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以人體生理反應為主題的科學探究活動

嗨!存款還夠用嗎?氣候變遷與生物多樣性
文/蔡任圃

前言

為了培養具科學素養的國民,科學教育已從知識累積與精熟練習,轉變成以邏輯思辨、解決問題與自學創造等能力作為培訓的目標。科學教育也開始著重實作與探究的訓練,期望在設定的情境下,利用所學的知識、技能,運用於科學現象的探究與建構理論模型,以應用於解決實際的生活或學術問題,同時薰陶學子對科學的熱情。但因科學探究的課程不易開發,實驗器材的準備也常消耗過多人力、物力,課程的設計與執行也需花費許多時間構思與累積經驗,使得許多科學教師遇到種種阻礙。尤其是跨科的科學探究模組,無論是開發或是執行,都讓許多教師望之卻步。有沒有課前準備工作簡單、方便,卻能深入探究的科學實驗課程呢?

筆者累積多年的課程開發成果,目前已開發約20個科學探究模組,其中大多數為跨科模組(表1)。筆者已將部分課程模組撰寫成書(蔡任圃,2022)或是刊登於其他刊物(蔡任圃等人,2019;馬瑪宣等人,2021;蔡任圃,2020),作為師生的教材。本文挑選其中四個課程模組,簡介其操作方式與探究主題,這些模組具有「器材簡易、準備方便,但能由簡而難、按部就班地建構科學探究的能力」之性質。

表1. 科學探究模組簡介(較完整的介紹請見:https://reurl.cc/WqemMe)
表1-1. 科學探究模組簡介
表1-2. 科學探究模組簡介

【心動時刻】課程模組簡介

一、實驗器材:碼表或其他可計時的工具、紀錄紙、筆

二、探究目的:探討各種變因對人體心跳率的效應

三、實驗操作與量化方式

利用「把脈」的方式,每10秒測量一次心跳率(單位:次/10秒),共紀錄7次(共70秒)(表2)。一般操作時以坐姿、休息狀態進行。其中第3與第4個紀錄期間(第30至50秒)加入探討的變因,以比較該變因的效應與隨後的恢復情形。

表2. 測量心跳率時,所探討之變因的作用時間。
表2. 測量心跳率時,所探討之變因的作用時間。

四、可探討的操縱變因

(一)停止呼吸(憋氣):可再分為正常憋氣、大口吸氣後憋氣或用力吐氣後憋氣。以圖1的實驗數據為例,坐姿與躺姿時心跳率具有差異,且大口吸氣後憋氣會降低心跳率。

(二)潛水反射(diving reflex):臉部接觸水後引發抑制心跳與呼吸的反射。受試者以躺姿,在因子作用期間將沾濕的紙抹布或毛巾覆蓋在臉上。以圖2的實驗數據為例,人體確實具有潛水反射,臉部接觸潮濕的紙巾時,心跳率會下降。

(三)光活動行為(photokinesis):光線強度的變化會影響動物行為或生理反應之強弱的現象,可作為訓練學生設計實驗的主題。

(四)其他可用於訓練學生設計實驗的各種變因,例如:預期心理、身體姿勢等。

圖1. 坐姿與躺姿時,大口吸氣後憋氣對心跳率效應。
圖1. 坐姿與躺姿時,大口吸氣後憋氣對心跳率效應。
▍ 平均 ± 標準誤,取樣數為20人
圖2. 躺姿時,臉部覆蓋乾燥或潮濕的廚房紙巾的對心跳率效應。
圖2. 躺姿時,臉部覆蓋乾燥或潮濕的廚房紙巾的對心跳率效應。
▍ 平均 ± 標準誤,取樣數為20人

【英雄氣長】課程模組簡介

一、實驗器材:碼表或其他可計時的工具、紀錄紙、筆

二、探究目的:探討各種變因對人體最長憋氣時間的效應

三、實驗操作與量化方式

利用碼表測量人體自開始憋氣至無法憋住而被迫呼吸的「最長憋氣時間」,每次紀錄後需做適當的休息,若出現身體不適的現象應立刻停止實驗並妥善休息。

四、可探討的操縱變因

(一)肺內的氣體體積:可比較正常憋氣、大口吸氣後憋氣或用力吐氣後憋氣,三種情形下的憋氣時間長度。以圖3的實驗數據為例,大口吸氣後憋氣可增加憋氣時間,而用力吐氣後憋氣會減少憋氣時間。

(二)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可透過以塑膠袋包覆口鼻的套袋呼吸方式,將呼出的二氧化碳再次吸回肺內,以增加血液中二氧化碳或碳酸氫根的濃度;可藉由過度換氣(快速的深呼吸),增加二氧化碳的排出速率,以減少血液中二氧化碳或碳酸氫根的濃度。以上操作(套袋呼吸或過度換氣)以實行1分鐘為原則,隨後開始憋氣並記錄憋氣的時間。以圖4的實驗數據為例,套袋呼吸後會減少憋氣時間,而過度換氣後可增加憋氣時間。

(三)分段呼氣的效應:憋氣後分段呼氣,是否可增加憋氣的時間?此議題可作為訓練學生設計實驗的主題。

圖3. 正常憋氣、大口吸氣後憋氣或用力吐氣後憋氣的憋氣時間長度。
圖3. 正常憋氣、大口吸氣後憋氣或用力吐氣後憋氣的憋氣時間長度。
▍ 平均 ± 標準誤,取樣數為25人
圖4. 正常憋氣、套袋呼吸或過度換氣後的憋氣時間長度。
圖4. 正常憋氣、套袋呼吸或過度換氣後的憋氣時間長度。
▍ 平均 ± 標準誤,取樣數為30人

【彈指之間】課程模組簡介

一、實驗器材:碼表或其他可計時的工具、紀錄紙、筆、水盆、溫度計、冰塊、水(冷水與熱水)

二、探究目的:探討各種變因對人體手指運動頻率的效應

三、實驗操作與量化方式

利用碼表計時,計算單位時間內以食指敲擊拇指的敲擊次數,或是食指與中指輪流敲擊拇指的敲擊次數。每次操作後須讓手部充分休息。

四、可探討的操縱變因

(一)慣用手與非慣用手:分別記錄左手與右手的食指敲擊拇指之敲擊頻率,比較慣用手與非慣用手是否具以差異。以圖5的實驗數據為例,左手或右手的單指敲擊頻率差不多。

(二)兩指輪流敲擊的頻率是否為單指敲擊的2倍:分別測量食指敲擊拇指的敲擊頻率,與食指與中指輪流敲擊拇指的敲擊次數,比較兩者的比值。以圖5的實驗數據為例,雙指敲擊的頻率並未高達單指敲擊頻率的2倍。

(三)溫度對手指運動的效應:以水盆分別裝入室溫水、低溫水(比室溫低10℃)與高溫水(比室溫高10℃),將手部的浸入水中1分鐘,之後計算在水中食指敲擊拇指之敲擊頻率,以比較手部在不同溫度時的指頭運動速度。以圖6的實驗數據為例,在適當的溫度範圍內,溫度越高,手指運動的速度會越快。

圖5. 右手單指、左手單指與右手雙指的手指敲擊頻率。
圖5. 右手單指、左手單指與右手雙指的手指敲擊頻率。
▍ 平均 ± 標準誤,取樣數為34人
圖6. 室溫(25℃)與高溫(35℃)下,右手單指敲擊頻率。
圖6. 室溫(25℃)與高溫(35℃)下,右手單指敲擊頻率。
▍ 平均 ± 標準誤,取樣數為34人

肆、【眨眨眼】課程模組簡介

一、實驗器材:碼表或其他可計時的工具、紀錄紙、筆、蛙鏡、生理實驗水、風扇(電風扇或手搖扇皆可)

二、探究目的:探討各種變因對人體維持不眨眼之時間的效應

三、實驗操作與量化方式

利用碼表計時,計算睜開眼睛後最長可忍住多久不閉上眼瞼(眨眼)的時間。

四、可探討的操縱變因

(一)睜開眼睛的數量:比較只睜開右眼、只睜開左眼與兩眼皆睜開的情形下,持續睜眼的最長時間。以圖7的實驗數據為例,三種情形間的差異不大(未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

(二)眼睛睜開的程度:比較兩眼皆正常睜開與兩眼半開半閉的情形下,持續睜眼的最長時間。以圖8的實驗數據為例,兩眼半開半閉的情形可增加持續睜眼的最長時間。

(三)眼睛表面的水分蒸散程度:比較對眼睛扇風、戴上蛙鏡(減少眼睛的水分蒸散)、眼睛滴入一滴生理食鹽水等情形下之持續睜眼的最長時間。

圖7. 雙眼睜開、僅睜開左眼(右眼輕閉)與僅睜開右眼(左眼輕閉),持續睜眼的最長時間。
圖7. 雙眼睜開、僅睜開左眼(右眼輕閉)與僅睜開右眼(左眼輕閉),持續睜眼的最長時間。
▍ 平均 ± 標準誤,取樣數為141人
圖8. 雙眼全張與雙眼半開之持續睜眼的最長時間。
圖8. 雙眼全張與雙眼半開之持續睜眼的最長時間。
▍ 平均 ± 標準誤,取樣數為113人

結語

本文雖提供科學探究課程的議題與素材,但仍需教學者針對學生屬性、教學目的等條件,進行課程設計,並隨學生學習的狀態適時修正教學方式或內容,以「讓學生深刻的經歷科學探究過程」為目標,而不是做出符合理論的實驗結果。實驗的數據與研究的結論本身並不重要,學生的學習才是課程的目的。科學探究課程需要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經過多次討論、試誤與發表,才能在學習的歷程中驅動能力增長,是一種著重「學習歷程」的教學活動(process-based learning)。同樣的,科學探究課程的精進,也是需要透過老師經過多次討論、試誤與交流的,筆者曾多次在教師研習或工作坊分享科學探究模組(圖9),才有機會吸收不同教師的試教經驗回饋,讓課程模組不斷修正、精進。換句話說,科學探究課程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探究歷程,教師須先有探究能力,才可能教學生探究能力。



蔡任圃
臺北市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生物科教師
captain.okw@gmail.com

筆者曾於2022年,以「可線上進行的三個科
學探究活動—眨眨眼、英雄氣長與彈指之間」
一文,參加臺北市第23屆中小學及幼兒園教
育專業創新及行動研究 課程教學及評量類,
獲得佳作。


參考文獻

[1] 馬瑪宣、許哲瑜、蔡任圃,2021。生物探究與實作。龍騰文化。

[2] 蔡任圃,2020。高中生物多元選修教材-進擊的實驗課。南一書局。

[3] 蔡任圃,2022。動手做科學探究:輕鬆運用生活中的材料,培養提問、設計實驗、邏輯思辨與表達能力。紅樹林出版社。

[4] 蔡任圃、郭明憲、鄭志鵬。2019。高中自然科探究與實作Ⅱ。翰林出版。


本文引用格式:蔡任圃(2023)。四個以人體生理反應為主題的科學探究活動。科學研習62(2),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