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楨」探教室-由廚餘桶的柚香事件說起

文/黃晴楨

 前言


廚餘桶、柚香事件到底跟生物課有何相關?如果你因為這個柚香事件的標題而點了這篇文章,那我的目地就達到了,我喜歡在課堂上用一些生活實例引起學生的好奇心。

教改、課綱、素養……,不論是九年一貫或者是素養導向的12年國教,當教改一次又一次地襲來,當各式教學方法在坊間如雨後春筍般林立時,你是否也曾像我一樣瘋狂地上一堆課,唯恐錯過任何一堂,就趕不上這一波教改而無法與時俱進?且讓你我靜下心來,回歸教學的初心。我的初心是希望能將自己對人生的觀察、探索、閱讀、收穫與學生分享,希冀打開學生的視野,讓他們有更多看待事物不同面向的能力,讓學生盡情地享受在課堂裡。

於是我把這樣的想法運用在我的教學現場上,相信很多老師都有自己既有的一套想法和做法,也相信有人想在既有的想法裡嘗試一些新的改變,以下是我分享自己的一些小做法。每當教授新單元或想要有一些教學新改變時,會嘗試思考三個課程設計的面向,分別是「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標」、「培養課程設計的能力」以及「採用多面向及多元評量」。以下就這三個面向一一向大家說明與分享,或許並非最棒的,但是當火車駛離原地時,課室裡的學生就已經看見不一樣的教學風景。教師改變的勇氣像一道光,可以點亮教室小宇宙,照亮教室裡無數顆眼睛閃爍的小星星。

 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標--學生才是課堂上的主角


求學的生涯裡曾出現過一個很特別的國文老師,上課不帶課本,每次進教室總是說故事,教到詩詞就唱歌,教到白話文就演舞台劇,教到文言文就角色扮演,教到人物吵架時就辯論,國文老師說這樣教我們班,是因為考量到好動靜不下來的特質,這樣的教法讓好動的班級上到她的國文課就變專注,成績也提升了,可見衡量班級學生特質來設計課程是第一要務。審視現在的學生,好動、坐不了一節課、難以忍受挫折、喜歡發言卻抓不到重點……,不過別擔心,缺點運用得當恰恰也是可以發揮的優點,要知道這一班的學生喜愛何種方式學習,可以嘗試使用下面幾項方式檢測,嘗試暸解後就可以在教學現場做一些調整,相信各位教師們會有意外的收穫。

1.好動班:專注度較差的班級,課程設計適合以15分鐘為限,亦可穿插現在教育部正在推行的TAKE 10活動。

2.繪圖班:請學生以一堂印象深刻的生物課為主,將該堂課以繪圖呈現,喜靜愛繪圖的班級,顏色表現對比特別強烈,視覺學習效果也最棒。實作班:丟下一個與課程相關的簡易剪貼實作,完成度快而美的班級適合手作課程,例如在課程中找一些模型,這種班級可用立體模型學習。

3.討論班:意見特多,喜好發表,丟下一個主題,可以你一言我一語辯論不休,這樣的班級,適合在課程裡加入角色扮演或辯論活動,我曾經試著讓這樣的班級進行「我要當老師」活動,也就是在每個小單元結束後,徵求要當老師的人上台總結該堂課的重點,反應踴躍效果極佳。

4.品嚐班:平時一陣沈默,說到美食台灣道地小吃眼睛為之一亮,適合在教學裡加入製作美食,用吃來學習。

5.混合班:不特別典型,這種班級每種教學方法都可以融入。


 培養課程設計的能力--教師是讓課堂變有趣的魔法師


確定學生學習強項後便是設計課程,在核心素養的新課綱之下,教科書已經不是一位教師的唯一選項,那麼該如何讓自己的教學更加精彩,既符合時下的年輕學子又符合核心素養的新課綱,於是培養課程設計的能力便是時下的教師該做的一件事。

回歸到文章最初,我們提到的廚餘桶與中秋吃柚撥柚,在日常生活中再常見不過,究竟如何將生活實例、科學探究融入於教學現場中?生活實例、科學探究與課程設計和教學現場到底有何相關?以下分別舉兩個實施過的課程實例來說明

一、生活實例融入教學之中--讓學生身歷其境勝過說理說教

有天中午經過學生午飯後倒廚餘的場地,滿滿的三桶廚餘著實令人震驚,問問工作人員每天都是這種狀況嗎?他無奈的回答:「是的!」此時兩名學生抬來整個沒拆封過的桶餐,工作人員驚訝的問著:「學生!學生!來不及吃嗎?叔叔等你們,吃好再拿來。」

學生回說:「不是啦!天氣太熱了吃不下。」,就這樣完整22人份桶餐進了廚餘桶,我無法形容當時的心情,反思並反問自己:「「一位生物教師能做什麼呢?一人不能減少三桶廚餘桶的量,但總能點亮課堂讓我眾多的學生去減量吧!」

在會考的壓力下,思索平時我們最常享用的稻米,有那些我們視為理所當然而未解開的謎底?不但是「會考」出題的內容也是值得我們探究的問題?以每日進食的「米」為對象串起這次課程主軸,藉由「米知米學」」、「米歷米遊」、「一掃就知米蹤」「POEC探究米底」與「米食米思」等五個主題來進行課程(圖1)。於是,因應12年國教素養導向政策及順應國中生的學習興趣與習慣,本課程希望透過在地食材—稻米的主題課程實踐,在既有的教學模式中,嘗試置入POEC(Prediction/預測、Observation/觀察、Explanation/解釋、Comparison/比較)科學探究模式教學,並進行跨領域與主題教學的可能性。以「稻米」主題課程為例,從學生的生活經驗中取材,進而豐富國中生的在地生活文化經驗,亦可建構國中生對在地文化的認同,擴展其生活經驗與學習的結合。

此課程在教學上共結合了四個科目,分別是生物科、健教科、家政科和生活科技科,共實施了兩個班級,這兩個班級的學生都好動善辯、喜歡戶外、喋喋不休、富有正義感,在聽到老師說:「你們知道學校一天要丟掉多少廚餘嗎?每天有多少的難民會死亡?要不要為全球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呢?」這些話題一出,加上帶他們看過桶餐廚餘處的場景後,立即引來許多共鳴,以下便是此課程的整體概念與主題細項。



圖1. 藉由「廚餘桶減量』談生活實例融入課程設計、教學架構與教學現場實作

二、科學探究融於教學之中--善用學生的好奇心

另一則教學實例是2019年9月1號,同事送給我一顆柚子,當我一切開柚子,香味陣陣襲來,撥開柚皮滿手沾了綠色的汁液,那一刻我反問自己:「汁從何來?香自何處?那個部位是細胞?遲疑很久,我自己都答不上來」,於是我開始切、玩、揉、吃、拍攝及探索柚子,一邊玩一邊思考,那個單元可以融入柚子?我可以做怎樣的教學轉變與課程設計?如果讓學生像虎克(Robert Hooke, 1635-1703)一樣用顯微鏡自己探索細胞該多好,剛好有兩個班級非常喜歡繪圖與實作,於是探究的課程因此而生。課前一樣要引起學生的興趣,我的說法是:「同學們看過細胞、切過細胞、玩過細胞、堆過細胞嗎?這些玩細胞的事項你每天都在做耶!」學生驚訝的表情顯示教師已激起他們科學探究的意願。

此課程包括四個部分,從(1)觀察、(2)實作、(3)探究、到(4)創作,希望學生能像虎克一樣從生活中去發現細胞(甘蔗比軟木塞更容易看見細胞壁的模樣,所以在此用甘蔗薄片),像許萊登(Matthias Schleiden, 1804-1881)一樣驗證每一個植物部位都是由細胞所構成,像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一樣為了繪出肌肉紋理努力實驗探究,像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一樣創作,用糖漬檸檬的實作方式來聯結科學與生活情境,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希望運用各種方法讓學生明白生活中處處是知識,以培養應用科學所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所遭遇問題的能力。此課程的整體概念與主題細項如圖2。


圖2. 藉由「柚香事件」談科學探究融入課程設計、教學架構與教學現場實作


 採用多面向及多元評量--激發學生不同面向的潛力


每名學生都是不一樣的天才,如果只用一種評量方式,將使學生陷入沮喪,甚至不想學習,到現在我都還記得自己在國文課上演岳飛滿江紅怒髮衝冠的模樣,如果國文課可以如此生動有趣,教師為何還要使用又單調又無趣的紙筆測驗呢?雖然紙筆是一個可以快速看見學生學習效果的方法,但不同的評量方式可為課堂增添樂趣、引發學生思考,考試後再引發學習動機,同時也讓學生展現不同的能力。

為了讓學生有多元的表達其對學習內容的感受與學習成效,教學課程中最好實施多元評量,上述教學課程採用的評量共有小組分享發表、舉手問答、小組討論、動手操作、繪圖、自我表達意見(含他評)等評量方式很多,全依課程而選擇。其中評量的設計最好以簡單到艱難排序,能力有待加強的學生可以只完成初階版,能力中等的可以完成進階版,能力佳的學生可以持續高階版或挑戰版。以下介紹一個在廚餘桶減量的課程裡用過的多元評量方法,學生最喜歡疊杯的那個測驗,而且該單元的學習成效相對地高。這個測驗是在學生學得健康飲食的知識後,進行三種不同層次的評量,分別是簡易評量、中等評量、高等評量,「食物碟對碟」屬於簡易評量,「食物疊對疊」屬於中等評量,「食物諜對諜」屬於高等評量,透過由簡而深的 評量,讓學生在主題課程下仍然能與會考接軌,真正達到學會考。

 在廚餘桶減量的課程裡用過的多元評量方法


評量:貼牌「食物碟對碟」

評量方式:
1.準備食物卡牌且將黑板分成三個版面
2.每人取得一張卡牌
3.上台將食物卡牌歸類

評量結果:

圖3.將黑板分成醣類、蛋白質、脂質三個版面


圖4. 學生拿到食物卡牌後上台張貼,將卡牌歸類於正確的營養分類版面


圖5. 全班共同討論有疑問的卡牌並加分。可邀請同學上台協助將卡牌歸於正確位置,並說明原因

缺點:
貼牌時太擁擠(可採組別上台而不是每名學生)

優點:
1.每人的食物卡牌不同,判斷分類全依靠自己。
2.全班討論卡牌分佈,每貼一次再學習一次。
3.弄懂分類的好方法。

評量:疊杯「食物疊對疊」

評量方式:
1.準備疊杯和響鈴
2.比貼牌難一點,要記顏色分類,還要判斷題目是那一類

評量結果:

圖6. 利用不同色的疊杯代表不同食物種類,例如看到高麗菜舉藍色疊杯


圖7. 由一杯考起最難五杯,先練習,四杯起計分,每班最多1組答錯


圖8. 各組依據教師投影片的題目以相對應食物的各色疊杯作答,時間到後公佈答案、檢討與計分

缺點:
一次只有六人參與,動作慢的學生易受異樣眼光

優點:
1.學生愛遊戲,將之融入評量,多元又有趣。
2.可將同組的人依程度分級,讓每組同等級的人PK來改善上述缺點。

評量:白板「食物諜對諜」

評量方式:
1.將活頁夾透明內頁放入白紙當作是小白板
2.每名學生有小白板、油性筆可以作答搶答

評量結果:

圖9. 考題:同份量下,請排列「蛋白質」的量誰多?45人中7人答錯


圖10. 考題:下列三種食物在口腔胃和小腸的分解順序?45人中4人答錯


圖11. 學生依教師投影片的題目作答並舉起白板,在老師公布答案後依然舉著白板的答對學生加分

缺點:
若座位太近時易看見同學的答案

優點:
1.可依學習狀況隨時測驗。
2.教師縮短作答時間,使學生多發表意見但無暇顧及所有學生來改善上述缺點。
3.無3C產品時的方法。

 其他評量方式與成效



圖12. 校園嗅覺踏查


圖13. 紙牌服裝競賽


圖14. 上台發表

圖15. TAKE 10 活動


圖16. 各類學習單紀錄


圖17. 分組演說競賽

圖18. 自評和他評


圖19. 3D拼圖


圖20. 模型製作


圖21. 校外野戰競賽


圖22. 翻牌配對競賽


圖23. 學生繪圖寫作

 教學省思


為了教學,作者去學習更多的方法,融會貫通後教學生。教學生時又從學生的表情裡獲得成就感,繼而觸發作者下一次創新教學的原動力。為了教而學,學後去教,教的過程中再學,教學的過程中,看似利益學生,實則是帶來教學功力的成長,當教師努力地教學,其目的不是為了感動誰,而是讓自身的教學有另一種選擇,教師不是在滿足一個喜歡教的過程,而是在努力讓學生享受在學的探究過程,重點不是在學什麼,而是學生如何學習、如何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生物這門學科教材隨手可得,讓學生有機會去想、去摸、去看、去觀察、去說出自己的感覺,是教學最迷人之處。

 你從事教育的初心是什麼?


有人說未來AI人工智慧將取代所有的人工包括教師。我卻以為教學的初心不變,教師將無從被取代。

15年了,依稀記得有個羞澀的女孩,拿著圖24的這朵花束卡片在畢業前夕送到我面前的模樣,她輕聲地說:「你的用心我看見了,你對教學的熱情感染我了,我喜歡在你的課堂上,雖然我以後還是不會走向生物專科,但上過你的生物課後,我從怕生物到愛上了自然、喜歡探索自然……」,這些話猶言在耳。從那一刻起,這朵花一直在我的辦公桌前提醒著我……教育的初心、教學的熱情,讓學生實作探索,不怕失敗,勇於嘗試創新改變。

在各位教師的心中以及教學現場中是否也有過這樣一件激勵你的教學實例呢?反問自己的教學初心,相信各位教師要將生活、探究與時事融於課程中絕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時光荏苒,如果你走得太急太快,如果你被柴米油鹽磨得忘了當時教書的初心,請回到最開始最空的地方安坐,你會找到自己,時刻保持著探索教學的熱情,你也可以感動自己、撼動學生。

我的教室裡布滿小星星,一眨一眨,多麽晶瑩,一眨一眨,閃著光明,那不是星星,是我學生的眼睛,老師在講課,學生正在聆聽,老師在提問,學生正在動腦筋(摘錄兒歌《教室裡的星星》)。


圖24. 學生致贈的花束卡片

 附記


感謝景美國中郭淑妙老師的邀稿!在撰寫的過程中,作者再次回顧求學與教學的歷程,感恩這一路走過來的許多貴人相助,影響我教學最深的恩師—文揚教師、美鳳教師以及張子文教授,感謝教學過程中一路相伴與共備的老師,文章中所舉的兩個實例也分別在兩個教案比賽中得獎(見下圖)。


生活實例融入教學之中


比賽標題:
素養導向教學之「米」思謎思

得獎項目:
榮獲2018年第19屆行動研究創新教學活動設計特優獎

科學探究融於教學之中


比賽標題:
像「科學家」一樣「思考」從「實作」中發現「探索」生物細胞的「樂趣」

得獎項目:
榮獲2019年有效教學教案設計徵件比賽優等獎




黃晴楨
臺北市立明德國民中學自然科學(生物)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