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新地震震度分級制度


文/蕭乃祺

 制定新震度分級的動機


地震震度係指地震發生時,民眾所感受到震動的激烈程度或是建築物、地形地貌因震動所造成的破壞程度。由於此定義與地震災害有直接的關聯性,因此我國在地震防救災業務的執行上,震度為主要的參考依據(內政部,2018)。另外,許多重要的公共建設或是運輸系統,例如高速公路、水庫、電廠、高鐵、捷運等,也多以震度大小做為其地震應變的參考。

臺灣目前的震度分級主要是沿用日本震度分級的方式,分為0至7級,級數越高代表地表的震動越劇烈,造成的影響越嚴重。其中震度4級以下主要是描述民眾對於震動的感受,震度5級以上則開始定義會對建築物或地形地貌發生影響,有關不同分級影響程度的說明如表1(中央氣象局,2017)。

為快速獲得各地的震度,震度的計算係直接使用加速度地震儀(又稱為強震儀)所觀測的地表加速度紀錄進行推算。地震震度與加速度值範圍的關係,0至6級是透過關係式 I=2.00×〖log〗_10 (PGA)+0.70 換算後四捨五入獲得(徐明同,1979),式中I為震度階級,PGA(peak ground acceleration)為最大地動加速度值,單位為cm/sec2。1999年921地震以後,依據地震災害分布情形新增7級,並定義地動加速度值400 gal(單位cm/sec2)以上為7級。

氣象局近年來在臺灣建置非常高密度的地震觀測網,加上地震儀器靈敏度的大幅提升,由於更靈敏和更密集之量測,發布地震報告震度資訊時常遭遇一些誤解,而造成相關單位地震應變的困擾,其主要的問題包括:

1.小規模地震近震央測站觀測到高震度
小規模地震在靠近震央的測站常觀測到非常大的震度,但震動時間短最終並無地震災害發生的情形。以2015年7月28日宜蘭縣大同鄉地震為例,地震規模雖僅為4.7,但在距離震央約5公里的南山地震站卻觀測到6級的震度(圖1)。由於其僅是瞬間的地表震動,持續的時間非常短暫,因此並沒有造成任何的災情,但若對照震度6級的說明,則可能會有非常嚴重的影響。小地震卻發布高震度的情況,時常會造成相關單位在地震應變時投入相當的人力與物力,民眾的生活作息也受到影響,此是目前臺灣震度制度最迫切需要改善的問題。


2.高震度範圍與災害位置關聯性需要提升
近年幾次災害性地震,發現高震度分布範圍與災害發生位置的關聯性需要提升。圖2為2018年2月6日規模6.2花蓮地震,地震震度分布與災害發生位置的對照圖,該地震災情主要集中在花蓮市,由於米崙斷層發生破裂,斷層沿線有多棟樓層倒塌或破壞,同時嶺頂斷層北段也發現破裂情形(中央地質調查所,2018),但是圖中震度5級以上的範圍卻北從宜蘭縣南邊一直延伸至花蓮市、壽豐鄉以南,南北距離超過80公里,震度6級範圍亦超過40公里,因此不易在第一時間就依據震度的分布情形,準確研判地震災害可能發生的範圍與程度,進而造成救災人力與資源不易有效的調度。


3.高震度的地動級階值範圍過大
震度5級以上的震度級階,其PGA的範圍過大,可能影響救災單位、公共單位地震應變成效。例如臺鐵局目前在進行地震後軌道的安全檢查時,應變標準需將震度5級的範圍再細分為5級弱(80~180 gal)與5級強(180~250 gal),另外科技部近期進行大規模地震模擬情境研究時,亦將震度5級以上再做細分。

為改善我國震度發布與使用的問題,氣象局於2019年開始進行相關的研究,研訂新的地震震度分級制度,目標是強化震度與地震災害的關聯性,進而提升臺灣救災、公共與民間單位地震應變的效能。


 參考的方法


震度調整的方向主要參考日本氣象廳(JMA)與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地震震度的分級制度與計算方法,以及國內學者的相關研究,其參考的重點如下:

1.日本氣象廳震度分級制度
日本氣象廳在1995年阪神地震發生後,將震度的計算方式與分級進行調整(關田康雄,1996),除考慮主要震動的週期外,同時使用震動時間至少超過0.3秒的最大地表加速度。另外考量原0至7震度分級中,5級與6級的PGA範圍過大,將震度細分為5弱、5強、6弱、6強,共10級。因考量振幅的持續時間,而可避免小地震但瞬間大振幅PGA所導致震度高估的情形。


2.美國地質調查所震度分級制度
美國加州使用的震度分級為修正麥卡利震度(Modified Mercalli Intensity, MMI),總共分為12級(I至XII級)。根據Wald 等人(1999)指出,MMI小於VII級的震度主要描述人類對於震動的感受,由於人類對高頻震動的敏感性較高,與PGA大小的關連性較大。大於VII級的震度則主要是描述建築物損壞的情形,則以最大地表速度(peak ground velocity, PGV)較能實際反應出破壞的情形。為實際符合震度說明敘述,計算震度首先以PGA計算震度,當所得到震度值超過VII級時,則改以PGV計算震度值。


3.國內學者研究
吳逸民教授等人(Wu et al., 2004)分析1999年921集集地震的災害紀錄以及氣象局的強地動資料,獲得地震震度I與最大地表速度PGV的關係式為 I=2.14×〖log〗_10 (PGV)+1.89,PGV的單位為cm/sec。此研究發現,以PGV推算震度能與規模呈現出較明顯正相關的關係,小規模地震觀測到的震度範圍較小,不會出現異常高震度的情形。


在參考國內外相關的分級方法與研究後,氣象局新的震度計算流程與分級制度的調整思維如下:

1.震度計算使用公式與流程不宜太過繁瑣複雜,方便相關應變單位快速獲得。

2.考量民眾對於現行震度分級熟悉度,以及調整不宜造成國內法規修改工程太大,建議延續採用0級至7級。

3.強化震度與地震災害關聯性,震度計算同時將最大地表速度PGV列入評估。

4.高震度階級適度細分,將5級細分為5弱、5強,6級細分為6弱、6強,以利相關單位應變時可以更加方便及彈性運用。


 新調整計算震度的方式


規劃新震度的計算方式如圖3,其流程依序如下:

1.讀入強震儀3向量加速度資料。

2.資料進行10Hz低通濾波處理,適度過濾瞬間震動的高頻訊號。

3.取3向量合成震波,計算最大地動加速度值PGA。

4.透過地震震度與PGA範圍的對照表(表2),計算地震震度。

5.得到的計算震度不到5級時,以該計算震度為地震震度值,結束整個震度計算流程;計算震度為5級以上時,持續進行下一步驟。

6.將3向量原始加速度資料積分至速度,同時進行0.075Hz低切濾波移除因積分動作所引進的低頻訊號。

7.取3向量合成震波,計算最大地動速度值PGV。

8.透過地震震度與PGV範圍的對照表(表3),計算地震震度。

9.如該計算震度小於4級時,則設定地震震度值為4級,否則以得到的計算震度為地震震度值,結束整個震度計算流程。


新震度計算流程中所使用的計算震度對照PGA換算表(表2)與計算震度對照PGV換算表(表3),主要是參考現有 I=2.00×〖log〗_10 (PGA)+0.70(徐明同,1979)以及 I=2.14×〖log〗_10 (PGV)+1.89(Wu et al., 2004)等2個關係式,透過四捨五入並稍做微調方便記憶後所劃定,可以快速方便將地震儀觀測紀錄換算成地震震度。另外為使新震度在合併使用PGA與PGV的情形下,維持各測站震度在空間分布上的連續性,所以當使用PGA計算震度大於5級,接續用PGV計算震度卻不到4級時,則將該站的地震震度維持設為4級。

 效益評估


針對新調整地震震度的計算方式,首先蒐集2009〜2018年氣象局所發布的1,370筆顯著有感地震報告,檢驗其可行性與效益。另外針對2018年0206花蓮地震、2016年0206美濃地震與1999年921地震等三個災害性地震,探討災害位置與新地震震度分布的關聯性:

1.有感地震報告發布震度評估
依所蒐集10年1370筆的顯著有感地震,依據目前震度的計算方法,觀測到最大震度5級以上,代表有可能造成災害的地震總共有194個,比例超過14%,明顯與實際狀況不符(圖4)。如使用新的震度計算方法,最大震度5級以上的地震則大幅減少為只剩下10個,比例不到1%,其中包括7級震度1個(2018年0206花蓮地震)、6強震度1個(2016年0206美濃地震)、5強震度5個以及5弱震度3個(圖5)。根據內政部消防署的統計,該時段內的災害地震總共發生8次,除了2017年2月11日高雄近海地震外,新的震度計算方法對於其他7個災害地震,都可以忠實呈現其最大震度都在5級以上,而且災害越嚴重的地震其震度值越大。至於2017年2月11日高雄近海地震的地震規模為5.7,新調整的最大震度為4級,災情為1位民眾受傷,此結果顯示雖然震度不到5級,不過大規模地震長時間震動也有可能造成輕微的災害。整體評估新震度計算方法,確實可以使地震震度符合震度分級表中地震影響的描述,有效降低防救災等相關單位應變動員次數與資源消耗。


2.災害地震的震度分布評估
使用新調整的震度分級與方法,重新計算2018年2月6日規模6.2花蓮地震的震度分布,與現行震度分布的情形比較,發現5級以上的面積明顯縮小很多(圖6),而且災害的位置全部侷限在震度最大的範圍,對於救災單位在第一時間可以提供非常重要且可靠的資訊。另外檢驗2016年2月6日規模6.6高雄美濃地震的情形(圖7),同樣可以發現新的震度分布,除了5級的範圍縮小外,與實際地震災害發生的位置亦有更好的關聯性,幾乎所有災害都集中在震度5強的範圍。1999年921地震是近幾十年造成災害最嚴重的地震,新震度分級的空間分布,同樣有效的反應災害發生的位置(圖8),同時由於高震度階級的進一步細分,可以更適度的界定出不同災害程度的範圍,提供相關單位更細緻的應變資訊。


 新地震震度分級表


表4為新制定的臺灣震度分級表,與現有震度分級表的差異(表1),除了在震度5級細分為5弱與5強、震度6級細分為6弱與6強外,新的震度分級表移除計算震度的地動加速度範圍。由於新的震度計算方法同時使用地震動的最大加速度與最大速度值,為避免造成錯誤的認知與混淆,所以新表中不放入含PGA/PGV相對應的範圍,而此變革在地震學意義上亦可回歸到震度的基本定義,即是地震後實際民眾的感受與建築物、地形地貌的影響,而非指地震儀記錄地震動參數的範圍。在地震影響說明的部分,同樣維持針對人的感受、屋內情形、屋外情形等3個情境,惟為因應社會環境的改變,以及強化該內容提供民眾與防救災單位應變參考的實用性,所以依據過去臺灣幾個災害地震的實際情形,以及日本與美國震度分級的相關說明,調整與擴充各震度階級相關影響的描述內容,未來亦會參考後續災害地震的實際災情,滾動式適度的調整其內容。

 推動實施


地震震度分級制度調整所涉及的影響層面非常廣泛,包括從防救災、交通運輸、民生設施等單位的應變作為,到科研教育、防災產業、保險業者的因應措施,甚至對於一般民眾的防災認知,都可能需要配合調整。因此,氣象局在擬定新震度分級草案並完成分析估評後,積極拜會相關單位報告調整案的規劃,同時辦理多場的說明會,邀請中央與地方防災、交通運輸、工程等單位,以及防災產業、保險業者與新聞媒體,說明新的地震震度分級方案與計算流程,並依據參與單位寶貴建議適度調整,同時提供因應新震度分級,相關單位調整法規辦法或系統作業所需的諮詢與協助,另外亦透過多元化管道進行宣導。目前氣象局已經完成整個新地震震度分級制度的推動程序,並自2020年1月已開始實施。

表1.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現行地震震度分級表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表2. 計算地震震度對照最大地動加速度值(PGA)的範圍表,震度4級(含)以下依PGA決定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表3. 計算地震震度對照最大地動速度值(PGV)的範圍表,震度5級(含)以上依PGV決定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表4.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新版地震震度分級表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1. 2015年7月28日宜蘭縣大同鄉規模4.7地震報告(上圖),以及南山地震站記錄該地震的地震波形(下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2. 2018年2月6日規模6.2花蓮地震,地震震度分布(色階圖層)與災害實際發生位置對照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3. 新調整計算地震震度的流程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4. 2009年至2018年1370筆顯著有感地震,目前震度計算方式得到最大震度大於5級的震央分布圖,圖中同時標示災害地震的位置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災害地震資料來源:內政部消防署網站



圖5. 2009年至2018年1370筆顯著有感地震,新震度計算方式得到最大震度大於5級的震央分布圖,圖中同時標示災害地震的位置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6. 2018年2月6日規模6.2花蓮地震,目前震度計算方式(上圖)與新震度計算方式(下圖)所得到的震度分布與災害實際發生位置對照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7. 2016年2月6日規模6.6高雄美濃地震,目前震度計算方式(上圖)與新震度計算方式(下圖)所得到的震度分布與災害實際發生位置對照圖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圖8. 1999年921地震目前震度計算方式(左圖)與新震度計算方式(右圖)所得到的震度分布圖,圖中同時標示以行政區中心位置為基準,每個行政區建築物損壞棟數統計的分布情形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參考文獻
中央氣象局,2017:地震百問,共79頁。
中央地質調查所,2018:20180206花蓮地震地質調查報告,共115頁。
內政部,2018:震災(含土壤液化)災害防救業務計畫,共83頁。
徐明同,1979:地震學,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出版,共388頁。
關田康雄,1996:關於新的氣象廳震度階級(日文),JSEEP NEWS 147.
Wald, D. J., V. Quitoriano, T. H. Heaton, H. Kanamori (1999).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peak ground velocity and Modified Mercalli Intensity in California, Earthquake Spectra 15, No. 3, 557-564.
Wu, Y. M., N. C. Hsiao, and T. L. Teng (2004). Relationships between strong ground motion peak values and seismic loss during the 1999 Chi-Chi, Taiwan Earthquake, Natural Hazards 32, 357-373.




蕭乃祺
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