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聲筒

課程名稱 回聲筒
科別 物理
作者資料 實驗組
授課對象 親子
課程時間 1小時
教學目標
  • 1. 知道聲音的傳遞需要介質。
  • 2. 了解產生回音的原因,並知道生活中能夠產生回音的環境。
  • 3. 製作回音筒。
課程簡介 認識回音的原理,聲音傳遞與介質的關係。
教學流程
      一、 引起動機(5分鐘)
    • 請同學分享曾經在那些地方有聽過回音,並提出想法:這些地方有什麼共同的條件。
      二、 發展活動(20分鐘)
    • 1. 說明聲音的產生是因為物體的振動,聲音也可以讓某些物體振動,例如對塑膠杯口說話,用手輕觸杯底,可以感受杯底的振動。
    • 2. 聲音的傳遞需要介質,例如空氣。配合真空保鮮罐演示當空氣消失時,聲音無法傳遞。
    • 3. 介紹回音的原理,討論生活中有些場域有可能產生回音。
      三、 操作活動(25分鐘)
    • 1. 回聲筒製作
      • 器材:塑膠杯2個、A4塑膠片1張、長10公分彈簧1條、膠帶、鑿子。
      • 操作步驟:
        • (1) 將塑膠杯中央鑽洞,擇一塑膠杯將彈簧卡入杯底部小洞。(*使用鑿子時請特別注意安全!)
        • 步驟圖1
        • (2) 將塑膠片捲成筒狀重疊約5mm,中段以小段膠帶黏貼固定。
        • 步驟圖2
        • (3) 以裝置彈簧之塑膠杯底部套入塑膠筒其中一端,微調筒徑大小使它可卡住塑膠杯並將它黏貼。
        • 步驟圖3
        • (4) 將兩塑膠杯底部以彈簧相連,並使兩塑膠杯分別卡在筒子兩端開口。
        • 步驟圖4
        • (5) 完成製作。
        • 完成圖
        • 2. 教導學生對塑膠杯呼喊,不需要太大聲,就可以聽到奇妙的回音。
        • 3. 可調整操作步驟(2)~(4),只將兩塑膠杯底部以彈簧相連,讓學生對回音筒說話,調整彈簧伸長長度,觀察回音效果之變化。
      四、 綜合活動(10分鐘)
    • 1. 解釋回音筒原理。
    • 2. 補充有些場域並不希望有回音的產生,例如音樂廳,因此會設置許多吸音的材質,減少聲音的反射。
所需材料或儀器 塑膠杯2個、A4塑膠片1張、長10公分彈簧1條、膠帶、鑿子。
關鍵字 聲音的介質、回音。
與教材的相關性
  • 216-1a.察覺物體發聲時,有在振動(例如說話、打鼓)。
  • 216-4e.察覺波遇障礙物發生反射、折射的現象。
  • 422-3b.知道動物可用聲音傳遞各種訊息。
  • 422-4a.知道利用超聲波可作測量。
  • 422-1c.製作通話筒,傳送聲音。
  • 411-4a.實際製作一個成品模型。
檔案下載

「為配合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ODF-CNS15251為政府為文件標準格式實施計畫」,以及提供使用者有文書軟體選擇的權利,本館檔案下載部分文件將公布ODF開放文件格式,免費開源軟體可至LibreOffice下載安裝使用,或依貴慣用的軟體開啟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