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高掛在天際,植物生長在凡 間,它倆存在的位置真正是天壤之別,怎麼可能產生關係呢?仔細想想,還是有的,而且至少有三種關 係哩! 第一,開小白花的植物每當花兒 開得滿枝滿椏時,白花與綠葉相互輝 映,恰如夜晚的滿天星斗,故富於想 像的命名者,乾脆以「滿天星」為植 物命名。第二,不少植物能開星芒狀 的花朵或結星芒狀的果實,因此而有 「繁星花」(圖一)、「星鐘花」、「懸星花」、「星果藤」(圖二)等之名。第三, 某些植物的莖部或葉片上有星點狀的 毛簇、斑點或孢子囊群,故被取名為 「星點仙人掌」、「星點木」、「星蕨」 (圖三)等……一一細數起來,這些跟星 星有關的植物還真不少,且挺有趣的 哩! 以下就請上述三類的「星植物」逐 一出場來: |
滿天星 |
至少有三種植物都叫這個名字,一種為灌木,兩種為草本。灌木類的 滿天星屬於茜草科家族,本名「六月 雪」( 圖四) ,也有人叫它「木本滿天 星」。它是小型的灌木,分枝甚多, 葉小花也小,春至夏季是盛花期,迷 你型的鐘狀花綴滿枝頭,那景象既像 錦簇的繁星,也像輕覆枝端的雪花, 極富詩意。它的葉子除了綠色品種之 外,還有鑲白邊的斑葉種,既可賞 花,也可觀葉,還是插花的好材料 哩! 草本的滿天星有一種是栽培的, 另一種是野生的。栽培的滿天星其實 應該叫「霞草」(圖五),屬於石竹科家 族,葉子呈狹披針形,幾乎全年皆可 開花,花期為冬至初夏,但因栽種的 時間不同,故全年均有花可買、可 賞。它通常用於插花、新娘捧花、胸花、押(壓)花作品等,名氣很大, 可謂童叟皆知。
野生的草本滿天星就 叫「滿天星」,也叫「蓮子草」,是莧 科家族的成員,為半匍匐性的一~ 二年生草本,葉子對生,小白花簇集在 葉腋處,由於分枝頗多,且常以群落 的方式聚生,故小白花的花團也彷彿 夜晚的繁星,故名。這種野生的小草 花十分常見,舉凡草坪、路旁、海 邊、水溝附近等,隨處可見,不過長 在台灣南部海濱的個體(圖六),花團比 起其他地方的個體要大得多,也更像 天上的星斗,不知道你看過沒?有時 候,你還可以在人家的院子、藥園或 村落附近的田埂上,看到紅莖、紅葉 的「紅梗滿天星」(圖七),它是野生草 本滿天星的變種,也是民間常用的清 涼退火藥材,讀者們不可不認識它。 |
|
繁星花: |
是亞灌木狀的多年生草本,因花 形如星,又繁花錦簇而得名,是庭 園,花園乃至花壇、蝴蝶館等地的要 角,花色有大紅、粉紅、雪白及粉紅 滾大紅邊等,花期近乎終年不斷,尤 其在夏、秋之交,眾花紛紛凋萎消失之 際,它的一枝獨秀,更顯珍貴與獨特。 繁星花的花冠其實呈高杯形,有 細長的花冠筒,只是頂端五裂,由上 往下看,五裂片恰如五個星芒,從側 面看,星形花就不復見了。繁殖可用 扦插法,且全年皆可施行,盆栽亦能 正常生長。(圖八) |
|
星鐘花: |
蘿藦科家族的肉質性草本植物, 莖肥厚多汁,其上生有軟棘刺,造型 頗奇。夏季開花,每一朵花直徑約二 公分餘,周圍有五尖突,形如星芒! 又輪廓呈圓形,花冠厚質,開在莖上 時,有如袖珍形的鬧鐘立在半空中, 故名。是近幾年頗受歡迎的多肉質植 物,由於黃色黃褐,花心之副花冠形 如西點麵包中的甜甜圈,益增其美與 奇。可用扦插法輕易繁殖成功,栽培 時切記「寧乾勿溼」的給水原則,擺 置場所應避免雨淋,以免夏季高溫期 莖枝潰爛。(圖九) |
|
懸星花: |
茄科家族的成員,為木本的蔓藤 植物,能沿著樹叢或籬笆等蔓延生 長,圓錐形花序就懸垂在枝葉間,花 冠五裂而呈星芒狀,故名。原本生長 在加勒比海沿岸,但自西元一九一○ 年引進台灣後,便陸續在墾丁地區等 海濱附近或低海拔山區歸化,如今已 有許多自行生長的個體,不少國中、 小學還拿它來美化庭園,因為它那紫 色的星形花和紅熟的漿果的確漂亮又 豔麗,很能賺人目光。不過在這兒必 須提醒大家的是:它全株有毒,果實 的毒性尤強,誤食將導致腹痛、下 痢、全身無力等,不可不慎也。繁殖 可採用播種法,栽培場所宜有約百分 之二十的遮蔭。(圖十) |
 |
圖十 懸星花花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