陀螺與手持用以觀察圖卡的指尖陀螺,兩者之間轉動的相對運動影響觀察視覺暫留的成效。因此,觀察者可以試著調整兩者各自的轉速,理解並探索在某一特定的轉速範圍中,能清晰地辨識圖卡產生的動漫效果。 二、指尖陀螺電磁感應概念解釋: 本活動以指尖陀螺帶動強力磁鐵之轉動,造成強磁之磁力線通過鋁箔杯磁通量的改變形成「電磁感應」並產生「渦流」,跟著帶動鋁箔杯也隨著吸附在指尖陀螺葉片上的強磁而轉動,如圖17所示。 圖17. 鋁箔杯的電磁感應 根據圖17鋁箔杯的電磁感應,以法拉第定律與楞次定律解釋如下: 1.圖中右下角磁鐵N極離開時,磁通量瞬間變小,靠近磁鐵N極的鋁箔杯則被感應成S極而產生順時鐘的渦流,視為被N極所吸引而順時鐘轉動。 2.圖中左下角磁鐵S極離開時,磁通量瞬間變小,靠近磁鐵S極的鋁箔杯則被感應成N極而產生逆時鐘渦流,視為被S極所吸引而順時鐘轉動。 3.指尖陀螺轉速愈快,強磁轉動愈快,對於鋁箔杯之磁通量變化也愈大。因此,鋁箔杯轉速也隨之愈快。 概念延伸與生活運用 除了指尖陀螺設計的費納奇鏡與電磁感應,筆者再提供其他素材進行此兩項概念為本位的教材創作,藉此增進讀者在生活上的運用。 首先,將指尖陀螺以快乾膠黏著在放置CD盒或布丁盒的支架上,再將可呈現連續動畫的圖卡以強力磁鐵吸附在圖卡的正面,如圖18與圖19所示。 圖18. 指尖陀螺連同圖卡黏著在支架上 圖19. 圖卡正面以強磁吸附指尖陀螺 將上述整組裝置面對一平面鏡,撥動指尖陀螺快速轉動後,眼睛靠近並從費納奇鏡每張圖卡之間的縫隙觀察平面鏡,如此便能清楚地觀察每一張圖卡產生動漫的成效,如圖20所示! 圖20. 從圖卡之間的縫隙觀察平面鏡中轉動的圖卡變化 其次,我們可以剪裁飲料罐底部來代替鋁箔杯,如圖21所示。從上述「二、指尖陀螺電磁感應探究活動」重複實驗步驟1至3,我們透過觀察可發現鋁罐的底蓋不僅質量比鋁箔杯更大,旋轉時的慣性也較大而不容易被甩出,較厚的鋁蓋所產生的渦流也遠大於鋁箔杯,其旋轉速率大於同樣條件下的鋁箔杯旋轉速率。 圖21. 鋁罐底蓋的旋轉 再者,以鋁合金製的指尖陀螺放置於吸附強磁之鐵製紙尖陀螺的軸承上。當底下鐵製的指尖陀螺快速轉動時,亦可使鋁合金製的指尖陀螺旋轉;反之,先撥動鋁合金製指尖陀螺快速旋轉時,則因鐵製紙尖陀螺所吸附強磁的作用,快速地使鋁合金製指尖陀螺轉速變慢、直到停止!如圖22所示。 此實驗操作說明鋁合金製指尖陀螺的旋轉因有著底下強磁對其產生電磁感應(吸附作用與渦流),即汽車或機車、電梯等日常生活中所運用的「磁剎車的原理」。 圖22. 磁剎車原理的說明 筆者主張科普實作活動可提供學生愉悅與成功的學習經驗,以及提升科學學習動機。這些科普實作活動經妥切地規劃與創意設計,便可成為培養學生高層次推理思考的科學探究課程。 本文從科普實作活動中所設計的探究課程,不僅藉由指尖陀螺的教材製作增進學生對於視覺暫留與電磁感應的概念理解,同時也從改變操縱變因的活動中培養問題解決能力與生活運用。

簡易觀察太陽的方法

簡易觀察太陽的方法

文/曹嘉修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所碩士 前言 太陽系中,幾乎一切的能量皆來自太陽光,所以太陽自古以來就是人們崇拜的對象,當然也就希望更進一步觀察並了解它。但耀眼的太陽卻不是我們能夠靠眼睛直視去親近的,這樣的動作不但無法好好觀察,還會造成眼睛永久性的傷害,因此再次提醒請勿直視太陽。一般非專業的天文愛好者通常沒有適當的設備直視太陽,所以得透過間接的方式來觀察,其中一種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針孔成像原理,就能夠在不傷害眼睛的狀態下觀察太陽了。 活動步驟 1. 準備兩張白紙、一張鋁箔紙 2. 在其中一張紙挖孔後貼上鋁箔紙,之後在於鋁箔紙上用針挖一個約1-2mm的小孔。(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方便挖出夠小的針孔) 3. 將另一張白紙置於地上,手持有小孔的白紙離開地面面對太陽 4. 調整陽光透過小孔所形成的像,使能清楚呈現在地上的白紙(如圖1),即可觀察 圖1. 觀察太陽的基本方法 注意事項:基本方法雖是透過針孔成像原理觀察,仍需特別注意不能連續觀察太久的時間。 進階方法一 由於當兩張白紙皆放於陽光下時,紙面反射的陽光會增加觀察難度,因此可進一步簡單製作一個側面挖觀察洞且上方挖孔的紙箱,達到在箱子內相對較暗的環境,以利觀察針孔成向後的太陽影像(如圖2)。 圖2. 觀察太陽的進階方法一 進階方法二 進階方法一利用觀察盒的方式會受控於盒子的大小,影響成像後的影像大小,所以想得到較大的影響,就必須要找到很大的紙箱來製作(例如:冷氣或洗衣機的箱子)。如果大的箱子不容易取得時,利用反射的原理,可能會是比較好的辦法來讓影像變大(如圖3)。 距離與影像的比大約為100:1,所以可以稍微以此規劃整個設備大小。而放置用於反射的平面鏡,應避免使用有一層玻璃的鏡子,這會影響成像的清晰度。 圖3. 觀察太陽的進階方法二 可觀察的太陽特殊現象 由於簡易觀察無法看見較細微的特徵,也僅能看到肉眼所見的可見光波段,因此這樣的方法只適用於太陽的明顯外觀變化。對於太陽表面的日珥、日冕、米粒組織等皆無法觀察到,甚至是太陽黑子的變化,也非常不容易看到。儘管如此,還是有許多現象能夠觀察,只是這些現象發生在比較特殊的日子,如以下舉例: 1. 日食(Solar eclipse): 日食是一種天文現象,只在月球運行至太陽與地球之間時發生,即以月相而言,出現於農曆初一,稱為朔(新月)的時期才可能發生。但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黃道,與月球繞地球的白道並非重合,而是大約差了5∘左右,所以日食不會出現在農曆每個月初一。因為並非每個月皆能出現此一現象,再加上太陽的光線受月球遮擋所出現的陰影區域,每次僅出現於地球上特定區域,如圖4所示(2017年8月21日發生於美洲),導致能夠親眼看到此難得景觀非常不容易,因為這個特定區域很常發生於海面上或者是非常偏遠的地區。而2017年的日全食,因為橫跨美國而成為愛好者爭相前往的機會,也造就非常可觀的商機。 從圖4中可以看出日全食僅能在灰色軌跡中觀察到,其它區域則無法看到全食,故稱為日偏食。另有一個名詞稱為日環食,指當觀察者所見月球位置與太陽重合時,無法完全遮蔽太陽而形成一個光圈的現象。由此可知當月球的影子遮蔽到最大值時,可能會出現日全食或是日環食,但同地點同一次日食現象不會兩者同時出現,因為這取決於地球與月球的距離遠近。當月球位於近地點時,地球上的觀察者比較有機會觀察到較大的月亮去遮蔽太陽,故容易形成日全食;反之如果當月球位於遠地點時,則比較容易出現日環食,因為此時月球觀察起來較小,但整體而言日環食的現象更難能可貴(圖5)。 圖4. 2017年8月21日出現於美國的日全食天文景觀—黑點代表月球,黃點代表太陽,橘橫線上的圖示為能夠觀察到月球能遮蔽太陽的最大值,橘橫線本身則代表該景象出現區域以及從左上往右下隨時間演進的軌跡(圖片取自NASA)。 圖5.由左至右分別為日偏食、日全食及日環食的現象(圖片取自NASA) 2. 凌日(Transit) 為一種天文現象,指當有地內行星如金星或水星(地球為八大行星的第三顆行星),運行至地球與太陽之間時,從地球上觀察會發現有一個黑點從太陽通過,劃出一段直線軌跡並持續一個多小時,稱為凌日(如圖6、7)。若以此類推,太陽系中的其他行星,除了水星之外,都同樣能夠觀測到其內側行星的凌日。 圖6. 圖中黑點表示金星的位置--因為此時觀察者所見為金星暗面(背對太陽側),所以呈現黑色球狀。此為2004及2012年所發生的兩次金星凌日現象,白色間格及黃線分別代表觀察者的視角中,金星隨時間的相對位置並往右下角移動的軌跡。此現象難得一見,錯過2012年的機會,將得再等100多年才能再繼續在台灣觀察到(圖片取自NASA) 圖7. 水星凌日時的景象—其中黑點為水星位置,一樣的因為此時觀察者所見為水星的暗面,故呈現黑色球狀。黃線表示從地球上觀察,水星隨時間的移動方向。圖中水星相對於圖6中金星明顯較小,除了肇因於水星本身即為八大行星中最小一顆外,另外相對於金星,水星距離地球的距離更遠,因此看起來更小,所以更不容易觀察(圖片取自NASA) 表1. 未來各特殊天象時程(資料來源:取自Wiki) 此外,補充提及樹葉間的縫隙也能巧妙的形成針孔成像。所以在發生日食的時候,低頭看看樹蔭,不難發現會有如圖8的特殊畫面。 圖8. 發生日食時樹蔭下的特殊景象--圖中許多圓弧狀重複的影像,其實是當發生日偏食的時候,太陽光透過葉縫中的空隙,產生類似針孔成像的特殊景象(圖片取自NASA)

長壽牌衛生紙-反應速率的探究與實作

長壽牌衛生紙-反應速率的探究與實作

文/柯人彰 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所碩士 為因應環保趨勢以及原物料價格不斷上漲等因素,假設在物資缺乏處,如何以燃燒一張衛生紙所發出的光來照亮去路,且小組只有有限材料,希冀藉此激起環保思維,並應用反應速率單元的各種操縱變因延長時間,驗證所學。期間由同組組員及師生間討論得出最佳做法,落實探究實作其中的表達與溝通;且建議觀摩他組作法,集思廣益,實踐探究實作中的合作與討論。 教學目標 1. 藉提供有限的日常生活材料,激發環保意識,避免浪費。 2. 利用尋常且容易控制的材料燃燒火勢控制,思考如何應用反應速率單元知識,由開放性思考轉入引導型探究。 3. 從分組競賽過程中完成探究與實作的表達與溝通、合作與討論。 4. 因使用越多材料,扣成績越多,明白材料成本與損益關聯性。 一、旨趣 世足賽期間泰國野豬隊少年足球的故事令人揪心。因此,意外受困時,物資缺乏下,如何以一張衛生紙產生穩定的光源及熱源,使我們成功逃生?聽起來是不可能的任務,卻在動腦與集思廣益後,討論出可能性。 通常衛生紙一張在傳統印象中,整張燒完很快,所以現在要顛覆傳統,動腦思考如何讓一張平凡衛生紙延燒超過一分鐘,甚至十分鐘,進而應用幾張衛生紙烤熟一支玉米或番薯,不但創意十足而且節能減碳,絕對是現代最酷最炫的超ㄅ一ㄤˋ燒烤。 二、原理 1. 碰撞學說:化學反應中,參與反應的原子重新排列而成新的化合物,反應過程中涉及化學鍵的破壞與形成,故參與反應的粒子必須相互碰撞才能進行,碰撞頻率增大,反應速率增快。 2.非勻相反應:在二種或以上不同之相中以及固相間進行的反應。反應速率除了與濃度有關外,也與接觸面積有關,本例為氣相與固相。 3.接觸面積:在非勻相反應中,反應物間的接觸總面積愈大,反應速率愈快。八仙塵爆就是可燃性粉塵懸浮於空氣中,所以反應速率非常快。 4.將一個正立方體的各邊切割為原來的倍,則固體的總表面積變為原來的n倍。假設原正立方體,每邊長為 (cm),每邊等分成n等分 分成塊小正立方體,每邊長為 (cm),原總表面積為6,分割後總表面積為固體的總表面積變為原來的n倍。 三、實驗器材:衛生紙一疊、打火機一個、濕抹布一條 四、步驟 1. 每組拿到器材後先思考並討論所要呈現形狀,並探討實驗變因有哪些,再進行實驗,以避免浪費。 2. 實驗過程每組仔細觀察角度(圖1〜3)與緻密程度(圖5、 8)對火勢影響,再討論並修正後才進行第二次實驗。 3. 依此類推,後續實驗亦如此,途中莫忘觀察他組成功案例,以為改進參考。 4. 若有成員實驗或討論方向有誤,教師可適時提醒觀察哪些組別的成功經驗。 5. 團隊合作絕對比個人更容易勝出,過程中多多學習溝通技巧。 圖1. 朝上火勢 圖2. 水平火勢 圖3. 朝下火勢 規則說明: 1. 每組先發一張衛生紙(若為兩張相疊者,請予分開,以示公平)。 2. 各組可要求多給材料(衛生紙)以進行實驗,但每發一張則扣成績一分等(教師可自行設定),以因應日後工作勢必要求以最少資源完成。 3. 不得額外添加它物,除非身上能自行分泌者。 4. 不予限制利用夾子或筷子等夾住紙團或紙條。 5. 思考如何調整形狀、俯仰角度、改變緻密程度(扭轉乃至打結等等處理後的緊實程度-事關與空氣接觸面積),最後就能控制火勢大小。實驗過程不靠任何器材輔助,不添加任何藥劑,重點在動腦發揮創意。 注意事項: 1.比賽以延時最長為優勝,且材料僅能點火一次,途中若熄火則視為比賽結束,所以火勢若太小恐有熄火之虞,請參賽選手注意。 2.為避免爭議,計時只以出現明火為準,若只剩殘餘火星或冒煙者,一律不予計時。 3.為降低燃燒速率,偶有不完全燃燒以致冒煙,故事前務必打開窗戶,並注意通風。 4.實驗時風勢如果過大,可自行調整窗戶位置或風扇。 5.由於實驗室經完善消防規劃,滅火器、水槽等一應俱全,且有專業教師指導,因此能夠在此謹慎實驗;家中易燃物多,因此嚴禁在家中進行實驗,以免釀成火災,觸犯公共危險罪,且須賠償他人損失。 6.實驗後地板或桌上難免有灰燼飛散,請同學記得整理。 教學提醒1:有些學生會因索取材料被扣分而不敢嘗試此機會,建議教師可向學生分享:企業若只著眼於投資的花費,如何享受投資的收穫? 教學提醒2:探究與實作精神在學習歷程的「自行修正」能力提升,教師不需給予過多提示。建議就規則與步驟說明即可,其餘視某組或全體學生進度才給予適當提示,以免剝奪學生思考成長機會,如此方符合《禮記學記篇》所說:「善待問者如扣鐘,扣之以小則小鳴,扣之以大則大鳴」。 實驗提醒1:規則中不禁用夾子或筷子等物,不代表這些物件就是必需品。細心學生應會發現上述物品只是初期實驗時怕燒傷的方便舉措。實則以手持握、調整最為靈活。畢竟,須借助它物避免火勢過大而燙傷,意指對火勢控制尚有進步空間;有些學生直接把作品放在地上燒,問題同上。 實驗提醒2:火勢控制實乃成敗關鍵,故再就火源與手持距離討論;首先就安全而言,火源離手距離自是越遠越好,但是衛生紙強度有限,離開太遠則下垂,點火後反而很快往上燒,結果火勢太大只好放手;因此欲增強紙條(紙捲)強度,學生會發展出常見兩種方法:平捲(圖4、5)或擰轉(圖6〜8),何者效果為佳?前者難以捲至密實,所以[∆強度/單位質量(體積)]增強效果有限,後者明顯強度增加,即是慣性矩提升之效。 學生實驗後會發現,平捲者由於較為寬鬆,因此與空氣接觸面積大增,燃燒速率增快不少,且長度最多只能是衛生紙原來長度,與擰轉者至少有斜對角更長長度可用是初步不同,再加上撕成條狀者適用擰轉法,是故長度可增長數倍;平捲者延燒最多不超過一分鐘,擰轉者順利者可超過五分鐘。 學生由此可驗證原理中所提到的數個操縱變因,教師也可由此歸納出要最長的延燒時間就是要撕成條狀、接近水平角度(火勢過大過小需適時調整)、條狀相接並擰轉。 教學提醒3:學生不一定聽懂或接受教師指導,只要不妨礙實驗室操作安全。筆者建議不需強迫學生接受,待比賽一、二輪後,自然知道自己想法不一定對,就會對老師指導更加信服。 圖4.平捲法起手式 圖5. 平捲法完成圖 圖6. 擰轉法起手式 圖7. 擰轉法續接圖 圖8. 擰轉法完成圖(紅框為相接處,外觀已不易辨識) 實驗提醒3:在第一輪或第二輪競賽後,多半學生會發展出撕開成條狀的作品,許多學生第一次發現不同方向撕開,結果不同(圖9、圖10),領略原來製紙有纖維方向,因此建議不用美工刀或剪刀。 圖9. 撕裂方向平行纖維排列 圖10. 撕裂方向垂直纖維排列 五、發展評量—探究與討論 1. 經過哪些處理後,使燃燒時間延長許多? 2. 實驗過程還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嗎? 3. 不同季節或天候會影響實驗結果嗎? 4. 還有其它方法可以延長燃燒時間以利用其光或熱嗎? 5. 如果小組有提議加水,其效果好嗎? 6. 有小組以打結方式以期減緩反應速率,請提出您的見解,可能遭遇哪些問題? 7. 有些組怕燒傷而將作品放在地上燒,可能會有甚麼問題? 8. 捏住衛生紙距離火源以多長為恰當?與如何捲衛生紙的方式有關嗎? 9. 本組可將紙條捲成長度 公分,由實測本組燃燒速率為 公分/分鐘,因此最長可延燒 分鐘。 10. 無限制發給材料是否可以縮短實驗成功所需時間?衍生哪些問題? 11. 線香點燃後放在金屬器皿上過一會兒會自動熄滅,原因為何? 六、學習評量 1.請畫出本組燃燒時間最長的衛生紙形狀。 2.為何衛生紙朝上朝下燃燒速率不同? 3.請分析成功降低反應速率所須應用原理。 4.請寫下本組最佳成績。 七、心得與新發現

自製橫波演示器及教學上的使用

自製橫波演示器及教學上的使用

文/廖酉鎮 雲林縣立麥寮高中自然科教師 教具設計的面向多樣,包含演示、印證課程中所介紹的理論或現象、提供學生目前科學界所接受的科學模型、以及將抽象或無法肉眼觀察的事物具體化等等,倘若能針對學生的迷思概念設計更佳。筆者參考John Shive(1913–1984)設計的Shive Wave Machine機構,製作低成本、輕巧且構成波形之介質不相連的橫波演示器,演示橫波產生與傳遞、頻率與波長關係等性質,且因其竹筷間不連續的結構,易於針對介質隨波傳遞而非原地振動的迷思解說,原始版本迄今已使用十餘年,兼具容易製作、好用耐用等優點。本文分享簡化製作過程的版本,可提供國中理化老師參考與自製,運用於教學演示橫波。 國中理化力學波的課程中,對於橫波的演示,大多採用彈簧、繩子、或水,用以讓學生觀察波形與波的傳遞過程。多數教師採用的彈簧,具有能同時示範橫波與縱波的優點,但是彈簧需要平面放置、要同時產生多個波的操作距離較長、單人不易操作、甚至需要學生離座圍觀教師在地面操作彈簧等等的缺點。除此之外,部分學生還具有介質隨波傳遞而去的迷思,想要向學生演示橫波,且確實看見介質是在原地振動而非隨波傳播等概念,便需另尋適宜教具。偶然中發現教具Shive Wave Machine,相當符合筆者需求,其中最讓筆者心動的設計,包含了傳遞波的介質(鐵桿)末端彼此不相連、波速較彈簧慢、能輕易改變振幅與頻率、能架設於桌上進行操作等等優點,但是此教具除了不易購買且價格昂貴之外,還有Shive Wave Machine構造中的鐵桿造成器材重量偏重,不利於帶到班級中操作的問題,因而興起自製的念頭。考量自身的授課需求,筆者要自製的橫波演示器,需解決問題如下: 1.成本低廉「易購得」:自製教具,能將成本壓低自然再好不過。 2.構成波形之介質不相連:形成波形視覺效果的介質不能彼此相連,以利說明介質原地振動不隨波傳遞的性質,以及橫波介質振動方向與波傳遞方向的差異。 3.波速緩慢「易觀察」:讓學生能夠觀察波的形成與傳播方式。 4.重量輕便「易操作」:能讓操作者手持演示最佳,若是將裝置架在講桌上也行,而學校空間有限,使用完畢,還得搬回家存放,重量上輕一些比較好。 5.耐用:本教具需能長久使用且易於維修。 6.製作容易:能夠利用簡單的工具與材料製作出來。 當年在五金賣場繞了一圈,買足所需材料之後,就開始製作與測試了好幾個版本,做完之後成品一直使用迄今。此橫波演示器,確實符合了當初的設計需求。因為撰寫本文需求,著手進行製作新的橫波演示器。完成了多支不同類型的橫波演示器後,除了開發出簡化製作的版本,並且獲得些許製作與操作心得,在以下提供給需要製作的老師參考。 製作材料與製作過程 一、製作材料與工具 1. 材料:內角鐵2個、拖把桿1支、木工螺絲4顆、尼龍繩1捲、細綿繩1捲、免洗筷1包,如圖1。 2. 使用工具:螺絲起子、熱熔槍、長尾夾等。 備妥以上材料與工具,即可進行橫波演示器的製作。 圖1. 製作材料 1. 尋找竹筷重心:找出竹筷重心並加以標示,如圖2。 圖2. 標示竹筷重心 2. 製作橫波演示繩:以一條直徑約1mm俗稱水繩的尼龍繩或棉繩,作為主繩,其後將主繩拉直,竹筷置於繩下,垂直繩子,竹筷重心對齊繩子,再以熱熔膠接合固定(圖3),本作品竹筷間距約1.5~2公分。若使用尼龍繩,請注意勿將熱熔槍前端直接碰觸繩子,避免尼龍繩被融斷。 圖3. 膠合固定主繩 3. 加上輔助繩:在主繩旁約1-2公分處,加上一條平行主繩的細繩,稱為輔助繩(圖4),此繩有輔助傳遞竹筷振動、協助竹筷保持水平、以及加速竹筷回到平衡位置等三個作用,說明如下: (1) 僅由主繩扭動傳遞筷子的振動,效果不佳,藉由輔助繩連動竹筷,振動能更有效的傳遞出去。 (2) 主繩為絞線,剛固定好的竹筷,會因重心略偏離主繩以及繩子扭力偏轉,輔助繩能讓主繩扭轉程度穩定且讓竹筷的偏向大致統一。 (3)藉由輔助繩的牽引,能讓振動後的竹筷更快回到平衡位置。 圖4. 膠合固定平衡輔助繩 4. 固定內角鐵:以木工螺絲將內角鐵固定於桿子上,儘量挑選筆直一些的桿子,最初筆者是直接利用學校損壞拖把的桿子。固定內角鐵時,在桿子末端先鎖上一個內角鐵(圖5),再將將拖把桿平放於地面,在另一端找到能使第二個內角鐵對齊第一個內角鐵的概略位置並標記,鎖上第二個內角鐵。若願意提高成本,可以用鋁製軌道替代拖把桿,剛性佳的桿子除能降低繩子的晃動,還能作為底座,將此手持裝置變成能固定在講桌的方式使用(圖6)。 圖5. 鎖上內角鐵 圖6. 架設於黑板前方的鋁桿橫波演示器 5. 連接角鐵、主繩與輔助繩:先固定主繩,固定時先決定主要演示方式是要手持或平放於講台上,以決定主繩與輔助繩位置,其後固定主繩與平衡輔助繩。圖7是繩子在下桿子在上的連接方式,此方式適合手持操作,因重心在下方,只需單手握住桿子即可,另一隻手可以做為波源,繩子固定方式,將主繩與平衡輔助繩,經由內角鐵左側與右側,再由後方穿過螺絲孔,略略拉緊主繩後,以長尾夾夾住固定即可,平衡輔助繩較細,要避免因過度繃緊而斷裂。 圖7. 主繩與輔助繩固定於角鐵 6. 平衡微調:利用熱融膠,微調配重,使竹筷呈現水平狀態。圖8中,針對竹筷右端末端滴上熱熔膠作為配重,使竹筷右方變重一些以呈現水平狀態。 圖8. 配重微調 以上為方便老師製作的簡化版製作方式。此簡化版優點是容易製作,且竹筷質心位於主繩下方,竹筷容易呈現水平狀態,平衡輔助繩不須繃太緊,但操作時較容易因竹筷質心擺動,造成主繩晃動,穩定性較差且反射波較不穩定。在原始版本中,筆者為了提升耐用度,利用電動雕刻機將免洗筷重心處鑽孔後,將主繩穿過固定再膠合,雖穩固但製作較為費工,兩者差異如圖9。 圖9. 主繩與竹筷固定模式 演示操作 此教具可具象演示下列概念: 1. 波源振動方式與波形:以手作為波源,說明波源振動方式與波形關係。以圖10為例,可先說明手將以↑↓↓↑方式上下來回振動,讓學生預測波形外觀是◡◠或◠◡與出現順序,然後實際操作給學生觀察。 圖10. 完成一次以↑↓↓↑方式振動後所產生之波形 2. 介質振動方向與波傳遞方向:如圖11所示,波產生後,可以看出介質僅有上下的振動(虛線處黃色箭頭),而波開始向左傳播(白色箭頭),在此處能清楚呈現介質原地振動不隨波傳送的概念。 圖11. 介質原地振動方式與波傳遞方向 3. 不同振幅大小:演示振動與振幅關係,紅色主繩代表平衡位置,振幅大小能由竹筷末端與主繩距離顯現,圖12中左方波源振動小,竹筷振幅小,波峰波谷偏離平衡位置少,右方波源振動大,竹筷振幅大,波峰波谷偏離平衡位置多。 圖12. 振動與振幅關係 4. 相同介質波速相同:如圖13,拍擊中央以產生波動(黃色虛線處),可觀察到波向兩側傳播速率相等(白色箭頭處)。 圖13. 相同介質波播速度相同 6. 頻率與波長:手的振動頻率不同時,產生波長不同的波。圖14可以看出下方為波長較長的波,配合說明與演示,期使學生了解相同波速時,頻率小者波長較大。 圖14. 相同介質、不同頻率對波長影響 此簡易橫波演示器的反射波不明顯,在主繩繃緊狀態時多呈現固定端的反射結果,但在國中課程中對於反射波著墨不多,作為橫波的基本介紹尚為堪用,且因為輕便易於手持,還能指向不同方向,偶因學生看到向上傳遞的橫波且發出驚嘆時,發現部分學生具有橫波只能水平傳播的迷思。若需像Shive Wave Machine演示固定端反射波與自由端反射波,則需要做一些調整(圖15),例如: 1. 放鬆平衡輔助繩 2. 增加免洗筷重量 3. 以螺帽加重桿子兩端 4. 加大內角鐵到竹筷距離 上述方式,有利產生自由端反射波,在這些處理之下,若需轉換成固定端反射波,僅需針對橫波演示器末端竹筷加重或固定即可,但這些方式皆會增加整體重量,犧牲輕便性。 最後,在主繩與平衡輔助繩的鬆緊度及竹筷重量做一些調整後,對於波速、反射波、以及操作的影響,提供一些經驗。 1、 在波速方面,在繩放鬆張力小與竹筷加重時波速會較慢,此結果符合關係式 式中v為波速、F為繩子所受張力、μ為振動介質線密度。 2、 若主繩與輔助繩繃太緊,會造成振幅縮小以及不易產生短波長橫波的問題。 3、 主繩放太鬆,則會產生主繩搖晃現象,原橫波能量會一部分轉為主繩搖晃的波,並干擾反射波。 4、 可於桿子中央增設內角鐵,可以在降低繩張力的狀態下避免主繩晃動。 此發想自Shive Wave Machine的橫波演示器,製作簡單且有許多因素能夠調整與探討,目前筆者製作最長版本超過2公尺如圖6,可同時兩人在左右兩端進行操作,進階演示波的疊加、干涉與穿透。 圖15. 製造自由端反射波的處理方式 結語 此橫波演示器在課堂操作上帶給筆者師生間許多快樂,從帶進教室時,學生猜測用途開始引起動機,到實際演示時學生驚訝於其產生的美麗波形,還意外發現學生被課文制約,以為橫波只能水平方向傳播,並驚訝於筆者做出向上傳遞的橫波等等課堂插曲。學生觀賞由此橫波演示器產生的波,從高頻短波長的急促感,到低頻長波長的悠閒感,這樣類似表演的橫波演示,隨著波谷波峰的介質振盪,讓課堂出現跌宕高潮,除了科學,還兼具美感。此教具是筆者最愛的自製教具之一,也希望身為理化老師的你能擁有一把。 致謝 感謝高雄市陽明國中謝甫宜老師、以及雲林縣立麥寮高中教師所提供之建議與協助。 參考資料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hn_N._Shive 2. http://physics.wfu.edu/demolabs/demos/avimov/bychptr/chptr6_sound.htm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波

後真相時代:當真相被操弄、利用,我們該如何看?如何聽?如何思考?

後真相時代:當真相被操弄、利用,我們該如何看?如何聽?如何思考?

文 白榮銓 /臺中市居仁國中退休教師 2016年,《牛津英語詞典》選定「後真相」(post-truth)為年度詞彙,並將其定義為是這樣的形容詞--「連結或指陳情況時,訴諸情感及個人信念,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形塑輿論(public opinion)」。可透過各種形式呈現的「真相」稱為矛盾真相(competing truths),老練的溝通者(communicator)知道如何利用真相的繁複面貌,操弄真相以塑造對自己最有利的面貌。我們應如何排除那些誤導的陳述,選擇最值得相信的真相? 本書作者麥當納(Hector Macdonald, 1973-)擁有牛津大學生物學學士學位及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的MBA碩士學位。曾在金融服務、電信、製藥、農業化學、飯店、科技和健康等多個領域,擔任策略和傳播顧問,為世界頂尖企業領導者提供諮詢服務。本書探討的不只是事實真相(factual truth),凡是人們視為事實並願意照辦的信念、主張、判斷和預期,因為難以確定是否為真,所以作者皆稱之為真相。全書分為四大部:部分真相(partial truth)、主觀真相(subjective truth)、人為真相(artificial truth)和未知真相(unknown truth)。 真相只有一個? 很多人常以為自己知道的真相,就是唯一的真相。但是,即使最平淡無奇的人事物,也有其複雜性(complexity),源於這種複雜特性,儘管我們真實的陳述(true statement),仍無法傳達完整的真相(whole truth),具備這種特性的真相,稱為「部分真相」,日常生活中有那些經過簡化與選擇的部分真相例子?對人們造成的影響為何? 1986年,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推出廣告片〈觀點〉(points of view)(影片網址)。影片一開始,以正面角度拍攝一名光頭青年,快步跑離一輛駛向他的汽車,影片旁白說:「從一個觀點看一件事,就會產生一種印象」(An event seeing from one point of view gives one impression);然後,改以背面角度拍攝光頭青年的背影,只見他衝向走在前面的一名商人,似乎要攻擊他,或者要搶走他的公事包(圖1),這時旁白說:「從另一個觀點看,又會產生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印象」(Seen from another point of view, it gives quite a different impression);最後,影片改從上方角度,往下拍攝這個場景,只見一大堆建築材料高懸在半空中,在商人頭頂上方劇烈搖晃,失去了控制,這名青年及時把商人拉到一旁,救了他一命,此時旁白說:「唯有綜觀全域,才能完全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But it's only when you get the whole picture, you can fully understand what's going on)。 圖1. 青年作勢要攻擊或搶劫商人(圖片來源) 這支廣告很有說服力,給許多英國觀眾留下強烈印象,認為唯有《衛報》能如實呈現世界的全貌,不會受政治動機左右,導致新聞報導流於片面。但是大部分新聞的真相,虛虛實實,真真假假,難以確定與核實,新聞媒體是否能全部迴避假新聞?是否能避免瞎子摸象,以偏蓋全,進而綜觀全局? 以藜麥(quinoa)為例,它是南美洲安第斯(Andes)山脈高地特有的穀類植物(圖2)種子,含有鎂、鐵等少量元素的無麩質(gluten free)種子,蛋白質含量比任何穀類都要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家宣稱:藜麥是完美的地球營養物質,非常適合當作太空人的食物。201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2013年訂為「國際藜麥年」,旨在讓世界關注藜麥的生物多樣性、營養價值,以及消除饑餓和貧困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 圖2. 安第斯山脈的藜麥(圖片來源) 2006至2013年間,來自玻利維亞(Bolivia)與秘魯(Peru)的藜麥價格漲了兩倍,一開始,人們認為漲價能幫助當地的貧困農民,提升生活水準。但是新聞媒體接著報導:由於北美洲與歐洲的大量需求,害得當地居民買不起藜麥,吃不起自己的傳統主食。例如2011年3月,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有一篇報導,標題是〈藜麥的全球熱賣,在國內創造了窘境〉(Quinoa's Global Success Creates Quandary at Home),內容提到:過去五年來,玻利維亞的藜麥消費量暴跌34%,兒童的慢性營養不良情況,已在藜麥種植區惡化,原因是藜麥價格上漲以及藜麥大量外銷出口。同月,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有一篇報導,標題是〈時尚的食物,造就了營養不良的玻利維亞〉(The food fad that's starving Bolivia),內容提到:藜麥被譽為西方的「超級食品」(superfood),但是那些種植它的人再也買不起了。2013年1月,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有一篇報導,標題是〈素食主義者能忍受關於藜麥的惱人真相?〉(Can vegans stomach the unpalatable truth about quinoa?),內容提到:有一種可怕的諷刺,就是安第斯農民的主食--藜麥,在國內變得過於昂貴,是因為富裕的外國人,專注於個人健康、動物福利和減少他們的碳足跡。同月,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有一篇報導,標題是〈你越愛吃藜麥,你就越傷害秘魯與玻利維亞人〉(The more you love quinoa, the more you hurt Peruvians and Bolivians),內容則引述了紐約時報和衛報的相關報導內容。 全球對於藜麥的大量需求,雖然拉升了藜麥價格,卻導致玻利維亞與秘魯當地居民處境艱難,這些陳述聽起來似乎頗有根據,再加上社群媒體、素食部落格以及健康飲食論壇等網友,大量引用這些新聞,推波助瀾,在世界各地引起更多的回響,導致崇尚健康飲食的人陷入良心危機,開始思考:是否應該停止食用來自安第斯山脈的藜麥。 這個新聞議題引起一些經濟學家的關注,並展開研究,他們實際調查秘魯家庭開支的資料,發現:藜麥在秘魯一般家庭的預算,所占比例不高;在海拔4,200公尺的高山上,其實很難栽種其他農作物,藜麥的貿易還是有助於當地居民的收入;藜麥消費量下跌34%,與價格上漲並無關聯,純粹是當地居民吃膩藜麥,想嘗試其他食物。2014年,就此議題拍攝的紀錄片《穀類之母》(The Mother Grain, 圖3)上映,該片導演韋考克斯(Michael Wilcox)說:「我曾在某些反對藜麥的討論文章中,看到『食用藜麥,會傷害玻利維亞農民』的留言,可是不吃藜麥,才真的會傷害這些農民」。 圖3. 《穀類之母》紀錄片海報(圖片來源) 像這樣,一些偏頗的事實與遭到誤解的數據,在缺乏正確脈絡的情形下,被串連成一套故事情節,這些說法塑造了人們對於食用藜麥的想法、心態和信念,影響他們未來對於「買什麼、說什麼、吃什麼」的行動。另外,當人們一旦確立藜麥的某種觀點,例如藜麥農業會影響安地斯山脈的環境,即使後來得知藜麥的營養非常豐富,人們很可能仍會忽略、懷疑此資訊,這就是一種「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亦即當真相彼此牴觸時,尤其新的真相,挑戰人們原有根深柢固的觀點時,就很容易被排斥。 真相可以號召他人,也可以誤導他人,而大部分議題都能推論出不只一個真相,這給了溝通者機會,溝通者可以選擇傳達的現實印象,使其符合客觀現實,也可以故意扭曲客觀現實,所以矛盾真相所造成的影響與後果,取決於人們的使用方式。 報紙常採用掩飾部分真相的新聞標題,藉以吸引讀者好奇的眼光,然後在較少人閱讀的正文內容,才還原完整真相;政治人物會使用化妝修飾的真相(spin truth),社運人士(activist)會採用最有利的真相,儘管有時候,那些真相並不足以代表全部。本書作者麥當納將溝通者分為三類: (1)倡議者(advocate):為了實現某個有益目標,選用矛盾真相來營造某種還算正確的現實印象; (2)誤傳者(misinformer):出於無知,散佈矛盾真相,卻在無意間扭曲了現實; (3)誤導者(misleader):故意利用矛盾真相,來製造某種自己明知不對的現實印象。 因為大多數的人都無法提供全方位的見解,才不得不用部分真相來溝通。倡議者與誤導者都會選擇特定真相來形塑現實,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不過我們可以肯定那絕對不是全部,一定還有許多他們沒說出來的真相。 學校的歷史教科書所傳遞的內容,是否可能屬於部分真相?美國早年的奴隸制度,以及後來黑人在南方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應是美國極其重要的一段歷史。美國歷史學家麥佛森(James McPherson, 1936-)表示「當時美國某些領地尚未正式成立州政府,導致自由州和蓄奴州互不相讓,都想奪得中央政府對這些地區的奴隸廢除權,雙方始終無法獲得共識,最後才會爆發南北戰爭」。奴隸制度廢除之後,南方各州頒布了惡名昭彰的「吉姆克勞法」(Jim Crow laws),在所有公共場所(包含學校、公車等)實施種族隔離制度,以區隔黑人與白人,直到1965年才正式廢止。那一段期間,白人至上主義團體「三K黨」(Ku Klux Klan, KKK)橫行美國,不斷恐嚇非裔美國人、猶太人、亞裔和民權運動人士。 2010年5月,美國德州教育委員會(Texas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開會決議:採取較保守觀點的課綱,編撰高中歷史課本,蓄奴制度在南北戰爭所扮演的角色被淡化(圖4),教科書業者也無須將種族隔離法案與三K黨的行徑列入,引起很大的爭議。2014年,依據此新課綱編撰的歷史教科書出爐,將美國內戰的爆發,歸因為爭取州權(state rights)與蓄奴制度,並刻意將蓄奴制度放到最後一個原因,將其視為次要議題而非主要爭議。至於吉姆克勞法及三K黨在新版教科書,則隻字未提,導致學生無從得知該法及種族隔離制度,對於非裔美國人,曾造成極大的教育壁壘及不平等,更無法了解當時反種族隔離的激烈抗爭,對美國社會造成的深遠影響。 圖4. 引起爭議的2015年德州教科書,將奴隸稱為工人(圖片來源) 由上述可知,面對任何議題(例如食用藜麥),要多方考慮不同面向,並廣泛尋求各種平衡觀點,即使揀選部分真相來支持自己的主張,也不能歪曲你所傳達的現實印象。選擇性報導某些事件(例如歷史課本內容),塑造特定的印象,就是在運用省略真相的手段,隱藏某些重要的真相,雖然能將議題描述得更清楚,但有意無意間,可能是在誤導他人對於真相的理解。 數字不會騙人? 許多人相信數字(number)會說話,看到數字才肯相信,但很多人看不懂數字背後的意義,沒辦法像平常一樣進行批判思考。如果溝通者提出一套數字做證據,人們要如何看懂並能提出質疑?如果矛盾真相的雙方,各提出一套矛盾的數字,我們又要如何去判斷那一組數字,比較接近真相? 1991年,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聖博納迪諾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n Bernardino)的賀戴安(Diane Halpern)教授,以及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科倫(Stanley Coren, 1942-)教授,他們從一千多名已故加州居民的資料,調查發現:右撇子的平均死亡年齡是75歲,左撇子是66歲。他們共同在《心理學公報》(Psychological Bulletin)發表一篇論文,標題是〈慣用左手:適合生存度下降的標誌〉(Left-handedness: A marker for decreased survival fitness),摘要提到:「壽命研究顯示,左撇子的人口百分比穩定下降,所以在年齡最大的年齡組中,他們的人口比例嚴重不足。審查過去的數據,意味著這種人口趨勢是由於左撇子的壽命縮短;死亡風險之所以會升高,顯然是環境因素導致左撇子更容易出意外」,依照他們的邏輯,這是因為許多設施都是以右撇子為對象而設計(圖5),不但會造成左撇子的生活不便,甚至有可能讓他們出意外。 圖5. 對左撇子不公平的課桌椅(圖片來源) 同年4月,《紐約時報》報導了這篇研究論文,新聞標題是〈研究表明:左撇子可能危及生命〉(Being Left-Handed May Be Dangerous To Life, Study Says),於是報導「左撇子會英年早逝」的文章,迅速擴大蔓延開來,讓不少左撇子和其親人憂心忡忡,到底真相為何?2013年9月,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有一篇報導,標題為〈左撇子真的會英年早逝?〉(Do left-handed people really die young?),內容提到: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心理學和醫學教育系教授麥克馬納斯(Chris McManus),同時是〈右手、左手:探索不對稱的起源〉(Right hand, left hand. The origins of asymmetry in brains, bodies, atoms and cultures)一書的作者,認為:部分在加州死亡名單上的人,很可能出生時是左撇子,但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扮演並被認定為右撇子,這會扭曲賀戴安與科倫的研究結果。 即兩位學者誤解了他們在數字中發現的真相,成為真相的誤導者。在十九至二十世紀初期,左撇子總是受到人們異樣的眼光,父母親和學校往往用盡辦法,要把孩子教育成右撇子,所以相對來說,只有極少數人認為自己是左撇子。直到近代,在開明的社會風氣之下,天生慣用左手的人,比較有機會順其自然地成為左撇子,所以平均而言,在1991年時的左撇子肯定比右撇子還要年輕,死亡年齡當然小於右撇子。相似的類比例子,現在的數位原民(digital native)的平均死亡年齡,一定比非數位原民來得小,這是因為從小接觸網路世界及數位產品的人,目前年齡都低於25歲,但這不表示:做為數位原民,就有害健康。 在1991年的加州,左撇子的死亡年齡,明顯低於右撇子,這個數字是真的,然而真相卻遭人誤解;擔心自己可能活不長的左撇子,知道另一個矛盾真相,應該會比較放心,那就是相同年齡的左撇子與右撇子,享有幾乎一樣長的平均壽命。 政治人物、行銷人員和新聞記者對於數字的運用,早已熟能生巧,視情況和需要,就會讓數字看起來比實際大一點或小一點。2014年6月,對英國皇室忠心耿耿的《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有一篇報導,標題是〈真划算!皇室一年只花了你56便士〉(What a bargain! How the Royal Family costs you just 56p a year),比起全年總支出3,570萬英鎊(1英鎊等於100便士),這個數字是不是微不足道?如果想讓數字大一點,只要把時間尺度(timescale)拉長一點就行了,例如「英國政府重申承諾,將在本屆國會議員的任期內,挹注至少三億英鎊資金,來改善行人與自行車騎士的用路環境」,這個數字聽起來,是不是比每年六千萬英鎊,更讓用路人感受到政府重視用路人的權益? 2000至2012年間,修正通貨膨脹的影響後,美國的每週薪資中位數(median weekly wage)上升了0.9%;然而在同一時期,高中輟學者薪資中位數下降了7.9%,高中畢業者薪資中位數下降了4.7%;受過部分大學教育者薪資中位數下降了7.6%,擁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大學學位者的薪資中位數則下降了1.2%。簡單的說,雖然美國整體薪資中位數上升了,但是個別群體卻仍然面臨薪資下降的問題,這就是統計學上,有名的「辛普森詭論」(Simpson's paradox)例子之一。因為全體與個別群體是不同的層次,可以產生不同的結論,所以美國政治人物就能利用這種詭論,信誓旦旦地宣稱薪資上升或薪資下降。 解開「辛普森詭論」之謎的關鍵,就在於辨認「全體」與「個別群體」可能出現的差異,美國每週薪資中位數下降的情況,關鍵在於個別群體的數量會隨著時間變化。在這13年間(2000-2012年),具備大學學位的工作者增多了,高中輟學和高中畢業的工作者減少了,而擁有大學學位的薪資,通常比高中輟學和高中畢業者的薪資較高。換句話說,薪資最好的群體(大學畢業者)比薪資最差的群體(高中輟學和畢業者)多了更多人,因此,即使大學畢業者的薪資中位數下降,但是他們大幅增加的人數,還是能把整體的薪資中位數往上拉升。 醫學研究上,也出現過「辛普森詭論」的情況。1986年,為了評估治療腎結石(kidney stone)兩種方法的成功率,表1統計了腎的小結石(small stones)和腎的大結石(large stones),在兩種治療法的治療成功率和人數,括號中的分數表示「成功案例數/治療案例數」。腎結石患者中,有350例(分為group 1和group 3)接受了A治療(treatment A),採用傳統開腹外科手術;另外350例(分為group 2和group 4)接受了B治療(treatment B),採用皮腎鏡取石手術(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這種手術以微創方式進行,利用醫療儀器穿過皮膚進入腎臟並取出結石(圖6)。 圖6. 皮腎鏡取石手術示意(圖片來源) 這項研究顯示:整體而言,對於腎結石的患者,採取B治療(皮腎鏡取石手術)比A治療(傳統開腹外科手術)的成功率高(83%>78%);可是仔細檢查小結石和大結石的個別治療成功率,卻發現:皮腎鏡取石手術在小結石(group 2)和大結石(group 4)的成功率,都低於傳統開腹外科手術(87%<93%、69%<73%),由整體與個別數字所得到的結論竟然不同,這是很弔詭的事情,為什麼會這樣呢? 再次仔細檢視表1,就能發現A、B治療方法,使用在大、小結石的案例數不同,大部分的A治療法,都是被用在不易清除的大結石,而大部分的B治療法,都是被用於比較容易清除的小結石;因為小結石不管使用那套方法,治療成功人數都很高,再加上較高的案例數(270>87),所以當我們忽略結石大小時,B治療法的整體治療成功率被拉高了。 由上述可知,誤導者操作數字的戰術,常精心挑選對自己有利的數據,讓數字大一點或小一點,以及選擇有利的數字,甚至將兩組數據的相關性(correlation),誤導為因果關係(causation),以影響人們對事情的理解。為了挖掘真相,人們在爭論過程中,為瞭解被提出來的數字及其真正意義,可以將這些數字與其他數字作對照,並且將數字納入事情的脈絡(context)中,以呈現出它實際的數值大小和意義。 綜合上述,人們渴望真相,常採用個人經驗來分析及選擇真相,但是真相並不像人們以為的那樣一清二楚,大部分的議題都具有多重真相;數字不會騙人,但是騙人常常用數字,誤導者有時大玩數字遊戲,以有效證明自己的論點。我們應揭穿誤導者以謊言讓人誤入歧途的論述,鼓勵人們選用適當的真相,發揮影響力,團結群眾,激勵他人,以塑造良善的社會風氣。至於什麼是主觀真相、人為真相和未知真相?那些因素會影響這些類型的真相?這些都有待您進一步的閱讀與思考!

淨化空氣品質之探究與實作

淨化空氣品質之探究與實作

文 吳和桔 /國立中山大學附屬國光高中教師 當教室的空氣品質不良時,將影響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效能與健康。因此本文以「淨化空氣品質之探究與實作」做為學生探究與生活有關的科學問題,並進行問題解決,以統整跨域知識(科學、技術、工程、美學、數學、社會/人文/生態/環境,STEAMS),期在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與「科技實作」能力。 空氣的組成成分 所謂「空氣」是指大氣層內的空間氣體,主要是由78%的氮氣、21%氧氣、還有約1%的稀有氣體和雜質所組成的混合物。 探究空氣污染物的種類與來源 ㄧ、室外空氣污染物的種類 所謂「空氣污染物」是指大氣層內的空間氣體中,除了原有的空氣之氣體成分與濃度外,並含有其它的「懸浮微細物質」,此懸浮微細物質常以固態、液態、或氣態形式融入,造成原有氣體成分與濃度的改變,影響生物成長與生態平衡,故稱此有別於大氣層內的原有空氣氣體成分與濃度之物質為空氣污染物。常見的室外空氣污染物之分類,如下所述: 1.粒狀污染物:例如,懸浮微粒、落塵……等。 2.氣狀污染物:例如,一氧化碳、揮發性有機物……等。 3.衍生性污染物:例如,光化學霧、臭氧……等。 4.毒性污染物:例如,甲醛、石綿及含石綿之物質……等。 5.其他 二、室外空氣污染物的來源 室外空氣污染物的來源可依其產生的屬性、方式、狀態、區域來區分: 1.依產生的屬性可分爲原生性污染物與衍生性污染物兩種。 (1)原生性空氣污染物(初級污染物)是指經由某種過程所産生的空氣污染物,例如:運輸機械在動力過程中所產生的一氧化碳。 (2)衍生性空氣污染物(次級污染物)是指由初級污染物或其前驅物(可能為固體、液體或氣體)經化學反應而產生的污染物。例如:由碳氫化合物及氮氧化物在陽光下反應所產生的臭氧。 2.依產生的方式可分爲自然生成與人為造成兩種方式。 (1)自然生成的空氣污染物:例如,空氣中經化學作用而產生的酸性微粒(酸雨)。 (2)人為因素造成的空氣污染物:例如,燃煤電廠所產生的煤灰。 3.依產生的狀態可分爲點污染源、線污染源、面污染源三種狀態,如圖1A與1B所示。 (1)點污染源(固定污染源):例如,工廠排污,其PM2.5約佔27〜31%。 (2)線污染源(移動污染源):例如,運輸車輛排污,其PM2.5約佔30〜37%。 (3)面污染源(區塊污染源或稱散逸污染源):例如,商業與住宅之燃燒、餐飲業油煙排放……等所產生的PM2.5合計約佔32〜43%。 4.依產生的區域可分爲境內本區自產污染源(約佔66%)與境外移入本區污染源(約佔34%)兩種區域,如圖2所示。 圖1A.室外空氣污染物PM2.5的來源(依產生的狀態) 圖1B.室外空氣污染物PM2.5的來源(依產生的狀態:各細項) 圖2.我國境內自產與境外移入空氣污染物PM2.5之來源(依產生的區域) 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 衛生福利部於107年6月15日公布106年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依序為(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十大死因死亡人數中、癌症增277人(0.6%)、肺炎增268人(2.2%)較明顯。可見肺癌已位居癌症死亡之首且空氣污染已成為國人不可輕忽的死亡威脅。 ㄧ、懸浮微粒 所謂「懸浮微粒」(particulate matter, PM)是指懸浮在空氣中的微小粒子,其學名稱之為氣膠(aerosol),泛指微粒和氣體的混合物。懸浮微粒常以其粒徑區分大小,當粒徑小或等於10微米(μm,即百萬分之一公尺)時稱為粗懸浮微粒(PM10);當粒徑小或等於2.5微米時稱為細懸浮微粒(PM2.5);當粒徑小或等於1.0微米時稱為極細懸浮微粒(PM1.0)。懸浮微粒的計量單位是以微克/立方公尺(μg/m3)表示。當空氣中存在許多污染物時,特別是細懸浮微粒PM2.5(粒徑約為頭髮的1/28),因其可攜帶各種化學物質與重金屬,甚至細菌、黴菌與病毒,且可穿透肺部氣泡,並直接進入血管而隨著血液循環全身,故對人體健康及生物生長之影響最大。 二、空氣品質指標 所謂「空氣品質指標」(Air Quality Index, AQI)是指依據環保署監測資料將當日空氣中的臭氧(O3)、細懸浮微粒(PM2.5)、懸浮微粒(PM10)、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及二氧化氮(NO2)等六項成份濃度值,分別換算出不同污染物之副指標值,並以當日各副指標之最大值作為該測站當日之空氣品質指標(AQI)值。表1為室外空氣品質指標(AQI)對健康的影響。 探究降低空氣污染的方法 降低空氣污染的方法可概分為源頭減量、流動減量與淨化減量三種方法。 1.源頭減量:依上述空氣污染來源(屬性、方式、狀態、區域)進行空氣污染防制,以達空污減量。 2.流動減量:可概分為自然流動與強制流動(機械通風)兩種,藉以遷移空污到可降低空污的環境中,以達空污減量。 3.淨化減量:可概分為物理、化學與生物淨化三種方式。 淨化空氣原理 本文實作所採用的淨化空氣原理為物理式之過濾阻隔原理。其原理是利用風扇與濾網(例如:HEPA濾網、活性碳濾網)所組成的濾淨系統,將空氣污染物吸附阻隔在濾網上,而乾淨空氣則通過濾網,以達淨化空氣。 實作簡易空氣清淨機 由於師生在校期間大部分是在室內空間進行教學與學習活動,室內空氣品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師生教與學的品質與效能。因此選定實作”簡易空氣清淨機”作為起點,後續可擴充其功能或增加造型並延伸其故事,以統整跨域知識(科學、技術、工程、美學、數學、社會/人文/生態/環境,STEAMS),並提升學生「科學探究」與「科技實作」能力。本文之空氣品質跨域整合STEAMS教學活動簡述如下: S(Science,科學/學說/學理):以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等學理為基礎,探究空污的成份與來源及解決之道。 T(Technology,科技/技術): (1)以生活科技為主的創意設計與工程製作,進行實作淨化空氣裝置作品。例如:空氣清淨機實作; (2)以資訊科技為主的運算思維,進行資通訊實作。例如:空氣品質偵測顯示模組(硬體)與程式設計(軟體)之整合實作;或空氣品質之探究與實作APP手遊、線上遊戲(延伸活動)。 E(Engineering,工程/工作程序):以工程製作為主的工作程序及最佳化作品。即先利用電腦數位輔助繪圖(繪圖軟體)或傳統手工進行創意設計圖(或草圖),繪製出作品外觀立體圖、三視圖、展開圖。接續再利用電腦數位輔助模擬與製造(例如:機構與結構模擬、3D列印、雷射切割……等)或傳統手工具進行試作模型、作品後進行測試、修正、改善、精緻...…等工作程序。 A(Art/Aesthetics,藝術/美學):以感官知覺為主的藝術美學之人性化作品。例如,視覺、色彩、造型、聽覺、人體工學(觸覺)……等感官知覺設計與實作(延伸活動)。 M(Mathematics,數學):以數學運算為主的成本與效能評估。例如,計算空氣淨化機體結構與濾材面積、過濾效能、耗電量…... (延伸活動)。 S(Society,社會/人文(文化、語文、故事)/生態環境):以社會、人文、生態為本的永續生存與發展。例如,空氣清新小精靈 (空氣清淨機) 誕生的故事(典故/由來),後續發展為太陽能電力、無線充電……等大精靈,以節能減碳並減緩氣候變遷,永續生態環境。或設計空氣污染之探究與實作桌遊(事件卡、機會卡……) (延伸活動)。 圖3為 STEAMS跨域整合教學活動流程示意圖,以供教師進行統整跨域與探究教學參考。 圖3.STEAMS跨域整合 教學活動流程 示意圖 一、實作說明 本文實作的空氣清淨機是利用小型電風扇或USB隨身風扇配合空氣濾材及其支撐結構組成空氣清淨機,並搭配Arduino 微電腦主控板及灰塵感測器、溫溼度感測器,以偵測空氣品質,並於液晶上顯示,以驗證實作之空氣清淨機濾淨空污效能,進而解決空污問題,改善室內空氣品質。 二、空氣清淨原理: 物理式吸附濾淨方式 三、實作材料 1.空污吸附濾淨系統材料 空污吸附濾淨系統材料,請參閱圖4、5。 圖4.各式濾材 圖5.各式風扇與濾網結構體(飲料杯、網籃) 2.空污感測顯示系統材料 空污感測顯示系統材料,請參閱圖6。 圖6.空污感測顯示系統元件 四、實作流程與步驟 (ㄧ)工程設計與製作空氣清淨機 1.依所選用之風扇並配合風扇尺寸製作空污淨化機體外殼(可用現成的圓形飲料杯或籃子,也可自行設計製作成圓錐體或正圓柱體,作為其機體,如圖7所示。 圖7.空污淨化機體外殼(結構體) 2.依所製作的空污淨化機體外殼或內緣(圓錐體或正圓柱體)製作展開圖(扇形或長方形面積),以利剪裁濾網之形狀尺寸,如圖8所示(濾網模型模板)。 圖8.製作空污淨化機體外殼或內緣之展開圖 3.依所製作之展開圖模型模板剪裁所需濾網(不織布濾網、靜電濾網……等)尺寸,如圖9所示。 圖9.剪裁空污淨化濾網之形狀尺寸大小 4.整合風扇、濾網與濾網支撐結構體為一體,形成完整的空氣清淨機,如圖10所示。 圖10.整合風扇、濾網與濾網支撐結構體為一體的空氣清淨機 (二)運算思維空氣品質感測顯示系統 1.依所選用的空污感測器、Arduino開發板等硬體,設計製作成空氣品質感測顯示模組,其電路圖與實體圖,如圖11~13所示。 圖11.夏普GP2Y1014AU0F 灰塵感測器實體圖與其端子意義 圖12.夏普GP2Y1014AU0F 灰塵感測器電路圖 圖13.溫濕度與液晶顯示電路圖 2.依硬體所設計製作的空氣品質感測顯示模組,撰寫程式。 (1)程式碼 (2)可參考開源的程式碼或自行撰寫程式。 3.整合空氣品質感測顯示系統的硬體與軟體,形成軟硬兼具的空氣品質感測顯示系統,如圖14所示。 圖14.空氣品質感測顯示模組之實體接線圖 (三)整合空氣清淨機與空氣品質感測顯示系統,完成具空氣品質偵測的空氣清淨機。 五、驗證淨化效能 1.進出口空氣流速測試 (風速計單位: M/s) 圖15.進出口空氣流速測試 2.進出口空氣品質測試 測試結果,請對照表2,以判定空氣品質狀態。 3.教室實測(使用PMS5003/G5灰塵感測器:程式碼) .Youtube連結 圖17.教室黑板附近空氣品質測試 結語 本文「淨化空氣品質之探究與實作」之內涵屬問題導向(PBL)的主題式課程,希望藉此探究與實作活動,統整跨域知識(STEAMS),期在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與「科技實作」能力,並引燃「終生學習」熱情、激發「動手實作」意念、享受「解決問題」喜悅、實踐「生命出口」信念、體現「合作學習」真諦、感受「專題作品」成就、累積「人生歷程」智慧、感悟「正面」人生觀與使命感。同時在主觀、客觀、宏觀、達觀的生命發展歷程中,成就每一個孩子;在「物性、人性、心性、靈性」的人生感悟歷程中,對「時間的運用」、「生活的重點」、「生命的重心」、「人生的目標」詮釋並體認「生活的目的」與「生命的意義」,享受生命的美好。 後記 本簡易空氣清淨機可作為教室、辦公室、書房、車內等室內空氣淨化裝置及風扇使用。此外,亦可結合物聯網,製成智慧室內空氣清淨機器人,自動感測空氣品質,類似掃地機器人自動清淨室內每一角落。 詳細內容可參閱”淨化空氣品質之探究與實作課程網”。 延伸閱讀與探究及實作 環境感測器網路系統(LASS): http://lass-net.org/ 參考資料 1.環保署 2.袁中新(102/4/15)細懸浮微粒 (PM2.5) 之生成及危害, 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 3.蔡鴻德、楊鍇行、黃星富(106/9,P108〜113) 空氣污染防制新作為,國土與公共治理季刊 第五卷 第三期 4.蔡鴻德(106/5/22) 臺灣空氣品質現況與防制策略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

甜秘密-糖漬中的科學

甜秘密-糖漬中的科學

封面照片為:筆者於糖漬成果發表會與參加試吃評筆的老師及學生解釋每一個學生作品的製作過程。 文 馬瑪宣 /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生物科教師 我常在想,什麼樣的科學實驗得以讓學生帶回家做,好玩有趣,又可以融入日常生活呢? 每天看學生在清理吃不完的午餐水果及水果果皮,便突發奇想,利用大家不要的 “剩食”做成糖漬小零食,並將糖漬中的生物、物理、化學知識技能整合,以探究式的學習策略,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法,為科學融入生活之實踐。在糖漬的過程中檢測糖漬液的物理性質,糖漬結束後,檢測糖漬水果的化學性質,以及糖漬水果的顯微切片,觀察植物細胞型態。學生必須將糖漬過程拍成影片,課程結束時作成果發表,還有糖漬品試吃大會。教學評量有實際的成品評分以及評分規準,可以彈性使用,是一個國、高中皆適用的課程。 教學目標設定 先設定好總目標,再依序設計糖漬課程。 (一) 給予學生創意發想的空間,自己設計實驗、找材料,做創意。 (二) 利用要丟棄的果皮,或吃不完的盛產水果做成具個人風格的美味糖漬品。 (三) 以食品加工的技術,完成糖漬品製作。 (四) 結合生物、物理、化學跨科技術,完成糖漬品的多項化性分析與細胞觀察。 (五) 結合資訊,以簡易的3C產品App應用軟體,製作實驗操作影片。 (六) 把課本上的知識、實驗室的科學帶入日常生活。 圖1. 甜祕密-糖漬中的科學之教學總目標圖示 教學活動設計說明 十二年國教精神 - 素養導向的教學設計 圖2. 甜祕密-糖漬中的科學之教學設計藍圖 .融入三大自然科的知識 : 舉凡高一生物與高三選修化學皆會談到的滲透作用概念,生物科的抑菌作用,物理科的沸騰現象與混合物的沸點。 .跨領域技能實作 : 以用光線折射原理設計之糖度計、鹽度計、酒精度計來檢測糖漬水果在各個糖漬階段的糖度、鹽度、酒精度變化 ; 以化學之滴定方法檢測糖漬水果中的維他命C含量 ; 以顯微切片技術觀察糖漬水果於糖漬前後之變化。 本教案採探究式的學習法設計,給學生開放的思考空間,必須自己決定要做的水果種類與糖漬方法,設計實驗流程,按照自己客製化的實驗流程作出個性化糖漬水果。這樣的開放式學習法對任課教師而言是挑戰的,因為沒有標準的設計,舉凡器材、藥品、糖漬用品、檢測工具、用量等,都是彈性選擇。教師事先作一種或數種糖漬水果,可以依這樣的方法以此類推。但是務必要讓學生有一段時間作參考資料的探索,上網查資料,youtube有許多糖漬方法的影片。唯一不同的是,我們要有精準的糖、鹽用量,固定時間,以及科學的性質、量化的數據。專業科學性質網站上的資料務必不能直接轉貼,必須改寫方法或流程,但是提醒學生作正確的參考資料引用方法以及APA 引用格式寫法,任何參考資料都必須明確標示出處。因為日後作品若有機會發表,要避免侵犯著作權的問題。 先給學生明確的評分規準,包含所有學習單的形成性評量評分表格,以及期末口頭報告的總結性評量評分表格,讓小組學生知道如何在每一個單元有如何的學習表現,會拿到如何的分數。評分規準能有效地促進學習,讓學生注意每個小細節,以及讓團隊順利分工。(如表1連結的評分規準) 以提問的方式,促進學生在實驗過程用心觀察、思考現象背後的科學意義,例如,開始冒泡泡時的糖漬溫度是幾度? 並要求學生用圖示的方法把觀察到的現象畫出來,可以放在口頭報告,或錄製成影片解釋。如此配合課堂情境,小步循進的脈絡化學習,可以訓練學生的耐心,與敏銳的觀察力。 本教案將資訊融入教學,要求學生把糖漬的過程,以及問題與討論的解答,以影片的方式呈現。於日常生活中能夠做影片拍攝,將所觀察、學習過程以影片的方式表達,甚至可以上傳至youtube與大家分享,是一件很生活化又生動的教學與學習方式。現在有很多的科普影片拍攝比賽,例如 “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也是一個非常好讓學生發表自己作品,融入科學知識背景的科普影片平台,從小學到高中皆可參加,可以鼓勵學生投稿。 教學歷程分享 糖漬知識背景建立、器材介紹 教師於課前印製學習單一(認識糖漬)。教師於課前將可以用到的器材放置於講桌,方便解說(加熱板、烘箱除外) 。 圖3. 廚房紙巾、保鮮盒、鹽、細砂糖、砧板、水果刀、筷子、玻棒、溫度計、湯勺、研缽套組、秤藥紙、有蓋的鍋子、電子秤、不鏽鋼烤肉架 圖4. 左至右分別為鹽度計、pH meter、酒精度計 圖5. 左至右分別為低、中、高糖度計 用投影片「西班牙市集的糖漬攤位、新光三越地下街糖漬水果」以及試吃糖漬水果活動引起動機。 搭配學習單一,帶領學生依序了解:何謂糖漬水果、滲透壓知識、糖漬可抑制細菌生長的秘密、糖度計、鹽度計、酒精度計使用方法和原理、酸鹼度pH 儀、鹽水去苦味維生素C測定法。若一個班有20 人,則5人一組,分成4組。請學生填寫工作分配表(教師可以自行設計),以利記錄分組名單與工作分配,教師於課中檢查每一組的工作分配狀況,拍照存檔,以利下一次上課前清點,事前準備。最後,教師將多元評量標準寫在黑板上並解釋評量重點。 圖6. 課程一開始,介紹新光三越糖漬品攤位,市售糖漬品介紹,引起動機 糖漬水果實驗設計 一、事前準備 : 教師於課前印製學習單二(糖漬水果實驗設計)及學習單三(去苦味及糖漬橙皮示範)。教師於課前將會用到的器材放置於講桌,方便解說(烘箱除外)。 二、教學流程 : 1. 發下學習單二,請學生依照學習單上的問題回答,並查網路資料,引導學生寫出專屬的糖漬水果實驗設計心智圖。 2. 引導學生寫出有量化概念的實驗設計,包含實驗所有的器材、藥品、多少量,實驗條件等。 3.依照各組進度,每組學生個別跟老師討論其設計實驗的可行性,需如何調整。 三、小組發表 : 挑選2組學生將其設計的心智圖拍照,投影於螢幕。或是把心智圖畫在黑板,與全班分享。 四、示範教學-橙皮去苦味 : 發下學習單三(去苦味及糖漬橙皮示範),播放影片糖漬果皮去苦味示範,解說需要前處理的果皮去苦味步驟,待下週上課之前,選擇要用水果皮糖漬的組別,必須在家自行操作學習單三的步驟一~四。 糖漬果皮去苦味(影片連結) 注意 : 請學生注意去除苦味時,水要多放才可以完全去除苦味。 實作-糖漬水果+ 物理性質測量 一、事前準備 : 準備全班共用器材。印製學習單四(數據表格) 。 二、教學流程 : 1.檢查各組是否有帶去除苦味的果皮或水果。 2.檢查各組的器具是否有帶齊 3.發學習單四,並教導數據表格如何填寫。 三、注意 : 1. 教師可以預備一些去除苦味的橙皮,萬一有學生沒有帶時,可以給少許橙皮試作。 2. 如果沒有香吉士皮,也可以用柳丁皮代替。 四、示範教學- 糖漬DIY(影片連結) : 搭配學習單解說今天上課之糖漬橙皮作法作為示範。學生依照自己設計之糖漬方法為主。 圖7.學生做糖漬水果實驗及紀錄溫度及糖度 圖8.糖漬橙皮完成,教師將橙皮夾出,檢查其透明度 五、糖漬小秘訣 : 必須等到糖水快要燒乾了才能再加下一次糖漬的水和糖,不然煮出來的香橙皮無法呈透明狀。 實作-化學性質測量 一、課前準備活動 : 1.印製學習單五(化學性質分析)。 2. 準備全班共用之實驗器材。 3.準備每一組需要使用的各別器材,如滴定裝置等。 二、器材與藥品準備 : 清點每一組所需要的實驗器材與藥品是否完備,有一些是全班共用的器材,可以先規定使用順序。 三、示範-化學性質測量 : 針對一些第一次使用的器材,教師可以先示範一次,如糖度計、酒精度計、鹽度計、pH儀等、維他命C滴定方法。 四、分組實際測量 : 叮嚀各組組員分工合作,必須於60分鐘內完成所設計糖漬水果成品的化學性質測量。 圖9.學生共同合作,進行維他命C的滴定實驗 圖10.學生進行糖漬水果糖度、酒精度、鹽度及pH值測量 實作-生物技術之顯微照相 一、課前準備活動 : 1. 印製學習單六(顯微照相技巧)。 2.準備顯微照相實驗器材。 二、示範實驗 : 1. 對照學習單六的流程,示範糖漬水果成品的切片方法,與如何做顯微照相。 2.與每組討論其糖漬水果的切片位置,例如,糖漬奇異果的切片應該是果肉,糖漬橙皮的切片應該是果皮。 3.示範在同一個視野之下,要拍攝刻劃玻片的標準刻度,如此可以用word在顯微照片畫比例尺。 三、實際操作顯微切片及測量: 各組學生完成顯微切片,及拍攝顯微照片及比例尺。 圖11.教師向學生解釋顯微鏡下的糖漬水果細胞構造變化 圖12.教師示範糖漬橙皮顯微切片的方法 探究-實驗數據處理與分析 一、準備活動 : 1.印製學習單七(數據處理表格)。 2.準備各組使用的小筆電作數據處理。 二、示範數據處理方式 : 1.示範如何將實驗數據打在Excel及計算平均值、標準差等。 2.示範如何用計算好的數據做圖表。 三、實際做數據處理 : 學生將糖漬水果的物理測量及化學測量的數據處理,並且做成適合的圖表。 四、數據分析 : 依據學習單七的問題,回答可以從數據中獲得那些結論,可以從數據中看到什麼? 要求學生上網查資料,找答案必須上網查資料,附上參考網址。 五、注意 : 提醒學生下週要帶有簡易影片剪輯功能的手機,一組一台即可。 探究-糖漬影片剪輯 一、課前準備活動 : 1.印製學習單八(影片製作流程)。 2.請學生自備手機,一組一台即可。 二、看示範影片剪輯影片 : 配合學習單播放Youtube 上的簡易以手機剪輯影片法。 三、影片剪輯 : 以手機裡收集的糖漬水果DIY照片及影片,剪輯製作影片。 成果發表 一、課前準備活動 : 事先邀請學校教師一同來評分各組糖漬水果成品。 二、成果發表 : 1. 已事先完成之投影片,報告本次課程中的實驗設計、流程圖、實驗方法、成品分享,以及心得。 2. 分享製作完成的糖漬水果影片。 圖13.學生共同布置發表會 圖14.學生於成果發表會開心地演說她們的糖漬水果過程 三、糖漬水果試吃大會 : 邀請學校老師與所有學生一同試吃、評比哪一組是糖漬水果人氣王。 四、老師講評 : 由教師總講評本學期的教學成果,與省思,給予學生正面的鼓勵。 糖漬八週學習單連結 : MM科學視界 教學評量 因為本教案根據12年國教之素養導向原則而設計,因此發展出素養導向的評量,讓學生明確知道自己應該要完成哪些學習過程表現,才可以拿到如何的成績。而教師也可以依據這樣的評量規準而有評分依據,設計原則有三: (1) 評量學生的知識、技能及態度。 (2) 學生能整合所學並應用於特定情境中 。 (3) 重視學習歷程的形成性的評量,與重視整體學習結果的總結性評量。 教學省思 完成糖漬的探究與實作課後,我認為: (1)教師本身要有一些課堂備案,不能讓沒有帶東西的學生只觀摩他組學生做實驗 ; (2)時間掌控相當重要,因為對於學生和老師而言,都很有可能第一次接觸這一個實驗材料(例如糖漬草莓),在摸索的過程中,時間很難控制,所以要特別留意事先想好,如果來不及做完實驗的處理方法,例如到此為止,用保鮮盒帶回家繼續再做等。 (3) 培養課堂小助教 : 可以找幾個對科學實驗比較有興趣的學生,課前事先訓練其實驗技巧,在老師忙得不可開交時,可以是非常得力的助手。 學生回饋 於學習單中置入一些可以問出學生省思的題目,收集到的資訊剪輯4個為代表。整體而言,學生相當喜歡有自行設計元素的課堂,也會突發奇想,想要做哈密瓜或西瓜。也認為利用剩下來的水果或果皮具有化腐朽為神奇的功效,也很喜歡自己做影片,相當有成就感。 圖15. 學生回饋 參考資料 1. 普通化學實驗。 維生素C的定量。民國105年。國立台灣大學化學系。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2. 方義民。1991。椪柑與柳橙果實檸檬苦素類成分之分佈與降低椪柑果汁苦味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 中華百科全書 4. 華人健康網 附錄:學習單參考

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沉浮的葉子小艇

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沉浮的葉子小艇

文 吳沛穎 /桃園市私立新興國際中小學教師 以往學生面對光合與呼吸作用時僅以片段的方式記憶,忽略了這些化學反應在細胞中扮演的角色與關係,因此在具體操作中引導學生整合科學概念,將零散的陳述記憶轉化成知識架構,從寫作中洞見學生看待世界的視野,從回饋中發掘教學的價值。 學生生活經驗與知識結構的阻礙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為國中生物重要之概念,卻是生物科學中常造成學習困難的主題之一,主要原因在於學生對於「植物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消耗及產生的氣體」和「植物與能量之間的關係」等概念不清楚。以兩概念為例,依國中生物課文文本第二章說明動植物細胞胞器的功能,學生得知葉綠體可行光合作用,而粒線體可利用呼吸作用將養分轉換成能量,並了解細胞是生物體構造和功能的基本單位,不過到了第三章的養分獲取時卻缺乏將概念整合成知識系統的能力,學生須由文本隱含的邏輯關係推演出概念之間的關聯,對部分學生會造成理解上的困擾。再加上學生可能從日常經驗、錯誤的類比或與生俱來的理解方式學習,這些經驗建構出的概念若與學校正式課程知識發生衝突時,將會影響學生學習新知,造成學習困難。 圖1.學生概念衝突成因示意圖。(以邱美虹教授文字修改製作,2000。) 筆者發現國中階段的學生常見的光合、呼吸作用另有概念有: (1)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只發生在白天; (2)呼吸作用不會發生在有光照射的時候; (3)當綠色植物沒有光能,停止進行光合作用時,它們還是持續呼吸和散發氧氣。 這部分的結論與Treagust在1995年發表的結論部分雷同,因此可知,學生要改變自己原有的科學概念,其過程中是相當困難的,因為科學概念常是抽象、複雜,且與生活經驗不同。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要中提到國中階段課程需由具體操作切入後,引進抽象思考連結具體操作。筆者以呼吸作用作為起始進行跨概念整合,引導學生了解生物呼吸作用產生的氣體可作為光合作用原料,初步建構碳循環概念。藉由科學文本提供學生對於光合作用的初步概念,從中歸納出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變因並著手進行實驗,最後根據實驗結果與問題討論反思整個實驗流程,撰寫成科學報告。期盼透過此課程促進國中學生學習興趣,以提升科學素養與學習成效。 教學目標與流程 為求切合學生學習需求,教案設計必須針對學生先備知識著手規劃。在國中七年級的課程中,教學目標著重於使學生了解光合作用及呼吸作用進行時所需的反應物與產物。實驗的安排企圖讓學生從觀察中初步形成科學概念,並能利用產物推測反應是否進行。藉由實作的活動,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與問題解決的方法與能力。最後引導學生認識科學寫作方式,並嘗試撰寫實驗報告。 筆者針對國中生物概念進行整合,設計出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之探究型課程模組實驗,搭配分組合作之教學策略,並以各組任務提供學習情境,茲將模組設計步驟進一步說明如下: 一、 呼吸作用-使用石灰水證明人吐出之氣體具有二氧化碳 以七年級生物第六章章節實驗活動觀察人體呼出之氣體是否內含二氧化碳,教師先行說明石灰水混濁之化學反應,接著請學生操作實驗並點明實驗觀察要領。 二、 光合作用科學閱讀-討論影響光合作用之因素並設計實驗組/對照組 課程設計之初期望培養學生科學閱讀能力,故分組策略上採 JigsawⅡ拼圖法二代合作學習模式分派學習任務,分成合作小組及專家小組。拼圖法二代是由原始拼圖法結合其他小組學習方法所發展出來的(黃政傑、林佩璇,1996),其主要差別在於拼圖法中每位專家部分都是一個獨立而完整的單元,而拼圖法二代則整合這些獨立單元,並增加在合作小組與專家小組中的閱讀時間。詳細實施步驟如下: (一)、 合作小組: 小組人數建議4~6員,依序分配組員職務,如組長、紀錄員、資料員、風紀員等,並請資料員上台拿取任務袋。任務袋中有4~6項子任務(依小組人數而定),待組員分配完子任務後,先留在合作小組閱讀教材,教師需提醒學生留意關於自己子任務的資訊。 (二)、 專家小組: 閱讀完資料後,將相同子任務之組員分派至專家小組中,各專家任務即為深入探究自己負責的主題,此時教師巡視各組並適時介入,筆者建議教師可入坐於學生組內聆聽。本次課程使用之閱讀文本(子任務) 包含:葉片結構基本介紹、水生及陸生植物、英吉曼水綿實驗、不同生長環境 C3 植物、不同生長環境 C4 植物、不同生長環境 CAM 植物。每一子任務皆有學習單須完成。 (三)、 原合作小組分享: 教師給予學習單,學生將於專家小組中討論出的內容與原小組分享,使原合作組別內夥伴都能獲得討論重點,並回答學習單問題。在此學習單的問題設計需呼應下一教學流程,以便學生能夠整合出影響光合作用的變因。 (四)、 發表光合實驗影響變因: 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討論內容羅列影響光合作用實驗之變因,並上台發表。在此課程中學生討論出的變因如下:二氧化碳對光合作用的影響(加入二氧化碳與否、吐氣之量)、不同物種葉片(植物種類、厚薄、重量)。 三、 沉浮小艇-根據實驗設計進行操作,分析實驗數據撰寫實驗報告 (一)、 全班授課提問: 以「如何證明植物曾發生光合作用」問句,引導學生歸納出驗證方法可視產物是否產生作為依據。在課文中已使學生得知植物產生之養分除直接供給植物使用之外,亦會經由酵素轉化為澱粉形式儲存,並可利用碘液測試。 (二)、 操作實驗: 實驗器材如圖2,包含:燈源、葉片、培養皿、50ml針筒、打洞器及吸管,可根據學生選擇之變因調整實驗材料,此實驗操作步驟引用自阿簡生物筆記之實驗流程,如圖三所示。 圖2.沉浮小艇實驗器材 圖3-1沉浮小艇實驗步驟1:使用打孔器打出葉錠,投入20ml 水中。拿著吸管對水裡吹氣,將含二氧化碳的水倒入針筒內。 圖3-2沉浮小艇實驗步驟2:把葉錠裝在針筒裡抽真空。 圖3-3沉浮小艇實驗步驟3:用手指頭壓住針筒出口,活塞往後拉數秒,重複數次,直到葉錠都沉入水底。 圖3-4沉浮小艇實驗步驟4:把兩組裝置都放在光源下照光,計算半數葉錠浮起時間。 (三)、 分析實驗數據並討論: 教師提供兩份實驗報告作為對比,請學生找出相異處,如圖4,從差異處帶領全班整理實驗報告架構,並將此架構作為評分依據。 圖4.分析實驗報告示意圖 (四)、 各組發表: 教師根據各組實驗討論進行評析。 四、 科學寫作 學生實驗報告課程結束後,學生根據實驗撰寫架構整理出組別報告,並各自回答問題討論,方式不拘,如圖5所示。 圖5.學生科學報告寫作範例 求新求變-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本課程經筆者實際於校內生物實施探究課程,利用4堂課約180分鐘的時間,初步引導學生建構碳循環概念,並藉由科學文本歸納出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變因並著手進行實驗,反思流程後撰寫科學報告。在授課過程中發現學生提出之議題與課程遭遇之困難,以下提供筆者的觀察: 1. 即使呼吸作用產物檢測較偏向食譜式實驗,學生仍會糾結於石灰水量、導管方向或呼氣次數,建議以反問方式讓學生思考實驗的可能性,並比較不同的變因下與他組的應變變因是否不同。 2. 在進行合作教學分組時,筆者建議實施分組必須加強任務連結,以學習任務為導向設計合作學習單,避免學生未能確實針對主題討論,或討論內容脫離學習概念。 3. 學生進行討論時為避免偏離主題,或無法及時切入核心概念,教師可入桌觀察與討論,適時調整討論節奏與方向。 4. 操作沈浮小艇實驗時僅少數小組的葉錠成功浮起,建議即使實驗失敗,亦可引導學生在實驗結束後討論出幾個可能因子,例如:葉片種類、打洞時間與面積大小、溶液比例、光源種類(本實驗使用鹵素燈,亮度高且光源集中,唯易發熱)、自身操作手法不熟練等,可進一步根據因子設計實驗,增加學生與學習概念的互動,延伸實驗廣度及深度。 5. 雖然學生在傳統講述及紙筆測驗中能正確回答科學概念,但從實驗報告的論述裡仍會發現迷思。例如在科學方法單元學生曾學到設計實驗時需將組別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之間只能存在一操作變因,但從實驗報告中依舊能發現,若請學生針對一假設設計實驗時會出現一個以上的操作變因;抑或是針對問題提出之討論未全盤設想,如圖6所示。筆者以實驗結果進行反問,企圖使學生產生認知衝突,引發內在動力思索並解決問題。 圖6.科學論述迷思概念範例 結語 進行完探究教學後,筆者嘗試探討課程實施前後的學習成效,以不同班級之段考成績作為指標發現班級間無明顯差異,但若將其科學寫作的敘述進行比較可發現不但內容豐富多元,且能以科學性的字眼描述。這也更加證實實行探究教學必須搭配適宜的評量工具,藉由多元、實作評量來檢視學習成效。寫作內容不僅可用以檢視學生科學概念的準確度,也可以分析其論證推理的品質(Champagne & Kuoba, 2005)。因此本課程以科學寫作進行概念統合,梳理探究實驗中的脈絡,並從學生文章中修正教學,體現「從寫作中洞見學生看待世界的視野,從回饋中發掘教學的價值」之真正意涵。 參考文獻 1. Champagne, A. B., & Kouba, V. L. (2005). Writing to inquire: Written products as performance measures. In J. J. Mintzes, J. H. Wandersee, & J. D. Novak (Eds.), Assessing science understanding: A human constructivist view. Burlington, MA: Elsevier Academic Press. 2. Tregust, D. F. (1995). Diagnostic Assessment of Students’ Science Knowledge. Mahwah: New Jersey. 3. 邱美虹(2000)。概念改變研究的省思與啟示。科學教育學刊,8(1),1-34。 4. 黃政傑、林佩璇(1996)。合作學習。台北:五南。 5. 簡志祥(2011)。用浮沈葉錠測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阿簡的生物筆記。2018 年 4 月 7 日,取自 http://a-chien.blogspot.tw/2011/10/blog-post_6314.html。 6.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取自 http://www.fssh.khc.edu.tw/UpLoadFiles/E2AEA34.pdf。

從茶葉生產到飲茶的科學

從茶葉生產到飲茶的科學

文 陳冠霖 /遊山茶訪經理 中級茶葉品評師 烏龍茶為臺灣人之國飲,至今已有近300年歷史,烏龍茶為臺灣之重要特產,屬於部分發酵茶類。依外形分,部分發酵茶中的文山型(或條型)包種茶俗稱「包種茶」(圖1),凍頂型(或半球型)包種茶則俗稱「烏龍茶」(圖2),是主要的內外銷茶類。目前臺灣茶園種植面積 11,906公頃,年度產量15,200公噸,雖占全世界茶葉年產量不及1%,但卻是臺灣重要高經濟作物之一,年產值約新臺幣150億元;所衍生之茶飲料、茶具、茶藝文化等可高達新臺幣數百億元。 圖1. 文山型(或條型)包種茶圖 2. 凍頂型(或半球型)包種茶 臺灣烏龍茶的製作工序相當繁複,從採摘到製成品,需至少36小時不眠不休的勞力付出。製茶步驟雖固定,但是力道的拿捏與時間的掌控完全靠經驗。在現代科學研究下,漸漸揭開經驗背後所隱藏的科學道理。茶葉生產一共需要九個步驟才能完成,包括: 1.採摘 2.室外萎凋 3.室內萎凋 4.炒菁 5.揉捻 6.初步乾燥 7.團揉 8.再次乾燥 9.烘焙 以下依序介紹茶葉生產的步驟: 1.採摘(圖3) 臺灣烏龍茶講究一心二葉(圖4)採摘方式,有別於大陸或是日本等只採心芽。只採心芽是因為心芽酯型兒茶素含量較高,口感較為苦澀,但是胺基酸含量較高,是回甘來源。成熟葉糖分含量高,酯型兒茶素含量低。所以一次採一心二葉,口感,香氣,滋味達到平衡,且可以耐得住高溫沖泡。如果只採心芽,不可以高溫沖泡,因為心芽的酯型兒茶素過度溶出會讓茶湯苦澀不已。 圖3. 摘採 圖4. 一心二葉 2.室外萎凋(圖5) 常見的小葉種烏龍茶因為具有雙層柵狀組織,耐得住高強度陽光的曝曬。反觀大葉種為單層柵狀組織結構,所以常被拿來做紅茶而不需有室外萎凋的步驟。室外萎凋藉由陽光的能量減少茶青(或稱茶菁)的細胞水分含量,減低其活性至細胞膜半透性消失,使位於液胞內的多元酚類能夠滲出,引發發酵作用。多元酚類是強抗氧化劑,有助於茶樹生長期間對抗環境逆境。 圖5. 室外萎凋 3.室內萎凋(圖6) 此步驟為茶葉發酵,更正確講法是茶葉多元酚類的氧化作用。因為氧化的程度不同,可分成綠茶、烏龍茶、紅茶等三種製茶工藝(圖7)。為什麼說氧化會是更正確的名詞,必須先從發酵談起。發酵一詞的由來,最早用於麥芽汁加入酵母菌產生氣泡的現象,也就是製酒的過程,是最早對於發酵的定義。簡單來說,就是運用生物體分解有機體產生能量的過程。在生物學上的定義是:在電子傳遞鏈當中,以有機物作為電子受體的氧化還原產生能量的反應。但是,在茶葉製造當中,所謂茶葉的發酵應該稱為茶葉的氧化(oxidation)會更為適切。因為茶從綠茶轉變成為烏龍茶再變成紅茶是一連串茶多酚類的聚合反應。 綠茶當中的兒茶素類,在多元酚氧化酵素(polyphenol oxidase, PPO)的幫忙下,將兒茶素們氧化,也就是將氧氣加到兒茶素上,或者將兒茶素們像拼積木一樣拼在一起,產生巨大的化合物,這非常像在拼樂高。多元酚類的氧化,會影響茶湯顏色與滋味,兒茶素本身無色,當氧化聚合成為茶黃質時茶湯顏色會變深。在紅茶中,茶黃質(主要)與茶紅質是重要的顏色與滋味來源,如過聚合過頭就會產生茶褐質,這會使紅茶滋味不佳,湯色變暗。「今天的手感,成就明天的口感」,即指在製造過程當中(圖8),藉由翻動使茶青進行氧化,也就是藉由外力提高多元酚類與PPO接觸的機會。翻動茶葉時必須溫柔,如果翻動得太大力,會造成氧化聚合速度過快(如樂高亂亂拼),產生滋味不佳的香氣與口感。 茶葉水份含量的控制與蒸散(俗稱走水)是室內萎凋的另一個重點,如果水份蒸散得宜,茶自然會香,就像是衣服洗好充分曬乾一樣。造成水份蒸散出障礙的原因常見於採摘時捏傷或折傷。室內萎凋時摔傷,浪青時力量過猛造成內傷,使水份無法藉由如水管般的葉脈流至氣孔蒸散而繼續留在細胞內,也俗稱「積水」。當水份蒸散得宜,細胞內空間會越來越小,使得多元酚類與PPO越來越靠近,氧化反應將繼續順利進行。 總結來說,發酵有如一段旅程,起點是綠茶,終點是紅茶,旅途當中處處皆是風景,停靠在那邊憑經驗也憑想像。就因為烏龍茶屬於部分發酵茶,那有多少部分?在那部分?因為有這兩個問題,烏龍茶製造工藝相當具有藝術性,也相當不容易研究。 圖6. 室內萎凋 圖7. 綠茶、烏龍茶、紅茶 圖8. 浪青 4.炒菁 當氧化完成後,必須抑制PPO作用,會使用攝氏大約300度的高溫鍋爐翻炒茶青,使大部分PPO失去活性,少量存活下來的PPO將有助於茶葉製做完成之後存放的後氧化作用,也就是我們常聽的老茶風味來源的其中一個原因。如果是紅茶就不會進行殺青步驟,必須留下PPO盡量將兒茶素氧化透徹。 5.揉捻(圖9) 因為茶葉表面具有蠟質,必須經過機械力道進行蠟質與組織破壞,使茶葉汁液流出黏附在茶葉表面,經乾燥凝固,當在沖泡時熱水才能夠將滋味溶出。揉捻過程中忌諱接觸到鐵的物質,因為鐵會與茶中的沒食子酸結合產生黑色沈澱,所以在製茶場內的揉捻機多為黃銅製底盤(圖10)。 圖9. 揉捻 圖10. 黃銅製底盤揉捻機 6.初步乾燥 揉捻後的茶葉必須經過乾燥,以免接下來因為水份含量太高造成茶葉大量沾粘。 7.團揉(圖11) 藉由重複將茶葉聚集成團,使其外觀緊結美化,屬於閩南式烏龍茶製造工藝;閩北式烏龍茶製造工藝則不具此步驟。經過團揉步驟的茶葉,因為壓力使得茶葉能夠再進一步進行後氧化作用與茶內物質再度擠出,茶滋味與口感都會比較重。在臺灣明顯的例子就是條型的文山包種茶與球型的烏龍茶,兩種茶的製茶工藝僅差在於團揉步驟的有無。 圖11. 團揉 8.再次乾燥 將茶葉含水量降至5%以下以防質變與發霉。此時完成的茶可稱為毛茶或是清香型烏龍茶。 9.烘焙(圖12) 茶葉為什麼要進行烘焙呢?因為烘焙後能夠再次降低茶葉含水量,除去不好的滋味,並穩定茶葉中的化學物質。經過烘焙後的茶葉能夠且容易長時間存放。烘焙茶葉必須有明確的原因,不可一昧地為烘焙而烘焙,就像是新鮮生魚片本來就應該生吃,不可用火而毀了魚本身的鮮味。當茶葉經過烘焙之後,除了咖啡因會降低之外,有時候還會聞到一股酸溜的果香。這個味道是來自於茶葉中的脂肪,包括亞麻仁油與棕櫚油。當脂肪經過高溫烘焙之後,會裂解成小片段的脂肪酸,這也就是酸味的來源。 烘焙屬於烏龍茶的精緻工藝,在臺灣的烘焙技術可以溯源自大陸福建安溪鐵觀音焙法。使用竹製簍子加上龍眼木炭烘焙是最傳統的工藝,現代工藝包含箱式烘被機與電焙籠烘焙方法。但不變的是烘焙空間都相當炎熱,為了使烘焙品質能夠穩定,烘焙室不會有窗戶,以維持穩定氣流,最高溫度可以達50度。在炭火不斷燃燒的情況下,烘焙師傅不能休息,正常來說,一個炭坑的木炭量足夠燒上半個月,過程沒有任何喊停的機會。只要稍不留神,就會出現《陰陽茶》的瑕疵。陰陽茶指的是部分茶燒焦,部分茶依然未熟的瑕疵。 在傳統的烘焙工藝當中,為什麼選擇龍眼木炭而不選擇其他炭呢?是因為烘焙完後會具有龍眼香氣嗎?龍眼木炭完全炭化之後,並不會留下任何芳香物質,只留下碳元素,碳元素不具有任何味道。而且,龍眼木炭質地相當均勻,點燃後所產生的熱源大小穩定,如此才能烘焙出品質穩定的茶葉。 圖12. 烘焙 喝茶大哉問 在喝茶的時候,常常聽到幾個問題: 1. 用什麼水泡比較好? 影響茶湯口感主要在於水中的礦物質含量,鈣與鎂會協助多元酚類溶出在水中,使茶湯滋味較為苦澀,科學上定義了軟水與硬水的礦物質含量,依照經驗來說,更容易的方法是看市售礦泉水瓶子上的礦物質含量表,當鈣與鎂的含量在20mg/liter以下最適合泡茶,如果超過90mg/liter,茶滋味苦澀,且煮水壺經過幾次煮水後會見到相當驚人的礦物質沈澱(圖13)。礦物質含量高的水適合純飲,口感相當好,但是不適合泡茶。如果使用逆滲透水呢?理論上茶滋味會最好,但是在茶湯含有少量的多元酚類,能豐富茶湯滋味的層次,使茶喝起來更加精采。 圖13. 礦物質沈澱 2. 有冷泡專用的茶嗎? 茶為什麼要冷泡?因為茶湯中的苦澀物質,有如茶多元酚類與咖啡因,分子量較大,在低溫下沖泡不易溶出。冷泡的茶通常甘甜且不苦澀,但是香氣成分較少。香氣成分必須在高溫下才容易揮發讓我們聞到。所有茶類都適合冷泡,差別在於冷泡時間的長短,冷泡時茶一定要放冰箱,不然會因為天氣太熱造成細菌在茶湯內滋生,使茶湯混濁,而不適合飲用。 3. 什麼茶的咖啡因比較低? 「茶與咖啡因」有如「酒與酒精」,如果茶無咖啡因,喝起來欠缺滋味。 什麼樣的茶咖啡因比較低,這背後的答案相當複雜。影響茶葉中咖啡因的因素可整理成以下幾點: (1)茶葉的老嫩度:越嫩咖啡因越高。 (2)製造過程:咖啡因不參與發酵反應,所以製茶過程中不大影響咖啡因含量,只有烘焙過程中的溫度可造成咖啡因從茶葉昇華出來而降低含量(圖14)。 圖14. 焙茶時累積在設備上的咖啡因 (3)茶樹品種:這是大家最常忽略的問題,在茶的家族當中,分成 C. Sinensis 與 C. Assamica,俗稱小葉種與大葉種。小葉種通常咖啡因含量較低,大葉種則較高(表1)。 所以下次喝茶時可以依照這樣的條件找尋自己喜好的茶葉,依照經驗來說,咖啡因會造成睡不著可以說是體質的關係,有些人真的咖啡因敏感,但是少數。我還曾遇過有人喝茶睡不著,喝咖啡沒事呢。 表1. 茶樹品種不同,咖啡因含量不同 4.清香烏龍茶是否可以存放成為老茶? 清香型烏龍茶可以存放為老茶,但是烏龍茶本身發酵度一定要足夠。有如傳統凍頂烏龍茶製法,生茶狀態下茶湯呈現深金黃色,香氣為濃濃熟透黃金桂花香,更可以說是一股相當熟成的果香,如此成熟的清香的烏龍茶及具有存放成老茶的條件,因為兒茶素氧化已經趨於穩定,茶葉香氣也穩定,經過長時間的存放(後發酵)會使烏龍茶口感更加飽和與滑順。如果是高山清香型烏龍茶,大多數發酵度較輕,兒茶素含量較高且因是抗氧化劑,非常容易與氧氣結合造成品質劣變,所以建議盡快喝掉,不建議存放成老茶。 什麼是好茶?好茶的定義是:農藥殘留符合國家標準,不傷身,經濟可負擔,喝了會懷念。當符合以上條件時,就是「好茶」。

泡麵為什麼總是彎的-136個廚房裡的科學謎題

泡麵為什麼總是彎的-136個廚房裡的科學謎題

文 白榮銓 /臺中市居仁國中退休教師 現代人不只喜愛享用美食,更想了解鍋具及食物的「物理性質與化學性質」,例如如何挑選鍋具、食品營養標示上脂肪(fat)含量的疑義、脂肪的性質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另外,人們還想進一步了解與烹飪相關的「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例如:加入「生馬鈴薯」(raw potato)是否能拯救一鍋較鹹的湯?梅納反應(Maillard reaction)與焦糖化(caramelization)對食物色澤及風味有何影響? 本書作者沃克(Robert Wolke, 1928-)是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榮譽化學教授,曾為《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撰寫「美食101」專欄(Food 101),長達10年,而且是多本暢銷科普書籍的作者。沃克曾獲得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James Beard Foundation)最佳報紙專欄獎,以及國際烹飪專業人員協會博特葛林獎(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ulinary Professionals ' Bert Greene Award)的最佳報紙飲食寫作獎。本書彙整了沃克回答餐廳大廚和《華盛頓郵報》專欄裡讀者詢問的一百多個問題,每一個問答單元都是獨立的,不需具備深奧的科學概念就能閱讀,有些主題是相互關連,有助於增進讀者的理解。 為什麼吃剩的義大利麵,不要用鋁箔覆蓋? 《華盛頓郵報》「美食101」專欄的讀者提問:家中吃剩的義大利麵用鋁箔覆蓋,放入冰箱裡,當拿出來加熱時,發現鋁箔紙與義大利麵醬料接觸的地方,竟然出現小洞,為什麼?難道這是因為鋁箔,被番茄醬裡的檸檬酸與其他有機酸侵襲,還是另有其他原因? 只有裝剩菜的容器是金屬製(例如不鏽鋼鍋或不鏽鋼碗)的時候,番茄醬才會腐蝕蓋在上面的鋁箔,如果容器是玻璃或者塑膠製的,就不會發生這種情況。當鋁接觸到另一種金屬,以及番茄醬那樣會導電的物質,這三種物質的組合就構成了電池。腐蝕鋁箔不是單純的金屬與酸作用,而是電的作用,更精確地說,這是電解反應。 1780年,義大利的科學家賈法尼(Luigi Galvani, 1737-1798)在偶然的情況下,以銅製的解剖刀,碰到置於鐵盤內的青蛙,青蛙立刻發生抽搐現象,激發青蛙肌肉產生運動的力量,賈法尼稱之為「動物電」(animal electricity)。1791年,義大利的科學家伏打(Alessandro Volta, 1745-1827)認為這只是青蛙在兩種金屬之間傳導電流,他稱之為「金屬電」(metallic electricity)。1800年,伏打將含有濃食鹽水的濕布,夾在銀板與鋅板的中間,然後依照「銀→布→鋅→銀→布→鋅……」的順序,堆疊成一堆圓柱,最後以導線連接最上層的銀板,與最下層的鋅板,成功地製造出最早的化學電池,稱為「伏打堆」(voltaic pile,圖1)。 圖1. 伏打堆(圖片來源)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鋁箔與番茄醬接觸的地方會出現小洞」,這是因為不鏽鋼碗的材質大部分是鐵,鐵和鋁具有不同的氧化活性,鋁的氧化活性大於鐵,所以有機會時,不鏽鋼碗的鐵原子,會從鋁箔搶走電子,而番茄醬正好提供路徑,使得電子從上方的鋁箔,轉移至下方的鐵碗。失去電子的鋁不再是金屬的鋁原子,它成為溶解在番茄醬裡的化合物,所以只有在番茄醬造成電子轉移可能發生的地方,才能看到鋁箔溶解。若將不鏽鋼碗,改為塑膠碗或玻璃碗,則覆蓋的鋁箔就不會因電解作用而產生小洞。 厚重的煎鍋品質比較好? 《華盛頓郵報》「美食101」專欄的讀者提問:我想買高品質的多用途煎鍋(general purpose frying pan),但是市面上的產品種類繁多,我應該如何挑選? 理想的煎鍋應該具備底下的條件: (1)爐火的熱可以均勻分布煎鍋表面, (2)迅速傳熱到食物, (3)對爐火的調整做出迅速反應。 這可以歸結到兩個性質--厚度與導熱性,亦即應該找尋較厚的、能夠高效率導熱的金屬鍋。如果把室溫下的食材,放進高溫的單薄煎鍋時,食材會從金屬吸收足夠的熱,使鍋子低於最佳烹飪溫度。除此之外,爐火的熱會在還沒擴散之前,就透過單薄煎鍋的底部抵達食物,造成食物的特定區域燒焦,但是厚重的煎鍋,卻能在這些變化的情況下,保持較穩定的烹飪溫度。 最關鍵的還是鍋子的導熱性,為什麼好的煎鍋必須具備高導熱率(thermal conductivity)?有三個原因,如下: (1)煎鍋必須迅速有效地傳熱到食物,在傳熱很慢的玻璃或陶瓷鍋具,幾乎不適合煎炒食物; (2)煎鍋的表面要處於相同溫度,即使爐火不均勻,高導熱的鍋底會迅速扯平這些不均勻性,讓食物受熱均勻; (3)煎和爆炒需要不斷地保持食物處於特定溫度而不燒焦,所以必須時常調整爐火,而高導熱率金屬製造的煎鍋,幾乎能對爐火調整,很快地做出反應 煎鍋有不同的材質,例如銅,鋁和不鏽鋼,各自有其優點,可以透過層疊金屬(layering the metals)的技術加以組合,例如使用銅底(copper bottom)、鋁芯(aluminum core)以及不鏽鋼內部等三層,組合的煎鍋(圖2)。層疊金屬的鍋子,依不同的功能,有不同材質層的組合,例如底部是讓鍋子能用於電磁爐的磁性不鏽鋼(magnetic stainless steel exterior,圖3),中間是讓鍋子能迅速改變溫度的鋁和銅,最上面是能幫助鍋子具有抗腐蝕與抗氧化的「18/10不鏽鋼」(18/10指的是18%鉻,10%鎳)。 圖2. 三層組合的煎鍋(圖片來源) 圖3. 五層組合的湯鍋(圖片來源) 焦糖化與梅納反應有何異同? 《華盛頓郵報》「美食101」專欄的讀者提問:食譜要我把洋蔥焦糖化,焦糖化就是將食物加熱至呈現焦褐狀態嗎? 食品因加熱或氧化等化學作用,所引起之褐色,稱為「褐變反應」(browning reaction),例如焦糖化與梅納反應。醣類在無胺基化合物(amino compound)的情況下,被加熱到攝氏約一百多度,就會融成液體,若繼續加熱,顏色就會由黃色,變成淺褐色及深褐色,這就是焦糖化。焦糖化是只含有糖,不含蛋白質的食物,被加熱至焦褐狀態,它包括了化學家尚未完全瞭解的一連串複雜的化學反應。 食譜裡的焦糖洋蔥(caramelized onions,圖4),可以不用加糖下去炒,但是洋蔥經久炒之後,水分蒸發,洋蔥會由透明轉變為褐色,嘗起來味道非常甜美。雖然洋蔥確實含有醣類,烹煮時有助於產生金黃色澤與甜味,故存在焦糖化反應。但是焦糖洋蔥發生的褐變反應,主要還是來自加熱蛋白質與還原糖(reducing sugar,例葡萄糖、果糖)所致,嚴格的說,焦糖洋蔥並不是「焦糖化」。 圖4. 焦糖洋蔥(圖片來源) 梅納反應是指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受熱至攝氏120度以上的高溫時,所發生的一系列複雜反應。反應過程中,會產生許多風味十足但無法辨識的化合物,這些物質為食品提供了可口的風味和誘人的色澤(圖5)。1912年,法國化學家梅納(Louis Camille Maillard, 1878-1936)曾定性描述它的初步反應,故後來的科學家,將這個反應命名為梅納反應。梅納反應將美好的風味賦予微焦的、含有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食物,例如呈現焦褐色燒烤過的肉(牛肉、豬肉、鮭魚與雞肉)與焦糖洋蔥等。 圖5. 焦褐色的牛排(圖片來源) 馬鈴薯拯救了一鍋湯? 《華盛頓郵報》「美食101」專欄的讀者提問:煮湯時,我不小心放了太多的鹽,有沒有補救辦法?聽說生馬鈴薯可以吸收過多的鹽分? 幾乎每個人都聽過這種說法:「煮湯時,不小心加了太多食鹽,可以放幾塊生馬鈴薯進去煮,它們會吸收一部分的鹽,這樣就可以挽救一鍋美味的湯」(圖6),和許多時常聽到的偏方一樣,大多沒有經過科學測試。本書作者準備了兩鍋(實驗組和對照組)添加食鹽的水,做為「模擬湯樣本」(mock soup sample)。由於很多的食譜都是從4夸脫(quart)的湯,加1茶匙(teaspoonful)的鹽開始,一邊品嚐,一邊加鹽,直到味道剛剛好為止,所以作者的一號樣本是每夸脫的水,溶解1茶匙的鹽;二號樣本是每夸脫的水,溶解1大匙(tablespoon,約等於3茶匙)的鹽。 圖6. 煮雞湯加入馬鈴薯測試(圖片來源) 這兩份「模擬湯樣本」的鹹度,分別是食譜一開始調理湯鹹度的4倍和12倍,然後將相同體積的湯樣本,分別裝在相同大小和材質的鍋子,同時置於相同的爐子上加熱,直到沸騰,最後分別加入6片1/4英寸厚(總表面積各為300平方公分)的生馬鈴薯,在蓋得很緊的鍋裡,繼續用小火煮20鐘,取出馬鈴薯,靜候兩鍋湯樣本冷卻。測試時使用馬鈴薯切片,而不是馬鈴薯塊,目的是使馬鈴薯與鹽水充份接觸,讓接觸面積達到最大。 本書作者和身為美食評論家的妻子馬琳(Marlene Parrish)品嚐馬鈴薯切片的鹹度,馬琳根本不知道馬鈴薯切片來自那一個樣本,品嚐結果:加一茶匙鹽,煮過的馬鈴薯味道是鹹的;加一大茶匙鹽,煮過的馬鈴薯味道更鹹,但這只是意味著煮過的馬鈴薯吸收了鹽水,但是馬鈴薯不見得會吸走水裡的鹽。「模擬湯樣本」的導電度測試結果:加入馬鈴薯燉煮之前,與之後的導電度,沒有檢測到差異(no detectable difference),即無論是每夸脫水溶解一茶匙鹽,或是每夸脫水加一大匙鹽,加馬鈴薯的處理方式應是無效的。 有意思的是,本書作者實驗發現:加入馬鈴薯燉煮之後的鹽水導電度,反而稍微高於沒有加馬鈴薯燉煮之後的鹽水導電度,這應是馬鈴薯的含鉀量較高所致。鉀的化合物與鈉的化合物一樣會導電,為了修正這個影響,本書作者將馬鈴薯燉煮的鹽水導電度,減掉馬鈴薯提供的導電度;並盡量將鍋蓋緊密蓋住,使用小火燉煮,雖然水分仍有可能從鍋裡蒸發,使得鹽水的導電度增加,但是在修正馬鈴薯提供的導電度之後,沒有發現水分蒸發帶來的影響,故本書作者的論證應是嚴密可信。 為什麼食品標籤上的脂肪含量數值有誤差? 《華盛頓郵報》「美食101」專欄的讀者提問:為什麼食品營養標示的飽和脂肪(saturated fat)、單不飽和脂肪(monounsaturated fat)和多不飽和脂肪(polyunsaturated fat)的公克數,全部加總的含量,低於總脂肪(total fat)的公克數?是否有其他種類的脂肪沒有列出來? 不只美國食品的營養標示,有這樣讓消費者不解的現象,國內食品的營養標示也有類似的情況,以國產某廠牌的高纖蘇打餅乾為例,包裝盒上的營養標示(圖7)「脂肪4.1公克---飽和脂肪(酸)1.9公克、反式脂肪(酸)0公克」,為什麼兩者相加之後,小於脂肪4.1公克?飽和脂肪、單不飽和脂肪與多不飽和脂肪的含量總和,不是應該等於總脂肪含量?其實,脂肪分子包含兩大部份:甘油與脂肪酸(fatty acid),標示上的「總脂肪」公克數,是所有的「脂肪」分子,包括甘油的重量總和。但是標示上的「飽和脂肪」、「單不飽和脂肪」與「多不飽和脂肪」,只是「脂肪酸」的重量,甘油分子的重量並沒有列入,故加總之後,小於「總脂肪」的公克數。 圖7. 高纖蘇打餅乾的營養標示(圖片來源:白榮銓老師) 2018年4月,我國衛生福利部公告修正「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提到:飽和脂肪得以標示為「飽和脂肪」或「飽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反式脂肪得以標示「反式脂肪」或是「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為什麼美國食品的營養標示是「脂肪」,而不標示「脂肪酸」?依據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網頁的說法,有兩個可能原因: (1)大眾只想知道脂肪裡面含有飽和與不飽和的相對分量, (2)標籤上的空間極為有限,「脂肪酸」一詞占的空間比「脂肪」多。當時(2001年)的FDA網頁承認:因為沒有包括反式脂肪酸在內,營養標示還有更多含混之處。 常溫下液態植物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容易氧化、不耐長時間的高溫烹調,為了提高油的穩定度、延長保存期限、降低成本、以及改善食品口感,工業上將植物油以氫化(hydrogenated)加工處理,使其轉為半固態的形式,成為氫化油(hydrogenated oil)。如果氫化反應能夠完全進行,則會得到「完全氫化油」(fully hydrogenated oil,FHOs),但完全氫化的脂肪往往非常堅硬,應用價值低;因此市售的氫化油大多是「不完全氫化油」(partially hydrogenated oil, PHOs),不完全氫化油往往被用於食品加工過程,例如烘焙或油炸食物。 但是不完全氫化油,在加工過程會改變脂肪的分子結構,產生的反式脂肪,可能增加人體的發炎反應,而發炎反應正是動脈硬化、糖尿病及多種癌症的起因之一,不但會提高人體內的「壞膽固醇」(LDL)和三酸甘油脂,還會減少「好膽固醇」(HDL),被認為對心臟血管疾病的危害最大。 近年來,世界各國的健康意識抬頭,各國政府開始重視不完全氫化油,對人體健康產生的負面影響。2015年6月,美國FDA正式發布通知:未來除非經美國FDA許可之食品外,皆不允許使用不完全氫化油,以避免加工食品中含有人工反式脂肪,並給予食品業者三年時間調整因應此規定。2016年4月,我國衛生福利部發布訂定「食用氫化油之使用限制」,規定:「自2018年7月1日起(以標示之製造日期為準),食品中不得使用不完全氫化油」 脂肪與脂肪酸相同嗎? 《華盛頓郵報》「美食101」專欄的讀者提問:當我閱讀有關「飽和脂肪」和「不飽和脂肪」的文章時,很多文章常常無預警地,從「脂肪」切換到「脂肪酸」,幾乎是在兩個「術語」(term)之間隨機來回,好像它們(脂肪、脂肪酸)是同一東西,它們是嗎?如果不是,它們有什麼不同? 在中文的一般用語,人們往往將常溫下,呈現液狀的食用「油脂」(oil and fat),稱作「油」(oil);而將常溫下,呈現固狀的食用油脂,稱作「脂肪」(fat)。大多數的油脂分子含有三個脂肪酸分子,三個脂肪酸與甘油會形成三酸甘油酯(triacylglycerol),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三酸甘油酯。脂肪酸是羧酸(carboxylic acid)家族的成員之一,就酸性而言,它們是很弱的酸。脂肪酸依含碳的數量,可分為短鏈(碳數4-6個)、中鏈(碳數8-12個)與長鏈(碳數大於或等於14個),脂肪酸有可能是飽和或不飽和,到底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的結構,有何不同? 若脂肪酸分子的碳鏈所能結合的氫原子數,達到最大值,則這種脂肪酸被稱為「飽和脂肪酸」(圖8),例如硬脂酸(stearic acid);若脂肪酸分子的碳鏈某處,缺了一對氫原子,即分子中有一對雙鍵(double bond)存在,則這種脂肪酸稱為「單不飽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例如油酸(oleic acid);若脂肪酸分子的碳鏈,缺了兩對或更多對的氫原子,即分子中有兩對或更多對雙鍵存在,則這種脂肪酸稱為「多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例如亞麻油酸(linoleic acid)。 圖8. 飽和、單不飽和與多不飽和脂肪酸(圖片來源) 同一脂肪所含的脂肪酸分子,有可能全都屬於同一種類,也有可能是不同種類的組合。「飽和脂肪」是指飽和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含有的脂肪酸分子中,沒有不飽和鍵(雙鍵);「單不飽和脂肪」是指含有的脂肪酸分子中,只有一個雙鍵;至於含有兩個雙鍵以上的,則稱為「多不飽和脂肪」。一般而言,比較短的分子鏈與比較少的飽和脂肪酸,形成比較軟的脂肪;比較長的分子鏈與較多的飽和脂肪酸,形成比較硬的脂肪。這是因為在不飽和的脂肪酸裡面,只要缺了一對氫原子(即有一對雙鍵存在),脂肪酸分子就有一個扭結(kink),於是脂肪分子不能緊密靠攏,以形成密實的結構,故這種脂肪就更像是液體而非固體。 因此,飽和脂肪酸成分比較低的植物脂肪,傾向於呈現液狀;飽和脂肪酸成分比較高的動物脂肪,傾向於呈現固狀。飽和脂肪酸與不飽和脂肪酸,各有優缺點,目前市售的食用油中,都含有不同比例的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多不飽和脂肪酸等。攝食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多不飽和脂肪酸的化學性質不穩定,受到光線的照射或高溫影響時,容易加速氧化速率,故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油,最好在室溫下保存,並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圖9);高飽和脂肪酸的油脂較耐高溫,適合用於高溫油炸等烹調,但是攝取量多,容易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值升高,造成血管硬化。 圖9. 橄欖油瓶上的脂肪含量標示(圖片來源:白榮銓老師) 綜合上述,吃剩的義大利麵,用鋁箔覆蓋,鋁箔上產生小洞,主要原因是發生電解作用;利用鋁、銅導熱快的特性,做為不同金屬夾層的材料,然後以不鏽鋼包覆外表,就能製成美觀實用、加熱效率佳的多層複合金鍋具;焦糖化與梅納反應,都是給食物添增美味的科學訣竅;馬鈴薯拯救了一鍋湯,看似可行,卻是錯誤的迷思;食品營養標示上的脂肪含量包含甘油,而脂肪項目下的只是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難怪加總後的數值,不等於脂肪總含量;不精準使用「油、油脂、脂肪和脂肪酸」等術語的文章與標示,常造成一般民眾混淆不清。至於書中還有那些廚房裡的科學謎題?背後的科學原理又是什麼?這些都有待您進一步的閱讀與思考!

綠能數位與實作教材之發展與運用

綠能數位與實作教材之發展與運用

文/盧玉玲 「綠色能源」是未來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板塊,國民對此科技議題的了解與態度將影響國家競爭力和社會的發展,故應將此素養的培育扎根於國民教育的階段,同時強化一般大眾對此綠色能源的基本認知。 國際能源總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每年發布的世界能源展望報告(World Energy Outlook, WEO),在2010年開始將議題重點置於再生能源的發展應用。近年來更是將能源相關的經濟和環境等面向進行整合,期望各國政府制訂有效之節能減碳政策,並引領經濟與產業結構朝向低碳、低能源密集方向發展(經濟部能源局,2014;IEA, 2018)。英國石油公司(British Petroleum, BP)於2018年發布之2040能源供需展望報告,其提出再生能源的比重將以五倍速度成長(張素美,2018)。由此可知低碳或是再生能源產業為未來能源科技發展的重點,而這些能源包括水力發電、風力發電、生質能、太陽能和地熱等。其中,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發電的能源供給將占再生能源總發電量的64%(科技部科技發展觀測平台,2018;IEA, 2018)。國內為了搭上世界綠能科技產業發展潮流與因應發展的需要,也於2016年提出新能源政策,提出「積極開發綠色新能源,2025再生能源發電量占總發電量的比例達20%」,並將推動如太陽光電、離岸風電產業等綠能科技(行政院,2018;經濟部能源局,2018)。 因應這個需求,如何在這個全球性「綠色能源」發展潮流中,加強教師與學生的「綠色能源」素養應有高度之必要。數位時代來臨,人們的學習型態產生了改變。現有之相關研究指出數位教材可以是一種有效的學習媒介。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室研發「綠色能源」數位教材,除可用於培養學生相關素養外,亦有助培育學生之高階思考能力。教材係整合情境式數位學習與實作探究而成,以風力發電為主題,包括: (1)情境式數位學習電子書; (2)風力發電機虛擬模擬器App; (3)風力發電機實作探究教材包; (4)融入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MR)體驗之風力發電機組裝系統。 可用於引起學生或是大眾探索科學科技的興趣,使其了解綠色能源知識,落實學生及國民的生活知識與價值觀。相關教材內容說明如下: 1.情境式數位學習電子書 本研究室將「離岸風力及海洋能源」之新興科技發展成適用學生及大眾使用之情境式數位學習電子書,主要學習內容包括: (1)「風力發電」:瞭解臺灣的發電狀況、風力發電的原理、構造、優缺點、應用; (2)「離岸風力發電」:比較陸域風力與離岸風力,以及離岸風力的優缺點,藉此讓使用者瞭解風力發電及離岸風力發電的差異; (3)「海洋替代能源」:介紹海洋能源相關的技術與知識,包括:「波浪發電」、「海流發電」、「潮汐發電」和「溫差發電」等不同發電原理及能量轉換概念。 透過情境式數位故事的學習除可增加學習的趣味性,書中具備即時回饋的選擇題互動功能更加深學生的認知學習。相關電子書資源皆放置在本研究室建置之「豆豆趣--數位教學資源」網站,互動式電子書相關內容畫面,如圖1所示: 圖1. 開發之情境式數位學習電子書教材畫面 2.風力發電模擬器App: 本研究室發展一套風力發電模擬器App(如圖2所示),內容包括:風車大組裝、模擬器操作書、小工程師能力檢核三個關卡。首先進行發電機組的組裝,讓使用者瞭解風力發電的運作原理;再透過不同變因的風力發電探究模擬實驗,讓學生瞭解不同風力發電機組的發電差異,最後進行學習評估,透過比較不同的發電方式,讓學生瞭解綠能對環境的影響。 圖2. 風力發電模擬器App實際操作畫面 3.風力發電機實作探究教材包: 本研究室設計一款可供進行探究之風力發電實作教材包(如圖3所示),主要實作材料包括:立架、軸架、底座、線圈、LED燈、鐵軸、齒輪、葉片等(詳細說明請見圖3)。此教材包之組件經過研究室多次改良,主要組裝結構最後改由3D列表機印製,將風車主要的機座拆分成三個元件,再透過簡易卡榫設計進行組裝,節省鎖螺絲的時間。此外,本款教材包亦搭配學習單,提供線圈(500圈、1000圈和1500圈的線圈)和葉片(風車葉片數、風車葉片形狀、葉片角度)等器材,讓學生進行科學探究。讓學生經由實驗所得數據,設計自己的最佳風力發電機,並提升學生探究與實作能力。 圖3. 風力發電機實作探究教材包 4.融入混合實境(MR)體驗之風力發電機組裝系統: 本研究室透過混合實境(MR)技術,開發可供學生體驗3D風力發電機元件組裝的數位教材。由於現實風力發電機的設計涉及許多艱深的知識,而本系統的標的對象為國中小學生,教學目標在於讓學生瞭解風力發電機的基本運作原理,因此本系統將風力發電機元件進行簡化,主要分為:風車葉片、齒輪、轉軸和發電機(相關模型畫面如圖4)。而學生在戴上MR頭盔眼鏡後,會看到一個3D的風力發電機座如魔術般真實地呈現在教室的空間中,學生運用手掌抓取空間中的風車元件,裝入風車箱中,組裝成功後,風車葉片將會順利轉動。本研究發現透過雙手與虛擬元件的互動,可以讓學生更清楚瞭解到風力發電機的結構,系統操作過程如圖5。 圖4. 風力發電機元件模型 圖5. 戴上MR頭盔進行風力發電機組裝畫面 呼應全球環保的思潮與行動,透過各種教學活動引發學生對環境覺知與敏感度,培養學生對環境有正確的價值觀以及具備解決環境議題時的認知與技能,使之成為一個有環境素養的公民,為科學教育重要一環。學生能了解各類能源的相關知識,並能感受和體認全球環保思潮為能源教育不可忽視之教學重點。希望以上本研究所發展的「綠色能源」教材能為教學者提供多元教材選擇,更企盼對能源教育的落實有所助益。 參考文獻 行政院(218)。能源政策專案報告。 科技部「科技發展觀測平台」(2018)。美國2018年到2050年的能源展望與預測。 張素美(2018)。BP能源展望(2017~2040)。經濟部能源局。 經濟部(2014)。2014年能源產業技術白皮書。經濟部能源局。 經濟部能源局「能源報導」(2017)。前瞻引領綠能,建構產業競爭力。 EIA (2018). Renewable & Alternative Fuels 盧玉玲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