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彩的調色盤
交趾陶繽紛的釉色和釉料的配方有很大的關係,傳統釉料是由不同礦石粉末混合後燒製而成,「基礎釉」和「著色劑」可以調配出各種不同的顏色,除了透明色和黑色之外,還有8種基本的顏色。交趾陶燒製後的顏色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比如釉料成分、施釉的厚度、窯燒的時間和爐內的「氣氛」等等,因此交趾陶的顏色可以展現出非常多樣的視覺效果。
  • 寶藍
    寶藍
  • 黑色
    黑色
  • 透明色
    透明色
  • 明黃
    明黃
  • 古黃
    古黃
  • 胭脂紅
    胭脂紅
  • 紅豆紫
    紅豆紫
  • 翡翠綠
    翡翠綠
  • 濃綠
    濃綠
  • 海碧
    海碧
怎麼製作交趾陶?
科教館logo (交趾陶製作過程)
  • 畫稿
    畫稿
    先勾勒出欲製作的形體外觀。
  • 捏塑
    捏塑
    以捏、堆、塑、貼、刻、劃技巧交互運用,形成土胚。
  • 陰乾
    陰乾
    將土胚陰乾至半乾狀態。
  • 掏空
    掏空
    使坏體在燒製時平均收縮,降低龜裂的機會。
  • 素燒
    素燒
    完全乾燥後送進高溫爐進行第1次燒製,稱為素燒,此過程溫度約攝氏1000度。
  • 上釉
    上釉
    將釉粉與水調和後塗至坏體表面。
  • 釉燒
    釉燒
    以攝氏850度至900度進行第2次燒製,燒成後才會看見亮麗之釉色。
聽廟尪仔講古

三川殿是指寺廟最前面有三扇門的建築空間,它的外觀造型最華麗裝飾也最繁複。
一起看看他們的小故事吧!

  • 福祿壽三仙
  • 胡人獻瑞
  • 博古
  • 博古
  • 憨番扛廟角