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臺灣位處亞熱帶地區,西有最廣大的歐亞大陸板塊,東臨浩瀚的太平洋,冬、夏分別受到極地大陸冷氣團及太平洋暖氣團所控制,因此季風顯著,天氣迥異。冬季偶有寒流南下帶來低溫現象,夏季時有颱風來襲導致災情,兩大氣團於五、六月期間勢力相當,滯留鋒面於臺灣附近,常有豪雨發生,此為臺灣的梅雨季節,加上四面環海地形複雜,構成各地不同氣候型態。
從臺灣降雨的時間分布來看,每年五至十月為豐水期佔全年雨量79%,十一月至四月的枯水期佔21%;若以空間分布而言,北部、中部、南部及東 部的豐水期分別佔全年雨量的63%、77%、88%及78%,此數據顯示越往南,其豐、枯水期差異越大,尤其南部之豐水期降雨主要來源為颱風、午後雷 陣雨及梅雨,所以如一年中颱風侵台次數少,就有缺水的問題發生,颱風雖然提供臺灣地區所需的豐盛雨水,但往往也造成人員財產的嚴重損失,隨著社會 經濟的蓬勃發展,山坡地大量的開發使用,在加上921地震後,中南部山區發生多處大規模的山崩地滑情形,山坡上大量崩塌的土石,遇豪雨來臨時,極容易引發土石流的災害。 颱風、豪雨及寒害為臺灣三大天然氣象災害,其中颱風為臺灣最大的水資源來源,其所帶來的財物損失佔總氣象 災損的88%,豪雨次之約佔8%,寒害僅佔2﹪左右,身在臺灣的民眾對颱風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而梅雨季亦常發生豪雨成災情況,而寒潮導致之低溫,造成農漁養殖業的損害,以及老人、心血管疾病者的突發病狀危害。如果我們想知道天氣未來怎麼變,就得先認識及瞭解臺灣的環境及氣候狀況,本文將針對颱風、梅雨及寒潮做進一步說明,以期在下一次碰到類似天氣事件時,能採取適當、有效的應變作為。
二、颱風
2.1 颱風生成的源地
颱風不是臺灣的特產,其他熱帶洋面上也會有颱風生成,只是稱呼不同而已,在西太平洋稱為颱風,在大西洋及東太平洋稱為颶風,在印度洋則稱為 氣旋(圖一)。那什麼是颱風呢?氣象學上說颱風是一種劇烈的熱帶低氣壓,熱帶海洋面上受太陽直射作用,使得海洋面上的空氣處於高溫潮濕狀態,而因近赤道風力微弱,容易發生對流,同時周圍較冷空氣流入補充再上升,如此循環不已,使得整個氣柱維持溫度高、密度較小且重量輕的空氣,而形成所謂熱帶性低氣壓,當地面近中心最大風速到達或超過每小時62公里或每秒17.2公尺時,我們就稱它為颱風。
2.2 颱風的形成條件
颱風生成的原因,至今仍無法十分 確定,但依過去經驗的累積,知道有助 於颱風形成的必要條件至少包括:
(1) 颱風生成之區域海面溫度須大於26ºC以上,可提供所需的熱量、水氣。
(2) 須先行存在一熱帶擾動,發生區域介於南、北緯5至20度04間之洋面。
(3) 具垂直風速,但垂直風切不能太大,如此高空中的水汽 才不易被吹散。
(4) 低層有強輻合及高層強輻散作用,如加上中低層的濕度夠高,則此輻合及強對流作用,可使已形成的低氣壓系統旋渦
持續加深,有利於颱風生成與發展。
2.3 颱風強度的分級
颱風強度是以近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為準,劃分為輕度颱風、中度颱風及強烈颱風3級(表1)。暴風圈指的是7級風暴風半徑範圍。
2.4 颱風的命名
現行颱風命名是依照世界氣象組 織於公元1998年12月在菲律賓馬尼拉召 開的第31屆颱風委員會決議,自公元 2000年1月1日起,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颱風統一識別方式,除編號維持現狀外(例如2008年第1個颱風編號為0801),颱風名稱全部更換,改編列為140個名字,共分5組,每組28個,分別由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國家或地區中14個颱風委員會成員各提供10個。臺灣 非世界氣象組織會員,但為因應此變 革,中央氣象局改以颱風編號為主,國際命名為輔。新的140個颱風名字原文來自不同國家及地區,不僅包括人名,還包括動植物、星相、地名、神話人 物、珠寶等名詞,非按英文A至Z的排列,因而十分複雜且不規律。
2.5 颱風內部的結構
從氣象衛星雲圖所拍攝到的照片可看出颱風中高層大致呈圓形並含螺旋狀雲帶的外貌,中央部位有時可看到無雲的颱風眼。至於颱風內部,早期由氣象偵查飛機從不同高度及方向,實際飛進颱風內部觀測,得知颱風眼或中心部 份是無雲或雲層很薄,是沒有風雨或風雨很小的區域,由颱風眼向外,剛離開 颱風眼是雲層最濃厚而風雨亦是最大之處,漸向外則雲層漸高也漸薄,風雨也漸弱(圖二)。
2.6 颱風發生頻率
全球平均每年約有80個颱風生成, 其中以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地區發生的颱 風最多也最強,在此一區域生成的颱風平均每年約27.2個,一半以上發生在 七、八、九三個月份,且以八月最多,平均每年5.6次,佔總發生個數的20.5% (圖三)。
氣象局對「侵台颱風」定義為颱風登陸臺灣陸地或雖未登陸但在陸地上有災情者,以1971年~2000年的侵台颱風資料統計(圖四),這段期間共有383次颱風侵襲臺灣地區,平均每年約3.58次,其中亦以八月侵台次數121 次最多(平均每年1.13次),佔總侵台 數的31.6%,次為七月和九月(分別為24.0%及22.7%),所以每年七至九月為臺灣地區的颱風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