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兒童文學的作品中探索「穩定與改變」的概念

文/劉淑雯、鍾宇瑄

 前言:「變化」有「常」,「常」中生「變」


生命從誕生的那一刻起,即開啟了一場科學之旅。我們從零開始,又以零為終,在看似平凡的週期裡,蘊藏著豐富的科學智慧,人的一生因科學而精彩,也因科學而創造出日常的不凡。

透過《分享書,談科學:用兒童文學探索科學概念》一書的介紹,讓我們戴上科學的新眼鏡,在茫茫的兒童文學書海中探索《新世代科學標準》的七個跨科概念,分別有形態(pattern)、因果關係(cause and effect)、構造與功能(structure and function)、尺度(scale)、系統與系統模型(systems and system models)、能量與物質(energy and matter)和穩定與改變(stability and change)。這七項概念和生活密不可分,以致於一般情況下我們難以察覺,但如今藉由科學之眼,我們得以一探究竟並將之分析解構。

本文欲以「穩定與改變」這項跨科概念進一步探討兒童文學的內涵,文中以小魯文化2008到2018年的得獎作品為主要分析文本,其次則按主題找尋了上誼文化公司、小天下、親子天下、采實文化、格林文化、青林出版社、前衛出版社、繆思出版社之相關主題繪本進行內容分析。

一、遇見「穩定與改變」

蝴蝶翩翩飛舞,蜜蜂遍地採蜜,整個自然界生生不息。這一切如果沒有科學的參與,我們難以想像,一隻亞馬遜河雨林的蝴蝶,偶然揮動幾下翅膀,會在二週後引起一場龍捲風;我們也不曾想過,若蜜蜂在這個地球上消失,人類只能再活4年。人們習以為常的自然生態系統,如今有何物在何時、何地掀起一陣波瀾,致使其他系統發生驟變?又或是按兵不動?種種疑惑,筆者將透過下列對於「穩定與改變」的說明,一一為您解答。

(一)什麼是「穩定與改變」?

我們需要知道的事,在任何時刻,系統不是穩定就是正在改變中。穩定的狀態可分成兩種形式:一個系統,要不是處於靜態平衡(static equilibrium),就是處於動態平衡(dynamic equilibrium)。若用物品作比擬,靜態平衡系統就像一臺釘書機,而動態平衡系統就像是個時鐘。釘書機本身是一個穩定的系統,在人按壓它之前,它自己不會做任何的動作,處於靜態平衡。但時鐘則不同,不論是否有人為的操弄,它自己分分秒秒都在移動,但是一天過去,時鐘還是原本的時鐘。


圖1. 穩定與改變示意圖

(二)何時「穩定」?何時「改變」?

究竟要如何分辨一個系統是穩定的,還是正在改變中?「尺度」就是一個鮮明的指標。若以「時間」之尺來看一個六歲的孩子,不論是一天或是一星期來看,孩子的模樣及行為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穩定),這期間的改變用肉眼實在難以察覺。但若將時間尺度拉長至十年來看,便可以看出這個孩子已經是一位活力充沛的青少年了(改變)。在成長的期間,我們可能從掉牙、生理器官的成熟(動態平衡),察覺他/她(系統)正在改變中,一旦長出了新牙及生理器官發展完全,即代表此系統建立了一個新常態,而我們也知道,這可能只是暫時性的穩定狀態,因為孩子仍在成長。

再者,我們以「數量」之尺來看一間教室。一位學生今天因為生病不能來上學,意味著這個系統正短暫的改變中(動態平衡),等他恢復健康,回到學校上課之後,這個系統就又回到了穩定狀態。若我們將尺度放大至整個校園來看,今天兩三位學生缺席,可視為一動態平衡,系統是穩定的。但如今嚴重的流感侵襲,使得校園中的學生大量缺席,那此時,這個系統就暫時處於一個改變的狀態。

(三)如何維持「穩定」又如何促進「改變」?

既然這個系統經常在穩定與改變之間轉換著,那麼影響系統穩定還是改變的機制或元素是什麼呢?答案是「能量與物質」。如同操場上的鞦韆,下課時間小朋友開心地坐在上面來回晃盪,能量穿梭在這歡聲笑語間。等到鐘聲一響,小朋友們都進到教室上課後,此時鞦韆沒有了能量(位能)與物質(小朋友),就恢復成穩定的狀態。為方便理解,筆者舉出書中兩個例子說明能量與物質的流動如何改變系統(如下表1)。

表1. 能量與物質的流動改變系統的實例

資料來源:整理自侯秋玲、張瑞玶、劉淑雯、黃譯平、駱儀芳、翁振成(譯)(2018:144)。


另外,筆者整理能量與物質改變系統示意圖(如圖2)說明能量與物質進入穩定系統(動態平衡與靜態平衡系統)之後,如何產生改變的歷程。最後,書中提供了穩定與改變思考架構圖(如圖3)幫助讀者快速的從兒童文學中找尋穩定與改變的足跡。


圖2. 能量與物質改變系統示意圖


圖3. 穩定與改變思考架構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侯秋玲、張瑞玶、劉淑雯、黃譯平、駱儀芳、翁振成(譯)(2018:145)。


二、看見「穩定與改變」

有了初步的認識以後,筆者續以科學之鑑找到下列繪本,發現其中的「穩定與改變」,並依照這些繪本的屬性,分為大聲吶喊(明顯可見穩定與改變特徵)與小聲呢喃(抽絲剝繭找尋穩定與改變特徵)兩系列的書籍,其列舉說明如下。

(一)大聲吶喊「穩定與改變」

在非虛構類的書籍中,彷彿配備放大鏡般,讀者能非常容易且清楚的看到穩定與改變。如以下兩種類型的書籍:一、任何和生命週期相關的書籍即是穩定與改變的展現。如《向日葵》一書呈現了向日葵從種子,然後長出葉子,開出了花,到最後枯萎凋零的完整生命過程,顯現一個系統經歷穩定與改變的循環。二、傳記類的作品,亦讓讀者看到人物一生當中出現的穩定與改變。《改變世界的「想像力與創意力典範」:史帝夫.賈伯斯》書中描述賈伯斯求學時期的種種經歷,而後創辦蘋果公司、被公司解僱,最終回到蘋果公司,讓公司起死回生的轉折故事。


圖4.《向日葵》內頁圖畫及書封面
資料來源:出自黃郁婷(譯)(2017:10;14;15;22;23;31)。



焦點主題:河流

河流本身就是一個動態平衡系統,所以用河流來檢視穩定與改變是最好不過的題材了。下表2以《挪亞的方舟》和《讓湍河流走》這兩本書為例,進行簡單說明。

表2.以「河流」為題材的兒童文學作品解析穩定與改變


(二)小聲呢喃「穩定與改變」

此系列的書籍需以科學顯微鏡仔細觀察的方式,才得以察覺鏡下穩定與改變的世界,故為小聲呢喃。以虛構類的書籍為例,依不同的「時間」尺度,可分為「今天有點不一樣⋯」(短暫的改變時刻)、「個人生命里程碑」(改變生命的事件)和「歷史性的時刻」(將當前的系統丟進改變之中)三大主軸。關於該主軸與對應書籍節錄的內容分析,整理成下表3。

表3.虛構類書籍解析表

三、聽見「穩定與改變」

描述形態的語言文字通常都大聲吶喊著穩定,而提及形態被打破或崩解的表達方式,通常都暗示著改變,比如「我們正處於危機模式當中」。日常生活的對話中還有許多的例子,如下表4所示。

表4.穩定與改變在生活對話中的實例

資料來源:整理自侯秋玲、張瑞玶、劉淑雯、黃譯平、駱儀芳、翁振成(譯)(2018:154)。

接著,筆者欲從「書名」出現改變和「書中」暗示穩定與改變兩部分,說明如何就書的封面和字裡行間找到穩定與改變的足跡。

(一)「書名」出現改變

透過上述在生活中的例子,也能幫助我們找到書名裡有改變的書籍。以下茲就書名直接出現「改變」字眼、出現「特殊事件」及暗示「能量或物質流動」三者,進一步分述如下:

1.直接出現「改變」字眼
像是《一秒鐘的改變》和《去投票吧!:做出選擇,創造改變》這兩本書。《一秒鐘的改變》這本書利用驚人的大數據和衝擊性的圖片告訴小朋友,短短一秒鐘之內,地球上受到多少的破壞?浪費了多少的資源?另外,在總統大選前夕出版的《去投票吧!:做出選擇,創造改變》,以生活中的大小事物出發,帶領孩子勇於做出選擇,表達自身的想法,讓孩子了解投票和選舉,從而培育民主素養。

2.出現「特殊事件」
《福島來的孩子》一書,就描述了福島核災事件如何剝奪當地居民的生活。而《綠島人權燈塔》則是講述了白色恐怖時期的故事。

3.暗示「能量或物質流動」
有《超級大塞車》、《大熱天!》、《路易被吃掉了!》等書的書名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出能量與物質正在或已經轉移,讓讀者期待看到一個正在或已經改變中的系統。


(二)「書中」暗示穩定與改變

有時,我們在書中也可以找到許多具有改變性的語言文字,像是「驚喜(surprise)、再見(good-bye)、學習(learn)、回到(returned)、走了(gone)、離開(leave)或新的(new)」等。


 結語:我思故我在


在分析「穩定與改變」這個章節的過程中,筆者拿起放大鏡和科學的顯微鏡親身發現、觀察、研究與歸納這個圖文縱橫的世界,以科學的方式與視角走過自然科學探究與實作的歷程,大量閱讀文本之餘,亦反覆琢磨著該如何訴諸於文字的表達與撰寫。現在想來,108課綱中所強調的跨領域、跨文本的教學或學習方法,就是希望學生能體驗這樣的過程,進而達到獨立思考與終身學習的能力。

自然科學一直是許多人最害怕的科目。但神奇的是,在繪本內容分析時,藉著語文這扇輕舟,我能盡情的在自然科學的大海中肆意遨遊,探索寶貴的科學知識,是一場悠然自得的旅行。旅行總有終點,學習永無止境,曾經走過的風景,任何我們覺得精彩絕倫的故事,不就是從一個系統的穩定或是突如其來的改變開始的嗎?
 
 誌謝
再次感謝小天下、小魯文化、上誼文化公司、青林出版社、采實文化、前衛出版社、格林文化、親子天下和繆思出版社授權及提供精美繪本封面照片,為推動科普繪本助力!

 參考資料
五味太郎(2002)。誰吃掉了?。臺北市:上誼文化公司。
金炫辰(譯)(2012)。改變世界的「想像力與創意力典範」:史帝夫.賈伯斯(原作者:南庚完)。臺北市:小魯文化。
幸佳慧(2012)。希望小提琴。臺北市:小天下。
林硯芬(譯)(2016)。鱷魚和長頸鹿4:勇敢的一家人(原作者:Daniela Kulot)。臺北市:采實文化。
周佩穎(譯)(2016)。超級大塞車(原作者:大村知子)。臺北市:小魯文化。
侯秋玲、張瑞玶、劉淑雯、黃譯平、駱儀芳、翁振成(譯)(2018)。分享書
,談科學:用兒童文學探索科學概念(原作者:Valerie Bang-Jensen、Mark Lubkowitz)。臺北市:華騰文化。
郝廣才(2009)。一秒鐘的改變。臺北市:格林文化。
張桂娥(譯)(2017)。大熱天!(原作者:木曾秀夫)。臺北市:小魯文化。
郭振純(2018)。綠島人權燈塔。臺北市:前衛。
許慧貞(譯)(2013)。男孩湯(原作者:蘿莉絲.蕾辛斯基)。臺北市:小魯文化。
黃郁婷(譯)(2017)。向日葵(原作者:荒井真紀)。臺北市:小魯文化。
葉昀(譯)(2014)。挪亞的方舟(原作者:海茲.雅尼許)。臺北市:繆思。
游珮芸(譯)(2014)。福島來的孩子(原作者:松本猛、松本春野)。臺北市:玉山社。
楊茂秀(譯)(2005)。讓湍河流走(原作者:Jane Yolen)。臺北市:青林。
劉清彥(譯)(2019)。去投票吧!:做出選擇,創造改變(原作者:Mark Shulman)。臺北市:親子天下。
戴淳雅(譯)(2012)。路易被吃掉了!(原作者:John Fardell)。臺北市:小魯文化。




劉淑雯
臺北市立大學師培中心助理教授
鍾宇瑄
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