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颱風氣象紀實

文/艾寧靜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莫拉克颱風所導致的災情-超可怕
莫拉克颱風於98年8月6日至10日侵襲臺灣,在中南部地區出現異常的大量降雨,造成619人死亡、76人失蹤;維生管線受損248萬多戶;道路損毀254處;河堤損毀57處;農林漁牧產物及民間設施災情損失164億元;各地淹水情形慘重,創下近50年的最大災情。

莫拉克颱風侵襲臺灣地區的經過-實在不想回憶
莫拉克颱風於98年8月4日2時在菲律賓東北方海面形成,其颱風中心於5日20時強度增強為中度,6日14時30分臺灣各地(含綠島、蘭嶼及澎湖)均列入陸上警戒區域,颱風暴風圈於8月7日2時開始接觸到臺灣東部陸地,此時桃竹苗地區已有局部大豪雨乃至超大豪雨現象,中南部局部地區也出現豪雨。在莫拉克颱風逐漸接近陸地,由於導引氣流不明顯加上受到地形影響,速度逐漸減慢,7日14時起中南部山區雨量急遽增加,此時北部、東北部、東部及中南部地區分別出現10至13級強陣風。莫拉克颱風中心於7日23 時50分左右在花蓮市附近登陸,其強度受到地形破壞開始有減弱的現象,但由於颱風外圍風雨並沒有明顯減弱,各地風雨仍大,雨量持續快速增加,至8日2時止屏東山區上德文累積雨量已達1,133毫米。

莫拉克颱風中心於8日14時左右在桃園附近出海,進入臺灣海峽北部。莫拉克颱風於臺灣海峽北部繼續向北北西緩慢移動,強度持續減弱,9日14時其暴風圈由250公里縮小為200公里。颱風中心於9日18時30分左右在馬祖北方進入福建,此時臺灣本島雖已脫離其暴風圈,但各地降雨仍持續中。10日5時馬祖也脫離其暴風圈。

圖一 莫拉克颱風之路靜[(指標表示時間(UTC))]移速及最大風速)
(台灣外圍之實線表示距台灣陸地100公里之範圍邊界)])
圖二 莫拉克颱風警報期間總雨量累積圖(統計時間自98年8月6日0時至8月10日5時)
8月6日單日累積雨量圖 8月7日單日累積雨量圖
8月6日單日累積雨量圖 8月6日單日累積雨量圖
8月8日單日累積雨量圖 8月9日單日累積雨量圖 8月10日單日累積雨量圖
8月8日單日累積雨量圖 8月9日單日累積雨量圖 8月10日單日累積雨量圖

近20年來,由於臺灣地區養殖漁業蓬勃發展,不僅養殖面積不斷擴大,且養殖品種也日趨精緻化;加上寒害發生時,其持續時間常在數日以上,而其受害地區亦甚為廣闊。

乾旱所造成的災害臺灣雨量雖然豐沛,但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分布極不均勻,西南部地區於每年10月到翌年4月間,降雨量只約占全年雨量的10%左右,常呈現冬旱狀態。再者,若當年梅雨不顯或沒有颱風帶來足量的雨水時,則臺灣地區將普遍呈現乾旱現象,造成嚴重缺水。臺灣地區之乾旱是以嘉南平原最為嚴重,而乾旱的程度是以此為中心向南北遞減。圖四為92年3月4日石門水庫水位嚴重下限,集水區露出龜裂的地面。


圖四 天氣乾旱造成集水區龜裂的情形
圖四 天氣乾旱造成集水區龜裂的情形

諺語介紹-正月寒死龜,二月寒死牛,三月寒死播田夫

1月分強烈寒流來襲時,連烏龜也會被凍死;2月分強烈寒流來襲時,連牛也會凍死;
3月分寒流來襲時,連農夫也會凍死。臺灣地區1至3月遇有強烈寒流來襲時,氣溫常降至攝氏10度以下,十分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