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當物體被置放在水中,影響物體最後會浮出水面,或是沉入水底的原因為何?簡單來說就是物體的「重量」,跟物體在水中所受到「浮力」等二者最後交互作用的結果。當物體重量小於其在水中所受到浮力,物體便會浮出水面;反之,則會沉入水底,而物體在水中所受到浮力大小又等於其在水中所排開水體積的重量,這便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從本篇實作中,讓我們再仔細看看,「重量」跟「浮力」除了幫忙阿基米德證明國王的新王冠中確實含有其他雜質,成功的揭穿了金匠的詭計之外,還在現代海洋科技應用中扮演何種重要角色。由於目前國家正不遺餘力的推動海洋教育,而水下科技在海洋科技領域又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本篇特以水下科技發展重點之一的「水下滑翔機」為例,將其運用「阿基米德原理」優游滑翔在大範圍海域偵測與取樣之沉浮方式介紹給讀者,帶領讀者一窺水下科技的奧秘,同時並提供另一種包含海洋元素的「浮力與重力」素材給中小學教師們參考,有機會時可以在課堂上引用。 |
|
你知道麼是「水下滑翔機」嗎?「水下滑翔機」的滑翔原理跟天上飛的滑翔機一樣嗎?答案是否定的。天上飛的滑翔機依靠迎面而來的風而爬升,就像老鷹一樣,依靠風勢而盤旋在天際,風愈強,爬升的速度愈快。下降則是受重力作用而逐漸滑翔至低處,所依靠的原理是「伯努利定律」。「水下滑翔機」的全名又稱為自主式水下滑翔機(AutonomousUnderwaterGlider,AUG),在水下科技的分類上,屬於無人水下載具(UnmannedUnderwaterVehicle,UUV)之一種,與遙控水下載具(RemotelyOperatedVehicle,ROV)、自主式水下載具(AutonomousUnderwaterVehicle,AUV)等同屬一類。但AUV及ROV在水中大多是靠傳統的螺旋槳推進,而AUG在海洋水體中則是利用重力自然下潛,利用浮力引擎產生浮力上浮,就在一上一下的過程中靠著機翼轉換出向前的推力,並以如圖(2)所示之垂直鋸齒狀軌跡運動方式掃描海洋水體,進行大範圍蒐集水下水文資料(如水溫、鹽度、壓力…等),其水平之航程甚至可以達到數千到數萬公里之遠。 |
|
|
目的 |
本教學活動將利用相當容易取得的1元、5元硬幣、大頭針、喝完的鮮奶(或鮮果汁)紙盒、泡棉雙面膠帶,以及直徑5㎜的吸管等材料,經過剪裁、黏合、測試及調整之過程而製作出「水下滑翔機」模型,使其可以在學校的長型實驗水槽(或洗手台)中、或是家中的浴缸裡的進行水中滑翔。 |
實驗步驟 |
一、材料及工具準備: |
如圖(3)所示。
1.準備三支直徑5㎜的吸管,其中二支長約14㎝作為側管,一支長約13㎝當作為頂管。
2.從鮮奶(或鮮果汁)紙盒所剪裁成之翼板(10㎝×2㎝)及垂直艉翼(1㎝×4㎝)各一張。
3.大頭針(或3㎝細短鐵絲)2支。
4.15㎜寬之泡棉雙面膠帶長約10㎝。
5.15㎜寬透明膠帶長約40㎝。
6.1元硬幣3枚、5元硬幣1枚。
7.剪刀(或美工刀)一把、尖嘴鉗一支。
8.長型實驗水槽(或洗手台)一座,建議長×寬×深至少為60㎝×30㎝×20㎝以上。 |
二、水下滑翔機製作: |
1.較長的二支較長之側管及一支較短之頂管,是為水下滑翔機主體。請將側管及頂管的二側(共6個開口)各以透明膠帶分別加以封口,並確保其不致進水。如圖(4A)至圖(4B)所示所示。 |
|
2.製作水下滑翔機主體:取出完成封口防水之吸管,將其中2支側管前後對齊,並以透明膠帶黏貼固定後,再拿出頂管,將其一側先對齊側管之一側,同樣以透明膠帶予以黏貼固定,如圖(5)所示。 |
|
3.製作配重勾:
(1)取出2片長寬約1㎝×1.5㎝之泡棉雙面膠,並將此2片泡棉雙面膠疊合黏貼在一起,如圖(6A)及圖(6B)所示。
(2)將此疊合黏貼後之泡棉雙面膠黏至主體艏部之側管下方,再以透明膠帶予以加強固定,如圖(6C)及圖(6D)所示。完成圖則如圖(6E)所示。
(3)取出一支大頭針,從泡棉雙面膠重中央以45度斜插入二支側管中央,並小心不可插入側管及頂管,以免發生進水,如圖(6F)所示。完成圖則如圖(6G)及圖(6H)所示。
4.黏貼機翼及固定置重:
(1)取出自鮮奶(或鮮果汁)紙盒中剪裁出翼板(10㎝×2㎝),並將其一側中央短邊黏貼上一條約2㎝長之泡棉雙面膠帶,如圖(7A)及圖(7B)所示。
(2)將翼板黏貼有泡棉雙面膠帶之一側貼附至二支側管下方,邊緣距離艉部約5㎝,如圖(7C)所示。
(3)取出一條約2㎝長之泡棉雙面膠帶以及1元硬幣2枚、5元硬幣1枚備用,並將翼板底側中央短邊再黏貼上泡棉雙面膠帶,如圖(7D)及圖(7E)所示。
(4)將1元硬幣2枚、5元硬幣1枚如圖所示之方式疊合後黏貼固定,如圖(7F)及圖(7G)所示。
(5)將疊合後之硬幣撇附至翼板底側中央處,如圖(7H)所示。
5.製作垂直艉翼:
(1)取出垂直尾翼板,及一條約1㎝長之泡棉雙面膠帶,)將泡棉雙面膠帶貼附至垂直尾翼板之一側,如圖(8A)及圖(8B)所示。(2)將垂直尾翼板折合起來,但保持中間可以讓吸管插入之空間,將完成支垂直尾翼插入頂管之艉部,如圖(8C)及圖(8D)所示。
6.配重製作:
(1)取出1支大頭針,並以尖嘴鉗將其彎成U字型,如圖(9)所示。
(2)取出1枚5元硬幣,於其二側各黏貼上一小段泡棉雙面膠後,將已彎成U字型之大頭針兩端均黏於雙面膠上,如圖(9)所示,再用透明膠帶圍繞黏貼於其上,以免大頭針脫落。
7.水下滑翔機製作完成,如下圖(11)所示。 |
|
三、測試您的水下滑翔機 |
1.將長型實驗水槽(或洗手台)放滿水(建議至少約20㎝深),並將已完成配重勾安裝之水下滑翔機,放置於水面,此時水下滑翔機應會浮於水面上,而且艏部較艉部稍微突出於水面,如圖(12)所示。
2.將水下滑翔機按壓於水槽底後再放手,將會看到水下滑翔機開始慢慢滑翔前進並逐漸浮出至水面,如圖(13)所示。
3.取出「配重」,掛在水下滑翔機之配重勾上,並以手將此水下滑翔機輕輕斜放入水中後放開,如圖(14)所示。水下滑翔機此時應會朝前方滑翔前進並逐漸沉入水底,並且當「配重」碰觸到水槽底部時,「配重」會自行脫落留在水槽底部,而水下滑翔機則將跟前項之觀察結果一樣,自水底滑翔前進並逐漸浮出至水面,如圖(15)所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