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導向的國小數學課室樣貌―以高年級「分數除法」為例

文/陳玉珊

 壹、前言


筆者於國小任教多年,常聽到不少現場老師為了讓學生有時間進行大量的計算練習,在課堂上的教學不僅省略「讓學生畫圖」的機會,也很少「讓學生說」,雖然學生同樣能夠考高分,但筆者認為這樣的教學充其量只能算是教給學生程序性知識的操作,並非教給學生概念性知識的理解,長期下來,學生很容易養成「速成且不求甚解」的學習態度。

此外,也有不少同事們曾詢問過筆者:「『分數除法』這個單元,不是只要知道『將除數顛倒後再與被除數相乘,例如:』的公式計算就可以了,為什麼還需要安排到5節課的時間呢?」、「『分數除法』可以怎麼教,學生才是真正的理解,而不只是背公式而已呢?」…引發筆者產生探究「分數除法」教學實踐歷程,以找出上述問題答案的想法。

分數,在國小數學課程中佔了極大的比例與重要性,筆者長期擔任高年級導師,觀察到在所有「分數」單元的教學中,「分數除法」最具難度,其中又以「分數除以分數」的學習對高年級學生來說更是公認最不好理解的概念之一,筆者深信教「分數除法」絕對不只是為了教「將除數顛倒後再與被除數相乘」的程序性知識而已,否則根本無須安排在六年級才教。

當代數學教育理念強調的是「概念性知識的理解」,近年來一直都有相關的文獻指出,能夠連結程序和概念性的想法的問題比程序本身的有效性更重要(Hiebert & Carpenter,1992)。英國數學教育理論學家Skemp在他著名論文<關係性瞭解與工具性瞭解>中提到,「關係性瞭解」指的是理解解題方式之原因與脈絡以進行解題,「工具性瞭解」則是不懂解題方式之原因與脈絡、單純用背誦的公式進行解題。在關係性瞭解下學到的是,較有數學感的關係性數學,工具性瞭解學習到的是,無數學感的工具性數學(Skemp,1976)。(本文筆者將「概念性知識的理解」等同於Skemp的「關係性瞭解」、「程序性知識的理解」等同於Skemp的「工具性瞭解」)。李源順(2018)提出「數學感理論」,強調從「讓學生說」的起動機制,結合鼓勵學生「舉例、簡化、畫圖、問為什麼、讓學生回想」等五個核心教學策略,來營造學生的數學感。

為了瞭解學生「分數除法」教學實踐歷程,本文特地以最具難度的「分數除以分數」教學活動為例,結合數學感理論的「讓學生說」以及「讓學生畫圖」、「讓學生舉例」的教學策略,呈現12年國教素養導向的數學課室實踐樣貌,藉以作為12年國教數學素養導向教學之參考。

 貳、相關文獻


一、分數除法概念

分數起源於分割活動,用來解決不滿一個單位量的量的數值問題(呂玉琴,1991),也是等分割一物件活動的紀錄與結果(甯自強,1993)。解分數問題時,無論是處理部分/全部意義,子集/集合意義,比的意義的分數問題或將分數視為數線上的一個點的值,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確認單位量(呂玉琴, 1996)。因此,指認單位量是解分數問題中一個極重要的關鍵。

「乘除法」是「單位量轉換」活動,其中「乘法」是把高階單位表示的量轉化成低階單位表示的量的活動,而「包含除(quotitive/ measurement division)」則顛倒;至於「等分除(partitive division)」則是新高階單位量未知的單位量轉換活動(甯自強, 1993)。而相對於乘法問題,「包含除」是解決"單位數未知"的問題,「等分除」是解決"單位量未知"的問題(蔣治邦、謝堅、陳竹村、吳淑娟和林昭珍,2000)。

一般而言,對國小學童來說,在整數除法問題的情境中,「等分除」和「包含除」的類型都很常見,但是若將其除法運算推廣到非整數的範疇裡,尤其是除數不為整數時,等分除的情境就難以讓學生接受與理解,所以一般而言,學生在處理除數不為整數時,都會比較習慣採用包含除的語意來進行解題。


二、數學感理論

李源順與林福來(1998)擴展NCTM(1989)和Sowder(1992)對數感的定義,定義「數學感(Mathematics Sense)」就是「人們能從數學材料中抽取其直觀意義的高層次思維。」。李源順(2018)定義「營造數學感( Making Mathematics Sense, MMS)」,就是「在利用表徵進行溝通的脈絡中,學生對所學的數學有概念性的了解,再內化為程序性知識,使程序性知識變得有意義,之後進行解題、連結、推理、以及後設認知的學習,最後達到從數學材料中抽取其直觀意義的高層次思維。」並提出一個起動機制,和五個核心內涵的教學策略,茲說明如下:

1.一個起動機制:讓學生說。讓學生說出他的困難、他學會的內容。

2.五個核心內涵:

(1)舉例:學生對任何概念、運算、性質,我們都希望學生心中有具體的實例。

(2)簡化:利用簡化數字來了解題意或解答問題。

(3)畫圖:利用畫圖來了解題意或解答問題。

(4)問「為什麼」:讓學生能概念性的了解所學的知識,而不是用背的。

(5)讓學生回想:這個單元的內容和…一樣,只是…不一樣。讓學生有機會把所學的知識進行統整,形成數學感。


 參、教學實踐


由於本文聚焦的重點,主要是在呈現素養導向的國小數學課室樣貌,因此筆者隨機選取了三道數學課本上不同類型的「分數除以分數」題目,並有二點任務要求:1.若進行文字題的布題,必須要是合理的情境脈絡。2.發表解題過程時,必須每一步驟都清楚的說明。

筆者慣於以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活動(如圖1、圖2),引發各組學生產生不同的解題表現(如圖3、圖4)。因篇幅關係,本文針對三個例題各舉一個教學片段,詮釋本次教學所展現12年國教素養導向的數學課室實踐樣貌。


圖1.小組討論樣貌一


圖2.小組討論樣貌二


圖3.不同的解題策略樣貌一


圖4.不同的解題策略樣貌二

一、例題一:同分母分數除法(大數÷小數)

請設計一道「」的文字題,再畫圖並說明「

教學片段一:第四組學習表現(T表示教師、S26表示26號同學),如圖5。

圖5.第四組的解題思維




根據教學片段一,第四組學生能夠先以「8/7 塊蛋糕是 5/7 塊蛋糕的幾倍?」進行擬題,再透過乘法來進行除法的檢驗,表示第四組學生能夠用數學表述日常生活情境中的問題,並透過圖形說明,最後再利用以前曾經學過的乘除法概念來進行檢驗。此充分顯示第四組學生透過此次教學,呈現了數學領域核心素養之一:「數-E-A2 具備基本的算術操作能力、並能指認基本的形體與相對關係,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用數學表述與解決問題」的學習表現。

二、例題二:同分母分數除法(小數÷大數)

請設計一道「」的文字題,再畫圖並說明「
教學片段二:第三組學習表現(T表示教師、S12表示12號同學),如圖6。

圖6.第三組的解題思維


根據教學片段二,第三組學生能夠以「可是5/12<15/12」主動查覺到例題二是「小數÷大數」與例題一「大數÷小數」有所不同,透過畫圖的方式加以說明,不但可以釐清「除法只能大數除以小數」的迷思外,對於「同分母的分數除法」也具備了概念性知識的理解。此外,當S12(該生數學成績在班上屬中下程度)無法有效回應別組同學S3的提問時,同組S20見狀便主動進行救援,以及S5主動上台說明檢驗的部分。此充分顯示第三組學生透過此次教學,呈現了數學領域核心素養之一:「數-E-A1 具備喜歡數學、對數學世界好奇、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並能將數學語言運用於日常生活中」、「數-E-C2樂於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並尊重不同的問題解決想法。」的學習表現。

三、例題三:異分母分數除法
請設計一道「4/5÷2/3=?」文字題,畫圖並說明「4/5÷2/3=?」
教學片段三:第二組學習表現(T表示教師、S23表示23號同學),如圖7、圖8。


圖7.S23上台解說


圖8.第二組的解題思維

根據教學片段三,第二組學生提到「『文字題必須要是合理的情境脈絡』,可是4/5 和 2/3都是分數,如果是要平分給2/3個人,或是平分成2/3等份,這樣覺得怪怪的,難道要把人給殺了?」表示學生因為自身的生活經驗,很難接受平分給2/3個人,或是平分成2/3等份,因此當等分除的文字情境無法行得通時,學生就會選擇採用「包含除」的語意情境來進行布題;另外學生又提到「黑色部分是2/3盒,是一大袋的意思,但是這一大袋中右邊的這2小格只有黑色沒有綠色,所以我們要把這2小格補到下面只有綠色的這2小格來,這時候有黑色斜線和綠色斜線的這10小格就是完整的一大袋,也就是2/3盒的意思」,表示他們能夠正確地進行「單位量的轉換」,可見他們很清楚知道,一開始的「1」是「1盒」的意思,而之後的「1」則是指「1大袋」,也就是「2/3盒」的意思;「誰當1倍」是「分數除法」最重要的關鍵概念之一。此充分顯示第二組的學生透過此次教學,呈現了數學領域核心素養之一:「數-E-A3 能觀察出日常生活問題和數學的關聯,並能嘗試與擬訂解決問題的計畫。在解決問題之後,能轉化數學解答於日常生活的應用。」、「數-E-B1 具備日常語言與數字及算術符號之間的轉換能力,並能熟練操作日常使用之度量衡及時間,認識日常經驗中的幾何形體,並能以符號表示公式」的學習表現。

而在後續與社群夥伴共同議課後,夥伴們認為用顛倒相乘的方式來檢驗答案,學生較無感,建議爾後若再進行此教學活動,教學者可採用鼓勵口吻提問:「如何檢驗你們小組計算的答案是正確的呢?檢驗的方法越多種越好…」,不僅可以刺激學生產生更多元的想法,或許還可以讓學生的數學學習更有感。

 肆、結論


根據上述分析,筆者認為本次教學能夠培養學生養成「數-E-A1」、「數-E-A2」、「數-E-A3」、「數-E-B1」、「數-E-C2」的12年國教數學領域核心素養。

從上述三組學生的學習表現,筆者發現若以等分除的語意進行情境布題,學生是不容易理解與接受的,因為學生的生活經驗,很難接受平分給2/3個人,或是平分成2/3等份,因此當等分除的文字情境無法行得通時,學生就會自動選擇採用「包含除」的語意情境來進行布題,此時的教學就必須要留意學生是否能夠清楚的將除數當作整體量1,也就是說,學生必須從原先的1盒餅乾當作整體量1,轉換成把2/3盒餅乾當作整體量1,這是本單元進行教學時最需留意的地方。

此次「分數除以分數」概念的教學活動,能夠引導學生先透過舉例,啟動學生的學習需求,用有"量"的方式配合圖形說明(如例題一),再讓量的概念抽象化為數的概念(如例題二), ),最後再到量的概念(如例題三),是引導學生產生有感的數學學習。並結合數學感理論的「讓學生說」以及「讓學生畫圖」、「讓學生舉例」的教學策略,可培養學生產生12年國教數學領域核心素養的學習表現。
 
 參考文獻
呂玉琴(1991)。分數概念文獻探討。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4,537-606。
呂玉琴(1996)。國小學生的數與計算概念。研習資訊,13(1),58-65。
甯自強(1993)。分數的啟蒙-量的子分割活動的引入。教師之友,34(1),27-34。
甯自強(1993)。單位量的變換。教師之友, 34(1), 27-34。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等校-數學領域。台北市:教育部。
蔣治邦、謝堅、陳竹村、吳淑娟和林昭珍(2000)。國小數學教材分析−整數的乘除運算。臺北縣:教育部臺灣省國民學校教師研習會。
Hiebert & Carpenter(1992).Learning and teaching with understanding.In Grouws, D.A.(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MacMillan.
Skemp,R.R.(1976).Relational understanding and instrumental understanding. Mathematical Teaching,the Bulletin of the Assocation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No.77,December.



陳玉珊
台北市立大學教育系課程教學組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