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真相時代:當真相被操弄、利用,我們該如何看?如何聽?如何思考?



白榮銓 /臺中市居仁國中退休教師
 
2016年,《牛津英語詞典》選定「後真相」(post-truth)為年度詞彙,並將其定義為是這樣的形容詞--「連結或指陳情況時,訴諸情感及個人信念,比陳述客觀事實更能形塑輿論(public opinion)」。可透過各種形式呈現的「真相」稱為矛盾真相(competing truths),老練的溝通者(communicator)知道如何利用真相的繁複面貌,操弄真相以塑造對自己最有利的面貌。我們應如何排除那些誤導的陳述,選擇最值得相信的真相?

本書作者麥當納(Hector Macdonald, 1973-)擁有牛津大學生物學學士學位及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的MBA碩士學位。曾在金融服務、電信、製藥、農業化學、飯店、科技和健康等多個領域,擔任策略和傳播顧問,為世界頂尖企業領導者提供諮詢服務。本書探討的不只是事實真相(factual truth),凡是人們視為事實並願意照辦的信念、主張、判斷和預期,因為難以確定是否為真,所以作者皆稱之為真相。全書分為四大部:部分真相(partial truth)、主觀真相(subjective truth)、人為真相(artificial truth)和未知真相(unknown truth)。

 真相只有一個?


很多人常以為自己知道的真相,就是唯一的真相。但是,即使最平淡無奇的人事物,也有其複雜性(complexity),源於這種複雜特性,儘管我們真實的陳述(true statement),仍無法傳達完整的真相(whole truth),具備這種特性的真相,稱為「部分真相」,日常生活中有那些經過簡化與選擇的部分真相例子?對人們造成的影響為何?

1986年,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推出廣告片〈觀點〉(points of view)(影片網址)。影片一開始,以正面角度拍攝一名光頭青年,快步跑離一輛駛向他的汽車,影片旁白說:「從一個觀點看一件事,就會產生一種印象」(An event seeing from one point of view gives one impression);然後,改以背面角度拍攝光頭青年的背影,只見他衝向走在前面的一名商人,似乎要攻擊他,或者要搶走他的公事包(圖1),這時旁白說:「從另一個觀點看,又會產生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印象」(Seen from another point of view, it gives quite a different impression);最後,影片改從上方角度,往下拍攝這個場景,只見一大堆建築材料高懸在半空中,在商人頭頂上方劇烈搖晃,失去了控制,這名青年及時把商人拉到一旁,救了他一命,此時旁白說:「唯有綜觀全域,才能完全明白這是怎麼一回事」(But it's only when you get the whole picture, you can fully understand what's going on)。

圖1. 青年作勢要攻擊或搶劫商人(圖片來源

這支廣告很有說服力,給許多英國觀眾留下強烈印象,認為唯有《衛報》能如實呈現世界的全貌,不會受政治動機左右,導致新聞報導流於片面。但是大部分新聞的真相,虛虛實實,真真假假,難以確定與核實,新聞媒體是否能全部迴避假新聞?是否能避免瞎子摸象,以偏蓋全,進而綜觀全局?

以藜麥(quinoa)為例,它是南美洲安第斯(Andes)山脈高地特有的穀類植物(圖2)種子,含有鎂、鐵等少量元素的無麩質(gluten free)種子,蛋白質含量比任何穀類都要多。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科學家宣稱:藜麥是完美的地球營養物質,非常適合當作太空人的食物。201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2013年訂為「國際藜麥年」,旨在讓世界關注藜麥的生物多樣性、營養價值,以及消除饑餓和貧困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

圖2. 安第斯山脈的藜麥(圖片來源


2006至2013年間,來自玻利維亞(Bolivia)與秘魯(Peru)的藜麥價格漲了兩倍,一開始,人們認為漲價能幫助當地的貧困農民,提升生活水準。但是新聞媒體接著報導:由於北美洲與歐洲的大量需求,害得當地居民買不起藜麥,吃不起自己的傳統主食。例如2011年3月,美國《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有一篇報導,標題是〈藜麥的全球熱賣,在國內創造了窘境〉(Quinoa's Global Success Creates Quandary at Home),內容提到:過去五年來,玻利維亞的藜麥消費量暴跌34%,兒童的慢性營養不良情況,已在藜麥種植區惡化,原因是藜麥價格上漲以及藜麥大量外銷出口。同月,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有一篇報導,標題是〈時尚的食物,造就了營養不良的玻利維亞〉(The food fad that's starving Bolivia),內容提到:藜麥被譽為西方的「超級食品」(superfood),但是那些種植它的人再也買不起了。2013年1月,英國《衛報》(The Guardian)有一篇報導,標題是〈素食主義者能忍受關於藜麥的惱人真相?〉(Can vegans stomach the unpalatable truth about quinoa?),內容提到:有一種可怕的諷刺,就是安第斯農民的主食--藜麥,在國內變得過於昂貴,是因為富裕的外國人,專注於個人健康、動物福利和減少他們的碳足跡。同月,加拿大《環球郵報》(The Globe and Mail)有一篇報導,標題是〈你越愛吃藜麥,你就越傷害秘魯與玻利維亞人〉(The more you love quinoa, the more you hurt Peruvians and Bolivians),內容則引述了紐約時報和衛報的相關報導內容。

全球對於藜麥的大量需求,雖然拉升了藜麥價格,卻導致玻利維亞與秘魯當地居民處境艱難,這些陳述聽起來似乎頗有根據,再加上社群媒體、素食部落格以及健康飲食論壇等網友,大量引用這些新聞,推波助瀾,在世界各地引起更多的回響,導致崇尚健康飲食的人陷入良心危機,開始思考:是否應該停止食用來自安第斯山脈的藜麥。

這個新聞議題引起一些經濟學家的關注,並展開研究,他們實際調查秘魯家庭開支的資料,發現:藜麥在秘魯一般家庭的預算,所占比例不高;在海拔4,200公尺的高山上,其實很難栽種其他農作物,藜麥的貿易還是有助於當地居民的收入;藜麥消費量下跌34%,與價格上漲並無關聯,純粹是當地居民吃膩藜麥,想嘗試其他食物。2014年,就此議題拍攝的紀錄片《穀類之母》(The Mother Grain, 圖3)上映,該片導演韋考克斯(Michael Wilcox)說:「我曾在某些反對藜麥的討論文章中,看到『食用藜麥,會傷害玻利維亞農民』的留言,可是不吃藜麥,才真的會傷害這些農民」。

圖3. 《穀類之母》紀錄片海報(圖片來源

像這樣,一些偏頗的事實與遭到誤解的數據,在缺乏正確脈絡的情形下,被串連成一套故事情節,這些說法塑造了人們對於食用藜麥的想法、心態和信念,影響他們未來對於「買什麼、說什麼、吃什麼」的行動。另外,當人們一旦確立藜麥的某種觀點,例如藜麥農業會影響安地斯山脈的環境,即使後來得知藜麥的營養非常豐富,人們很可能仍會忽略、懷疑此資訊,這就是一種「確認偏誤」(confirmation bias),亦即當真相彼此牴觸時,尤其新的真相,挑戰人們原有根深柢固的觀點時,就很容易被排斥。

真相可以號召他人,也可以誤導他人,而大部分議題都能推論出不只一個真相,這給了溝通者機會,溝通者可以選擇傳達的現實印象,使其符合客觀現實,也可以故意扭曲客觀現實,所以矛盾真相所造成的影響與後果,取決於人們的使用方式。

報紙常採用掩飾部分真相的新聞標題,藉以吸引讀者好奇的眼光,然後在較少人閱讀的正文內容,才還原完整真相;政治人物會使用化妝修飾的真相(spin truth),社運人士(activist)會採用最有利的真相,儘管有時候,那些真相並不足以代表全部。本書作者麥當納將溝通者分為三類:
(1)倡議者(advocate):為了實現某個有益目標,選用矛盾真相來營造某種還算正確的現實印象;
(2)誤傳者(misinformer):出於無知,散佈矛盾真相,卻在無意間扭曲了現實;
(3)誤導者(misleader):故意利用矛盾真相,來製造某種自己明知不對的現實印象。

因為大多數的人都無法提供全方位的見解,才不得不用部分真相來溝通。倡議者與誤導者都會選擇特定真相來形塑現實,以達到自己的目的,不過我們可以肯定那絕對不是全部,一定還有許多他們沒說出來的真相。

學校的歷史教科書所傳遞的內容,是否可能屬於部分真相?美國早年的奴隸制度,以及後來黑人在南方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應是美國極其重要的一段歷史。美國歷史學家麥佛森(James McPherson, 1936-)表示「當時美國某些領地尚未正式成立州政府,導致自由州和蓄奴州互不相讓,都想奪得中央政府對這些地區的奴隸廢除權,雙方始終無法獲得共識,最後才會爆發南北戰爭」。奴隸制度廢除之後,南方各州頒布了惡名昭彰的「吉姆克勞法」(Jim Crow laws),在所有公共場所(包含學校、公車等)實施種族隔離制度,以區隔黑人與白人,直到1965年才正式廢止。那一段期間,白人至上主義團體「三K黨」(Ku Klux Klan, KKK)橫行美國,不斷恐嚇非裔美國人、猶太人、亞裔和民權運動人士。

2010年5月,美國德州教育委員會(Texas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開會決議:採取較保守觀點的課綱,編撰高中歷史課本,蓄奴制度在南北戰爭所扮演的角色被淡化(圖4),教科書業者也無須將種族隔離法案與三K黨的行徑列入,引起很大的爭議。2014年,依據此新課綱編撰的歷史教科書出爐,將美國內戰的爆發,歸因為爭取州權(state rights)與蓄奴制度,並刻意將蓄奴制度放到最後一個原因,將其視為次要議題而非主要爭議。至於吉姆克勞法及三K黨在新版教科書,則隻字未提,導致學生無從得知該法及種族隔離制度,對於非裔美國人,曾造成極大的教育壁壘及不平等,更無法了解當時反種族隔離的激烈抗爭,對美國社會造成的深遠影響。

圖4. 引起爭議的2015年德州教科書,將奴隸稱為工人(圖片來源

由上述可知,面對任何議題(例如食用藜麥),要多方考慮不同面向,並廣泛尋求各種平衡觀點,即使揀選部分真相來支持自己的主張,也不能歪曲你所傳達的現實印象。選擇性報導某些事件(例如歷史課本內容),塑造特定的印象,就是在運用省略真相的手段,隱藏某些重要的真相,雖然能將議題描述得更清楚,但有意無意間,可能是在誤導他人對於真相的理解。

 數字不會騙人?


許多人相信數字(number)會說話,看到數字才肯相信,但很多人看不懂數字背後的意義,沒辦法像平常一樣進行批判思考。如果溝通者提出一套數字做證據,人們要如何看懂並能提出質疑?如果矛盾真相的雙方,各提出一套矛盾的數字,我們又要如何去判斷那一組數字,比較接近真相?

1991年,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聖博納迪諾分校(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San Bernardino)的賀戴安(Diane Halpern)教授,以及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的科倫(Stanley Coren, 1942-)教授,他們從一千多名已故加州居民的資料,調查發現:右撇子的平均死亡年齡是75歲,左撇子是66歲。他們共同在《心理學公報》(Psychological Bulletin)發表一篇論文,標題是〈慣用左手:適合生存度下降的標誌〉(Left-handedness: A marker for decreased survival fitness),摘要提到:「壽命研究顯示,左撇子的人口百分比穩定下降,所以在年齡最大的年齡組中,他們的人口比例嚴重不足。審查過去的數據,意味著這種人口趨勢是由於左撇子的壽命縮短;死亡風險之所以會升高,顯然是環境因素導致左撇子更容易出意外」,依照他們的邏輯,這是因為許多設施都是以右撇子為對象而設計(圖5),不但會造成左撇子的生活不便,甚至有可能讓他們出意外。

圖5. 對左撇子不公平的課桌椅(圖片來源

同年4月,《紐約時報》報導了這篇研究論文,新聞標題是〈研究表明:左撇子可能危及生命〉(Being Left-Handed May Be Dangerous To Life, Study Says),於是報導「左撇子會英年早逝」的文章,迅速擴大蔓延開來,讓不少左撇子和其親人憂心忡忡,到底真相為何?2013年9月,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有一篇報導,標題為〈左撇子真的會英年早逝?〉(Do left-handed people really die young?),內容提到: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CL)心理學和醫學教育系教授麥克馬納斯(Chris McManus),同時是〈右手、左手:探索不對稱的起源〉(Right hand, left hand. The origins of asymmetry in brains, bodies, atoms and cultures)一書的作者,認為:部分在加州死亡名單上的人,很可能出生時是左撇子,但他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扮演並被認定為右撇子,這會扭曲賀戴安與科倫的研究結果。

即兩位學者誤解了他們在數字中發現的真相,成為真相的誤導者。在十九至二十世紀初期,左撇子總是受到人們異樣的眼光,父母親和學校往往用盡辦法,要把孩子教育成右撇子,所以相對來說,只有極少數人認為自己是左撇子。直到近代,在開明的社會風氣之下,天生慣用左手的人,比較有機會順其自然地成為左撇子,所以平均而言,在1991年時的左撇子肯定比右撇子還要年輕,死亡年齡當然小於右撇子。相似的類比例子,現在的數位原民(digital native)的平均死亡年齡,一定比非數位原民來得小,這是因為從小接觸網路世界及數位產品的人,目前年齡都低於25歲,但這不表示:做為數位原民,就有害健康。

在1991年的加州,左撇子的死亡年齡,明顯低於右撇子,這個數字是真的,然而真相卻遭人誤解;擔心自己可能活不長的左撇子,知道另一個矛盾真相,應該會比較放心,那就是相同年齡的左撇子與右撇子,享有幾乎一樣長的平均壽命。

政治人物、行銷人員和新聞記者對於數字的運用,早已熟能生巧,視情況和需要,就會讓數字看起來比實際大一點或小一點。2014年6月,對英國皇室忠心耿耿的《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有一篇報導,標題是〈真划算!皇室一年只花了你56便士〉(What a bargain! How the Royal Family costs you just 56p a year),比起全年總支出3,570萬英鎊(1英鎊等於100便士),這個數字是不是微不足道?如果想讓數字大一點,只要把時間尺度(timescale)拉長一點就行了,例如「英國政府重申承諾,將在本屆國會議員的任期內,挹注至少三億英鎊資金,來改善行人與自行車騎士的用路環境」,這個數字聽起來,是不是比每年六千萬英鎊,更讓用路人感受到政府重視用路人的權益?

2000至2012年間,修正通貨膨脹的影響後,美國的每週薪資中位數(median weekly wage)上升了0.9%;然而在同一時期,高中輟學者薪資中位數下降了7.9%,高中畢業者薪資中位數下降了4.7%;受過部分大學教育者薪資中位數下降了7.6%,擁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大學學位者的薪資中位數則下降了1.2%。簡單的說,雖然美國整體薪資中位數上升了,但是個別群體卻仍然面臨薪資下降的問題,這就是統計學上,有名的「辛普森詭論」(Simpson's paradox)例子之一。因為全體與個別群體是不同的層次,可以產生不同的結論,所以美國政治人物就能利用這種詭論,信誓旦旦地宣稱薪資上升或薪資下降。

解開「辛普森詭論」之謎的關鍵,就在於辨認「全體」與「個別群體」可能出現的差異,美國每週薪資中位數下降的情況,關鍵在於個別群體的數量會隨著時間變化。在這13年間(2000-2012年),具備大學學位的工作者增多了,高中輟學和高中畢業的工作者減少了,而擁有大學學位的薪資,通常比高中輟學和高中畢業者的薪資較高。換句話說,薪資最好的群體(大學畢業者)比薪資最差的群體(高中輟學和畢業者)多了更多人,因此,即使大學畢業者的薪資中位數下降,但是他們大幅增加的人數,還是能把整體的薪資中位數往上拉升。

醫學研究上,也出現過「辛普森詭論」的情況。1986年,為了評估治療腎結石(kidney stone)兩種方法的成功率,表1統計了腎的小結石(small stones)和腎的大結石(large stones),在兩種治療法的治療成功率和人數,括號中的分數表示「成功案例數/治療案例數」。腎結石患者中,有350例(分為group 1和group 3)接受了A治療(treatment A),採用傳統開腹外科手術;另外350例(分為group 2和group 4)接受了B治療(treatment B),採用皮腎鏡取石手術(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PCNL),這種手術以微創方式進行,利用醫療儀器穿過皮膚進入腎臟並取出結石(圖6)。


圖6. 皮腎鏡取石手術示意(圖片來源



這項研究顯示:整體而言,對於腎結石的患者,採取B治療(皮腎鏡取石手術)比A治療(傳統開腹外科手術)的成功率高(83%>78%);可是仔細檢查小結石和大結石的個別治療成功率,卻發現:皮腎鏡取石手術在小結石(group 2)和大結石(group 4)的成功率,都低於傳統開腹外科手術(87%<93%、69%<73%),由整體與個別數字所得到的結論竟然不同,這是很弔詭的事情,為什麼會這樣呢?

再次仔細檢視表1,就能發現A、B治療方法,使用在大、小結石的案例數不同,大部分的A治療法,都是被用在不易清除的大結石,而大部分的B治療法,都是被用於比較容易清除的小結石;因為小結石不管使用那套方法,治療成功人數都很高,再加上較高的案例數(270>87),所以當我們忽略結石大小時,B治療法的整體治療成功率被拉高了。

由上述可知,誤導者操作數字的戰術,常精心挑選對自己有利的數據,讓數字大一點或小一點,以及選擇有利的數字,甚至將兩組數據的相關性(correlation),誤導為因果關係(causation),以影響人們對事情的理解。為了挖掘真相,人們在爭論過程中,為瞭解被提出來的數字及其真正意義,可以將這些數字與其他數字作對照,並且將數字納入事情的脈絡(context)中,以呈現出它實際的數值大小和意義。

綜合上述,人們渴望真相,常採用個人經驗來分析及選擇真相,但是真相並不像人們以為的那樣一清二楚,大部分的議題都具有多重真相;數字不會騙人,但是騙人常常用數字,誤導者有時大玩數字遊戲,以有效證明自己的論點。我們應揭穿誤導者以謊言讓人誤入歧途的論述,鼓勵人們選用適當的真相,發揮影響力,團結群眾,激勵他人,以塑造良善的社會風氣。至於什麼是主觀真相、人為真相和未知真相?那些因素會影響這些類型的真相?這些都有待您進一步的閱讀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