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山海傳奇的呼喚—有孔蟲

文/張詠斌

 壹、什麼是有孔蟲?


有孔蟲(foraminifer),一般人可能有點陌生的名詞,但在地質研究領域,卻是相當知名的生物,不管是在地層判釋或是地質年代解讀上,都是相當實用的微體化石種類。有孔蟲是一種單細胞原生生物,主要生活在海洋裡面,但近年來在淡水中也有部分種類被發現。現今分類上,將有孔蟲類的生物獨立成一個有孔蟲界(Rhizaria),主要的特徵就是其細胞質(原生質)中具有細胞質粒,並有內細胞質跟外細胞質之分,而其外細胞質可以延伸變形成絲狀或網狀,稱為絲足或偽足(圖1)。絲足不僅是有孔蟲類生物最大的分類特徵之一,其在有孔蟲的生命史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功能,可以幫助有孔蟲進行包含行動、浮游、攝食、呼吸、排泄、生殖、造殼等功能。


圖1. 底棲性有孔蟲伸出偽足的樣子,其偽足主要會呈現絲狀或網狀,具有黏性,可以協助有孔蟲進行移動、覓食及更多的生理行為。(圖片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授權提供使用)

除了可以延伸變形的細胞質這個特徵之外,大部分種類的有孔蟲細胞外會有外骨骼保護,不同的有孔蟲種類,會形成各式各樣型態的殼體,用顯微鏡觀察就會發現其繁複漂亮的外型(圖2)。其外骨骼的組成可分為假幾丁質(pseudochitin)、有機質黏附其他沉積物形成的膠結質(agglutinated)、及主要是碳酸鈣成份(calcareous)的殼體,甚至有一類有孔蟲的外骨骼是矽酸鹽(silicate)的組成。因為這些殼體在海洋沉積物中容易保存形成化石,因此有孔蟲的化石是海相沉積環境中,相當常見的微體化石種類之一。


圖2. 豐富多樣的有孔蟲化石,這些照片是用電子顯微鏡拍攝,可以呈現細部的外觀與特徵。位於第一行第三列與第一行第四列是浮游性有孔蟲,其餘種類都是底棲性有孔蟲。(圖片是由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莊智凱博士協助拍攝)

有孔蟲因為是單細胞生物,因此其體型通常不大,大約在0.001到0.01公分之間。但已知最大的有孔蟲個體可以超過15公分大,如在埃及金字塔上可以發現的貨幣蟲化石(Numulite)(圖3),個體大小平均超過10公分大,在有孔蟲這類生物尚未被發現前,即已經有觀察記錄存在。而台灣也有貨幣蟲化石的出現,如花蓮大港口石灰岩中,即有大小接近10公分的貨幣蟲化石。雖然所有的貨幣蟲種類最晚在2千6百萬年前就已滅絕,現在已經沒有現生的貨幣蟲類有孔蟲,但在現今的深海中,仍然有個體大小超過15公分的有孔蟲生物存在,因此如果有人問說地球已知最大的單細胞生物是什麼,目前的答案仍然是有孔蟲。


圖3. 貨幣蟲類的化石,是歐洲出土的化石種類,個體大小平均約7~8公分,與台灣的貨幣蟲化石大小相近,貨幣蟲是已知可以最大的有孔蟲化石。

而在熱帶淺海海域,部分的有孔蟲種類體型可以長到0.1公分到1~2公分大,這些有孔蟲已經可以用肉眼辨識,且常有特殊漂亮的外骨骼,很容易被海浪沖到沙灘上被發現,因為部分種類其外骨骼類似星狀,又被稱為星砂(圖4)。


圖4. 取自恆春半島墾丁海岸線的灘砂,裡面有豐富的星砂類有孔蟲。稍加挑選完整的個體,即可以做成漂亮的收藏品。

大家對有孔蟲可能很陌生,但談到星砂就能喚起很多人的記憶,過去星砂曾經有一度算是熱門的紀念品,常被染色裝罐出售,現在在一些景點都還可以買得到。星砂類有孔蟲因為其殼體較大、殼體內部的結構也比較複雜,又被稱為大型有孔蟲。星砂類有孔蟲特別喜歡出現在適合珊瑚生長的環境,即比較溫暖、陽光充足的海域,它會棲附在淺海的海草或海藻上大量繁殖(圖5),因此是熱帶海域沙灘非常重要的砂源之一。特別是很多太平洋中的熱帶島嶼,因為遠離陸地,都是依賴海洋生物像珊瑚、星砂類有孔蟲等提供砂源,在現今因全球暖化所造成的海平面上升危機,即有科學家提出利用大量繁殖星砂類有孔蟲的方式,來提供砂源填高島嶼,避免被海水淹沒。根據現代的研究,大型有孔蟲在很多珊瑚礁海域或熱帶珊瑚礁島嶼,都是很重要的沉積物來源,也會參與生物造礁的過程,其碳酸鈣殼體可以附著、膠結或被包覆的形式,變成珊瑚礁的一部分,部分研究甚至估算大型有孔蟲對珊瑚造礁的貢獻可以超過40%,也算是珊瑚礁的重要組成之一。


圖5. 星砂類有孔蟲的生態照片,在台灣南部與部分離島,在海岸邊的淺水區域,就可以發現這些迷人的單細胞生物。(圖片是由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學生樂思成提供,於澎湖馬公杭灣拍攝)

科學家依有孔蟲的生活環境及習性,把有孔蟲再分成浮游性有孔蟲與底棲性有孔蟲兩大類。目前已被命名的現生有孔蟲接近9000種,如果含已發現及命名的化石種類,則總數接近5萬種。其中現生的有孔蟲種類,只有大約50種左右是浮游有孔蟲,其他都是行附著性或底棲性的有孔蟲種類,前面提到的星砂類有孔蟲即是一種最容易在熱帶、副熱帶溫暖海域發現的底棲性有孔蟲。有孔蟲在海洋中,基本上是無所不在,從接近低潮線的淺海到接近1萬公尺的深海、從熱帶海域到極區的海洋,都可以發現有孔蟲的存在(圖6),但以種類及數量而言,熱帶海域較多,緯度越高則有孔蟲的多樣性及個體數量會較少。一般而言,在靠近海岸線的淺海或大陸棚上,沉積物中能發現的底棲有孔蟲較多,像台灣海峽就是;而到了開放性海域,如南海、台灣東部外海等,則以浮游有孔蟲的數量較多,如熱帶海域的大洋沉積物,甚至每公克的沉積物中,可以發現超過1萬個以上的浮游性有孔蟲殼體。大部分的有孔蟲殼體都是以碳酸鈣的材質為主,但在大洋中,超過4000公尺水深的地方,因為壓力及溫度的影響,會讓海水的溶解度增強,導致碳酸鈣殼體的有孔蟲在這些深度以下,其殼體都會被溶解而無法保存。因此,在水深超過4000公尺的海洋,海床沉積物中只會發現假幾丁質、膠結質、跟矽酸鹽類外殼的有孔蟲種類。


圖6. 浮游有孔蟲的分布主要受海水溫度、鹽度所影響,因此會隨著緯度而有不同的優勢物種。底棲有孔蟲則會隨著緯度、水深,而呈現不同的優勢組群種類。(改繪至Armomstrong & Brasier (2005) Microfossils 2nd Edition 書中之Fig 15.10,原書第 156 頁。)

 貳、台灣哪裡可以找到有孔蟲?


由於有孔蟲廣泛分佈在世界各海域,因此基本上台灣鄰近的海域都可以發現有孔蟲的存在。而以大家已經熟悉的星砂類有孔蟲來說,只要在有珊瑚礁的海域,都可以在鄰近的沙灘上發現其殼體的存在,像鄰近鵝鑾鼻燈塔的砂島生態保護區,其灘沙中會有超過80%的比例是由星砂類有孔蟲所組成的,純度很高,而像澎湖望安的沙灘也是(圖7),非常漂亮。也因為澎湖各地沙灘中,星砂類有孔蟲的比例很高,當地民眾過去蓋房子時,常會就地取材利用鄰近海邊的灘砂當作材料,因此到澎湖時,很多傳統房子的牆壁、屋瓦、空心磚,或路邊的水溝蓋等,表面都可以發現滿滿的星砂類有孔蟲,近觀還蠻漂亮的,也是非常獨特有趣的現象(圖8)。因此,下次有機會到墾丁或台灣附近離島如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等地旅遊的時候,可以觀察一下腳底下的沙子,用手指頭捏一把起來看看,或許會有意外的發現,真正體會什麼是一沙一世界的感覺。


圖7. 澎湖望安海邊的網垵口沙灘與長瀨沙灘,灘沙裡面星砂類有孔蟲的數量非常多,也形成非常漂亮的沙灘景觀。

除了現生的有孔蟲之外,台灣島上其實也有非常豐富的有孔蟲化石可以找尋。因為台灣島過去是深海沉積物逐漸受到擠壓、抬升而形成,因此現在大部分野外可以看到的地層,早期都是在海相沉積環境下所形成的,裡面大都有豐富的有孔蟲化石(圖8)。換句話說,可以找到包含有孔蟲化石的地層,都是海相沉積層,因此有孔蟲是非常好用的指相化石(facies fossil),可以用來判斷沉積環境;也因為部分有孔蟲化石種類只出現在某一段的地質時間中,所以可以當作良好的指準化石(index fossil)來用,可以用來判斷地層的可能年代範圍。過去台灣陸上的地質研究,很多成果就是依賴有孔蟲化石的發現來決定沉積環境及年代,如目前已知台灣島上最老的出露岩層-大南澳片岩,當初就是地質界的前輩顏滄波教授,在其中發現了只生存在古生代的有孔蟲種類-紡錘蟲(䗴目),因而知道其地層年代約在古生代末期到中生代早期(約2億年),可惜當初發現的標準化石目前已不知去向。


圖8. 過去澎湖當地習慣就地取材當成建築材料,因此留下很多很特殊的景象,下次有機會到澎湖時,可以在一些老房子上觀察一下,可以有很多意外的收穫。牆面的舖料與空心磚都是由星砂與珊瑚碎塊所製成。

因為有孔蟲個體較大,在野外可以很簡單的用肉眼或是放大鏡進行觀察,所以是收集或是欣賞微體化石良好的入門種類。舉例來說,在以出土化石聞名的臺南市左鎮區或鄰近的新化丘陵地帶,在流經當地的菜寮溪或是曾文溪河床上,用簡單的篩網即可過濾篩出相當豐富的有孔蟲化石。而在部分海岸上,因為星砂類有孔蟲殼體太多,在深埋後經過地下水及壓力的作用下,容易膠結形成以星砂為主要組成的灘岩(beach rock)──一種易碎或膠結良好的沉積岩,形成於熱帶或亞熱帶的潮間帶,主要由碳酸鈣膠結碳酸鈣成分碎屑或其他物質所形成。像靠近澎湖馬公機場的烏崁社區海岸邊,即可找到以星砂為主體的灘岩(圖9),一小塊岩石,裡面就有成千上萬的星砂類有孔蟲膠結在一起,非常特殊。以上這些例子,都只是要說明其實有孔蟲化石比你想像的還要豐富、還要容易發現,在你不經意之間,在登山的時候、到河邊或海邊戲水的時候,或許都已經接觸過有孔蟲這類生物或其化石,但不自知而已。


圖9. 台灣有豐富的有孔蟲化石,在各縣市的野外都有機會找到。

 參、有孔蟲化石的相關研究


有孔蟲在地球歷史上出現的時間甚早,從寒武紀早期的地層中(約5億4千萬前),就已經發現有孔蟲的化石存在,而演化上最早發現的有孔蟲化石,是具有膠結質外殼的種類,但從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成果推論,有孔蟲祖先出現的時間應該更早,可能是前寒武紀時期(約5億5千萬年前)就已演化出這一類的生物,但演化早期的有孔蟲類沒有外骨骼,或是其外骨骼是以假幾丁質的成分組成,因此沒有化石記錄,導致科學家目前尚無法確切知道其最早出現並開始演化的時間。最早出現的有孔蟲是底棲性有孔蟲,而從膠結質的種類出現後,大約又經過一億年的時間,到了志留紀時(約4億4千萬年前),才出現以碳酸鈣為殼體材質的底棲性有孔蟲種類,並開始快速演化,使具有碳酸鈣外殼的種類成為現今有孔蟲的主流種類。

浮游性有孔蟲一直要到侏羅紀中期時(約1億7千萬年前)才演化出來,是一大類稱為抱球蟲(Globigerinida)的有孔蟲種類,浮游性有孔蟲出現後,由於其漂浮在表層到次表層的海洋中,因此會跟著洋流移動,很快的就變成海洋沉積物中重要的生物源沉積物來源之一。並且隨著水文條件與棲息環境的不同,快速演化成多樣的物種,到了白堊紀晚期時達到最盛時期,根據化石記錄,當時有約300種浮游性有孔蟲生活在全球的海洋中。但在6千5百萬年前,著名的因隕石撞擊地球所導致的白堊紀末期大滅絕事件發生,全球生物都在那段時期經歷了災難性的事件,有孔蟲也不例外。過了白堊紀之後,從化石中科學家發現,只剩下5種浮游性有孔蟲逃過這次災難,得以持續演化到今日約有50種左右。

如同很多生物一樣,有孔蟲會有自己喜愛的棲息環境條件,因此在不同的環境中,會有特別適應當地環境的優勢種類出現,而因為有孔蟲具有演化快速、地質時間長、保存良好、容易辨識、數量及種類豐富、全世界廣泛分布、指標意義明確與易於在實驗室及野外處理等優點,很適合當作指相化石及指準化石,使得有孔蟲化石在地質學、及相關古生物、古氣候與古海洋的研究上,應用非常廣泛。以浮游性有孔蟲來說,其分布主要受控於海水的物理與化學條件,如海水的溫度、鹽度等,部分浮游有孔蟲體內有共生藻存在,因此透光度與營養鹽的濃度也會影響浮游有孔蟲的種類及分布,而因為其主要是隨著海水的流動而移動,因此在不同的洋流、水團系統中,會有不同的優勢物種存在,因此其化石是非常好用的代用指標(proxy),可以用來推估過去的海水溫度、鹽度、湧升流等的長期變化,進而幫助重建過去的氣候與海洋環境變遷的歷史。

而底棲有孔蟲的分布除受海水的溫鹽條件,海水深度與透光度等因素影響外,底水的流速及含氧量和食物(有機質)的可利用性也是重要因素之一。這主要是因為有孔蟲的食性非常多樣化,以肉食性、草食性、菌食性、雜食性及碎屑食性等為主,而底棲性有孔蟲因為其個體小、移動能力差,所以其種類常會受到食物供應來源的影響而發生改變。但反過來說,研究底棲有孔蟲的化石種類組成,就可以指示過去深層海水的溫鹽、流速與含氧量的改變情況,也能夠幫助科學家了解過去海平面的高度變化。若是在地質研究中,則可以藉由底棲有孔蟲的種類,知道過去的沉積環境、地質年代等,經由比對各地不同的化石種類,就能夠了解大範圍地質背景之時空演變關係。而也因為其適合用來判斷沉積環境與地質年代的特點,在石油地質上的應用也相當普遍,可以協助尋找可能的油氣層進而開發。

總結來說,有孔蟲的存在數量極為豐富,且空間分布廣泛,比你想像的還要更普遍與容易發現,因此在介紹海洋微體生物的教育課程或是活動中,是相當良好的入手材料,可以藉由這些生物的介紹,而吸引學生更多的注意與興趣,進而可以提高海洋素養。而在現今面臨大氣二氧化碳濃度節節上升的威脅,不僅造成全球氣溫的上升與氣候暖化,每年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有超過1/3都是依賴海洋吸收,因而減緩暖化的過程,但持續吸收二氧化碳也造成海水的酸化問題。海水酸化會使具有碳酸鈣外骨骼的生物,包含有孔蟲類,都面臨殼體變薄、容易被溶解的情況發生,使得這些生物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來保護自己,而殼體更小的種類或是帶碳酸鈣外殼生物的幼體,面臨的危機更大。因此,在介紹更多人認識這些奇妙、美麗的生物與其化石時,我們更多是希望能讓大家因為認識這些生物,因此而能喜歡海洋,知道海洋的重要性,進而了解海洋所面臨的威脅,而能更多的關注與關心保護地球環的相關議題。


圖10. 澎湖縣烏崁社區海岸邊的灘岩,主要也是由星砂所構成。



張詠斌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