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 自製乳液 科別 化學 作者資料 實驗組 授課對象 親子 課程時間 1小時 教學目標 1. 認識乳液對肌膚的的功用。 2. 認識乳化作用。 3. 製作乳液。 課程簡介 認識乳化現象,製作不一樣的乳液,並瞭解不同成份對於肌膚保養的功效,動手作出最適合自己的保養品。 教學流程 一、 引起動機(10分鐘) 分享大家使用乳液的時機,再帶出乳液與皮膚保溼的關係。 二、 發展活動(10分鐘) 1. 介紹乳液對於皮膚的功用。 2. 說明水與油無法互溶,但藉由乳化劑產生乳化作用,使油與水互相混合均勻。 三、 操作活動(30分鐘) 自製乳液 器材:純水22毫升、橄欖油2.5毫升、乳化劑一茶匙、透明塑膠杯1個、攪拌棒1支、塑膠滴管1支、量筒1支、抗菌劑數滴、精油數滴、色素數滴、寬口瓶1個。 操作步驟: (1) 在乾淨的塑膠杯內加2.5毫升橄欖油、22毫升純水,觀察油水是否可以互溶。 (2) 添加1小茶匙乳化劑,並充分攪拌,即可觀察到乳化過程,最終油與水互相混合均勻。 (3) 添加少許精油、喜歡的顏色及抗菌劑再攪拌均勻。 (4) 將攪拌均勻之乳液裝入寬口瓶內。 (5) 若有剩餘的乳液,可以立即使用。 (6) 在寬口瓶上標明保存期限(兩週內用畢)。 四、 綜合活動(10分鐘) 1. 補充適合作為乳液的油類。 2. 問題討論。 所需材料或儀器 純水22毫升、橄欖油2.5毫升、乳化劑一茶匙、透明塑膠杯1個、攪拌棒1支、塑膠滴管1支、量筒1支、抗菌劑數滴、精油數滴、色素數滴、寬口瓶1個。 關鍵字 乳化作用、乳液。 與教材的相關性 121-1a.察覺物質各具不同特徵(如顏色、形狀、軟硬、氣味、粗細等)。 121-4b.探討物質性質改變的現象,將這些改變分成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並設法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218-2a.察覺生活周遭某些物質的性質會改變。 420-4a.認識以下各種人造材料的特性、簡單的製造過程及其在生活上的應用:
(1)石化工業產品;(2)衣料纖維(例如聚合物);(3)常用木材製品;
(4)常用金屬製品;(5)玻璃與陶瓷;(6)新興的科技產品。 411-4a.實際製作一個成品模型。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