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4

總召集人的話

突破源於好奇心(默克)、創意急轉彎(索尼創意科學大賞)、科學平權(科思創)…,這些對於企業社會責任有使命感的公司,無不以科學為主題舉辦活動或是競賽去鼓勵小朋友發揮創意。我們的許多創意阻塞缺乏是源自於對自然的觀察太少或是不夠入微。如何喚醒被壓抑許久的好奇心? 如何在長期好奇心的積累之下有好的創意? 如何將好的創意具體實現? 如何思考讓任何人都可以平等的接觸科學? 有空多到戶外親近大自然、多到教育部轄下的五大科教館所走走,相信親臨現場的接觸,會喚醒您的好奇心、啟發您的創意。創意的具體實現更是需要真正的動手、嘗試、修正才能完成;一個系統中如果有太多光說不練的人,會讀書的很多、只會給意見的很多,能實踐動手的很少,這樣整個系統很快會崩壞;所以我們要向那些努力在基層、偏鄉、科教館所等地,透過設計、引導及演示來讓小朋友動手的科普社群老師們致敬。

本期專題
〈找家:回到人與萬物共存的希望星球──一場生命演化的精采大戲〉科博館張鈞翔博士寫得很有畫面,從一張手繪圖就精準的展現脊椎動物從海到陸的演化歷程,又談到驅使脊椎動物重返海洋,和魚類一起分享這廣大瑰麗的海洋世界的原因。從生物的特徵對應到其生存之道-如獵捕與奔逃等,生命演化充滿了新生、變化、滅絕…。「滅絕是生命不朽的代價」這句寫得真棒,雖然病毒不是生命,但對應到現在COVID-19病毒的變種,讓人即時有感。〈臺灣苔蘚植物多樣性初探〉特生中心楊嘉棟主任指出,臺灣的地理位置加上地形和氣候因素(洋流、氣流、颱風),形成相當高的物種多樣性,是世界上苔蘚植物種類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多變的微環境因子造就了苔癬這群小而美的綠色小精靈。您知道這綠色小精靈跟蘭花種植及威士忌釀造有關嗎?它來自何方? 苔蘚除了作為環境指標偵測還有那些特異功能?〈稻米多樣性之面面觀〉每天吃的米飯,是如何透過雜交,再經過多年繁殖、選拔、評估而育成的高產品種? 我們看到的水稻是淹在水裡、稻實滿滿不易脫落;栽培稻是如何一步一步從野生稻演化出或是被人類『馴化』成如此豐富的遺傳變異及多樣性? 循著時間軸的紀錄軌跡,許多考古學家與遺傳學家試圖透過科學方法解開這個謎團,DNA 裡記錄著過去所發生的突變、天擇、人擇、移地適應及遺傳物質重組、互換、交流等等事件;臺大農藝系董致韡教授跟您說分明。

教學現場
有本書叫「露骨」是在講X射線如何影響這個世界的故事,有部電視劇Bones(識骨尋踪),也是透過骨頭展現的蛛絲馬跡去反溯兇案的起因;這些都是很棒的骨頭教材。能具體描述骨頭的許多特徵是展現學生在教學現場學習的成效表現,李弘善老師透過〈愛你入骨──骨骼大探索〉一文與您分享及探究教學現場的經驗及樂趣。〈低成本維管束縱向標本製作與課堂應用〉教學現場的廖酉鎮老師透過巧思教您簡易的、不費時且低成本的製作根、莖、葉維管束壓製玻片,利用隨手可得的材料親手製作與觀察維管束標本,顯微鏡下的觀察,美麗又開心。〈導入STEAM於高中微課程之設計與實踐(上):以基礎醫學課程為例〉王瑜琦教授等四位作者透過三門基礎醫學相關的高中微課程(微生物、營養及解剖)實施,讓讀者理解教學現場導入STEAM的課程設計與學習成效。

科學新知
2021年夏季的全球性極端天氣〉為何2000年之後北半球夏季極端天氣比以前更加頻繁和劇烈? 極端天氣是現在的常態,也是讓人很不習慣的當下狀態。臺大大氣系盧孟明教授透過「準共振放大效應quasi-resonant amplification (QRA)」去連結極端氣候及「行星尺度準駐波」和「北極增溫的放大效應」三者的關係。許多不確定的天氣現象也有待更多的觀測及建模來解釋,這代表還有很多可以研究的空間。

特約專欄
〈以《布魯克林大橋》繪本進行STEAM教學之實踐──我是橋梁建築師〉劉淑雯老師及葉惠華老師展現課程規畫及教學成果及成效討論。〈戶外STEAM教育特色課程開發——植物藍晒書籤〉黃琴扉教授團隊結合戶外活動與科學動手做活動製作植物藍晒書籤,分享其經驗及成果。〈森棚教官數學題──向左轉向右轉〉一文以立方體為例,走到角落可能往左可能往右,再一直走下去,當走到原來的出發點時,平均每個邊被走了幾次?如果正方體改成足球呢?題目刺激,大家趕緊動動腦,也拿出紙張塗個鴉有助思考。

科教館GO好玩
〈魚標本導入小小館員活動〉如何製作魚標本?本文有詳細介紹,也結合正在進行的展出投稿本文章;同時導入小小博物館員教育活動之中;如果小小博物館員體驗營使用的是真正的魚而非護貝之魚,那對受眾會是更有感覺。〈科教館邀你到全新生物多樣性展區「找家」〉一個科學博物館中,常設展才是主體,呈現的是館員的功力,特展是外面來的,呈現的是別人的策展能力。歷時五年用心籌畫「生物多樣性常設展廳」更新,規劃全新4樓展區 找家HOMING:回到人與萬物共存的希望星球 。希望讀者可以常常蒞臨觀賞體驗由四個展區組成的《找家》常設展。

總召編輯委員 - 李旺龍

關於本刊

出版單位: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發行人:劉火欽

總召集人:李旺龍

編輯委員:

物理科吳仲卿/余進忠/戴明鳳/朱慶琪

|

化學科古建國/王伯昌/林如章/周金城/黃琴扉

|

生物科王美芬/蕭世輝/張育傑/辛懷梓/郭淑妙

|

地球科學許民陽/王郁軒/謝隆欽/盧孟明

科技科張玉山/汪殿杰/林育沖/徐新逸

|

數學科李源順/游森棚/嚴志弘/高欣欣

|

跨領域學科李名揚/劉淑雯/吳嫻/李芝瑜

|

特約專欄 游森棚/黃琴扉/陳正改/劉淑雯

策劃:李耕雲

主編:吳中益

本月專題特約主編:王美芬

編輯:佟冠誼/林博雅

網頁設計編輯:施曉恬/程語涵

投稿規範請來信詢問:article@mail.ntsec.go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