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館友善平權思維初探-以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為例

文/劉淑雯、歐蓓縈

 平權思維


近年來國內博物館已有許多關於文化平權的嘗試與成果,在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的友善平權委員會官網也提及宗旨為協力共創友善平權的博物館,包含友善使用及社會平權兩個主要價值。強調所有人都能最廣泛、適當及友善使用博物館場所、收藏品、專業、設備以及服務,並努力消除因環境、生理、心理、智能與文化、認知及社會經濟所造成之障礙;以及在博物館中能包容多元族群並啟發學習、創意和參與性的。

以上這兩個主要價值,與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的理念也相符合。ICF將身心障礙的評估分為兩大層次,第一層次包含身體功能與結構的損傷情形以及因為以上的損傷所致的活動(activity) 限制與參與(participation)局限的潛能與現況,在每個身體功能與結構損傷類別下,再分別觀察、測量活動和參與面向;第二層次則是指環境因素與個人特質這兩種因素跟障礙互動的情形,前者涵括產品與科技、自然環境與人為改造、支持與關係、態度、服務政策制度等;個人因素則包括性別、種族、年齡、習慣、教育、職業、過去與現在的經歷等(鈕文英,2012)。藉由這兩個層次的評估,幫助身心障礙者能獲得更貼近自己需求的服務。不再僅將身心障礙侷限於個人的疾病及損傷,同時須納入環境因素與障礙後的影響,強調在生活情境的活動與參與(黃靄雯、劉淑雯,2011)。

為了落實「大家的博物館」理念,提供友善無礙的環境和服務,及針對不同社群、年齡層規劃多元的學習方案。筆者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以下簡稱科教館)召集的特教專業團隊,包含治療師、不同教育階段及障礙類別特教老師和適應體育專業等,經過多次會議研討籌備,規劃了到館的建議參訪動線以及繪本閱讀和科學操作的體驗課程,後續還包含研習與志工培訓等系列活動。

 特殊需求考量


科教館提供中小學科學展覽、台灣國際科學展覽、各類科教研習活動、大眾科學講座、行動科學館巡迴教育等各種科學活動,館內分為常設展區以及特展區兩大部分:常設展區可飽覽生物、物理、化學、數學及地球科學;特展區則是將生活化及最新之科學知識透過精采的展示方式呈現。參訪科教館不僅能探究科學的理論基礎,還能透過動手操作來體驗科學,提供學生豐富有趣的「實驗」,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認識科學原理的奧妙並學習正確的科學方法。

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中強調以「核心素養」為主軸,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能與態度(教育部,2014),著重培養學生在生活情境中,真實運用知識的學習表現。因此老師們在教學上除了教導學生學習知識以外,更要強調實作、探究能力,重視學生在知識、能力、態度上,與實際生活的連結。而科教館的展區擁有豐富且多元的設備能創造學習經驗、促進及提升學生理解,並能夠整合知識、技能和態度,因此科教館是國內許多學校規劃校外教學的首選。

但是之前筆者在科教館籌辦主題展及相關活動的同時,卻發現科教館雖然具有無障礙通道等環境的硬體設備,但是對於無障礙的軟體建設卻較少,例如:服務人員不知如何對特殊需求學生提供所需的協助及服務;或是展區中所提供的資訊引導皆以書面文字呈現為主,對於視障學生或是閱讀困難者較不友善;以及展區有許多可操作體驗的器材,是否能夠提供肢體能力較弱的學生有參與的機會。

為了滿足各類型以及年齡階段特殊需求學生的不同需求,筆者邀請了職能治療師、國小及中等教育階段特殊教育教師、感官類障礙特殊教育教師以及適應體育專業人員組成專業團隊,一同參訪科教館並召開會議,除了針對不同展區的設施進行實地參訪,討論如何提供及協助特殊需求學生操作或使用,並且規劃了不同種類的參訪動線以及相關繪本閱讀和科學操作的體驗課程,提供給後續到館參訪的特殊需求學生及教師作為參考。

 特需對象在科教館參訪動線與活動建議


專業團隊經由館內人員導覽參訪館內展區並體驗設施後,觀察館內展出適合特殊需求學生參訪的部分提出討論,以下說明參訪時的討論以及研發動線的過程:

一、活動討論

參訪過程發現,即使是在同一個展示區,但是針對不同障別、不同年齡層的學生則會有不同的需求需要提供協助。

展示區除了展示主題的知識性內容,也可以透過活動的過程讓學生有動作機能的訓練,因此在設計活動時將教學目標修訂為功能取向,並釋明此一展區能進行的功能訓練。例如:五樓物質科學展示區中的「方輪腳踏車」,可以讓學生由視覺、觸覺以及操作體驗來感受到摩擦力;「滑梯的摩擦」可以讓學生體驗及觀察到傾斜的角度跟摩擦力的關係;「未來廚房」可以讓學生進行簡易的烹飪活動,觀察材質和物體變化的同時也能進行動作訓練;三樓生命科學展示區中「消化道-食物的旅行」能夠讓學生化身成食物,將學生看不見的抽象消化系統具象化,在過程中強化視覺、聽覺等多感官的刺激,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

除了搭配展區設計相關活動外,團隊成員們並推薦與主題相關及適用閱讀活動的繪本,讓未來造訪科教館的學校或班級教師,能夠在參訪前及參訪後針對展區進行一系列教學,營造脈絡化的學習情境。

二、研發動線

專業團隊參訪過程發現,即使是在同一個展示區,但是不同障別、不同年齡層的學生會有不同需求需要協助。此外,科教館展區內容相當豐富,若是以校外教學的流程來看,一天之內的行程實難以參觀完畢所有展區。綜上現況,於是團隊成員依照專業分組,分別模擬視障生、特教學校學生、特教班學生等三種類型,規劃及建議適用於不同特殊需求學生參訪路線和相關教學活動。以下分別介紹:


(一)視障生推薦路線

為視障生推薦的路線:由三樓「五感總動員」開始,至四樓的「噪音汙染」,再到五樓「光和聲音」,最後在六樓「音樂」區進行製作排笛活動。藉由下列活動增進學生科學知識之外,亦能運用學習策略發展藝術感知、欣賞、創作與鑑賞的能力,透過生活美學的涵養,對美善的人事物,進行賞析、建構與分享,以及操作各種學習材料的功能性訓練。

為了營造脈絡化的學習情境,建議在活動前先導讀繪本《大家來聽音樂會》(圖1),這是一本介紹音樂和樂器的繪本,文字與圖像都充滿了音樂的律動感,介紹不同樂器的名稱、特色以及音色差異,演奏的人數也從獨奏開始,慢慢地變為二重奏、三重奏、四重奏……,最後組成一個小型樂團,認識樂器之外也同時能帶領孩子認識數字。而參訪科教館後可以延伸閱讀繪本《樂器在歌唱》,介紹交響樂團裡不同的樂器音色及特色,運用動物與樂器結合的描寫,增加學生對樂器的理解。

各站教學活動內容介紹如下:

1.第一站(三樓展示區):五感總動員
透過各種體驗活動介紹人類的五感: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最後教師引導學生將重點聚焦在聽覺上,並且介紹耳朵的構造。

2.第二站(四樓展示區):噪音汙染
讓學生認識認識聲音的測量單位,並透過分貝機將抽象的音量具體化,同時介紹聲音可以分為悅耳的「樂音」與讓人不喜歡的「噪音」(圖2)。

3.第三站(五樓展示區):光和聲音
此區體驗的設施有「彈珠檯」、「回聲筒」、「傳聲管」、「隔空彈琴」,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彈珠檯可覺察由彈珠撞擊時所生的聲音;回聲筒及傳聲管可以讓學生體驗聲音傳播的特性;隔空彈琴則是透過紅外線感應的原理讓琴鍵不用碰觸到也能發聲,讓學生發現不同的彈琴方法。

4.第四站(六樓展示區):美妙的音樂
藉由敲擊風鈴鐵琴讓學生察覺管子長度與聲音的關聯性,最後讓學生動手製作吸管排笛,並讓學生可以使用自己製作的排笛演奏樂曲(圖3)。



圖1. Lloyd Moss的《大家來聽音樂會》
圖片來源:維京出版提供



圖2.科教館四樓展示區:噪音汙染曲的分貝機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https://www.ntsec.gov.tw/User/FloorPlan.aspx?a=59&print=1)



圖3.科教館六樓展示區:音階風鈴鐵琴


(二)特教學校學生推薦路線

為特教學校學生設計的路線:第一站是五樓「光和聲音」的傳聲管,接著到五樓「光和聲音」的隔空彈琴,至三樓「消化道-食物的旅行」,最後回到五樓的「螢幕互動區」。考量到特教學校進行校外教學時,會攜帶較多學生所需物品,以五樓為出發地及集合地點,可在五樓螢幕互動區作為集合地點並暫放物品。

希望透過科教館內體驗活動培養學生探索科學的興趣與熱忱,對科學產生正向的態度,並且具備與人分享科技資訊的基本素養,感受科技對人際互動的影響。

建議在參觀前可以導讀繪本《牙齒和嘴巴的奧秘》(圖4),這本書以圖像呈現牙齒、嘴巴各部位的構造和功能,並透過剖面圖,讓孩子認識琺瑯質、象牙質……等牙齒和口腔內部構造,並引導孩子思考吃下東西為什麼會有各種感覺?味覺的酸、甜、苦、辣呢?從生活角度出發,讓孩子發現主動問題,培養好奇心,探索身體的奧秘。

參訪科教館後可以延伸閱讀繪本《大便快出來!》(圖5),故事主角具有誇張而且生動的表情,而且轉換各器官的視角來傳達便秘的症狀,以及造成便秘的生活習慣。從眼睛的視角、耳朵的視角、屁股的視角、鼻子的視角,甚至是大便的視角,最後再到主角的視角,讓孩子隨著主角歷經一次痛苦的便秘經驗,了解飲食與排泄之間的關係,建立初步的消化系統概念並且讓學生了解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另外推薦《肚子裡有個火車站》(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我帶米粒去旅行》(幼福)、《透明人來我家》(青林)等繪本,參訪科教館回校後當作延伸閱讀,可搭配繪本中圖片與實際科教館內消化道的旅行場景,營造學習情境加強學生理解。各站教學活動內容介紹如下:

1.第一站(五樓展示區):傳聲管
請學生兩兩一組進行互相問答或是覆述對方說的話,若是無口語能力的學生可以用敲打、拍手方式發音,傳達訊息給對方,透過實際操作來感受聲音的傳送。

2.第二站(五樓展示區):隔空彈琴
琴鍵上貼有音高的顏色標記,教師可以依照琴鍵製作顏色音譜,讓學生依照相對應顏色彈出簡單曲目(圖6)。

3.第三站(三樓展示區):消化道-食物的旅行
搭配展區進行情境教學,教師詢問學生:當你咬了一口大漢堡,大漢堡會跑到那裡去?教師帶領學生依序參觀展區的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和肛門,在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教師所指的身體位置,同時指導學生觸碰自己身體部位,搭配展區內設備讓學生認識消化器官的形狀;引導學生聆聽展區內各個器官發出的聲音,以及觀察展區內各器官的外觀特色(光滑的胃壁、充滿絨毛的小腸),使用多感官方式讓學生認識器官(圖7)。

4.第四站:返回到五樓「螢幕互動區」
引導學生使用桌面鏡頭拍照合成熱氣球,同時也讓學生可以在這裡喝水稍事休息。



圖4. 吉田昭一的《牙齒和嘴巴的奧秘》
圖片來源:臺灣麥克提供



圖5. 千美眞的《大便快出來!》
圖片來源:大穎文化提供



圖6.科教館五樓展示區:隔空彈琴
資料來源:https://mamibuy.com.tw/talk/article/89091



圖7. 科教館三樓展示區:「消化道-食物的旅行」入口


(三)特教班推薦路線

為特教班學生規劃的路線主要都在三樓展示區,先參觀「透明人瑪莉」,再至「身體五大系統」進行不同體感的體驗,最後到劇場旁空地進行《大狗醫生》繪本(圖8)導讀,連結繪本內容再去探索「消化道-食物的旅行」展區。本路線教學設計希望透過課程故事化將情境脈絡化,強調這些知識在日常生活情境的使用,藉由活動增加健康知識,培養自我健康管理能力、自我照顧能力。

建議的相關閱讀有《大便的奧秘》和《放屁》(圖8),可以在參觀前先和學生一同閱讀,讓學生對消化道有初步認識;也可以在參觀後作為延伸閱讀,讓學生了解更多面向的訊息,提升學生對於消化道系統的理解。

《大便的奧秘》由「吃下了紅紅的草莓為什麼大便卻是咖啡色的?」作為開頭,引導孩子思考消化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透視身體的圖像帶領孩子進行一場消化道之旅,同時也讓孩子思考要怎麼樣才能夠有完美的大便呢?透過繪本共讀,建立孩子正確的飲食習慣;

《放屁》作者用輕鬆趣味的方式,讓孩子瞭解食物在身體內的消化過程。當人吃東西或喝水的時候,會把空氣一起吞進肚子裡,如果從肛門跑出來,就是放屁。透過有趣的方式,讓孩子知道放屁是一種健康的生理現象,再也不會因為自己放屁而感到不好意思了。

分別介紹各站教學活動內容如下:

1.第一站(三樓展示區):透明人瑪莉 教師透過透明人向學生介紹人體內部所有器官,讓學生對人體器官有基本認識。

2.第二站(三樓展示區):身體五大系統 教師向學生說明剛剛所介紹的人體器官可以分成「呼吸」、「血液循環」、「泌尿」、「內分泌」和「消化」五大系統(圖9),並且透過展區展示讓學生了解五大系統如何維持人體生命運作。

3.第三站(劇場旁的空間):繪本導讀及情境學習 教師進行《大狗醫生》繪本導讀,《大狗醫生》大狗是甘家的家庭醫生,透過大狗醫生治療甘家的家庭成員們咳嗽、感冒、喉嚨痛……等等的過程,讓孩子察覺到健康和生活習慣的因果關係。共讀完後教師可針對繪本故事簡單提問,如:甘寶寶上完廁所沒有洗手,還吃大拇指,所以會怎樣?你知道他肚子痛的原因嗎?是因為肚子裡有什麼?並藉由故事中主角肚子痛的原因,引導學生思考肚子內有什麼器官。

4.第四站(三樓展示區):消化道-食物的旅行參觀過程中教師介紹消化道各功能,並請學生用手撫摸感受相對應位置,若是有聽診器可以讓學生用聽診器聽看看各部位聲音,也請學生留意展區中的音效,以多感官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圖10)。

5.參訪後 教師可以自製學習單,讓學生按照正確位置貼上消化道系統器官,或是進行「消化器官蘿蔔蹲」遊戲,進階版可以改為模擬各器官的動作。跨領域教學時,在語文學習上可運用「食物先經過胃,再到小腸」,引導學生了解「先……再……」的句型;而數學領域可以由消化時間來布題,讓學生有時間的概念或是練習數字累加。



圖8.推薦進行導讀的繪本


圖9.科教館三樓展示區:身體五大系統


圖10.科教館三樓展示區:「消化道-食物的旅行」介紹小腸絨毛


 特需對象在科教館參訪動線與活動建議


科教館擁有許多豐富的展示內容,內容更包含生命科學、物理、化學、數學與地球科學等自然科學領域,參訪科教館不僅能學習科學的理論基礎,還能透過動手操作來體驗和探究科學,與十二年國教自然科學領域綱要中所強調的「學生應培養手腦並用能力,並且展現思考智能與問題解決的能力」不謀而合,然而特殊需求的學生在使用科教館服務時,卻可能因為環境和教學場域的限制而減少了參與的機會,筆者希望透過本次的嘗試規畫,符合學生特殊需求的建議路線,以及設計相關教學活動等方式,達成「大家的博物館」理念,落實博物館友善平權思維。

 參考文獻
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2020)。友善平權委員會。
鈕文英(2012)。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的發展及對障礙鑑定和服務提供 的意涵。南屏特殊教育,3,1-12。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7)。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自然科學領域。臺北市:教育部。
黃靄雯、劉淑雯譯(2011)。活用ICF及ICF-CY:從嘗試到實踐 -以特殊教育為中心。ICF及びICF‐CYの活用 試みから実践へ―特別支援教育を中心に,日本獨立行政法人國立特別支援教育綜合研究所。台北市:華騰文化 。


 
 相關繪本
《大家來聽音樂會》(維京出版)
《樂器在唱歌》(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肚子裡有個火車站》(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我帶米粒去旅行》(幼福)
《透明人來我家》(青林)
《大便快出來!》(大穎文化)
《牙齒和嘴巴的奧秘》(台灣麥克)
《大便的奧秘》(台灣麥克)
《放屁》(英文漢聲)
《大狗醫生》(三之三)


 
 誌謝

1.感謝本團隊成員為推動博物館平權提供助力:
視障生推薦路線組:林玟君老師、徐逸卉老師
特教學校推薦路線組:林微珊老師、劉珈余老師
特教班推薦路線組:羅慧珊老師、秦培淞老師、歐蓓縈老師
行政組:佟冠誼小姐、黃明宏主任

2.感謝臺灣麥克維京出版大穎文化授權並提供精美繪本封面圖片,為推動科普繪本提供助力。




劉淑雯
臺北市立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歐蓓縈
新北市新莊區中港國小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