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類知多少

文/貝類研究者 鄭煜彬
身處於一個海島國家,每個人幾乎都有機會接觸到貝類。然而大多數的人往往對貝殼抱著許多誤解,僅在本文討論一般民眾常對貝類產生的問題或誤解。
貝殼究竟是「什麼東西」的殼?
有人認為貝殼就像海邊的石頭一樣,是地質活動的產物。更多人認為貝殼是「寄居蟹」的殼。事實上貝殼是一群「軟體動物」( Mollusks )的殼。這群軟體動物都擁有外套膜,可以分泌碳酸鈣來形成具有保護作用的硬殼。
既然貝殼的主人是這群軟體動物,那麼寄居蟹是怎麼喧賓奪主的?大部分的的寄居蟹會去撿拾軟體已經死亡的空殼;某些比較霸道的寄居蟹則會直接把原本的主人吃了,大搖大擺地了住進去。
螃蟹和蝦予也是「貝殼」?
螃蟹和蝦子雖然都擁有硬殼,但這些殼的成分都是幾丁質( chitin ) ,不像貝殼是碳酸鈣。藉由碳酸鈣遇到酸會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鈣離子的特性,可以幫助我們分辨兩者截然不同的化學特性。如果把貝殼和蝦殼都丟入醋中,過了幾天就會發現貝殼已經被酸分解了,蝦殼卻絲毫無損。
在分類學上,螃蟹和蝦子被歸類為甲殼類( Crustacea ),和寄居蟹一樣。
九孔是螺?還是雙殼貝?
九孔其實就是小顆的「鮑魚」,只是習慣上我們會把大顆的鮑螺叫做鮑魚。很多人都以為九孔是一種雙殼貝。但如果大家把每個餐桌上的九孔都挑出來檢查,就會發現沒有任何一個個體擁有「雙殼」。事實上,九孔是一種螺類。如果我們仔細觀看九孔的殼,就會發現牠的殼其實有明顯的螺線,只是因為牠的開口太大了,加上貝殼又相當扁平,才會被誤以為是雙殼貝。
貝殼會「換殼」嗎?
受到寄居蟹形象的影響,很多人誤以為貝殼(軟體動物)的殼是可以換來換去的,甚至有人還會認為軟體動物們會像昆蟲或蛇一樣,在成長的過程中要不斷換殼才能長大。事實上軟體動物從出生到死亡都只使用同一個殼,比較類似現實生活中的烏龜。這個殼本身就會隨著軟體長大而漸漸長大。至於長大的方式則是在殼口(在雙殼貝則是在殼的邊緣)不斷堆積碳酸鈣,逐漸把螺管(或雙殼)加長。另外兩類會產生碳酸鈣沉積的動物則是珊瑚和鳥類,分別會形成珊瑚礁和蛋殼。
雙殼貝食把殼張得很開?
不論是我國的「鷸蚌相爭」,或是迪士尼卡通「愛麗絲夢遊仙境」中描述牡蠣(蚵仔)的橋段都把雙殼貝形容成平時張開大口,遇到敵人時才會閉緊雙殼的形象。事實上雙殼貝活著的時候閉殼肌無法拉得很長,就算整個放鬆也只能露出一個小縫。但雙殼貝被煮熟之後,外套膜和閉殼肌就會與其中一片殼分離,這時候這些結構就無法閉合雙殼了。然而此時連接雙殼的韌帶仍然具有彈性,會把雙殼拉開。這就是文蛤烤熟會突然彈開的原因。
圖一 圖二
圖一 Satauma nux paiwanis(Duroda,1941),
排灣栗蝸牛屬於貝類中的腹足綱(Gastropoda)。
由於這群陸生的貝類有肺的結構,又分屬於有肺亞綱。
(本照片攝於高雄縣六龜鄉)
圖二 Latirus polygounus(Gmelin,1791),
多稜旋螺屬於貝類中的腹足綱(Gastropoda)。
(本照片攝於水族館)
貝殼的種類不多?
如果要一般人列出所知道的貝類名稱,大多數的人大概只能溝出文蛤、蛻仔、河蚌、海扇、鳳螺、蠑螺、珠螺、九孔、燒酒螺、蝸牛等幾個俗名而已;相較之下一般人知道的鳥類往往數倍於此,看起來似乎貝類的種類不多。事實上,全世界貝殼現生種估計超過十萬種樣,在動物界中僅次於昆蟲。
在台灣的種類保守估計大約有四千至五千種。這個數目有多大可能不好想像,拿全世界鳥類的數目來比較會較有概念。目前全世界的鳥類數目約一萬種,大約是台灣貝種的兩倍,全世界貝種的十分之一倍。
圖三 圖四
圖三 Atrina pectinata(Linnaeus,1767)
牛角江珧蛤為俗稱的「牛角蚶」,
鼠魚貝類中的雙殼綱(Bivolvia)。(本照片攝於水族館)
圖四 Tridacna maxima Roding長蛼璖蛤。
(本照片攝於水族館)
圖五 圖六
圖五 Pinna municata Linnaeus,1758,殼長約10公分,
和海鮮中的「牛角蚶」同屬江珧蛤科,
但殼體比較小,可以在潮間帶看到。
(本照片攝於墾丁國家公園南灣)
圖六 Saccostrea mordax(Gould,1850)生態照。
這種牡蠣科的貝類生長在熱帶與亞熱帶的潮間帶,
常常會形成族群。(本照片攝於墾丁國家公園南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