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robot)和教育的關連至少有三個面向:一是以機器人為學習內容(learning ABOUT robot)—將機器人當作學習科目或單元;二是以機器人為學習工具(learning WITH robot)—將機器人當作輔助、管理和/或支援學習的工具;三是以機器人為學習管道(learning THROUGH robot)—將主持教學的機器人當作學習管道。目前我國機器人教育在前兩個面向愈來愈普及,不但在學習者年齡層方面正持續向下扎根,在學習場域方面也正努力和國際接軌。本期特別以「從臺灣邁向國際的機器人教育」為專題。
「本期專題」單元共有四篇文章,〈FRC菜鳥教練的驚奇之旅〉一文介紹每年吸引世界各國對機器人製作有興趣的高中生,爭相投入的FRC機器競賽活動。〈機器人賽事分享〉一文介紹FIRST系列機器人競賽。〈淡江大學電機系機器人研發團隊歷年參與國內外競賽心得分享〉一文分享該研發團隊近幾年在國內外「輪型組」、「人形組」和「手臂組」機器人競賽中屢次獲獎的成果與心得。〈人機合作模式的機器人教學設計〉一文則以2019年「START!智慧小車競賽」的競賽試題為例,提出人機合作模式的機器人教學設計理念。
「教學現場」單元也刊登四篇文章,〈生活科技競賽與108新課綱之結合〉一文介紹當今的國、高中生活科技競賽,並說明其與108新課綱的結合。〈在成功國小和機器人相遇〉一文分享桃園市成功國小實施機器人課程與教學的經驗和心得。〈機器人專題課程如何在高中階段實踐〉一文分享臺北市立大同高中透過選修方式實施兩年機器人專題課程的經驗與成果。〈自製雷文霍克顯微鏡〉一文則介紹如何製作簡單的隨身單式顯微鏡。
「科學新知」單元刊登〈熱浪洶湧的夏天〉一文,指出全球暖化速度未減、各地愈來愈熱以及氣候行動新篇章。
「特約專欄」單元刊登三篇文章,〈最快的小碎步〉一文拋出隨便選一個正整數n再找出分母最小之有理數b/a使n、a和b構成特定關係式的問題。〈STEAM機械摩天輪教具研發與教學〉一文介紹運用STEAM整合式學習模式,結合布魯姆分類學概念,所發展之創新教案。〈玩出繪本好味道--食育與動作發展〉一文則分享可如何透過繪本導入烹飪活動,讓兒童學會飲食相關知識,並促進動作發展。
本期「科普活動報導」單元刊登三篇文章,〈民間組織所舉辦的機器人競賽--台灣玉山機器人協會〉一文,介紹該協會辦理機器人競賽的活動與心得。〈全國科學探究競賽--這樣教我就懂」〉一文介紹「這樣教我就懂」科學探究競賽的緣由、現況與展望。〈氣象探究研習營--數位科技愛地球 〉一文則是台北市國中、小學生「氣象探究研習營--數位科技愛地球」活動的回顧與展望。
總召編輯委員 - 李隆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